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不足及对策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它是我国劳动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经过多年的实施,一些问题和困难逐渐显现出来,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对策,以确保《法》的有效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发展。
一、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合同签订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双方的权益保障。
但是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合同内容不明确:一些用人单位为了省事,直接套用模板合同,导致合同内容不够具体,无法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给劳动关系的平稳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
2. 合同变更频繁:一些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后经常性地变更合同内容,给劳动者造成困扰和不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健全合同审查程序:建立合同审查制度,对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审查,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具体,双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 强化合同管理:对用人单位频繁变更合同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大处罚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报酬不合理《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加班工资等,但是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报酬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拖欠工资: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现象,导致劳动者生活困难,影响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2. 不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一些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加班工资处理不规范,导致员工的劳动报酬不合理。
1.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用人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资的按时发放。
2. 健全工资调查机制:建立健全工资调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用人单位发放工资不合理的行为。
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1. 未经合法程序解除合同:一些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未经合法程序,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完善争议处理机制:建立健全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机制,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保障其合法权益。
当前劳动合同签订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劳动合同签订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合同关系,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然而,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我将就当前劳动合同签订履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劳动合同违约问题。
劳动合同违约是指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未能得到履行。
原因可能是双方未充分了解合同内容,合同条款不合理或者其中一方无视合同条款等。
对于劳动合同违约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合同条款的明确性。
劳动合同应该明确规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减少合同条款解释的空间,避免双方因合同内容不清晰而产生分歧。
2.提升劳动合同履行的透明度。
双方应当遵守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执行过程公正透明。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如工作内容、工时、薪酬等,劳动者也应当如实提供必要的信息。
3.加强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约行为,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第二,劳动合同条款不合理问题。
劳动合同涉及到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重要内容,一些不合理的条款可能会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受损。
对于劳动合同条款不合理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依法规范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理。
2.实行劳资双方平等谈判原则。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当充分了解合同内容,并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的协商,如有需要可以通过工会等渠道代表劳动者发声。
3.建立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机制。
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劳动合同中出现的纠纷问题,使双方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信息获取上的不对称,劳动者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完全或不准确的情况。
对于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
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劳动合同管理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劳动合同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合同签订不规范部分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存在合同条款不完整、表述不清的情况。
例如,对于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关键条款的约定模糊,容易引发后续的劳动纠纷。
此外,一些企业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签订合同,如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未让员工本人签字等,使合同的法律效力受到质疑。
(二)合同履行不到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和员工双方都可能存在违约行为。
企业方面,可能出现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随意变更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情况;员工方面,可能存在擅自离职、泄露企业商业机密等问题。
这些违约行为不仅损害了对方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劳动合同的严肃性。
(三)合同变更管理混乱由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或员工个人情况的改变,劳动合同需要进行变更。
但在实际操作中,变更程序不规范、变更内容未书面记录等问题较为常见。
有的企业甚至未经员工同意就擅自变更合同条款,导致员工不满和纠纷的产生。
(四)合同解除和终止不合法企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如解除理由不充分、未提前通知员工、未支付经济补偿等。
同时,员工在解除合同时,也可能存在未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离职手续等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企业内部缺乏对劳动合同管理的监督机制,导致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和纠正。
此外,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督力度也有待加强,对于企业违法违规的劳动合同管理行为未能及时查处。
(六)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劳动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劳动合同管理过程中凭经验办事,忽视法律规定,从而导致企业面临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劳动合同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的存在。
本文将探讨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一:不平等的合同签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雇主与员工之间签订的合同是不平等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酬待遇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规定。
这使得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劳动关系不够平等。
解决对策:1. 加强合同信息公开:确保劳动者能够充分了解合同内容,对于不平等的合同条款,劳动者应有权利提出异议并进行协商。
2. 强化劳动监督与执法:建立健全的劳动监督体系,对不平等的劳动合同进行监察,及时采取法律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二、问题二:双方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在劳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雇主和员工双方的权益都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
然而,实际情况中,很多时候只注重了雇主的权益,而对于员工的权益保护不够,甚至忽视了。
解决对策:1. 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的劳动监管机制和执行机构,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与维护。
2. 加强劳动关系协商:雇主与员工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劳动关系协商机制,解决双方在权益保护上的问题。
三、问题三:违法违规现象存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中,仍然存在雇主故意逃避法律监管,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合同义务的情况。
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
解决对策:1.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雇主的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惩处。
同时,也要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增强维权能力。
2. 完善维权渠道:建立健全的维权渠道,使劳动者可以方便地进行投诉与维权,营造公正公平的劳动环境。
四、问题四:劳动合同争议解决困难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仲裁机构不作为、裁决效力不强等问题,导致劳动争议解决困难。
解决对策:1.加强仲裁机构建设:加强仲裁机构的建设,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裁决效力,确保其独立、公正、高效的运行。
劳动合同不规范
标题:劳动合同不规范的现象与对策一、引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
在我国,劳动合同的签订是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旨在分析劳动合同不规范的现象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劳动合同不规范的现象及成因1. 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1)合同条款不完整。
部分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未能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列出全部必备条款,如工资、工时、休假、劳动保护等。
(2)合同条款模糊不清。
一些劳动合同中的条款表述不明确,如工资待遇、晋升机制、加班工资等,给双方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3)合同条款违法。
部分用人单位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故意在合同中列出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如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免除自身法定责任等。
2. 劳动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1)未签订书面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不规范,导致劳动关系难以证明。
(2)签订合同不及时。
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后较长时间才签订劳动合同,甚至拖延不签。
(3)合同签订主体不合法。
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主体不符合法定要求,如未取得营业执照、未经授权的代理人等。
3. 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规范(1)随意变更合同内容。
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随意变更合同条款,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2)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部分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违反劳动报酬规定。
(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一些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少缴、迟缴。
三、对策建议1.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1)加强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2)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审查制度,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监管力度。
(3)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核心法律之一,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策建议,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
以下是关于《劳动合同法》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的1000字中文叙述。
一、实施问题1. 教育和宣传不到位。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不够了解,不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一些雇主也不重视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导致双方对劳动合同的约束力认识不足。
2. 合同内容不规范。
一些劳动合同的内容不规范,没有体现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存在模糊的条款和不合理的约定。
这给解决劳动关系纠纷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带来困难。
3. 劳动合同解除的难度较大。
在实践中,一些雇主不按合同约定和法定程序进行解除劳动合同,甚至存在违法解雇现象。
劳动者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劳动争议处理不及时。
一些地方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忙于其它工作或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导致劳动争议的解决时间过长,加大了劳动者的损失。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
政府、工会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宣传活动,提高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其维权意识。
2. 严格合同审核制度。
加强对劳动合同的审核,确保其内容规范合法,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对于存在纠纷的合同,应当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减少劳动关系纠纷的发生。
3. 完善劳动合同解除程序。
明确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和条件,遵循合同约定和法定程序,加强对解雇的监管和约束。
对于违法解雇行为,应当迅速进行惩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加强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建设。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支持力度,增加专业人员配备,提高对劳动争议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应当建立健全争议解决机制,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快速解决劳动争议,减少劳动者损失。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和宣传不到位、合同内容不规范、劳动合同解除难度大、劳动争议处理不及时等方面。
《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3年的劳动合同法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自2023年实施的新版劳动合同法,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平衡发展。
然而,新法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以确保劳动合同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功能。
一、执行问题之一: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流程繁琐在实际操作中,有关劳动关系争议处理的流程繁琐,给雇主和劳动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根据新法,劳动者和雇主应首先进行协商解决,再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解决。
然而,这个流程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可能导致劳动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对策一:简化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流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对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流程进行简化。
可以引入更具弹性的解决方式,比如强制性调解或者更加灵活的仲裁机制。
这样一来,劳动争议可以更快速地得到解决,从而降低了各方的成本,并且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对策二: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劳动关系争议,可以建立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该机构应由独立的专业人员组成,具有良好的调解能力和专业知识。
通过这样的机构,可以更迅速地解决劳动争议,提高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二、执行问题之二: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脱节虽然新版劳动合同法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方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法律规定与现实情况存在脱节的问题。
这导致了劳动者和雇主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甚至出现了法律漏洞和灰色地带。
对策一:加强实际操作指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实际操作的指导。
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向雇主和劳动者普及新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操作水平。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劳动合同法,以减少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脱节。
对策二: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为了保证劳动合同法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
浅谈我国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浅谈我国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年级2010级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班姓名***学号20********110指导教师**********2012年11月20日公共管理学院前言1994年7月5日颁布实施《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劳动法》的实施,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就业机制、劳动关系稳定、劳动保障体系,特别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贯彻实行,各种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随着改革深化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法规的贯彻实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劳动法》的立法背景说起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要从它产生的背景说起。
①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出台了多项相关的的法律和规定。
其中,1986年10月《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改革用工制度,扩大企业用工自主权,作为国营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劳动用工方面将传统的固定工制度向劳动合同制度转变。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诞生,从此广大劳动者有了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切身权益,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法》制定颁布时,我国刚进入市场经济初期,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积极的就业政策尚在探索之中,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正由行政管理向依法调整转变。
《劳动法》的立法依据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调整准则,对市场经济下将出现的问题缺乏处理经验。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劳动法》对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的规定比较原则、简略,对劳动关系的规范比较单一,对法律责任设定较轻。
企业在执行《劳动合同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修 改完善 , 程序和实体上 都与 《 在 劳动
合 同法 》 有相抵 触的地方 。
、
企 业 在 执 行 《 动 合 同 法 》中存 劳
同样 , 四十一条 中的 “ 第 生产经 营发生严
十二条规定 : 用人单位 自用 工之 日起超 “ 过一个月不满 一年未 与劳 动者订立 书面
于按 照 《 劳动合 同法 》 的规定规 范用 人 。
企业的人力成本必 然上 升 , 因此有 的单位
五 、 树 立 爱 岗敬 业 , 法 为 民 的思 要 执 想 道德 品 质
行好路政管理工作职责 。 同样在治超执法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李 辉
《 动合 同法 》 以完善 劳动合 同制 劳
度, 明确劳 动合 同双方 当事人 的权利 和义
行 。 因是 多方 面 的 , 原 第一 、 用人 单位 对
劳动合同的 , 应当 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
《 劳动合 同法 》 的立 法原意缺乏正确的理 解 , 视《 忽 劳动合 同法 》 对企业 的保 护作
重 困难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 的客观
在 的 问 题 及 原 因
2 少数 法律 条款无法有 效执行 。 劳 、 《
1《 、 劳动合 同法》未能得到正确全 面
动合 同法 》 是一部切 实维 护劳动者权 益
的法律 , 对构建和谐稳定 的劳动关 系具有
经 济情 况发生了对企业 的约束 ,
的工资 ” 这种明确的法律规定让 劳动者 。
有维权 的抓 手和获益 的动力 , 从而得到执 行。 但是我们 也遗憾地发 现 , 该法在某 些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自《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寻求有效的对策。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用人单位规避法律责任部分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法律责任,采取各种手段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短期劳动合同、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等。
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2、劳动者维权意识和能力不足一些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不了解,导致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维权。
同时,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缺乏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能力和条件。
3、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够劳动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人员不足、执法手段有限、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法律的威慑力不足。
4、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标准不够明确《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争议。
例如,对于月工资的计算基数、工作年限的认定等问题,不同地区和不同裁判机构的理解和执行标准不尽相同。
二、解决劳动合同法实施中问题的对策1、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的守法意识。
同时,加强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制定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惩。
2、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宣传、社区讲座、法律援助等,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制教育,提高其维权意识和能力。
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工会组织,通过集体协商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3、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增加劳动监察部门的人员配备,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完善劳动监察执法手段,建立健全举报投诉机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合力。
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当今的企业运营中,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劳动合同管理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劳动合同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合同签订不规范部分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存在条款不完整、内容不清晰的情况。
例如,对于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关键条款的表述模糊,容易引发后续的劳动纠纷。
此外,有些合同甚至没有明确约定试用期、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重要事项,给员工的权益保障带来隐患。
(二)合同履行不到位一些企业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比如,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随意延长工作时间、擅自变更工作岗位等,严重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有部分员工不遵守合同约定,如擅自离职、泄露企业机密等,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
(三)合同变更不合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业务调整等原因,可能需要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变更,如未与员工协商一致、未采用书面形式等,导致变更后的合同无效,引发劳动争议。
(四)合同解除不恰当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个敏感问题,但部分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存在违法解除的情况。
例如,以不正当理由辞退员工、未提前通知员工、未按照法定程序支付经济补偿等。
此外,也有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前通知企业擅自离职等,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困扰。
(五)合同管理意识淡薄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在处理劳动合同问题时,往往凭经验、凭感觉,不遵循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导致企业面临法律风险。
(六)合同档案管理混乱劳动合同档案是企业劳动管理的重要依据,但部分企业在合同档案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如档案存放不规范、资料丢失、查阅不便等,使得在需要查阅合同档案时无法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影响劳动纠纷的处理和企业的正常管理。
劳动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劳动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劳动法的实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雇佣关系的不稳定性、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和劳动法律意识淡薄三个方面,探讨劳动法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雇佣关系的不稳定性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稳定,经常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变动的需求。
这种不稳定性导致了雇佣关系的不稳定化,劳动者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不确定。
很多劳动者面临着频繁的合同续签、临时劳动合同和自由职业的选择,劳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同时,这也给雇主的离职安排和解雇程序带来了困难。
对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建立稳定的雇佣政策,鼓励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增加多行业的技能培训机会,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2. 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尽管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有明确规定,但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劳动合同的签订和执行问题。
一些雇主为了降低成本,采取“用工随意性”的做法,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将合同内容精简化,导致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其次,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报酬标准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一些劳动者加班费不足或没有得到支付。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打击违法用工行为,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并加强劳动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
同时,鼓励劳动者自觉维护自身权益,加强劳动法律意识。
3. 劳动法律意识淡薄当前,劳动法律意识在一部分劳动者和雇主中显得相对淡薄。
一方面,不少劳动者对自己的权益保护不够重视,缺乏对劳动法律的了解和运用。
另一方面,部分雇主对劳动法规定存在认知偏差,利用劳动者的不知情和弱势地位,规避用工成本和责任。
对策:政府可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对劳动法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加大劳动法的普及力度,使劳动法律常识进入普通公民的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
同时,加强劳动法律的执行力度,打击违法用工行为,树立公平正义的劳动法制度形象。
员工合同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意识已经成为衡量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员工的法律意识淡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员工合同法律意识淡薄不仅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对员工合同法律意识淡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员工合同法律意识淡薄现象分析1. 法律知识匮乏部分员工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对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导致在签订合同时无法识别合同中的陷阱和不利条款。
2.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员工在签订合同时,过于依赖企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不够严格,容易在合同中陷入被动。
3. 对劳动合同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员工认为劳动合同只是一份简单的文件,签订后即可置之不理,忽视了合同对自身权益的保障作用。
4. 缺乏维权意识当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部分员工由于缺乏维权意识,不敢或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对策与建议1. 加强员工法律知识普及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使员工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完善劳动合同签订流程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向员工详细讲解合同条款,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合同内容。
同时,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合同审核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合同的有效实施。
4. 加强员工维权意识教育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维权意识教育,引导员工在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5. 强化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企业应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对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总之,员工合同法律意识淡薄现象不容忽视。
劳动合同法不足及对策
劳动合同法不足及对策引言劳动合同法是指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平衡劳动关系。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合同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劳动合同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弥补这些不足。
一、劳动合同法的不足之处1.法律条文不够明确劳动合同法的一些条文存在语言模糊、概念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漏洞和歧义。
例如,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雇佣合同的解除等问题,法律条文没有明确的规定,给予雇主和劳动者投机取巧的空间。
2.法律执行和监督的不力虽然劳动合同法在立法时考虑到了对劳动关系的规范,但在实际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足。
一些雇主企业存在违法操作,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却未受到有效制裁。
这使得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处于弱势地位。
二、弥补劳动合同法不足的对策1.完善法律条文为了解决劳动合同法中的不足,我们应该在立法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和明确性。
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需要对雇佣合同解除的规定进行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明确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此外,还需要对其他关键事项进行明确规定,避免法律空白导致利益冲突。
2.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为了弥补劳动合同法执行和监督的不足,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劳动关系的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要加大对劳动者权益维护的监督力度,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受理和调查劳动纠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加强劳动关系教育和法律意识除了完善法律条文和加强执法监督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劳动关系的教育工作,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通过开展劳动法律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帮助劳动者了解自身权益和维权途径,增强他们的法律防护意识,提高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法制素质。
结论劳动合同法在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和保护方面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条文、加强执法监督和加强劳动关系教育来弥补。
只有在法制环境更加健全的基础上,劳动关系才能得到更好的平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浅谈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经论坛Һ㊀浅谈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任中华摘㊀要:签订劳动合同是由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互相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失的有利途径ꎬ一份科学的劳动合同可以促进单位人才队伍的建设ꎬ对单位内部的良性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ꎮ近年来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频发ꎬ究其原因就是劳动合同的内容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ꎬ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切身利益ꎬ长此以往ꎬ对单位的名誉也会产生影响ꎮ企业的管理者应当从上层出发ꎬ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ꎬ从而切实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的科学性ꎮ文章从实际出发ꎬ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ꎬ寻找解决方案ꎮ关键词:企业ꎻ劳动合同管理ꎻ问题及对策㊀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ꎬ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提升ꎬ在经济社会背景下ꎬ如何保障劳动人员的切身利益成了矛盾的集中点ꎮ在此背景下ꎬ劳动合同作为双方签订的一种平等劳动关系的协议ꎬ用人单位应当重视合同的建立与制订ꎮ由于个体性差异ꎬ不同的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也不尽相同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ꎬ劳务合同的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ꎬ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标准ꎮ就目前来说ꎬ劳动合同的专业化是保障劳动者权益㊁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必要途径ꎬ我认为当下应当从矛盾的普遍性着手ꎬ将大量合同引起的案件进行综合分析ꎬ深度剖析内在的原因ꎬ实现企业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能够良性的发展ꎮ一㊁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一)劳动合同的使用效果不明显既然企业和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合同关系ꎬ那么严格按照合同的条文来使用权利㊁保障权益是双方共同的责任ꎬ但是在实际生活中ꎬ由于人们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ꎬ用工单位之间的文化差异等ꎬ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好的现象ꎮ比如有些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有限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行使自身的权利ꎬ只知道履行义务ꎬ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性ꎬ这样一来会使劳动者的权益受到损害ꎬ长此以往ꎬ会对单位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ꎮ另一方面ꎬ由于工人的权利意识与维权意识不够ꎬ导致单位对劳动合同的保存不够重视ꎬ合同管理人员在保管劳动合同时总觉得反正也用不到ꎬ造成保存的疏忽ꎮ这样一来ꎬ当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ꎬ合同可能出现找不到㊁损坏等现象ꎬ影响合同自身的价值作用ꎮ(二)保存方式缺乏科学性近年来ꎬ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ꎬ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了较大的进展ꎬ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ꎬ用人单位的职能与权责不断地扩大ꎬ服务的群众越来越多ꎬ与之相关的是劳动人员的使用不断增加ꎮ由于之前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不重视ꎬ所以合同的保存随着合同数量的增加就成了逐渐突出的矛盾ꎬ采用传统的纸质化合同保存有很多弊端ꎬ比如长时间保存易损坏㊁易丢失等ꎬ保存的方法缺少创新思想ꎬ随着对劳动合同保管数量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ꎬ传统的保存方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ꎮ就目前来看ꎬ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对现有的合同进行扫描备份ꎬ采用电子化的保存方式ꎬ能够有效改善当前不好的局面ꎮ二㊁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对策(一)增强可执行力合同的制订本质上是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能够保障自身权益ꎬ一份可执行度较高的劳动合同对双方的权利都有一定的保障性ꎬ所以劳动合同的管理应当从合同制订着手ꎬ将各项条文详细展开ꎬ增加合同内容的可读性ꎬ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签订合同时造成的误解ꎮ其次对于相关权责不够清晰的地方要下大力气去明确权责ꎬ使合同内容对双方的要求跃然纸上ꎮ同时需要注意ꎬ将不够严谨㊁不够科学的相关要求剔除ꎬ特别是对于违反相关国家规定的条款删除ꎬ确保合同是合法的ꎬ将不合理的要求和内容剔除ꎬ增加合同的可执行度ꎮ(二)优化劳动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劳动合同的管理主体是人这一劳动要素ꎬ劳动合同管理的优化要先从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着手ꎬ优秀的管理人才才能使合同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ꎮ人才队伍的建设往往需要从社会和高校中引进先进的人才ꎬ其次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能通过解决日常问题来提升管理经验ꎮ以工作为导向ꎬ对现有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创新ꎮ建立科学的奖惩评价标准ꎬ既保证了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ꎬ也能够使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约束自身ꎬ学习管理制度ꎬ共同引导合同管理的良性发展ꎮ三㊁结束语总的来说ꎬ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最后保障ꎬ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ꎬ我们对合同的制订与管理也需要随之与具体工作的融合进行ꎬ力求达到合同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相统一ꎮ作为个人来说ꎬ应当提升维权意识ꎬ增强法律观念ꎬ作为弱势群体在面对合同问题时要勇敢的说不ꎬ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ꎮ对于企业来说ꎬ在制订合同时应当遵循平等㊁自愿原则ꎬ要在劳动者知情的条件下ꎬ明确双方权责ꎬ不能存在欺骗㊁隐瞒等现象ꎮ通过优化人才队伍㊁优化合同制订的科学性ꎬ共同推进合同的制订ꎬ促进单位的良性发展ꎮ参考文献:[1]吉文杰.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争议规避[J].中国市场ꎬ2014(17):58-59.[2]贺珍梅.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纳税ꎬ2017(21).[3]杨艳.大型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特点与对策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ꎬ2016(16):126.作者简介:任中华ꎬ长江水利委员会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ꎮ78。
劳动合同法不足及对策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思考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以来,该法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与旧《劳动合同法》对比,它不仅扩大了本法的适用范围,还强化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保护。
但新法中对劳动合同订立、执行、解除的高度规范,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对稳定劳动关系的保障,使之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法律本身的范畴;而其又直接切入劳资利益分配领域,加之新法自实施之初,便遇上了国际金融危机。
因此本法自实行以来,就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之处。
劳动争议案件不仅没有下降趋势,反而呈现高幅增长。
而一些需用新《劳动合同法》裁判的新问题,如劳动者要求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无周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未订立书面合同而要求支付二倍工资、因合同终止索要经济补偿金、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要求单位支付双倍赔偿金、因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而引发的纠纷等也纷纷开始出现。
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新《劳动合同法》自身的不足《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该法强调书面劳动合同形式以及无同定期限的适用范围,大大制约了单位用工形式的灵活性。
在一些司法实践中,更是倾向于不考查原因,直接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归咎于单位,这既不利于保护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也有违《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本意。
关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来了个“一刀切”,凡已签订过两次劳动合同再次续订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事实上使本属自由意愿的劳动用工变成了“终身制”。
在一些人员流动性高的行业极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导致用人单位纷纷通过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方式规避法律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而这最终对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均无裨益。
2、配套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调节是以健全的劳动立法为基础的,没有完善的劳动立法就无法对劳动关系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整。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和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劳动力市场也日益紧张,劳动合同成为了维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
《劳动合同法》作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将就《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法律知识普及不足。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主要是劳动者,而不是雇主和劳动者平起平坐地谈条件、商讨条款。
而雇主则通常是拥有丰富法律知识的一方。
导致一些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因信息不对等而被雇主占了便宜。
2. 法律环境不够完善。
在一些行业和地区,由于法制环境不够完善,监管不力,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法现象频发,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3. 对法律的理解有偏差。
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由于对法律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导致一些合同条款不合法,权益受损。
4. 监督执法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由于监管机构力量不足,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监督不到位,导致《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不够明显。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法律知识普及。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劳动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可以通过在企业、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劳动者的法律素养。
2. 完善法律环境。
政府应强化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有力的震慑效应。
加强劳动保障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劳动保障监督机制,为劳动合同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 加强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指导和解释,提高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避免因为对法律理解不够准确而导致不当的合同签订。
4. 加强监督执法。
政府应该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的监督执法力度,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违法行为及时处罚,确保《劳动合同法》的严格执行。
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挑战与对策
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挑战与对策近年来,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合同制度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旨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将对这些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挑战1.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尽管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劳动合同签订率仍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规避法律责任,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部分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存在合同条款不明确、表述不清楚等问题。
这使得劳动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难以依法维权。
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无视法律法规,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侵害劳动者权益。
部分企业利用劳动者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以欺诈、威胁等手段强迫劳动者接受不公平的合同条款。
4.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不足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权益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仍显不足。
一些企业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劳动者权益,如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等。
二、对策1.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对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罚,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同时,提高劳动者对劳动合同制度的认识,引导劳动者主动要求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2.规范劳动合同内容政府应加强对劳动合同内容的监管,督促企业依法制定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
对企业制定的劳动合同文本进行备案审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合同文本,依法予以纠正。
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提高劳动者对合同条款的认知能力,确保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充分了解合同内容。
3.严厉打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政府应加大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思考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以来,该法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与旧《劳动合同法》对比,它不仅扩大了本法的适用范围,还强化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保护。
但新法中对劳动合同订立、执行、解除的高度规范,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对稳定劳动关系的保障,使之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法律本身的范畴;而其又直接切入劳资利益分配领域,加之新法自实施之初,便遇上了国际金融危机。
因此本法自实行以来,就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之处。
劳动争议案件不仅没有下降趋势,反而呈现高幅增长。
而一些需用新《劳动合同法》裁判的新问题,如劳动者要求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无周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未订立书面合同而要求支付二倍工资、因合同终止索要经济补偿金、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要求单位支付双倍赔偿金、因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而引发的纠纷等也纷纷开始出现。
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新《劳动合同法》自身的不足《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该法强调书面劳动合同形式以及无同定期限的适用范围,大大制约了单位用工形式的灵活性。
在一些司法实践中,更是倾向于不考查原因,直接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归咎于单位,这既不利于保护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也有违《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本意。
关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来了个“一刀切”,凡已签订过两次劳动合同再次续订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事实上使本属自由意愿的劳动用工变成了“终身制”。
在一些人员流动性高的行业极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导致用人单位纷纷通过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方式规避法律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而这最终对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均无裨益。
2、配套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调节是以健全的劳动立法为基础的,没有完善的劳动立法就无法对劳动关系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整。
我国劳动立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尚没有形成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劳动合同法》本身配套规定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或者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积极性。
如在社会保险方面,《劳动合同法》虽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保险制度,但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不能跨地区自由转移接续,劳动者跨地区流动时,只能带走个人承担部分,而不能带走用人单位缴纳部分,这样就影响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也使《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落不到实处。
又如劳动保护、年休假等配套制度尚未健全,影响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国务院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虽然对一些条款进行了明确界定,但仍有一些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
3、对新《劳动合同法》误解现象比较普遍一是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存在误读误解现象。
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太超前,不合时宜,与当前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相脱节,尤其是受到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形势下,实施《劳动合同法》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给企业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和管理上的困难;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合同法》单方面倾向保护劳动者,忽视了企业的正当权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些用人单位担心按照《劳动合同法》第l 4条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使职工重新捧上铁饭碗,成为企业的永久员工,因而对贯彻《劳动合同法》往往采取消极态度。
二是劳动者对新《劳动合同法》的认识有偏差。
有些职工认为,《劳动合同法》虽好,但作为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弱势地位无法改变,不可能事事依法与企业管理者较劲,遇到问题时企业总是有办法规避的。
他们对《劳动合同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并不十分看好,加之社会保险目前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接续和转移,大部分外来工。
尤其是农民工对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缴纳社会保险的热情不高,呼声不强。
三是一些劳动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未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人云亦云,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会使用人单位劳动成本上升,影响企业发展,影响企业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有的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所造成的经营困难归结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4、用人单位规避和违反《劳动合同法》、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用人单位能够严格执行新的规定,但仍然有一部分用人单位规避和违反《劳动合同法》,其行为主要表现为:一是有些用人单位劝职工集体辞职来规避法律,有的甚至违法集体裁员,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致使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是不少中小企业由于管理落后、竞争力弱,一时很难适应《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因而,采取了一些规避方法:一些企业偏面强调行业特殊性,采用“零时工”、“促销员”等用工形式,以此来规避社保费用等用工成本支出,因为大部分促销员是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参加社会保险的。
三是少数企业擅自不执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休息休假、加班工资、社会保险等条款。
少数用人单位为规避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处罚,自行印制违法书面承诺,让职工签名。
四是有的企业采用劳务派遣方式规避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把原本单位的劳动者分流到劳务派遣企业,再由劳务派遣企业重新将其派遣到本单位的原岗位工作,而工资等待遇与原来的单位职工相差甚远,这些用人单位规避了对自有职工应当承担的责任,这部分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五是一些企业用计件工资来规避劳动时间规定,其工资标准完全由用人单位单方决定职工获取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5、宣传、监察力量不足影响了新《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上赋予劳动者与雇主平等对话的谈判权力,但从“权力”到“权利”,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可以一蹴而就,劳动者需要掌握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依然很低。
另外在新《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的复杂形势下,劳动争议案件也在大量攀升。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监察部门承担的职责越来越重要,而这也是对《劳动合同法》真正执行到位的重要保障。
但从目前各级劳动监察部门来看,监察网络不够健全,执法力量普遍不足。
无论是机构还是人员,都无法满足工作需要,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监察力量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监察的力度软化,使得用人单位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人去查处;违法用工等损害劳动者权益问题,没有相关部门去问津;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也没有人按《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条例》给予处罚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劳动合同法》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贯彻实施新《劳动合同法》的对策考思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良好氛围虽然《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三年多了,但对它的宣传学习、贯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和对这部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是保证其贯彻落实的关键。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正确阐释《劳动合同法》条款内容,减少社会各方可能产生的认识歧义,及时消除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误读。
同时要进一步研究措施规范劳动合同,重视解决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率低的问题。
特别要加强建筑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服务业、个体工商户等劳动密集型用人单位的管理,针对此类用人单位劳动者流动性大、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频繁等特点,探索制定完善有效的配套办法和措施,大力推进劳动合同的签订,规范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程序和内容,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行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全面掌握并及时研究分析本区域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和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建立完善的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实时跟踪管理。
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2、平衡利益关系,保障劳动者和企业双方权益《劳动合同法》的宗旨就是平衡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利益,将劳资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引向合作,从而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保护劳动者实际上是保护劳动力资源,保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利润源泉,促进利润增长和企业发展。
所以在对劳动者充分保护的情况下,也要对企业的利益进行平衡,不能损害企业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抵触心理,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并会反过头来影响劳动者的就业、工资、福利、保障等方面,最终将得不偿失。
因此,对劳动者在进行保护时也应当从用人单位的利益角度出发,进行利益平衡,真正实现劳资双方的实质平等。
3、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做好配套政策制定和制度衔接工作,是保证《劳动合同法》有效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
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各种地方性法规等一系列劳动法律的颁布实施,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已逐渐丰满成形,但离完善还有不小的距离。
面对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劳动立法应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人们对这部法律实施情况,对容易引起理解分歧之处给予明确界定,使劳动关系的建立、维持、变更和解除都有明确可依的法律根据和程序规范,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劳动合同法》贯彻落实一是要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必须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通过专项检查、书面审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活动,严肃查处违法侵权案件,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加强调解工作,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配强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克服目前人手少、任务杂的被动局面,确保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员的业务培训,从法律法规、科学管理、执法规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监察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积极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治国水平的重要内容。
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护,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否持续提高。
因此完善《劳动合同法》,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当前劳资关系工作领域的重中之重。
参考资料:《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崔北军《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沈瑜维浅析《劳动合同法》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孙晓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的对策思考肖灵敏《劳动合同法》无固定期限合同得分不足与完善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