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菌种生产的几个注意事项.doc

合集下载

DB35-T137.5-2001古田银耳菌种制作规程

DB35-T137.5-2001古田银耳菌种制作规程

ICS 67.080.20 B 39备案号:DB35古田银耳标准综合体 菌种制作规程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部分是古田银耳标准综合体中菌种制作规程,规定了菌种制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设备、一级种制作、二级种培养、三级种培养、病虫害防治、菌种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保存运输。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古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古田县食用菌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祖寿、蔡金波、张国雄、彭冬祥、徐彦彦、张汉文、戴维浩。

古田银耳标准综合体菌种制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田银耳标准综合体菌种制作中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设备、一级种制作、二级种培养、三级种培养、病虫害防治、菌种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保存运输。

本规程适用于古田银耳菌种制作。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耳片银耳子实体的瓣片。

2.2 耳基银耳子实体基部,呈桔黄色或垩白色、硬实、蒂状与培养基质相联结的部分。

2.3 交合将培养成熟的银耳纯菌丝与香灰菌丝按一定比例混合,培育有生产价值的银耳菌种的方法。

2.4 基质块在银耳子实体的耳基正下方,由以银耳纯菌丝为主和少量香灰菌丝、培养基扭结而成的硬块层。

2.5 基内分离在生长子实体的培养基内分离出菌种的专门技术。

2.6 分泌液银耳菌种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的无色、清黄或清红色的分泌液。

2.7 吐黑水银耳菌种被病原菌污染,或培养条件不适宜出现的异常现象。

2.8 “杨梅霜病”(俗名)菌种受为害时,局部表面出现白色粉斑,周围白毛团生长受抑制或逐渐消溶。

2.9 “死菌”菌种受为害时,前期香灰菌丝可生长,中期香灰菌丝稀疏,菌丝前端出现粉红色或褐色,后期香灰菌丝停止生长。

3 基本设备3.1 原料仓库面积等于或大于20m2,建在制种厂的西北向,要求干燥、通风、环境卫生、远离畜、禽舍。

3.2 洗涤室面积等于或大于10m2,水泥地面,平整,有水源。

室内配备:台秤,工业天平,50、100、500ml 量杯,铁铲,水桶,铝锅,电炉,煤气炉,小压板,瓶刷,试管筐,试管(18×180mm),玻璃漏斗,漏斗架,纱布,棉塞,750ml菌种瓶。

食用菌生产流程注意事项

食用菌生产流程注意事项

食用菌生产流程注意事项
食用菌生产流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原料准备:确保培养料无农药残留、无霉变,严格按配方配制,充分发酵腐熟。

2. 消毒灭菌:培养料装袋后,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消灭杂菌,确保菌丝生长环境无污染。

3. 接种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防止杂菌侵染,接种量要适宜,确保菌种萌发迅速且均匀。

4. 培养管理:接种后的菌棒需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及时调控环境条件。

5. 出菇管理:菌丝长满后进行搔菌、催蕾等操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及光照,促进子实体正常发育。

6. 采收与保鲜:食用菌成熟后及时采收,避免过度成熟,采后迅速进行保鲜处理,确保产品品质。

菌种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菌种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菌种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菌种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一级种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制作或盛装培养基的器皿,不能使用铁锅或铜锅,以免铁锈或铜锈混入培养基中,使铁或铜含量过高。

一般使用搪瓷缸或铝锅。

(2)制成的培养基,在使用前应做无菌检查,方法是将其置于27°左右的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证明无菌后方可使用。

(3)制备好的培养基,应及时用完,不宜久存,以免降低其营养价值或成分上发生变化。

(4)制备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标好标签,注明菌种名称。

接种日期和转管次数,尤其在同一时间几种不同的菌种接种时,一定要严防混杂。

(5)一级种转管的次数不能过多,一般以5-6次为好,不能超过10次,否则,由于移植时所造成的机械损失,以及培养条件的变化,会削弱菌丝活力,导致遗传性状变异,降低出菇率。

因此,引进或育成的菌种在第一次转管时,可较多数量扩转,并以不同方法保藏,按计划使用。

(6)切勿使用无标记或判断不准的菌种,以免使用后造成损失。

(7)不要使用培养基已干缩或老化的一级种,以免影响菌种成活率或导致生产性状的退化。

长期保藏的菌种,用前应放在恒温箱中活化培养,并逐步提高培养温度,活化培养时间一般为1-3天。

如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超过3个月,最好转管培养一次再用,以提高接种成功率和萌发速度。

(8)启用保藏的一级种,应认真检查是否有污染现象。

如试管斜面上呈现明显的黑色、绿色、黄色等菌落,则説明已遭受霉菌的污染;将试管迎亮光观察,如果在气生菌丝下面有黄褐色圆点或不规则斑块,説明已遭细菌污染;被污染的菌种绝对不能用于扩大生长。

(9)接种块不萌发或不吃料的原因:菌种在0°甚至以下温度保藏,菌丝已冻死或失去活力;菌龄过老,生活力衰弱;接种操作时,母种块被接种铲或酒精灯火焰烫死;母种块没有贴紧原种培养基;菌种萌发后缺乏营养死亡;接种块太薄太小干燥而死;母种培养基过干,菌丝无法活化或原种培养料偏干,菌丝无法吃料生长;培养料配比不当,或菌袋内有氨气或其它不良气体,致使酸碱度不宜;菌袋接种前冷却不彻底,或培养温度过高等。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1. 引言银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又称黑木耳、银耳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真菌。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和消费。

银耳菌种分离技术是研究银耳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菌种分离可以获得纯种菌株,为银耳的种植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将介绍银耳菌种分离技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菌种分离技术的原理银耳菌种分离技术基于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分离和筛选,得到纯种菌株。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菌丝分离首先,从银耳的菌丝体上采样,可以选择新鲜的银耳子实体或已培养的菌丝体作为样本。

将样本切碎,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表面,并进行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2 菌丝生长放置培养皿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等待菌丝生长。

银耳菌丝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通常几天后就可以观察到菌丝的生长。

2.3 菌丝筛选观察培养皿上的菌丝,筛选出生长良好、无污染、纯净的菌丝进行后续的操作。

可以根据菌丝的颜色、形态等特征进行筛选,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可以凭借肉眼识别,也可以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3. 菌种分离技术的步骤银耳菌种分离技术的步骤如下:3.1 准备工作准备培养基和培养设备,确保无菌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苹果蔗糖琼脂(AS)等。

同时,需要准备菌种采样工具、无菌操作箱、显微镜等设备。

3.2 菌丝分离从银耳的菌丝体上采样,取适量的样本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

注意避免污染,保证操作无菌。

3.3 培养菌丝将培养皿放置在恰当的培养条件下,如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并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3.4 菌丝筛选观察培养皿上的菌丝,筛选生长良好、无污染、纯净的菌丝,并进行备份保存。

筛选的依据可以包括菌丝的颜色、形态、生长速度等特征。

3.5 目视鉴定将筛选出的菌丝进行目视观察和鉴定,以确定是否为所需的银耳菌株。

目视鉴定主要依据菌丝的形态特征、产孢器的形状和颜色等进行判断。

银耳栽培管理技术

银耳栽培管理技术

银耳栽培管理技术曾经和福建古田县老师做过食用菌,很是感情兴趣。

今天把所了解和学到的东西玉大家分享一下。

其一是银耳:分享如下:代用料栽培各种食用菌已是目前国内食用菌工作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各种食用菌如都能利用代料生产,不但可以节约大批木材,增加群众收入,而且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银耳代用料栽培的成功,为今后工作开辟了道路,现将其栽培情况介绍于后。

1.栽培银耳需要的设备银耳栽培基本是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因而设备较简单,包括有培养室、灭菌消毒灶(即土蒸灶)、接种箱以及小型用具。

(1)培养室是一个约12平方米的房间,一般的草房、瓦房、砖墙、土墙、土地、铺地皆可使用,要求房间墙壁地面坚固密实,无洞穴、裂缝,以免杂菌及害虫孳生。

室内要求明亮,有充足的散射光。

室内即要要求易保温(特别是冬季),更要便于通风换气(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

根据目前住房实际条件,发菌工作也是在培养室内进行,所以培养室最好能搞一个缓冲间,有利于上架、通气等管理工作。

培养室内,靠墙安放两排架子。

架腿高5至6层,每层高35厘米。

架子宽(内径不算架腿)75厘米。

每层平扎上数根竹竿或直木棍,以做安放培养基袋子用。

架子要求坚固、平稳、不松动。

培养室要准备农用喷雾器1个,打过剧毒药者不宜使用。

(2)灭菌消毒设备银耳培养基灭菌是用常压灭菌法。

也就是用土蒸灶来进行。

它的构造是:在1个1.5米X1.3米的灶面上用砖砌一个高1.5米的柜形蒸箱。

一边留有进料门,门扇上方有插温度计的小孔。

灶内有放料的搁板。

搁板距水面要有一定的距离。

内壁用水泥粉光,以防漏气。

进料门下方有水位观察小孔,后边烟道一侧有加水口。

烟道上有一连灶,架一口小锅,利用余热烧水,加入灶内。

以免加冷水时降温。

灭菌灶10多户可用一个。

(3)接种箱接种箱的附件有接种勺、接种针、酒精灯。

接种箱也可互相借用。

2.栽培银耳的代用料及其他材料栽培银耳的代用料是很丰富的,资料介绍用于栽培的有:木屑、甘蔗渣。

种植银耳的技术

种植银耳的技术

种植银耳的技术银耳也叫白木耳,它不仅是宴席上的珍品,而且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那银耳怎么种植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一、种植季节银耳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4~25℃,子实体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0~25℃。

种植季节以春、秋两季的自然气温最为适宜,也可以采取冬季种植房加温,夏季野外搭荫棚种植,使银耳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二、培养料的配制种植银耳的原料十分广泛,以棉籽壳最为理想,此外,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也是常用的原料。

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①棉籽壳85%,麦麸13%,石膏粉1.5%,蔗糖0.5%;②棉籽壳8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粉1%,蔗糖1%;③杂木屑76%、麦麸20%、石膏粉2%、蔗糖1.3%、硫酸镁0.4%、尿素0.3%。

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配方。

配制培养料时,先把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原料进行过筛,剔除混入的沙石、金属、木块等物质。

然后将棉籽壳或木屑倒入拌料场上,堆成山形,再把麦麸从山尖均匀地往下撒开,并把石膏粉均匀地撒向四周。

把上面的干料先搅拌均匀,然后把可溶性的添加物,如蔗糖、硫酸镁、尿素等溶于水中,再倒入干料中反复搅拌均匀。

每100千克干料加水100~130千克,使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

检测的办法是:手抓培养料握紧,如果手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滴下,这时候最为适宜。

三、装袋、灭菌、接种1.装袋培养料拌匀后,要及时装入塑料袋内。

种植银耳用的塑料袋通常由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原料制成,半透明,柔而韧,抗寒、抗张力强,能耐100℃的高温。

种植袋长55厘米左右,直径8~10厘米,袋底密封良好。

规模化种植银耳通常采用装袋机装料,每小时可以装800~1000袋。

装料的方法是:把袋口张开,整袋套进装料机出料口的套筒上,双手托紧塑料袋。

当培养料从套筒源源输入袋内时,右手撑住袋头往内紧压,使培养料装紧装实。

当培养料装到离袋口5厘米左右的位置时,用棉纱线缠扎袋口3~4圈,再反折过来捆扎3~4圈,这样,袋口就密封好了。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_六_银耳菌种退化与病害预防技术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_六_银耳菌种退化与病害预防技术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六))))银耳菌种退化与病害预防技术丁湖广(福建省古田县新元食用菌研究所,古田352200)关键词银耳;菌种;退化;原因;纯化;病害防治1菌种退化的原因与防止措施通过自然选育、有性杂交、人工诱变和细胞融合等方法,选育出优良菌株,再经过菌丝无性繁殖,应用于生产。

从遗传学上看,这样无性繁殖后代,一般都能保持固有的遗传特性。

但一个新菌株育成后,经数年推广,由于种种原因,总会出现退化现象。

退化的菌种很难复状,不能应用于生产。

111退化原因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很慢,长势弱,稀疏,伸入培养基深层无力,分泌色素差;子实体形态不一致,大小、厚薄不等,颜色也有所改变;出耳慢或中途停止生长,产量低。

菌种的这种表现,如果不是栽培技术和环境因素所致,那就是菌种退化。

菌种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它可使原来纯的菌株变为不纯。

银耳为异核细胞,当某一核发生不利的突变,随着传代,核即发生分离,造成性状多样化,菌种出现变异,产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2)无限继代。

银耳制种技术已成为群众性的生产技术。

群众性菌种生产在技术和条件上差别很大,违反科学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有的制种户只作组织分离,不作出耳鉴定;有的把分离出来的菌种直接应用于生产;有的无限制地继代、转管,这些都会加快菌种的退化。

(3)营养不良。

原种的培养基多数用木屑、麦麸和米糠等,配方大同小异。

使用基本相同的培养基,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其生理要求,长期繁殖下去,便造成营养不良。

或因菌种培养时间长,瓶内养分耗尽,菌丝生长活力由强变弱。

(4)环境欠佳。

菌种发育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中,也会加速菌种退化,因为培养条件能对细胞核的数量产生影响。

此外,杂菌污染也会导致母种退化。

112防止措施根据菌种衰老退化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措施。

(1)减少扩接。

银耳菌种的退化、种性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的,常用控制菌种移接次数来防止。

银耳菌种的制作

银耳菌种的制作

斜面培养基上,加棉塞后置22-24℃下恒温培养6-8天。

当银耳菌丝长至似绣球状如黄豆大小时,再连同香灰母种一起移入接种室(箱)里,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在距银耳纯菌丝团约2厘米处,接入一小块香灰菌丝母种,培养2天在接种块上便可见到白色菌丝,7天左右即形成白毛团而覆盖银耳纯菌丝团,12-15天在白毛团的上方可见到有红、黄色水珠即为成功。

需要指出,用银耳与香灰菌的斜面混合母种扩接原种时,应切去斜面的前后端,只取其绣球状的银耳纯白菌丝及附近黑灰色的香灰菌丝用于转接。

因此1支斜面母种只能接1瓶原种。

2、瓶装木屑原种混接法 如果没有银耳纯菌丝,将银耳孢子培养出芽孢母种,再接入瓶装木屑培养基制成的香灰菌母种,混合培养而成。

根据接种需要量,按1支香灰斜面母种扩接12-15瓶木屑培养基的比例,将香灰菌母种试管和经灭菌的瓶装木屑培养基,以及接种用的器具,一起放入接种箱里,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挑取黄豆大小的香灰菌母种一块,接入木屑培养基瓶中。

接种完毕,移至24-26℃下培养,约经2天即可见到接种块上萌发白色菌丝。

此后要隔天检查,发现杂菌及时检出剔除。

一般培养11天左右,香灰菌丝可向培养基内延伸约3厘米,此时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有灰褐色或黑褐色的分泌物,这表明香灰菌丝生长旺盛,应及时接入银耳芽孢母种。

按1:12-15的比例,取银耳芽孢母种试管和培养好的木屑培养基香灰菌母种;一起放入接种室(箱)中,按无菌操作,用无菌接种刀划破香灰菌丝表层,再用无菌接种铲挑取少量银耳芽孢,接入香灰菌丝体中。

混合后将瓶移至23-25℃下培养,经10天左右即可见到银耳芽孢接种处生长浓白色菌丝。

再培养18天左右即出现红、黄色水珠,25天左右便可观察到有扭结状子实体原基,说明培养成功。

1瓶这样的木屑混合种可扩接30-40瓶原种(二级种)。

栽培种的生产 根据原种生长的好坏,耳基大小,银耳菌丝“吃料”的深度,来决定每瓶原种应扩接的瓶数。

为了保证质量,尽量控制在40-60瓶之内。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_五_银耳菌种培养管理与菌种质量鉴别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_五_银耳菌种培养管理与菌种质量鉴别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五) 银耳菌种培养管理与菌种质量鉴别丁湖广(福建省古田县新元食用菌研究所,古田 352200) 关键词 银耳;菌种;培养;质量;鉴别1 菌种培养管理关键技术获得优良的品种只是菌种分离或选育走完第一步,而按照其种性要求,人为创造相适应的环境条件使其继续健康生长则颇为重要。

如果培育环境不适应,会造成种性退化,甚至导致菌种萎缩死亡。

以下介绍菌种培养科学管理 五个关键 。

1 1 检杂 各级菌种在扩繁接种转入培养管理后,第一关就是检杂。

起检时间一般是接种后3天,以后每天一次。

检查方法是用工作灯照射菌种瓶,认真观察接种块、培养基表面及瓶内四周有否出现黄、红、黑、绿等斑点或稀薄白色菌丝,稍有怀疑即拣出隔离,作杜绝污染源处理,宁弃勿留。

1 2 控制适温 菌种培养室以控制在22~23 为适。

越冬采用室内安装暖气管,锅炉蒸汽管输入暖气片,使用暖气管升温的方法效果理想,而采用空调机电力升温则更好。

一般菌种厂可在培养室内安装电炉或保温灯泡升温。

要注意瓶内菌温一般会比室温高,因此在升温时应掌握室温比适温低2~3 。

随着菌丝的生长发育,菌瓶内温度也逐步上升,因此在适温的基础上,培养室的温度需每5天降低1 。

1 3 干燥防潮 在培养基水分适宜情况下,菌种培养的湿度较易控制。

培养室内的空间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70%以下,一般依照自然条件即可。

但梅雨季节湿度高,容易使棉花塞受潮,引起杂菌污染,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室的通风除湿。

方法是在培养室内存放生石灰粉吸潮,并利用排风扇等通风。

若气温低,还可利用加温除湿的方法降低室内湿度。

1 4 排除废气 冬季用煤炭加温时,应注意通风透气,防止室内二氧化碳沉积伤害菌丝。

在菌种排列密集的培养室,室内上下应各设若干窗口,便于冷热空气对流通风,窗口大小依菌种数量和房间大小而定。

1 5 适度光照 银耳菌种培养需要散射光,以利于刺激香灰菌丝发育,吸收养分供芽孢萌发。

但不可阳光直射,以免培养基水分蒸发。

银耳原种的制作方法!

银耳原种的制作方法!

银耳原种的制作方法!
将试管母种移接到瓶装木屑培养基上进行繁殖,所获的的菌种成为原种。

为了生产的需要,必须将母种进一步培育成原种。

1.接种方法
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已消毒的接种针在母种的白毛团四周划一圈,将其与香灰菌丝分开,然后从中央挑起白毛团,迅速接入原种培养基上,接入时注意白毛菌丝朝上。

一支母种一般能接一瓶原种。

如果母种数量有限,也可将银耳菌丝用接种刀分割成2-4块,分别接入2-4个菌种瓶,但不可切得太小,以免降低原种质量。

另一种方法是在木屑培养基上混合培养母种,母种培养结束后,选择已形成子实体原基的菌种一瓶,与待接原种料瓶按1:30-40的比例,连同接种工具一起放入接种箱,按无菌操作方式,用接种刀、长柄镊或其他铁器小心地敲去母种瓶的上部,再用接种刀将上部的结块和黑点清除干净,露出白色菌丝,然后任取一瓶原种培养基,横置于接种接上,瓶口接近酒精灯火焰,用接种匙在白毛团周围约3CM处挖取菌丝体,迅速移入原种培养基瓶中,压碎、搅匀后从中分别取出花生米大小的菌块,接入原种培养基内,一般每瓶母种可接入原种30-40瓶。

2.培养基管理
接种后的菌瓶要及时搬入已消毒过的培养室内,分层摆放于培养架上,瓶间留一定的空隙。

头10天室温控制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每间隔3天检查一次,
发现杂菌及时剔除,每天注意通风2-3次,每次30min。

10天后将室温将至20-22℃,2-3d检查一次,每天通风4-5次,每次20min。

注意保持室内干燥、清洁、防止阳光直射,以利菌丝生长。

在适当条件下,经15-20d,可见菌种块上分泌出红、黄色水珠。

继而出现胶纸状原基并展开耳片,原种基培育成功。

银耳菌栽培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高产银耳菌的方法

银耳菌栽培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高产银耳菌的方法

银耳菌栽培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高产银耳菌的方法银耳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天然的养生食材。

为了培育高产的银耳菌,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栽培。

本文将介绍银耳菌栽培技术,重点探讨了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高产银耳菌的方法。

一、银耳菌的栽培技术概述银耳菌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培养、基质配制、生长环境控制等方面。

在栽培过程中,合理的菌种选择、适宜的基质配制以及稳定的生长环境是确保银耳菌高产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废弃物在银耳菌栽培中的应用农业废弃物包括秸秆、麦秸、稻壳等,它们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物质,对于银耳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银耳菌的培育还能够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1. 农业废弃物的选用在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银耳菌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农业废弃物作为基质。

一般来说,秸秆、麦秸、稻壳等农作物的剩余部分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这些废弃物具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适合银耳菌生长。

2. 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农业废弃物在利用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将废弃物中的杂质、微生物等去除,以确保银耳菌在培养过程中不受到干扰。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晒干、破碎等。

3. 农业废弃物与菌种的混合培养在农业废弃物处理完成后,加入适量的银耳菌菌种,并进行充分混合。

混合后的废弃物与菌种能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促进银耳菌的生长和繁殖。

三、农业废弃物培育高产银耳菌的注意事项在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银耳菌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环境的控制稳定的培养环境是保证银耳菌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都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确保菌丝的正常生长和菌体的健康发育。

2. 菌种的选择不同的银耳菌菌种对于农业废弃物的适应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菌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选用适应性强、产量高的菌种有利于提高银耳菌的产量。

3. 基质配比的调整不同的农业废弃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在配制基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比。

菌种生产把好三关

菌种生产把好三关

菌种生产把好三关
平菇、蘑菇、香菇、姬菇等低温型菇类的菌种,大多是在夏季生产和培养的。

在高温条件下制种,往往污染率较高,成品率低。

为了保证夏秋季菌种生产的质量,必须抓好灭菌、接种、培养这三个技术关。

灭菌关夏季温度高,配制的培养基原料要求新鲜、不霉变,使用前晒1~2天。

拌好的原料要及时装袋(瓶)灭菌。

制作袋装菌种时,每个生产环节都要轻装、轻放,对刺破、挤破的塑料袋,应用胶布粘好或用双层袋套好。

袋口可用橡皮圈或撕裂带封扎。

装袋后用常压灭菌法灭菌,视装料量的多少适当延长灭菌时间1~2小时,且排气要慢。

接种关接种要在接种箱内进行。

接种箱内采用酒精灯火焰接种,温度常达40~50℃,极易灼伤或烫死菌种,因此接种要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

接种时每次转瓶量比常规生产适当减少,接种量要相对增大,瓶口上部的老化菌丝要挖除干净。

培养关菌种培养场地要求清洁、无毒、无虫、凉爽、无阳光直射,相对湿度在60%以下。

刚接好的菌种必须等袋(瓶)外部和封口物干燥后,再进行堆叠。

最好呈“井”字形堆叠,以利于通风,方便管理。

夏季制种发菌快,一般接种3天后应检查,发现污染菌种及时清除。

- 1 -。

银耳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银耳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银耳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银耳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银耳的养殖方法,包括基本要求、繁殖方式、培养基准备和潜在问题解决方法,并重点强调了注意事项,以帮助农民或爱好者成功地养殖银耳。

正文:一、基本要求在养殖银耳之前,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场地。

银耳对环境的要求相对宽松,只要能维持25-30℃的温度和70%-90%的湿度即可。

避免阳光直晒以及大风等极端环境。

此外,空气流通也十分重要,可通过科学布置通风设施来保证场地中的空气流动。

二、繁殖方式银耳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孢子繁殖和细胞培养。

孢子繁殖需要将培养基涂抹在无菌培养皿上,然后将银耳菌丝皮下切下稍小块直接点种或包培养基培养。

细胞培养则需要将组织切割成适当大小,盛入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三、培养基准备银耳的培养基在银耳的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选择典型的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具体方法为:将马铃薯切碎,隔水加热煮熟并捞出,然后加入适量蔗糖和琼脂,将混合物灌装至培养瓶中,在高压蒸汽锅中高压灭菌约45分钟。

四、潜在问题解决方法在银耳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1. 菌体立即堵塞亲本菌库:按比例加入适量甘油或糖液进行处理,并减少接插污染的次数。

2. 菌床结硬干燥伏发:保持足够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及时进行补水并喷洒水雾。

3. 菌床太湿发霉变色:适量调整湿度和温度,增强通风。

4. 菌床生长过快壁面不匀:适量调整繁殖时间、湿度和温度,不断转动菌袋。

5. 菌床栽培衰退:及时更换新的菌床和提高包菌方法。

五、注意事项1. 选择优质的银耳菌种。

判断菌种是否优质,可以通过观察菌丝颜色、菌床勃发状况以及是否有异味等指标。

2. 保持清洁和卫生。

在培养过程中,保持菌床、器具和手部的清洁卫生,以减少交叉感染和污染。

3. 注意调控环境。

合理调控温度和湿度,做好通风工作,保证银耳菌床的舒适环境。

4. 防止疾病和害虫的侵害。

金耳菌种生产技术方法

金耳菌种生产技术方法

金耳菌种生产技术方法
1 介绍金耳菌
金耳菌,又名银耳菌、雪耳菌、银杏耳菌,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
用菌,素有“林中燕窝”之称,其胶质多糖含量高,具有滋阴润燥、
清火解毒的功效,广受大众欢迎。

2 金耳菌种的生产技术
金耳菌种的生产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菌种培养和培养基制备。

菌种培养:
①选用新鲜金耳菌的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
②将金耳菌的孢子移植在含有适宜营养和温度的琼脂平板上,等
待孢子萌发成菌丝体;
③将菌丝体转移到新的琼脂平板中进行孢子繁殖,重复此步骤数次,直至获得纯种的金耳菌菌种。

培养基制备:
采用多糖培养基,主要原料包括木糖、葡萄糖、酵母粉、钙超细
粉等,配好后进行灭菌处理即可。

3 生产环节的注意事项
除了菌种培养和培养基制备,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菌种培养过程中,对菌株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菌株的纯净度和活力;
②制备培养基时,严格按照配方比例操作,并在灭菌过程中遵循相关规定;
③培养过程中需控制好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因素,确保生长条件的适宜性;
④菌丝体长成后,需及时将金耳菌转移到适宜的培养器中进行细胞培养,以获得更多的菌丝体和子实体。

4 结语
通过以上生产技术,制得的金耳菌种质量稳定、产量高,不仅可满足市场需求,也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食品。

银耳栽培五要点食用菌

银耳栽培五要点食用菌

银耳栽培五要点食用菌1、栽培季节银耳的培育周期为35~45天,菌丝生长阶段为15~20天,栽培银耳在春秋两季,气温稳定在25℃左右。

为了提升银耳在适宜季节下的使用周转率,可以采用二区制,即发菌室和出耳室,第一批银耳采收前5天,就开始第二批装袋、接种,放置发菌室内培养。

2、菌种制备银耳各级菌种的生产方法与一般的食用菌不同,需要特别加以介绍。

由于银耳菌丝有以下特点:不能降解天然材料中的木质纤维素,在木屑培养基中不能生长,生长速度缓慢,仅在耳基周围或接种部位数厘米内生长,远离耳基、接种部位处没有银耳菌丝,银耳菌丝易扭结、胶质化形成原基(耳芽),在硅胶干燥器内2~3个月不会死亡,它不耐湿,在有冷凝水的斜面培养基上易形成芽孢。

因此,银耳菌种的分离主要在耳基、接种部位周围取材料,放于硅胶干燥器内2~3个月,然后取小块移入 PDA斜面上,22℃~25℃培养10~15天可获得白色的银耳菌丝。

3、菌袋制作以棉籽壳为栽培主料,麦麸、石膏为辅料。

棉籽壳要求透气性好,营养丰富、全面、无霉变,麦麸为银耳提供丰富的氮素营养,同时也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应选用新鲜、没有霉变的麦麸。

另外添加石膏,生石膏或熟石膏均可,要求为粉状,便于搅拌均匀。

银耳栽培选用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可装干料600克,根据生产袋计算******原料的用量。

按配方棉籽壳83%~90%,麦麸 14%~17%,石膏 2%。

料水比(1∶1.2),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把棉籽壳推开,在棉籽壳上撒入麦麸,最后撒入石膏。

按干料重的1.2倍量加入清水,用半自动螺旋压料式装料机填料,培养料填装到离袋口8厘米左右。

将袋口内外两面粘附培养料擦抹干净后,用棉线绑扎3圈后反折,再复扎二圈,拉紧线头即可。

4、出耳管理接种后9~12天,菌落直径8~10厘米,白色带黑斑。

此时将菌袋搬入出耳房排放床架上,每天轻度喷水1~3次,保持胶布湿润。

控制室温22℃~25℃,相对湿度75%~80%。

要注意通风换气,每天通风3~4次,每次10分钟,并保持弱光。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_二_银耳菌种分离方式与操作技术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_二_银耳菌种分离方式与操作技术

Zhejiang Shiyongjun2010,18(3):16~19)))银耳菌种分离方式与操作技术丁湖广(福建省古田县新元食用菌研究所,古田352200)关键词银耳;菌种;分离;标准1母种分离的种耳标准银耳母种分离的种耳,来源于野生和人工栽培。

野外采集标本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特别是植被和植物群落组成;了解其采集地的基质、气温、地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为驯化提供原始参考资料。

各地科研部门驯化银耳菌种已取得成效,许多菌株已有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定型的速生高产菌株。

现有银耳的制种,大部分是从人工栽培菌株中选择的种耳。

标准的种耳应具备以下条件:¹种性稳定。

经大面积栽培,普获高产优质,且无种性变异或偶变现象。

º生活力强。

菌丝生长旺盛,原基分化正常,出耳快,长势好;新鲜子实体耳肉厚,叶片大,展片疏松,形似牡丹花;基质和子实体无病虫害。

»确定季节。

种耳以春秋产季的为好,冬春产季的耳花展片差,不宜使用。

¼成熟程度。

通常在接种后30天左右、子实体展片成形、弹性强时采集。

此时若在种耳的底部铺上一张塑料薄膜,一天后用手抚摸,有滑腻的感觉,表明已弹射担孢子。

½环境考验。

室内栽培的银耳,还必须将被选作种耳的菌袋搬到环境适宜的野外,考验1~2天后取回,使其适应自然环境。

¾入选编号。

确定被选的种耳,适时采集1~2朵,编号,并标记原菌株代号。

2孢子分离与提纯技术211孢子的收集(1)分离前消毒。

采集的种耳,表面可能带有杂菌,可用75%的酒精擦洗2~3遍,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再用无菌纱布吸干表面水分。

分离前,先要进行器皿的消毒。

把烧杯、玻璃罩、培养皿、剪刀、不锈钢钩、接种针、镊子、无菌水、纱布等,一起置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

然后将酒精灯和75%酒精或011%升汞溶液,以及装有经过灭菌的琼脂培养基的三角瓶、试管和经过消毒的种耳等,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一并进行消毒。

(2)孢子的收集方法。

银耳栽培的小心事项

银耳栽培的小心事项
灌溉时间
根据银耳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水分过多 或过少对银耳生长的影响。
06 银耳产业现状与 前景
产业现状分析
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银耳作为天然健康食品,市场需 求逐年增长。
生产区域分布广泛
银耳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主要生产区域集中在福建、浙江、广 东等南方地区。
产业前景展望
产业链整合
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 实现产销对接,提高整 个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
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 动银耳产业的国际化发 展。
提高科技含量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力 度,提高银耳产业的科 技含量和附加值。
THANKS
感谢观看
洁卫生,及时使用抗菌药剂。
02
链孢霉病
链孢霉病是由链孢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在银耳菌袋表面形成红色或
黄色的孢子。防治方法:保持栽培环境干燥通风,避免过度潮湿,及时
使用抗菌药剂。
03
假丝酵母病
假丝酵母病是由假丝酵母属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感染后会在银耳子实
体表面形成一层白色或黄色的菌丝。防治方法: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卫生
种植湿度
适宜湿度
银耳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培养基质湿度应控制在60%-70% 之间。
湿度调节
通过喷水、浇水等方式调节湿度,保持培养室内湿度稳定。 同时要避免湿度过大,以免引起霉菌污染。
03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
01
绿霉病
绿霉病是银耳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感染后会在菌袋表面形成
一层绿色菌丝。防治方法:加强菌种选择和消毒 2 3
晒干储存
将采收的银耳在阳光下晒干,然后装入干净、干 燥的容器中密封保存,注意要避免潮湿和异味。

银耳的种植要点与品质提升

银耳的种植要点与品质提升

银耳的种植要点与品质提升银耳,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备受人们喜爱。

想要成功种植银耳并提升其品质,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关键要点。

一、种植环境的选择银耳对于生长环境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首先是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在 20 25℃之间。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银耳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是湿度,银耳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通常在 85% 95%之间。

这就要求种植场所具备良好的保湿设施,以维持稳定的高湿度环境。

此外,光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银耳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强光,散射光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

过强的光照会抑制银耳的生长,甚至导致其品质下降。

通风条件同样不容忽视,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保证空气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二、培养基的制备优质的培养基是银耳生长的基础。

常用的培养基原料包括木屑、棉籽壳、麦麸等。

在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原料的比例和质量。

木屑应选择质地坚硬、无腐朽的木材加工而成,棉籽壳要新鲜、无霉变,麦麸则要保证干燥、无杂质。

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达到 60% 65%左右。

为了保证培养基的营养丰富和均衡,还可以添加一些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

同时,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杂菌和害虫,为银耳的生长提供一个纯净的环境。

三、菌种的选择与接种菌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银耳的产量和品质。

应选择优良的菌种,其特点包括菌丝洁白、粗壮、生长旺盛、无杂菌污染等。

接种时,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先将培养基装入培养容器中,然后在表面均匀地撒上菌种。

接种后,要立即将培养容器密封好,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四、生长过程的管理在银耳的生长过程中,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要定期检查培养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条件,确保其符合银耳生长的要求。

当银耳的菌丝长满培养基后,会逐渐形成原基。

此时,要适当增加通风量,降低湿度,以促进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

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要保持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剧烈变化。

银耳菌种的生产技术.doc

银耳菌种的生产技术.doc

银耳菌种的生产技术银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可食用菌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银耳菌种的生产技术。

(一)母种及原种把分离提纯后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开培养于试管中。

生产母种时,先取出银耳菌丝,并扩大到所需要的管数。

然后放在25℃培养到银耳菌落直径约lcm左右。

此时,再在每支长了银耳菌丝的试管中,接种极少量香灰菌丝,待两者长在一起时,就可以出售或用于原种生产了。

如先接香灰菌丝,因香灰菌丝生长快,很快覆盖斜面,并很快消耗养料,其后接上的银耳菌丝就不易生长。

若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同时接种在一支试管中,同样会出现银耳菌丝少、香灰菌丝数量多的缺陷。

因此,生产银耳母种(试管种)时一定要注意接种的先后,以及注意控制两者的比例。

(二)银耳及其“伴生菌”在可以人工种植的食药用中,属于这种类型的菌目前仅有银耳和金耳。

它们子实体的形成,银耳除了要有纯银耳菌丝外,还必须有“伴生菌”即香灰菌的帮助;金耳除了要有纯金耳菌丝外,还必须有粗毛硬革菌的帮助,两者缺一不可。

在一般条件下,银耳和金耳的纯菌丝体生长相当缓慢,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极弱,分别要依赖于香灰菌丝和粗毛硬革菌丝分解基质,提供它们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否则便不可能形成子实体。

所以在扩繁银耳、金耳母种时,必须将两种相应的菌丝体,移接在同一培养基上进行混合培养。

现以银耳为实例介绍两种菌丝混合制种技术:1、斜面母种混接法取纯银耳菌丝试管母种和新配制的PDA斜面试管各一支,连同接种器具一起放入接种室(箱)中,按无菌操作进行转接,即挑取米粒大小、带培养基菌种一块,移接于空白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加棉塞后置22-24℃下恒温培养6-8天。

当银耳菌丝长至似绣球状如黄豆大小时,再连同香灰母种一起移入接种室(箱)里,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在距银耳纯菌丝团约2厘米处,接入一小块香灰菌丝母种,培养2天在接种块上便可见到白色菌丝,7天左右即形成白毛团而覆盖银耳纯菌丝团,12-15天在白毛团的上方可见到有红、黄色水珠即为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耳菌种生产的几个注意事项
银耳菌种在生产时除了注意无菌操作之外,还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银耳菌种生产的几个注意事项。

1.生物专一性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配合也有专一性。

因此,为了生产有效的银耳菌种,我们必须从同一块耳木上分别获得银耳的纯培养(包括酵母状分生孢子或银耳菌丝)和纯的香灰菌丝。

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耳木(树种)上得来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不能随便调换,随意组合。

否则,就有造成衰败的可能性。

经调换和组合的效果,必须根据银耳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定植的情况,以及耳基形成的大小,开片的情况来判断。

凡是银耳菌丝能继续生长,形成耳基和顺利开片的,便可以继续扩大并用于生产,否则就不能使用。

2.接种比例:根据银耳菌丝生长较慢,香灰菌丝生长很快这一个特点,在纯的混合培养时,必须注意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的接种比例。

为了达到控制两者的接种比例,采用先培养银耳菌丝,后配香灰菌丝的办法,最为理想。

如果说银耳菌丝的接种比例应达到1000:1也不算过份的(银耳菌丝发展到直径约1cm,其内有成千上万条菌丝,只要配上几条香灰菌丝就可以了)。

否则,银耳菌丝很少,香灰菌丝占绝对优势,将来就不会出耳或出耳率很低。

若采用在香灰菌丝中加人酵母状分生孢子的方法来生产菌种的话,那么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的数量是很大的,每毫升培养液中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的个数可达10亿-100亿个。

在香灰菌丝生长的木屑培养基中加入酵母状分生孢子液,因酵母状分生孢子分散在木屑颗粒中不集中,而且不是所有的酵母状分生孢子都能萌发成菌丝。

因此,用此法生产银耳菌种,效果不很理想,若得不到银耳菌丝,可以把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集中地涂在长了香灰菌丝的木屑培养基表面,这样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比较容易萌发。

3.培养条件银耳纯菌种(酵母状分生孢子或银耳菌丝)的培养条件和银耳原种、种植种(混合培养)的培养条件是有一些不同的。

因此,必须注意混合培养的条件,使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都能适应同一培养基,同一培养条件。

例如将温度控制在20-28℃范围之内(最好是23-25℃)。

原种的含水量控制在65%,种植种的含水量控制在65%-70%之间。

因为原种培养基稍干,有利于银耳菌丝的生长,不易产生酵母状分生孢子,有利于扩大为种植种;而种植种稍湿一些,有利于酵母状分生孢子的产生和繁殖,此孢子液渗入木屑培养基深处,和香灰菌丝均匀混合,可以弥补银耳菌丝“吃料”不深只长在表层的缺陷,使出耳率更高,更稳定。

还必须根据每一瓶原种耳基生育的状况,来确定该原种是否可以扩大为种植种,以及每瓶应扩大几瓶种植种。

凡是混合培养后,能使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萌发,银耳菌丝能继续生长,形成耳基,耳基能不断长大的组合,都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菌种。

原种经严格挑选,凡耳基大,银耳菌丝生长多(吃料深的),香灰菌丝粗壮有力,搅拌后扩接的瓶数就多。

反之,就不应扩大为种植种。

为了更加保险起见,每瓶以扩大40-60瓶为宜。

总之,必须使每一瓶新接种的培养基都有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或酵母状分生孢子和香灰菌丝。

或者把原种搅拌之后,塞上棉花塞再培养3-5天,使搅断的银耳菌丝再生新的菌丝,这样才能保证种植种的质量。

4.提纯复壮防止菌种因长期使用,生活力降低,出现耳片发黄,不易开片,再生力差的毛病。

根据生产的方式选用不同菌龄、不同生理成熟度的银耳菌株。

如段木种植时,应选菌龄小,成熟度低,银耳气生菌丝一白毛团旺盛,不易胶质化的菌株;瓶栽时,应选菌岭大,成熟度高,白毛团小,容易胶质化并易开片的菌株。

香灰菌丝应选爬壁力强,羽毛状分枝长的,分解木材能力强的菌株作为段木种植的菌株,而代料种植时,香灰菌丝要稍“弱化”一些的菌株才好,否则满瓶、满袋都是香灰菌丝,有限的营养都被香灰菌丝消耗掉,银耳反而长不大。

原种贮藏的时间太长,耳基很大,培养基的养料消耗过甚,菌种的
生活力已衰退,应弃之不用。

否则使用效果还不如适龄的种植种再扩大培养的菌种。

5.母种保存母种应贮藏在4-15℃的冰箱中。

每1-3个月移植一次。

原种若不马上使用,也应保存在低温、干燥的场所。

种植种满瓶后至45天之内就应尽早地种下去。

银耳纯菌种长期单独保藏,所长的子实体有变黄的趋势;而和“香灰”菌丝混合培养,并经过长期保藏,子实体较不易变黄。

为了得到雪白的银耳,菌种应从色泽洁白的银耳(野生的或家生的)中进行采种。

保种3年以上就应注意色泽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