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3.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甲>S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
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
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4.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

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
A .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B .一直保持不变
C .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D .先变小,然后变大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和压力F 的大小关系为 ( )
A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B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C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D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 +S S =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
A .600Pa
B .720Pa
C .900Pa
D .1050Pa
7.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 、B (G A =G B ),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 .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 .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 .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8.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
A.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
B.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
C.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
D.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
9.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下表中列出了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中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限压阀的质量为40g,大气压值取1.0×105Pa.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下表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
气压/×105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水的沸点
100104108111114116118119120 /℃
A.120℃B.118℃C.114℃D.104℃
10.图中,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容器,分别放有甲、乙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两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球的质量相等B.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C.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D.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
11.有A、B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那么A、B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

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2.如图所示,一个重4N,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重5 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10cm,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N,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13.(1)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

用带厚手套的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变高了,这一现象说明力可以______;本装置还可以制成一个读数较准确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请写出它的名称)。

(2)在另一个瓶子中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

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将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瓶内气体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用托盘托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4.为了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翔翔和老师一起制作了一个特别的水槽:水槽分成M、N 两部分,M的底部面积为1 000 cm2,N的底部面积为400 cm2,厚度均忽略不计,N的底部高出M底部10 cm,并且在N的底部有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开口,使M、N相连通,如图甲所示;另外还准备了一个边长等于10 cm的正方体木块。

翔翔将木块完全密封
在正方形开口上方并使其不下落,然后向N水槽中注水使h1=15 cm,观察到木块没有上浮如图乙所示。

继续向M水槽中注水,如图丙所示,直至木块能刚刚脱离N水槽的底部,此时水槽M中水深32cm。

当向N水槽中注水结束时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Pa,木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15.(1)如图1,“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mg/cm3,用它做成体积为100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_____kg。

(2)如图2,A砖长、宽、高分别为0.4m、0.2m、0.1m,它的重为160N,A砖的密度ρA =_____kg/m3.另一种外形跟A砖一样的B砖,当A砖侧放、B砖立放在水平地面时,A,B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A、B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后,两砖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之比△ρA:△ρB=_____。

16.如图所示,有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物体A重30N,B重10N,则B对A的压力与A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若物块A与物块B的边长之比为2:1则B对A的压强与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物块A与B的密度之比为
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两个底面积不同(S甲<S乙)、高度相同、质量可以忽略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则P水_____P酒;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F乙(ρ<ρ酒精<ρ水)。


18.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载货4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20dm2,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g=10N/kg)如图,若容器中有两种不相溶的
液体密度为ρ1ρ2,深度为h1、h2,可以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液=_________.
19.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4×103Pa,求此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kg/m3.
20.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逐渐浸入装有水的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的深度h变化如图乙所示。

⑴当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h为1.5cm时,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

⑵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量程0~5N)、玻璃板和轻质吸盘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
F
p
S
,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明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2)实验中小明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______;
(3)若实验中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
大气压的大小。

(设当地大气压约为1.0×105Pa)
2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中,小丽利用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及相同的三本字典,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小丽是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图乙、丙,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3)通过观察比较图________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若图乙、卯中字典对海绵、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乙、p卯,则p乙______p卯(选填“>”、“=”或“<”),原因是_______;
(5)小丽同学想按图卯测量一本字典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产生的压强,请你帮小丽完成实验步骤:
A.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一本字典的重力为G;
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字典的长a、宽b、厚c;
C.则一本字典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对水平桌面产生的压强p卯= ______。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3.如图甲是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

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1)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A向下运动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浮力与______(选填“物体体积”或“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物体A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为_____N,且保持不变,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若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该同学没有调零而直接进行测量,这样计算出的浮力值
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结合试验数据,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kg/m3.本实验中先测金属圆柱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

若改变操作先后顺序,物体A的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或“无法判断”)
(4)如果将盛水的柱形容器换成梯形容器,如图,再将A物体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则物体放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随h的变化图象是图中的_______.(选填“A”“B”“C”).
24.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刻度线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计算活塞的面积
S=____________.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 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 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 N.
c. 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 cm.
d. 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 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_____.
(2) 实验步骤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________Pa.(3) 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 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 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 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大气压强的值应为____________Pa
四、作图题
26.物体重80N,放在斜面上,在图甲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图乙中的小球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对地面压力F的示意图.
27.(1)装满水的容器壁上开有三个小孔,请画出水从小孔中流出并落到地面的大概轨迹.并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1:水从小孔中流出最终都落到地面是因为水受到的原因.
问题2:请说出你这样画的理由:
(2)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及物体A对斜面压力F示意图.
28.作出图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五、计算题
29.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其底面积为2×10-2m2,甲和乙是由同种金属制成、体积不同的圆柱体。

若只在圆柱形容器内轻放入甲(或乙)时,甲(或乙)浸没在水中,且有水溢出容器。

现测得甲(或乙)轻放入容器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以及溢出水的质量m,并记录在下表中。

所放的
圆柱体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Pa)
溢出水的质量m
(kg)
甲980049002
乙1176049004
(1)求容器的高度h。

(2)求放入甲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

(3)(a)求甲、乙质量的差值∆m;
(b)求制成圆柱体金属的密度ρ。

30.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平底烧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烧瓶重G1=1N,底面积
S=30cm2;瓶内水重G2=5N,水深h=10cm。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
(1)水对烧瓶底的压力;
(2)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3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型容器重5N,底面积100cm2,细线上拉着重为3N 的木块浸没水中,容器内水面由15cm上升到20cm(g=10N/kg).求:
(1)木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剪断绳子后,木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还是减小了?改变了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因为S甲>S乙,由p=F/S可知,p甲<p乙,故A错;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利用极端法,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去与乙相同的体积,则乙对地面的压力为零,乙对地面的压强也为零.所以,p甲>p乙,故B错;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对于柱体而言,它们桌面的压强p=F/S=ρgh.无论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还是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对地面对的压只与密度和高度的乘积有关.因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ρ甲ga甲3=ρ乙ga乙3,由图可知a甲2> a乙2,则ρ甲ga甲<ρ乙ga乙,即p甲<p乙.故C错,D对.故选D
考点:压力和压强
2.C
解析:C
【解析】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口小底大,乙容器口大底小,所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放在两容器中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故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
,又由液体重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关系,甲图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大于液体重

力,乙图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关系为:F甲>F
,故答案选C。


3.C
解析:C
【分析】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固体压强一般用p=分析,但对于粗细均匀的实心柱体,也可以按照液体压强公式p=ρgh比较大小.
【详解】
A、根据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且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可以直接得到甲的密度大于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根据F=G=mg=ρgV可以得到甲减小的压力就要大于乙减小的压力,但由于甲的底面积大,所以最后甲的压强不一定小于乙的压强,故A错误;
B、两物体原来的压强相等,因为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由于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p=ρgh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在h甲小于h乙条件下,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由公式p=ρgh可知,甲对水平面的减小的压强大于乙对水平面减小的压强,所以最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故B错误;
C 、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乙的重力不确定,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两个物体减小的压力相同,由于甲的受力面积较大,故甲减小的压强较小,则么甲剩余部分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剩余部分的压强,故C 正确;
D 、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则甲增加的压力与乙增加的压力相等,由于甲的底面积大,所以甲增加的压强较小,最后甲的压强一定小于乙的压强,故B 错误. 故选C .
4.A
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水的总体积不变,容器下部横截面积大,所以水面向下移动时,开始时水的深度减小,如下图所示:
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强减小,活塞面积不变,则它受到的压力(F pS =)减小,所以拉力即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当水全部进入到下面的容器后,活塞下移水的深度不变,所以压强和压力都不变,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

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不变,A 对。

考点:压强
5.C
解析:C 【详解】 由公式
F G gV p gh S S S ρρ=
=== 因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p gh gh ρρ=甲甲乙乙
且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当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 g h h p gh ρρ=-甲甲甲甲 =(-)p g h h p gh ρρ=-乙乙乙乙
由于ρ甲<ρ乙,即ρ甲gh <ρ乙gh ,所以,p gh p gh ρρ-<-乙甲即p 甲>p 乙;
原来甲物体的高度小于乙物体的高度,原来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由题意可知,根据粗细均匀的物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切去的体积较大,甲的密度更大,所以G 甲切>G 乙切;而原来的重力=剩余部分的重力+切去部分的重力,
所以可知,G 甲>G 乙,即F 甲>F 乙,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6.B
解析:B 【详解】
设A 、B 两液体的质量为m ,由题意结合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压强的公式F
p S
=得,液体A 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
=
===600Pa F G mg p S S S 甲甲甲甲甲甲
液体B 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
===450Pa F G mg p S S S 乙乙乙乙乙乙
那么甲乙容器的底面积之比
S 甲:S 乙=450∶600=3∶4

3=4
S S 甲乙
而2
S +S S =
甲丙
乙,所以 S 丙=2S 乙-S 甲
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后,液体对丙的底部压强
222288
=====450Pa 720Pa
35255244
mg mg mg mg mg p S S S S S S S =
⋅⨯=--乙甲乙丙乙乙
乙 故ACD 都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7.C
解析:C 【分析】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根据p gh ρ=得出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关系;
(3)取出物块后,A 的液面下降的多,B 的液面下降的少,由此即可判断; (4)根据压强公式F
p S
=比较压强的大小. 【详解】
A.甲悬浮,F 浮甲=G 排甲=G ;乙漂浮,则F 浮乙=G 排乙=G ,所以浮力相同,故A 错误; B 、物体在甲中悬浮,则ρ甲=ρA ,在乙中漂浮,则ρ乙>ρB ,ρ甲=ρ乙,因此ρA <ρB ,
深度相同,由p gh ρ=可知,B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故B 错误;
C 、取出物块后,A 的液面下降的多,B 的液面下降的少,两容器中液体深度h A <h B ,又ρA <ρB ,由p gh ρ=可知,B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故C 正确;
D 、B 容器液体密度大于A 液体密度,甲排开A 的体积大于乙排开B 的体积,取出后物体后B 液体体积大于A 液体体积,B 液体的重力大于A 液体重力,由压强公式F
p S
=得,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D 错误. 故选C .
8.D
解析:D 【详解】
若容器为圆柱形,容器装1kg 水改为3kg 水,压强将变为3p 0;若容器为甲图,容器装1kg 水改为3kg 水,水深变化量比圆柱形容器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大于3p 0;若容器为乙图,容器装1kg 水改为3kg 水,水深变化量比圆柱形容器小,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小于3p 0,由此可见容器如图乙;如乙图放置装3kg 水时,水的重力为
310N/kg 30N G mg ==⨯=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 pS ghS
G ρ==<
所以30N F <乙。

故选D 。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当高压锅内气体刚好将限压阀顶起时,此时锅内水温度达到最高.高压锅内气体刚好将限压阀顶起时,锅内气体对出气孔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和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之和,根据p =
F
S
、G =mg ,则锅内气压为: p =p 0+p 阀=p 0+F S 孔=p 0+G S 阀孔=p 0+m g S 阀孔=1.0×105Pa +-620.04kg 10N/kg
1010m
⨯⨯=1.4×105Pa . 由表可知,当锅内气压为1.4×105Pa 时,水温为114℃,即该高压锅内水温最高可以达到114℃.故C 正确.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由题甲漂浮,所以ρ甲<ρ水;乙悬浮,所以ρ乙=ρ水,则ρ甲<ρ乙。

A .ρ甲<ρ乙,由图V 甲>V 乙,由m=ρV ,不能确定甲、乙质量大小关系;
B .漂浮和悬浮时,F 浮=G 物,由于两球质量关系不能确定,因此浮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C .由F=pS=ρghS 可知水面高度相同,液体密度相同,但容器底面积不一定相同,因此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不一定相等;
D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可知深度相同,密度相同,因此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
11.6∶1 6∶7 【分析】
由正方体边长比可得其体积比,结合密度比可得质量比(即物重比),根据叠加情景和压强公式可以求解问题。

【详解】
[1][2]由A 、B 的边长之比为2:1,得A 、B
解析:6∶1 6∶7 【分析】
由正方体边长比可得其体积比,结合密度比可得质量比(即物重比),根据叠加情景和压强公式F
p S
=可以求解问题。

【详解】
[1][2]由A 、B 的边长之比为2:1,得A 、B 的体积比为
3A B 28()11
V V == A 、B 的质量比为
A A A
B B B 386411
V V m m ρρ==⨯= 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对B 的压强与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1A A B A A A A 2B B A A B B A A B B 386:38417
p G G G gV V p S S gV gV V V ρρρρρρ⨯=====⨯⨯++++ 12.4500 【详解】 [1]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水对杯底的压力 F=pS=1000Pa×20×10-4m2=2N
[2]
解析:4500 【详解】
[1]水对杯底的压强
p =ρgh =1.0×103kg/m 3×10N/kg×0.1m=1000Pa
水对杯底的压力
F =pS =1000Pa×20×10-4m 2=2N
[2]盛有水的琉璃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F 1=
G 杯+G 水=4N+5N=9N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114219N 4500P 00a 2m
F p S -=
=⨯= 13.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温度计 大于 升高 变大
【详解】
(1)[1]用双手挤压玻璃瓶,而玻璃瓶中灌满水,因瓶子的容积会减小,所以会观
察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变高了,这
解析: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温度计 大于 升高 变大 【详解】
(1)[1]用双手挤压玻璃瓶,而玻璃瓶中灌满水,因瓶子的容积会减小,所以会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变高了,这一现象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把这个厚玻璃瓶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水的体积因为热胀冷缩发生变化,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这个装置可以制成一个温度计;
(2)[3]从图乙可以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于瓶内液面,所以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4]用托盘托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由于大气压会变小,瓶内的气压不变,那么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升高;
[5]根据p gh ρ=可知,水柱高度上升,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会变大。

14.0.7×103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h1=15cm=0.15m ,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1=1×103kg/m3×10N/kg×0.15m=1500Pa; 木块的上表面
解析:0.7×103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h 1=15cm=0.15m ,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ρgh 1=1×103kg/m 3×10N/kg×0.15m=1500Pa ;
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 上=pS 木=1500Pa×(10×10-2m )2=15N , M 水槽中的水离木块底部的高度:h 下=h M -h 0=32cm-10cm=22cm=0.22m ,
水对木块下表面压力:F 下=p 下S =ρgh 下S =1×103kg/m 3×10N/kg×0.22m×(10×10-2m )2=22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