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室内与家具设计史
室内设计史
![室内设计史](https://img.taocdn.com/s3/m/1a74bb3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f.png)
室内设计史室内设计是一门涉及建筑、艺术、科技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旨在创造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室内环境。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室内设计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风格变迁。
一、古代室内设计古代人们的居住环境主要以土木结构为主,室内装饰也比较简单,以实用为主。
例如中国古代居民通常采用木质家具、挂画、屏风等来装饰房间,而欧洲中世纪时期则以石头和木材为主要建材,房间布局则以功能性为主。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内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室内设计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人们开始注重对艺术和美学的追求,并将其应用到室内设计中。
布局上更加注重对称美感,家具则更加精致华丽。
同时,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如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等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道。
三、现代主义室内设计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现代主义室内设计以简洁、实用、功能性为主要特点,追求“形式与功能一致”的原则。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是勒·柯布西耶,他提出了“国际风格”的概念,并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上进行了广泛应用。
四、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这一时期强调个性化、多元化、表现力和自由度,在色彩、材料和造型上更加大胆创新。
例如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吸尘器”椅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
五、未来趋势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未来室内设计也将不断发展。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将与装饰风格相结合;同时,环保意识也将成为未来室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总之,室内设计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变迁,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未来,室内设计将继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美观、实用的居住环境。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1dd9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8.png)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唐《历代帝王像》中的榻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床榻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三)几案类 隋唐时期的案有平头案和翘头案,高度在 30~50 cm。高桌和高案是在低型几案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高型家具,高度约65~80 cm。 唐代画作中也出现了桌子的形象,并且束腰家 具得到普及,唐代《六尊者像》中就有束腰桌 出现。唐代的桌腿多用板材角拼,到了五代, 角拼的做法逐渐减少,大都改为圆桌腿,并常 用夹头榫的牙板或牙条,还有在腿之间加横撑 。
(二)铜镜
隋朝铜镜基本沿用六朝和汉代的式样,纹样主要是青 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十二生肖。唐代的铜镜 呈现出焕然一新、雍容华丽的面目。高宗至德宗时期,鸟 兽、葡萄纹逐渐减少,名式花卉、盘龙和人物故事图案流 行开来,典型图案有宝相花、双鸾衔长绶、缠
枝花、狩猎和马球等。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二、室内陈设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壁画中描绘的坐具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二)床榻类 隋唐五代的卧具主要有床和榻。榻为可坐可卧的 家具,但其主要为坐具,所以五代以前的榻,大多无 围子。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有两件床榻,左右 和后面装有较高的围板,正面两侧各安一独板扶手, 床榻之后,还有一张寝室的卧床。
唐代铜镜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二、室内陈设
(三)陶瓷
唐朝的陶器中最负盛名的是“唐三彩”,主要器型为人物、动 物、建筑模型和器皿,其中最出色的是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
隋唐时期的瓷器有青瓷、白瓷、彩瓷、黑瓷和花釉瓷。唐代的 青瓷主要器型有凤头壶、撇口壶、海棠碗、莲花碗、葵口盘、水盂、 枕、灯和粉盒等,其装饰手法有刻花、印花、划花、堆贴等。
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
![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https://img.taocdn.com/s3/m/6a8265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7.png)
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演变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时代变迁的反映。
从传统木构建筑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多样丰富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流变,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流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当时中国正逐渐被西方现代思想和技术所影响。
中国的室内设计开始从传统的家具与摆设布置转向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一些西方设计理念,如功能主义和合理性,逐渐渗透到中国的室内设计领域。
这一阶段的室内设计风格被称为“新式家具风格”,它注重家具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强调空间的合理利用。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20世纪初的中国室内设计风格逐渐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提出了“国民之家”的理念,倡导将西方现代设计与中式传统相融合。
这一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被称为“中西合璧风格”,它的特点是将中式传统元素与西方现代风格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家具的形状、色彩和材质都开始融合中西方的元素,营造出一种既现代又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室内设计风格。
20世纪中期,中国室内设计风格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变。
中国政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这给中国室内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室内设计风格几乎完全沦为一种附属物,追求简单、实用和无装饰的风格。
家具使用的材料多从实用的木材转向了人造板和塑料等新材料,整体风格趋于单一和传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室内设计风格迎来了一次新的嬗变。
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引进和全球化的影响,使中国的室内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
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开始尝试吸收西方的设计概念和技术,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强调个性化和创意性,追求独特的空间体验和视觉效果。
如今,中国室内设计风格的流变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新时代。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c4b001e755270722182ef7a3.png)
大格肩榫
小格肩榫
71
二、横竖材结合-格肩榫
全格肩穿鼻榫
2021/7/9
半格肩穿鼻榫
72
二、横竖材结合-夹头榫、插肩榫
2021/7/9
73
二、横竖材结合-抱肩榫、粽角榫
2021/7/9
74
二、横竖材结合-霸王枨
2021/7/9
75
三、弧形材结合-楔钉榫
2021/7/9
76
四、托泥与腿足的结合
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与条桌、 条案相比,在宽度上要增加不少。画桌、画案 为便于起来画画,是用于绘画的,都没有抽屉, 其为桌形结构的为画桌,为案形结构的为画案。 书桌、书案则都有抽屉,也依其结构分别为书 桌和书案。它们的结构、造型往往与条桌、条 案相同,在宽度上要稍大一些。
2021/7/9
2021/7/9
21
宋元时期的家具
2021/7/9
22
❖ 4 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
我国家具艺术发展到明、清时期,家具的各种类型和品 种都已齐备,以匠木家具为代表的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 发展的最高峰,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和实用功能等方面都 日臻完美,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风格。明代家具造型 简练、结构严谨、轮廓柔和、线条流畅、用料考究、功能合 理、色彩素雅。其种类繁多,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柜架 类、床榻类、其它类等5类。其选材极为讲究,多选用紫檀、 黄花梨、红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幽雅的木材。
2021/7/9
91
❖雅
明式家具的材料、工艺、造型、装饰所形 成的总体风格具有典雅质朴、大方端庄的审美 趣味,如注重家具线型变化,边框卷口接触柔 和适用,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 比,横与直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形式美。还如 装饰寓于造型之中,精练扼要,不失朴素大方, 以清秀雅致见长,以简练大方取胜,再如金属 附件,实用而兼装饰,为之增辉。总之,明式 家具风格典雅清新,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具 有极高的艺术品位。
中国古代家具史 (1)
![中国古代家具史 (1)](https://img.taocdn.com/s3/m/eeb65c7f941ea76e58fa04d3.png)
礼器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也有一部分器 物可 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从历史文献可知, 我国早在殷商以前就已发明了家具。
夏商周是家具起源时期,主要出现的家具品种:
席——床榻之始; 俎、几——桌案之始; 禁——箱柜之始; 扆——屏风之始。
8
二、低矮的家具诞生——(春秋战国、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 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 环境也相应提高。
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 几、案、椅、墩等。其中木制 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 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 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 作用。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 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 比较低。
撇案脚 34
五、高型家具的鼎盛时期(宋元)
宋元时期:宋代完全脱离席地而坐的生 活方式。漆家具制作繁荣、品种丰富;一些专 用家具,如棋桌、琴桌等出现。中国家具发展 到南宋,形式品种已经完备。全进入垂足高坐 的时期,高型家具已初步定型。到了南宋,家 具品种和形式已相当完备,工艺也日益精湛。 至明代呈放异彩,成为我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 代。
43
图1 云纹牙头
图2 凤纹牙头
牙子
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 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 不同的牙子,予以装饰这 种牙子,横向较长的叫牙 条,施在角上的短小花牙 叫牙头。
图3 棂格头
图4 卷云牙头
44
矮老
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往往用在跨度较大的横枨上。矮老多与罗锅 枨配合使用。如桌案的案面下、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起到支撑桌面、
47
卡子花
我国室内建筑的发展史简述
![我国室内建筑的发展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cd9180a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d.png)
我国室内建筑的发展史简述我国室内建筑的发展史可谓是一段“蜿蜒曲折”的旅程,像极了穿越古今、跨越东西的“时光机”。
想想看,咱们现在的家里,窗明几净、墙壁光滑,沙发柔软,灯光柔和,四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装饰品,空气清新,简直就像进入了“仙境”一样。
但这一切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哦,这背后可是经历了无数的变化和演变,真是有点让人感叹“天道酬勤”了。
从古代到近代,咱们的室内建筑可是有过不少波折。
先说说古代吧,咱们祖先的房子都是非常“接地气”的。
比如,最早的房子是用土坯和木材建成的,屋顶基本上就是“草皮”或者“茅草”,简直就是那种“天然大氧吧”。
不过,那个时候的室内建筑可不讲究“装饰风格”啊,屋子里几乎啥都没有,简单到你只需要一张床、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就可以过日子。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简陋,更多的是注重实用性,啥“美学”那都是后来才说得上的事。
咱们再看看明清时期,这时候的室内建筑就开始有点“讲究”了。
尤其是在皇宫和贵族府邸,里面的装饰可是“奢华”到让人眼花缭乱。
你看看那时候的宫殿,不管是天花板、还是地板,每一寸都雕刻得精美绝伦,真是让人觉得“富贵荣华”触手可及。
那会儿有了“红木家具”,上面有雕花,有镶嵌,讲求的就是“华丽高贵”。
可是,普通百姓的家里嘛,还是比较简单,虽说比起原始社会可算是好了一点,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
再往后推,到了民国时期,室内建筑风格开始多元化了。
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社会的变化特别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让室内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有些洋房的设计开始融入西方的元素,墙壁变得更加平整,窗子也不再是“窄窗格”了,逐渐变得大而明亮。
室内的布局也开始注重“舒适感”和“美感”,不再单纯是为了防寒避暑或者避风遮雨,更多的是考虑人的居住体验。
所以说,那时候的室内设计就有了些现代感。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室内建筑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变化。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
![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1221b2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1.png)
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那你知道多少关于室内设计的知识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室内居住设计的发展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史在漫长而发展缓慢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逐渐掌握了营造最基本的居住需求的地面房间技术,最原始的室内设计从居住空间设计开始出现。
在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按功能需要在室内入口设置门道,室内地面、墙面就有细泥抹面或烧烤便面使其陶化,以避潮湿,也有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地面防水层的,在仰韶晚期,室内地面和墙上开始采用白灰抹面。
龙山文化时期已存在以家庭为单位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内室与外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内室与外室设有烧火面煮食与烧火,用来储藏的窖穴设在外室,白灰抹面被普遍采用。
随着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神庙遗址(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内)室内开始采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室内设计和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到了阶级对立的奴隶社会,虽然奴隶阶层大都倒退到穴居、半穴居窝棚状态,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青铜技术的使用和瓦的发明使建筑技术得到极大提高,奴隶主阶层的功能完善大规模室内空间和精细华美的建筑装饰开始出现,空间规划的严谨、建筑空间规模、室内空间装饰氛围体现着人对自然由崇拜转向敬畏与渴望支配、统治者的意志、力量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室内设计开始与奴隶主的统治思想结合,从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居住空间设计发展集中体现在奴隶主阶层的生活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奴隶制时代宣告结束,成熟系统的文化思想对室内设计风格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孔子、老子等人的“儒”、“道”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孔子重“礼、乐”,老子倡导“无为”,强调托物言志。
室内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巧妙利用,生活化、欣赏性强、趣味化的纹饰出现,象征性纹样设计由用以巩固统治阶层的地位增加了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
由于各诸侯日益追求宫室华丽,装修用砖的出现和铸铜等技术达到较高技术水平,使得室内装饰更为发展,雕梁画栋为特色的室内装饰风格开始形成,《论语》中“山节藻棁”描述的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左传》记载鲁庄公丹楹(柱)刻桷(椽),正佐证了这一点。
装修发展史
![装修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43f288676c66137ef061950.png)
家装是我们对家庭房屋室内装修装饰的简称。
从家装的概念上来讲,家装分为广义的家装和狭义的家装。
家装指的就是室内的装饰与装修,是从美化的角度来考虑的,如古代的文人或达官就喜爱在居室挂上书法名画或摆上各种花卉盆景,以使室内的空间更美观,富有诗情画意或表现出一种典雅的气息;广义的家装还包括对室内空间的改造、功能、风水、风格、软装设计,今天我们说的家装就是广义的家庭装修,是室内装修和室内配饰的综合性服务。
一、家装行业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家装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古代,自从人类有了房子开始,人们就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对室内进行装饰、配饰。
古代的家装多偏重于装饰,由于房屋的结构在建筑时,就由主人自己或聘请专家进行了设计,因此,对房屋结构上的调整、改动就比较小,可以这么说,古人的房子是量身订制的,所以一般只进行室内的装饰,如糊上窗纸窗纱,墙上帖上几幅字画,或室内摆上一些主人收藏的古董工艺品等等。
由于房屋结构的不同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古代的家装是贵族、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百姓连房子都成了问题,就更谈不上装饰了。
现代家装在中国的发展也不过仅20多年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城市人开始在福利分房的资助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从过去一家几口挤在10几平、20几平的小房子,搬进了七八十平的相对大一点的房子。
有部分人出于对新房子的喜爱,加之个人经济条件较好,开始考虑对房屋进行一下装修装饰。
那时的装修偏重于室内家具的制作,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打上各种柜子,以储藏更多的家庭用品。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商品房开始兴起,国家逐步取消了福利分房,人们开始靠自己挣钱来买房安居。
房屋的面积也从过去的四五十平、七八十平,发展到一百多平方,有的房子甚至超过了200平方。
由于现代房屋基本上不是量身订做,而是由开发商事先设计好室内空间的格局,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房屋的大小和户型结构。
但是,由于开发商建筑的房屋,在结构上与每个家庭的居住要求不完全吻合,因此,很多人在新房领到手后,都对房屋结构进行第二次改造,因此,以室内空间改造为主体的室内装修开始兴起。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明清时期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明清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8d7bea5a9b6648d7c1c746ec.png)
明清时期室内装饰与装修
明清室内装饰装修规制区分严格。 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区分。
官式建筑
以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建筑。包括宫殿、坛 庙、园林和王府,甚至包括受其影响民居和店铺。
特点:承袭唐宋传统,形成相对稳定、水平极高的体系。 民间建筑
民间工匠建造、受传统做法影响少的建筑。包括民间的 祠堂、寺观、民居。
北京的规划布局,以一条贯穿南北长达7.5km的中轴线为基 准,构思的核心是使宫殿、御花园居全城核心。
充分体现皇权至上,符合封建礼制的规范。
都城
紫禁城前期部分由南向北,形成7个庭院, 主要建筑全部位于轴线,次要建筑则配置于 两侧。
体系重点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 三大殿东西约236m,南北长426m,周围 以廊庑、殿门及体仁、弘义两阁等围成殿庭 三大殿依次配置,其中的太和殿尺度最大用 材最精。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
明清时期
01 建筑空间的发展状况 02 建筑装饰 03 家具与陈设
一 都城与宫殿
明清的都城与宫殿,均极力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由于集中 财力、物力和优秀的工匠,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了北京城。明清北京城,以宫城 (紫禁城)为中心,向外为皇城,再向外为内城,为三重城 垣的结构。
红色调剂。明代彩画以纯净偏绿的调子为主,故有 宁静、淡雅的风格,
清代彩画的特点:
色彩反差大,因而具有华美艳丽的特点。清代彩画往住直接 用原色,主要是因为采取几个有效的办法:一是退晕,使色 阶变化有层次,不突然;二是使用黑白色,因为黑白色是中 性色,能与任何颜色协调共处;三是使用金色。金色属光泽 色,能反射周围的颜色。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60652c9f4b35eefdc9d3336b.png)
榻 石雕 開元寺塔
• 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 前期(15~17世纪)发展到 了顶峰,达到了历史上的 最高水平,而且在世界家 具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 系,具有显赫的地位。这 个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 质坚硬的硬木材料,在制 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 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 由于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 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 而且制作年代以明朝为主, 因而被称为“明式家具”。
黄花梨龙纹联二橱 ·明朝
老花梨高扶手矮背椅·明朝
• 高915mm。鹅脖稍退 后单立,不与前腿足 连做,通体线形坚挺, 富于弹性。靠背板是 点睛之做,精雕细刻, 上段浮雕团纹,虚实 相间;中段较长,镶 平面木板,展现木纹 自身的变化;下段卷 草纹亮脚,与上段呼 应。
清代家具(1644年~1911年
• 明代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具成了流通的 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 研究。这些都促成了明代家具的大发展。明代家 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推 陈出新,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 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 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 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 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 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格"明式"。明式家具 的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监",民间 生产中心苏州与广州。明式家具的品种十分丰富。 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类,几案类、橱柜类、 床塌类、台架类等。此外尚有作为屏障之用的围 屏、插屏、落地屏风等。明式家具多用花梨、紫 檀、鸡翅木、铁力木等硬木,也采用楠木、樟木、 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杂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黄 花梨效果最好。这些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 硬而又富有弹性。这种材料对家具造型结构、艺 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木质坚硬面有弹性, 且硬木是比较珍贵的木料,所以家具有料的横断 面制作很小。为此,造型也就显得线型简练,挺 拔和轻巧。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 明式家具很少施用髹漆,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以 充分显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选材是设计 意图的重要部分之一。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61ee0f04a1b0717ed5dd7a.png)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6) 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
室内设计发展史
![室内设计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39551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5.png)
室内设计发展史1、中国原始社会的西安半坡人的室内空间已经有了科学的功能划分,且对装饰有了最初的运用。
根据西安半坡遗址资料显示,原始人已经意识到对室内空间的空间分隔和装饰美化。
夏商周时期的宫殿建筑比较突出。
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整,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等。
2、春秋战国时期砖瓦及木结构装修上有新发展,出现了专门用于铺地的花纹砖。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思想,揭示了室内空间设计中“有”与“无”之间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3、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第一次高峰,建筑规模体现出宏大的气势。
壁画在此时已成为室内装修的一部分。
而丝织品以帷幔、帘幕的形式参与空间的分隔与遮蔽,增加了室内环境的装饰性,而此时的家具也丰富起来,有床榻、几案、茵席、箱柜、屏风等几大类。
4、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室内空间设计开始进入以家具为设计中心的陈设装饰阶段,家具形式普遍采用垂足坐的习惯,室内家具设计极为多样化。
建筑结构和装饰结合完美,风格沉稳大方,色彩丰富,装修精美,体现出一种厚实的艺术风格。
5、宋朝是文人的时代,当时的室内设计气质秀雅,装饰风格简练、生动、严谨、秀丽。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最后的辉煌,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
室内空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别。
室内陈设更加丰富和艺术化,室内隔断形式在空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个时期的家具工艺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7、现代室内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用以科学地、探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
在室内空间的组织、色彩和照明的选用方面,以及对相应使用性质室内环境氛围的烘托等方面,更需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视觉感受方面的要求。
中国家具设计史
![中国家具设计史](https://img.taocdn.com/s3/m/7e61240a4028915f814dc221.png)
元代的硬木家具很注重雕刻装饰,常用厚料制成高浮雕植物和动物图案, 再嵌入预设的框架之间,刀法有力,构图饱满,有强烈的动感。
明 明代,手工业技术较前代大大提高,总结各种工艺技术经验的专门书籍 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专业家具设计制造的行业组织,对家具的发展起了推动 作用。 明式家具,是在继承宋元家具传统样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优
莞席
独坐方席
椅:
扶手椅
带脚踏的扶手椅
墩:
腰鼓形圆墩
藤环墩
此墩是龙门莲花洞北魏菩 萨所坐的竹编(或藤编)墩。 该菩萨垂足坐在墩上,此墩也 是我国家具史上最早的坐墩。
北周佛像所坐的藤墩。此墩较 高,分三层,上层和底部都是莲花 瓣图案,中部为环形图案。这种高 墩不太合乎人体比例,所以后世比 较少见。
凳:
床:
彩绘漆木床
该床长2.12米,四周镶有围栏,前后 两边都留有一个可以上下的缺口,床面是 活动屉板,有六只雕刻的床足,通体髹漆 彩绘。
禁:
青铜虎禁
禁是承尊之器,如同箱 形方案。此禁是河南淅川县 出土的春秋青铜禁。其设计 独特,工艺复杂。禁面中心 素净无饰,禁面四周边缘及 侧面;铸成相互缠绕的蟠螭, 下铸十只虎形足,禁的四周 铸成十二只虎昂首直立。从 此禁中得知,这种家具已经 摆脱了实用的单一功能。兼 有装饰作用。也可以说,此 禁是春秋时代的青铜工艺品。
商代饕餮蝉纹俎
商代的青铜器俎
周朝在公元前11世纪灭商而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社会经济比商 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呈现繁荣的景象。手工业种类更多,分工也更细 了,因而号称"百工"。周朝天子以及其所分封的各国诸侯,都拥有铜 器作坊,青铜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商代。
周朝的漆器手工业也有发展,长安张家坡曾出土一件漆俎,上面 就镶嵌着蚌壳组成的图案。
先秦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先秦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e55b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f.png)
先秦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先秦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三) 架
“架”作为室内家具,较好地体现在了两种乐器上 。
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虎座凤鸟架鼓,是一件 东周时期的漆器,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曾侯乙墓出 土的三层编钟,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 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
先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先秦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二、室内陈设
(一) 陶器
• 商代以前,陶器是素烧无釉的。到了商代,则有了在陶 坯上涂釉的釉陶器。它以高岭土为胎,经高温烧成,质 土坚密、光泽晶亮、无吸水性,是我国最早的瓷器。这 类陶器数量不多,但艺术性较高,是奴隶主们祭礼用的 礼器,大都是模仿铜器制造的。
• 西周的原始瓷器很多,常见的有豆和罐。在洛阳还出土 了簋、罍和瓮。西周瓷器表面釉为素色和黄绿色。
先秦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二、室内陈设
(二)漆器
商代早期的漆器有河北藁城台西村出土的漆盘、 漆盒的碎片。有的在木胎上雕以饕餮、夔龙、云雷 纹,再髹以红底黑花;有的还在花纹处镶嵌方、圆 或三角形的绿松石。西周时代的漆器有湖北圻春毛 家咀周墓中出土的残漆杯,其花纹精美,色彩也非 常艳丽。
中外室内设计史
先秦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一)席与床
先秦时期,人们在室内保持着“席地而坐”的起居方 式,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相适应的室内家具陈设。在夏代 的宫殿中,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带有装饰花纹的茵席,并配 有相应的低矮型家具。周代,家具的陈设方式更是“以席 为中心”,席的种类也丰富起来。在席的使用上,随着身 份的尊卑贵贱,铺设的层数有所不同,以多层为贵。
先秦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家具设计、室内设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家具设计、室内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36983f31126edb6f1a1049.png)
另一方面,家具相对 室内纺织品和装饰物 来讲,又具有一定的 固定性。
家具布置一旦定位、定形,人们 的行动路线、房间的使用功能、 装饰品的观赏点和布置手段都会 相对固定了,甚至房间的空间艺 术趣味也因之而被确认。家具这 种既可动,又不可轻易动的空间 特性规定家具作为室内空间构成 构件的重要地位。
家具本身就是装点室内空间,满足视 觉愉悦的作用,利用家具来改变内部 空间艺术质量是十分奏效的室内环境 设计手段。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 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家具设计 同时也反映了室内设计。
屏风、案、桌、扶手椅(五代王齐翰 《勘书图》)
燕尾翘头案
燕尾翘头案
方桌(墓高窟第85窟壁画)
住宅内的床(墓高窟第217窟壁画)
桌、靠背椅、凹形床(顾闳中《韩熙 载夜图》)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室内设计别有一 番风格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 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 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 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 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 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封建社会 鼎盛时期 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舒展朴实, 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
魏晋南北朝隋唐家具陈设
地墙面:以木质朱红为主,白 色、原木色较为普遍;民居中 常见砖墙。 屏风 :多以山水画为主 家具:木制 陈设:简单,整齐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室内
*天花 *平棊 一种比较讲究的室内 吊顶,由方木相交构成正方形、 长方形或多边性的格子,覆盖 有天花板,绘有彩画 *人字坡 *覆斗型藻井
出现重要变革——由低 型向高型发展,并出现 了新的家具样式——胡 床(座具)、凭几 、 椅、凳等等。
1)绳床——椅子
简述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
![简述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d8d84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f.png)
简述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古代宫廷建筑。
以下是中国室内设计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1.古代宫廷室内设计(公元前2100年-公元1912年):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的宫廷建筑就开始注重室内设计。
宫廷内部的布局、家具、装饰和色彩等都非常考究。
这个时期的室内设计以宫殿和庙宇为主,注重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的风格。
2.儒家思想影响期(公元前551年-公元907年):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起,室内设计开始注重实用性和朴实的风格。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修养和礼仪,反对奢华的装饰。
室内设计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家具的功能性和色彩的典雅。
3.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室内设计的繁荣时期。
室内设计注重舒适性和细腻的细节。
唐代的寺庙、僧院和贵族府邸都有独特的设计风格,注重布局、家具和装饰的和谐统一4.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公元1912年):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室内设计的巅峰时期。
室内设计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注重风水和宜居性。
明清时期的宫廷和府邸有着精美的装饰、华丽的家具和丰富的色彩。
此外,汉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也开始出现。
5.现代室内设计(20世纪初至今):中国室内设计在20世纪初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开始追求简约、实用和功能性。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室内设计逐渐融合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同时保留了传统元素。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个性化和舒适度,追求简洁、明亮的空间。
近年来,中国室内设计行业迅速发展。
大量的建筑项目和商业空间的建设需要专业的室内设计师。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传统元素重新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展现独特的中国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从注重奢华和宏伟到注重实用和朴实,再到现代室内设计的简约和个性化。
中国室内设计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家具的功能性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同时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最新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史
![最新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史](https://img.taocdn.com/s3/m/b135a90484254b35effd3414.png)
矮型与高型并存时时期——魏晋
• 在西汉末到东汉初这一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大地,初 期影响不大,到
• 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止,一时间,崇 信佛教之风盛起,兴建佛寺,建造佛教艺术的石窟、壁画, 中外高僧的译经、讲法等活动,异常活跃。这一时期,虽然 处于动乱年代,但是中外文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却是十 分活跃,可谓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各民族文化的大融汇时期。 这次大融汇,又给我们汉民族的起居方式带来了第二次大冲 击。从敦煌、龙门等石窟的造像和壁画中,可以见到一种新
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矮型家具时期
家具的主要特点是: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2)始见 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3)出现软垫。 (4)制作家 具的材料较为广泛。具体来说,秦汉时期室内陈设格局 风格和家具的设计,制作,用材的特点有:
1、 以床塌为中心的起居形式 其住宅建筑规模大小、 格局也不一样,所以没有一定的模式 2、低型家具的兴起与发展,高型的雏形 家具形体变化 主要围绕着低矮家具和高型家具两大系列 3、髹漆技术和其它木器 以髹漆木质家具为主要特征, 几乎每件家具都以髹漆彩绘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除木材外,还有金属、竹 、玻璃、玉石等 5、家具设计风格 实用和美观相统一
至五代时,家具风格改为崇尚简洁,为宋代家具风格打 下基础。 • 隋唐五代的家具有两个变化:一是坐具类具的品种增 多和桌的出现。椅子在中原地区逐渐流行。几、案的高 度与坐具的高度有关,大多数家具向高型发展.而高型 家具的发展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 产生影响。二是家具种类增多,以致可按使用功能分类 。如坐卧类家具有凳、椅、墩,床、榻等;凭倚承物类 家具有几、案、桌等;贮藏类家具有柜、箱、笥等,架 具类家具有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 • 唐代漆家具以雍容华贵为特征,造型华美,宽大舒展 ,许多家具仍喜用壶门式结构; 装饰常采用螺钿、金 银平脱、金银绘、木雕、雕漆等高档装饰工艺。唐代家 具对日本家具产生过重要影响。唐代家具用材讲究,家 具上的漆饰光亮滑润。 • 五代时,家具造型向简练方向发展,许多家具在结构 上借鉴了中国建筑大木构架的做法,形成框架式结构; 构件采用圆形断面,线条流畅明快;腿与面之间加有牙 子和牙头。这种法式在日后成为中国家具的传统结构形 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内部空间组织
住宅中已有“一堂二内”
春
的雏形。所谓“堂”系指前部
秋
的半敞空间,应为住宅中的公 共部分,相当于现在的厅;所
时
谓“内”,系指其后的私用部
期
分,相当于现在的卧室。可见, 住宅的功能分区问题已经开始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概况
春秋战国时代经济繁荣,促进建筑的发展。诸侯割 据,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城市上。大小诸侯争建自己的 国度和城廓,仅齐国就建有大小城池72座。城池规模不 一,规划也不完全合乎西周之制,以致孔子发出广“礼 崩乐坏” 感慨。现已发现的城址其中最大的是齐城,周 长为14258m。
有城则有宫、室、苑、台、榭。此时之宫殿,大多 为高台建筑,重要的均布置在中轴上。
春秋战国时代,建筑技术又有新发展。斗拱的应用 更普遍,建筑装饰更华美,土坯墙和版筑墙的技术更成 熟,宫殿建筑的屋顶几乎全用瓦,各城址均发现大量板 瓦、筒瓦、瓦当、瓦钉和印纹瓦。
园囿观念早已形成,周文王造灵台、灵沼、灵圃, 在我国造园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至春秋战国,社会生 活和思想文化与西周时已大不同,“天道远,人道 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娱神向娱人的转化更彻底, 园林建筑已具更多的世俗性。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统治和生活享
乐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宫室,(一般是在城内夯筑 高数米至十多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殿堂屋宇)。
如侯马晋故都新田遗址中的土台,面积为75m*75m, 高7m多,高台上的木构架建筑已不存在。
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华丽,建筑装饰与色彩也更为 发展,如《论语》描述的“山节藻梲 ”(斗上画山,梁上 短柱画藻文),《左传》记载鲁庄公丹楹(红柱)刻镯、 刻得到初步地解决。
国
功能更加复杂的宫殿和庙
宗
宇,也是本着公开和私密部分 相分离,即内外有别的精神组
庙
织的。以凤翔马家序秦庙的太
遗
祖庙为例:
址
包括祭祀、燕射、接神、藏洮、平
藏弓等部分,分区合理
面
3.内外空间的关联
春秋战国时,回廊和庭院 式布局已经很普遍,高台建筑 和园囿兴盛起来,这固然有使 用上的和观念上的需要,也反 映了人们对内外空间的关系有 着深刻地理解。
第三节 装饰与装修
春秋战国继承了前代的建筑技术,但在 砖瓦及木结构装修上有新的发展。战国晚期, 河南已有空心砖墓室,这是木椁墓逐渐向后 期小砖墓的过渡,到西汉时代,空心砖墓室 就特别盛行了。
随着制砖、制瓦技术的提高,还出现了 专门用于铺地的花纹砖,有双龙、回纹、蝉 纹等纹饰。
木结构的装修装饰逐渐丰富。贵族士大大 的宫室“丹楹刻桷”、“山节藻棁”、“设 色施章”、“美轮美奂”极尽彩绘装修之能 事。“楹”是柱子,按《礼记》规定,“楹, 天子丹,诸侯黝,大大苍,士黈”,存在严 格的等级的。 “山节藻棁”见于《礼记》, 指斗拱等处的装饰。“节”即柱头斗拱, “棁”是指梁上面的瓜柱。孔疏说“藻棁者, 渭画梁上短住为藻文也,此是天子庙饰”。 可知此时的彩饰不仅是简单的平涂,很有可 能是彩画。
中国室内设计史
❖ 1、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原始社会——
❖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史经历了两个转折、三个
高峰期
春秋战国
两次重要转折
魏晋南北朝时
三个高峰期
隋唐五代
中国室内设计史
❖ 2、中国近代室内设计(1840——1949) 中国近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特点是,中式风格的发展 与延续,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萌芽即西风渐进。
❖ 3、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迅速发展(1949年至今) 室内设计专业的独立,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飞速发 展,同时,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室内设计风格所 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 下的绿色生态设计,将成为21世纪中国室内设计探 索与追求的方向。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
前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此时的高台建筑中的 “台”,是用夯土分层筑成的。 少数”台”也可能利用原有的 高地。台呈阶梯状,逐层收小, 顶部往往建主要殿堂,有些则 建台榭,成为专供娱乐的场所。
“台”突于地面,是一个有 一定范围的外部空间,与其上 的宫室廊榭相通,互为补充。
在咸阳市发掘的一座高台 建筑遗址,是战国时秦咸阳 宫殿之一。这座60*45m的长 方形夯土台,高6m,高台上 建筑物由殿堂、过厅、居室、 浴室、回廊、仓库等组成, 高低错落,形成一组复杂壮 观的建筑群。其中殿堂为两 层,居室和浴室都设有取暖 的壁炉。
遗址中还发现了具有陶漏 斗和管道的排水系统。采用 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 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开 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 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筑 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 法。
河北平山中山王陵遗址:
它虽是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但从墓中出土的一 方金银错《兆域图》铜版,即此陵的陵园规划图 。 复原其当初形制是外绕两圈横长方形墙垣,内为横 长方形封土台,台的南部中央稍有凸出,台东西长 达310余米,高约5米;台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分 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中间三座即王和 二位王后的享堂平面各为52×52米;左右二座夫人 享堂稍小,为41×41米,位置也稍后退。五座享堂 都是三层夯土台的高台建筑,最中一座下面又多一 层高1米多的台基,体制最崇,从地面算起,总高 可有20米以上。封土后侧有四座小院。整组建筑规 模宏伟,均齐对称,以中轴线上最高的王堂为构图 中心,后堂及夫人堂依次降低,使得中心突出,主 次更加分明。
秦国都城雍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每边约长3200米, 宫殿与宗庙位于城中偏西。其中一座宗庙遗址是由门、 堂组成的四合院,中庭地面下有许多密集排列的牺牲坑, 是祭祀性建筑的识别标帜。
第二节 空间组织
1. 平面形式
春秋战国的建筑平面日趋 多样化。居住建筑就有圆形的、 双圆相套、方形的、矩形的、 亚字形的、回字形的和“一堂 二内”的。
出土的《兆域图》(金银错铜板)
园囿的空间更广阔,使人更加接近大自然。春秋 战国时期,园囿发达也因为受到先秦诸子齐力推进 “天人合一”的观念,孟子把社会组成和秩序看成天 通法则的外化;老子重视“自然”和“无为”;孔子 则把自然山水人格化,把山水的特性与人的德行相比 照。
值得一提的是,在造园中,人们不以简单栽植、 泛舟、观鱼、游泳为满足,还力求使园中的空间组织 更加有秩序,更加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