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鉴赏.ppt

合集下载

郭璞《游仙诗》讲解

郭璞《游仙诗》讲解

郭璞《游仙诗》讲解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

生于公元276年(晋武帝咸宁二年),卒于公元324年(晋明帝太宁二年),他博学多闻,精通阴阳卜筮等术。

王敦任为记室参军。

后敦欲谋反,郭璞借卜筮谏阻,因而被杀。

王敦平,追赠弘农太守,他好古文奇字,曾注释《尔雅》、《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等书,诗赋都富于文采,其中以《游仙诗》为他的代表作。

有《郭弘农集》。

郭璞游仙诗十四首,虽有表述老庄旨趣的玄言成分,却慷慨多气而非“辞意夷泰”,文采华茂而非平淡乏味。

也就是说,它顺应了时代风尚而又超拔于时代风尚。

现选讲四首。

其一(京华游侠窟)本篇是《游仙诗》的第一首,具有总括全部组诗的纲领性意义。

可以看出,诗虽以“游仙”为题,却并不沉迷于完全与人世相脱离的虚幻的仙境。

作者把隐逸和游仙合为一体来写,两者常常密不可分,抒发的情绪是生活于动乱时代的痛苦和高蹈遗世的向往,但内中又深藏着不能真正忘怀人世的矛盾,这就是所谓慷慨之气的由来。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仕宦的蔑视和对高超隐遁生活的赞美。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岗掇丹夷。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京城里是游侠聚居的地方,山林是隐士们栖息之所。

荣华富贵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还比不上那些栖身于草野的隐逸之士。

(京华,京师,亦即京城;隐遁,指隐居避世之人;朱门,古代豪贵之家的门漆成红色,这里指荣华富贵;蓬莱,指蓬莱仙境。

)临近泉水酌取清波为酒浆,到山冈上拾取丹芝。

灵溪之水可以隐居盘游,何必要青云直上去做官呢!(挹,舀,酌取;丹夷,初生的丹芝,古人认为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登云梯,犹言置身青云,指出仕。

)做过漆园吏的庄周不愿去楚国为相,老莱子的妻子不愿意为人所制,愿同老莱子过隐居生活。

(虽然)出仕做官,就会被朝廷重用,退而隐居,就会处于困境。

(但是)远离尘世之外的人,他们的志向就比伯夷、叔齐他们更坚决。

郭璞《游仙诗》赏评

郭璞《游仙诗》赏评

郭璞《游仙诗》赏评
牛坤杰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郭璞的十四首<游仙诗))历来以其丰厚的艺术性为人们所称道,本文就其艺术性做了一番分析和概括,总结出四点艺术特征.
【总页数】1页(P118)
【作者】牛坤杰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 [J], 李子光
2.郭璞《游仙诗》现存篇目考论r——兼与赵沛霖先生商榷 [J], 孙倩
3.郭璞《游仙诗》现存篇目考论r——兼与赵沛霖先生商榷 [J], 孙倩
4.试论郭璞《游仙诗》对汉魏风骨的继承 [J], 陈祥伟;陈亮;臧守刚
5.论郭璞的《游仙诗》 [J], 张闽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诗歌鉴赏】郭璞《游仙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郭璞《游仙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郭璞《游仙诗》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郭璞《游仙诗》原文及翻译赏析郭璞《游仙诗》原文及翻译赏析郭璞《游仙诗》原文【其一京华游侠窟,山林得道成仙栖于。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存有搞吏,莱氏存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短揖谢夷齐。

【其六杂县寓鲁门,风冷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骂蓬莱。

神仙排云出来,但见到金银台。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娥扬妙音,洪崖颌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摇戏九垓。

奇龄安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郭璞《游仙诗》译者注解【其一、郭璞的《游仙诗十四首》不象通常的游仙诗专写下想象中的仙山灵域,往往留世默默,言多无私。

其歌咏神仙实际就是歌咏得道成仙,而歌咏得道成仙的地方往往见到出忧生乖张之情。

2、京华:京师。

3、得道成仙:指归隐独守的人。

栖于:山居为“栖于”。

4、朱门:指豪贵之家。

5、篷莱:似当做“篷藜”,指隐者定居的地方。

此篇“藜”字与栖于、荑、梯、羝、齐为韵,于古音属于脂部。

《杂县寓鲁门》篇(《游仙诗十四首》之六)“高浪驾蓬莱”与灾、台、杯、颐、垓、孩为韵,于古音属于之部。

蓬莱就是海上仙山之名,本篇祗言得道成仙高蹈,不言求仙,“莱”字当是误字。

6、捐:斟。

7、荑;初生的草叫作“荑”。

丹荑:或是指赤芝,赤芝又名丹芝,菌类。

古人坚信芝是灵草,喝了可以延年。

8、灵溪:水名。

潜盘:隐居盘桓。

9、尼里云梯:指登仙。

仙人降生因云而上时,所以说道云梯。

这里文说目鹑潜隐,就是游仙。

0、漆园做吏:指庄周。

、莱氏:指老莱子。

逸:隐。

《列女传》:“莱于逃世,耕于蒙山之阳。

或言之楚。

楚王遂驾为至老莱之门,曰:‘守国之孤,愿变先生。

’老莱曰:‘诺。

’姜日:‘妾间位居江湖为人所新制,能够免遭患乎?妾无法为人所新制。

’投过其畚而去。

老莱乃随而锥果。

”2、进:指避世更远,入山更深,象老莱子夫妇那样。

《周易?乾九二》:“见龙在田。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ppt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ppt课件
ppt课件
1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 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台湾诗人:余光中
ppt课件
2
把在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形写成诗 歌,送给将要离别的朋友
梦游:是借梦境来寄托自已的思想感情,并非 真的做了梦。
吟:诗体名,歌行体中的一种。 内容多有悲 愁慨叹之意,形式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 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李白另有《梁甫 吟》;孟郊有《游子吟》、《寒地百姓吟》
实世界的丑恶,用自己在想像世界中游历,
表示不肯与现实中的权贵们沆瀣一气。二是
用夸张的手法。诗人大胆地运用夸张来写想
像中的事物,塑造想像中的形象。在夸张的
描写中,融会着诗人的感情。例如,对天姥
山横空出世的形象的描写,正蕴含着诗人对
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pp之t课件情。
13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一、关于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ppt课件
14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二、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的理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是千古名句。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
米折腰”一样,被过去追求个性自由、维
护人格尊严的知识分子奉为座右铭。在封
建社会,封建等级制度迫使大多数人“摧
眉折腰事权贵”。李白却宣告与封建统治
留别: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朋友。
ppt课件
3
这 首 诗 写 于 天 宝 四 年 ( 745 年 ) 即 离 开长安的第二年,当时李白与杜甫、高适 在梁、齐、宋、鲁等地游历了一番,他准 备由东鲁(现山东一带)南游越中(现浙 江一带),便写下此诗作别友人,然后, 开始了新一次的漫游旅程。
ppt课件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译文及鉴赏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译文及鉴赏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译文及鉴赏《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译文及鉴赏《游仙诗·京华游侠窟》魏晋:郭璞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译文京城是游侠出没的地方,山林是隐者居住的处所。

豪贵之家有什么值得荣耀的?不如托身仙山,归隐山里。

渴了到水源掬饮清波,饿了登山采食灵芝。

灵溪完全可以隐居,何必升天求仙呢?庄子决心遁隐,不愿为官;老莱子的妻子有超逸之志。

只有安心作潜龙的人,在行动上才能保持作“见龙”的自由,否则只知仕进,结果必然象“羝羊触藩”那样,碰得头破血流。

辞别伯夷、叔齐而去,完全超乎尘世之外。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注释京华:京师。

游侠窟:游侠活动的处所。

遁:退。

隐遁:指隐居的人。

栖:在山林居住。

朱门:豪贵之家。

何足荣:有什么值得荣耀的?未若:不如。

蓬莱:海中仙山。

托蓬莱:托身仙山,指归隐。

源:水之源。

挹:斟。

冈:山。

掇:拾。

丹:指丹芝,又叫赤芝。

荑:凡草之初生通名荑。

丹荑:初生的赤芝。

据《本草》,芝是灵草,吃了可以长寿。

灵溪:水名。

李善注引庚仲雍《荆州记》:“大城西九里有灵溪水。

”潜盘:隐居盘桓。

登云梯:指登仙。

仙人升天因云而上,所以叫云梯。

漆园吏:指庄周。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尝为漆园吏,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周笑谓楚使者曰:子亟去,无污我。

”即所谓“傲吏”。

莱氏:指老莱子。

《列女传》记载,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

楚王坐着车至老莱之门,请他出来做官,他许诺。

“妻曰: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

能免于患乎?妄不能为人所制。

投其畚而去。

老莱乃随而隐。

”即所谓“逸妻”。

逸:节行高超。

进:指仕进。

保:保持。

龙见:《周易》:“初九,潜龙勿用。

”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犹龙”。

郭璞《游仙诗》赏评-精选文档

郭璞《游仙诗》赏评-精选文档

郭璞《游仙诗》赏评郭璞,字景纯,两晋时人。

他博洽多闻,精通阴阳历算、卜筮之术,十四首《游仙诗》更是闻名于后世。

他的《游仙诗》的风格虽然与西晋诗风一样形式讲究,辞采华丽,却没有流于浮艳,而是借游仙来抒写自己仕途偃蹇,壮志难酬的情怀。

钟嵘的《诗品》说郭璞是“宪章潘岳,文体相晖,彪炳可玩,始变中原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又评他的游仙之作是“辞多慷慨,乖远玄宗,而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楫翼栖榛梗’,乃是坎?坝交常?非列仙之趣也。

”是十分中肯的。

自从钟嵘此论一出,后世关于郭璞《游仙诗》的主旨虽然也偶有异议,但绝大部分人的观点基本不出这层意思。

本文也就不再赘述,这里着重探讨的是《游仙诗》的艺术特征。

第一,郭璞的《游仙诗》辞藻富艳,善用华美的文字,形象地描绘瑰丽的山川风物。

郭璞的《游仙诗》中表颜色的字用得很多,而且以“绿”、“红”、“紫”等鲜明富丽的颜色为主。

最富有代表性的是《游仙诗》其三。

此诗的前四句“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绿萝结高林,蒙茏盖一山。

”①色彩极为鲜明,翡翠戏于兰茎,花鸟交相辉映,鲜丽明艳;翠绿的藤萝缠绕在高高的林木上,郁郁葱葱的覆盖了整座山峰,不但使山峰更显深邃幽静,而且给景色增加了一层朦胧的仙气。

其间更有飞泉、紫烟点缀,隐士清幽的琴声不时地回荡其间,真是诗画相配,人景相生。

又如《游仙诗》其六写蓬莱仙山的景色是“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仙山乘着吞舟巨浪而来,随着仙山一起出现的是富丽堂皇的金银台和滔滔云海,形象地写出了蓬莱仙境的宏丽壮阔。

第二,善于描绘出出尘绝俗的隐士境界和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并在浪漫色彩浓郁的背景中凸显所摹绘的隐士、神仙形象。

如《游仙诗》其二,写的是隐士情怀。

开头两句“清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一下子就勾勒出了这位摒绝荣利,弃绝世事,隐遁在清溪千仞之岗的隐士居处的清幽。

接着的“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两句,颇有仙意,白云在梁栋间自由地飘飞,徐徐清风从窗口吹来,仿佛是神仙居所。

游仙诗

游仙诗

游仙诗是中国文学培育出的独特诗歌题材,也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

游仙诗是描写仙人、仙境等脱俗意象的诗歌,一般用来表达诗人对长生成仙的向往或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对逍遥独立精神的推崇等。

现可见以“游仙诗”为标题的诗歌最早出现在曹植的作品中,以后游仙诗的创作渐多,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体裁。

一般认为,游仙诗导源于先秦,崛起于汉魏,发展于两晋,绵延于南北朝,以后历朝皆有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别具民族文化特色而又持续绵延的文学现象。

游仙观念来源于原始巫教和道家学派,在信仰、仪式与方技三个方面规定了游仙诗艺在汉代的发展方向和艺术形态特征。

(一)信仰。

游仙信仰在原始萨满教中就已出现,在战国时代楚、齐、秦等国“造神”运动中得到了重要发展,具体体现为魂灵崇拜、山海崇拜、药崇拜观念等,体现为“昆仑神话”体系与“蓬莱仙话”体系的合流。

(二)仪式。

游仙诗体现在郊庙祭仪中,通过献祭供养神灵,以求得到仙药而长生成仙,乐舞可以说是对天地神灵最高级的献祭;同时在世俗宴享仪式中也多有“求仙药”的描写,决定了游仙诗的结构特征。

(三)方技。

老庄道与黄老道认为凭借导引来“制炼形魄”、“却谷食气”实现长寿乃至飞升的愿望,成为神仙修炼的理论指南;在文学中的典型代表为《楚辞·远游》。

上述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古文人游仙诗的风貌。

汉代游仙诗艺具有仪式性、表演性和在场性的特点, “游仙诗”往往寄附于巫术宗教性质的“献祭”仪式中。

这些祭仪的主持者是帝王们,祭仪具有为帝王独占的特性。

汉代游仙文学除体现在郊祀活动中外,更多地应用于世俗宴乐场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仅是道教中人创作游仙诗,文人们也相继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此类作品,在我国第一部作品选集———《文选》中就单列“游仙”一体。

游仙诗涉及神话、宗教、方土文化、哲学等一系列复杂问题1·由于受到时间局限而追求生命永恒这是随着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必然会产生的要求力, 2·由于受到空间局限而追求生命自由曹植寻求道家式的逍遥。

游仙诗鉴赏

游仙诗鉴赏


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 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而 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更苦闷的心 情。
• 游仙诗的主题大致有: • 慕仙:道家诗人真正相信神仙,幻想仙境, 描写异象,如曹操、张华、张协、曹植、郭璞、 李白、曹唐等;李白〈天台晓望〉、〈古风〉其 五、其七几首,都表达了追求成仙的愿望; • 寄托:作者大多身当乱世,有志难伸,怀才 不遇,愤世嫉俗,向往神仙之说抒发不满和忧愁, 如屈原、嵇康、阮籍等; • 拟古:文人欣赏游仙诗的幽美意境,模仿前 人的艺术成就,凭想像加以虚构,如宋玉、傅玄、 鲍照、庾信等; • 祝颂:向帝王祝颂长生不老,如西晋成公绥 〈晋四箱歌〉、陆机〈前缓声歌〉;
游仙诗
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游仙诗
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
烈愿望;内容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 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

部分游仙诗抒发苦闷之情,在冲突中挣扎,
但没有找到出路或归宿,即使写到神仙境界,也
难以摆脱俗世的羁绊。诗人往往愤世嫉俗,想逃
到另一世界,但理智上,他们大多并不真正相信

中国国学网--郭璞的游仙诗简析

中国国学网--郭璞的游仙诗简析

中国国学网--郭璞的游仙诗简析郭璞的游仙诗简析发布时间: 2007-3-29 09:46:32 被阅览数: 527 次来源:中国文学史文字〖大中小〗)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上溯到战国时期。

清人朱乾《乐府正义》卷十二将早期的游仙诗分为两类:“游仙诸诗嫌九州之局促,思假道于天衢,大抵骚人才士不得志于时,藉此以写胸中之牢落,故君子有取焉。

若始皇使博士为《仙真人诗》,游行天下,令乐人歌之,乃其惑也,后人尤而效之,惑之惑也。

诗虽工,何取哉?”朱乾认为前一类游仙诗出于屈原之《远游》,《远游》中“悲时俗之迫厄兮,将轻举而远游”二句是此类诗之主旨。

后一类起于秦代,《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使博士为《仙真人诗》。

”原诗已佚,其内容当不出求仙访药、追求长生之类。

继承前一类的有曹植的《五游诗》、《远游篇》、《仙人篇》、《游仙诗》等,写游仙不过是抒其愤世之情。

继承后一类的有汉乐府《吟叹曲·王子乔》、《董逃行》、《长歌行》等,都以求仙为主旨。

郭璞的游仙诗,今存19首,其中有9首为残篇。

钟嵘《诗品》说郭璞的《游仙诗》“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这是很确切的评价。

但是,由于当时玄言诗盛行,其《游仙诗》又多写隐逸生活,所以许多评论家将其诗与玄言诗联系起来,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符合郭璞的为人和创作实际。

玄言以老庄为思想基础,老庄主张无为、逍遥。

老庄的隐逸,是一种自我保全、超世绝俗的生活方式。

郭璞不然,《晋书·郭璞传》说他“好经术”,其立身行事始终接近儒家。

《晋书》所载他的一些奏疏,持论皆以儒家经典为本。

他身处西晋末年的战乱,虽屈沉下僚,却始终留意仕进。

他因“才高位卑,乃著《客傲》”(《晋书·郭璞传》)。

所以他的《游仙诗》写隐居高蹈,乃是仕宦失意的反映,而非如道家之鄙弃仕途;他所抒发的不是庄子的那种逍遥精神,而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

曹唐的游仙诗代表作赏析

曹唐的游仙诗代表作赏析

曹唐的游仙诗代表作赏析曹唐的事迹,《唐才子传》叙述较详。

传云:“唐,字尧宾,桂州人。

初为道士,工文赋。

大中间举进士,咸通中为诸府从事。

唐与罗隐同时,才情不异。

唐始起清流,志趣淡然,有凌云之骨。

追慕古仙子高情,往往奇遇,而己才思不减,遂作大游仙诗五十篇,又小游仙诗等,纪其悲欢离合之要,大播于时。

”此外,《唐诗纪事》云:“初为道士,后为使府从事,咸通中卒。

作游仙诗百馀篇。

”又,《全唐诗》云:“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

咸通中累为使府从事。

”三段小传,其不同处止在曹唐有没有进士及第。

唐宣宗大*十四年,懿宗咸通共十五年。

曹唐在咸通年中曾在几个节度使幕府中做事,与“咸通中卒”也并不矛盾。

看来他早年是一个能文工诗的道士,后来做了许多游仙诗,大出其名,就被某些节度使录用。

他没有举进士,在节度使幕中,恐怕地位很低,不是判官、记室之类。

他的诗集中也看不出有与达官贵人交契的迹象。

《唐才子传》还记录了他与罗隐互相嘲谑的故事,可是在二人的诗集中都没有互相唱和投赠的诗篇,可知他们的交情不深。

由此看来,大概曹唐止是依靠他的游仙诗而垂名于后世。

曹唐诗未闻有单刻本。

《全唐诗》收曹唐诗二卷,主要是大、小游仙诗。

大游仙诗是七言律诗,集中仅存十七首,与《唐才子传》所言五十篇不合,显然已遗失了三十三首。

小游仙诗九*首,加上《唐诗纪事》中引用的一首,共存九十九首。

大约原来是一百首,仅遗失一首。

游仙诗是很早就有的。

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把诗分为二十类,其第九类就是游仙。

他选了晋代诗人何劭的一首,郭璞的七首,都是五言诗。

大约游仙诗这个名目就起于晋代。

当时道家思想成为时尚,文人都爱好阅读道家书籍。

修心养*,炼丹服*,希望延年益寿,甚至飞升成仙。

这种思想表现在文学中,就成为一种新的内容,游仙这个名词就标志着这一种内容。

唐人李善注《文选》,给郭璞的游仙诗做了评注: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课件27张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课件27张

不可一世的谪仙人
蔑 傲视 岸权 不贵 屈
要理解本诗的主旨,我们先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谪仙人
李白以为实现自己“济沧生”“安社稷”的政治抱 负的时机到了,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御用 文人,卑屈);李白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 城权贵,受到排挤,不到三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宫廷污浊不堪)。李白在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这样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之 中离开京城,继续他的漫游生活。这次政治上的大失败使 李白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三、知识链接
1.游仙诗: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梁朝萧统所编《文选》列“游仙” 为文学体裁之一,并选有晋代何劭和郭璞的作品,“游仙诗”因此得名。游仙 诗源于汉代以前的歌赋。在《楚辞·远游》篇中已有抒写仙人轻举登霞的 篇章。到了秦朝,始皇帝好神仙,曾“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 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汉乐府之中的《日出入》《天马》,建安曹植的 《洛神赋》《游仙篇》,都涉及游仙的内容。魏晋之后,文人开始自觉地 创作游仙诗,渐成一代诗风,成为一种成熟的体裁,代表作家就是郭璞。 南北朝以后,李贺等诗人的创作仍受游仙诗的影响。游仙诗在思想上表现 出超脱世俗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则想象奇瑰,善于运用夸张、象征等多 种手法,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_姥__山__,__以__虚__衬__实__,__不__仅__给__天__姥__山__蒙__上__了__一__层__神__秘__的__面__纱__,__而__且__勾__起__了__诗__人__神__游__天__
_姥__山__的__念__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PPT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PPT课件
第38页/共71页
湖月梦景
静美 清幽
第39页/共71页
天姥奇景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 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思考 为何提到“谢公”?
第40页/共71页
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明确:(1)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 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 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 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 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 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 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
第48页/共71页
梦中仙境
神奇壮美
辉煌绚丽
第49页/共71页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思考 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心惊梦醒,好梦不 常。在梦境最高点悬 梦境消失,无限留恋 崖勒马,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 在全文形成了起伏 的波澜。
第50页/共71页
提问:
1、正当梦入高潮时,诗人却“忽魂 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 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 然消失了,面对现实李白禁不住长嗟 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
第44页/共71页
洞天仙境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思考
日月照耀金银台。
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与前文有何联系?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 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 奇的背景。
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第54页/共71页
提问:2、洞天之游的神奇对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梦幻破灭后的失望,在 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郭璞《游仙诗》赏评-精选文档

郭璞《游仙诗》赏评-精选文档

郭璞《游仙诗》赏评-精选文档郭璞《游仙诗》赏评郭璞,字景纯,两晋时人。

他博洽多闻,精通阴阳历算、卜筮之术,十四首《游仙诗》更是闻名于后世。

他的《游仙诗》的风格虽然与西晋诗风一样形式讲究,辞采华丽,却没有流于浮艳,而是借游仙来抒写自己仕途偃蹇,壮志难酬的情怀。

钟嵘的《诗品》说郭璞是“宪章潘岳,文体相晖,彪炳可玩,始变中原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又评他的游仙之作是“辞多慷慨,乖远玄宗,而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楫翼栖榛梗’,乃是坎?坝交常?非列仙之趣也。

”是十分中肯的。

自从钟嵘此论一出,后世关于郭璞《游仙诗》的主旨虽然也偶有异议,但绝大部分人的观点基本不出这层意思。

本文也就不再赘述,这里着重探讨的是《游仙诗》的艺术特征。

第一,郭璞的《游仙诗》辞藻富艳,善用华美的文字,形象地描绘瑰丽的山川风物。

郭璞的《游仙诗》中表颜色的字用得很多,而且以“绿”、“红”、“紫”等鲜明富丽的颜色为主。

最富有代表性的是《游仙诗》其三。

此诗的前四句“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绿萝结高林,蒙茏盖一山。

”①色彩极为鲜明,翡翠戏于兰茎,花鸟交相辉映,鲜丽明艳;翠绿的藤萝缠绕在高高的林木上,郁郁葱葱的覆盖了整座山峰,不但使山峰更显深邃幽静,而且给景色增加了一层朦胧的仙气。

其间更有飞泉、紫烟点缀,隐士清幽的琴声不时地回荡其间,真是诗画相配,人景相生。

又如《游仙诗》其六写蓬莱仙山的景色是“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仙山乘着吞舟巨浪而来,随着仙山一起出现的是富丽堂皇的金银台和滔滔云海,形象地写出了蓬莱仙境的宏丽壮阔。

第二,善于描绘出出尘绝俗的隐士境界和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并在浪漫色彩浓郁的背景中凸显所摹绘的隐士、神仙形象。

如《游仙诗》其二,写的是隐士情怀。

开头两句“清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一下子就勾勒出了这位摒绝荣利,弃绝世事,隐遁在清溪千仞之岗的隐士居处的清幽。

接着的“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两句,颇有仙意,白云在梁栋间自由地飘飞,徐徐清风从窗口吹来,仿佛是神仙居所。

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译文及鉴赏

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译文及鉴赏

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译文及鉴赏郭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文化名人,他的诗作《游仙诗京华游侠窟》是他晚年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该诗的逐句翻译以及对其鉴赏,探讨郭璞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京华游侠窟译文:曰游临近九春己兮,踏雾归鸾阙。

飞动游仙慷慨群丑人,令人悔晚穿紫骝。

白衣渡月乘风入,一条江自东去飘远。

被天童苕带狂草丽窟。

睹凡心狡,山此若睐。

取月台,卧岭。

三千鸟无聊。

好有不尽径袭人遍人言庙。

鉴赏:郭璞的《游仙诗京华游侠窟》给人一种奇幻、浪漫的感觉。

诗中描述了主人公踏着轻柔的雾气回到太平盛世的玉皇殿,享受着仙境般的游乐。

诗中那种畅游仙境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片刻的安宁与快乐。

首句“曰游临近九春己兮,踏雾归鸾阙”中,九春己指的是九春还未到来,而踏雾归鸾阙则表达了人们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的无限遐想。

诗中的“令人悔晚穿紫骝”,表达了对过去的不能挽回的遗憾。

接下来的几句“白衣渡月乘风入,一条江自东去飘远。

被天童苕带狂草丽窟。

”描绘了主人公骑着紫骝走在月色的江河之间,进入了狂草丽窟,领悟了山水之间的奇妙。

最后一句“睹凡心狡,山此若睐。

取月台,卧岭。

三千鸟无聊。

好有不尽径袭人遍人言庙。

”表达了主人公在游仙的过程中,对世俗之事的看淡和遗忘。

他摒弃了尘世的繁琐,追求高远的境界。

总体来说,郭璞的《游仙诗京华游侠窟》通过描绘独特的神话世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他以诗歌的形式,将美好的幻想和虚幻的仙境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给读者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诗中的翻译和鉴赏,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郭璞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他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将诗人的灵感与世间的百态相结合,创作出了一首优美而独特的诗歌作品。

北宋诗人的游仙诗意境解读

北宋诗人的游仙诗意境解读

北宋诗人的游仙诗意境解读一、背景介绍北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一个辉煌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人通过他们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深沉思考。

其中,游仙诗成为北宋诗歌中一种特殊的题材,表现出与世隔绝、修仙求道、追求精神自由等主题。

二、游仙诗的概念游仙诗是北宋时期流派之一,主要以描写仙境、山水之美和追求超凡脱俗之情调为特点。

其中所称“游仙”并非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仙境,而是作者心灵中对于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这些作品常以峰巅云海、山谷溪水等自然景观为背景,并通过婉约唯美的语言描绘了浓郁而高雅的境界。

三、北宋著名游仙诗人1.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以其博学多才和豪放洒脱的个性而著称。

他在游仙诗创作方面别具一格,将自然风景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2.黄庭坚:黄庭坚是北宋时期最重要的文化名流之一,也是杭州第一个振兴书法和诗歌创作的文人。

他的游仙诗作品常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山水景色,并表达对于天地之道、人生无常等哲学思考。

3.辛弃疾:辛弃疾是北宋末年另一位才子佳人,他的游仙诗多带有抒发忧愁和怀才不遇之情绪。

虽然题材与前两位诗人有所不同,但辛弃疾在表达自己内心追求超然境界和逃避尘世纷扰的意境上也颇有成就。

四、游仙诗意境特点1.自然景观描写:游仙诗中常常通过描写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来营造出优美唯美的氛围。

这些景物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意义,成为诗人追求理想境界和修行道路上的引子。

2.怀古情怀:在游仙诗中,诗人常常借助怀古情怀来表达自己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通过对过去历史文化的回溯和思考,以及自然景物的比拟、描写等手法,诗人表达了对于超越时空束缚的追求。

3.忧愁情怀:尽管游仙诗以逸态、超脱为主题,但其中也不乏忧愁离别、困顿无奈之情。

这些情感反衬了游仙主题下的纷杂世俗与诗人心灵追求之间的矛盾。

4.哲学思考:北宋游仙诗作品中还贯穿着一定程度上的哲学思考。

通过对于自由、道德、生死等问题的探索与思辨,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层面自由解脱的渴望。

郭璞《游仙诗》“逸翮思拂霄”赏析

郭璞《游仙诗》“逸翮思拂霄”赏析

郭璞《游仙诗》“逸翮思拂霄”赏析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这首诗一共十句,前八句均以比喻手法写的。

因此,欣赏本诗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其喻体和本体的涵义。

喻意能清楚明白,诗意也就一目了然了。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开头两句起兴,言有才能的人都希望施展其才。

“逸翮”,指善飞者;“迅足”,指善行者。

善飞者展翅万里,一心想背负青天,直上霄汉;善行者疾步如飞,向往避开浊世,远游天涯海角。

但仅凭一身本领,满腔热情能否实现愿望呢?诗人的笔触自然地转到了这个问题上:“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增”通“层”,“增澜”,即重叠的大波。

“吞舟”指能吞舟的大鱼。

《韩诗外传》:“吞舟之鱼,不居潜泽。

度量之士,不居污世。

”这两句是说,清澈见底的水中,没有重重波浪,怎么能游动吞舟大鱼呢?意在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客观条件,合适的环境,同样不能施展才能。

接着,诗人继续就人才成长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就制约、扼杀人才的诸种因素而发议论。

“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圭璋”,一种名贵的玉制礼器。

古代朝聘之礼规定,壁玉须加上束帛,玉帛同行,才成礼品。

而圭璋例外,它无须加帛,可以独行成礼。

故有“特达”之说。

同时,圭璋又常比喻美好高贵的人品。

《后汉书·刘儒传》云:“郭林宗常谓(刘)儒口讷心辨,有圭璋之质。

”故诗中“圭璋特达”,又有比喻才德之人不借外助之意。

“明月”,一种贵重的宝珠。

诗中比喻有才能之人。

这句用《汉书·邹阳传》典:“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

”这两句阐述的是才与识才,人与环境的关系,结合起来理解就是:有才能的人,即使像圭璋明月一样,秉性高洁,独善其身,但是如果其才能不为人所理解、赏识,那最终还是像明珠在暗中投掷与人,势必为人所拒绝一样,而不得施展其才能。

“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课件

七言古诗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 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 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以遨游仙境为主题的诗歌
梦游 梦中游历
游仙诗
解 天姥 游历的对象 (题材)
题 吟 吟咏 歌行体 (体裁)
第8课
核心素养
1.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文中的关键字、词、句的 含义。 2.鉴赏“梦游”意境,体会李白浪漫主义风格,品味诗歌奇特的 想象、大胆的夸张、瑰丽的语言,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缘景明情,揣摩诗人蕴含其中的深沉情感,体会李白借诗歌表 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文体知识
古体诗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本诗诗人以如梦似幻的浪漫主义手法,通 过对梦游天姥山的描绘,抒写了自己对美好世 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表现了诗人鄙 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傲岸性格和反抗精神。
深入研读——梦游之悟
总的来说,李白身上集“儒、道、侠”三者于一体,有儒 家的积极用世,有道家的消极避世,又有侠客的仗剑豪情, 他的儒家思想,使他想要积极入世,有所作为。但是他的侠 客情怀,却使他向往自由,放浪不羁,使他与世俗、与官场 格格不入。入世不成,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便不免消极避
山中奇景 意境:险怪阴森
感情:悸动惊恐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 使深林战栗,使层颠震惊。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云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仙人盛会 意境:光辉灿烂、富丽堂 皇、热闹绮丽、盛大和乐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感情:惊叹艳羡,令人

郭璞游仙诗与陶渊明ppt课件

郭璞游仙诗与陶渊明ppt课件
关于文学自觉的争论


文学自觉魏晋说 文学自觉西汉说 文学自觉宋齐说 文学自觉先秦说
古代文学上,“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 及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 和价值性,自觉地对文学的本质和发 展规律等进行探讨和认识,促进文学 按其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
文自我出
“自觉”的概念,文学“自觉”的标准
文学自觉—魏晋说



继承前一类的有曹植的《五游诗》、《远游 篇》、《仙人篇》、《游仙诗》等,写游仙不 过是抒其愤世之情。继承后一类的有汉乐府 《吟叹曲·王子乔》、《董逃行》、《长歌行》 等,都以求仙为主旨。 郭璞“《游仙》之作,明属寄托之词,如以 ‘列仙之趣’求之,非其本旨矣” 。

《晋书 · 郭璞传》云璞“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 灾转祸,通致无方”,《晋书》将之与炼丹以期长寿 的葛洪合传,郭璞《游仙诗》也确多神仙、服食、导 引的内容。这与士人之诗系列中的其他诗人稍有不 同。但就内容而言,他的“坎壈咏怀”,抒发的是其 忧生愤世之情,而以游仙为寄托,正是继承了阮籍、 左思的士人诗传统。
风水鼻祖——郭璞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 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 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 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 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 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 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 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 《青襄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


文学自觉的标志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 魏晋南北朝,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 ⑴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 一个门类。 刘勰《文心雕龙· 总术》: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 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界,幻想醒觉以后,只有更空虚和更苦闷的心
情。
• 游仙诗的主题大致有:

慕仙:道家诗人真正相信神仙,幻想仙境,
描写异象,如曹操、张华、张协、曹植、郭璞、
李白、曹唐等;李白〈天台晓望〉、〈古风〉其
五、其七几首,都表达了追求成仙的愿望;

寄托:作者大多身当乱世,有志难伸,怀才
不遇,愤世嫉俗,向往神仙之说抒发不满和忧愁,
如屈原、嵇康、阮籍等;

拟古:文人欣赏游仙诗的幽美意境,模仿前
人的艺术成就,凭想像加以虚构,如宋玉、傅玄、
鲍照、庾信等;

祝颂:向帝王祝颂长生不老,如西晋成公绥
〈晋四箱歌〉、陆机〈前缓声歌〉;
• 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 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而 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备 浪漫的色调。
Hale Waihona Puke 游仙诗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游仙诗 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 烈愿望;内容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 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

部分游仙诗抒发苦闷之情,在冲突中挣扎,
但没有找到出路或归宿,即使写到神仙境界,也
难以摆脱俗世的羁绊。诗人往往愤世嫉俗,想逃
到另一世界,但理智上,他们大多并不真正相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