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近代东北灾荒史研究述评

近代东北灾荒史研究述评

定提供 经验 教训 , 以其 日渐 成为 历史 学 中 的“ 所 显
学 ” 分 , 日益受 到 重视 。相 案类 别 中也 会有 关 于东 北灾 荒 方 面 的 档案 。此 外 , 、 所 留下 的大 量 俄 文 、 日 俄
硕 的成 果 。然 而 , 比较 而言 , 代东 北灾 荒史 研 相 近 究相对 较 弱 , 获 成果 还很 有 限 , 所 须进 一 步加强 研 究 。本 文 试对 改革 开 放 以来 的近代 东 北灾 荒史 研 究作一 初 步概 括 , 勾勒 出一 个 大致 的研 究 线索 , 以 供进一 步研究 的参 考 。
黑龙 江 省 档 案馆 藏 的《 黑龙 江 行 省公 署 档 》 等 。 等
收 稿 日期 :0 0 0 — 0 2 1— 5 2 作者简介 : 张春 艳 , , 宁 沈 阳人 , 阳工 程 学 院 思政 教研 部 副教 授 。 研 究 方 向 : 女 辽 沈 中国近 现 代 文 化 史 。

日文档案 ,如满铁档案 ,以及伪满洲 国时期 的档 案 , 有 相关 内容 。这方 面需 要 进一 步挖 掘 。 都
二 是 地 方 史 志 资 料 。 台 北 成 文 出 版 社 于 17 95年 ( 国六 十 三 年 ) 民 曾影 印 出版 了 系 列 东北 地 方 史 志 。 目前 能 找 到 民 国年 间 出 版 的东 北 各
4 , 卷 民国 2 O年修 ; 奉化县 志》4卷末 1 , 《 1 卷 清
光绪 1 年修 ; 安 图县志 》 1 《 6卷 ,民 国 1 8年修 ; 《 黑龙江通志纲要》 卷 ,民国 l 年修 ;黑龙江 2 4 《 灾荒史是近十余年来 崛起 的“ 显学” 特别是 , 述略》 6卷 , 光绪 1 年本 ;安县 志》 卷 , 7 《 4 民国 l 20 年“ 3 0 3 非典” 的传播 以及其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流 年修 ;瑷珲县 志》 4 ,民 国 9年修 ;依 安县 行 的 口蹄疫 、 瘟病 等 瘟 疫 , 《 1卷 《 鸡 强化 了学术 界对 于 历 志》 ,民国 1 9年修 ;依兰县 志》民 国 1 《 0年修 ; 史上瘟疫的研究 ,使 2 世纪头 1 1 0年诞生了不少

近十年来晚清灾荒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晚清灾荒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晚清灾荒研究综述摘要:近十年来, 对晚清(1840一1911)灾荒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涌现了许多颇具学术价值和特色的成果。

诸如,对晚清灾荒成因、晚清灾荒影响、晚清救灾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系统,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这篇综述就是对近十年来晚晴灾荒的一个系统总结。

关键字:晚清灾荒成因灾荒影响救灾措施关于“灾”的解释有许多说法,黄向辉[1]的解释较为全面,我也是按他的解释理解灾荒的。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联系。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

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

近十年来,一些矢志于晚清灾荒史研究的史界同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灾荒史的研究中去,使晚清灾荒史研究硕果累累,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我对这部分的研究较为感兴趣,所以就近十年来晚清的灾荒情况我做了较全面的总结。

一、晚清灾荒成因的研究诱发灾荒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等;社会因素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政治腐败与战争频繁,鸦片的种植,还有内乱、苛政等。

我们分析灾荒发生的成因时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一)自然因素关于自然因素引发灾荒的研究,苏全有[2]认为造成晚清灾荒的一个自然因素是气候。

鲁克亮[3]认为自然因素有:气候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管恩贵[4]认为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但是自然因素不是灾害发生的唯一因素。

倪玉平[5]认为造成晚清灾荒的因素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江湖垦植等。

王宏伟[6]认为自然因素有地理和气候因素。

郭文娟[7]论述了自然因素在晚清“丁戊奇荒”在内的灾荒期间的重要性。

郝平[8]也对山西“丁戊奇荒”的原因作了介绍。

赵艳萍[9]提出了造成蝗灾的原因,她认为蝗虫数量的消长受诸多因素影响,有气候、环境、食料、蝗虫生理特性等自然因素。

浅析中国近代灾荒的原因

浅析中国近代灾荒的原因
南 昌 高 专 学 报 2 1 第 5期 ( 第 9 0 0年 总 O期 ) 2 1 0 0年 1 O月 出 版 Jun ord N } C l g N .(u 9 ) O t 0 0 m oe e l o5S m 0 c. 1 2
1 3
浅 析 中 国 近 代 灾 荒 的 原 因
灾荒 发 生 的 频 率 。
关 键 词 : 国近 代 ; 中 自然 灾 害 ; 战乱 频繁 中 图 分 类 号 : 2 06 K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 7 5 (0 0 0 - 0 3- 10 - 3 4 2 1 )5 0 1- 3 0
自然 灾 害 是 全 人 类 的共 同 大 敌 。 人 类 一 直在 同 各 种
“ 遇 大 雨 ”“ 早 ” “ 水 ” “ 水 ” “ 淹 ” “ 旱 ” 连 、大 、大 、被 、被 、被 、
“ 雹 ”“ 霜 ” “ 震 ” 被 、被 、地 而未 言 成 灾 、 详 细 记 载 或 未 说 未
近 代 战乱 频 繁 , 会 动 荡 。 重 影 响 了农 业 生 产 的发 展 。 社 严
李 彦 华
( 丘师范学 院, 南 商 河 商丘 460) 7 0 0
摘 要 : 国近 代 自然 灾 害频 繁 发 生 。 究 其 原 因 , 了 自然 条 件 方 面的 因 素 之 外 , 下 的 小 农 经 济 生 产 力 发 中 除 低
展 水 平 、 重 失衡 的 生 态 环境 、 治 腐 败 、 乱 频 繁 等 原 因 大 大 降低 了政 府 和 人 民 的 防 灾 、 灾 能力 , 而 加 大 了 严 政 战 抗 从
2 严 重 失衡 的 生 态环 境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 类 不合 理 的开 发 活 动 导 致生 态 环 境 的严 重 失 衡 . 也 是 近代 灾 荒频 发 的 一 个不 可 忽 视 的 因素 。 在 鸦 片 战争 以 前 .我 国一 些 地 区 的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就 已很 严 重 .这 与 清 中 叶 以来 人 口的 增 加 以 及 由此 采 取 的 垦 荒 政 策 有 很 大 关 系 。 至康 熙 以后 , 国人 口迅 速 增 长 , 我 到 乾 隆 末 年 已达 到 三 亿 ,而 此 时 作 为 生活 资料 主 要 来 源 的 耕 地 没 有 增 加 , 多地 少 , 盾 非 常 突 出 , 了解 决 这 人 矛 为 个 矛 盾 . 们 纷 纷 向地 广 人 稀 的地 区 去拓 荒 和开 发 。 鸦 人 到 片 战 争 后 , 于 连 年 战 争 , 一 问 题 更 加 严 重 , 多 地 区 由 这 很 森 林 被 砍 光 , 处 是 荒 山 秃 岭 , 皮 草 木 被 破 坏 、 食 殆 到 树 剥

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综述

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综述

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综述摘要:随着我国史学的发展,灾荒史作为社会史的重要方面也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是此次灾荒研究的总述;其次是从灾荒的灾情描述、灾荒的形成原因、灾荒时的赈灾救荒和此次灾荒的影响方面,综合叙述历年来主要的研究成果和史学动态;最后是通过此次灾荒的研究给我们哪些灾荒史研究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河南;灾荒;研究综述引言1942-1943年河南灾荒指的是开始于1942年7月至1943年春发生在河南的旱灾。

大旱之后,又遇蝗灾,导致大饥荒遍及全省111个县。

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

据估计,在河南3000万受灾人口中,大约100至300万人死于饥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约300万人逃离河南。

这场灾荒在河南灾荒史上是危害最严重的大灾荒。

我们必须重视灾荒史的研究,因为“灾荒问题是研究社会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自然灾害不仅对千百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从灾荒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可以揭示出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许多本质内容来。

”①一、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总述对1942-1943年河南灾荒的研究,前人学者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但很少有研究综述进行过回顾与总结。

灾荒指自然灾害给人造成的饥馑。

灾与荒是概念不同的东西,二者间有密切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必然联系。

有灾不一定有荒,有荒也不一定必有灾。

灾,多称为灾害。

灾害形成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关于自然界,它是通过非正常、非一般方式释放破坏性自然力的主体;二是关于人类社会,它是指受这种破坏性自然力的受体。

一般所说的灾害都是自然灾害,它是一种或数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力,通过非正常的、非一般的方式释放出来,在一定范围内危害和破坏了人类正常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自然现象。

荒,多称为饥荒,①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二十多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二十多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二十多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王新宁
【期刊名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14)002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灾荒史被学者们逐渐熟悉并加以研究,二十多年来也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对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现状作以陈述,对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整体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扩展性研究三个方面作了学术回顾。

【总页数】4页(P91-94)
【作者】王新宁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70.7
【相关文献】
1.继承与创新:近30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概述——环境社会学的思考 [J], 薛辉;陈亚南
2.近二十年来中国近代电报史研究综述 [J], 杨永芳
3.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J], 董强
4.广西近代灾荒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刍议--大数据时代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突破“同质化”倾向的思考 [J], 薛辉
5.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J], 阎永增;池子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第 18卷第 3期 2 2 年 5月 0 1
苏州科技 o i ea Junl f uhuU i  ̄i f cec n ehooy( oi c ne ora o zo nv t 学院学报 ( dT cnl) Sc ̄S i c ) S e y S n 社会科学版 g e
V 1 8N . o. o3 2
现代学科意义 的灾荒史研究 , 肇始于 2 0世纪 2 0 年代 。当时的研究缺乏体系性与连贯性 , 仍不 但 乏上乘之作 , 以邓拓 的《 尤 中国救荒史》 商务 印 ( 书馆 13 97年 版 ) 冯 柳 堂 的 《 国历 代 民食 政 策 、 中 史》 商 务印 书馆 13 ( 94年版 ) 等论著 影 响巨 大。
中国灾 荒纪年》 李文 海等 著, ( 湖南 教育 出版社 19 90年版) 《 、 中国近代 十大灾荒》 李 文海等著 , ( 上海人 民出版社 19 年版) 94 为灾荒史的研究提供
了丰厚 的资 料 来 源 。新 世 纪 以来 , 类 灾荒 史 料 各 陆 续 出版 。 主要 有 :0 2年 火 恩 杰 、 昌森 主 编 20 刘
改革 开 放 以来 , 文 海 等 学 者 有 感 于 “ 学 危 李 史
国黄河 大事记》 黄河 水利 出版社 20 ( 04年版 ) , 20 05年天津 市档 案馆 主 编 的《 津地 区重 大 自然 天
灾 害实 录》 天 津人 民出版 社 20 ( 0 5年版 )20 ,06年 骆 承政 主编 的 《 国历 史 大 洪 水 调 查 资 料 汇 编》 中 ( 国书 店 出版 社 20 中 06年 版 )20 ,0 7年徐 泓 主 编
史 的研 究呈 现 出百 花齐 放 的局 面 , 出版 专 著达 十
余部 , 各类论文达五十余篇。新世纪以来 , 灾荒史

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重要联系。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

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

近十年来,一些矢志于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史界同仁,以极大热情投入到灾荒史的研究中去,使近代灾荒史研究硕果累累,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一近十年来,有10多部近代灾荒史(或含近代灾荒史部分)论著问世。

现将主要论著简介如下(见下表)。

表 1 近十年来近代灾荒史论著简表著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宫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李文海、周源灾荒与饥馑:1840-1919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李文海、林敦奎、程附图、宫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李文海、程附图、刘仰东、夏明方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以编年形式,分别省区,综合、系统地记述了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80年间自然灾害的状况,具体再现了水、旱、风、雹、火、蝗、震、疫等各种自然灾害,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范围和程度、灾区群众的生活情况以及清政府的救荒措施和弊端,是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的拓荒之作。

《灾荒与饥馑:1840-1919》是在《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对中国近代史上历次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程度、影响范围、造成的危害以及清政府救灾措施和弊端做了具体充分的描述和分析,具有纲要式近代灾荒简史的性质。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是《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的姊妹篇,它记载了《纪年》未涉及到的1919-1949年的灾荒记述,力求尽可能准确地反映这30年的灾荒面貌,它同《纪年》一道,成为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近代灾荒史的巨著。

《中国近代十大灾荒》甄选了近代史上灾情十分严重、影响极为巨大的十次重大自然灾害,分析了灾荒频发的原因、灾荒和政治的关系、灾荒和社会的关系,并力图通过对灾荒发生发展的成因、过程、后果以及各种灾害的频率及相互间的联系等方面的分析,探索我国近代灾荒的规律。

中国近代灾荒史理论探析

中国近代灾荒史理论探析

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主要以史料编辑和实证研究为主[1-11]。

相关研究的理论性也很强,但还没有从分支学科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灾荒史的性质、归属、内涵、体系、研究方法等作一个初步的厘清。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体系建构和若干理论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构想。

1 近代灾荒史的性质灾荒总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联系,自从有了人类,灾荒也便产生了。

灾荒,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刻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因此,每一代、每一时期的人们总是非常关注灾荒和注意对灾荒问题的研究。

中国灾荒史研究的历史同中国灾荒的历史差不多一样悠久。

从学科角度讲,灾荒史学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界兴起的一门“显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研究的“穷途末路”,另一方面是史学新领域开拓的一种尝试和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这样说来,灾荒史便逐渐成为社会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社会史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学科地位,而灾荒史作为社会史的一分支,在整个历史学领域也有其重要一席。

而且,它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内容有交叉的地方,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灾害学的研究方法有一致的地方,尤其是灾害学的理论与方法。

因为灾害体系结构的复杂性、演化的非线形,“就需要通过灾害历史的统计研究来探讨灾害发生的规律、运用条件类似的同类历史自然现象进行类比等研究方法被广泛地运用,成为灾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原本就是灾害学研究重要方面的灾害史研究的地位进一步提高”[12]。

这种灾害史与灾害学的交叉,从历史学的角度讲,我们可称之为“灾害历史学”,它具有专门史学的特征;从灾害学的角度讲,我们可称之为“历史灾害学”,它具有专门灾害学的特征。

两者的关系密切,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那么,究竟什么是灾荒史?学术界关于灾荒史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灾荒史是由于自然变异、人为因素或自然变异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原因所引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和过程的历史。

中国近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

中国近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

中国近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中国近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引言中国近代历史上,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促进了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近代河北灾荒分析述评

近代河北灾荒分析述评

近代河北灾荒分析述评中国历来是一个灾荒频仍的国度,而近代中国更是战祸连绵,时局动荡。

在人祸的催生下,天灾尤为惨重。

刘仰东对晚清灾荒发生频率作过一个统计,从1840~1911年,全国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354起,按年次计,少则5起(1891年),多则35起(1887年),平均每年22.36起,每月将近两次。

这个频度从整体上基本显示了灾荒在近代社会中的持续性和多发性的基本态势。

1灾荒是一个关系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大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灾荒史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勃兴,灾荒史才逐渐兴起。

研究近代灾荒史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文海认为“,研究中国近代灾荒史,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它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入、更具体地去观察近代社会,从灾荒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出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许多本质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对近代灾荒状况的总体了解中,得到有益于今天加强灾害对策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2戴逸也认为,近代灾荒史的研究,不仅对理解过去的历史十分重要,而且对今天的建设和未来生活也很有意义。

3刘仰东则把研究灾荒作为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视角,指出“灾荒史本身作为一个系统,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相关联,反映了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

因此,对近代自然灾害进行充分的探讨,十分有益于我们对社会历史的系统的准确的把握”。

4从区域社会史的视角考察灾荒与近代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无疑是一条可取的路径。

池子华、李红英、刘玉梅合著的《近代河北灾荒研究》(从下简称《灾荒》),日前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即是对这一研究取向的有益探索,堪称区域灾荒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一)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灾荒》是教育部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暨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近代应对灾荒的法制建设研究———以河北自然灾害为对象”的结项成果,全书近30万字,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

简述人文视野下的灾荒史研究中国灾荒史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简述人文视野下的灾荒史研究中国灾荒史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简述人文视野下的灾荒史研究中国灾荒史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有关灾荒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19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的兴起,这种情况已有所改观。

在随后的20余年里,灾荒史研究渐渐升温,成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新兴领域。

经过学者努力耕耘,灾荒史研究成果迭出,新材料、新观点不断涌现,增加了我们对历史灾荒许多感性的认识,亦加深了对中国社会变迁的了解,并为一些相关理论的探讨提供了有力的实证基础。

但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灾荒史研究者在理论视角、方法等层面均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时代性的问题。

如何正视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办法,是加深灾荒史研究的一个前提。

目前,有关灾荒史研究的评述文章已有10多篇①,足以使我们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有非常清晰的印象。

不过由于多数文章着重于观点介绍,对研究发展史的梳理以及研究取径的评述着墨不多,因此本文拟从这一方面试作初步探讨。

一、研究史的回顾前人对灾荒的关注最初从防灾贩灾开始,目前所知最早系统总结历史救荒经验的是宋代董谓的《救荒活命书》。

迄至清末民初,此类救荒书籍约有百余种之多,“均被当时的统治者奉为救荒佳肴和贩灾指南。

” 20世纪20年代,人们始从科学角度研究灾害,但在当时天灾人祸交织并发的情况下,灾害的严重社会影响亦引起了学者重视。

因此,在1930年代灾荒史研究已达到一个高潮。

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不过自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这种研究又被迫中断。

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关研究成果仍寥寥无几27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决定整理编辑地震历史资料,委托历史学家范文澜、金毓敝主持其事。

与此相应,各地气象局、文史馆、水利局或农科院也因兴办农田水利,掀起了整编旱涝灾害史籍的高潮。

李文海与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李文海与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李文海 与 中国近代 灾荒史研 究述评
苏全有 ,郑伟斌
( 河南 师范大学社会发展 学院,河南新 乡 4 30 ) 507 摘 要 :李 文海是 中国近代灾荒史研 究的拓荒者 ,他对该 学科在 2 0世纪 8 0年代后 的重新起步 、发展做 出 了
重要贡献。此中 因由,一方面是上世纪 8 0年代 史学的整体研究走 向所致 , 一方面也 与李 文海个人 的史学理 另 念、实践关系至密 。李 文海有 关近代 中国灾荒史 的研 究成果极 为丰 富,发表有系列独到观 点,这 主要体 现在 灾荒的成 因、应对 、影响 以及 灾荒学科价值等方面 。在他 的弓领 下,近数十年来我 国近代 灾荒研 究取 得 了相 I 当之进展,研究成果 日 丰硕 ,研 究队伍 日 壮大。 渐 趋 关键词:李文海; 灾荒 史;近代 中国
c nr uini te es ra dd vlp n f esbet ic 9 0 . r n ao , erslo eg nrl o tb t — at eeo met ujc s e18 s o er snii t ut f eea i o nh r t n ot h n F o e ts h e t h
中 图 分 类 号 :X 3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7 — 0 7 2 0 ) 0 一 1 0 O 6 3 8 4 (0 8 4 O 0一 6
A um m a y o e S r fLi W nha nd t s a c fDia t r fChi M o r i a heRe e r h o s s e so na i n de n
月 吾 I J
在 中 国 ,现代 学科 意 义上 的灾 荒 史研 究 ,起 步
Ti e m s

综上所述灾荒史研究可以把研究灾荒...

综上所述灾荒史研究可以把研究灾荒...

分类号??密级??编号??牟中唯『鬣火等博士学位论文壅鱼垫塑塑些垄查窒鱼垫送垫窒堑盘学位申请人姓名: 墨盛差申请学位学生类别:全里舅签圭申请学位学科专业:土璺重毯圭指导教师姓名:型焦趱博士学位论文⑧博士学位论文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论文作者: 石武英指导教师: 刘伟教授专业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年月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⑧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日期:为鸬年一月毋日作者签名:石式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 签参多烈缓.导日 : 日师期月日期:为,;年相露日 \氰复嚣加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园意途塞握交厦澄厦旦坐生;旦生;旦三生筮查导师签名.作者签名:否式楚州韦日期:油岁年、月.桁日期:匆嵋年厂月‘扣博士学位论文⑧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抗灾救灾成为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代东北灾荒史研究:综述与展望

近代东北灾荒史研究:综述与展望
收 稿 日期 :2 0 0 9—1 —0 1 1
编》 是 《 近代 中国灾荒纪年》 的姊妹篇 ,它记载 了 《 年》 未 涉及 到 的 11- 14 纪 99 99年 的灾荒 记 述 ,力 求尽 可 能 准 确 地 反 映 这 3 O年 的 灾 荒 面 貌 ,
作者简介 :郎元智 (9 2 )男 ,辽宁鞍 山人 ,研究 实习员 ,研究方 向:中国近现代文化史。 18 一
奠基性 的贡 献 。
《 近代 中 国灾 荒 纪 年 》 以编 年 形 式 ,分 别 省 区 ,综 合 、系 统 地 记 述 了 自鸦 片 战 争 到 五 四运 动 8 间 自然灾 害的状 况 ,具 体再 现 了水 、旱 、风 、 O年 雹 、火 、蝗 、震 、疫等 各种 自然灾 害 ,包 括灾 害发 生 的时 间 、地 点 、受灾 范围和 程度 、灾 区群众 的生 活情 况 以及清 政府 的救 荒措施 和弊端 ,是 近代 中 国
灾荒 史研 究 的 拓 荒 之 作 。 《 荒 与 饥 馑 :l4 — 灾 80

中国近代 灾荒史 的研 究现 状
11 } 是 在 《 99 近代 中 国灾 荒纪 年 》 的基 础 上 编 撰
而成 的 ,对 中 国近 代 史 上 历 次 大 的 自然 灾 害 的 发 生 、程度 、影 响范 围 、造 成 的危 害 以及 清 政府救 灾 措施 和 弊端做 了具体 充分 的描述 和分 析 ,具 有纲 要 式近 代 灾 荒 简 史 的性 质 。 《 代 中 国灾 荒 纪 年 续 近
【 历史文化研究】
近代 东北灾 荒史 研 究 :综述 与展 望
郎元 智
( 宁社会 科 学院 ,沈 阳 辽

10 3 ) 10 1 来自要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 ,连年的灾荒影响着近代 中国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 面,因而 ,对 于中国近代 灾荒史

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

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
要把灾害研究作为认识 中国国情 的重要方面 。 袁林运用统计学 、灾害学 、气象学 、地理学等方
收稿 日期:20 —82 0 90 .9 作者简介:焦会琦 ( 9 7 ) 17 ~ ,男,陕西铜 川人 ,天水 师范学院文 史学院讲师 ,硕士。
城市的研究 ,该文对于近代 的城市移 民研究提 出了一 个新 的视角 。王加华 的 《 清季至 民国华北 的水旱灾害
焦会琦 ,雷桂 贤 :近代华北灾荒史研 究述评
与作物选择 》《中国历史地 理论丛 》 第 1 ( , 8卷第 1 ) 初 年的河南大 旱及影 响 》( 史学月 刊 》 9 0年第 5 辑 《 ,19
对频繁灾 害影响下 民问改变农 作物种植 比例的 自我调 期 )认为造成 河南在这 次灾害下 出现人 吃人惨剧 的主 节机制进行 了探讨 。王 建革 的 《 清代华北 的蝗 灾与社 要原 因是救济不 力 ,尤其是 清政府 的消极 、低效 、腐 会控制 》( 清史研究 》 0 0年第 2期 ) 《 ,2 0 研究 了清政 败 。马雪芹 的 《 明清河南 自然 灾害研究 》( 中 国历史 《
第 2 卷 第 6期 4 20 0 9年 1 2月
天 中 学 刊
J u a f in h n o r l az o g n o T
、0 . 4 NO6 ,12 . De . 0 9 c 2 0
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
焦会 琦 ,雷桂 贤
( 水 师 范 学 院 ,甘 肃 天 水 7 10 ) 天 4 0 0
的倡 导[。邹逸麟认为 ,灾 害就是指 当 自然界 的变异 2 】
对人类社会造成 了不可承受 的损失时 , 才称之谓灾害 ,
因此 ,灾害有着 自然 和社会 双重 属性。 由于灾害的社

我国近二十年自然灾害回顾分析

我国近二十年自然灾害回顾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第9卷第6期CHINA TROPICAL M EDICINE Vol.9No.6June 2009我国地域面积广,地形复杂,人口密度高,人口流动频繁,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我国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如洪涝、台风、雪灾等;地震灾害;环境灾害,如干旱、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

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较为严重、有较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是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近二十年来的自然灾害负担,了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为我国救灾减灾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自然灾害相关数据来源于我国民政部、统计局和卫生部相关年度我国的自然灾害统计调查;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

数据资料还参考了比利时卢汶天主教大学灾害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灾害数据库。

1.2方法利用Excel 完成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学方法描述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2结果2.1主要自然灾害及死亡人数近二十年来,我国伤亡率最高的自然灾害是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死亡人数为87150人(包括失踪人数),我国近阶段主要的自然灾害仍为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前八位的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就占了其中的五位。

而四川汶川地震的破坏作用和伤亡人数比其他灾害的总和还多。

对于某些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和旱灾无法精确发生日期。

详见表1。

表1我国近二十年重大自然灾害注:*数据来源:中国地震局、中国民政部、国家统计局、比利时卢汶天主教大学灾害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2.2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自然灾害损失可以按照人员伤亡损失和经济损失分为两大类。

人员伤亡损失包括人员伤亡数、伤者的医疗费用和受灾人员中失去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或造成终生残疾的由社会福利事业支出的相关费用及死亡者的殡葬费用。

经济损失测算可以按财产损失的经济类型,如建筑业、商[疾病监控]我国近二十年自然灾害回顾分析张伟东,姚建义,田野,李萌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我国近二十年自然灾害,了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为我国救灾减灾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 分 类 号 : 2 0 7 K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8 4 2 1 0 17 0 7( 0 2) 2—0 9 0 1—0 4
O 引 言
“ ” 的是 灾害 , 荒 ” 的是饥 荒 。灾荒 的 灾 指 “ 指 历史 自古至今 中 国的 学者 都 在 书 写 , 书 中就 有 史 “ 异志” 描写当时的一些灾荒情况。 自 2 灾 , 0世 纪 8 0年代 以来 , 着社 会 史 研 究 的热 潮 , 荒 史 随 灾 也受 到 广泛 的关 注 。刘 仰 东认 为 “ 荒 是 考 察 近 灾 代 中 国社 会 的另 一 视 角 ” 。至 今 灾 荒史 仍 然 是 史 学界 的热议 话 题 。迄 今 为止所 发 表 的关 于 灾荒 的文章 和著述 非 常之 多 。这其 中也包 括 了近代 灾
荒 史 的研究 。
方 志 中都有 记 载 。例 如 , 国第 二 历 史 档 案馆 公 中 布 的 《民 国 以 来 历 次 重 要 灾 害 纪 要 ( 9 7 1 l — 13 ) 一 文 , 中记 载 了 1 1 99 》 文 9 7年 至 1 3 9 9年全 国 各 地 的 自然 灾 害 。对 于资 料 的整理 有李 文海 等主
整 理 和 总 结 。 还 有 影 印 重 刊 的 大 型 方 志 丛 书
1 研 究现 状
随 着灾 荒 史 研究 日渐 成 熟 、 壮大 。由 中 国灾 害 防御 协会灾 害史 专 业 委 员 会 于 2 0 0 4年 发 起 了 中国灾 害史 国际 学术研 讨会 , 以后每 年一 届 , 择 选 国 内在 在还 是研 究 方 面 有 实 力 的科 研 机 构 承 办 。
《 中国地 方 志集 成 》 1 9 - 2 0 ( 9 0 0 5年版 ) 《 、 中华 民
国史档 案 资 料 汇 编 》( 苏 古 籍 出 版 社 ,0 0年 江 20
版 ) 《中 国 地 震 历 史 资 料 汇 编 》( 学 出版 社 , 、 科
18 9 7年版 ) 《 国 近 五 百 年 旱 涝 分 布 图集 》( 、中 地
图出版 社 ,9 1年 版 ) 等 。这 些 资 料 的 整 理 对 18 等
于我们 研究 近代 灾荒 史提 供 了更多 的便 利 。
每 一次会 议都 有 大量新 的研 究成 果 出现 。最 近 的

近 二 十多年 来 关 于 灾 荒 史 的著 述 非 常 丰 富 , 但 是专 门写 中国近代 灾荒 史 的著作 其实并 不 是很 多 。主要 有李 文 海 等 著 的 《 国近 代 十 大灾 荒 》 中
议 。此 次 大 会 围 绕 “ 害 发 生 的 原 因 、 策 、 灾 对 预 防” “ 国灾 害 与 社会 变 迁 史 ”两大 主 题 , 结 与 中 并
年 》 湖 南教 育 出版 社 ,9 0年版 ) 《 ( 19 、 近代 中 国灾 荒 纪年 续编 》 湖 南教 育 出版社 ,9 3年版 ) 张水 ( 19 、 良的《 国灾 荒史 ( 9 7 13 ) ( 门大 学 出版 中 12 - 9 7 》 厦
箜! 兰鲞笙 塑
21 0 2年 6月
防 灾

技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院 学

Vo .1 No. 1 4, 2
J o n tt e o s se e e to . fI si fDia trPr v n in ut
J n. 01 u 2 2
二 十 多 年 来 中 国 近 代 灾 荒 史 研 究 综 述
编的《 近代 中 国灾 荒 史 纪 年 》 《 代 中 国灾 荒 纪 、近
年 续编 》 这 两部 书 “ 集 了 自 1 4 , 汇 8 0到 14 9 9年 有
关 灾荒 的大 量原 始 资 料 , 基 本 属 于 史料 长 编 性 但
质 -’ 一’ 。 。其次 是 李 文 海 等 整 理 的 《 国 荒 政 书 集 中 成 》, 中绝 大 部 分 内容 是 对 几 千 年 中 国 救 荒 思 书 想 、 荒对 策 、 荒制 度 和救荒 措施 进行 系统 化 的 救 救
非 常多 , 各个 地方 的档 案馆 和 当地 的文史 资料 、 地
收 稿 日期 :0 2—0 2 21 2— 5
与 晚清 政 治 》( 京 大 学 出版 社 ,0 2年 版 ) 。 北 20 等
作 者 简 介 : 新 宁 ( 9 6 ) 女 , 西 省 西 安 市 人 , 士在 读 , 王 18 一 , 陕 硕 主要 从 事 中 国 近现 代 史 方 向 的研 究 。
( 上海 人 民 出 版 , 9 4年 版 ) 《 代 中 国 灾 荒 纪 19 、近
次会议 是 2 1 0 在 华 南农 业 大 学 举 办 的第 八 1年
届 中国灾 害史 国际 学术 研 讨 会 。复 旦 大 学 、 中央
研究院、 中国地 震局 等 高 校 及 科 研 机构 参 与 了会
王新 宁
( 华 师 范 大 学 ,四 川 南 充 西 6 70 ) 3 0 9
摘 要 : 2 自 0世 纪 8 0年 代 以来 , 国近 代 灾荒 史 被 学者 们 逐 渐 熟 悉 并 加 以研 究 , 十 多年 来也 取 得 了非 常 多 中 二 的研 究成 果 。本 文将 对 中 国 近代 灾 荒 史 的 研 究 现 状 作 以 陈述 , 这 些 研 究 成 果 分 别 从 整 体 性 研 究 、 对 区域 性 研 究 、 展 性 研 究 三 个 方 面 作 了学 术 回顾 。 扩 关 键 词 :近 代 ;灾荒 史 ;研 究 综 述
合具 体 案例 , 对华 南 地 区 的灾 荒 与社 会 变 迁 等 问 题 , 开 了跨 学科 的 、多 角度 的交 流 。 展 在 资料 的整 理方 面 , 国 近代 灾 荒 史 的资 料 中
社 ,9 0年 版 ) 刘 仰 东 、 明 方 的 《 荒 史 话 》 19 、 夏 灾
( 会科 学 文献 出版社 ,0 0年 版 ) 康沛 竹《 社 20 、 灾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