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PPT课件
合集下载
凹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培训课程PPT课件(ppt31页)
❖ ① 软片制作。
❖ ② 滚筒安装。
❖ ③ 软片粘贴。
❖ ④ 程序编制。
❖ ⑤ 试刻。
❖ ⑥ 扫描校准。
❖ ⑦ 雕刻。
2020/8/15
7
(2)无软片电子雕刻
❖ 无软片电子雕刻的工作原理是:将原稿 扫描输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完成修版、 排字、拼版等工作,经过软打样或彩色 数字打样后,最终生成电雕机的分色图 像文件,然后直接送到电雕机控制雕刻 系统进行雕刻。
❖ 同样深度,锥体网穴容墨量低 于盆形网穴
❖ 电子雕刻网穴光滑没死角,腐 蚀网穴表面光滑度低
❖ 电子雕刻凹版墨层边缘光洁, 图像清晰
网穴形状
❖ 腐蚀凹版图像阶调柔和
2020/8/15
16
二、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凹印油墨的转移和承印物的表面性 能、印刷压力等因素有关。
❖在印刷过程中,电子雕刻凹版油墨 转移性能较好,油墨转移率可达80 %,腐蚀凹版油墨转移率为50%左 右。
❖ (5)镀铬层:为了提高印版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在 印版制完后,在其表面镀—层铬。
2020/8/15
4
二、雕刻制版法
❖1. 手工雕刻凹版
❖手工雕刻凹版是用各种刻刀在铜版 上雕刻而成的,可以直接刻出凹下 的线条,也可以在铜版上先涂一层 抗蚀膜,划刻抗蚀膜,露出铜版表 面,再进行化学腐蚀。
2020/8/15
❖ ① 前端输入。
❖ ② 印版拼组工作站。
③ 打样。 ❖2020/8/15
8
与传统凹印制版工艺比较
❖ A.提高产品质量。不用分色软片,减少了 信息损失,使雕刻质量提高。
❖ B.提高制版效率。省去了照排、剪贴、翻 晒、显影等手工劳动,制版周期大大缩短。
凹版印刷课件
• 三、 软包装材料的印刷适性及处理方法
• 四、 凹印纸张
• 五、 塑料薄膜 • 六、 铝箔
一、软包装材料概述
• 软包装材料:主要是指纸张、铝箔及各种塑料薄膜。 软包装材料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其印刷方式主要以凹 版印刷为主。经印刷、复合制成各种复合材料,现已 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中。
二、软包装材料的性能
• 火焰处理法:让薄膜通过距内焰10~20mm,空气激化 产生自由基、离子、原子,在薄膜表面反应,形成新的 的表面组分,改善对油墨的附着性。处理后要尽快印刷, 否则被污染。(难以控制,被电晕放电处理代替)
• 电晕放电法:让薄膜通过电场,电场产生高频 震荡脉冲迫使空气电离。电离后气体撞击薄膜 使其粗化提高薄膜与油墨的附着力。 • 电压:10000V~30000V, • 电流:40mA~45mA。
第一章 凹版印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凹版的制作 凹版印刷机 凹版油墨 后加工 凹版印刷承印材料 凹版印刷的发展及应用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
图像原稿
文字原稿 印版滚筒
扫描输入
文字输入 粗加工 电镀
图像图形组版处理
单元图 像打样
精加工
电子雕 刻系统 镀铬
版式 打样
• 证券纸与邮票纸 证券纸用于印刷支票、汇票及长期保存 又不易伪造等印刷品。邮票纸是专门用来印刷普通邮票、 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 水松纸 是特种工业用纸,专供卷烟厂做过滤嘴烟滤嘴 棒外包装用,因外观类似松木纹而得名。主要分为印刷 型和涂布型两大类,印刷型水松纸主要用于中、高档香 烟;涂布型一般用于低档香烟。
塑料薄膜的抗静电方法:
• (1)在加工中,添加抗静电剂。(长期) • (2)在凹印机中使用静电处理装置。(暂 时)
• 四、 凹印纸张
• 五、 塑料薄膜 • 六、 铝箔
一、软包装材料概述
• 软包装材料:主要是指纸张、铝箔及各种塑料薄膜。 软包装材料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其印刷方式主要以凹 版印刷为主。经印刷、复合制成各种复合材料,现已 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中。
二、软包装材料的性能
• 火焰处理法:让薄膜通过距内焰10~20mm,空气激化 产生自由基、离子、原子,在薄膜表面反应,形成新的 的表面组分,改善对油墨的附着性。处理后要尽快印刷, 否则被污染。(难以控制,被电晕放电处理代替)
• 电晕放电法:让薄膜通过电场,电场产生高频 震荡脉冲迫使空气电离。电离后气体撞击薄膜 使其粗化提高薄膜与油墨的附着力。 • 电压:10000V~30000V, • 电流:40mA~45mA。
第一章 凹版印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凹版的制作 凹版印刷机 凹版油墨 后加工 凹版印刷承印材料 凹版印刷的发展及应用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
图像原稿
文字原稿 印版滚筒
扫描输入
文字输入 粗加工 电镀
图像图形组版处理
单元图 像打样
精加工
电子雕 刻系统 镀铬
版式 打样
• 证券纸与邮票纸 证券纸用于印刷支票、汇票及长期保存 又不易伪造等印刷品。邮票纸是专门用来印刷普通邮票、 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 水松纸 是特种工业用纸,专供卷烟厂做过滤嘴烟滤嘴 棒外包装用,因外观类似松木纹而得名。主要分为印刷 型和涂布型两大类,印刷型水松纸主要用于中、高档香 烟;涂布型一般用于低档香烟。
塑料薄膜的抗静电方法:
• (1)在加工中,添加抗静电剂。(长期) • (2)在凹印机中使用静电处理装置。(暂 时)
凹印技术PPT课件
镀铜工艺条件
电流密度DK:全浸式为15~18 A/dm2 ,半浸式为20~
30A/dm2 。
温度: 镀液温度全浸式为42±1℃,半浸式为38±1℃。温度过
低,使电流密度降低,硫酸铜溶液容易结晶析出;温度过高,增 强导电性,会使镀层结晶粗糙。
施镀时间:根据法拉第第一定律,在电极上析出或溶解
的质量M与通过的电量Q成正比,即M=KQ。镀铜时间根 据所要求的铜层硬度而定,一般为1~1.5小时每槽。
加,且镍盐易水解,生产氢氧化镍沉淀。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受镀液的浓度、温度、pH值等影响。电流
大可加快沉积,但不易过大,否则电流效率降低,在阴极镀件上 有大量氢气析出,镀层表面产生针孔麻点,影响镀层质量,一般 其密度为3~4A/dm2 。
施镀时间:15~20分钟。
PH值:过大镀液分散能力大,镀层起泡,用盐酸或稀硫酸调
(2) 氯化镍(NiCl2·6H2O) 在镀液中的含量一般公司规范为30~
60g/L。氯化镍是阳极活化剂,一方面氯离子可以活化阳极,另一方面, 镍离子可以补充溶液中镍离子的浓度。
(3) 硼酸(H3BO3 ) 是缓冲剂,可游离出氢离子和硼酸根,其含量一般
规范为30~55g/L,硼酸在镀镍溶液中具有稳定pH值的作用。 硼酸除了具有稳定pH值的作用外,还能使镀层结晶细致,不易烧焦。
可参考日本全浸镀铬条件。
第35页/共43页
6 研磨抛光处理
目的:提高印版表面的光洁度,增加承印量,保证网
点变化稳定。
研磨工艺中
一些大制版公司,产品档次高,都采用瑞士产的MDC 的 polishmaster车磨联合机。 加工后的版滚筒,一是同心度特别精确,几何精度误差小于 0.005mm;二是版滚筒的光洁度达到镜面光亮;三是完全符 合印刷适性。
凹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培训课程(PPT课件)
❖ ① 软片制作。
❖ ② 滚筒安装。
❖ ③ 软片粘贴。
❖ ④ 程序编制。
❖ ⑤ 试刻。
❖ ⑥ 扫描校准。
❖ ⑦ 雕刻。
31.10.2020
7
(2)无软片电子雕刻
❖ 无软片电子雕刻的工作原理是:将原稿 扫描输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完成修版、 排字、拼版等工作,经过软打样或彩色 数字打样后,最终生成电雕机的分色图 像文件,然后直接送到电雕机控制雕刻 系统进行雕刻。
❖ ① 前端输入。
❖ ② 印版拼组工作站。
③ 打样。 ❖31.10.2020
8
与传统凹印制版工艺比较
❖ A.提高产品质量。不用分色软片,减少了 信息损失,使雕刻质量提高。
❖ B.提高制版效率。省去了照排、剪贴、翻 晒、显影等手工劳动,制版周期大大缩短。
❖ C.降低成本和费用。胶片、显影、冲洗、 照相等材料已不再需要
❖ ② 电子束能雕刻任意线数和网线角度;
❖ ③ 电子束雕刻所产生的网格形状为半球形, 有利于高速印刷下油墨的转移
31.10.2020
11
二、腐蚀凹版制版法
❖ 1. 照相凹版制版法 ❖ 又称影写版,把底片的图像曝光到已敏化的碳素
纸上, 过版滚筒表面,经显影、腐蚀制成凹版 ❖ (1)炭素纸敏化;(2)晒版;(3)过版 ;
第四章
凹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
31.10.2020
1
第四章 凹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凹版印刷机的特点与分类 凹版印刷机的组成 凹版印刷机输墨装置 凹版制版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31.10.2020
2
第四节 凹版制版
❖一、凹版滚筒结构 ❖二、雕刻制版法 ❖二、腐蚀凹版制网格状,表面喷涂 环氧树脂,然后在滚筒表面经处理再进行激光雕刻
凹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ppt课件
第四章
凹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
25.01.2024
精选课件ppt
1
第四章 凹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凹版印刷机的特点与分类 凹版印刷机的组成 凹版印刷机输墨装置 凹版制版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25.01.2024
精选课件ppt
2
第四节 凹版制版
❖一、凹版滚筒结构 ❖二、雕刻制版法 ❖二、腐蚀凹版制版法
处理主要是为了 ❖ 用脱脂棉球蘸表面张力的测定液,涂在 已被处理的薄膜表面,涂布面积约为
3水(0珠mm状2收左)缩右,,。则如表果A明测提薄定膜高液已在表处2s理内面合不格张发。生
一力般情B况下降,低塑料表薄膜面的张表面力张力C达到 去除静电 D去除污渍 3.8×10-2N/m,即可用于印刷,达到
(4.0~4.2)×10-2N/m,则可满足复
(4)显影;(5)涂防蚀剂; (6)腐蚀 ; (7)镀铬 ❖ 工艺成熟,印品层次丰富,美术效果好。但工艺 过程复杂,质量不易控制,制作周期长,生产速 度慢,印版的腐蚀结果难以掌握和预测,使用的 范围因电子雕刻凹版的应用正在逐渐缩小。
25.01.2024
精选课件ppt
12
2.滚筒成像凹版制作法
❖ 滚筒成像凹版制作法直接将光敏抗蚀胶涂在脱脂的 铜滚筒上,干燥后进行晒版、显影,填版,然后用 三氯化铁腐蚀液进行腐蚀,滚筒表面形成凹版网穴。
❖ ① 前端输入。
❖ ② 印版拼组工作站。
③ 打样。 ❖25.01.2024
精选课件ppt
8
与传统凹印制版工艺比较
❖ A.提高产品质量。不用分色软片,减少了 信息损失,使雕刻质量提高。
❖ B.提高制版效率。省去了照排、剪贴、翻 晒、显影等手工劳动,制版周期大大缩短。
凹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
25.01.2024
精选课件ppt
1
第四章 凹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凹版印刷机的特点与分类 凹版印刷机的组成 凹版印刷机输墨装置 凹版制版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25.01.2024
精选课件ppt
2
第四节 凹版制版
❖一、凹版滚筒结构 ❖二、雕刻制版法 ❖二、腐蚀凹版制版法
处理主要是为了 ❖ 用脱脂棉球蘸表面张力的测定液,涂在 已被处理的薄膜表面,涂布面积约为
3水(0珠mm状2收左)缩右,,。则如表果A明测提薄定膜高液已在表处2s理内面合不格张发。生
一力般情B况下降,低塑料表薄膜面的张表面力张力C达到 去除静电 D去除污渍 3.8×10-2N/m,即可用于印刷,达到
(4.0~4.2)×10-2N/m,则可满足复
(4)显影;(5)涂防蚀剂; (6)腐蚀 ; (7)镀铬 ❖ 工艺成熟,印品层次丰富,美术效果好。但工艺 过程复杂,质量不易控制,制作周期长,生产速 度慢,印版的腐蚀结果难以掌握和预测,使用的 范围因电子雕刻凹版的应用正在逐渐缩小。
25.01.2024
精选课件ppt
12
2.滚筒成像凹版制作法
❖ 滚筒成像凹版制作法直接将光敏抗蚀胶涂在脱脂的 铜滚筒上,干燥后进行晒版、显影,填版,然后用 三氯化铁腐蚀液进行腐蚀,滚筒表面形成凹版网穴。
❖ ① 前端输入。
❖ ② 印版拼组工作站。
③ 打样。 ❖25.01.2024
精选课件ppt
8
与传统凹印制版工艺比较
❖ A.提高产品质量。不用分色软片,减少了 信息损失,使雕刻质量提高。
❖ B.提高制版效率。省去了照排、剪贴、翻 晒、显影等手工劳动,制版周期大大缩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高。 • 3.耐印力高。 • 4.可以方便地进行无接缝印刷。
2020/12/7
5
印刷原理及工艺
凹印特点(2)
• 5.短墨路供墨,结构简单,自动化 程度高,使用溶剂挥发性油墨,墨 层迅速干燥。
• 6.印刷速度较高。
• 7.制版周期较长、费用昂贵,污染 较严重。
2020/12/7
6
印刷原理及工艺
12
印刷原理及工艺
c.喷射式
• (吸喷式)
• 循环供墨, 墨色均匀, 无飞溅,对 刮墨刀影响 小,结构复 杂
2020/12/7
13
印刷原理及工艺②刮墨装置
• a.刮墨刀:刀架、 刀片、压板
• 刀片厚度: 0.1~0.5mm
• 刀片长度: 1000~1500mm (依P长度)
2020/12/7
刃角小,易刮墨,易损刀; 刃角大,刀口坚固,弹性 差,刮墨效果差
25
印刷原理及工艺
1.凹印油墨干燥速度的调整
• 调整溶剂的挥发速度 • 墨层干燥太慢,加入挥发快的
溶剂 • 反之,加入挥发慢的溶剂 •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见表6-4
2020/12/7
26
印刷原理及工艺
2.干燥器的通风与环境保护
• 凹印中,挥发溶剂气体,大 多有可燃性,达到一定比例 时,爆燃
• 表6-6几种常用溶剂的可爆 燃范围。
第六章
凹版印刷、柔性 版印刷和丝网印
刷的油墨转移
2020/12/7
1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六章 凹版印刷、柔性版 印刷和丝网印刷的油墨转移
▪ 第一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 移
▪ 第三节 丝网印刷的油墨转移
2020/12/7
2
印刷原理及工艺
重点内容
• 1.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和转移 • 2.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3.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和印
图6-6
网穴容量低于
盆形;
2020/12/7
8
印刷原理及工艺
传墨性能
• 雕刻网穴光
滑没死角,
传墨性能较
好。雕刻传
墨率80%,
腐蚀50%。
图6-6
2020/12/7
9
印刷原理及工艺
适用范围
• 锥形网穴墨层,边缘光洁,图像清 晰,适合风景照片。
• 盆状网穴墨层,边缘圆弧状,图像 柔和,适合油画类。
2020/12/7
2020/12/7
27
印刷原理及工艺
防爆燃、防污染
• 防爆燃:用循环风,向干燥装 置送空气,控制气体量在爆燃 下限1/2以下
• 防污染:干燥器排出废气,有 毒。送入溶剂回收装置
2020/12/7
28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一、柔性版印刷的阶调再现 • 二、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三、柔性版变形的尺寸补偿 • 四、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 • 五、柔性版印刷的印刷色序
(一定范围) • 油墨转移率还与网穴形状、油墨粘
度、粘性、流动性有关
2020/12/7
20
印刷原理及工艺
3.塑料薄膜的表面处理
• 未处理的薄膜表面张力值较低,一 般为(2~3)×10-2N/m
• 处理后,> 3.8×10-2N/m • 处理方法化学氧化法、溶剂法、火
焰法和电晕放电法等
2020/12/7
2020/12/7
23
印刷原理及工艺
4.静电吸墨
• 油墨转移率提高 15%~20%,印 刷品细微层次丰 富,降低印刷压 力,延长印刷机 寿命。
2020/12/7
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印刷原理及工艺
五、凹印油墨的干燥
• 油墨含高比例挥发溶剂 • 为提高干燥速度,采用电加热和蒸
气加热方法 • 加速溶剂挥发
2020/12/7
2020/12/7
18
印刷原理及工艺
四、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1.毛细作用与凹印油墨转移 • 纸张滚筒分离时,借毛细管吸力,
网穴中的油墨被取出而附着在上 面。
• 印版与承印物的间隙愈小,毛细 管吸力愈大,油墨转移量也愈大
2020/12/7
19
印刷原理及工艺
2.凹版印刷压力
• 凹印压力大,对橡胶包衬要求高 • 印刷压力越大,油墨转移率越高
21
印刷原理及工艺
电晕放电法
• 实用、简便
• 处理结果:分子极化,表面粗化
• 测试方法:(1)测试笔,用笔划 不断划;
• (2)测定液(表6-3):涂 30mm²左右,2s不收缩
2020/12/7
22
印刷原理及工艺
4.静电吸墨
• 静电高压发生器, 在印版和压印滚 筒间产生电场, 借助静电引力, 将印版网穴中的 油墨吸到承印物 上。
10
印刷原理及工艺
三、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
1.凹版印刷机 • ①输墨装置的输墨方式 的输墨系统 • a.直接着墨(浸泡式)
• 结构简单,油墨易进 入滚筒紧固件,高速 飞溅,对刮刀影响大
2020/12/7
11
印刷原理及工艺
b.间接着墨
• 也称传墨辊式 • 油墨较均匀,
对刮墨刀影响 小,高速飞溅
2020/12/7
14
b.安装 印刷原理及工艺
• 接触角:接触 点切线与刮墨 刀夹角
• φ<90º为顺 (正)向安装
• φ>90º为逆 (反)向安装
2020/12/7
15
印刷原理及工艺
安装特点
• 正向安装:油墨对刮墨刀压力大, 需增加压力。
• 反向安装:刮墨效果好,接触点距 压印点距离大,易干燥。
• 凹印多用正向安装,一般30~90º, 常用54~60º。
一、凹版的印刷特性
• 凹版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油墨先 填入印版的网穴之中,网穴中的油墨 在压力作用下,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 影写版,也叫照相凹版; • 雕刻凹版,手工、机械、电子雕刻凹
版
2020/12/7
7
印刷原理及工艺
二、凹版的网穴形状
• 电子雕刻凹版 网穴形状为倒 锥形;
• 影写版的网穴
为盆形; • 同深度,锥体
2020/12/7
• 轴向往复运动,防止不均匀磨损。
2020/12/7
16
印刷原理及工艺
2.凹印油墨粘度控制
• 应易填入网穴,易被刮除, • 粘度和粘着性应低。 • 粘度太小,墨色发虚不平实
2020/12/7
17
印刷原理及工艺
粘度太大
• 出现刮痕和糊版 • 凹印油墨是溶剂挥发性,
溶剂挥发导致粘度上升 • 粘度自动控制器。
刷色序 • 4.丝网印刷工艺参数的确定
2020/12/7
3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一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一、凹版的印刷特性 • 二、凹版的网穴形状 • 三、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 • 四、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五、凹印油墨的干燥
2020/12/7
4
印刷原理及工艺
凹印特点(1)
• 1.墨层的厚薄再现原稿浓淡层次 • 2.墨色厚实、层次丰富、立体感强,
2020/12/7
5
印刷原理及工艺
凹印特点(2)
• 5.短墨路供墨,结构简单,自动化 程度高,使用溶剂挥发性油墨,墨 层迅速干燥。
• 6.印刷速度较高。
• 7.制版周期较长、费用昂贵,污染 较严重。
2020/12/7
6
印刷原理及工艺
12
印刷原理及工艺
c.喷射式
• (吸喷式)
• 循环供墨, 墨色均匀, 无飞溅,对 刮墨刀影响 小,结构复 杂
2020/12/7
13
印刷原理及工艺②刮墨装置
• a.刮墨刀:刀架、 刀片、压板
• 刀片厚度: 0.1~0.5mm
• 刀片长度: 1000~1500mm (依P长度)
2020/12/7
刃角小,易刮墨,易损刀; 刃角大,刀口坚固,弹性 差,刮墨效果差
25
印刷原理及工艺
1.凹印油墨干燥速度的调整
• 调整溶剂的挥发速度 • 墨层干燥太慢,加入挥发快的
溶剂 • 反之,加入挥发慢的溶剂 • 常用溶剂的挥发速度见表6-4
2020/12/7
26
印刷原理及工艺
2.干燥器的通风与环境保护
• 凹印中,挥发溶剂气体,大 多有可燃性,达到一定比例 时,爆燃
• 表6-6几种常用溶剂的可爆 燃范围。
第六章
凹版印刷、柔性 版印刷和丝网印
刷的油墨转移
2020/12/7
1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六章 凹版印刷、柔性版 印刷和丝网印刷的油墨转移
▪ 第一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 移
▪ 第三节 丝网印刷的油墨转移
2020/12/7
2
印刷原理及工艺
重点内容
• 1.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和转移 • 2.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3.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和印
图6-6
网穴容量低于
盆形;
2020/12/7
8
印刷原理及工艺
传墨性能
• 雕刻网穴光
滑没死角,
传墨性能较
好。雕刻传
墨率80%,
腐蚀50%。
图6-6
2020/12/7
9
印刷原理及工艺
适用范围
• 锥形网穴墨层,边缘光洁,图像清 晰,适合风景照片。
• 盆状网穴墨层,边缘圆弧状,图像 柔和,适合油画类。
2020/12/7
2020/12/7
27
印刷原理及工艺
防爆燃、防污染
• 防爆燃:用循环风,向干燥装 置送空气,控制气体量在爆燃 下限1/2以下
• 防污染:干燥器排出废气,有 毒。送入溶剂回收装置
2020/12/7
28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一、柔性版印刷的阶调再现 • 二、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三、柔性版变形的尺寸补偿 • 四、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 • 五、柔性版印刷的印刷色序
(一定范围) • 油墨转移率还与网穴形状、油墨粘
度、粘性、流动性有关
2020/12/7
20
印刷原理及工艺
3.塑料薄膜的表面处理
• 未处理的薄膜表面张力值较低,一 般为(2~3)×10-2N/m
• 处理后,> 3.8×10-2N/m • 处理方法化学氧化法、溶剂法、火
焰法和电晕放电法等
2020/12/7
2020/12/7
23
印刷原理及工艺
4.静电吸墨
• 油墨转移率提高 15%~20%,印 刷品细微层次丰 富,降低印刷压 力,延长印刷机 寿命。
2020/12/7
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印刷原理及工艺
五、凹印油墨的干燥
• 油墨含高比例挥发溶剂 • 为提高干燥速度,采用电加热和蒸
气加热方法 • 加速溶剂挥发
2020/12/7
2020/12/7
18
印刷原理及工艺
四、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1.毛细作用与凹印油墨转移 • 纸张滚筒分离时,借毛细管吸力,
网穴中的油墨被取出而附着在上 面。
• 印版与承印物的间隙愈小,毛细 管吸力愈大,油墨转移量也愈大
2020/12/7
19
印刷原理及工艺
2.凹版印刷压力
• 凹印压力大,对橡胶包衬要求高 • 印刷压力越大,油墨转移率越高
21
印刷原理及工艺
电晕放电法
• 实用、简便
• 处理结果:分子极化,表面粗化
• 测试方法:(1)测试笔,用笔划 不断划;
• (2)测定液(表6-3):涂 30mm²左右,2s不收缩
2020/12/7
22
印刷原理及工艺
4.静电吸墨
• 静电高压发生器, 在印版和压印滚 筒间产生电场, 借助静电引力, 将印版网穴中的 油墨吸到承印物 上。
10
印刷原理及工艺
三、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
1.凹版印刷机 • ①输墨装置的输墨方式 的输墨系统 • a.直接着墨(浸泡式)
• 结构简单,油墨易进 入滚筒紧固件,高速 飞溅,对刮刀影响大
2020/12/7
11
印刷原理及工艺
b.间接着墨
• 也称传墨辊式 • 油墨较均匀,
对刮墨刀影响 小,高速飞溅
2020/12/7
14
b.安装 印刷原理及工艺
• 接触角:接触 点切线与刮墨 刀夹角
• φ<90º为顺 (正)向安装
• φ>90º为逆 (反)向安装
2020/12/7
15
印刷原理及工艺
安装特点
• 正向安装:油墨对刮墨刀压力大, 需增加压力。
• 反向安装:刮墨效果好,接触点距 压印点距离大,易干燥。
• 凹印多用正向安装,一般30~90º, 常用54~60º。
一、凹版的印刷特性
• 凹版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油墨先 填入印版的网穴之中,网穴中的油墨 在压力作用下,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 影写版,也叫照相凹版; • 雕刻凹版,手工、机械、电子雕刻凹
版
2020/12/7
7
印刷原理及工艺
二、凹版的网穴形状
• 电子雕刻凹版 网穴形状为倒 锥形;
• 影写版的网穴
为盆形; • 同深度,锥体
2020/12/7
• 轴向往复运动,防止不均匀磨损。
2020/12/7
16
印刷原理及工艺
2.凹印油墨粘度控制
• 应易填入网穴,易被刮除, • 粘度和粘着性应低。 • 粘度太小,墨色发虚不平实
2020/12/7
17
印刷原理及工艺
粘度太大
• 出现刮痕和糊版 • 凹印油墨是溶剂挥发性,
溶剂挥发导致粘度上升 • 粘度自动控制器。
刷色序 • 4.丝网印刷工艺参数的确定
2020/12/7
3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一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一、凹版的印刷特性 • 二、凹版的网穴形状 • 三、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 • 四、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五、凹印油墨的干燥
2020/12/7
4
印刷原理及工艺
凹印特点(1)
• 1.墨层的厚薄再现原稿浓淡层次 • 2.墨色厚实、层次丰富、立体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