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磁共振诊断
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检查中的应用技术
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检查中的应用
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被誉为“多功能医学影像仪”,它可以清晰地观察出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与病变情况,因而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踝关节检查上,MRI是最理想的选择。
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节段之一,它连接着腿部与脚部,但也经常发生各种疾病,如关节发炎、骨骼畸形等。
而传统的X射线检查只能看到大致的骨骼结构,无法发现关节间隙的变化、软组织的损伤,因此无法作出准确的诊断。
而MRI技术却可以显示关节水平方向的拉伸、压缩、旋转和侧向运动,对踝关节的检查效果更好。
此外,磁共振成像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出关节内的神经受损情况,以及韧带的损伤程度。
MRI的超强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关节内的软组织结构,包括韧带、肌腱、滑膜等,使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
磁共振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查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以发现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如肿瘤、炎症等。
MRI可以更准确地定位肿瘤的位置,从而更好地确定肿瘤的类型及治疗方案。
总之,磁共振成像是踝关节检查的理想选择,其准确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踝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踝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科学研究医学上采用磁共振成像关键技术在踝关节患者中临床诊断实际意义。
方法:挑选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接诊的62例踝关节损伤患者影像资料做为回顾性研究,运用患者磁共振结果展开合理分析。
结果:此次分析一共选择62例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与此同时优良率达96.00%。
确诊后,距骨微骨折、跟腱撕裂、创伤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术后改变、踝关节退行性改变、踝关节下方骨损伤、腱鞘囊肿、踝关节韧带损伤、踝关节软组织感染等占比率分别是29.03%、25.81%、12.90%、8.06%、4.84%、3.23%、3.23%、4.84%,5例患者内未见异常。
结果:踝关节损伤患者确诊环节中选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性,可以清楚注意到患者损伤各部位不一样损伤水平,与此同时具有较强诊断率,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踝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踝关节是身体极为重要的承重关节。
运动过量或走路时,脚踝扭伤非常常见,具体表现为踝关节疼痛、发胀、功能受限。
如果我们不重视踝关节损伤,使诊断与治疗错过最佳时机,容易造成漫性骨关节炎,务必引起临床重视。
在诊断上,X线和CT可以有效诊断骨折,但是不能诊断和辨别骨挫伤、关节韧带、肌腱等皮下组织。
而MRI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多方位、多方位扫描,合理鉴别软组织挫伤,表现出现异常骨髓信号。
因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性针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接诊的62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
起止时间为2020年7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在其中男士患者36例,女性患者26例,年纪低限22岁,年纪限制68岁,平均年龄为(45.00±6.47)岁。
在其中左踝关节损伤12例,右踝关节损伤19例,双踝关节损伤16例,,踝关节疼痛感或踝关节不稳定5例,手术后韧带撕裂伤7例,手术后韧带撕裂伤3例。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58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59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0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1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3页
Summary
肌腱观察次序 外、后、内、前
韧带观察位置 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在
轴位和冠状位上观察 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
于小腿、足和踝部前面。轴位、矢状位观 察。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9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0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1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3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4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5页
肌腱
外侧 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后方 跟腱 内侧
肌腱表面走行,然后分成四条肌腱分别止 于第2-5 远节底。轴位、矢状位观察。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3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4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5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6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7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8页
前群肌腱
肌腱
外侧 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后方 跟腱 内侧
腱 前方
腱、第三腓骨肌腱 除跟腱外,全部肌腱都有腱鞘包绕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48页
踝关节韧带 3,3, 3
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 横韧带
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 韧带
脚踝磁共振报告
脚踝磁共振报告1. 引言脚踝磁共振(Ankle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疗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脚踝的结构和功能。
此报告旨在提供关于脚踝磁共振检查结果的详细解读和分析。
2. 检查目的脚踝磁共振检查通常用于以下目的:•评估脚踝关节的结构,包括韧带、肌腱和软骨;•检测骨折、脱位或其他损伤;•了解脚踝疼痛或功能障碍的原因。
3. 检查步骤3.1 患者准备在进行脚踝磁共振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将金属物品(如首饰、钥匙等)从身上取下;•更换为适当的检查服装,以便医生可以更好地观察脚踝区域;•确保患者不患有金属植入物或其他可能影响磁共振成像的健康问题。
3.2 检查过程脚踝磁共振检查的过程如下:•患者躺在磁共振仪器的检查床上,脚踝处于仪器的磁场中;•仪器会发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通过感应器和电脑系统来获取图像;•患者需要尽量保持静止,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改变体位或进行特定的动作,以获得更全面的图像。
3.3 检查结果脚踝磁共振检查的结果将由专业的放射科医生评估和解读。
结果通常会包括以下方面:•结构评估:包括关节韧带、骨骼、肌腱和软骨的状态;•损伤检测:是否存在骨折、脱位、肌腱撕裂等损伤;•疾病诊断:是否存在炎症、关节炎等疾病。
4. 注意事项和风险脚踝磁共振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无创检查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和风险:•孕妇应避免进行脚踝磁共振检查,因为磁场和无线电波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患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应告知医生,因为磁共振仪器可能会对金属产生磁力作用;•某些患者可能会感到磁共振仪器的噪音或恶心,这是正常现象。
5. 结论脚踝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脚踝结构和功能。
通过了解脚踝磁共振检查的目的、步骤、结果以及注意事项和风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诊断工具,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踝关节病变的MRI诊断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三、踝关节正常M R I 表现 2、骨与软骨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透明软骨于T1WI上呈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
起于胫骨脊后侧,止于外踝后缘;连接外踝前、后面,与胫骨前、后结 节,起支持作用
胫腓横韧带 :位于胫腓后韧带前下方,可视为下胫腓后韧带的一部分,后外踝延伸至胫骨关
节面后缘,恰好位于内踝的外侧
骨间韧带:由骨间膜远端增厚形成,由胫骨向腓骨斜行,由内上向外下,止于踝关节上方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踝关节损伤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外踝比 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MRI对踝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尤其在运动医学中更加重要,对关节韧带、 软骨、骨髓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一、正常踝关节解剖 2、肌 腱
踝关节肌腱: 强壮、灵活、复杂
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一、正常踝关节解剖 2、肌 腱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踝关节肌腱--内侧: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踇长屈肌腱
胫骨 后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胫骨后 肌腱
胫骨 后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前后胫腓,前后距腓,三角韧带
冠状位:三角韧带,跟腓韧带 矢状位:跟舟韧带 注意:三角韧带在冠状位上有时显示信号不均;
胫腓和胫距韧带斜向走行,需连续分析几个横断面。
踝关节解剖和损伤MRI影像表现
检查)
踝关节损伤—影像学检查方法
➢ T1WI及PDW能清楚显示踝关节解剖,T2WI及STIR对 显示病变有更大帮助
➢ 横断面及冠状面能显示大多数的韧带,应首先考虑行 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矢状面作为适当补充
MR上较好显示韧带/肌腱位置
三角骨
三角骨综合征
踝关节损伤—其他损伤
➢ 足底腱膜炎(跖腱膜炎) ✓ 足底腱膜是一个多层纤维腱膜,由内层、中间层、外层构成 ✓ 足底腱膜通常指较大的中间层,起自跟骨内侧结节然后向前延伸,附着
于趾短屈肌腱下方 ✓ 足底腱膜于中足底分为五束,分别附着于第五趾骨的远节趾骨 ✓ 足底腱膜在MR上表现为2-4mm带状结构,在所有的序列上为低信号 ✓ 足底腱膜炎是导致足底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多晨起疼痛)
踝关节解剖及损伤
Part 01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解剖—骨性结构
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 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 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1cm,后踝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
①内踝:顶端分成两个钝性突起(前丘前结节、后丘后结节),有三角韧带 附着,其后侧有一沟,胫后肌腱由此经过 ②外踝:位于胫骨前后结节构成的切迹中,胫腓骨之间没有关节面,但两者 之间有一定的活动度
信号增高,跟腱断裂/撕裂 ➢ 跟腱近端回缩,跟腱边缘磨损,呈螺旋状形态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急性损伤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腱围炎
跟腱下囊 跟腱后囊
跟后滑囊炎(注:跟腱后囊正常无积液,若积液提示异常)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完全撕裂
踝关节损伤—胫骨前后肌腱损伤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报告日期: 报告出具的 日期和时间
报告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性
别等
影像描述:关节 结构、软组织、
韧带、骨骼等
检查部位:踝关 节
检查方法:磁共 振成像(MRI)
诊断结果:根据 影像分析,给出
诊断结论
建议:治疗方案、 康复建议等
报告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影像 报告,确保报 告内容准确无 误
01
结合临床症状 和病史,综合 分析影像报告
踝关节磁共振影 像分析
正常影像特征
关节面:清晰可见,表面光滑 关节间隙:正常宽度,无狭窄或增宽 软骨:正常厚度,无磨损或退行性改变 韧带:正常形态,无撕裂或松弛 肌肉:正常信号,无水肿或萎缩 骨髓:正常信号,无水肿或坏死
常见病变影像特征
关节病变:关节 炎、关节脱位、 关节软骨损伤等
血管病变:血管 狭窄、血管瘤等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演讲人
目录
01. 踝关节解剖结构 02. 磁共振成像原理 03.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分析 04.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报告
踝关节解剖结构
骨骼结构
01
胫骨:位于小腿前侧, 是踝关节的主要承重骨
02
腓骨:位于小腿外侧, 与胫骨共同构成踝关节
03
距骨:位于踝关节前方, 与胫骨和腓骨形成关节
04
跟骨:位于踝关节后方, 与距骨形成关节
05
舟骨:位于距骨下方, 与距骨形成关节
06
骰骨:位于跟骨上方, 与跟骨形成关节
关节结构
踝关节:由胫骨、 腓骨:位于小
腓骨和距骨组成, 腿外侧,与胫
是下肢关节中最 骨共同构成踝
大的关节
关节
01
03
关节囊:包裹 踝关节,起到 保护作用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影像学: 踝关节和足MRI引言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其中,MRI(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MRI在踝关节和足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MRI技术概述MRI是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影像学技术,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高分辨率的内部器官或组织的图像。
与传统的X射线或CT扫描相比,MRI对软组织和骨骼结构有更好的分辨能力。
在踝关节和足部疾病的诊断中,MRI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并检测到软组织病变。
MRI在踝关节和足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踝关节MRI踝关节是连接胫骨、腓骨和距骨的关节,承受着身体重量的大部分负荷。
MRI可以提供踝关节解剖的详细和全面的图像,以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踝关节疾病。
踝关节骨折MRI可以准确地检测踝关节骨折,并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同时,MRI可以评估骨折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如韧带和肌腱的撕裂或拉伤。
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踝关节损伤,MRI可以帮助诊断扭伤的程度和确定韧带、肌腱以及其他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这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足MRI除了踝关节,MRI还可应用于足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筋膜炎筋膜炎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MRI可以检测筋膜炎的早期病变,以便及早进行治疗。
此外,MRI还可以评估筋膜炎对周围组织和结构的影响。
跖骨骨折MRI可以帮助检测和诊断足部的各种骨折,包括跖骨骨折。
通过MRI图像,医生可以确定骨折类型和伴随损伤的范围,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MRI诊断的优势与传统影像学技术相比,MRI在踝关节和足部疾病的诊断中有许多优势。
- 非侵入性:MRI是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不需要注射造影剂或穿刺。
这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风险。
- 多平面和多序列图像:MRI可以多平面(例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多序列(例如T1加权、T2加权等)的图像,提供更全面的解剖信息。
- 对软组织有更好的分辨能力:与X射线或CT扫描相比,MRI 对软组织有更好的分辨能力。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正文:一、概述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是对患者踝关节疾病进行详细评估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从检查方法、常见疾病的检查指标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踝关节查体1.询问病史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发生时间、疼痛的性质、疼痛的程度、疼痛的持续时间等,还需要了解是否有外伤史、炎症史、变形史等。
2.观察观察患者行走、站立时是否有异常,注意是否有肿胀、皮肤变化、畸形等情况。
3.检查动作进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检查,包括背屈、跖屈、外翻、内翻等动作,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僵硬等不适。
4.压痛检查轻触或压迫踝关节的关键点位,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以确定痛点所在。
5.皮肤感觉检查检查患者踝关节周围是否有皮肤感觉减退、异常感觉等情况。
6.关节稳定度检查通过应力试验检查踝关节的前后、内外稳定度,判断关节韧带是否受损。
7.特殊试验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进行特殊试验,如前后抽屈压痛试验、仰卧胁下试验等。
三、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以观察关节的解剖结构和骨骼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有骨折、关节不稳定等。
2.CT扫描CT扫描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对于复杂骨折、关节脱位等病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3.MRI检查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韧带损伤、滑膜炎等病变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4.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侵入性:指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需要切开人体皮肤或黏膜进行的。
踝关节常见损伤病变的MRI检查
踝关节常见损伤病变的MRI检查发表时间:2017-06-20T15:00:53.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作者:蒋宪云[导读] 在踝关节常见损伤病变患者诊断中应用MRI进行诊断,有着明显优势,可推广。
(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山西太原 030024)【摘要】目的:分析在踝关节常见损伤病变诊断中应用MRI检查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6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诊疗的踝关节常见损伤患者98例,主要评价MRI对韧带、软骨、肌腱损伤以及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的病变诊断能力。
结果:①MRI对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92.3%),对跟腓韧带损伤诊断敏感性也很高(85.7%)。
②MRI对距骨软骨损伤的诊断总的敏感性不高(63.0%)。
③MRI对肌腱损伤的诊断正确率最高(100%)。
④MRI对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的诊断总的敏感性较高(69.2%)。
结论:在踝关节常见损伤病变患者诊断中应用MRI进行诊断,有着明显优势,可推广。
【关键词】踝关节;常见损伤;MRI检查;韧带;肌腱;软骨;撕脱骨折【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118-02磁共振成像(MRI)是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的射频脉冲(RF),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当中止RF脉冲后,氢质子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MR信号),经过探测器的检测,传输到计算机中,经过相关处理再在屏幕上显示产生图像[1]。
MRI软组织分辨率极佳,属于无创、无辐射检查方法,能多方位、多参数成像,能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
踝关节属于滑膜关节,滑膜、韧带以及肌腱解剖关系复杂,关节软骨较薄。
目前,在踝关节的常见损伤病变患者诊断中已广泛应用MRI进行诊断,诊断敏感性、准确率比较高。
把2014年5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踝关节常见损伤患者98例当做此次的研究对象,简析了在踝关节常见损伤病变中应用MRI进行诊断的效果,详解如下:1.研究资料和诊断方法1.1 研究的资料选择2014年5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诊疗的踝关节常见损伤患者98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9例,年龄跨度在16~52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是(36.2)岁。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评估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是在反复发生急慢性损伤的基础上,造成踝关节的肌腱、韧带、关节软骨进行性损伤,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伴随过度的背屈和跖屈运动引起相邻组织的撞击、挤压、磨损,导致患者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
根据发生撞击综合征的部位和主要表现,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
MRI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主要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程度,以及合并存在的其他病理改变,同时还能进行鉴别诊断。
本文从相关解剖结构、撞击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诊断要点等几个方面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进行系统阐述。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由踝关节周围骨性或软组织之间的撞击、挤压及反复摩擦等引起踝关节疼痛和(或)关节活动受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撞击综合征可能与既往的外伤或反复微创伤有关。
影像学检查能明确撞击综合征发生的病理基础,帮助区分撞击综合征的具体分型并进行对应的鉴别诊断。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根据撞击组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两类,骨性撞击一般是指距骨和胫骨骨赘之间的撞击;软组织撞击为关节囊、滑膜、韧带增生、肥厚或瘢痕组织增生等所致,二者可同时发生。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又可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
目前的影像学检查中,常规X线片及CT检查可用于显示骨性撞击,如骨赘和关节游离体,但对关节软骨和软组织结构显示欠佳,分辨力明显低于MRI。
MRI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踝关节撞击的最佳影像学手段,对于肌腱、韧带、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可作出良好的诊断。
常规MRI成像方案应包括液体敏感序列[T2WI-脂肪抑制(fat suppress,FS)、质子密度像(proton density,PD)-FS或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等]和至少1个T1WI序列。
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检查方法
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检查方法一、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概述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中。
距腓前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屈,在运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后,患者会感到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行走困难。
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检查对于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二、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检查方法1.症状观察询问患者踝关节疼痛的症状,包括疼痛发生的时间、位置、程度以及是否伴有肿胀、发热等。
了解患者日常活动是否受到限制,如行走、跑步、跳跃等。
2.体检在患者充分展示踝关节活动度后,进行以下检查:(1)轴移试验:患者坐位,足自然下垂,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肢足跟,另一手拇指按压患侧内踝,向前、后推动,观察踝关节前后移动范围。
正常踝关节在内外翻活动范围较小,当距腓前韧带断裂时,外踝前移明显增加。
(2)短距离行走试验:患者正常行走20步,然后尽量以足跟触地继续行走20步。
若出现踝关节疼痛、不稳或外翻畸形,提示可能存在距腓前韧带损伤。
3.影像学检查对于症状和体检结果不典型的患者,可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1)X光:拍摄踝关节正侧位片,观察是否有骨折、脱位等骨结构异常。
(2)CT:对怀疑有微小骨折或骨挫伤的患者,可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3)核磁共振(MRI):对于距腓前韧带损伤较轻的患者,MRI 可清晰显示韧带损伤情况。
通过观察韧带连续性、信号强度等指标,对距腓前韧带损伤做出准确诊断。
三、注意事项1.检查顺序选择:对于疑似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患者,首先进行症状观察和体检,初步判断损伤程度。
对于体检结果异常的患者,再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若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较轻,活动度无明显受限,可直接进行影像学检查。
2.手术治疗:对于伴有明显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在确诊距腓前韧带损伤后,应同时考虑手术治疗以恢复踝关节稳定性。
这类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踝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的MRI表现
• 踝关节扭伤常由于踝跖屈位时内翻或外翻所致, 内翻损伤占踝关节扭伤的85%。踝内翻时外侧关 节囊和距腓前韧带最先受到损伤,随后是跟腓韧 带撕裂,因此外侧韧带的损伤在踝关节软组织损 伤中最为常见。
• 踝关节外侧韧带:距腓前韧带(最薄弱韧带)断 裂的诊断敏感性达93-100%,特异性高达96100%。
Voxel 0.39/0.82/3.00 0.25/0.32/2.00
Time 53.46 63.93
ppt课件完整
30
两种不同扫描条件MR图像比较
ppt课件完整
31
MRI检查条件及方法
2. 扫描序列:T1WI及PDW能清晰显示踝关节解 剖,T2WI及SPAIR对显示病变有更大的帮助
SPAIR
T2WI
外侧韧带
23
MRI
CT
ppt课件完整
24
MRI
CT
ppt课件完整
25
MRI
CT
ppt课件完整
26
外踝局解-跗骨窦
跗骨窦是位于距骨 颈和跟骨前外侧间的一 个腔隙,连接距、跟骨 的颈韧带、距跟间韧带 及伸肌下支持带位于此 处,其内还可见一些神 经、血管及脂肪组织 。
ppt课件完整
27
跗骨窦综合症
内外侧韧带实体解剖 CT、MRI断层解剖及比较
➢MRI检查条件及方法
➢踝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的MRI表现
ppt课件完整
29
MRI检查条件及方法
1. 高分辨率的踝关节MR扫描条件(3T MR机):
SCAN-1 SCAN-2
THK 3.0/0.3 2.0/1.0
FOV 200 130
Matrix 243/512 410/512
低场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 2 1 陶军华 , 曹和淘 . M S C T多 平面重 建诊断 非裂孔 性膈疝 价值 . 临床放射学杂志 , 2 0 1 0 , 1 6 ( 6 ) : 7 7 5 — 7 7 8 . 【 3 ] 黄文涛 , 罗 占文 , 陈晓明 , 等. 创伤性膈 疝 的诊 断和治疗 . 中 华创伤杂志 , 2 0 0 2 , 1 8 ( 1 2 ) : 7 3 7 .
参 考 文 献
[ 1 】 S l i k e r C W. I m a g i n g o f d i a p h r a g m i n j u r i e s . R a d i o C l i n N Am,
2 0 0 6.4 4: 1 9 9 .
综 上所述 , M S C T不仅对 创伤性膈 疝具 有诊断及 鉴别诊
江 西 省 广丰 骨 伤 科 医院 ( 3 3 4 6 0 0 ) 杨 勤 顺
南 昌 大 学 上 饶 医 院
江 西 省 上பைடு நூலகம்饶 平 安 医 院
江时淦
郭 阶仁
踝关 节是人体 中结构较为复杂 , 外伤常累及 的区域 。 踝 关 节扭伤是造成 内、 外踝韧带损伤及骨损伤 的重要原 因, 由于 x 线对于肌腱 、 关节韧带 、 骨挫伤等提供的相关信息有限 , 临床上 常低估损 伤程 度 , 没有得 到规 范的治疗而发展成慢性 骨关节
] H a b i b E,B e l l a i c h e G,E i h a d a d A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m i s d i a g —
糊阴影中见大小不等的圆形透光区。膈肌显著升高或 出现无 法解释的横隔球形膨 出 、纵 隔及 心脏向健侧移位等征象 , 可
踝关节损伤磁共振诊断
胫前、胫后肌腱撕裂
MR表现: 胫骨前肌腱较少发生撕裂,一旦发生,多为全肌
腱损伤 胫骨后肌腱出现横截撕裂或纵行撕裂 肌腱增粗,原本椭圆形的肌腱横断面变成圆形 可为横向或纵向撕裂;完全或部分撕裂 相应的腱鞘积液和鞘膜增厚 邻近关节见骨关节炎表现
胫前肌腱撕裂
T1WI
T2WI
②跟腓韧带:以-15°斜断 面效果最佳
正常踝关节韧带MR表现
内、外侧韧带在所有 序列中均表现为条或 带状低信号改变
由于韧带间脂肪信号
的镶嵌,韧带在MRI
上常表现为纤维条索
样改变
SPAIR
T2WI
踝关节韧带损伤MR表现
直接征象 韧带形态学上改变:韧带走行、宽厚度异常;韧
带边缘不光整;韧带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 韧带信号异常改变
三角籽骨综合征
MR表现: 三角籽骨或距骨后三角结构模糊和变形,T1WI信
号降低, T2WI信号升高 周围脂肪水肿 屈踇趾长肌腱信号升高,见鞘膜积液 胫骨后下跟骨上缘骨结构形态变化和信号异常。 三角籽骨和距骨退行性囊变
三角籽骨综合征
足底腱膜炎
慢性潜在发展的病变,是引起足跟疼痛的最常见 病因。
织出血或水肿表现为信号增高,跟腱断裂/撕裂表 现为跟腱连续性中断或伴波浪状回缩 跟腱近端回缩,跟腱边缘磨损,呈螺旋状形态 撕裂处增粗的近端与远端之间可见疏松的连接
跟腱变性
冠状位STIR
横断位STIR
跟腱断裂
TIWI
STIR
跟腱完全断裂
T1WI
STIR
踝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扭伤或涉及关节面之骨折。关节内的粘连、滑膜增厚、 软骨损坏以及异物存留等,均能影响关节功能而继发退行性 骨关节病。
踝关节的影像诊断
常规X线平片———正位
v 显示内、外踝,距骨上面及胫骨 关节面旳影像
v 远端胫、腓骨关节面,外踝与距 骨是重叠旳
常规X线平片——侧位
v 清楚显示后踝以及距骨旳前 面旳影像
v 内、外踝相互重叠
常规X线平片
正位显示:内、外踝骨折
侧位显示:后踝也有骨折
特殊体位——踝穴位
MRI:显示三角骨骨髓水肿
跗骨窦综合症(Sinus tarsi syndrome)
❖ 跗骨窦旳构成: 由距骨沟和跟骨沟构成; 窦内含跟距骨间韧带、脂肪垫和跟距关节滑囊;
跗骨窦综合症(Sinus tarsi syndrome)
一般 X线平片显示骨质和关节无异常体现 CT亦不能发觉病变
跗骨窦综合症(Sinus tarsi syndrome)
加图
后踝撞击综合征
可以是距骨与胫骨旳骨赘撞 击, 也可觉得软组织撞击损伤
后踝撞击综合征
平片可无体现,也可体 现为距骨、胫骨后缘旳 唇样骨质增生
后踝撞击综合征
MRI影像特点: 后踝韧带包块胫腓后韧带,距腓后韧带水肿体现 滑膜增厚包绕后踝韧带,滑膜结节 后踝韧带之间可见腱鞘囊肿
后踝撞击综合征
缺陷不能显示肌腱、韧带以及软骨旳损伤
平片、CT、MRI在踝关节损伤中旳合理应用
❖ MR对软组织构造显示最佳,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旳定性诊疗价值最 高。
❖ 适合于显示踝关节非骨性构造旳损伤,踝关节周围旳韧带、肌腱 以及关节软骨旳损伤
❖ 缺陷:禁忌症:病情危重患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骨折后 植入钢钉及钢板、人工关节、人工耳蜗等不能行MRI检验
v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为在运动时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或骨相互 撞击、挤压所致造成旳疼痛状态。主要体现为踝关节慢性 疼痛,过分活动时疼痛加剧。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1:引言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踝关节和足部的MRI(磁共振成像)检查。
MRI是一种无创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磁场和无辐射的无线电波来详细的身体图像。
踝关节和足部的MRI可以有效诊断和评估多种疾病和损伤。
2:踝关节和足部的MRI检查适应症踝关节和足部的MRI检查适用于以下情况:- 踝关节或足部的疼痛或不适- 外伤或损伤后的骨折、脱位或扭伤- 关节炎或其他炎症性疾病- 肿瘤或包块- 韧带或软组织损伤3:检查前准备在进行踝关节和足部的MRI检查前,请遵循以下准备措施:- 告知医生您的病史、过敏史以及任何当前服用的药物- 如果您是妇女,告知医生是否可能怀孕- 遵循医生的特定指示,如饮食限制或停止某些药物的使用4:检查过程下面是进行踝关节和足部MRI检查的一般步骤:1) 患者将被要求躺在检查床上,并放置正确的位置。
2) 可能需要患者戴上一些金属物品(如首饰、钥匙等)。
3) 检查床将进入MRI设备中,确保患者安全。
4) 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同时配合操作人员的指示进行呼吸。
5) 在检查期间,设备将发出一系列脉冲和声音。
这是正常的,不必担心。
6) 整个过程可能需要10-60分钟,取决于所需图像的数量和质量。
5:检查结果和解读MRI图像将由专业的放射科医生解读,然后撰写报告。
这些结果将提供给您的医生,以帮助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MRI结果可以显示骨骼结构、软组织损伤、炎症、关节炎、肿瘤等疾病。
6: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病例照片、MRI图像、检查报告等。
7:法律名词及注释-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的缩写。
- 骨折(Fracture):骨头的断裂。
- 脱位(Dislocation):关节的骨头错位。
- 扭伤(Sprn):韧带部分或完全撕裂。
- 关节炎(Arthritis):关节的炎症。
- 肿瘤(Tumor):异常生长的组织。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正文】一、概述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踝关节疾病,主要由于外侧踝骨与舒长腓韧带之间的摩擦或撞击引起。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
2.1 X线检查X线检查对于踝关节骨折、关节间隙增宽等明显的骨性损伤有较高的敏感性。
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中,X线影像中可见软组织肿胀、关节内积液、骨质增生等表现。
2.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踝关节的骨性结构,如骨折、骨质增生等,并能提供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评估关节的解剖变化和损伤程度。
2.3 MRI检查MRI检查对于评估软组织损伤有较高的分辨率。
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中,MRI影像可显示软组织肿胀、关节滑膜增厚、舒长腓韧带损伤等,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指导治疗。
2.4 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可用于评估关节囊、滑膜和周围软组织的病变。
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中,超声波影像可显示关节积液、舒长腓韧带肿胀等。
虽然超声波检查操作简便、无辐射,但在诊断和评估方面相对有限。
三、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3.1 X线影像表现X线影像中可见以下表现:●关节间隙增宽;●踝骨或舟骨刺激性骨质增生;●骨质硬化;●骨折征象等。
3.2 CT影像表现CT影像中可见以下表现:●骨折线或裂隙;●骨质增生;●关节面不规则等。
3.3 MRI影像表现MRI影像中可见以下表现:●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舒长腓韧带损伤;●骨髓水肿;●关节滑膜增厚等。
3.4 超声波影像表现超声波影像中可见以下表现:●关节积液;●舒长腓韧带肿胀;●关节滑膜增厚等。
四、附件本文档附有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检查图片,供参考。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因外侧踝骨与舒长腓韧带之间的摩擦或撞击而引起的综合征。
2.X线检查:一种以X射线作为辐射源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腱损伤 ➢ 胫骨后肌腱出现横截撕裂或纵行撕裂 ➢ 肌腱增粗,原本椭圆形的肌腱横断面变成圆形 ➢ 可为横向或纵向撕裂;完全或部分撕裂 ➢ 相应的腱鞘积液和鞘膜增厚 ➢ 邻近关节见骨关节炎表现
胫前肌腱撕裂
T1WI
T2WI
跟腱断裂
病因病理机制: ➢ 有体育运动史,对抗收缩力的足被动背屈
踝关节解剖
外侧韧带
踝关节解剖
内侧韧带
踝关节解剖
后面观
韧带显示技术要点
➢T1WI及PDW能清晰显示踝关节解剖,
T2WI及SPAIR对显示病变有更大的帮助 。
➢横断面及冠状面能够显示大多数的韧带
,应首先考虑行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 矢状面作为适当的补充
➢不同可疑韧带损伤的韧带
选择最佳扫描层面:
①距腓前韧带:以20°斜断 面效果最佳
病因病理机制: 多见于经常跖屈的患者,如芭蕾舞演员、登山运
动员、足球运动员 三角籽骨位于距骨后缘 足强制性跖屈导致胫骨后下缘或跟骨上缘撞击 三角籽骨、距骨后三角、周围软组织、肌腱损伤
(后踝撞击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后踝疼痛,活动受限
三角籽骨综合征
MR表现: 三角籽骨或距骨后三角结构模糊和变形,T1WI信
腓骨长肌腱撕裂
Ⅱ级撕裂
Ⅲ级撕裂
腓骨长肌腱撕裂
部分撕裂
完全撕裂
胫前、胫后肌腱撕裂
病因病理机制: ➢好发于中年人,胫骨前肌腱多见于登山运
动员。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副舟骨患者好发。 ➢足踝运动障碍、疼痛。胫骨前肌腱病变可
出现块样征。 ➢胫骨后肌腱是维持足弓的重要力量,撕裂
后易出现扁足。
胫前、胫后肌腱撕裂
号降低, T2WI信号升高 周围脂肪水肿 屈踇趾长肌腱信号升高,见鞘膜积液 胫骨后下跟骨上缘骨结构形态变化和信号异常。 三角籽骨和距骨退行性囊变
三角籽骨综合征
足底腱膜炎
慢性潜在发展的病变,是引起足跟疼痛的最常见 病因。
长时间跖屈和足跟部反复轻微创伤导致腱膜的退 变和炎症。
②跟腓韧带:以-15°斜断 面效果最佳
正常踝关节韧带MR表现
内、外侧韧带在所有 序列中均表现为条或 带状低信号改变
由于韧带间脂肪信号
的镶嵌,韧带在MRI
上常表现为纤维条索
样改变
SPAIR
T2WI
踝关节韧带损伤MR表现
直接征象 韧带形态学上改变:韧带走行、宽厚度异常;韧
带边缘不光整;韧带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 韧带信号异常改变
距骨骨软骨损伤
MR表现: MRI矢状面显示病变位于距骨圆顶最上缘,冠状面位
于内侧角和外侧角。 四期: ➢ Ⅰ期:软骨下骨小梁压缩 ➢ Ⅱ期:软骨下囊肿 ➢ Ⅱ期:不完全性碎片分离 ➢ Ⅲ期:无移位的碎片周围可见液体 ➢ Ⅳ期:碎片移位
距骨骨软骨损伤
T1WI
STIR
距骨骨软骨损伤
跟腱滑囊炎
踝关节损伤磁共振诊断
踝关节解剖概述
踝关节:全身第三大持重关节 组成:榫眼状关节,由胫骨下
端和内、外踝构成的踝穴及距 骨体共同组成。 包括:骨、韧带、肌腱、软骨、 滑膜等结构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肌腱 ➢ 外侧: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 内侧: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胟长屈
肌腱 ➢ 前方:胫骨前肌腱、趾长伸肌腱、胟长伸
辅助征象 韧带周围结构改变:脂肪间隙及关节腔异常变化 其他邻近组织或结构的异常改变,包括:骨、软
骨损伤、肌腱损伤、关节腔积液等
距腓前韧带撕裂
病因病理机制: ➢最脆弱的外侧韧带,也最先
断裂 ➢内翻内旋伴跖屈 ➢距腓前韧带撕裂致内旋受限 ➢并发症:前踝撞击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前外踝疼痛,活
动受限
(小腿三头肌群) ➢ 常位于跟骨上方2~6cm处发生断裂 ➢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
病和痛风 ➢ 急性断裂:易患因素包括慢性跟腱炎和部
分撕裂
跟腱断裂
MR表现:(信号+形态)
➢ 正常跟腱呈均匀低信号 ➢ 脂肪抑制T2WI图像上,跟腱内部或跟腱周围软组
织出血或水肿表现为信号增高,跟腱断裂/撕裂表 现为跟腱连续性中断或伴波浪状回缩 ➢ 跟腱近端回缩,跟腱边缘磨损,呈螺旋状形态 ➢ 撕裂处增粗的近端与远端之间可见疏松的连接
足在中立位且轻度跖屈时的矢状面和横断 面T2WI是显示滑囊炎和跟腱病变的理想检 查方位。
MR I易于显示滑囊、跟腱和邻近骨改变 当有跟腱前滑囊炎存在时,T2WI上正常跟
腱前脂肪消失。 合并骨质侵蚀和跟骨后上方骨刺
跟腱滑囊炎
跟腱附着点附近有跟后滑囊和皮下滑囊
三角籽骨综合征并跟腱滑囊积液
三角籽骨综合征
跟腱变性
冠状位STIR
横断位STIR
跟腱断裂
TIWI
STIR
跟腱完全断裂
T1WI
STIR
踝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扭伤或涉及关节面之骨折。关节内的粘连、滑膜增厚、 软骨损坏以及异物存留等,均能影响关节功能而继发退行性 骨关节病。
临床上均有关节外伤史,急性期可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和关节 间隙增宽。慢性期可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骨端骨质增生。
正常距腓前韧带
距腓前韧带(红箭)连续性和张力尚可,但是韧带显著 增粗,关节镜下发现主要为瘢痕组织
Hale Waihona Puke 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残端(蓝箭)增 粗,前外间隙见大量积液
距腓前韧带部分撕裂合并骨性关节炎
三角韧带
正常
损伤、部分撕裂
跟腓韧带
正常
部分撕裂
肌腱损伤的MRI表现
肌腱损伤
肌腱完整伴滑膜炎
I级撕裂
骨折涉及关节面或骨骺分离者则因骨痂增生、错位愈合和骨 端生长发育异常而畸形,关节内可出现钙化和骨化游离体。
距骨骨软骨损伤
病因病理机制: ➢ 距骨骨软骨损伤(OLT)是经软骨的骨折
、骨软骨骨折、剥离性骨软骨炎和距骨穹 窿骨折的通称。 ➢ 直接创伤或反复微创 ➢ 骨坏死过程导致软骨下骨折和塌陷 ➢ 累及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内侧(60%) 和外侧(40%)
肌腱和第三腓骨肌腱 ➢ 后方:跟腱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的支持结构包括关节囊、内侧和外侧韧带 以及骨间韧带。
内侧三角韧带顶端附着于内踝。分为表层和深层 纤维,并呈扇形向远端延伸,向前止于足舟骨粗 隆,其余的纤维止于载距突和距骨。
外侧韧带复合体包括三条韧带。距腓前韧带最薄 弱,容易损伤。距腓后韧带比距腓前韧带强壮, 自外踝后方横行或水平走行。跟腓韧带自外踝几 乎垂直走行延伸至跟骨外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