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具体性)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5、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

(二)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趋势(发展的途径)

3、发展的状态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关系原理)

4、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

(三)矛盾观

1、矛盾的客观性

2、矛盾的普遍性

3、矛盾的特殊性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5、主次矛盾关系

6、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

7、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

(四)创新观

1、辩证的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3、创新的作用

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生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人生价值观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原理内容:

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

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人不能改变规律,但人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

①物质的作用: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A、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反映)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阻碍作用。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

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原理内容: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A、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反映)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阻碍作用。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及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

(1)原理内容: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方法论: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1)原理内容: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原理内容: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的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