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清代文学· 绪论
清军入关开始,清廷就制定了一整套适 应其统治的政策。主要包括: 第一,尽量保持明朝政治制度和经济制 度不变。 第二,采取“以汉制汉”的方针。 第三,屡次兴文字狱对汉族知识分子打 击威吓,扼杀反清思想。
清初,民族意识,故国之思,以不同形 式、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在文学作 品中。 清中叶,经济文化走向繁荣,文字狱频 繁。形成所谓“乾嘉学派”。文学创作 流行复古拟古和形式主义。
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 评影响颇大。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 《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说诗啐 语》。
Biblioteka Baidu: ~
晚 年 的 顾 炎 武
顾炎武主张学以经世致用为本,反 对空谈心性。 他认为言志为诗之本,观民风为诗之 用,而赞成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他主张 “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 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 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 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5、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 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 《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 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 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清初入仕诗人:
真正主宰清初诗坛的是入清后入 仕的诗人钱谦益、吴伟业,这些诗人 常为自己的政治选择而懊悔,后半生 多是在矛盾与痛苦中度过。在文学上 能兼融并蓄,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他的诗以悲悼明朝、反对清廷和恢复 故国为主调,所以在乾隆朝被下令禁毁。 钱谦益还自觉地致力于诗学建设,对 明代复古派和反复古派进行了批判吸收, 强调时代、遭遇和学问的重要性,建立 起“诗有本”的真情论,以真诚的具有 时代意义的感情为核心,达到性情、世 运、学养三者并举。
代表作《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
天恢 命 关 江亡 顾 下复 北 后 苏后 炎 兴, 方 在 昆改 武 亡晚 , 江 山炎 ( , 年 考 南 人 武 16 匹 终 察 参 。 , 13 夫老 山 与 明字 有 于 川 抗 末 宁 16 责 陕 , 清 加 人 82 。西 寻 活 入, ) ”华 访 动 复世 , 阴 豪 , 社称 初 。 杰 失 ,亭 名 倡 , 败 清林 绛 导 图 后 兵先 , “ 谋 亡 入生 明 ” ,
3、查慎行、赵执信
查慎行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 赵执信诗清新峭拔,思路峻刻,重视 思想内容,现实性强。
二、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 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 “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 情的“性灵派”。
(一)沈德潜及其“格调说” 1、沈德潜 著有《归愚诗文集》。诗多
《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拟古、 咏怀、游览、即景等均围绕着抒发民族感情和 爱国思想的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 突出的特色。 《秋山》《海上》《精卫》等, 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 影响巨大。 一、十之八九寓有强烈的家国兴亡之感,绝少 世俗应酬之作。 二、取材广阔。 三、风格雄浑悲壮,苍凉沉郁,语言却又朴素 自然,兼有杜甫和陶潜的优长,并带有学者的 气质。
1、王士祯
(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 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 王士禛早有诗 名,颇得钱谦益的称赞。有《带经堂集》《渔洋 诗文集》《渔洋诗话》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 论诗提倡“神韵”。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 创幽静闲远境界,引人入胜,如《江山》《真州 绝句》等。
“神韵说”
3、王夫之 (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世称
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明崇祯举人, 曾从永历桂王举兵抗清,南明灭亡后隐居 著述。 他的诗往往追怀往事,感慨平生,透露了 一些抗清救亡的活动和情绪。他论诗“以 意为主”,以情景“妙合无垠”为贵。
4、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 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 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悲 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它的渊源是汉学,汉儒治经最重名物训诂。 它的近源是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主张 从文字、音韵、训诂入手,求得对儒家经典的 理解。到康熙末年,考证之学代替了经世之学, 学者们由考经而考史,在诸如文字、金石、音 韵、训诂、舆地、天文历算、典章制度、古籍 考证、注疏、校勘、辑佚、辨伪、目录等领域, 长期进行窄而深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整理保存 古代典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 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但总的看来,却只是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 工作,脱离现实的倾向导致缺乏思想理论的建 树。
清代的图书大整理有三个作用: 第一,拉拢和控制了大批学者,当时的许多 学者都是常年埋头故纸堆不问世事。 第二,对全国的图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 查,并且命令各地查缴“违碍”书籍,然后 销毁。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文化专制造成的图 书厄运。 第三,使古代图书典籍得到整理和保存,也 方便了学者研究和使用。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 鹊来燕去自成窠。
2、黄宗羲 (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世称 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明末以反对阉党闻名,清兵入关后,积 极投身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屡拒清 廷征召。
一、 清初诗歌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 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 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 国朝诗人。多重形式技 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 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 行等。以王士祯影响最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
“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 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 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 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 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 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 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 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 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吴梅村字画
(三)国朝诗人
清代的学术
清王朝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竭力推崇程 朱理学,定都伊始便尊孔崇儒。读书人参加科 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五经》命题, 只能用朱熹等人的著作阐述经义,使宋代理学 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清政府还下令编篡多种卷帙浩繁的辞书、 总集、丛书和类书,先后编篡了《康熙字典》 《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 《全唐诗》《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收经 史子集典籍三千四百馀种,近十万卷,为我国 古代文化典籍的一大总汇。
1、钱谦益: 清初 宗宋派领袖。 (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 晚号蒙叟、绛云老人、东涧遗老等,江 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后降清,任礼部侍郎,不久辞归著述, 同时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
张“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 物”(学问), 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 尤工七律。《投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 生,颇有佳作。
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
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
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 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 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 《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 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 觉醒的生动标志。
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也是古代文学的大总结时期。这一时期, 各种文体都很繁荣,文学流派众多,文 学理论也比前代有所突破,呈现全面繁 荣的局面。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 依然兴盛;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 衰落的词、骈文重新振兴;各类文体均 有传世佳作。
第一节 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收录诗 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 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 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 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清代文学分期
清代文学一般认为有初、中、晚之分。 1、初期大致指顺治、康熙、雍正年间。 2、中期指乾隆、嘉庆、道光二十年 (1840) 以前。 3、晚期则指鸦片战争之后至清朝灭亡的 时期。清朝晚期的文学一般认为已属近 代文学的范畴。
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 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 像遗民诗歌忧时伤世,“学人之文” 论史求实。 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 日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 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如历史小说 重史轻文,“才学小说”炫学逞能, 文学离其本质越来越远。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 代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 “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 悟”、“兴趣”之说,提倡“兴 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 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要求 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2、“南施北宋”:施润章、宋 琬; “南朱北王”:朱彝尊、王士祯
清初遗民诗的共同特点:从传统的民族立 场和民族气节出发,揭露清军暴行,颂扬抗清 英烈,寄托故国哀思,抒发忠贞情感。有的作 品揭示了易代之际人民饱受战祸的痛苦,具有 慷慨苍凉、激楚悲壮的时代特色。其中最著名 的是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
《题遗山诗》
〔清〕赵翼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秋兴》八首原韵,8首一组,13组共104首。 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他还奖掖新人,王士禛、施闰章、宋琬、 冯班等人都由他提携,所以他被称为清诗的 开山宗匠。 受钱谦益影响,在他的家乡常熟产生了虞山 诗派。
2、吴伟业: 清初 尊唐派领袖。 (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 苏太仓人。 崇祯进士,入清后被迫出
黄 宗 羲 手 迹
黄宗羲是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 家,关心天下的安危治乱,以学术经世。 论诗重情,强调诗写现实,他也注重学 问,推崇宋诗。他的诗歌感情真实,沉 著朴素,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山居杂咏》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着多。
清王朝大兴文字狱,案件之多,株连之 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有些案件牵连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使知识 分子不敢批评朝政,写诗作文都有顾忌。 在清政府大力倡导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与大兴 文字狱的双重影响下,在学术上形成了乾嘉 学派。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朴学,朴学即质 朴之学,与明代“空谈心性”“束书不观, 游淡无根”的学风相对。
仕,官至国子监祭酒,后丁嗣母忧 还乡而殁。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 慨朝代兴亡和悲叹自身失节。
“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 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 《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 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 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 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清代文学· 绪论
清军入关开始,清廷就制定了一整套适 应其统治的政策。主要包括: 第一,尽量保持明朝政治制度和经济制 度不变。 第二,采取“以汉制汉”的方针。 第三,屡次兴文字狱对汉族知识分子打 击威吓,扼杀反清思想。
清初,民族意识,故国之思,以不同形 式、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在文学作 品中。 清中叶,经济文化走向繁荣,文字狱频 繁。形成所谓“乾嘉学派”。文学创作 流行复古拟古和形式主义。
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 评影响颇大。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 《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说诗啐 语》。
Biblioteka Baidu: ~
晚 年 的 顾 炎 武
顾炎武主张学以经世致用为本,反 对空谈心性。 他认为言志为诗之本,观民风为诗之 用,而赞成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他主张 “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 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 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 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5、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 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 《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 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 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清初入仕诗人:
真正主宰清初诗坛的是入清后入 仕的诗人钱谦益、吴伟业,这些诗人 常为自己的政治选择而懊悔,后半生 多是在矛盾与痛苦中度过。在文学上 能兼融并蓄,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他的诗以悲悼明朝、反对清廷和恢复 故国为主调,所以在乾隆朝被下令禁毁。 钱谦益还自觉地致力于诗学建设,对 明代复古派和反复古派进行了批判吸收, 强调时代、遭遇和学问的重要性,建立 起“诗有本”的真情论,以真诚的具有 时代意义的感情为核心,达到性情、世 运、学养三者并举。
代表作《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
天恢 命 关 江亡 顾 下复 北 后 苏后 炎 兴, 方 在 昆改 武 亡晚 , 江 山炎 ( , 年 考 南 人 武 16 匹 终 察 参 。 , 13 夫老 山 与 明字 有 于 川 抗 末 宁 16 责 陕 , 清 加 人 82 。西 寻 活 入, ) ”华 访 动 复世 , 阴 豪 , 社称 初 。 杰 失 ,亭 名 倡 , 败 清林 绛 导 图 后 兵先 , “ 谋 亡 入生 明 ” ,
3、查慎行、赵执信
查慎行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 赵执信诗清新峭拔,思路峻刻,重视 思想内容,现实性强。
二、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 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 “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 情的“性灵派”。
(一)沈德潜及其“格调说” 1、沈德潜 著有《归愚诗文集》。诗多
《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拟古、 咏怀、游览、即景等均围绕着抒发民族感情和 爱国思想的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 突出的特色。 《秋山》《海上》《精卫》等, 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 影响巨大。 一、十之八九寓有强烈的家国兴亡之感,绝少 世俗应酬之作。 二、取材广阔。 三、风格雄浑悲壮,苍凉沉郁,语言却又朴素 自然,兼有杜甫和陶潜的优长,并带有学者的 气质。
1、王士祯
(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 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 王士禛早有诗 名,颇得钱谦益的称赞。有《带经堂集》《渔洋 诗文集》《渔洋诗话》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 论诗提倡“神韵”。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 创幽静闲远境界,引人入胜,如《江山》《真州 绝句》等。
“神韵说”
3、王夫之 (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世称
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明崇祯举人, 曾从永历桂王举兵抗清,南明灭亡后隐居 著述。 他的诗往往追怀往事,感慨平生,透露了 一些抗清救亡的活动和情绪。他论诗“以 意为主”,以情景“妙合无垠”为贵。
4、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 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 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悲 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它的渊源是汉学,汉儒治经最重名物训诂。 它的近源是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主张 从文字、音韵、训诂入手,求得对儒家经典的 理解。到康熙末年,考证之学代替了经世之学, 学者们由考经而考史,在诸如文字、金石、音 韵、训诂、舆地、天文历算、典章制度、古籍 考证、注疏、校勘、辑佚、辨伪、目录等领域, 长期进行窄而深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整理保存 古代典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 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但总的看来,却只是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 工作,脱离现实的倾向导致缺乏思想理论的建 树。
清代的图书大整理有三个作用: 第一,拉拢和控制了大批学者,当时的许多 学者都是常年埋头故纸堆不问世事。 第二,对全国的图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 查,并且命令各地查缴“违碍”书籍,然后 销毁。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文化专制造成的图 书厄运。 第三,使古代图书典籍得到整理和保存,也 方便了学者研究和使用。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 鹊来燕去自成窠。
2、黄宗羲 (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世称 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明末以反对阉党闻名,清兵入关后,积 极投身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屡拒清 廷征召。
一、 清初诗歌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 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 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 国朝诗人。多重形式技 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 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 行等。以王士祯影响最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
“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 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 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 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 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 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 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 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 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吴梅村字画
(三)国朝诗人
清代的学术
清王朝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竭力推崇程 朱理学,定都伊始便尊孔崇儒。读书人参加科 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五经》命题, 只能用朱熹等人的著作阐述经义,使宋代理学 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清政府还下令编篡多种卷帙浩繁的辞书、 总集、丛书和类书,先后编篡了《康熙字典》 《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 《全唐诗》《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收经 史子集典籍三千四百馀种,近十万卷,为我国 古代文化典籍的一大总汇。
1、钱谦益: 清初 宗宋派领袖。 (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 晚号蒙叟、绛云老人、东涧遗老等,江 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后降清,任礼部侍郎,不久辞归著述, 同时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
张“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 物”(学问), 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 尤工七律。《投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 生,颇有佳作。
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
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
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 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 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 《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 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 觉醒的生动标志。
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也是古代文学的大总结时期。这一时期, 各种文体都很繁荣,文学流派众多,文 学理论也比前代有所突破,呈现全面繁 荣的局面。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 依然兴盛;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 衰落的词、骈文重新振兴;各类文体均 有传世佳作。
第一节 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收录诗 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 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 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 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清代文学分期
清代文学一般认为有初、中、晚之分。 1、初期大致指顺治、康熙、雍正年间。 2、中期指乾隆、嘉庆、道光二十年 (1840) 以前。 3、晚期则指鸦片战争之后至清朝灭亡的 时期。清朝晚期的文学一般认为已属近 代文学的范畴。
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 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 像遗民诗歌忧时伤世,“学人之文” 论史求实。 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 日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 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如历史小说 重史轻文,“才学小说”炫学逞能, 文学离其本质越来越远。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 代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 “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 悟”、“兴趣”之说,提倡“兴 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 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要求 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2、“南施北宋”:施润章、宋 琬; “南朱北王”:朱彝尊、王士祯
清初遗民诗的共同特点:从传统的民族立 场和民族气节出发,揭露清军暴行,颂扬抗清 英烈,寄托故国哀思,抒发忠贞情感。有的作 品揭示了易代之际人民饱受战祸的痛苦,具有 慷慨苍凉、激楚悲壮的时代特色。其中最著名 的是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
《题遗山诗》
〔清〕赵翼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秋兴》八首原韵,8首一组,13组共104首。 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他还奖掖新人,王士禛、施闰章、宋琬、 冯班等人都由他提携,所以他被称为清诗的 开山宗匠。 受钱谦益影响,在他的家乡常熟产生了虞山 诗派。
2、吴伟业: 清初 尊唐派领袖。 (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 苏太仓人。 崇祯进士,入清后被迫出
黄 宗 羲 手 迹
黄宗羲是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 家,关心天下的安危治乱,以学术经世。 论诗重情,强调诗写现实,他也注重学 问,推崇宋诗。他的诗歌感情真实,沉 著朴素,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山居杂咏》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着多。
清王朝大兴文字狱,案件之多,株连之 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有些案件牵连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使知识 分子不敢批评朝政,写诗作文都有顾忌。 在清政府大力倡导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与大兴 文字狱的双重影响下,在学术上形成了乾嘉 学派。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朴学,朴学即质 朴之学,与明代“空谈心性”“束书不观, 游淡无根”的学风相对。
仕,官至国子监祭酒,后丁嗣母忧 还乡而殁。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 慨朝代兴亡和悲叹自身失节。
“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 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 《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 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 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 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