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复习(南林)整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经济学复习(南林)整合版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基础部门
指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而为城市带来收入的部门。
2、城市经济结构
1)构成城市经济系统的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组合状态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2)城市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分工状态在城市经济领域内的反映。
3、“当斯定律”
1)当斯指出,人们一般认为,修路能缓解交通的拥堵.扩大设施供应能力能满足交通需求的增长。
但当斯研究后发现,道路畅通后交通流会重新分布.其他地方的交通马上会被吸引过来,从而产生新的拥堵;交通设施通行能力提高后,会迅速被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所抵消,设施建设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
2)当斯定律表明,道路建设不能完全解决拥挤问题。
美国的交通专家当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新交通设施建设诱发交通量的论点。
4、就业
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没有工作,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新增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二是原有的劳动者失去了旧工作、尚未找到新工作。
9、城市基础设施
既为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0、城市经济规模
城市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经济的综合容量与范围,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资产规模、市场规模和经济当量。
11、城市经济功能
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经济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经济中心作用,以及由这种作用发挥而产生的效能。
12、集中系数
指某一地区的某一经济部门,按人口平均的产量、产值等相对数,与全国或全区该经济部门相应指标的比值。
13、弹性系数
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
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
14、溢出效应
属于一种外部效应,无意识影响的间接作用。
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的得不到的收益。
15、世界城市
1)彼得·霍尔: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
2)英美学者:世界城市是指在全球或世界某一大区域范围内起到经济枢纽作用,并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国际服务功能,集中世界主要的跨国公司与金融机构,城市人口规模大部分在500万人以上的超级城市,有的已经成为超大型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16、国际性城市
1)指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虽然很高,但还没有达到世界城市水平的城市。
2)即:国际性城市是在人、财、物、信息和整体文化等方面进行的跨国交流活动不断增加,其
辐射力和吸引力影响到国外的城市。
3)特征:一是国际化,二是大都市。
17、社会救济制度
由国家出资建立,具有特殊的针对性,通常是专门针对残疾人、孤儿、孤寡老人等丧失劳动能力者的福利帮助的制度。
也包括为应付突发性的灾害事件而对受灾人提供的食品、医药、救济款等临时救助。
18、社会保险制度
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对国家公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失业、退休等不同时期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来源给予物质帮助和保障的制度。
19、特殊补助制度
针对某些特别限定的对象进行的社会化的资助和救济项目的制度。
这些补助的发放往往并不与受助对象的经济受益情况相联系,而只注重他们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如对伤残军人、百岁老人、专业人才的补助等
20、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是城市经济整体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动态演化过程,包括:城市价值的增长;城市物质财富的增长;城市人口的增长。
城市经
济增长的最高原则,是满足城市主体——人的需要。
二、简答题
1、聚集不经济的主要表现
1)交通拥挤使市内运输费用和时间大大增加。
2)地方资源的不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将可能导致能源、原材料供给短缺,而远距离从区外大量运入,又需要花费巨额运输费用和运输扩建或新建投资。
3)用地用水紧张,供电不足,地价和水电成本大幅度提高。
4)住房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5)大城市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展,导致通勤人数和通勤距离大为增加。
2、最佳污染水平及其意义
厂商为追求最大利润,希望将生产规模扩大至MNPB线与横轴交点Q’.这时其私人纯收益为A+B+C。
同时,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迫使社会为此支付外部成本,社会总外部成本为B+C+D。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社会成本相当于私人成本加上外部成本.社会纯收益就相当于私人纯收益减
去外部成本,即(A十B十C)一(B十C十D)=A—D 。
图l表明,在生产规模和污染物排放置达到Qs所代表的水平时,社会纯收益A—D达到最大值,因而QE被称为最佳污染水平。
3、住宅的特性
1)住宅的多样性
体现在房屋的大小、位置、建成年限、楼面布置图、内部特征以及有用性方面。
2)住宅的不可移动性
住宅一旦建成,其位置就是固定的,一般很难移动。
3)住宅的耐用性
只要设计合理、施工正常且维护得当,其自然寿命都在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
4)住宅的昂贵性
2014年全国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为7.1。
5)密集性
为了节约用地,减低住宅及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必然要求城市住宅成幢、成片、成区地密集建设。
6)搬迁费用也比较高
除了搬迁的大量货币成本,还包括与离开旧邻有
关的成本,如学校、商店和朋友
7)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要求
西方城市社会中,还涉及到邻居的种族和宗教背景。
4、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垄断等。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
外部性是一种经济活动的没有完全被市场价格所反应的额外成本及收益。
外部性普遍存在于城市活动中。
外部性出现时,市场对于物品的配置是缺乏效率的,即市场失灵。
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来解释外部性。
即认为外部性是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造成的。
从市场失灵来看,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全,市场机制扭曲等原因引起市场失灵,从而形成外部性。
从政府失灵的解释来看,是由于政府未干预,政府政策失灵,政府干预政策的低效率或高成本引起政府失灵,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外部性。
5、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1)服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
2)效益的内部性与外部性
3)设施的耐久性和时代性
4)建设的超前性和运行的整体性
5)需求的周期性与供给的连续性
6、环境经济学里的“经济人假定”理论
经济人假定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规范,经济人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并不考虑社会利益和自身非经济利益。
因此从经济人假定出发,环境经济学一般用正值贴现率的方法计算不同时期的费用和效益换算成现值。
注:在同代人范围内采用正值贴现率是合理的;而涉及到经济行为对后代人的影响时,经济人假定就显得无能为力。
环境问题是宏观的、动态的、代际的,因此经济人假定本身存在着缺陷。
7、现代福利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制度
2)社会救济制度
3)公共福利制度
4)特殊补助制度
8、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
②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
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
③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
④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⑤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
⑥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农业等。
9、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供给人们从事各种城市活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特定地段不同用途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在供给稀缺性和位置固定性基础上出现了土地占有的垄断性和地价的昂贵性。
2)土地的资产性
土地作为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和交换价值;土地可以被占有和控制,具有保值性;同时可流通,可以增值;土地的位置影响其价值,从而产生土地级差收入。
3)城市土地的法律特性
主要表现为一块土地在其所有权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可以衍生出其他权力,其中包括使用权、租赁权、经营权、处置权等。
4)土地报酬的递减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土地集约利用的限度。
10、拥挤定价的理论原理及意义
拥挤定价就是把使用道路时的费用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收费,从而使道路使用者在面临一定的拥挤收费时,不再使用道路或改变行驶路线,从而缓解道路的拥挤程度。
拥挤定价的收费标准,就是道路使用的总边际费用和边际个人费用的差额。
意义:拥挤定价的最初目的是经济上的原因,涉及拥挤道路的效率。
当使用路网的需求增加时,由于拥挤的影响,使道路使用者的速度下降了,道路使用者的费用上升了。
只有出行者使用道路的费用低于他们从中获得的效益时,他们才使用道路,这可以称为是拥挤控制需求。
拥挤定价就是收取总的边际费用和边际个人费用的差额,确保旅行者是那些从旅行中获得效益超过他们支出的费用的人。
11、新自由主义的政府失效论的主要观点
基本思想是:国家在现代社会中不应该起任何作用,当今社会必须回归到亚当斯密自由放任主义。
新自由主义告诉我们,市场虽然不是十全十
美的,但是政府并不比其他机构更圣洁、更正确,政府干预的失效和市场失效一样严重。
1)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也无能为力。
2)政府干预是人为的,往往服务于经济意外的政治目的。
3)计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也不一定符合客观要求,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
4)政府调节手段有限。
5)政府干预容易形成权力集团,独断专行,甚至出现最大的国家垄断,遏制竞争。
12、土地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主要区别
(1)生产成本不同:一般物品的价格必然含有生产成本因素,而地价不一定含有生产成本因素。
(2)供求变化不同:土地由于具有不可移动性和数量不变性,其供给弹性较小。
(3)价格差异不同:—般物品可以标准化,价格较一致。
土地由于具有独特性,没有两宗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价格差异较大。
(4)市场性质不同:一般物品的市场为较完全的市场,形成的价格比较客观,而土地市场为不完全市场,形成的地价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5)折旧现象不同:一般物品有折旧现象,其价值
通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低。
土地具有不可毁灭性,不仅无折旧现象,而且有增值现象,其价格通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然升高。
(6)形成时间不同:一般物品价格形成的时间通常较短而且容易,而地价形成的时间通常较长而且较难。
13、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
1)政府要对消费和投资等方面进行干预,填补缺口。
2)政府机能必须扩大。
3)政府要承担再分配的责任。
14、安全活动的基本特性
1)安全的不确定性
2)安全的相对性
3)安全的极向性
4)安全实现的有限性
5)安全是公共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6)安全的人本性
15、经济活动的区位影响因素
1)地租理论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利用通过价格而进行调节,地租是制定土地价格的基础。
地租即衡量土
地需求和竞争强度的最好尺度,租金是选择最优位置的决定因素。
2)成本因素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土地的价格与租金随着离中心商业区的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且幅度较大,需考虑用人成本、交通运输成本等。
3)收入因素
决定收入的因素有购买区的大小、人口的数量和购买力。
4)利润率
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企业需要选择一个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最低成本的位置。
16、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
1、土地区位。
宏观层面,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微观层面,城市中不同地段由于位置、交通、景观等的差异。
2、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条件。
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程度,质与量的水平不仅影响开发建设的投资成本,也会影响投资效益。
3、规划条件。
政府通过城市规划合理组织城市各项用地,这使得规划可能给予某些土地最大的开发收益而相应限制某些土地的开发。
如土地使用功能、土地开发技术经济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等)。
4、投资环境。
包括投资所在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的完整性、配套性、连续性,劳动力、原材料和技术服务市场的条件和水平。
三、论述题
1、结合某一城市,谈谈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2、以“城市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题,论述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对策,以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
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从短期看取得了经济利益,提高了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准。
但是,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的。
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经济发展,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损害了人民身体健康,降低了人民生活品质。
而且污染者在使用环境资源时所聚集的财富,与修复治理其破坏环境所需成本相比,差距悬殊,代价巨大。
总:城市环境防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运用综合措施来整治、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协调经
济建设、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
3、根据城市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论述工业、零售业和办公业合理选址
影响因素:地租、成本、收入、利润率
1、工业
1)原料燃料及销售:接近原料厂地及产品销售地区,运输方便。
燃料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供应。
2)用地:厂区用地面积应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并预留扩建用地。
居住用地应根据工厂规模及人员,按国家、省、市所规定的定额,计算所需面积。
施工用地应根据工厂建设规模、施工人数、临建安排等因素考虑。
3)地形:外形应尽可能简单,矩形最佳。
一般情况下,自然地形坡度不大于5‰,丘陵坡地不大于40‰,山区建厂不超过60‰为宜。
4)气象:考虑高温、高湿、云雾、风砂和雷击地区对生产的不良影响。
考虑冰冻线对建筑物基础和地下管线敷设的影响。
5)水文地质: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地下室和地下构筑物的深度;地下水对建筑基础最好无侵蚀性。
了解蓄水层水量。
6)工程地质:应避开断裂层和地震区,泥石流、滑坡、溶洞等地质恶劣区。
应避开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古井、古墓、坑穴密集的地区。
场地地基具有一定承载力。
7)交通运输:根据综合因素合理确定采用的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空运)。
运输路线应最短,方便,工程量小,经济合理。
8)给水排水:靠近水源,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并符合生产对水质、水量、水温的要求。
2、零售业
1)方便消费者购买
2)方便货物运输及自身经营需求
3)有利于竞争
4)有利于网店扩充
3、企业
1)办公业的选址是非常有弹性的,主要根据办公的职能而定。
2)对于大的商业和工业企业的办公楼而言,影响其选址的因素与影响工业选址的因素一样,如要素成本(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等)、交通运输和通讯成本、集聚效应及收入等。
3)尤其是对于国际性的办公业而言,影响其位
置选择的因素一般有市场和劳动力、交通和通讯设施、当地政府对新企业的态度、语言和文化的因素、专业人员与主管的素质与能力以及他们的住房与健康状况等。
3)大部分企业都喜欢在CBD为其办公楼选址,因为这里可以最大程度地接近劳动力市场,有良好地通讯技术设施和最充分的市场信息,集聚效应较明显。
更主要的是,在这里可以与客户面对面交流。
4、论述适度规模、合理规模和最佳规模理论及其所适用的城市
①适度规模:同效益成本交汇点相对应的规模点。
超过这个点,效益就趋于下降,成本将急剧上升,这时从规模适度走向不适度。
②合理规模:城市总体所形成的聚集力大于扩散力的规模区间。
如果超过B点,聚集力下降,扩散力大力上升,规模就趋于不合理。
③最佳规模:说法一:能使城市创造出最高经济效益的规模就是最佳规模。
城市经济效益同城市规模的关系是一条倒U字型曲线。
说法二:城市总体集聚力超过扩散力,其差值达到最大的点,就是最佳规模。
否则,从C到B的点只能
算是合理规模。
5、试以某城市为例,讨论规划是龙头还是经济是龙头?该如何发挥这一龙头作用?
天津。
规划是龙头。
城市规划既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也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又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客观上起着“龙头”作用。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
1)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要求进行规划。
2)创新规划思路:构建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核心,层次简明、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体系, 量化规划目标, 保证各项发展目标的“落地”。
3)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前期调研和基础理论研究,就天津城市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增强规划的引导、统筹和宏观调控功能
1)提升规划编制速度:制定实施天津全市规划
编制年度计划,统筹全市规划编制,避免规划的重复、交叉等。
2)提升规划调控、统筹和引导能力:创新规划编制,整合空间资源,实现统筹发展。
3)增强规划编制的主动性。
3、增强规划的约束力,维护好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1)强化规划的法律效力: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2)积极营造良好的规划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规划法规体系,尽快出台《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
3)完善规划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市、区(县)、镇(乡)三级规划执法监察体系,完善规划巡查机制,实现对违法建设行为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积极推进“阳光规划”: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的监督。
6、以“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与对策”为题,论述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危害与调控对策
1、原因:
房地产成本:1)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2)土地资源有限,相关成本增长3)土地的出让制度,房产商的负担加重4)开发商囤地等违规行为和市场的过度投机
政府管理缺陷:1)法律法规不健全2)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通胀预期3)自身利益驱使4)信息渠道不完善
消费者自身:1)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需求量大幅增加2)安居乐业的传统思想3)消费者的投资偏好
其他原因:1)商业银行的发展2)外资的大量涌入
2、危害:
1)抑制了多数普通劳动者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2)高房价使进城务工农民难以转为市民,阻碍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3)高房价促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加剧了财富分配不公
4)高房价阻碍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协调发展5)高房价抬高了工商业成本,削弱了中国经济
竞争力
6)房价过快上涨还可能压抑我们本来亟待开发的国内消费需求
7)高房价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颠覆性的破坏作用
8)房市泡沫破裂,最终必然重创经济金融体系,导致经济社会危机
3、对策
1)增加土地的供给、加强土地的有效监管,创新土地的出让制度
2)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实行租售并举、以租为主,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满足基本住房需求。
3)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完善租赁补贴制度,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
4)金融调控政策
一是启用加息、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特种存款等工具回收过剩的收货币流动性。
二是保持存贷款实际利率为正,运用差别利率促进住房供应结构调整。
三是适时对房地产贷款规模增速或比例实施控制。
四是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开征物业税。
五是在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环节建立统一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六是增加大户型商品房的税收。
5)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优先安排政策性商品住房用地,合理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严格控制大户型高档商品住房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