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16章第3节《电阻》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微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与电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电阻的重要性。
3.总结:电阻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电流、电压密切相关,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电阻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及物理意义。
2.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阻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发现电阻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5.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计简单的电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见解和发现。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因素等。
2.强调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电阻的意义。
3.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如电阻与电流的关系,让学生深刻理解电阻的作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计算等。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还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给出了具体的反馈意见,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3.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归纳,自主学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这种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互动中得到了启发,丰富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热爱科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同时,引导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热爱科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共同进步。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他们热爱科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此外,我还将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信地展现自己,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如在每节课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收获,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共同总结学习成果和改进方向。如在实验报告或课堂展示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共同总结学习成果和改进方向。
5.教学策略的运用: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通过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2.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3.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阻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电路中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演示电流通过电阻时的现象,形象直观地展示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4.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会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阻的奥秘。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如电阻是什么、如何表示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照明电路中灯泡亮度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灯泡亮度变化的情况?那么这种现象与电阻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3.简要介绍电阻的概念和作用,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4.引导学生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电阻知识的内在动机。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价值。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意识,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学生在探究电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第16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16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6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6章第3节《电阻》。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的一种属性。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3. 电阻的计算: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 = ρL/A,其中 R 表示电阻,ρ 表示导体的电阻率,L 表示导体的长度,A 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电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教材、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概念讲解:讲解电阻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

3. 影响因素探讨: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

4. 公式讲解: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的运用。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电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进行电阻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在电路中加入电阻器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

答案:1. 电阻器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因为电阻器改变了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 I = V/R,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 长度为20cm、横截面积为1mm²的铜导线的电阻为 R1 =ρL1/A1 = (1.72×10^8 Ω·m)×(0.2m)/(1×10^6 m²) = 0.344 Ω;长度为30cm、横截面积为1.5mm²的铜导线的电阻为R2 = ρL2/A2 =(1.72×10^8 Ω·m)×(0.3m)/(1.5×10^6 m²) = 0.248 Ω。

人教九上物理16.3电阻教学设计

人教九上物理16.3电阻教学设计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电阻的基本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回顾电流、电压等基础知识。
3.实践探究,突破重难点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阻,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a.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指导学生改变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条件,观察电阻值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6.预习任务: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了解电容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测量方法,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作业完成后,请家长签字确认,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同学们不断提高。
人教九上物理16.3电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及其物理意义。
2.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特性,能计算串联和并联电阻的阻值。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认真完成课后习题,特别是关于电阻测量、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分析以及串联和并联电阻计算的应用题,以巩固对电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实践探究:在家中寻找一个简单的电路,如台灯、电视等,观察其电阻值,并尝试解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将观察结果和解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设计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讨论实验结果。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发现电阻的规律。

第16章第3节电阻(教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人教版)

第16章第3节电阻(教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人教版)

第16章第3节电阻(教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人教版)教案:电阻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电阻,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基本概念,理解电阻的性质,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性质。

2. 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性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器、导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的性质,介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器的电流,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5. 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性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活动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基本概念,理解电阻的性质,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4.通过对电阻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电阻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过程与方法能力,塑造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场景,如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2.通过设计有趣的物理实验,如灯泡亮度的调节、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电阻的作用和影响。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路中为什么需要电阻吗?电阻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阻。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展示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以及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2.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研究,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4.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知识。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通过对比实验、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一节关于电阻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引导他们思考并理解电阻的概念。

同时,通过数学计算的环节,让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方法。

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等。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的计算公式。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器的电阻值,记录实验数据。

4. 计算: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值,并进行讨论。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方法。

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实验操作的技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的电阻值,电路中的电阻等,引导他们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的设计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深入理解电阻的定义,并掌握如何计算电阻值。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并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要求记录实验过程和测量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5.写一篇关于电阻的小论文,主题为:“电阻在生活中的应用与节能”。要求论述清晰,不少于500字。
6.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电阻器的作用、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本章节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三个部分展开,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电阻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欧姆定律等基础电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电阻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难以把握控制变量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2.课后练习题要独立思考,尽量不依赖他人。
3.小组合作任务要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4.提交作业时,请附上实验报告、小论文等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电阻的定义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特别是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掌握欧姆定律在含有电阻电路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并能准合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导入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电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16章第3节《电阻》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微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16章第3节《电阻》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微课教案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微课教案一、设计理念通过模拟软件,让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悉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1)学会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

(2)学会应用转换法判断电阻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软件的使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约5分钟)(一)导入部分(约1分钟)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二)微课教学部分(约3分钟)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目的】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器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若干)、电流表、灯泡、导线(若干)、开关、电池【步骤】(1)选择合适的金属丝,接入电路;(2)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入表格中;(3)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三)小结部分(约1分钟)总结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具体的现象来说明电阻大小跟这些因素的关系。

(四)作业部分1.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从而减小了导线的,以达到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2.今年我省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雪凝灾害,灾害导致输电导线被重重的冰凌拉长,同时导线的横截面积,所以导线的电阻将。

(以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 两点间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方法叫做,选用的电阻丝是。

4.小明家装修房屋需要购买导线,关于导线种类的选择,最恰当的是()A.强度大的铁丝B.细小价格较便宜的铝丝C.粗一点的铜丝D.性能稳定的镍铬合金丝参考答案:1.横截面积电阻2.变小变大3.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甲和乙4.C四、教学反思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难点在于应用,学生看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时不会联系到具体的影响因素去考虑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要多呈现一些具体的现象外,还要加强分析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例如,在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电阻器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进行实验探究,试图找到答案。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组织了多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例如,在讲解电阻的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想象一下,在电路中,如果有一条“瓶颈”,那么电流在这个“瓶颈”处会受到怎样的阻碍?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电阻器在不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下的电阻值变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电阻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电阻的相关知识。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电阻的奥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物理的教学中,电阻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为依据,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阻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
4.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电阻在节能降耗方面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学会运用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内容:
(1)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测量工具;
6.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介绍电阻在科技发展、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通过物理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章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探究思考题:
-让学生探讨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小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研究电阻在电子产品中的节能应用,讨论如何通过优化电阻设计来降低能耗。
4.创新设计题:
-鼓励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阻警报器,当电阻值超过或低于某个设定值时,能够发出警报。
-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制作电阻,并比较它们的电阻特性,探讨这些材料在电路中的应用潜力。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电流和电压,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符合欧姆定律的,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阻。
3.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电阻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16.3电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16.3电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16.3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6章第3节“电阻”。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亮度可调的台灯,让学生观察台灯亮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亮度变化的原因。

2. 电阻的概念:介绍电阻的定义,即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解释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4.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观察电阻的变化,验证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 欧姆定律的应用: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即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温度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的电流,当电压为5V时。

答案:0.5A2. 题目:一个导体,材料为铜,长度为2m,横截面积为0.5cm²,求该导体的电阻值。

答案:约8.3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阻的存在。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讲解欧姆定律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3电阻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6.3 电阻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单位及其符号。

2. 使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引导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大小及其计算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阻器、电压源、电流表、导线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为什么冬天用电饭锅煮饭时,电源线会变得很热。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展示电阻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电阻器,感受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通过实验演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电阻的大小。

4. 讲解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5.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给定电压下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欧姆定律的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电压下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并解释计算结果。

2.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U/R,其中U为电压,R为电阻。

将给定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电流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3节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3节电阻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3节电阻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以及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2. 电阻的计算公式:学习电阻的计算公式R=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2. 学生能够运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电路中的电阻。

3. 学生能够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细铜丝做导线,而用电阻丝做电饭锅中的加热丝。

2. 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的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3. 电阻的计算公式: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R=V/I,并给出例子进行计算。

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

5. 例题讲解:给出例题,让学生运用电阻的计算公式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电路中的电阻,解释为什么冬天电阻会增大等。

7. 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8. 作业设计:电路图如下:V|IR1I|GND答案:电阻R1的计算公式为R1=V/I,假设V=12V,I=2A,则R1=12V/2A=6Ω。

题目2:解释为什么冬天电阻会增大。

答案: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

冬天温度较低,导体的电阻会增大,因为低温会使导体的原子振动加剧,阻碍电子的运动,从而导致电阻增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3电阻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6.3 电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6章第3节“电阻”。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3.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4. 电阻的测量方法:伏安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 使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2. 教学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电源等;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器,如电灯、电视遥控器等,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设备中电阻的作用。

2. 讲解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其单位是欧姆(Ω)。

3.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4. 讲解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5. 电阻的测量方法:伏安法,引导学生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6.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给定电压下通过电阻的电流。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不同电压下通过电阻的电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3. 欧姆定律:I=U/R;4. 电阻的测量方法:伏安法。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给定电压和电阻,计算电流;2. 应用题: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中电流的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提升版)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提升版)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提升版)教案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提升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电阻概念的同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的变化规律。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2. 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3.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能够计算电阻的值;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方法以及欧姆表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 学具:实验报告册、欧姆表、电阻测量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的电阻器,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以及电阻的符号表示。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阻在不同电压、电流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4. 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根据实验结果,讲解电阻与电压、电流、温度等的关系。

5. 电阻的计算方法:讲解欧姆定律,让学生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并能够计算电阻的值。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值,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2. 活动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方法以及欧姆表的使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是学生首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16·3《电阻》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16.3 《电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3. 电阻的测量工具——电阻表;4. 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表示;2. 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因素解释实际问题;3. 学会使用电阻表进行电阻的测量;4.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综合应用;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阻表、导线、灯泡、电源等;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灯泡,引导学生思考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

2. 知识点讲解:(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解释电阻的符号表示。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验证。

(3) 电阻的测量:教授电阻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灯泡的电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灯泡的电阻和电压,求灯泡的功率。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3. 电阻的测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已知一个灯泡的电阻为10Ω,电压为6V,求灯泡的功率。

答案:灯泡的功率为36W。

2. 作业题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阻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电阻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具体关系需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是否掌握到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教案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电阻的规律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和定义;2.让学生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3.让学生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4.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阻的计算和欧姆表的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欧姆表、电阻箱、导线、灯泡、电源等。

学具:笔记本、测量电阻的实验器材、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阻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进行讲解,强调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随堂练习:让学生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阻的计算和欧姆表的操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这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和定义,掌握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学会了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验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欧姆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照明电路、电子设备等。

让学生思考电阻在这些场合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电阻值,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阻的理解和应用。

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他电学元件的特性,如电容、电感等,提高学生的电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阻的概念与定义: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阻碍,它是电压与电流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微课教案
一、设计理念
通过模拟软件,让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

(2)学会应用转换法判断电阻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软件的使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约5分钟)
(一)导入部分(约1分钟)
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二)微课教学部分(约3分钟)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目的】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器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若干)、电流表、灯泡、导线(若干)、开关、电池【步骤】
(1)选择合适的金属丝,接入电路;
(2)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入表格中;
(3)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三)小结部分(约1分钟)
总结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具体的现象来说明电阻大小跟这些因素的关系。

(四)作业部分
1.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从而减小了导线的,以达到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2.今年我省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雪凝灾害,灾害导致输电导线被重重的冰凌拉长,同时导线的横截面积,所以导线的电阻将。

(以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 两点间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方法叫做,选用的电阻丝是。

4.小明家装修房屋需要购买导线,关于导线种类的选择,最恰当的是()
A.强度大的铁丝
B.细小价格较便宜的铝丝
C.粗一点的铜丝
D.性能稳定的镍铬合金丝
参考答案:
1.横截面积电阻
2.变小变大
3.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甲和乙
4.C
四、教学反思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难点在于应用,学生看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时不会联系到具体的影响因素去考虑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要多呈现一些具体的现象外,还要加强分析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