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学头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头部断层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07_PPT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头部断层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07_PPT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622d27a6c30c2259019ea3.png)
丘脑中部、乳头体冠状层面
丘脑后部、大脑脚冠状层面
胼胝体压、松果体冠状层面
(通过基线后1cm×6mm)
蝶窦、筛窦、鼓室横断层面
眦 耳 线 横 断 层 面
枕 骨 大 孔 横 断 层 面
环 枕 关 节 层 面
咀嚼肌横断面 (下面观)
环 枕 关 节 层 面
环 枢 关 节 层 面
环 枢 关 节 层 面
位置 内容
翼颌间隙
Pterygomandibular space
下颌下间隙
舌下间隙
sublingual space
位置 内容
胼 胝 体 前 冠 状 层 面
胼 胝 体 膝 冠 状 层 面
视经与视交叉冠状层面
视神经与视交叉冠状层面
视交叉、垂体冠状层面
室间孔、第三脑室冠状层面
丘脑前部、乳头体冠状层面
头部断层解剖
(五)
头面部筋膜间隙断层解剖
颞 肌、 咬 肌 和 颊 肌
翼 内 肌 和 翼 外 肌
翼 内 肌 和 翼 外 肌
咀嚼肌的起、止点和作用
The Pterygopalatine Fossa 翼腭窝
•位置
•相通
翼腭窝 Pterygopalatine Fossa
是一个小的锥形间隙,位于眼眶尖的下方,含有 血管和神经。 由后方的蝶骨翼突、内侧的腭骨垂直板、前方的 上颌骨体围成。 向前借眶上裂通眼眶; 向内侧经翼腭孔通鼻腔; 向外侧经翼腭裂通颞下窝; 向后经圆孔通颅中窝; 经髁管通颅外; 向下经腭大孔通口腔。
19
头 面 部 筋 膜 间 隙
面 部 的 间 隙
常常
• 下颌下间隙:位于下颌体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内有 下颌下腺及下颌下淋巴结。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大脑-头(颅脑)冠状位解剖示意图 PPT课件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大脑-头(颅脑)冠状位解剖示意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002d73b52acfc788ebc93e.png)
(1)视隐窝(2)视交叉(3) 垂体柄(4)垂体(5)鞍隔 (6)鞍底(7)颈内动脉(8) 动眼神经(9)滑车神经(10) 展神经(11)眼神经(12)鞍 上池(13)蝶窦(14)海绵窦 (15)大脑纵裂(16)大脑镰 (17)上矢状窦(18)胼胝体 干(19)透明隔(20)隔区 (21)侧脑室前角(22)尾状 核头(23)内囊前肢(24)豆 状核(25)外囊(26)屏状核 (27)最外囊(28)岛叶(29) 外侧沟(30)岛环状沟(31) 额叶(32)颞叶(33)额上回 (34)额中回(35)额下回 (36)扣带回(37)大脑中动 脉(38)颞上回(39)颞下回 (40)额顶叶岛盖(41)颞叶 岛盖(42)杏仁体(43)翼突 内侧板(44)软腭(45)翼内 肌(46)翼外肌(47)颞肌 (48)下颌支(49)咬肌(50) 下颌管(51)上颌动脉
(1)上矢状窦(2)大脑镰(3)胼胝体 干(4)透明隔(5)穹隆(6)第三脑 室(7)室间孔(8)结节区(9)穹窿 柱(10)视束(11)尾状核(12)丘纹 上静脉(13)丘脑前核群(14)丘脑 内侧核群(15)丘脑外侧核群(16) 乳头体(17)乳头丘脑束(18)红核 (19)内囊前肢(20)内囊膝(21) 内囊后肢(22)豆状核(23)壳(24) 苍白球(25)外囊(26)屏状核(27) 最外囊(28)岛叶(29)外侧沟(30) 前连合(31)前外侧中央动脉(32) 胼胝体沟(33)扣带沟(34)扣带回 (35)额内侧回(36)额上口(37) 额中回(38)额下回(39)颞上回 (40)颞中回(41)颞下回(42)枕颞 回(43)海马旁回(44)海马(45) 杏仁体(46)侧脑室下角(47)蝶窦 (48)海绵窦(49)颈内动脉(50) 三叉神经腔(51)下颌神经(52)环 池(53)基底动脉(54)动眼神经 (55)翼管(56)脑膜中动脉(57) 小脑幕(58)枕骨基底部(59)卵圆 孔(60)颞骨岩部(61)鼻咽(62) 咽鼓管软骨(63)腭帆提肌(64)腭 帆张肌(65)咽扁桃体(66)咽隐窝 (67)咽鼓管扁桃体(68)软腭(69) 腭垂(70)腭扁桃体(71)舌扁桃体 (72)口咽(73)舌(74)下颌支 (75)下颌头(76)关节盘(77)颞 下颌关节(78)翼内肌(79)翼外肌 (80)咬肌(81)上颌动脉
《头颅断层解剖》课件
![《头颅断层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0b3e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d.png)
头颅的骨性结构
头颅骨的组成
头颅骨由29块骨头组成,包括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它们共同保护大脑和面 部器官。
骨性结构的特征
头颅骨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各不相同,这些特征决定了人类头部的基本形态。
04 头颅断层的影像 学表现
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
高密度影像
CT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 头颅内部的骨骼和钙化 组织,呈现出高密度的
通过头颅断层解剖,医生可以快速发现颅 内出血的位置和范围,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辅助脑部手术
手术导航
头颅断层解剖可以为脑部手术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帮助医生准确找到病变位置,减少 手术创伤。
手术预案
通过头颅断层解剖,医生可以了解病变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制定更加合理的手术预 案。
THANKS
感谢观看
《头颅断层解剖》ppt课件
目 录
• 头颅断层解剖概述 • 头颅断层的生理结构 • 头颅断层的解剖结构 • 头颅断层的影像学表现 • 头颅断层解剖的临床应用
01 头颅断层解剖概 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头颅断层解剖是一种通过医学影像技 术,将头颅进行连续的层状切面,观 察各层结构的方法。
重要性
为医学诊断、手术导航、放射治疗等 领域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依据。
气道病变
X光可以观察头颈部的气道病变,如气道狭 窄、异物等。
骨折诊断
X光在诊断颅骨骨折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 发现细微的骨折线。
牙齿问题
X光还可以用于牙齿和颞下颌关节的检查, 发现牙齿疾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
05 头颅断层解剖的 临床应用
诊断脑部疾病
脑肿瘤
通过观察头颅断层解剖图像,医 生可以发现脑肿瘤的位置、大小 和形态,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 据。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大脑)PPT课件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大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417ac5cc7931b764ce1509.png)
(1)视交叉、视束(2) 视隐窝(3)漏斗(4)动 眼神经(5)颈内动脉(6) 大脑前动脉(7)大脑中 动脉(8)基底动脉(9) 大脑后动脉(10)终板前 池(11)外侧窝池(12) 桥池(13)小脑脑桥角池 (14)直回(15)嗅束沟 (16)嗅三角(17)眶回 (18)眶上壁(19)颞叶 (20)钩(21)侧脑室下 角(22)杏仁体(23)海 马足(24)海马旁回(25) 小脑幕(26)脑桥(27) 脑桥基底部(28)脑桥被 盖部(29)第四脑室(30) 正中沟(31)大脑纵裂 (32)外侧沟(33)小脑 半球(34)小脑镰(35) 颞肌(36)小脑上脚(37) 小脑蚓(38)齿状核(39) 横窦(40)乙状窦
(1)角膜(2)巩膜 (3)晶状体(4)外 毗(5)眶脂体(6) 翼腭窝(7)上颌神经 (8)鼻骨(9)鼻中 隔(10)筛窦(11) 鼻泪管(12)蝶窦 (13)翼突(14)蝶 骨大翼(15)翼管 (16)卵圆孔(17) 棘孔(18)颞肌(19) 枕骨基底部(20)颈 静脉窝(21)颈动脉 管(22)外耳道(23) 颞下颌关节(24)下 颌头(25)延髓(26) 小脑扁桃体(27)二 腹小叶(28)乙状窦 (29)颈静脉结节 (30)外耳廓(31) 头后大直肌(32)头 后小直肌(33)头半 棘肌
(1)胼胝体膝 (2)扣带回 (3) 额上回 (4)额中回 (5)额 下回眶部 (6)大脑纵裂 (7) 前连合 (8)终板旁回 (9) 穹窿柱 (10)侧脑室前角(11) 尾状核头 (1)第三脑室 (13) 中脑水管 (14)顶盖前区 (15)上丘 (16)内侧膝状体 (17)外侧膝状体 (18)下丘 脑 (19)乳头丘脑束 (20) 内囊膝 影像园(21)内囊后肢 (22)豆状核 (23)壳 (24) 苍白球 (25)外囊 (26)屏 状核 (27)最外囊 (28)岛 叶皮质 (29)外侧沟 (30) 蝶嵴 (31)颞叶 (32)枕叶 (33)小脑蚓 (34)小舌 (35)中央小叶 (36)山顶 (37)小脑幕 (38)四叠体池 (39)海马沟、海马 (40)侧 脑室下角 (41)毯和视辐射 (42)尾状核尾 (43)海马旁 回 (44)海马伞(45)侧副隆 起 (46)侧副沟 (47)枕极 (48)直窦(49)窦汇 (50) 枕内隆突
2.头部(颅脑断层解剖基础)-断层ppt课件
![2.头部(颅脑断层解剖基础)-断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7ba0c1650e52ea5418981f.png)
下颌骨 分1体2支。
下颌体:呈弓形,上缘为牙槽弓。
下颌支:包括冠突、髁突、下颌头(参与构成颞下颌关节)、下颌颈、
下颌切迹、下颌角。
冠 突
下颌 头下颌颈
牙槽弓
下颌 孔
下颌
体 下颌底
髁 突
下 颌 支
颏孔
Hale Waihona Puke 下颌角腭骨(水平板,垂直板)
颧骨
犁骨
舌骨(体、大角、小角)
二、颅的整体观
1.顶面观(外面)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前囟点 人字点
蝶
筛
骨
骨
顶
额
骨
骨
蝶 骨
颞
骨
枕 骨
1.额骨 位于颅的前上份。 额骨
额骨
2.颞骨
参与构成颅底
和颅腔的侧壁,
乳
分为:
突
鳞部
鼓部 岩部
鳞 部
鼓 部
岩 部
颞骨
3.筛骨 位于两眶之间,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
筛
鸡冠
骨
筛 板
迷 路
垂 直 板
4.蝶骨 位于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
小翼
大翼
翼
体
冠状缝
矢 状 缝
人字缝
1.顶面观(内面)
上 矢 状 窦 沟
2.后面观 枕外隆凸 上项线
枕外隆凸
3.颅底内面观
(1)颅前窝: ①鸡冠,②筛孔
(2)颅中窝:①蝶骨体,②垂体窝,③视神经管,④颈动 脉沟,⑤眶上裂,⑥颈动脉管内口,⑦圆孔,⑧卵圆孔, ⑨棘孔,⑩三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①枕骨大孔,②舌下神经管内口,③枕内隆 凸,④上矢状窦沟,⑤横窦沟,⑥乙状窦沟,⑦颈静脉孔, ⑧内耳门
头颅CT断层解剖PPT课件
![头颅CT断层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ff1ef10722192e4436f6ba.png)
纵裂
侧脑室前角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内囊后肢
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
侧脑室枕角
精选ppt
8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精选ppt
9
额骨(FB)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顶骨 (PB )
半卵圆中心
枕骨(OB)精选ppt
10
红色部分为额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头颅CT断层解剖
精选ppt
1
绿色部分为颞叶
蝶窦
延髓 小脑精选ppt Nhomakorabea2
红色部分为额叶 绿色部分为颞叶
垂体窝 脑桥
桥小脑角
颞骨及乳突气房
乙状窦 小脑中角 第四脑室
精选ppt
3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鞍背
基底动脉 桥前池 侧脑室颞角 脑桥 第四脑室 小脑 小脑蚓部
精选ppt
4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侧裂池 大脑角 角间池 环池 脑桥
精选ppt
5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侧裂池 第三脑室
环池
小脑上池
精选ppt
6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头部 岛叶 外囊 豆状核 丘脑
小脑上池
精选ppt
7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精选ppt
11
红色部分为额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精选ppt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结节囊
12
侧脑室前角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内囊后肢
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
侧脑室枕角
精选ppt
8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精选ppt
9
额骨(FB)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顶骨 (PB )
半卵圆中心
枕骨(OB)精选ppt
10
红色部分为额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头颅CT断层解剖
精选ppt
1
绿色部分为颞叶
蝶窦
延髓 小脑精选ppt Nhomakorabea2
红色部分为额叶 绿色部分为颞叶
垂体窝 脑桥
桥小脑角
颞骨及乳突气房
乙状窦 小脑中角 第四脑室
精选ppt
3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鞍背
基底动脉 桥前池 侧脑室颞角 脑桥 第四脑室 小脑 小脑蚓部
精选ppt
4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侧裂池 大脑角 角间池 环池 脑桥
精选ppt
5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侧裂池 第三脑室
环池
小脑上池
精选ppt
6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头部 岛叶 外囊 豆状核 丘脑
小脑上池
精选ppt
7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精选ppt
11
红色部分为额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精选ppt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结节囊
12
头部断层解剖PPT课件
![头部断层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4690ec4028915f804dc2af.png)
第1、2水平断面:
正中有:大脑镰、上矢状 窦 两侧有: 中央沟,其前方有 中央前回、中央前沟、额 上回;其后方有中央后沟、 中央后回、顶上小叶 内侧;中央旁小叶
辨认中央沟: (1)中央沟为一不被中断 的沟 (2)中央沟较深,在外缘 中份向后延伸,有一条沟 (中央后沟)或两条沟 (中央前、后沟)与之伴
第5水平断面:
侧脑室出现, 前部:胼胝体以前; 中部:胼胝体; 后部:胼胝体以后 (1)前部: 内侧--扣带回,扣带沟 外侧--额上、中、下回 (2)中部:透明隔、尾 状核、白质--辐射冠; 外侧--中央前、后回 (3)后部: 内侧--大脑镰、扣带回、 沟;楔前叶、顶枕沟、楔 叶 外侧--角回、缘上回
第9冠状断面
经过小脑中脚的断面
(1)上部 1)幕上部:大脑 半球上外侧面、颞叶 底面、纵裂与8类似
胼胝体下方:有侧脑 室、背侧丘脑、第三 脑室、后连合 背侧丘脑外:内囊; 海马、大脑脚、内侧 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海马旁回 2)幕下部:脑桥、 延髓、小脑 (2)下部:颞骨岩 部、枕骨、寰枕关节、 寰枢关节、腮腺
(2)下部
1)鼻咽部 2)颞下 3)口腔
第6冠状断面
通过视交叉
(1)上部:中线--大脑镰、 上矢状窦、胼胝体干、大脑 前动脉,扣带沟、回 外侧面--额上、中回,中央 前、后回,外侧沟:大脑中 动脉 颞上、中、下回 侧脑室--尾状核头、内囊、 屏状核 鞍上池:视交叉与蝶鞍之间; 有垂体、动眼神经、滑车神 经、上颌神经、展神经 (2)下部: 1 鼻咽部 2 颞下窝 3 口腔
第8冠状断面
中央旁小叶
通过外耳道的断面
顶上小叶
(2) 下部:颞骨岩部、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1)颞骨岩部、 2)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断层解剖学_头部1PPT课件
![断层解剖学_头部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803f6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2.png)
(一)硬脑膜
(二)脑室
(三)蛛网膜下池
四、脑叶、脑回断层解剖 及CT、MRI
(一)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及识别方法
1、大脑外侧裂 前水平支 升支 后升支 后支 降支
2、中央沟叶
颞叶
顶叶 枕叶
(三)大脑半球各叶的沟回 中央前沟 额上沟 额下沟
一、概述
(一)头颈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 1.Reid基线
2、眦耳线
3、上眶耳线
3、连合间线
(二)头颈部断层解剖学基本内容
1、颅骨 2、硬脑膜 3、蛛网膜下池 4、脑室
5、脑实质 6、脑血管 7、蝶鞍区 8、颅内钙斑
二、脑血管应用解剖 及影像特点
三、硬脑膜、脑室、脑池 应用解剖和断层解剖
颅脑横断层解剖与CT、MRI
目的要求
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 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熟悉其CT、MRI图像。
熟悉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 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断层解 剖及CT、MRI图像。
熟悉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 行径和分布;了解脑血管的断面区域配布。
盖部 三角部
眶部
中央后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颞上沟 颞下沟
扣带沟缘支 楔前叶 顶枕沟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沟
额内 侧回 海马钩
脑岛
穹窿体 穹窿柱 乳头体 海马
海马伞
直回
眶回
《头颅MRI断层解剖》课件
![《头颅MRI断层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84d0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6.png)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 展,MRI技术将朝着更高分 辨率、更快速成像和更精确 诊断的方向发展。
新技术介绍
介绍先进的MRI技术,如功 能MRI、扩散张量成像等, 探讨其在头颅解剖中的应用 前景。
技术挑战与对策
分析当前MRI技术面临的挑 战,如伪影干扰、磁场不均 匀性等,提出相应的解决策 略。
课程目的
帮助学生掌握头颅MRI断层解剖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课程目标
熟悉常见疾病的MRI诊断 要点。
了解不同断层下的MRI表 现。
掌握头颅各部位的MRI解 剖特点。
01
03 02
PART 02
MRI基础知识
MRI原理
核磁共振原理
利用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在强磁场中的 磁化现象,通过射频脉冲激发和检测 ,产生信号并重建图像。
磁场强度与成像质量
磁场强度越高,成像质量越好,但设 备成本和维护成本也相应增加。
MRI技术
快速成像技术
如梯度回波(GRE)和自旋回波(SE)序列,用于快速获取图像,适用于动态 观察和血流成像。
功能成像技术
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用于评估组织功能和病理生理变化。
基底节
基底节是运动信号的重要中继站,负责产生和传递运动信号。在MRI图像中,基底节呈现为位于大脑深部的结构 ,包括纹状体、黑质和苍白球等。
大脑皮质与白质
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负责认知、情感、运动和感觉等功能。在MRI图像中,大脑皮质呈 现为灰质带状结构,表面有许多沟回。
白质
白质是大脑内部的神经纤维束,负责连接大脑的不同区域。在MRI图像中,白质呈现为灰质之间的低 信号区域。
头部断层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
![头部断层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e3dbf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a.png)
下颌下间隙
胼胝体前冠状层面
胼胝体膝冠状层面
视神经与视交叉冠状层面
视神经与视交叉冠状层面
视交叉、垂体冠状层面
室间孔、第三脑室冠状层面
丘脑前部、乳头体冠状层面
丘脑中部、乳头体冠状层面
丘脑后部、大脑脚冠状层面
胼胝体压、松果体冠状层面 (通过基线后1cm×6mm)
蝶窦、筛窦、鼓室横断层面
眦耳线横断层面
枕骨大孔横断层面
环枕关节层面
咀嚼肌横断面︵下面观︶
环枕关节层面
环枢关节层面
”
环枢关节层面
下颌下腺病变
下颌下腺病变
示意图
18
6
8
16
15
10
19
11
9
7
14
2
4
5
3
12
20
13
经下颌支的咽旁间隙冠状面
1.颞筋膜 2.颞浅间隙 3.咽旁间隙 4.下颌下腺 5.翼内肌 6.咬肌 7.翼外肌 8.颞深间隙 9.颞肌 10.翼下颌间隙
1
2
3
4
8
6
5
9
7
3
10
4
经腮腺的颊间隙横断面
1.颊肌和颊筋膜 2.颊间隙 3.腮腺 4.咽旁间隙 5.胸锁乳突肌 6.二腹肌后腹 7.咽后间隙 8.茎突诸肌 9.翼内肌 10.咬肌 11.颊咽筋膜 12.颈内静脉 13.颈内动脉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PPS)
1
2
3
4
颌面部筋膜及间隙(冠状面)
1.颞肌 2.颞筋膜 3.颞浅间隙 4.颞筋膜间隙 5.咬肌间隙 6.咬肌 7.咬肌筋膜 8.下颌下腺 9.下颌下腺鞘 10.舌骨 11.下颌下间隙 12.下颌舌骨肌 13.舌下间隙 14.翼筋膜 15.咽旁间隙 16.翼下颌间隙 17.翼内肌 18.翼外肌 19.颞下间隙 20.颞深间隙
胼胝体前冠状层面
胼胝体膝冠状层面
视神经与视交叉冠状层面
视神经与视交叉冠状层面
视交叉、垂体冠状层面
室间孔、第三脑室冠状层面
丘脑前部、乳头体冠状层面
丘脑中部、乳头体冠状层面
丘脑后部、大脑脚冠状层面
胼胝体压、松果体冠状层面 (通过基线后1cm×6mm)
蝶窦、筛窦、鼓室横断层面
眦耳线横断层面
枕骨大孔横断层面
环枕关节层面
咀嚼肌横断面︵下面观︶
环枕关节层面
环枢关节层面
”
环枢关节层面
下颌下腺病变
下颌下腺病变
示意图
18
6
8
16
15
10
19
11
9
7
14
2
4
5
3
12
20
13
经下颌支的咽旁间隙冠状面
1.颞筋膜 2.颞浅间隙 3.咽旁间隙 4.下颌下腺 5.翼内肌 6.咬肌 7.翼外肌 8.颞深间隙 9.颞肌 10.翼下颌间隙
1
2
3
4
8
6
5
9
7
3
10
4
经腮腺的颊间隙横断面
1.颊肌和颊筋膜 2.颊间隙 3.腮腺 4.咽旁间隙 5.胸锁乳突肌 6.二腹肌后腹 7.咽后间隙 8.茎突诸肌 9.翼内肌 10.咬肌 11.颊咽筋膜 12.颈内静脉 13.颈内动脉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PPS)
1
2
3
4
颌面部筋膜及间隙(冠状面)
1.颞肌 2.颞筋膜 3.颞浅间隙 4.颞筋膜间隙 5.咬肌间隙 6.咬肌 7.咬肌筋膜 8.下颌下腺 9.下颌下腺鞘 10.舌骨 11.下颌下间隙 12.下颌舌骨肌 13.舌下间隙 14.翼筋膜 15.咽旁间隙 16.翼下颌间隙 17.翼内肌 18.翼外肌 19.颞下间隙 20.颞深间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一)硬脑膜
11
(二)脑室
12
(三)蛛网膜下池
13
四、脑叶、脑回断层解剖 及CT、MRI
14
15
16
17
(一)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及识别方法
1、大脑外侧裂 前水平支 升支 后升支 后支 降支
18
2、中央沟
19
3、顶枕沟、距状沟
20
(二)大脑半球的分叶 额叶
颞叶
顶叶 枕叶
21
(三)大脑半球各叶的沟回 中央前沟 额上沟 额下沟
盖部 三角部
眶部
中央后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颞上沟 颞下沟
22
扣带沟缘支 楔前叶 顶枕沟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沟 额内 侧回 海马钩
23
脑岛
24
25
26
穹窿体 穹窿柱 乳头体 海马
海马伞
27Leabharlann 回眶回28头部
1
颅脑横断层解剖与CT、MRI
2
目的要求
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 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熟悉其CT、MRI图像。
熟悉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 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断层解 剖及CT、MRI图像。
熟悉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 行径和分布;了解脑血管的断面区域配布。
3
一、概述
(一)头颈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 1.Reid基线
4
2、眦耳线
5
3、上眶耳线
6
3、连合间线
7
(二)头颈部断层解剖学基本内容
1、颅骨 2、硬脑膜 3、蛛网膜下池 4、脑室
5、脑实质 6、脑血管 7、蝶鞍区 8、颅内钙斑
8
二、脑血管应用解剖 及影像特点
9
三、硬脑膜、脑室、脑池 应用解剖和断层解剖
(一)硬脑膜
11
(二)脑室
12
(三)蛛网膜下池
13
四、脑叶、脑回断层解剖 及CT、MRI
14
15
16
17
(一)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及识别方法
1、大脑外侧裂 前水平支 升支 后升支 后支 降支
18
2、中央沟
19
3、顶枕沟、距状沟
20
(二)大脑半球的分叶 额叶
颞叶
顶叶 枕叶
21
(三)大脑半球各叶的沟回 中央前沟 额上沟 额下沟
盖部 三角部
眶部
中央后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颞上沟 颞下沟
22
扣带沟缘支 楔前叶 顶枕沟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沟 额内 侧回 海马钩
23
脑岛
24
25
26
穹窿体 穹窿柱 乳头体 海马
海马伞
27Leabharlann 回眶回28头部
1
颅脑横断层解剖与CT、MRI
2
目的要求
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 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熟悉其CT、MRI图像。
熟悉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 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断层解 剖及CT、MRI图像。
熟悉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 行径和分布;了解脑血管的断面区域配布。
3
一、概述
(一)头颈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 1.Reid基线
4
2、眦耳线
5
3、上眶耳线
6
3、连合间线
7
(二)头颈部断层解剖学基本内容
1、颅骨 2、硬脑膜 3、蛛网膜下池 4、脑室
5、脑实质 6、脑血管 7、蝶鞍区 8、颅内钙斑
8
二、脑血管应用解剖 及影像特点
9
三、硬脑膜、脑室、脑池 应用解剖和断层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