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棘球蚴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闫鸿斌

来源:《兽医导刊》 2015年第9期

闫鸿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俗称包虫病,是一类由棘球属绦虫(Echinococcus)的幼虫(中绦期、续绦期)——棘球蚴(包囊、包虫)所引起的一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归属为全球通报的传染性疫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被忽视的17 种热带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之一。该病每年给全世界畜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 亿美元。

目前,公认的棘球属(Echinococcus,Rudolphi,1801)绦虫有5 个种: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 Batsch,1786)、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石渠棘球绦虫(E. shiquicus )、少节棘球绦虫(E. orligarthrusDiesing, 1863)、福氏棘球绦虫(E. vogeliRausch et Bernstein, 1972)。

一、病原生活史

细粒棘球绦虫发育过程包括2 个阶段:成虫和幼虫。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肉食类;幼虫(蚴)寄生于中间宿主——人、反刍类、啮齿类等,所致疾病称为棘球蚴病(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豺、狼等食肉类动物体内;幼虫即棘球蚴( 包虫),寄生于羊、马、牛等草食动物或人体内,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即包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棘球蚴病仍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成虫脱落的孕节或虫卵随终末宿主(传染源)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主要是水源和草地等。中间宿主吞食成虫或虫卵,六钩蚴则在肠内孵出,钻入肠壁,经血管进入血循环到达各器官,主要是肝脏和肺脏,经3 ~ 5个月,发育成为直径1 ~ 3 cm 的棘球蚴,以后每年增长1 ~ 5 cm。在一个直径为10 cm 的棘球蚴内原头蚴数可达10 万个左右。棘球蚴被犬、狼等终末宿主吞食后,其所含的每个原头蚴都可

发育为一条成虫(含200 ~ 800 个虫卵)。从原头蚴发育至成虫约经8 周,成虫寿命约5 ~6 个月,在人体内棘球蚴可存活40 年或更久。

二、棘球绦虫的流行现状

棘球蚴病呈全球性分布,几乎在所有大洲都有病例报道。已发现的高度流行区域主要是欧亚大陆(如地中海地区、俄罗斯联邦和邻近的独立国家及中国)、非洲(北部和东部地区)、澳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我国是棘球蚴病高度流行区,在全国25 个省、市、自治区流行人体棘球蚴病年手术病例2 000 余例,患者几十万,病畜高达5 000 万头(只),每年新发病畜(羊、牛)700 余万头(只),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 亿元。我省广大牧区也是棘球蚴病高发区,严重威胁广大农

牧民身心健康,极大阻碍畜牧业健康发展。棘球绦虫在中国的320 个县流行。

多房棘球蚴病

多房棘球蚴病,即泡型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是人类最致命的蠕虫感染病之一,虽然分布局限但是危害巨大,又称“虫癌” 。全球范围内,多房棘球绦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呈地方性流行的区域主要包括中欧地区、中亚的大部分北部地区、北美的部分地区、以及非洲北部的部

分地区(如突尼斯等)。我国属于高发区,在全球每年约有18 235 个新增病例,其中16 629 个病例发生在中国,约占91%,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石渠棘球绦虫

石渠棘球绦虫,于2005 年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县首次被发现,随后的研究发现,该病不仅分布在甘孜州的石渠县,也分布在临近的青海省玉树县的治多等地区和果洛州的

达日县等地区,藏狐是其终末宿主,高原属兔是主要中间宿主,还未见牦牛、绵羊感染该病的

报道,也未见人类感染的相关报道。

四、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1. 中间宿主- 棘球蚴感染的诊断。(1)生前诊断:免疫学方法:皮试、血清学方法(ELISA 和IHA)。(2)剖检法屠宰后使用。

2. 终末宿主- 棘球绦虫感染的诊断。(1)生前诊断:槟榔碱泻下法(抽样调查)、粪

DNA 检测法、粪抗原ELISA 方法。(2)剖检法抽样调查。1. 中间宿主。目前,对中间宿主

患棘球蚴病的生前诊断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普遍采用国际公认的剖检法,对家畜宰后进行

棘球蚴感染的调查,该法取得的调查结果为“金标准”。对可疑病灶或包囊有时无法鉴定。

2. 终末宿主(犬科动物)。现国际上仍普遍采用“氢溴酸槟榔碱下泻法”和“剖检法”检查犬科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缺点是有相当数量的犬只对氢溴酸槟榔碱不敏感,并不出现排

便反应。因此,特异性高,但检出率低。氢溴酸槟榔碱目前市售的产品仅有粉剂,使用不便;

出售产品的公司(或药厂)很少,购买不便。在显微镜检测虫卵时棘球虫与其它绦虫无法区别。

相关的农业行业标准:

2007-2008 年,我们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动物棘球蚴病诊断技术》,内容主要包括绵羊

和牛棘球蚴病间接血球凝集实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诊断方法。2014-2015 年,我们对农业行业标准《动物棘球蚴病诊断技术》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内容将

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绵羊和牛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用于绵羊和牛棘球蚴病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技术的要求。(2)家畜与野生动物棘球蚴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中间宿主包括家畜及野生动物棘球蚴包囊以及

可疑包囊病灶的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方法以及

基因型鉴定诊断技术的要求。(3)终末宿主棘球绦虫感染检测方法:规定了终末宿主(犬)棘球绦虫感染常规形态学鉴定方法、粪抗原和粪DNA 检测与诊断技术的要求,适用于犬等终末宿

主棘球绦虫感染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检测和防控效果评价等。

五、包虫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 终末宿主。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控策略仍然是“月月驱虫、犬犬投药”,使用的驱虫药物是吡喹酮。

2. 中间宿主。包虫病患畜:防疫部门要求屠宰后脏器集中销毁。包虫病高度流行区的家

畜动物没有全面开展免疫预防。

3. 包虫病人。药物治疗或手术。高危人群没有免疫预防。

中间宿主疫苗研制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