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决策篇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升级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需求。
邮政行业作为具有广泛覆盖和重要社会功能的行业之一,信息化建设和系统升级对于提升邮政服务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升级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对邮政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物流、快递与邮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邮政行业亟需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供更加高效、快捷和安全的服务。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邮政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领域与措施1.前台服务系统前台服务系统是邮政行业与顾客直接接触的重要环节,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邮政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先进的自助服务终端、完善的网上预约寄递服务和智能式排队系统等措施,提高服务速度和客户满意度。
2.物流配送系统物流配送系统是邮政行业核心的业务环节,其是否智能化、高效化直接影响到邮政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邮政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无人机和自动化分拣设备等技术手段,加快处理速度、提升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邮政企业的整体运营和管理至关重要,它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邮政企业应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等,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和业务透明化。
三、系统升级对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系统升级对于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系统升级可以优化邮政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满足新业务和新需求的快速发展。
系统升级可以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算法,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四、信息化建设与系统升级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信息化建设与系统升级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快、成本投入大、安全风险增加等。
邮政信息化建设论文
浅谈邮政信息化建设摘要:适应具有时代特征的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创造这样的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本世纪是信息时代,只有信息化了的邮政才能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所以,我们现在就得鲜明地树起一面具有战略目标性质的旗帜,这就是实现邮政信息化,也就是以信息技术支撑邮政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邮政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信息技术是传统邮政业务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在信息时代,信息化水平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邮政作为传统的服务性行业,很多传统业务如报刊、集邮、ems等已逐步融入了信息经济的内涵,在对外服务、内部处理、专业管理等不同层次上深深地烙上了信息技术的印迹。
降低内部处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开拓新的服务内容,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信息技术是实现中国邮政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信息技术为邮政开拓新的业务市场中国邮政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为邮政传统业务的升华提供了保证,同时也是邮政开拓新业务的基础,充分挖掘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结合自身的优势,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近年来,各地邮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开办了代收代付、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已经规划在电子邮政工程中的安全电子邮件、混合邮件等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展望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邮政的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邮政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继续进行信息化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社会服务?1、我们将把技术工作的重心从网络建设转移到与业务关系比较密切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建设上来。
“业务先行,技术为业务服务”是邮政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应用软件的开发要以满足业务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反过来,业务也要逐步适应技术的发展,优化作业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业务和技术的有机整合,使业务的自身发展和面向业务的软件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2023年中国邮政集团:九项举措加速发展报告
2.邮政集团引入智能快递分拣系统,提高服务效率和准确性3.中国邮政集团引入全程追踪技术,提高派送效率和准时性
4.中国邮政强化客户沟通互动
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信息流畅
1. 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中国邮政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包括建立完善的防火墙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加密关键信息传输通道,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安全性评估等。同时,组织员工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数据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业务流程数字化
信息化
智能化
信息技术提质增效
智能物流助力电商发展
1. 引入智能化设备:中国邮政集团将引入智能化设备,如无人机、自动化分拣系统等,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电商行业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加强数据应用:邮政集团将加强数据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物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提升服务品质,为电商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物流服务。
Driven by technology, China Post Group accelerates its development
2023/9/1
FROM:Jessie
TEAM
CONTENTS
科技创新驱动邮政改革
1.中国邮政集团加速科技创新发展
2.中国邮政: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业务水平
3.中国邮政集团引进先进科技,提升服务效率
2.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设备应用:中国邮政集团加强与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的结合,实现邮政物流的智能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邮件和包裹的实时跟踪和监控,提高物流追踪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智能设备如自动分拣系统、机器人投递员等的应用,能够加速邮件和包裹的分拣和投递速度,提高操作效率。这些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升中国邮政集团的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邮政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邮政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邮政业务是全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服务。
虽然现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电子邮件等数字化通信工具已经代替了很多邮政业务,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得不利用邮政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提供服务,邮政业务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传统的邮政业务转化为数字化服务,包括邮件传递、包裹运输、汇款支付等业务。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数字化的邮政服务。
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客户管理、业务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
客户管理,是指建立客户档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邮政公司需要将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分类,例如个人用户,公司用户等等。
同时还要对于投诉、退货等方面进行记录和管理。
这样可以更好的维护客户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业务处理,是指对邮政服务进行数字化处理。
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邮件追踪、实时查询等功能,极大地提高服务效率。
当然,邮政公司需要对于快递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化工具,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数据分析,是指对于业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便进行业务决策、优化运营等方面。
例如要根据数据和顾客的反馈,对于服务进行调整和改善。
这样可以实现更加精细的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邮政业务也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好的指导邮政企业的日常管理行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信息化管理需要结合业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在信息化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信息化安全管理。
保障业务的安全性,必须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
在安全管理中,邮政企业需要加强对于数据的备份、安全加密等方面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方案,并且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培训。
邮政业务也需要加强信息化的监管。
发展信息化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需要加强对于企业的监管和管理灵活性。
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监管机制,提高对于邮政业务的管理效率,积极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利益。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创新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创新邮政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也积极拥抱信息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创新。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创新两个方面,探讨邮政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信息化建设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和基础保障。
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行业内部的管理效率,更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邮政行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1.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通信设备等。
邮政行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投资和改造,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信息网络,为后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数据中心建设邮政行业积极构建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管理来自各个环节的数据。
通过数据的集中管理,邮政行业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反馈效率,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3.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邮政行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研发和引进了一系列的业务应用系统。
这些系统涵盖了邮件、包裹、快递、物流等各个环节,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业务创新邮政行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满足用户期望。
以下是邮政行业的业务创新举措:1.电子商务服务拓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邮政行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包括订单处理、配送、物流跟踪等一揽子服务。
同时,还推出了专门的电子商务快递品牌,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智能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引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邮政行业建立起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RFID技术等实现了对货物的实时追踪和监控,提高了运输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3.多元化业务拓展邮政行业进一步扩展了业务范围,增加了各种增值服务。
如提供银行代办、保险代理、城乡一体化服务等,使邮政行业从传统邮件快递服务,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国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邮政行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本文将就中国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邮件的兴起,人们对传统邮政服务的需求逐渐减少,这给传统邮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中国邮政行业开始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以实现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邮政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邮政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邮件流转、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提高整体的运营效率。
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应用1.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技术,邮政企业可以实现与各个合作伙伴之间的高效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
例如,与电商平台之间的数据对接,可以实现订单信息的实时传输和物流信息的查询。
2. 物联网技术:邮政行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邮件和包裹的实时监控和追踪。
通过在包裹上附加传感器和RFID标签,邮政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包裹所处的位置以及运送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信息,从而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物流服务。
3. 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邮政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仓储和配送的路径,提高配送效率。
三、信息化应用的效果与发展趋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中国邮政行业带来了明显的效果。
一方面,邮政企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邮件和包裹配送服务。
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也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成本,并增加了收入来源。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还将继续深入发展。
历史的跨越——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纪实
历史的跨越——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纪实信息化:现代邮政的必然选择1999年1月中国邮政独立运行后,全行业面临着三年扭亏的巨大压力。
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不足,企业经营管理薄弱,人员观念陈旧,传统邮政靠什么转型为现代化邮政?国家邮政局党组总揽全局,提出“科技兴邮”战略,坚持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搞绿卡网扩容改造工程,并以此为突破口,发挥信息化对邮政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建设之初,信息化建设的底子薄,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建设不均衡,这些中国信息化建设初期的不足,邮政都有。
与此同时,邮政还有自身的难点:业务种类繁多、建设资金匮乏、建设周期短。
中国邮政开办的业务涉及金融、速递、物流、报刊发行、函件等诸多方面。
由于几万个邮政网点遍及全国,开办的业务往往是全网统一实施,例如北京开办的业务拉萨一样要开办。
邮政信息化建设既要涉及所有的网点,又要满足各个专业的要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中国邮政人知难不畏难,他们迎难而上。
统一版本:从79%到96.57%在花花绿绿的银行卡中,绿卡从“出生”就只是储蓄卡。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银行卡联网联合改造工程,实现各银行间POS机、ATM互联互通。
绿卡要不要参与改造?国家邮政局党组认识到,虽然难度大,但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加入银行卡“俱乐部”的机会,就意味着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搭上这班车,就跟上了银行卡开放的潮流,于是果断决策:参与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绿卡已可以在各大银行的POS机和ATM上使用,并且实现了异地跨行交易,正因为参与了银联卡改造,利用银联卡的功能,绿卡打入了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与商业银行卡并驾齐驱。
2004年年底,绿卡累计发卡量达7000万张,通过绿卡完成的异地年交易额突破7000亿元。
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
由于邮政储蓄应用软件版本“七国八制”,使用多达几十个版本,在跨行跨地区交易时,成功率只有79%,而差错率高达万分之四十八点六,而当时其他金融机构的平均差错率是万分之五点九。
邮政的信息战略定位(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邮政作为我国重要的公共服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邮政需要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邮政信息战略定位的背景1.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邮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都为邮政信息战略定位提供了政策依据。
2.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邮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信息传输、处理、应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邮政需要通过信息战略定位,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3.行业竞争加剧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崛起,邮政行业面临着来自快递、电商等领域的激烈竞争。
邮政需要通过信息战略定位,提高自身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
二、邮政信息战略定位的核心内容1.服务定位邮政信息战略定位的核心是服务定位,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邮政信息服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如信函、包裹、汇兑等,提高服务质量。
(2)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如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金融支付等,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3)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技术定位邮政信息战略定位需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具体包括:(1)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速度。
(2)研发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邮政业务智能化水平。
(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运行。
3.市场定位邮政信息战略定位需要关注市场变化,把握市场机遇,拓展市场份额。
具体包括:(1)明确市场细分领域,如农村市场、城市市场、高端市场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
(2)加强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制定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
邮政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应用
邮政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和重要任务之一。
邮政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也需要及时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在邮政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系统应用的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在邮政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邮政企业的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信息系统,邮政企业可以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包括快递物流、投递处理、客户服务等。
这样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其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邮政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传统的邮政服务常常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服务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等。
而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记录,提高快递查询和投递准确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再次,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邮政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系统,邮政企业可以开展更多创新的服务和业务模式,比如电子商务配送、智能物流等。
这样可以提高服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培养邮政行业的新动能。
二、信息化系统应用的作用信息化系统在邮政工作中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邮政企业实现全面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可以对邮件和快递进行全程的跟踪和管理,实现包裹的实时查询和流转。
其次,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邮政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邮政企业涉及到各个环节和部门,而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减少信息断层和信息不对称,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对接和合作,形成统一的物流网络。
再次,信息化系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服务。
通过建立网上投递查询系统、客户反馈系统等,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包裹状态、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全天候的客户服务。
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快递服务选择,比如网上下单、自助邮局等,方便客户的使用。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数据管理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数据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个信息时代,邮政行业也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随之而来的是对数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对于邮政行业来说,意义重大。
它不仅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邮政业务的效率。
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邮政企业能够实现邮件的快速分类、分拣和派送,大大提高了快递速度和准确率。
其次,信息化建设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传统的手工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容易出错。
但是,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
最后,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时跟踪邮件的状态,并及时提供给客户准确的信息。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数据管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数据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首先,数据管理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邮政行业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快递信息、运单信息、客户信息等。
如果数据质量不过关,那么整个信息化系统就会失去意义。
因此,数据管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数据的质量。
其次,数据管理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在信息化建设中,数据的泄露或遭到黑客攻击是非常危险的,会给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邮政行业应该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管理,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最后,数据管理需要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一旦数据丢失或者损坏,将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邮政行业需要定期备份数据,并制定有效的数据恢复计划,以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综上所述,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管理是紧密相关的,并且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邮政信息化建设
邮政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便捷、高效的需求增加,邮政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时机。
为了提升邮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邮政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邮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发展前景。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各行各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邮政作为传统行业,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信息化工具来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邮政信息化建设,即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实现对邮政业务的全面覆盖和管理。
首先,邮政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邮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邮政服务在处理大量邮件和包裹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而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和跟踪邮件的过程,减少出现丢失或延误的可能性,提高投递率和时效性。
此外,通过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记录和管理客户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提高用户满意度。
其次,邮政信息化建设可以为邮政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随着电商业务的兴起,快递服务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邮政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与电商平台和在线商家实现数据对接和合作,提供全程可追溯的订单跟踪和配送服务,提高快递业务的可信度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邮政企业还可以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如物流管理、仓储服务等,拓展盈利空间。
然而,邮政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和安全问题。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同时也需要应对信息泄露、系统故障等风险。
因此,邮政企业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安全防护的投入,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
其次是用户接受度的问题。
对于老年人等传统用户群体来说,可能对新技术和电子服务并不习惯,邮政企业需要通过推广和培训,提高用户的接受度和使用率。
对于邮政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展望是积极的。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邮政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如与电子政务、智能物流等领域合作。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应用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快速普及,邮政行业也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应用的投入。
本文将从邮政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智能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的邮政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信息化建设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信息化建设能够加速邮政服务的提供速度,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
其次,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邮政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此外,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实现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升整体运营效益。
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邮电部门加大了对邮局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智能化的邮政网点。
另一方面,在业务系统建设方面,邮电部门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项目,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应用等。
这些努力使得邮政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仍然不足,导致邮政行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信息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邮政行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等安全威胁。
此外,邮政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能力亟待提高,以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未来,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将朝着更深入、更广泛、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随着5G技术的应用,信息传输速度将大大提升,为邮政行业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邮政行业将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提升服务的个性化和精准性。
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得邮政行业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三、智能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智能化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邮政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优化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邮政行业作为一种基础服务业,也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就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系统优化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建设在邮政行业中的作用信息化建设在邮政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邮政行业的运营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邮政企业可以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大大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
例如,通过建立高效的邮件分拣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拣和高速投递,提高邮政服务的速度和准确性。
其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邮政行业的服务质量。
通过建立客户管理系统、物流追踪系统等,邮政企业可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确把握和快速响应,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同时,信息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从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最后,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推动邮政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邮政服务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通过信息化建设,邮政企业可以重新调整业务结构,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跨界合作,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二、邮政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要实现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技术支持。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软件应用等等。
邮政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并合理配置资源。
其次是组织架构和人才建设。
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实现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同时,还需要培养和吸引一支专业的信息技术团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术和工具,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再次是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邮政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和措施,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广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广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邮政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之一,同样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本文将从邮政行业信息化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于邮政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邮政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邮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了邮政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也包括国家邮政行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邮政行业作为国家的重点支持和发展对象,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其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邮政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得到行业管理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邮政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我国邮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系统,如邮件、包裹跟踪系统、邮政网点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邮政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我国邮政行业信息化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化设施的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由于网络覆盖不足、设备设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邮政服务水平不达标。
其次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不够深入,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信息化系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困难,效果并不显著。
三、信息化应用推广为了推动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信息化应用的推广。
首先,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新技术在邮政行业的应用,提高邮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推动邮政企业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邮政行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各个企业之间应该加强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提高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邮政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
邮政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邮政行业也积极响应时代的呼唤,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邮政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提升了邮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邮政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在邮政物流过程中的应用信息化系统在邮政物流过程中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物流环节,提高了邮政的运输和配送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邮政企业能够对货物进行全程追踪,实时监控物流进程,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准时送达。
此外,优化的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库存管理和仓储调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信息化建设在邮政服务中的应用信息化建设为邮政服务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体验。
通过网上预约寄递服务,用户可以方便地预约时间和地点,避免了排队等待的烦恼。
同时,信息化系统还能够提供准确的邮费计算和快递时效查询,让用户对于邮政服务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选择。
此外,信息化建设还实现了邮政服务的全渠道接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用户都能够随时随地使用邮政服务。
三、信息化建设在邮政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建设在邮政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邮政企业能够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及时获取运营情况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方案。
此外,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实现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邮政企业能够实现全面、科学、高效的管理。
四、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挑战和对策信息化建设虽然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提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安全问题,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的流动也变得更加频繁,因此大量的数据需要被妥善保护,避免泄露或被非法利用。
其次是技术创新和更新的压力,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快,邮政企业需要跟上技术的步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更新。
面对这些挑战,邮政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实施,并在政策和法规层面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监管和引导。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升级
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邮政行业也迎来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升级的时代。
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升级对于邮政行业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获得更多机遇的关键。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信息化建设在邮政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化能够提高邮政行业的工作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包括邮件自动分拣系统、电子运单管理系统等,能够使邮政行业的工作更加高效、准确。
其次,信息化能够提升邮政行业的服务质量。
通过网络技术,邮政行业能够实现更加便捷的快递查询、邮件追踪等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此外,信息化还能够提升邮政行业的管理水平,通过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邮政行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
二、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信息化建设在邮政行业中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建设成本较高。
信息化建设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邮政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压力较大。
其次,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信息化技术更新迅速,对于邮政行业来说,需要不断跟进和更新技术,这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
再次,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问题日益突出,邮政行业需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三、业务升级带来的机遇业务升级对于邮政行业来说,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通过业务升级,邮政行业能够实现多元化经营。
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邮件快递服务,邮政行业可以拓展更多的业务领域,比如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
其次,业务升级能够拓宽收入渠道。
通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邮政行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
另外,业务升级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升级的实践案例在实践中,已经有一些邮政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升级。
比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通过建设先进的快递自动分拣系统、推动邮政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等措施,实现了从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变。
关于中国邮政银行信息化发展的探讨
关于中国邮政银行信息化发展的探讨摘要: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中,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规划是一项重要工作。
邮政银行的成立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邮政银行的业务定位及展业方式。
就目前金融市场的形势来看,各类银行地发展重点的差异化,竞争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业务深入层次的多元化,都使得他们各自树立了不同的战略目标。
作者认为,对于邮政银行来讲,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制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邮政网络优势,细化服务群体,才能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形成邮政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中国邮政银行在2007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一个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机构。
相对于其他的专业银行,邮政银行具有较强大的网络优势,遍布城乡的上万个网点连接了全国各地,形成了最深入的业务渠道。
在未来的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企业的信息化是这项工作的主要途径。
企业信息化,即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现有的各项职能,及时地为管理者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市场需求做出灵活的反应。
一、邮政银行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对于邮政银行来讲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但是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从信息化的手段出发,可以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形成完整有序的服务网络。
1.服务理念的转变。
现代企业服务理念已经从提倡窗口的微笑服务等浅层次的服务质量项目,上升到了全员贯彻顾客中心的理念,即为顾客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满足每一位顾客的特殊需要。
在这个服务改进的过程中,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有效的客户管理,比如CIS(customer information system),使顾客信息资源成为改进服务的依据和参考。
2.管理重心的转移。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造成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服务的决策权从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转移到服务工作的第一线,必然要求减少企业中的管理层次。
这样,在面对面的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可以根据顾客的特殊要求,依据信息系统中提供的有关信息,迅速做出各种决策。
邮政信息化解决方案
邮政信息化解决方案1、行业背景中国邮政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城市和农村的较为完善的实物传递网络,但信息传递手段还相对落后。
9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图象技术日益融合,尤其是Internet爆破式的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仅将严重地分流电信的基本业务,也将严重的分流邮政传统的函件等业务。
在这种形势下,邮政如何生存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邮政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进入90年代,我国邮政行业处境并不十分理想,面对严峻挑战,邮政业务信息化势在必行。
邮政要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必须凭借自身实力参与市场竞争。
在信息时代,邮政要扩大业务市场占有分额,要获得邮政网络的规模效益,必须建设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这是21世纪我国邮政通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我国邮政实施跨世纪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邮电部分为电信局和邮政局起,邮政业由于国家总体控制物价水平需要,限制邮政产品价格,面临每年亏损几个亿的现状。
邮政独家经营的地位已经丧失,几乎所有的业务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竞争。
计算机和通信的结合,大大扩展了远程通信的业务领域,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分流了大量过去靠邮政传递的信息,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合二为一的趋势的加强,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提高邮政竞争力、开拓新的服务增值业务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面对这种情况,邮政业必须快速地获取信息同时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共享性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传统的作业方式向自动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建设将彻底改变我国邮政通信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一个先进的、现代化的连接全国各地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
这将大大推动本行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邮政服务尽快适应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信息通信与实物传递相结合,从而实现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的信息化、电子化,极大的提高和改善服务水平,满足公众对邮政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加强该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邮政行业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集成
邮政行业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系统集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邮政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邮政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而系统集成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邮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邮政行业正面临着来自电子邮件、电商物流等新兴业务的冲击。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邮政行业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成本,并且有助于邮政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邮政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业务全流程在线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邮政行业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安全的邮件处理、投递和查询,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包括信息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网络建设和安全保障等方面。
信息平台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它包括企业级信息平台、业务支撑平台和用户接口平台。
企业级信息平台负责统一管理和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提供数据共享和交互的基础;业务支撑平台主要负责提供邮政相关业务的核心应用和支持,包括上门收派、物流追踪、投诉处理等;用户接口平台则是连接用户和邮政业务系统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实现用户的信息查询和交互。
数据中心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大数据存储与计算平台、数据挖掘和分析平台等。
数据中心旨在通过对邮政业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优化的依据,帮助邮政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邮政行业各个环节的业务系统。
比如邮件处理系统、投递系统、物流追踪系统等,这些系统可以实现邮政业务的全流程在线化和智能化。
网络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承载了邮政行业信息传输和交互的重要任务。
网络建设应该满足邮政行业信息传输的快速、稳定和安全的需求,确保信息的畅通和保密。
安全保障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邮政行业这种信息密集型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决策篇开栏的话邮电分营以来,在国家邮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邮政干部职工发奋图强、锐意进取,我国的邮政事业一年一个台阶地持续稳定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经济效益逐年攀升,社会效益日益明显,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在业务发展、技术革新、普遍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谱写了我国邮政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目前,我国邮政发展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为了全面总结我国邮政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坚定全国邮政干部职工加快发展的信心不动摇,本报推出《回首辉煌历程坚定发展信念》专栏,全面展示近年来邮政发展改革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敬请关注,并欢迎踊跃来稿。
本期起首先刊出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系列报道。
当今中国邮政,正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信息化建设的辉煌篇章。
银行卡联网联合改造工程、电子汇兑系统建设、邮政储蓄统一版本工程、两网互通工程……一系列信息化建设成就,推动着传统邮政的转型和腾飞。
抚今追昔,时光倒流,让我们追溯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的源头,一起回顾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艰难而又伟大的历程。
信息化:现代邮政的必然选择1993年,国务院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启动“三金”工程,在其带动下,当时的邮电部启动了绿卡工程,用计算机技术支持传统的邮政储蓄业务,从此,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
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信息革命席卷全球,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了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
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来临了。
各国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国家信息化整体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政府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确定了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信息化作了科学的概括:“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的过程是推动社会、经济变革的过程,对企业而言是推动企业变革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企业重组、流程再造,也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
1999年1月中国邮政独立运行后,全行业面临着三年扭亏的巨大压力。
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不足,企业经营管理薄弱,人员观念陈旧,百业待举,一个传统邮政靠什么转型为现代化邮政?国家邮政局党组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提出“科技兴邮”战略,坚持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提出搞绿卡网扩容改造工程,并以此为突破口,发挥信息化对邮政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在2000年全国电子邮政工作座谈会文件中的一句话指出了信息化的方向:“推进邮政信息化一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改造升华传统邮政产业;二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新的业务,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两年来,中国邮政发展的实践更验证了国家局党组的远见卓识。
统一版本:从79%到97%在花花绿绿的银行卡中,绿卡从“出生”就只是储蓄卡。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银行卡联网联合改造工程,实现各银行间POS机、A TM互联互通。
绿卡要不要参与改造?绿卡要改造成为长城卡、牡丹卡那样的信用卡,与它们共享一个银联卡的名字,难度可想而知。
国家局党组认识到,虽然难度大,但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加入银行卡“俱乐部”的机会,就意味着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以往绿卡独往独来,与其他银行卡不相往来。
银联卡改造为绿卡冲破绿色围墙提供了机遇,搭上这班车,就跟上了银行卡开放的潮流。
绿卡成为银联卡的一员意味着什么?一位国外学者说过:“连通使你获得更大的独立性,而更大的独立性将促使你获得更广泛的连通。
”国家局党组果断决策:参与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绿卡已可以在各大银行的POS机和ATM上使用,并且实现了异地跨行交易,正因为参与了银联卡改造,利用银联卡的功能,绿卡打入了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与商业银行卡并驾齐驱。
2004年年底,绿卡累计发卡量达7000万张,通过绿卡完成的异地年交易额突破7000亿元。
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
由于邮政储蓄应用软件版本“七国八制”,使用多达几十个版本,在跨行跨地区交易时,成功率只有79%,而差错率高达万分之四十八点六,而当时其他金融机构的平均差错率是万分之五点九。
在银监会每月的通报中,邮政储蓄在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名列倒数第一。
异地交易成功率偏低,差错率居高不下,标志着网络整体水平的两个硬指标令人汗颜。
邮政储蓄业务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国家局党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怎么办? 2003年,国家局党组认真分析了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对邮政储蓄业务从长计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进行邮政储蓄应用软件统一版本工程建设。
旋即成立了以刘安东为组长,以国家局科技委主任武士雄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一项中国邮政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技术要求最高、协调难度最大的信息化工程建设拉开了帷幕。
从2003年6月到2004年12月,全国31个省(区、市)局分四批成功切换上线,成为中国邮政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今年一季度,统一版本的效应显现:异地交易差错率为万分之零点五四,而其他银行的平均差错率为5.75个/万笔。
创造了邮储发展史上三个辉煌:邮政储蓄存款增幅创造了邮政储蓄恢复开办以来的第一个首季净增超千亿元的记录,新增储蓄存款达到1065亿元;跨省(区、市)异地存取款交易创造了首季交易金额超过2145亿元的记录,交易处理能力全面提升,跨行交易成功率达97.49%,由原先的末位上升到第五位。
统版后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势头不减,1~7月累计余额同比增长21.86 %。
由于决策科学,组织创新,中国邮政仅仅用了约一年半时间就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了覆盖全国3.2万个联网网点的工程,而其他银行建设类似的工程往往需要6~8年时间,中国邮政创下了国内业界的奇迹。
统一版本工程也被看做是实施“科技兴邮”战略,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升邮政储蓄品质的标志性工程。
三大战役:抢占制高点在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中,号称“三大战役”的工程为人们津津乐道。
它们是“电子汇兑系统建设和改造”、“邮政储蓄统一版本工程”、“电子汇兑邮政储蓄两网互联互通工程”。
“三大战役”体现了国家局党组“集中优势资源在重点业务、重点地区率先突破”的战略决策。
邮政储蓄统一版本工程参战人员经常提起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安东讲的刘邓大军的故事。
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丢掉坛坛罐罐,千里挺进大别山,成为楔入国统区的一根钉子。
我军控制中原及大别山,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后方,从而根本改变全国战局,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刘安东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商场如战场,靠信息化抢占战略主动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邮政现实生存发展的需要。
“三大战役”之所以选择金融业务进行决战,从内部看,是因为它在邮政业务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仅仅是邮政储蓄,就贡献了80%的邮政业务增长率,关系邮政全局;从外部看,金融领域是竞争最激烈,并且是信息化水平最高的行业,邮政不搞信息化,或者水平不高,就意味着出局,信息化建设关系邮政存亡。
如果在金融业务领域实现突破,就会赢得全局主动。
突破的结果彰显了决策的英明。
实施电子汇兑系统工程建设和改造后,改变了传统的汇票传递方式,缩短了汇兑业务时限,特别是开通了24小时、2小时以及实时现金到现金的业务,极大地增强了汇兑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该系统已经覆盖全国2468个县,联网网点达26469个,7月份日均交易额 4.48亿元。
同时,电子汇兑系统与国际接轨,今年1~7月,国际电子汇兑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88%。
实施的统版工程则实现了业务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的历史跨越。
2004年电子汇兑与邮政储蓄网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从现金到账户、现金到现金、账户到账户的“全天候”交易。
由于互联互通后不再向央行借款支付客户取款现金,仅此一项,邮储一年可以减少开支7000多万元。
“三大战役”环环相扣,密切相关,电子汇兑系统建设和改造打下了邮政信息化的基础,其中高度统一管理,使全网整齐划一,再也不会出现因对国家局方案理解不同,各地工程面目各异,甚至出现“联是联起来了,但不好使”的尴尬局面。
统版指明了邮政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明确了“领导挂帅,业务牵头、技术支撑、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及“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经验。
两网互通工程,实现了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飞跃,由于邮政具备了从事大型信息化建设的力量和经验,使整个工程做起来轻松多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国邮政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日益完善,在2001年的全国邮政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党组确定,将邮政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由网络建设、完善设施,转移到扩大应用、提高效益上来,也就是面向生产作业和前台服务,即面向应用的信息化。
这一重大决策契合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是手段,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核心。
信息化不是摆设,应用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
“三大战役”体现了应用的思路,建成的三个系统对业务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显现。
“一把手工程”:业务和技术配合默契中国信息化建设始终是政府的“一把手工程”。
温家宝总理任本届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上一任组长是朱镕基总理。
在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中,局党组把其定位为“领导挂帅、业务牵头、技术支撑”。
以统版为例,刘安东亲任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各省(区、市)局一把手任各地领导小组组长。
武士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有领导挂帅,才能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才能形成统一意志,才会有统一行动。
同时领导挂帅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调集资源,集中有限的资源,在中国邮政资金匮乏等相当困难的条件下,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邮政信息化建设再次印证了这一信息化建设的规律。
刘安东指挥了一次次信息化建设战役。
他不仅运筹帷幄,还提出了“要用大工程带动工作作风的大转变和人才素质的大提高,最终促进业务的大发展。
”每到战役的关键时刻,都出现在前线,坐镇指挥。
2004年11月25日晚,在北京局统一版本上线现场,刘安东看望参战人员,被忘我工作的场面、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眼含热泪,拱手向大家致谢,那场景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
各省(区、市)局也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如统一版本工程,做到一把手挂帅,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业务、技术、工程、计财、人教等部门协调配合,举全局之力,确保了工程的如期完成。
河南省邮政局局长杨海福不仅亲自挂帅,还在全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与18个市局签订责任书,从制度上明确领导责任,确保第一个上线成功,这一做法后来被各省(区、市)局普遍推行。
辽宁省邮政局局长单凯多次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创造了全省14个城市一次性成功切换上线的记录。
信息化建设中有这样的共识:没有业务部门使用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化是“化”不起来的。
业务部门必须想用、还要会用。
会用就是知道在生产服务过程中哪些可以用信息技术支撑,需要信息技术怎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