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优化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优化对策

一、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整体创新能力低下。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具有创新成果“提供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创新主体。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内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可以发现,大部分企业模仿有余而消化和吸收以及自主创新不足;大学和科研机构缺乏实践研究能力,很多研究成果无法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产业集群支持机构的“发展迟缓”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创新活动中支撑作用的发挥;政府在推动集群创新活动协调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职能履行不到位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导致了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呈现出发育不良的萎缩形态。因而,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主体整体创新能力低下是制约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1.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较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尤其是传统产业集群内,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沿用传统技术甚至属于淘汰和限制的技术,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所占比例甚小,技术发展的滞后导致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即使我国部分产业集群能够引进国内和国外的先进技术,集群内的企业也主要处于模仿和消化已经成熟的技术以及生产定型和常规产品的层次上,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以及二次创新的能力非常薄弱。

2.产业集群内的科研力量薄弱。我国产业集群内部的科研力量比较薄弱,普遍存在科研经费不足,科研力量不能集中和资源配置低下等问题。很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资金,这导致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不足。大部分企业科研投入和销售收入之比小于0.1%。由于投资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从事科研开发的高层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才的短缺,产业集群内部缺乏对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同时,也缺乏对一些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的项目开发。

3.产业集群的支持机构发育不足。产业集群的支持机构是由产业集群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所组成。中介机构是加速提升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很多产业集群中介机构建设缓慢,主要表现为:中介机构的数量不足,发展空间狭小,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等。同时,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较低的诚信水平也导致“资金缺乏”成为制约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瓶颈所在。

(二)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网络结构松散。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松散的网络结构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机而紧密的联系,难以形成高效和频繁的协同创新。

1.企业主体之间的网络松散性主要表现为:“诚信”的缺失。在我国的一些产业集群内,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信任和承诺”的信用基础,很多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发展。在协同创新中,容易出现一方的合作者单方面窃取“创新成果”,以及利益划分不均等种种问题。虽然在违反诚信原则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可以短期获益,但是信任机制的瓦解终将导致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越发困难,从而严重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经济收益的获取。同时,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产业集群内技术能力较高的企业多严格控制知识溢出,尽量提高其他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因而,即使存在产业集群内的非正式交流,创新成果的扩散也由于公司员工被严令保密而难以快速和顺畅地流动,从而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绩效处于较低的水平。

2.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网络松散性主要表现为:产学研的严重脱节。在我国产业集群内,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都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大学和科研机构同企业之间宛若两条“平行线”,交叉很少。一方面是企业在生产与管理中所遭遇的瓶颈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而严重制约和限制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大学和科研机构不能以“具体

实践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闭门造车,导致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只能束之高阁。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这种松散的网络关系不仅严重限制了企业的成长,同时又浪费了珍贵而有限的科研资源,造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低效运行。

3.企业与集群支持机构之间的网络松散型主要表现为:支持机构的发育不足。产业集群中介组织的发育不良造成了中介机构与产业的脱节,导致二者之间的网络联系只能成为形式上的存在。比如,中间商的缺乏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制约;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短缺严重影响到产业集群市场的正常秩序;落后的人才市场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而,产业集群中介组织的发育不良导致众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优势,很难从中介机构处获得应有的创新援助与创新支持。此外,金融机构担保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尤其是绝大多数的民办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加大,使得“资金短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三) 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统观我国政府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职能发挥可以发现,政府在政策和制度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存在职能履行不到位的问题。在产业集群发展的长期战略制定中,仍然存在着铺摊子、比数量、地区分割等传统发展地区经济的封闭保守思想,一些追求政绩的官员制订的脱离实际资源状况的战略往往缺乏科学论证与可行性,给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我国产业集群内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优良的创新基础设施。由于对行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如研究与开发等资源以及对技术创新等制度供给不足,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和实施不力,创新产品被侵权事件屡屡发生,这既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也会使创新者预期收益下降,抑制创新者的积极性,进而在深层次上导致企业相互信赖程度降低,合作成本上升。

二、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优化的对策

(一) 企业主体层面的对策

1.确定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合理定位。企业在产业链中合理定位可

以视为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中的合理定位。由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自身资源和创新能力等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能力的企业应该被纳入到与之相应的创新研究梯队中,以便促进企业在合适的定位上做精做强,能够更为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率,进一步解决集群发展过程中重复创新所导致的创新效率低下和创新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企业在确定合理性定位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就形成了一个有机而合理的结构:以高技术能力为代表的企业位于集群内的第一梯队,市场定位于高端产品市场,并致力于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以中等技术能力为代表的企业位于集群的第二梯队,主攻中端市场,并加大投入以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来弥补第一梯队所放弃的空白市场;技术能力较低的企业位于集群内的第三梯队,从事低端产品生产和相应的配套服务,并在不断的生产和创新积累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跻身上层梯队的内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