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菌种培养基不同配方试验

合集下载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1. 引言银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又称黑木耳、银耳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真菌。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和消费。

银耳菌种分离技术是研究银耳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菌种分离可以获得纯种菌株,为银耳的种植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将介绍银耳菌种分离技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菌种分离技术的原理银耳菌种分离技术基于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分离和筛选,得到纯种菌株。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菌丝分离首先,从银耳的菌丝体上采样,可以选择新鲜的银耳子实体或已培养的菌丝体作为样本。

将样本切碎,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表面,并进行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2 菌丝生长放置培养皿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等待菌丝生长。

银耳菌丝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通常几天后就可以观察到菌丝的生长。

2.3 菌丝筛选观察培养皿上的菌丝,筛选出生长良好、无污染、纯净的菌丝进行后续的操作。

可以根据菌丝的颜色、形态等特征进行筛选,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可以凭借肉眼识别,也可以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3. 菌种分离技术的步骤银耳菌种分离技术的步骤如下:3.1 准备工作准备培养基和培养设备,确保无菌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苹果蔗糖琼脂(AS)等。

同时,需要准备菌种采样工具、无菌操作箱、显微镜等设备。

3.2 菌丝分离从银耳的菌丝体上采样,取适量的样本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

注意避免污染,保证操作无菌。

3.3 培养菌丝将培养皿放置在恰当的培养条件下,如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并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3.4 菌丝筛选观察培养皿上的菌丝,筛选生长良好、无污染、纯净的菌丝,并进行备份保存。

筛选的依据可以包括菌丝的颜色、形态、生长速度等特征。

3.5 目视鉴定将筛选出的菌丝进行目视观察和鉴定,以确定是否为所需的银耳菌株。

目视鉴定主要依据菌丝的形态特征、产孢器的形状和颜色等进行判断。

种植银耳的技术

种植银耳的技术

种植银耳的技术银耳也叫白木耳,它不仅是宴席上的珍品,而且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那银耳怎么种植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一、种植季节银耳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4~25℃,子实体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0~25℃。

种植季节以春、秋两季的自然气温最为适宜,也可以采取冬季种植房加温,夏季野外搭荫棚种植,使银耳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二、培养料的配制种植银耳的原料十分广泛,以棉籽壳最为理想,此外,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也是常用的原料。

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①棉籽壳85%,麦麸13%,石膏粉1.5%,蔗糖0.5%;②棉籽壳8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粉1%,蔗糖1%;③杂木屑76%、麦麸20%、石膏粉2%、蔗糖1.3%、硫酸镁0.4%、尿素0.3%。

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配方。

配制培养料时,先把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原料进行过筛,剔除混入的沙石、金属、木块等物质。

然后将棉籽壳或木屑倒入拌料场上,堆成山形,再把麦麸从山尖均匀地往下撒开,并把石膏粉均匀地撒向四周。

把上面的干料先搅拌均匀,然后把可溶性的添加物,如蔗糖、硫酸镁、尿素等溶于水中,再倒入干料中反复搅拌均匀。

每100千克干料加水100~130千克,使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

检测的办法是:手抓培养料握紧,如果手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滴下,这时候最为适宜。

三、装袋、灭菌、接种1.装袋培养料拌匀后,要及时装入塑料袋内。

种植银耳用的塑料袋通常由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原料制成,半透明,柔而韧,抗寒、抗张力强,能耐100℃的高温。

种植袋长55厘米左右,直径8~10厘米,袋底密封良好。

规模化种植银耳通常采用装袋机装料,每小时可以装800~1000袋。

装料的方法是:把袋口张开,整袋套进装料机出料口的套筒上,双手托紧塑料袋。

当培养料从套筒源源输入袋内时,右手撑住袋头往内紧压,使培养料装紧装实。

当培养料装到离袋口5厘米左右的位置时,用棉纱线缠扎袋口3~4圈,再反折过来捆扎3~4圈,这样,袋口就密封好了。

银耳菌种分离方法

银耳菌种分离方法

银耳菌种分离方法获得银耳菌种的方法主要有担孢子弹射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耳木分离法:1、孢子弹射法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

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

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的弹射,并容易污染上杂菌。

再把种耳切一小块,以放入三角瓶或放入试管中不会碰到瓶壁或管壁为度,随后用不锈钢小钩钩住小耳片,迅速悬挂在三角瓶或试管内,同时注意勿使种耳碰到培养基表面,以防污染杂菌,塞上棉塞,然后放在20-25℃条件下,经24小时,从耳片上弹射出来的担孢子,落在光滑的培养基表面上形成一个雾状的孢子印。

此时,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将悬于瓶内的耳片取出,再塞上棉塞,移到20-25℃的室中培养,经2-3天,培养基表面就会出现许多乳白色、糊状的小菌落。

此系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

当培养基上出现酵母状分生孢子的菌落时,为了防止和减少污染,应尽快地进行提纯,即挑取少许没有杂菌的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移入新的试管中进行培养。

不管银耳担孢子或酵母状分生孢子都不容易萌发成菌丝,所以直接用于生产时有困难,目前已较少采用。

不过,为了获得银耳有性繁殖的后代,必须采用担孢子分离法,并使之萌发成单核菌丝,然后进行配对实验。

2、组织分离法和香菇、平菇不同,银耳组织分离法比较难操作,实用意义也不大。

因为耳片一旦胶质化之后,就不容易再长出菌丝,况且段木种植的或野生的银耳,暴露在外界的生长时间很长,耳片上必定会附着各种杂菌,组织分离时既不容易把附着的杂菌洗掉,又不容易用药品进行表面的灭菌处理,且容易导致银耳和条菌同归于尽。

只有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肥厚的耳基比较容易进行组织分离,可以获得银耳的纯菌丝。

不过用耳基分离来的银耳纯菌丝常是鹅黄色的或橙黄色的,不是纯白的,菌丝生长的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也不太理想。

3、耳木分离法利用长了银耳子实体的段木(简称耳木)来进行分离,是目前获得有实用价值的银耳菌种最主要的方法。

银耳菌种的制作

银耳菌种的制作

斜面培养基上,加棉塞后置22-24℃下恒温培养6-8天。

当银耳菌丝长至似绣球状如黄豆大小时,再连同香灰母种一起移入接种室(箱)里,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在距银耳纯菌丝团约2厘米处,接入一小块香灰菌丝母种,培养2天在接种块上便可见到白色菌丝,7天左右即形成白毛团而覆盖银耳纯菌丝团,12-15天在白毛团的上方可见到有红、黄色水珠即为成功。

需要指出,用银耳与香灰菌的斜面混合母种扩接原种时,应切去斜面的前后端,只取其绣球状的银耳纯白菌丝及附近黑灰色的香灰菌丝用于转接。

因此1支斜面母种只能接1瓶原种。

2、瓶装木屑原种混接法 如果没有银耳纯菌丝,将银耳孢子培养出芽孢母种,再接入瓶装木屑培养基制成的香灰菌母种,混合培养而成。

根据接种需要量,按1支香灰斜面母种扩接12-15瓶木屑培养基的比例,将香灰菌母种试管和经灭菌的瓶装木屑培养基,以及接种用的器具,一起放入接种箱里,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挑取黄豆大小的香灰菌母种一块,接入木屑培养基瓶中。

接种完毕,移至24-26℃下培养,约经2天即可见到接种块上萌发白色菌丝。

此后要隔天检查,发现杂菌及时检出剔除。

一般培养11天左右,香灰菌丝可向培养基内延伸约3厘米,此时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有灰褐色或黑褐色的分泌物,这表明香灰菌丝生长旺盛,应及时接入银耳芽孢母种。

按1:12-15的比例,取银耳芽孢母种试管和培养好的木屑培养基香灰菌母种;一起放入接种室(箱)中,按无菌操作,用无菌接种刀划破香灰菌丝表层,再用无菌接种铲挑取少量银耳芽孢,接入香灰菌丝体中。

混合后将瓶移至23-25℃下培养,经10天左右即可见到银耳芽孢接种处生长浓白色菌丝。

再培养18天左右即出现红、黄色水珠,25天左右便可观察到有扭结状子实体原基,说明培养成功。

1瓶这样的木屑混合种可扩接30-40瓶原种(二级种)。

栽培种的生产 根据原种生长的好坏,耳基大小,银耳菌丝“吃料”的深度,来决定每瓶原种应扩接的瓶数。

为了保证质量,尽量控制在40-60瓶之内。

银耳培养基的制作流程

银耳培养基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提供一种银耳培养基,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本技术的银耳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板栗木816份、桑枝1015份、花生壳49份、杂木屑612份、石灰粉24份、木薯渣水解物615份和中药剩渣510份;本技术的银耳培养基采用基础培养料与木薯渣水解物和中药剩渣进行混合优化,通过发酵的处理使得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利用,各种养分的含量增高;其中的木薯渣水解物使其营养物质更加全面,中药剩渣能够抑制杂菌生长,从而提高银耳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要求1.一种银耳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耳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板栗木8-16份、桑枝10-15份、花生壳4-9份、杂木屑6-12份、石灰粉2-4份、木薯渣水解物6-15份和中药剩渣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耳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耳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板栗木12份、桑枝12份、花生壳7份、杂木屑9份、石灰粉3份、木薯渣水解物10份和中药剩渣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耳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薯渣水解物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将木薯渣进行烘干并粉碎至60-80目筛,而后加入离子液体至木薯渣的质量浓度为3-8%,然后在温度为80-100℃、转速为85-110r/min的条件下,搅拌80-110min,得到木薯渣溶液,加入木薯渣溶液3-5倍体积的水,在温度为65-95℃、转速为120-140r/min的条件下搅拌处理30-60min,接着在3500-4500r/min下离心10-20min,收集沉淀,将沉淀在40-60℃真空干燥3-5h,得到再生木薯渣;将所得再生木薯渣加适量水充分混匀,再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后即可得到木薯渣水解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耳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剩渣是由枳实药渣、金银花药渣、白茅根药渣、罗汉果渣、余甘子药渣和栀子药渣按照质量比为1-2:1:2:3:1-2:1的比例混合得到。

怎样制作银耳菌种的母种?

怎样制作银耳菌种的母种?

怎样制作银耳菌种的母种?银耳菌种必须同时有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才能出耳,怎样制作银耳菌种的母种?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在制作母种的过程中,可以选用耳木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

一、耳木分离法耳木分离出来的菌种,已有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

其分离步骤如下。

第一步,当1~2批银耳生长时,选择银耳生长旺、朵大、色白、肉厚、开片正常、产量高、无病虫害的耳木,从长有子实体的部位锯下1~2厘米厚的一段,去掉耳基及树皮,用75%的酒精涂擦其表面,然后放入消毒的接种箱内。

第二步,把木块浸入0.1%升汞液中20~30秒钟,用无菌水冲洗残留的药液,再用无菌纱布揩干。

第三步,用消毒的小榔头和解剖刀先劈取耳基附近的木片(选有大理石花纹处),再把木片劈成如火柴杆粗的小木条(或用利刀削下粉末状的木屑)。

第四步,用消毒的镊子把一个木条(或小木屑)接入斜面培养基中。

第五步,把试管置23~25℃培养,当木条上(或木屑上)长出纤细的白色菌丝,并延伸至培养基上。

这时培养基的颜色变黄转黑,表面出现浅灰色斑纹,这就是香灰菌丝。

7天后,木条上出现短绒状菌丝,同时分泌白色或淡黄色水珠,这就是银耳菌丝。

生长过程中发现红、绿、黄、黑等孢子和螨类害虫要及时淘汰,但浅黄色的凸起糊状小菌落是芽孢,不是杂菌。

第六步,挑取少许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接种于新的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扩大,1周后菌丝长满试管,即成母种。

二、孢子分离法孢子分离的菌种萌发成芽孢子(银耳孢子在一般马铃薯洋菜培养基上易形成芽孢子)或银耳菌丝,可用于栽培种复壮或同香灰菌丝混合制成母种。

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数只50毫升三角瓶,每只装0.5厘米厚的培养基,灭菌备用。

第二步,选择朵大、肉厚、色白、开片正常、大小适中、无杂菌和病虫害、八九成熟的鲜耳作为种耳,移入消毒的接种箱中,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几次。

第三步,用消毒纱布或吸水纸,把耳片表面揩干。

第四步,用消毒的解剖刀割取一小片耳瓣,挂于消毒的金属钩子上,迅速移入三角瓶中,钩子另一端钩在三角瓶口上,使耳瓣距离培养基表面2~3厘米,塞上棉塞。

通江银耳菌种质量标准

通江银耳菌种质量标准

通江银耳菌种质量标准一、一级菌种(试管种)鉴定标准1、感观鉴定(1)优质纯银耳菌丝在马铃薯洋菜培养基上洁白、粗壮、短齐向上、周围有淡黄色水珠、长势旺盛。

(2)优质纯羽毛状菌丝(俗称香灰菌丝),在马铃薯洋菜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丝平爬,状如羽毛,爬壁能力强,转色快,由初生白色转为草绿色,最后转为褐色。

(3)纯银耳菌丝与纯羽毛状菌丝配对要适时。

银耳菌丝在新培养基上生长七天,方可配对羽毛状菌丝。

(4)配对后的优质银耳一级种(试管种)应无明显拮抗线,以及黄、红、绿、黑等异常现象。

2、显微镜检查鉴定(1)挑取少量纯银耳菌丝,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无菌水滴上,用解剖针拨散,盖上玻片,放大1500倍观察,正常菌丝一般具有透明、分枝、有横隔和明显的锁状联合。

(2)挑取少量的纯羽毛状菌丝,置于载玻片中央无菌水滴上,用解剖针拨散菌丝,加碘酒或美蓝等染色后进行镜检,正常菌丝一般具有菌丝粗壮(状如羽毛)、分枝、锁状联合多而密,无其它异常现象。

(3)用无菌操作法,将纯银耳菌丝、纯羽毛状菌丝分别注入2毫升液体培养基,在25—28℃之间培养24—48小时,取滴镜检菌丝恢复情况和有无其它异常物的出现。

3、生理特点鉴定(1)纯银耳菌丝、纯羽毛状菌丝对冷反应:将培养7天的两种菌丝(或菌液)置于-196℃的液氮罐内7天后取出复苏,立即镜检其在视野下是否有活力?同时移入新鲜马铃薯洋菜培养基上,在25—28℃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观察菌丝的恢复力强否。

(2)纯银耳菌丝、纯羽毛状菌丝对热反应:将培养7天后的两种菌丝分别置于35℃、38℃、40℃的温度下,观察多长时间活力消失。

(3)淡水生存:将培养好的菌液取1毫升,注入1000毫升的蒸溜水中,置于25℃的条件下24小时后,镜检其菌丝活力有无减弱。

(4)药物敏感试验鉴定银耳生产的整套工艺流程比较多,各环节所需杀菌、杀虫的药品各不相同,浓度也不相同。

因此,哪种药物、哪种浓度,对纯银耳菌丝、纯羽毛状菌丝接近临界死亡,菌种生产厂家应注明。

夏季银耳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筛选初报

夏季银耳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筛选初报
子 壳 5 %, 糠 3 %, 皮 1%; 棉 子壳 6% , 5 菌 0 麸 4 ⑥ 6 菌糠 1% , 皮 5 麸
可知 , 出现 耳 芽 时 间 最 早 的 为配 方 ② 、 , 耳 时 间均 为 1 , ⑨ 出 6 d
其 次 为 配 方④ 、 、 , 1d 早 于其 它 配 方 ; 耳 片 开展 度 、 ⑦ ⑩ 为 7, 从
养 材 料
舀 酱
龟 阚苗
2 1 () 0 0 5
夏 季 银 耳 不 同 培 养 料 配 方 的 筛 选 初 报
陈爱靖
( 福建 省 屏 南 县 食 用 菌 办公 室 , 建 屏 南 32 0 ) 福 5 30

要 以 棉 子 壳 为 主要 组 分 ,添 加 不 同配 比 的菌 糠 和麸 皮 ,
干 耳 直 径 来 看 , 佳 配 方 为 配 方 ⑦ ( 1 , 耳 直 径 达 到 最 图 )干 1 . e 优 于 其它 配 方 。 62 m,
表 2 不 同培 养 料 配 方 对 夏 季银 耳 子 实 体 生 长 发 育 的 影 响
1% ; 棉子 壳 6% , 8 ⑦ 1 菌糠 2 , 皮 1% ; 棉子 壳 8% , 皮 % 0 麸 8 ⑧ 8 麸
烘 干 测 干 重 , 用 D S软 件 系 统 对 产 量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每 个 采 P 处 理 每个 重复 随机 抽 样 3 0朵 银 耳测 干耳 直 径 。 同法 选 取 产 量 比对 照 高 的 6个 配 方 与 常规 配方 进 行 复 筛 试验 ,各 组 共 袋 栽
生 产 流 程按 照 夏 季 银 耳 常规 栽 培 进 行 。接 种后 菌袋 在 同 一 培
养 室 相 同 自然 条件 下培 养 , 种 培 养 4d后 , 个 配 方 随 机 抽 接 每

桑枝、桔梗非药用部位培养基对银耳产量及营养安全性的影响

桑枝、桔梗非药用部位培养基对银耳产量及营养安全性的影响

圆园21年3月第42卷第6期DOI :10.12161/j.issn.1005-6521.2021.06.003基金项目:重庆市科技局鲁渝科技协作项目(cstc2019jscx-lyzxX0002);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社会民生类)项目(cstc2018jscx-msy -bX0209、cstc2018jscx-mszdX0046)作者简介:罗杨(1986—),女(汉),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中药大健康产品与技术开发。

*通信作者:李娟(1990—),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大健康产品与技术开发。

桑枝、桔梗非药用部位培养基对银耳产量及营养安全性的影响罗杨1,2,陈岗1,范俊安3,吴振1,2,杨勇1,2,叶会琼1,李娟1*(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2.中药健康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5;3.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重庆400023)摘要:采用桑枝或桔梗非药用部位栽培银耳,以传统棉籽壳基料为对照,考察其对银耳产量、营养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桑枝、桔梗培养银耳生长良好,其子实体鲜重、直径以及生物学效率与对照相近;桔梗培养基银耳总糖及多糖分别比对照组高16.67%和23.5%;桑枝培养基银耳粗纤维含量比对照高13.75%;桑枝、桔梗培养基组银耳氨基酸种类及总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高29.8%和12.8%;桑枝培养基组银耳的Ca 、Fe 、Mn 、Na 、Mg 、K 高于对照组,桔梗培养基组银耳的Mn 、Cu 、Na 、K 高于对照组。

桑枝、桔梗栽培银耳不存在棉酚问题,且其农残、重金属及米酵菌酸等卫生指标也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说明桑枝或桔梗非药用部位栽培银耳切实可行。

关键词:银耳;桑枝;桔梗;营养成分;安全性Effects of Non-medicinal Part Culture Medium of Mulberry Branch and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onYield and Nutritional Safety of TremellaLUO Yang 1,2,CHEN Gang 1,FAN Jun-an 3,WU Zhen 1,2,YANG Yong 1,2,YE Hui-qiong 1,LI Juan 1*(1.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ongqing 400065,China ;2.Chongqing Key Laboratoryof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cience ,Chongqing 400065,China ;3.Chongq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Office ,Chongqing 400023,China )Abstract :Tremella was cultivated from non-medicinal parts of mulberry branch or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nd the effects on the yield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safety of tremella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raditional cot -tonseed shell as contro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tremella was good ,and its fresh weight ,diameter and biological efficiency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sugars and polysaccharides in mul -berry branch and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medium were 16.67%and 23.5%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content of crude fiber in mulberry branch medium was 13.75%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medium.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mino acid types and total contents of tremella in the medium group of mul -berry branch and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but the total contents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9.8%higher and 12.8%higher respectively.The Ca ,Fe ,Mn ,Na ,Mg and K of tremella in the mulberry branch medium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Mn ,Cu ,Na and K of tremella in the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medium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gossyphenol problem in the cultivation of tremella with mulberry branch and platycodon grandiflo -rum medium ,and the sanitary indexes of its pesticide residues ,heavy metals and bongkrekic acid were far low -er than the limit value stipulat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feasible to cultivatetremella japonica in non-medicinal parts of mulberry branch or platycodon grandiflorum.Key words :tremella ;mulberry branch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nutritional ;safety基础研究12圆园21年3月第42卷第6期引文格式:罗杨,陈岗,范俊安,等.桑枝、桔梗非药用部位培养基对银耳产量及营养安全性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6):12-16.LUO Yang,CHEN Gang,FAN Junan,et al.Effects of Non-medicinal Part Culture Medium of Mulberry Branch and Platy原codon Grandiflorum on Yield and Nutritional Safety of Tremella[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1,42(6):12-16.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又名雪耳,是一种优质的药食两用菌类,含有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素有“菌中之王”的美誉[1],被列为“参、茸、燕、耳”四大珍品之一[2]。

不同茵龄栽培种段木栽培银耳试验

不同茵龄栽培种段木栽培银耳试验

龟蚪 1 萄
2 0 1 4 ( 2 )
不 同 茵 龄 栽 培 种 段 木 栽 培 银 耳 试 验
赵 树 海 刘 如县 唐 杰 王 勇 唐利 民 黄 忠乾 周 清 平 陈代科 。
( 1 通 江 县 银 耳 科学 技 术研 究 所 , 四 川通 江 6 3 6 7 0 0; 2四 川 省农 业 科学 院 土壤 肥 料研 究 所 , 四川成都 6 1 0 0 6 6 )
1 . 2 段木及 出菇设施准备
1 . 5 . 4 产 量统计 当后 , 统一烘 晒 , 统 计 各 小 区 的 干 耳 重 量 。并折合 为每 5 O k g 棒产 耳量 , 通 过 方 差 分 析 各 处 理 产 量
文章编号 1 0 0 0 — 8 3 5 7 ( 2 0 1 4 ) 0 2 — 0 0 4 4 — 0 2
银耳 ( T r e me l l a c i f o r m i s ) 为 我国传 统名 贵食用 菌 , 是 著

名“ 山珍” 之一 。我国是银耳生产大 国, 栽 培 方 式 主要 有代 料
式。青杠树 采伐后截 为 1 m长 的 段 木 , 断 面 用 生 石 灰 水 消 毒
和段木两种方式 , 代料栽 培主要集中在福建等地 。段 木栽培
是 我 国传 统 的银 耳 栽 培 方 式 , 以“ 通江银 耳” 为 代 表 在 国 内 外
享有盛誉 。
后架晒 。待段 木架 晒至截面呈放射状小裂 纹时( 段 木含水量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供试菌株及 来源 供试菌株 C A 4 栽培种 由四川省农科 栽培试 验段木为传 统通江银耳
院土 肥 所 微 生 物 室 提 供 。

3种适生树种木屑栽培银耳对比试验

3种适生树种木屑栽培银耳对比试验

银耳( T r e m e l l a c / f o r m/  ̄B e r k ) 又名 白木耳 、 雪耳 , 是 备 受人 们 喜 爱 的食用 菌 . 目前银 耳 栽 培 基本
上是 以棉籽壳代料袋栽I ” . 本试验以油桐、 乌桕、 刨花楠三类树种的木屑为原料进行栽培试验 , 并采用棉籽 壳 为原料栽培作为对照组 , 对试验产量 、 朵型、 质量等情况进行对 比分析 , 从而探讨 以木屑为原料和以棉 籽壳为原料栽培银耳产品的优劣.
壳代料栽培出的银耳好. 可见木屑作为栽培培养基已经不适用了, 但木屑培养基在银耳菌种 的制作 中仍 然发 挥着 重要 的作用 . 据报 道[ 3 ] 刨花 楠 、 青冈、 乌桕 、 盐肤木 、 柿树、 拟 赤杨 都适合 做银 耳菌 种培 养基且 刨 花
楠 为最好 的银 耳 培养 基 原料 . 另外 , 阮 淑珊等【 地 进 行过 菌种 培 养基 不 同配方 试验 , 认 为 作为 菌 种 培养 基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0 3
通讯作者 : 彭
彪( 1 9 5 9 一 ) , 男, 教授级高工. E - ma i l : n d s z p b @1 6 3 . c o m
基金项 目: 福建省产学合作重大项 目( 2 0 1 0 N 5 0 1 2 ) ; 宁德师范学院服务海西建设项 目( 2 0 1 0 H 3 0 5 ) .
3 . 古 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 , 福建
古田 3 5 2 2 0 0 ; 4 . 福建虹石 山生物科 技开发有 限公 :以油桐、 乌桕 、 刨花楠三类树种的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银耳栽培试验 , 并 以棉籽壳为对照组 , 对银 耳
的产量 、 朵型 、 质量 、 营养成分 、 农残成分等情况进行对 比分 析. 结果表明3 种树种培养基 出产 的银耳 产量 和后期 生长情况均不如棉籽壳 , 且不同培养基栽培 的银耳其 营养成分也不一样 . 其中粗纤维 、 灰分、 粗蛋 白均 比对照组 有所提高 , 而总糖下 降了 , 农残分析 发现树种培养基出产的银耳 的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银耳栽培还是 以棉籽 壳代料栽培 为好 . 关键词 :银耳 ; 栽培; 油桐 ; 乌桕 ; 刨花楠 ; 棉籽壳 中图分 类号 : S 6 4 6 .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4 8 1 ( 2 0 1 3 ) 0 1 . 0 0 0 6 . 0 3

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杨彬;黄暖云【摘要】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设置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5个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③25%玉米杆+麸皮17%+棉籽壳57%+石膏1%最适银耳工厂化瓶栽,产量最高达227.5g/瓶,生物学效率达87.5%,投入产出比1∶3.68.【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银耳;培养料;配方【作者】杨彬;黄暖云【作者单位】尤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尤溪365100;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尤溪365100【正文语种】中文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又称白木耳、雪耳,在真菌学上属银耳目(Tremellaes)银耳科(Tremellaceae)银耳属(Tremella),为我国传统名贵食用菌,是著名的山珍之一[1-2]。

目前我国银耳栽培以传统袋栽为主,银耳工厂化瓶栽在国内除祥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未见报道。

本文作者选用福建古田县引进的银耳菌株(Tr21),进行工厂化瓶栽栽培料配比对比试验,以求各栽培料的最佳配比,获得节本、环保、高效。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从福建古田县引进的银耳菌株。

1.2 供试配方①15%玉米芯+麸皮17%+棉籽壳67%+石膏1%;②20%玉米芯+麸皮17%+棉籽壳62%+石膏1%;③25%玉米芯+麸皮17%+棉籽壳57%+石膏1%;④30%玉米芯+麸皮17%+棉籽壳52%+石膏1%;⑤35%玉米芯+麸皮 17%+棉籽壳47%+石膏1%。

1.3 试验方法试验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福建省尤溪县省级农民创业园内福建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银耳生产基地开展,栽培瓶采用祥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栽培瓶,每瓶装干料260 g,培养料含水量60%,养菌温度控制在21℃~25℃,出菇房的温度控制在20℃~23℃。

银耳菌糠栽培滑菇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银耳菌糠栽培滑菇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银耳菌糠栽培滑菇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研究摘要培养料配方以茶、果枝条木屑为主要组分,添加不同配比的银耳菌糠和麸皮进行栽培滑菇试验。

结果表明,以配方木屑59%、麸皮10%、银耳菌糠30%、石膏粉1%效果最佳,生物学效率达到97%以上,较适合有银耳栽培经验的农户栽培,同时银耳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促进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滑菇;银耳菌糠栽培;菌丝生长特性;培养料配方;筛选;产量;经济效益滑菇(Pholiota nameko(T. It?觝)S. Ito & S. Imai),又称珍珠菇、滑子蘑、光帽鳞伞[1]。

其菌盖表面分泌的黏多糖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食药两用的菌类[2]。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滑菇的商业性生产,目前在日本食用菌年产量居第5位。

我国人工栽培起步晚,1977年前后从日本引进菌种,在沈阳等地开始试种,其栽培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台湾省,近年在河北、北京、山西、福建等地也有少量栽培,在我国台湾等省,因其伞形小、半球形、子实体丛生,似珍珠穿成的首饰,故美名“珍珠菇”或“真珠菇”[3]。

目前国内外多以木屑为主料,日本采用箱式栽培,我国东北三省以发酵料盘栽为主,具有栽培简便、出菇面积大、产量高等特点,较适宜在寒冷地区生产,南方多采用袋栽[4],但目前存在生长后熟期长、产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南方各地生产。

为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降低生产成本,利用银耳菌糠进行试验研究[5],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Ph 0016引自福建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以不同比例的银耳菌糠(指长过银耳的“废料”)加入,配方见表1。

1.3 试验方法按设计配方各投料160 kg,选用13.2 cm×55.0 cm低压聚乙烯菌袋,各生产200袋。

南方山区空气湿度相对北方高,为提高成功率,采用仿香菇栽培方法制作菌筒,仿香菇菌筒接种方法进行接种[4],采用熟料栽培[6]。

工厂化栽培银耳配方筛选

工厂化栽培银耳配方筛选

工厂化栽培银耳配方筛选张莉;常明昌;孟俊龙;元玲刚;申永乐;李武辉【摘要】为了筛选适宜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银耳菌丝生长、子实体质量和产量以及产投比等各项指标对不同配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壳79%,麸皮19%,石膏1%,磷肥1%的配方生物转化率最高,达79.8%;木屑77%,麸皮20%,石膏1%,糖1%,黄豆粉1%的配方和木屑68%,麦秸10%,麸皮16%,石膏1%,糖1%,磷肥1%,黄豆粉3%的配方菌丝长速较快;棉籽壳79%,麸皮19%,石膏1%,磷肥1%的配方和棉籽壳80%,木屑16%,石膏1.5%,糖1%,黄豆粉1.5%的配方长势最好;棉籽壳79%,麸皮19%,石膏1%,磷肥1%的配方和棉籽壳68%,玉米芯16%,麸皮16%的配方银耳质量最好.综合得出,棉籽壳79%,麸皮19%,石膏1%,磷肥1%的配方为试验最佳配方.【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02【总页数】4页(P190-192,203)【关键词】银耳;工厂化栽培;培养料;配方【作者】张莉;常明昌;孟俊龙;元玲刚;申永乐;李武辉【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晋城市泽地萃绿农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晋城048000;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3+4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隶属于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remellaceae)银耳属(Tremella),俗称白木耳、白耳子、雪耳,为我国传统名贵食用菌,是著名的山珍之一[1-2]。

其为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食用菌,性平,味甘淡,无毒[3],具“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和胃润肠、益气活血、补脑提神、壮体强筋、嫩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是一种公认的天然保健品[4]。

银耳的菌种怎么制作

银耳的菌种怎么制作

银耳的菌种怎么制作银耳配料种植银耳的培养料,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辅料制成。

阔叶树如杨、柳及各种果树的木屑均可用。

也可将这些树的枝条切成薄片,晒干,再粉碎成粉状的木屑。

棉籽壳是种植银耳的好原料,单产比木屑可提高20—30%,此外玉米芯、甘蔗渣、花生壳、葵花籽等,晒干后粉碎成细屑均可用于种植。

配方1: 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硫酸镁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配方2: 棉籽壳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水100—200千克。

配方3: 甘蔗渣40千克,棉籽壳20千克,木屑40千克,麸皮30千克,石膏粉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选定配方后,把主要原料同麦皮、石膏粉等干料倒在水泥地上,把蔗糖、化肥、硫酸镁等放入水中溶化后,倒进干料中,经三次反复搅拌,过筛,打散团块,拌匀,含水量掌握55—65%。

配料要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进行,雨天不宜。

银耳装袋拌好的培养料必须抓紧时间装入种植袋。

银耳种植袋,应选择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膜,直径扁宽12厘米,薄膜厚度3.5—4丝米,长50厘米,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240个种植袋。

也可用罐头瓶作种植容器。

一般农户采用手工装料。

装一半时抖一抖,压实后再装。

大面积生产应采用食药用菌专用装袋机,每小时可装400袋。

装袋要求装紧装实,袋口用塑料绳绑扎。

在料袋璧上打4—5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厘米,深1.5厘米,然后擦去袋面沾的木屑后,用3.3某3.3厘米的方块纸胶带贴封穴口,即成种植银耳的培养基。

从拌料到装袋结束最好不超过5小时,以防培养基发酸变质。

银耳灭菌在大锅灶上放蒸笼,把袋子叠于蒸笼内,胶带一面要朝上。

大面积生产建造砖砌的专用灭菌灶,一灶装1000袋为适。

灭菌要注意三个关键:一是袋子进灶后,必须旺火猛攻,并防止漏气,使其在4小时内上到100℃;二是在100℃保持14-16小时,使袋内杂菌杀死;三是达到灭菌温度和时间后,要趁热取出,防止胶布受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结
改进配方, 香灰菌丝前期发育较改进前生长速度快, 银耳 菌丝扭结团吃料深, 出耳率高, 能很好适应古田县在袋栽配方 中棉子壳含量最多( 80%以上) 的需求, 产量也最高。
目前在古田县银耳制种行业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谷壳栽培大球盖菇配方筛选
朱 鸿 1 文建明 2
( 1 江西省萍乡市蔬菜科研所, 萍乡 337000; 2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农业局, 萍乡 337000)
银耳的产量主要与所用菌种对栽培料营养成分利用的 程度有关, 也与栽培料的碳氮比有关。古田县袋栽银耳料中棉 子壳含量皆在 80%以上, 最高达 88%。而当棉子壳超过40%以 上时, 在栽培袋中会逐渐产生氨味, 而当氨味达一定程度时就 不利于银耳菌丝的发育, 故要求香灰菌丝与银耳菌丝早期发 育速度愈快愈好。改进配方培育的原种经转接栽培种, 由于银 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比例适当, 且两种菌丝性状表现优良, 有早 期发育快的特点, 香灰菌丝前期长势好, 能赶在氨味产生之前 就强壮发育。因此栽培筒产生的氨不仅不会阻碍其生长, 而且 还为它高产量提供了氮元素。
萍 乡 市 蔬 菜 科 研 所 自 2002 年 秋 季 开 始 了 谷 壳 栽 培 大 球 盖菇配方筛选试验。在此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近 4 年来萍 乡市采用谷壳培养基栽培技术累计栽培大球盖菇近 200 hm2, 每 667 m2 产量达 3 000 kg, 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大球盖菇生产已成为萍乡市农业经济增产的新亮点。该研 究 成 果 获 2006 年 度 萍 乡 市 科 技 进 步 二 等 奖 , 并 列 入 省 、市 科 研成果推广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原种培养基上培养情况对比 详见表 1。 2.2 各组栽培种培养结果 配方①组白毛团细小, 光泽度 差, 吃料不深; 香灰菌丝一般, 呈三角形“隔菌”现象较多, 而配 方④外观白毛团颗粒圆正, 光泽度好, 吃料深; 香灰菌丝走势 平整、有力, 菌种质量好。
银耳菌丝不能直接利用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等无机盐, 它所需的碳主要来自有机化合物如最常用的为落 叶适生木屑, 其碳水化合物浸出物为 25%, 而它所需氮主要来 自于麸皮, 其含氮 3.3%, 含 蛋 白 质 11.4%( 含 丰 富 的 肽 和 游 离 氨基 酸 ) , 碳 水 化 合 物 浸 出 物 为 55%。 改 进 配 方 的 碳 氮 比 为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大球盖菇 062 菌株, 系本所科研选育。 1.2 供试配方 ①谷壳 33%, 木 屑 65%, 石 膏 1%, 磷 肥 1%; ②谷壳 49%, 木屑 49%, 石膏 1%, 磷肥 1%; ③谷壳 65%, 木屑 33%, 石膏 1%, 磷肥 1%; ④谷壳 100%; ⑤( CK) 稻草 100%。试 验设 5 个处理。 1.3 试验方法 试 验 在 冬 闲 田 采 用 随 机 区 组 排 列 , 重 复 3 次 , 每 小 区 用 地 6.67 m2, 用 料 18 kg。 畦 宽 60 cm, 畦 距 40 cm, 畦高约 25 cm。
香灰菌丝平展, 爬壁力
萌 发 迟 , 20 d 较弱, 分泌草绿色较淡,
对照① 渗 透 基 内 深 后 期 斑 点 分 布 均 匀 , 白 30~32
20
层占 92%。 毛团颗粒圆, 气生菌丝
一般, 吐清红色水。
香灰菌丝平展, 爬壁力
萌 发 迟 , 20 d 较强, 分泌草绿色较深,
对照② 渗 透 基 内 深 后 期 斑 点 分 布 均 匀 , 白 30~31
摘 要 以大球盖 菇 062 作 为 谷 壳 栽 培 培 养 基 配 方 的 栽 培 菌 株, 通过不同配方的出菇试验表明:以谷壳为主料栽培大球盖 菇能做到高产优质, 其中以配方②产量最高, 以配方④( 纯谷 壳培养基) 经济效益最大。与纯稻草对照相比, 均表现为大球 盖菇子实体个体大、品质好, 出菇后劲足, 生物转化率高。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培养基 谷壳 冬闲稻田 产量 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 1000- 8357( 2007) 05- 0024- 01
3结论
3.1 鸡腿菇子实体生长状况试验表明, 配方④为最适培养料
配方。配方④鸡腿菇的子实体产量高及生物学效率率高, 与其
余各配方相比较, 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3.2 试验表明, 鸡腿菇可利用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
废料栽培, 并且杂废料较单一废料效果好。试验中配方①培养
料堆积发酵不够理想, 播种后料温易升高, 对鸡腿菇菌丝生长
改进 渗 透 基 内 深 浓, 白毛团颗粒饱满, 气 26~28
18
层占 95%。 生菌丝竖起, 吐清红色
水。
30∶1 及 糖 与 蛋 白 质 含 量 均 最 适 合 银 耳 菌 种 生 长 , 菌 丝 体 可 以 直 接 利 用 培 养 基 中 蔗 糖 、碳 水 化 合 物 浸 出 物 、肽 、氨 基 酸 等 有 机 物 质 , 用 于 构 成 银 耳 菌 丝 细 胞 蛋 白 质 、核 酸 、酶 类 和 能 量 。 而且改进配方在制作原种培养基同时兼顾了银耳纯白菌丝 与香灰菌丝的生理特性需求, 采取了不同于其它食用菌原种 培养 基 制 作 方 法 ( 即 分 上 、下 层 进 行 配 料 调 节 水 分 、糖 分 ) , 使 银耳菌种两种菌丝在其最适应的木屑培养基营养条件下发 育生长 , 因此长势比对照组好。对照②组介于两者之间。对照 ③组由于含氮过剩, 营养过量, 使香灰菌丝超常增殖, 造成银 耳菌丝和香灰菌丝比例失调, 反而影响了栽培后原基分化子 实体。 2.3 栽培小试、中试 结 果 改 进 配 方 的 产 量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 3 年内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栽培表明: 其产量比对照增加 6.8%。
20
层占 93%。 毛团颗粒圆, 气生菌丝
较好, 吐清红色水。
香灰菌丝平展有力, 爬
萌 发 早 , 20 d 壁力强, 分泌草绿色浓,
对照③ 渗 透 基 内 深 后 期 斑 点 分 布 均 匀 , 白 26~28
22
层占 95%。 毛团较圆, 但扭结团较
小, 吐清红色水。
香灰菌丝平展有力, 爬
萌 发 早 , 18 d 壁力强, 分泌草绿色较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7( 5)
菇的子实体产量最低, 平均值达 0.83 kg。
表 1 不同培养料配方中鸡腿菇的子实体产量
配方
子 实 体 产 量/kg
平 均 产 量/k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I
III

3.82
3.80
3.60
3.74

3.21
3.68
2.89
3.26

2.48
2.94
2.86
2.76

1.食用菌菌种部: 菌种部主管 4 名, 技术人员 16 名。 2.栽培生产部: 生产主管 4 名, 技术人员 16 名。 另招食用菌销售员 5 名。 要求: 有相当的菌种, 栽培生产经验。懂专业技术。 待遇: 公司包住宿, 提供公平竞争的发展平台, 望有 志于食用菌事业的专业人员与公司共同发展, 薪水面议。 上海办事处地址: 武宁路 300 弄 50 号 万 里 路 国 际 青 年酒店 3 号楼 101 室 联 系 电 话 : 021- 52042550/52042350 邮编: 200063 联系人: 朱律桦/蔡经理 启东生产基地地址: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大洪村十 三 组 ( 大 家 生 态 农 业 观 光 有 限 公 司 ) 。 联 系 电 话 : 0513- 83848177/83848977/83848806 联 系 人 : 朱 律 桦 手 机 : 13916100555( 朱律桦)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选取古田银耳 TR85 菌株。采用不同配方木 屑培养基, 培养银耳原种。栽培种配方及菌筒配方按古田银耳 传统配方不做改动, 生产工艺流程按常规。 1.2 试验配方及方法 1.2.1 制 作 原 种 试 验 配 方 : ①银 耳 适 生 木 屑 76%, 麸 皮 20%, 蔗糖 2 %, 石膏 2%, 含水量 60%; ②银耳适生木屑 71% , 麸 皮 25%, 蔗 糖 2%, 石 膏 2%, 含 水 量 60%; ③银 耳 适 生 木 屑 56%, 麸皮 40%, 蔗 糖 2%, 石 膏 2%, 含 水 量 60%; ④银 耳 适 生 木屑 59%, 麸皮 36%, 蔗糖 3%, 石膏 2%,含水量 上层 60%, 下 层65%。按常规装瓶。配方④培养基分两次装瓶, 瓶内下层 2/3 培养基用蔗糖水拌匀, 含水量达 65%, 瓶内上层培养基 1/3 用 清水拌匀, 含水量为 60%。4 组培养基各制作 10 瓶, 经高压灭 菌后备用。在无菌条件下, 接 入 供 试 菌 株 , 置 于 23~25℃下 培 养, 并观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 1.2.2 制作栽培种 将 4 组配方培育成的原种, 转接在同一配 方的栽培种培养基上, 各制 10 瓶, 经室内恒温 23℃培养 10 d, 并观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 1.2.3 栽培试验 选取各组最好的栽培种进行袋料栽培试验 小试各组共 100 袋, 生产工艺流程按古田银耳袋料常规栽培, 对比观察并采收测产; 同法, 中试各组共袋栽 1 000 筒。
2.09
1.92
2.29
2.10

1.93
1.98
2.27
2.06

0.89
0.91
0.69
0.83
2.2 不同配方鸡腿菇生物学效率 试验表明, 不同配方对鸡
腿菇生物学效率有明显影响( 表 2) 。
表 2 不同培养料配方中鸡腿菇的生物学效率比较
配方
平均生物学 效率%
差异显著性
0.05
0.01

8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