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纯德老中医运用小方治病的体会---桂枝甘草汤治疗大汗后心悸失眠
经方:桂枝甘草汤(阵发性心悸)
经⽅:桂枝⽢草汤(阵发性⼼悸)桂枝⽢草汤【原⽂】桂枝四两(去⽪) ⽢草⼆两(炙)右⼆味,以⽔三升,煮取⼀升,去滓,顿服。
【作者】张仲景【出⾃】《伤寒论》【经典回顾】1、发汗过多,其⼈叉⼿⾃冒⼼,⼼下悸,欲得按者,桂枝⽢草汤主之。
【剂量】1、桂枝如果四钱,⽢草就⽤⼆钱;2、桂枝是⽢草的两倍。
【组成】⽢草桂枝【时机】1、⼼下动悸(⼼悸)的时候⽤的,⽽且动悸的程度⽐较严重。
2、⼼悸可能是因为发阳发太多了是阳虚,所以阳虚产⽣的⼼悸。
不是药⽅错了,是病⼈的⼼脏功能弱,⿇黄汤肺出汗后,⼼脏⽆法⽴刻将⽔补到肺上来。
3、过度发汗后的失眠。
4、(1)从肚脐上冲到⼼脏的动悸,桂枝⽢草汤。
(2)当动悸在肚脐以下时,茯苓、⽢草;肚脐以上动悸,桂枝⽢草汤;肚脐后⾯发出来,苓桂⽢枣汤。
【应⽤集锦】1、不仅⼼下悸,⼼中亦悸。
故⾃冒其⼼,是以桂枝⽢草汤单⽅⼤剂⽽顿服,以图急救。
如果冲逆急迫之状不剧,反胸腹间动⽓跳动⽽烦者,乃桂苓⽢草龙⾻牡蛎汤之证。
2、桂枝⽢草汤是治悸的基本⽅。
苓桂术⽢汤、茯苓桂枝⽢草⼤枣汤、茯苓⽢草汤等均可视为之变⽅,所主也都不离⼀“悸”证。
桂枝⽢草汤所主之悸多为⼀过性,突发性,阵发性,故⼀般多⼀次顿服,中病即⽌。
⼼悸明显时桂枝⽤量要加⼤,桂枝⽢草之⽐为2:1,必要时还可加⾁桂,尤其治疗低⾎压及⼼悸时。
【⽐较集锦】1、桂枝汤去桂枝⼤枣⽣姜,名芍药⽢草汤;桂枝汤去芍药⼤枣⽣姜,名桂枝⽢草汤。
2、单味⽢草为⽢草汤,加⼲姜为⽢草⼲姜汤,加桔梗为桔梗⽢草汤,加附⼦、⽩术、桂枝为⽢草附⼦汤,加⿇黄为⽢草⿇黄汤,加⼤黄为⼤黄⽢草汤,加藜芦为藜芦⽢草汤,加桂枝为桂枝⽢草汤,加芍药为芍药⽢草汤。
3、动悸的位置:(1)肚脐以下:茯苓⽢草汤。
(2)肚脐以上:桂枝⽢草汤。
(3)肚脐后⽅:茯苓桂枝⽢草⼤枣汤。
(4)中膈停⽔:苓桂术⽢汤。
(5)没有奔豚,就是⼼动悸的很厉害,会脐下悸或脐上悸,或者⼼脏跳得很厉害⼤部分我们从⽢草泻⼼汤来做加减。
治发汗多心悸--桂枝甘草汤--读《伤寒论》第64条
治发汗多⼼悸--桂枝⽢草汤--读《伤寒论》第64条 原⽂64:发汗过多,其⼈叉⼿⾃冒⼼,⼼下悸,欲得按者,桂枝⽢草汤主之。
桂枝⽢草汤:
桂枝四两(去⽪),⽢草⼆两(炙)
上⼆味,以⽔三升,煮取⼀升,去滓,顿服。
胡希恕讲解:夺汗者亡⾎,发汗过多,⾎不⾜以养⼼则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导致急剧的⽓上冲出现,此时患者不得不交叉其⼿按冒于⼼部,抵制其⼼下的冲悸,对于这种情况,宜⽤桂枝⽢草汤来治。
本条提⽰发汗过多,因致剧烈⽓冲⼼悸的证治。
前15条有下之后,其⽓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论述,后第65、67、117等条有“发汗后,其⼈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草⼤枣汤主之”、“若吐、若下后,⼼下逆满,⽓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术⽢草汤主之”。
“⽓从少腹上冲者……与桂枝加桂汤”的论述,都是在强调⾗桂枝的适应证,这便是,桂枝适⽤于不论是汗、吐、下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伤,⽓上冲是重要的特征。
⽽⼀些⼈误于桂枝⾟温发汗,认为津伤后阴虚不能再⽤桂枝,因⽽不会⽤桂枝,甚则不能真正理解《伤寒论》。
本⽅为桂枝汤的简化⽅,虽解外作⽤较逊于原⽅,但加重⼆物的⽤量,降冲镇悸⽽缓急迫,则⼜远⾮原⽅所及。
备注:
1、凡因虚⽽⽓上冲者,桂枝均为主药。
2、所谓⽓上冲者,其实就是汗、吐、下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伤。
3、桂枝⽢草汤的主要作⽤是降冲镇悸。
4、此仍是复轴⾏轮之法,桂枝、⽢草均是扶阳补中之药。
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医案
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医案01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64条02方解方中桂枝辛甘性温,辛能通、甘能补、温能入心助阳通阳;炙甘草甘温,补益心气,与桂枝相配,辛甘化阳,以复心阳,又因其甘缓之性,使桂枝温而不散,可达温通心阳而不致发散阳气。
本方桂枝用量倍于甘草,以突出温通心阳之主旨。
冯世纶医案出自《经方传真》。
李某,男性,30岁,某县会诊病例。
症状:心慌惊悸已三四年,眠差易醒,常自汗出,苔薄白,舌尖红,脉浮弦数。
证型:心气不足,水气凌心。
治疗:温阳降逆。
处方:桂枝甘草汤加味。
桂枝30g 炙甘草15g 茯苓15g结果:上药服三剂诸症减,继服三剂心慌惊悸全消。
仲景治疗心阳虚常用桂枝、甘草,可见桂枝甘草汤实为温养心阳的基础方。
本案心气不足,但不是水气凌心。
加获苓有二用:一是茯苓有安神之功,二是茯苓能健脾利水,加入方中可以增加全方药效,起到标本兼治之作用。
桂枝甘草汤是温通心阳的祖方。
心属阳脏,以阳用事,心病则阳气多虚,故临证须温通心阳者,皆可以此方为基础加味治疗。
范中林医案出自《赵守真、祝味菊、范中林三家医案》。
于某某,女,40岁,北京市某商店职工。
【病史】1973年初,自觉眩晕。
至1976年病情加重,心悸,手麻,上肢震颤。
某某医院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服中药调补,疗效不显。
【初诊】1978年10月13日。
心悸,气短,胸闷,眩晕,纳呆,夜卧不宁,背畏寒,膝关节疼痛,肩臂肌肉时有颤抖。
月经提前一周,色暗,有淤块。
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病情虽错综复杂,主证乃少阴心肾阳衰,法宜温通心阳,益火之源,以桂枝甘草汤加味主之。
处方:桂枝10g 炙甘草20g 制附片30g(久煎)生姜30g四剂【二诊】10月17日。
服上方后,心悸头晕减,余证如前。
原方再进四剂。
【三诊】10月23日。
心悸、头晕、失眠、乏力,均明显好转。
但仍面浮、背凉,关节痛,肌肉震颤。
心阳不足、中气受损的祖方—桂枝甘草汤
心阳不足、中气受损的祖方—桂枝甘草汤对于中医经典古方的认识,历来的中医传承者们多数采用“以方测证”或是“以证验方”的方法进行,而方证相应,解决实际问题,再传承与创新经方则是作为我们后学之辈的主要工作任务。
在医圣仲景古方当中,5味以下的中药组成的方子特别常见,而我们今天所要谈到的古方则是由2味常用中药组成。
下面我们就从其配伍、所治病机、临床应用等三个方面跟大家简单的谈一谈。
心阳不足、中气受损的祖方桂枝甘草汤,桂枝有着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的作用,当然桂枝亦有解半表半里的作用,但就桂枝甘草汤来说,桂枝只在本方中起着温通胸阳的作用;甘草,在本方中是经过炙炒而使用的,故而甘草在本方中是起着补中益气的作用。
由此看来,桂枝甘草汤是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的主要方剂。
《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该条文之症状表现的认知桂枝甘草汤的这一方剂,它在伤寒论中的功能是温通心阳,使心阳得以恢复,心阳恢复则心脏功能恢复,心脏跳动正常,心悸等症则消失。
这是因为,病人受到外寒的影响之后,由于发汗太过的缘故,因此而出现了:心中悸动,叉手欲得按。
其本质是心阳受损而导致的。
当然,我们可以将伤寒论中的症状加以完善,列举为:心中悸动不安、胸闷、体疲乏力、面色萎白,形寒,舌淡苔白,脉虚弱。
故而其方采用了桂枝这一温阳通血脉之药,以对心脏阳气不足之主证。
由于心阳不足,容易伤损脾胃之阳气,故而采用炙甘草一味来顾护脾胃之阳气,补中益脾胃,加之脾胃又是后天之本,治疗心脏的阳气不足则必要前提是脾胃功能正常。
因此,在人体受病后,由于发汗太过的缘故,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使心脏的阳气受到了损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一定伤及到了脾胃的阳气,故而采用此二味,单刀直入,以捣病位,使心脾胃之阳气得以恢复,以达到解除心脏跳动的目的。
古方临证录一则郑女、49岁,月经正常,7月份,时常胸中悸动不安,偶而夜间,乱梦纷扰中惊醒,更著心中悸动,汗出;经几家医院各项检查仅提示一过性心动过速偶有早搏,虽经服心得安、异搏定、安定、谷维素、维生素,及养血安神剂等未见显著疗效,遂有朋友介绍到广慈中医门诊求诊。
无师自通的门纯德先生:经方使用心得及临床经验
无师自通的门纯德先生:经方使用心得及临床经验至道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输入关键字搜索痔疮门纯德先生17岁开始学医时,即无师承友援,又无家学依托,只靠自己孜孜探求、摸索。
临证稍久,效失各半,经常面对着失误、不足而苦思冥索,愁闷彷徨。
以后的十几年中,白日治病、奔波,穷思于方脉;夜晚诵读医书,远虑于成败。
越读书,越临证,越感到唐宋以降诸方书,确实存有呆板、笨伯之处,但又一直摸索不到其它出路。
自37岁以后,才渐悟到《灵素》乃中医之正路;仲景之书,乃临证之准则。
认识到搞临床工作,不熟仲景则一事无成。
仲景之书,条文简而寓意深,察证候而辩入微,用药少而效专宏,用之得当,往往立起沉疴。
数例用平常方药治之久不获效的病人,遵仲景辨证,投用经方而其病若失,遂更坚定了对仲景的信仰,渐转以经方为主,并广搜博览,扬长避短,一志殚心,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
1、辨证以阴阳为纲,施治必求于本门先生治学,尊崇《内经》,尤对阴阳学说,更是奉为圭臬。
尝云:“一个医生走到一定程度,便走到阴阳路上来了,是否懂得了阴阳,是衡量这个中医成熟不成熟的标志。
”先生服膺张景岳、徐灵胎“两纲六变”说,常引张景岳语告人:“阴阳即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总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
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曰阳而已”。
认为单向阀机理的千变万化,总不离乎阴阳。
病有阴阳,脉有阴阳,药亦有阴阳。
其表实热者,可赅于阳;里虚寒者,可赅于阴。
所以阴阳两道,为医道之总纲。
疾病之六变,是疾病病性、病机之总括,也是分析、认识疾病病因之关键。
为医之道,在于提纲挈领,把握关键,如此则病无遁形,治之多胜。
临床上,先生对阴阳的对立统一,承制生化,相互依恋,互为消长及脏腑气机的升降平衡等观点,融会贯通,不仅用阴阳学说来认识和解释疾病,而且还用这种学说来指导制方遣药。
小方疗大疾:桂枝甘草汤治重症失眠、心悸
小方疗大疾:桂枝甘草汤治重症失眠、心悸持续三个月的重症失眠,遍服中西药乏效,最后却被简单的两味药治愈。
可见只要辨证精准,药不在多,中病即灵。
一、组成桂枝12g ,炙甘草6g二、用法水煎服三、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四、方义体会汗出过多,内伤心阳,心中阳气受损则心下悸动,喜得按捺,故叉手冒心。
方中用桂枝入心,辛温助阳,甘草甘温益气,再助心中阳气复生。
二药合用,辛甘化阳,阳复而阴济,使心得以安宁。
五、临床应用治疗失眠重症例郑某某,男,46岁,初诊日期:1964年4月27日。
患者最近三月来持续失眠,屡治不效,收入院。
诊见其面色青。
双目布满血丝,彻夜不卧,烦躁,在病房四周行走不休。
白日喜独自蜷卧,少言,少食,脉弦细,舌淡苔少。
所服西药甚多,中药如磁朱丸,柏子养心丸,安神丸也屡服少效。
盖失眠一证,无非邪正两端,寐本乎阴,神其所主,神安则寐。
或邪袭,或营虚,阴阳失交,则神不安而不寐。
此患者既已养阴精,又潜阳定志,缘何不效?细询之方知其患病前,曾因着雨外感,自己大剂服葱姜红糖汤,得大汗,风寒得解,而不寐旋起。
知其气血失和,心气馁虚,疏桂枝甘草汤一料试服:桂枝12克,炙甘草9克,睡前服一煎。
次日晨八时,余查房,见其患者正在酣睡,同室人谓其昨一夜安眠。
九时半,患者找余问还可服否,遂嘱其再进二剂,以后经调理病愈而出院。
仲景桂枝甘草汤,为发汗过多,心下悸之阳伤证设。
汗为心液,伤心气则虚,桂枝甘草,甘温相得,取法桂枝汤。
但不用姜之辛散,枣之泥滞,芍之酸收,只用桂枝之温,甘草之甘,法在和阳,其效明显。
此患者之烦躁,断非痰热,与心中烦、心下有水气而悸者有异,需在辨证上注意鉴别。
不寐证另曾忆1970年曾治陈某,患结核性胸膜炎,经抗痨治疗,其患大愈。
只因体质日弱,动辄出汗,患不寐证,经治,屡不收效,后致每每入夜不眠,坐以待旦,偶有小卧,双手冒心,证属心液受伤,心阳已弱。
亦以桂枝甘草之小方,投石问路,三服而安。
桂枝甘草汤的功能主治是
桂枝甘草汤的功能主治是一、简介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桂枝、甘草、生姜和大枣等组成。
这个方剂以桂枝为主要药物,具有温通经脉、解表发汗、和解表里、调和阴阳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桂枝甘草汤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寒热不解、心悸、胸闷、失眠等症状。
二、功能主治桂枝甘草汤主要的功能和主治包括:1.发散表邪桂枝甘草汤可以通过发散表邪的作用来缓解寒邪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打开经脉,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减轻寒邪对身体的影响。
所以对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鼻塞等症状,桂枝甘草汤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方剂。
2.高热不解桂枝甘草汤也适用于高热不解的症状。
它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温通阳气的作用来调节体温。
因此,对于高热不退、口渴、头晕等症状,桂枝甘草汤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3.胸闷、心悸桂枝甘草汤还可以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它可以通过调和阴阳,平衡心脾经脉的功能来舒缓心脏的负担。
因此,对于情绪不稳、胸闷、心悸的人来说,桂枝甘草汤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4.失眠由于桂枝甘草汤具有和解表里的作用,它也可以有效地治疗失眠的症状。
它可以调节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
所以对于失眠、多梦、睡眠不深等症状,桂枝甘草汤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三、用法用量桂枝甘草汤通常以煎剂的形式口服。
一般剂量是每次10-15克药材,配合适量的水,煎煮后分为2-3次服用。
具体的用法用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四、注意事项 1. 对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桂枝甘草汤。
2. 使用桂枝甘草汤时,应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出现过敏、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3. 在使用桂枝甘草汤时,应遵循医生的嘱托,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
4. 桂枝甘草汤属于中药方剂,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一般使用1-2周后应进行适当休息,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五、总结桂枝甘草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温通经脉、解表发汗、和解表里、调和阴阳的作用。
保护心脏的一个经方——桂枝甘草汤,药仅两味,却能强心阳
保护心脏的一个经方——桂枝甘草汤,药仅两味,却能强心阳说到心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它,那就是“劳苦功高”。
你看心脏一刻不停地在跳动,这背后离不开心阳的支撑。
所以有些人感觉心脏好像跳不动了似的,去医院一检查,心率过缓。
内经曰: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
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
肺下即心,心有系,二系于肺,肺受清气,下乃灌注,其象尖长而圆,其色赤。
根据这些记载,可以知道古人对心脏的形态功能,以及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能认识到心是接受肺下灌的清气,相当于肺脏的气体交换,将富含氧气的动脉血灌注入心,也知道心脏的重要性,心脏有病就会使五脏六腑都不平静。
早在东汉时期,东汉大医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就有过记载: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治。
在张仲景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心阳不足。
所以有的人心前区冷,甚至连带着后背也冷,冷到什么程度?哪怕是炎热的夏天也要穿件薄薄的外套。
你看心前区刚好是心脏管辖的范围,心阳不足,温熙作用减弱,所以怕冷。
有的人手捂着胸口,为什么要捂着胸口?一个是因为心前区冷,一个是因为能明显的感觉到心脏在跳,这种感觉很不好。
心脏虽然一刻不停地在跳动,但是通常来讲是不太能感受到的。
当你能明显地感觉到心脏在跳的时候,其实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提示你心阳有所不足了,该重视起来了。
还会发慌,我们说心是君主之官,当然需要特别的保护,心阳就是保护心脏的千军万马,现在阳气变少了,也就意味着心脏在逐渐失去庇护,能不发慌么?桂枝甘草汤:桂枝12克,炙甘草6克。
桂枝可以入心,桂枝这味药,中医说它是辛温的,吃了以后人会感觉很暖和,就是说它阳气很足,用来强壮心阳再合适不过。
甘草性子和缓,缓就是不紧不慢的意思,有了甘草的帮助,桂枝的药性可以多停留一会儿,这里用的是炙甘草,炙甘草又能补脾,五脏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用炙甘草来补补脾胃也是没有坏处的。
桂枝甘草汤还有以下妙用,比方说:有的人心阳虚,胆子小,很容易受到惊吓,冷不丁的听到一点声响,哪怕这声响很小很小也能把他们吓一跳。
桂枝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心脏神经官能症
桂枝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心脏神经官能症今天来讲桂枝甘草汤。
这个方剂的组成非常简单,就是桂枝和炙甘草两味药。
讲之前咱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个病,这个病叫心脏神经官能症。
这个病大家听起来有些陌生。
但是很多人应该有过这种经历,熬夜或者一段时间精神压力大,就会莫名其妙的开始出现心跳加速、心口疼、心慌气短这些症状。
这个情况我二十岁的时候就经历过,那段时期整个人精神特别差。
过了这么多年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毫无征兆的突然心口就疼,然后身体不敢动,心跳加速,就跟从胸口跳出来一样,大概持续了两分钟,才恢复正常,这是第一次体验到濒临死亡的感觉。
后来发作的越来越频繁,每个月都犯一两回,才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室性早搏,说没什么大碍,注意休息就行了,当时也没开药。
用了一年多才慢慢恢复过来。
直到后来学医和接触病人多了之后,才知道这也是一种病,现代医学叫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者叫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涉及到现代医学的东西,我讲的可能并不具体,我尽量简洁的讲一下。
内脏当中有这么一种神经系统,叫植物神经,咱们的心跳、消化、呼吸、血压、排尿、性冲动都是受植物神经系统来控制。
植物神经有两种,一种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起到兴奋作用,白天活动的时候交感神经活跃,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和呼吸速率快;另一种是副交感神经,主要起到抑制作用,晚上睡觉的时候,副交感神经活跃,起到降低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和消化变慢、抑制排尿的作用。
本来正常情况下,白天活动由交感神经主导,晚上休息由副交感神经主导。
如果由于某些因素,打破了这种局面,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病态反应,这个疾病就叫神经官能症,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叫心脏神经官能症,用咱们都能理解的话就是身体发生神经错乱了。
那么这个病怎么得的呢?我总结了三点:第一是精神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
最常见的人群,就是学生、白领、高强度的脑力工作者,长期精神紧张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第二是长期失眠、熬夜。
这个容易理解,我刚才已经讲过了,晚上睡觉休息的时候,由副交感神经主导,交感神经处于一个不活跃的状态。
心阳不足的祖方—桂枝甘草汤
心阳不足的祖方—桂枝甘草汤心阳不足的祖方—桂枝甘草汤解决心脏问题的经方那么多,到底如何抉择?最轻的症状时候,出现心率过缓、心慌、胸口出汗的,可以用桂枝甘草汤解决;桂枝甘草汤,虽然说只有二味组成,可它是仲景先生在《伤寒论》中的一个名方。
其原文是这样说:“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汤主治。
”本方组成:桂枝四两, 炙甘草二两。
在太阳病的发病与治疗过程中,由于误治或者延治导致发汗过多,损伤心液,心气也亏虚,故心下悸;对此应该采用桂枝甘草汤的论治。
太阳病,由于邪在肌表,汗之要有尺度,不可发汗过多。
这是因为,汗乃心之液,由蒸化津液而成,即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
然而过汗必然损伤心阳,心阳损伤,心脏必定失去阳气的庇护,其本质是心阳受损而导致的。
故心中悸动不宁,而欲得按,指两手交叉覆按心胸,以安定心悸之症,亦即虚则喜按之意。
凡病之实者,皆不可按,按之则或满、或痛而不欲受也,比如心下有水气而悸者就不能够按;当心胸真气空虚而悸动,此以误汗亡阳,故欲得按也。
治用桂枝甘草汤补益心阳。
但本症在临床所见也常伴有胸闷不适以及怕冷,心前区位置出汗、心中悸动不安、胸闷、体疲乏力、面色萎白,形寒,舌淡苔白,脉虚弱的症状。
故而其方采用了桂枝这一温阳通血脉之药,以对心脏阳气不足之主证。
由于心阳不足,容易伤损脾胃之阳气,故而采用炙甘草一味来顾护脾胃之阳气,补中益脾胃,加之脾胃又是后天之本,治疗心脏的阳气不足则必要前提是脾胃功能正常。
因此,在人体受病后,由于发汗太过的缘故,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使心脏的阳气受到了损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一定伤及到了脾胃的阳气,故而采用此二味,单刀直入,以捣病位,使心脾胃之阳气得以恢复,以达到解除心脏疾患的目的。
扩展开来讲,桂枝甘草汤在治疗中所对的病机主要是:因任何情况下所导致的心阳不足症患者。
如果一个人的心阳不足时所呈现的症状表现:有的心悸而双手得按其心胸部位,有的是因胸中不适,也有的是整个身体怕冷,即便是在夏天也不能脱去衣衫,更有甚者,因心阳不足而导致了冠心病,则出现更多的症状,怕冷,心脏部不适,心跳动快,呼吸气短、不能入睡,冬天难以度过,并由此种症状而导致出更多复杂的病症;凡是心阳不足者,无论是外因或者是内因所导致,就可以用此方来进行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伤寒论》中治疗心慌心悸的高效经方-桂枝甘草汤
《伤寒论》中治疗心慌心悸的高效经方-桂枝甘草汤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察色按脉先辩阴阳,辨病位及病性,强调辩证准确或者缩短辩证准确的过程。
桂枝甘草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清·黄元御说:“冒者,覆也。
”指出“冒心”即以手覆胸前之意,他在《伤寒悬解》中云:“汗亡心液,火泻神虚,故叉手自冒其心。
”说明此为心液受损之象。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言:“发汗过多亡阳也。
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
”表明此为阳气不足之证,诸多医家较为赞同此种观点。
清·钱天来进一步解释:“阳本受气于胸中,故膻中为气之海……发汗过多,则阳气散亡,气海空虚。
”(《伤寒溯源集》),他认为胸中为阳气来源之根本,发汗伤阳后,使胸中阳气亡散,不能温煦胸中,而至心悸。
清·曹颖甫则不以为然,他在《伤寒发微》中言:“水气凌心为悸,伤寒金匮之通例也。
发汗过多,虚其心阳,水气乘虚上僭,则心下悸欲得按。
”认为阳虚为心悸之本,此外,定有水气之邪上逆。
总之,桂枝甘草汤所主乃心阳虚之心悸。
此方成方简单,仅由桂枝、甘草二药成方,但其搭配确为精妙。
清·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言:“桂枝清扬走表,佐以甘草留恋中宫,载还阳气,仍寓一表一里之义,故得以外止汗而内除烦。
”指出桂枝、甘草二药表里一统,止悸而复止汗,王子接寓本方“桂枝汤中取二味成方,便另有精蕴,勿以平淡而忽之。
”作为桂枝汤类方,本方组成简单而效不凡,其中桂枝走表而通阳,甘草走里而固中,二药共奏温阳定悸之效。
另外,汉代及以前桂枝、肉桂并无特殊分别,皆统称为桂(《神农本草经》中有牡桂、菌桂之称,但非桂枝、肉桂之别,后案:汉代桂枝实为肉桂树的枝上皮)。
现在中药教材将桂枝归为解表药,肉桂归为温里药,可见其性确有所偏。
桂枝甘草汤治心悸,随用随止
桂枝甘草汤治心悸,随用随止来源/日本《汉方の治床》杂志⊙ 翻译/罗惠荣I 导读:文中介绍了两个医案,用的都是桂枝末0.6克、甘草末0.3克(这个用量有没有惊到你,还记得朱进忠:“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临床实录一文吗?点击标题可以阅读)治疗心阳不足引起的心悸,而且服后“马上即能收到良效”,经方学习之路,尤漫漫而修远兮啊!桂枝甘草汤治心悸,随用随止桂枝甘草汤止心悸速效桂枝甘草汤在《伤寒论》中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在大塚先生《伤寒论解说》的《临床眼科》中说,这个方药按《伤寒论》述说的症状服用是少有的,多是作为治疗突然心跳加快的药物,这个方加茯苓、大枣为苓桂甘枣汤;加茯苓、白术为苓桂术甘汤等,大都用于治疗心悸。
同时,根据中国的《伤寒论》讲义记载,这个条文为发汗过多而损伤心阳之证。
在本方加味的方药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这个方剂用于桂枝甘草汤证之损伤心阳而出现烦躁不安,心悸更加激烈者。
病例一某,58岁,女,消瘦,体质虚弱。
在冬天,温暖室内仍需用被炉(编者按:日本人常用的一种取暖装置),如果突然把被炉拿掉,心悸加重,坐立不安,如果不躺下就会更加痛苦。
投与桂枝末0.6克、甘草末0.3克后,心律逐渐平静,而且30分钟后,还能够干活。
这样情况不是一次而是数次,什么时候用桂枝甘草末都能收到又快又好的疗效。
心悸发作时如不立即服药,不仅心悸更加厉害,还会发生呕吐。
病例二K.I,37岁,女,身高160厘米,体质消瘦。
主诉,1978年2月2日四肢和胸部、腰部等身体大部分肌肉疼痛得不能安睡,投与桂枝附子汤4日份,服完后,疼痛消失。
以后20天内,服用同上的方药,可是白天仍有隐隐的疼痛,到2月下旬的一天,关节又痛起来了,疼痛剧烈的部位有手指关节、膝关节和腰部。
其他肩、肘、手掌等部位也有疼痛。
服药的4天期间精神比以前愉快,仍续服上药,同时在风湿病方面的检查都转为阴性。
患者爱人已故,靠她抚养2个小孩,本来身体就很虚弱,所以仍要勉强工作。
门纯德老中医使用桂枝汤经验分享建议经方人学习收藏
门纯德老中医使用桂枝汤经验分享建议经方人学习收藏I导读:门纯德老的书是宋柏杉老师推荐的,小编拜读后,的确感到门老讲的都是实在的经验。
比如这篇桂枝汤,大家都知道的门老没说,简单提了几个,都有很大的提示作用。
(编辑/王超)桂枝汤作者/门纯德【组成】桂枝9g,生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服后进少量热稀粥或开水,覆被取微汗。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义体会】本方为仲景群方之魁,冠太阳病众方之首。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的方剂就有三十多则,可见此方在治疗内伤、外感的许多病证中,有着重要作用。
仲景设桂枝汤,原为治疗太阳中风表虚之证,有脉浮缓、恶风、自汗、发热、头痛、鼻鸣、干呕等征象者。
结合前贤对桂枝汤的认识和自己的应用体会,余深感此方决不仅在治疗外感表虚证有较好的疗效,对许多杂证同样疗效很高。
桂枝汤药味虽简,配伍十分精当,如能深思熟虑,细加玩味,其组成用意是很深的。
方中桂枝辛温色赤,可入心经,温经通阳达表,以兴卫分之阳。
白芍入肝,有滋阴养血、敛阴和营的作用。
与桂枝相配,一面可奏调和营卫之功,一面又可救桂枝辛燥走散之弊。
生姜之辛,助桂枝以达表;红枣之甘,辅白芍以和里。
同时,生姜可直接健胃,间接助卫;红枣可直接健脾,间接助营。
桂芍相须,姜枣相得,刚柔相济,其效益彰。
甘草甘平,既调和诸药,又和解表里。
妙在服药后进热稀粥,既能以谷气鼓动胃气,又能以热力增强药力,可起安内攘外之功。
故将桂枝汤称为“调和营卫”之剂,真乃恰如其分。
【临床应用】一、一切外感证久不愈者例:患者姜某,男,41岁。
因感冒数次服平热散汗剂太多,遂至全身酸痛无力,动则汗出,食睡不佳,心悸短气。
似此小恙,竟病休50余天。
就诊时,脉象缓弱无力,舌淡苔白。
虽时值严冬,尚自汗津津。
证属营卫不和,令服桂枝汤两剂。
服药后自汗大减,其觉体轻身爽,诸症若失。
张仲景名方:桂枝甘草汤,两味药,可补心阳,治半夜心慌得睡不着
张仲景名方:桂枝甘草汤,两味药,可补心阳,治半夜心慌得睡不着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半夜心慌睡不着,这个现象。
啥是半夜心慌睡不着?我给你说个典型的例子。
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9岁,医案记载姓王。
这个人,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出现心悸心烦的现象了。
最初,她常常在白天发作。
动不动,就心慌那么一下。
后来,这个事儿逐渐开始频繁,不仅白天发作,夜里也发作,严重影响睡眠。
最近这段时间,此人由于工作比较繁忙,所以症状开始加剧。
夜里心慌、心悸、心乱跳,一宿仅仅睡三四个小时。
而且,浑身怕冷。
此人一看,问题不能再拖了,于是到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心电图显示,“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怎么办好呢?后来,她权衡再三,决定投中医治疗。
而且,这个治疗办法,最好是简单方便,容易操作。
于是,就看中医。
刻诊,见脉结代,舌淡。
当时,医家就给出了一个小主意。
这就是,用桂枝、合欢花,甘草,酸枣仁,泡水代茶饮。
在睡前,送服珍珠粉。
结果如何?这小方子,患者恢复服用20多天,心中慌乱悸动之感,以及失眠的问题全都显著好转。
心电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它是桂枝甘草汤临床运用的典型医案,在业内很有名。
我从前在参加经方学习研讨的时候,听同仁们提到过。
这里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我跟你说,这个女患者的问题,用中医的视角看,就是心阳不足。
心阳,说白了,就是心中的阳气。
心阳不足,心地跳动、射血就缺乏动力,变得不稳定。
表现出来,就是心悸心慌。
用心电图来看,就是所谓“室性期前收缩”。
心阳不足,身体温煦失常,所以患者就手脚发凉、身体畏寒怕冷。
心阳不足。
心神被冻得直哆嗦,你说人还怎么睡觉啊?她肯定睡不着。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温补患者的心阳。
怎么温补心阳?医家用到的,其实是桂枝甘草汤的加减。
桂枝甘草汤,是《伤寒论》里的经方。
其基本组成,就是桂枝,炙甘草。
它本来是治啥的?就是说,一个人伤寒感冒了,医家给他发汗。
结果,发汗太厉害了,导致阳气随津液外泄而不足,于是出现心悸、气短、脉数不静等心阳不足的表现。
张仲景名方:桂枝甘草汤不传之秘大公开!心悸气短一剂见效
张仲景名方:桂枝甘草汤不传之秘大公开!心悸气短一剂见效桂枝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该方仅由桂枝与甘草组成,用于治疗心阳不足之证,具有温通心阳的功效。
临床常将桂枝甘草汤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脏神经官能症、失眠等属心阳虚证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就其经验叙述如下。
运用桂枝甘草汤的经验若患者心悸,烦躁不安,失眠,畏寒肢冷,气短汗出,舌淡苔白,脉沉迟,则可在桂枝甘草汤基础上减桂枝为10~15g,加生龙骨15~30g,煅牡蛎15~30g,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之意,减辛甘发散之力,在温阳的同时重镇潜敛,安神除烦。
若患者心悸,自觉心下有气上冲,胸闷憋气,小便不利,舌淡胖或舌苔水滑,可在桂枝甘草汤基础上加茯苓20~80g、大枣10~20g,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之意,以温阳利水,平冲降逆。
若患者心悸胸闷,动则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舌淡胖,苔白腻或水滑,则可在桂枝甘草汤基础上加茯苓20~40g,白术10~28g,取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之意,以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以上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二方虽以茯苓为君药,但其方证病机均有阳虚心悸,故仍用桂甘以辛甘化阳。
另外,茯苓为药食同源之物,在以上二方中可用至大量。
若患者肾阳亏虚,阳虚水泛而出现眩晕、心悸、水肿,又有心悸喜按、畏寒、低血压的表现,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则可以用桂枝甘草汤合真武汤,两方叠用以温阳利水以并温通心阳。
若患者心悸喜按,畏寒,伴有头晕目眩,小便不利,或四肢浮肿,苔白,脉沉或弦,则用桂枝甘草汤合泽泻汤,温通心阳同时蠲饮利水。
若患者心悸喜按,恶寒无汗,发热,困倦乏力,嗜睡,舌淡苔白,脉沉,则可用桂枝甘草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阳散寒通脉。
若患者胸闷、气短,胸痛,或喘气,咳嗽,畏寒,舌淡,脉沉细或沉紧,则可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以宣痹宽胸祛痰。
病案举隅患者,男,58岁。
初诊:心慌反复发作1周。
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突然出现心慌,每天均有发作,发时欲手按其胸口,后背一遇冷则心慌,未予系统治疗。
一剂桂枝甘草汤,为“心”保驾护航–经方派
一剂桂枝甘草汤,为“心”保驾护航–经方派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首,而在桂枝汤基础上化裁而成的桂枝甘草汤也不是吃素的!因其独特的疗效被广为运用。
本文自有妙处,若能读懂,则思过半矣!【组成】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方歌】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功用】温补心阳,生阳化气。
【主治】治发汗过多,心阳虚损证。
【方解】方中用桂枝入心,辛温助阳,甘草甘温益气,再助心中阳气复生。
二药合用,辛甘化阳,阳复而阴济,使心得以安宁。
【方证要点】1.心阳虚损证:以心下悸,喜按,或者其人叉手自冒心,腹无痉挛而兼有胸满为辨证要点。
主要症状为汗出或者有大发其汗的病史,气短或憋闷感,面色苍白,耳聋或者耳鸣,胃中悸动,按之则舒,呕吐或者恶心不欲饮食。
无口干口渴,小便清;舌质淡或嫩红、湿润,舌苔薄白或苔少,脉缓弱或沉细,或结代。
2.常用于心脏瓣膜病、神经衰弱、贫血、眩晕、癫痫、耳聋、心悸、失眠等属于心阳虚损之轻者。
3.体质要求:虚性体质中一种有循环系统疾病的类型。
体型消瘦,肌肉不发达;皮肤湿润,比较细腻,少光泽;腹壁薄而无力,但按之表皮较硬,腹直肌紧张;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黄煌教授称之为“桂枝舌”;脉象以虚缓为多见。
虚,指脉无力;缓,指脉不数,有时相反较慢。
容易出冷汗,汗后不舒服;容易有悸动感;容易头昏晕厥;体力低下,容易疲劳,持久力差;容易腹痛(痉挛),腹痛呈阵发性;容易失眠、多梦;对寒冷、疼痛敏感。
易患心功能不全、低血压、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等疾病。
【类似方证鉴别】1.桂枝甘草汤与真武汤:都可以治疗心悸。
桂枝甘草汤证之心悸是因为汗出过多,心阳受损,阳虚程度较轻;而真武汤证之心悸为阳虚阴盛,水气凌心,阳虚比较严重。
2.桂枝甘草汤与炙甘草汤:都可以治疗心悸。
桂枝甘草汤证是心阳虚损之轻证,可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而致;而炙甘草汤证之心悸为气血两虚,必有神疲少气、脉细结代等虚劳见症。
暖心奇方桂枝甘草汤的妙用
暖心奇方桂枝甘草汤的妙用我们先看桂枝甘草汤证的条辨:“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此条辨上来便讲了其“心下悸”的原因,来自发汗过多、太过,其主要证候为:发汗太过后,两手交叉按于“心下”,因病人自觉“心下”空虚而悸动不宁,里虚欲为外护也,下意识的想要通过按的方式让“心下”的悸动停下来,故喜以手按心下。
那么,发汗太过怎么就会引起“心下悸”呢?首先要看汗是从哪里来的。
汗者水也,汗属卫气,气乃水之所化。
卫分属太阳经,足太阳膀胱之阳化水为气,直出者上口鼻,横出者透内膜达肌肉,而发于皮毛则为汗,汗者卫气复化之水也。
然水火气血是相互对应的,水与气病自然会累及到火与血病,血属营分,营生于心火,出包络,属于肝,循内网油膜,得小肠之气导之下行,此下行之血也,其上行外达之血,亦随手太阳小肠之气布达于外,透腔子,穿瘦肉,达腠理,至肌肉,为卫之守,是名营血,也属太阳。
然气生于肾水,血生于心火,也就是说,发汗太过,既可以伤了卫气,也可以伤了营血,为伤在太阳,也能更进一步既伤肾水,又伤心火,伤在少阴,太阳本与少阴为表里也。
所以,发汗过多,有动肾中之气者,以气为汗之根,而肾为阳之宅,枝伤者,其本必戕也。
有动心中之火者,以汗为心之液,而心为阳之脏,液亡者,火必从之也。
救肾气者,必以咸温,救心阳者,必以甘辛,咸性善下,而温能返阳,故四逆为救肾之剂;甘辛相合,而即气乃生,故桂、甘为益心之法也。
那为什么会表现为心下悸呢?“心下”为水升火降的场所,“心下”被水火有形物质所阻为“心下痛”,有大、小陷胸汤证,“心下”被水火无形之气所阻又或者兼脾胃功能失调的为“心下痞”,有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等等,由此看出,不论“心下痛”还是“心下痞”均为“心下”本身先出了问题,而“心下悸”却不然,“心下悸”为发汗太过后,要么伤了血之源心火,要么伤了气之源肾水,心火受伤则影响其在“心下”的正常运行,肾水受伤则也影响其在“心下”的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纯德老中医运用小方治病的体会---桂枝甘草汤治疗大汗
后心悸、失眠
桂枝甘草汤;<伤寒论》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此方治疗因大汗后造成的心悸、失眠如我曾治一姓郑的患者,因淋雨感冒后自服一大碗生姜红糖水,出了一次大汗,导致严重失眠三月住院治疗无效,只能用双手捂住胸口才能睡一会儿,这就是仲景说的“叉手自冒心”。
患者服了我给他开的桂枝甘草汤:桂枝
四钱、炙甘草三钱,服药当晚就酣然入睡直到第二天九点半钟才醒来,睡得连早饭都没有吃,用三剂后就痊愈了。
(整
理者按:由门老此案可以看出,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及发病经过有多么的重要,假如没有细致的询问,对于一些生活细节方面导致对病情的影响就无从得知,以致于医者会犯一些治疗决策方面的错误,从而可导致治疗的失败,但话再说回来,桂枝甘草汤证也可见于非因大汗而致者,在临床中,我们不能一问患者没有出过大汗就不考虑用此方进行治疗,如过劳、失血等其他的原因所造成者同样可以用,这里不还是有一个抓主证的问题吗,只要见到本方证即可以施用。
再者,读仲景的书需于无字之处见精神,仲景给我们说的既是精要也是常规,我们没必要死于句下,不妨来个一隅三反,这样才能是活泼泼的一片灵机了,仲景在自己的序言中曾说“若能寻余
所集,思过半矣”,其中这人“寻”字,是有深意的,切勿轻轻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