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_施筱敏

合集下载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的系统评价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的系统评价

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所以需要继续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依托社区,进行规范化管理,将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性预防与社区医疗服务结合起来,才能保持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合理性和长期性[12],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㊂另外,在本研究中,由于湖北省地区的心脑血管数据较少,没有与本地区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各医院上报的报告卡信息,这只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居民的极小一部分,可能存在偏倚㊂这也是今后需要完善的地方㊂参考文献[1]㊀陈伟伟,高润霖.‘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概要[J ].护理管理杂志,2012,32(1):14-15.[2]㊀孙伟,李文玲,李凤芹.天津市和平区2010 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综合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2):953-955.[3]㊀张伟伟,董建梅,李伟伟,等.连云港市2016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7,28(5):546-548.[4]㊀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8-59.[5]㊀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6]㊀王冬菊.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及主要影响因素[J ].预防医学论坛,2016,22(1):71-75.[7]㊀张航向,宁晓暄,王晓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95-97.[8]㊀李玉华,张云,周鹏,等.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1(3):207-210.[9]㊀P e r kJ ,B a c k e rG D ,G o h l k e H ,e t a l .E u r o pe a n g u i d e -l i n e so n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 p r e v e n t i o ni nc l i n i c a lpr a c t i c e (v e r s i o n 2012)[J ].E u r H e a r tJ ,2012(33):1660-1690.[10]㊀方向华,王文志,陈捷.社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长期干预效果评价[J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2):94-97.[11]㊀杨明珠,方芳,陈兰,等.国内外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J ].上海护理,2016,16(2):64-68.[12]㊀赵爱江,石海雷.脑血管病的综合预防途径探讨[J ].西部中医药,2014,27(1):96-98.(收稿日期㊀2019-02-06)(本文编辑㊀杨婷婷)㊃卫生服务评价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的系统评价李宇翔1,㊀白玉2,㊀白继庚3,㊀范妙璇4ʌ基金项目ɔ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Z Z 10-018-09)ʌ作者单位ɔ㊀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3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山西太原,0300134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中药成分分析与生物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20206ʌ通信作者ɔ㊀范妙璇,E m a i l :f m x z h y@126.c o m ʌ摘要ɔ㊀目的㊀系统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各种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㊂方法㊀检索数据库E m b a s e ㊁P u b M e d 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 N K I )㊁万方科技数据库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 B M )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 I P )有关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各种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创建至2018年5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定量或定性的系统评价㊂结果㊀共纳入85篇文献,研究的疾病涉及上呼吸道感染(22篇)㊁咽峡炎(15篇)㊁扁桃体炎(24篇),手足口病(17篇),口腔溃疡(7篇)㊂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措施相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有效提高上呼吸道感染㊁咽峡炎㊁扁桃体炎㊁手足口病㊁口腔溃疡的总体有效性,缩短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的退热时间㊂但尚无证据表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缩短咽峡炎的退热时间,以及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和咽峡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上与常规治疗有差异㊂结论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性较好㊂但因纳入文献研究质量不齐,尚需更多大样本㊁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㊂ʌ关键词ɔ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㊀上呼吸道感染疾病;㊀随机对照试验;㊀系统评价ʌ中图分类号ɔ㊀R 286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D O I :10.3969/j.i s s n .1673-5625.2019.06.029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o f t h e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P u d i l a nX i a o y a nO r a l L i qu i d L IY u x i a n g ,B A IY u ,F A N M i a o x u a n ,e t a l .W a n g j i n g H 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aA c a d e m y o f C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00102,C h i n a ʌA b s t r a c t ɔ㊀O b j e c t i v e ㊀T o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e v a l u a t e t h e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 fP u d i l a nX i a o y a nO r a lL i q u i d(P X O L)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v a r i o u s d i s e a s e s.M e t h o d s㊀T h e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 t u d i e s o f P X O Lf o r t r e a t i n g v a r i o u s d i s e a-s e sw e r e r e t r i e v e d f r o m E m b a s e,P u b M e d,N a t i o n a lK n o w l e d g e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C N K I)o fC h i n a,W a n f a n g D a t a b a s e, C h i n e s eB i o l o g i c a lM e d i c i n eD a t a b a s e(C M B),a n dC h o n g q i n g V I PD a t a b a s e(s i n c e t h e i r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t oM a y2018). 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o r q u a l i t a t i v e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w e r e p e r f o r m e dw i t h i n c l u d e ds t u d i e s.R e s u l t s㊀At o t a l o f85a r t i-c l e sw e r e e l i g i b l e,i n c l ud i n g22a r t i c le s of u p p e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i n f e c t i o n(U R I),15a r t i c l e s o f a ng i n a,24a r t i c l e s o f a m y g-d a l i t i s,17a r t i c le s of h a n d-f o o t-m o u t hd i s e a s e a n d7a r t i c l e s o f o r a l u l c e r.T h e r e s u l t s o fm e t a-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c o m p a r e dw i t h r o u t i n e t h e r a p y,P X O Lc o u l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 p r o v e t h e o v e r a l l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U R I,a ng i n a,a m y g d a l i t i s,h a n d-f o o t-m o u t h di s e a s e,a n d o r a l u l c e r.B e s i d e s,i t c o u l d s h o r t e n t h e a n t i p y r e t i c t i m e o f U R I a n d a m y g d a l i t i s.H o w e v e r,t h e r ew a sn oe v i d e n c e t h a tP O X Lc o u l ds h o r t e nt h ea n t i p y r e t i c t i m eo f a n g i n aa n dt h e i n c i-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e v e n t s o fU R I a n d a n g i n a c o m p a r e dw i t h r o u t i n e t h e r a p y.C o n c l u s i o n㊀P X O L i s e f f e c t i v e i n t r e a t i n g v a r i o u s d i s e a s e s.H o w e v e r,d u e t o t h e u n e v e n q u a l i t y o f s t u d i e s,c l i n i c a l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 o f l a r g e r s a m p l e s i z e s a n dh i g h e r q u a l i t y a r en e e d e d t o c o n f i r mt h e r e s u l t s.ʌK e y w o r d sɔ㊀P u d i l a nX i a o y a no r a l l i q u i d;㊀U p p e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i n f e c t i o nd i s e a s e s;㊀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㊀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㊀㊀蒲地蓝消炎药主要包括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蒲地蓝消炎片,且临床应用上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主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蒲公英㊁黄芩㊁苦地丁㊁板蓝根四味中药材的提取液,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和抗炎消肿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也有不少研究对其疗效进行报道[1]㊂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综合性的关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各种疾病中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㊂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的思路与方法,在全面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当前可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性,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文献检索检索公开发表的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 N K I)㊁万方科技数据库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 B M)㊁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 I P)㊁E m-b a s e以及P u b M e d㊂时间均从创建时起至2018年5月止㊂结合各数据库文献数量,为保证查全率,本研究的中英文检索词分别为 蒲地蓝 和 p u d i l a n ㊂1.2㊀纳入与排除标准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 a n d o mc o n t r o l t r i-a l,R C T)或临床对照试验(c l i n i c a lc o n t r o lt r i a l, C C T);研究对象: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包括未分类的上呼吸道感染㊁咽峡炎㊁扁桃体炎)㊁手足口病等疾病患者,且研究对象符合第8版‘内科学“或第7版‘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2-3];干预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其他药物㊁常规治疗㊁支持疗法㊁空白对照等;结果指标:总体有效率㊁退热时间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㊂本研究各指标的判定标准以原始研究的定义为准㊂其中各研究结局提及的痊愈㊁显效㊁有效㊁好转的患者均是本次研究总体有效率中评价的对象㊂总体有效率=每组(痊愈+显效+有效+好转)人数/每组总人数ˑ100%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每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人数/每组总人数ˑ100%㊂排除干预措施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其他药物,未提供与疗效或安全性的数据,重要资料报告不全,观察性研究且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㊂1.3㊀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由2名研究者独立地将检索的初始文献在E n d n o t e软件中进行重复删除以备筛选㊂通过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剔除大部分不相关文献;然后下载全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确定最终可纳入的文献㊂在筛选文献时,剔除重复发表㊁研究类同㊁方法描述过于简单的文献和综述等㊂筛选后,用统一的提取表提取基本资料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讨论解决或交第三位研究者协助解决㊂若纳入文献资料提供不全,尽可能地与原作者联系㊂1.4㊀统计分析采用S T A T A12.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㊂为保守估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疗效,无论异质性如何,一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㊂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 e l a t i v e r i s k,R R)或比值比(o d d sr a t i o,O R)及其95%置信区间(c o n f i d e n c e i n t e r v a l,C I)作为效应量,连续型变量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 t a n d a r d i z e d m e a nd i f f e r e n c e,S MD)及其95%C I作为效应量㊂2㊀结果2.1㊀检索结果与文献特征初检共获取文献815篇,其中8篇英文文献, 807篇中文文献㊂阅读题目和摘要后,排除641篇㊂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对剩下174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后,排除89篇,最终纳入85篇文献㊂其中84篇中文,1篇英文㊂发表时间跨度为2004 2017年㊂22项研究的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15项涉及咽峡炎,24项涉及扁桃体炎,17项涉及手足口病,7篇涉及口腔溃疡㊂2.2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疗效2.2.1㊀上呼吸道感染系统疾病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疾病类型是上呼吸道感染系统疾病㊂文献研究显示,结局疾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没有细分为具体的炎症类型)㊁咽峡炎㊁扁桃体炎㊂2.2.1.1㊀上呼吸道感染㊀在纳入的22项关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中,17项研究认为,与其他治疗措施相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更好㊂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定量合并后发现,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是对照措施的1.19倍(95%C I:1.15~1.23),且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小(I2=15.50%,P=0.254)㊂有8项研究评估了治疗措施干预后退热时间的差别㊂结果显示,与对照措施相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退热时间更快(S MD=-2.22,95% C I:-3.16~-1.29)㊂有5项研究比较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对照措施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㊂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M e t a分析显示,两组率的比值比(O R)为0.86(95%C I:0.35~ 2.09)㊂各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小(I2<0.1%,P= 0.462)㊂2.2.1.2㊀咽峡炎㊀纳入的15项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咽峡炎的有效性随机对照试验中,1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对15项研究的有效性进行定量合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有效性更好(R R=1.19, 95%C I:1.11~1.27)㊂有5项分析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对照措施治疗咽峡炎的退热时间,4项研究认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退热时间更快,1项研究认为对照措施的退热时间更快㊂综合的结果显示,两种干预措施退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 MD=-1.10,95%C I:-2.94~0.73)㊂有5项研究比较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常规治疗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 R=1.31,95%C I:0.23~7.50)㊂2.2.1.3㊀扁桃体炎㊀在纳入的24项关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扁桃体炎的研究中,有15项研究认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扁桃体炎的效果并不比常规治疗措施好,但合并结果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扁桃体炎的有效性优于常规治疗措施(R R=1.12, 95%C I:1.08~1.16),各研究间异质性中等(I2=52.0%,P=0.002)㊂此外,有10篇文献比较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对照措施治疗扁桃体炎的退热时间㊂M e t a分析结果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比常规办法能更快地为扁桃体炎患者退热(S MD=-4.95, 95%C I:-6.68~-3.23)㊂2.2.2㊀手足口病㊀在纳入的17项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有效率的研究中,有3项研究认为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14项研究认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疗效更好㊂汇总分析后发现,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优于利巴韦林(R R=1.20,95%C I: 1.15~1.26),研究间的异质性中等(I2=51.4%,P= 0.008)㊂2.2.3㊀口腔溃疡㊀7篇有关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文献均发表于最近4年(2014-2017年),其中中文6篇,英文1篇㊂6篇中文均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是有效的,但只有2篇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随机效应模型定量合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有效性更高(R R=1.19,95%C I:1.05~ 1.35)㊂仅1篇英文文献发表于2017年,针对234例轻微复发型口腔溃疡患者,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相对于对照组的疗效[4]㊂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溃疡大小㊁假膜评分㊁充血评分㊁疼痛评分等均显著性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结果显示,这4项指标数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该文献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一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是有疗效的㊂见表1㊂表1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5种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疾病结果指标文献(篇)合并效应值及可信区间I2(%)P值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性17R R=1.19,95%C I(1.15~1.23)15.500.254退热时间8S MD=-2.22,95%C I(-3.16~-1.29)97.30<0.001不良反应事件发生5O R=0.86,95%C I(0.35~2.09)<0.010.462咽峡炎有效性15R R=1.19,95%C I(1.11~1.27)73.60<0.001退热时间8S MD=-1.10,95%C I(-2.94~0.73)98.90<0.001不良反应事件发生5O R=1.31,95%C I(0.23~7.50)43.000.154扁桃体炎有效性24R R=1.12,95%C I(1.08~1.16)52.000.002退热时间10S MD=-4.95,95%C I(-6.68~-3.23)98.30<0.001手足口病有效性17R R=1.20,95%C I(1.15~1.26)51.400.008口腔溃疡有效性7R R=1.19,95%C I(1.05~1.35)42.900.1193㊀讨论3.1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虽广,但仍以呼吸道感染和手足口病为主㊀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我国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的评价也越来越多㊂检索数据显示,以2010年为界,在此之前,有关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较少,这一现象一方面归因于以前的中医类研究工作开展较少,另一方面归因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以前较少用于临床;此后,文献量呈明显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㊂从分布的病种来看,上呼吸道感染和手足口病占80%以上,具有绝对优势,其他少量病种涉及腮腺炎㊁腹泻㊁盆腔炎㊁中耳炎等[5]㊂3.2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疗效较好本研究是基于85篇R C T或C C T的多种疾病的临床证据㊂22篇关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合并结果与张捷[6]等人的14篇关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M e t a分析的结果一致㊂与常规治疗手段相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不区分感染类型)的有效性更好,退热时间更快,但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15篇关于咽峡炎的合并结果与卢海波等[7]的评价结果基本相同,与常规治疗手段相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咽峡炎的有效性均更好,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㊂但卢海波等[7]的研究显示,在退热时间㊁疱疹消失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上都优于对照组㊂24篇关于扁桃体炎的研究结果与卞丽玲等[8]的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M e t a结果一致㊂相比对照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扁桃体炎的有效性更好,患者退热时间更快㊂已有M e t a分析评价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认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用比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好[9]㊂本研究在纳入更多文献量的基础上,重点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有效率的差异㊂结果显示,与利巴韦林相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更好㊂3.3㊀建议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研究质量对照试验㊀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质量普遍偏低㊂绝大部分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纳入的样本量偏小(试验组<100人),随机分组方法不明确,数据分析过于简单㊂部分研究过于类同,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令人怀疑㊂由于大部分研究没有对研究细节进行详细报告,致使常规的R C T质量评价工具难以对这些研究进行评价,研究质量整体较低应是不争的事实㊂考虑到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现实,开展设计严格的大样本㊁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明确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㊂3.4㊀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本研究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国内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的定量综述,基本可以反映国内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与安全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不仅对临床医生了解这一主题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为其他中药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㊂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中药疗效与安全性,不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临床研究的课题㊂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所涉及的病种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的主要方面,但不是全部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还应用于腮腺炎㊁口腔炎㊁腹泻等,但涉及这些疾病且符合纳入条件的原始文献数量不多,不宜开展荟萃分析㊂荟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严重依赖于原始研究质量的可靠性[10]㊂由于我国有关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的质量整体较低,因此,结果解读须慎重㊂随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以及研究质量的提升,未来还将需要更新的系统评价来综述其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㊂参考文献[1]㊀张伟,郭梦倩.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2例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45-1546.[2]㊀葛均波,徐永健㊂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㊀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㊀J i nY,L i nX,S o n g L,e t a l.T h e e f f e c t o f p u d i l a nA n t i-i n f l a m m a t o r y o r a l l i q u i do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m i l dr e-c u r r e n t a p h t h o u su l c e r s[J].E v i d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 tA l t e r n a tM e d,2017(157):6250892.[5]㊀郝海群.分析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95-96.[6]㊀张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m e-t a分析[A].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北京:中国药学会,2014:8. [7]㊀卢海波,陈路佳,沙皖,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15):24-27.[8]㊀卞丽玲,杨丰文,王媛,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8):1482-1488.[9]㊀周永康,张雪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M e t a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3):1058-1062.[10]㊀周涛,万莹,徐红,等.M e t a分析文献的统计方法质量评价[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2):79-82.(收稿日期㊀2019-01-30)(本文编辑㊀周铌)。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价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价

2020 年2月第7卷/第6期V ol.7, No.6 Feb. 2020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127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价齐 慧(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目的 分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影响。

方法 将在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实验组相比存在明显劣势,差异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0.05)。

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够有效提高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安全性更高,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20.6.127.02随着我国儿童患病率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主要发病时间为春季和冬季,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但也有少数患儿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1-2]。

随着儿童病情的不断加重,会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甚至引发肺炎,心肌炎,支气管炎等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都会对患儿的身体发育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临床常用药物包括蒲地蓝口服液等等,为了验证此药物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选取我院患儿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100例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始于2018年的8月至2019年的8月.应用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5-11-06T16:49:30.8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8期供稿作者:杜娟[导读]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进一步促进患儿的康复.(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抽取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咽痛消失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进一步促进患儿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103-02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于腭扁桃体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该病是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咽部疾病,该病极易反复发作,且对其的治疗若不及时,极易引发局部及其全身的并发症,进而危及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

本文主要就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随机选取62例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均31例。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探析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探析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探析发布时间:2022-07-24T05:48:14.1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5期作者:马洁[导读] 探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影响。

马洁(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儿科;江苏苏州215500 )【摘要】目的:探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影响。

方法:选取医院接诊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儿58例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2月,将患儿随机分组为对比组28例、实验组30例,予以对比组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

分析患儿治疗期间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白介素16(IL-6)、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组间差异。

结果:(1)实验组治疗期间咽痛缓解、脓点消失、退热、扁桃体复常时间及治疗后IL-6、IL-1β、IL-18、TNF-α、CRP均低于对比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予以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儿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可在快速缓解患儿症状同时,显著纠正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实现有效治疗,安全性确切。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治疗效果前言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病毒感染或链球菌感染为主要病因,全年可发病[1],受免疫系统功能发育水平影响,儿童临床发病率较高,可引发患儿高热,咽喉肿痛、溃烂等症状[2]。

临床治疗中,对于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广谱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治疗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问题,应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快速缓解患儿症状,控制抗生素用药时间,保障患儿治疗安全[3]。

因此,为探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接诊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儿58例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2月,将患儿随机分组为对比组28例、实验组30例。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1 . 1一般 资料 来自足 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 象 , 患儿均符合手足 口病诊断标准 , 经门 手足 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 是临床常见 的儿科疾病 ; 婴 诊 临床确诊 , 均在发病初期来 院就诊 。入选标准 : 有流行病 学 幼儿是主要 的发病对象 ; 发病初期 , 临床症 状通常 比较轻微 , 主 特征 ; 发热 , 持续时间为 1 ~4 d ; 以手足掌部出现皮疹为主要特 要表现为手部 、 足部、 口腔等部位 出现皮疹 、 发热等 , 严重者可 能 征; 部分 患儿膝部 、 臀 部出现疱疹 , 不痒不痛 ; 另外, 可能 在手足 并发脑炎 、 脑 膜炎等疾病 , 该病病情进展较快 , 可造成患者死亡 。 疱疹 出现 的同时产生 口腔疱疹 , 在 口腔硬腭 、 齿龈 、 咽部等 出现 部分成人在感染后 多不发病 , 但 可称为携带及传播病毒的载体 。 小 红疱 , 部 分水疱破 裂后形成 溃疡 。依据随机数 字表法将患 儿 婴幼儿免疫机制 的发育 尚不完全 , 抵抗能力较差 , 因此成为该病 随机分 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 每组 5 5例 。观察组 中, 男3 2例 , 女 主要 发病对 象 。临床上 目前仍 无治疗 小儿 手足 口病 的特效药 2 3例 ; 年龄 为 1~ 4岁 , 平 均为 ( 2 . 5 ±0 . 8 ) 岁; 对照组 中 , 男3 3 物, 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本组研究中 ,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对症治 例, 女2 2例; 年龄 为 1~ 5岁 , 平均为 ( 2 . 6 ±O . 7 ) 岁 。两组患儿 疗 , 对 照组 给予利 巴韦林 颗粒进 行辅助治疗 , 观察组患儿 给予蒲 般 资料 的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地蓝消炎 口服液进行辅助治疗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价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价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价蔡永艳;阎志新;伊文霞;张静【摘要】目的探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先锋霉素V针,治疗组服用蒲地蓝口服液;2组疗程均为连续服用5d;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咽痛消失时间(2.41±1.04)d、止咳时间(3.10±1.18)d、退热时间(2.06±1.0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用药安全性良好.结论采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明显,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为患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借鉴.【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40)006【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者】蔡永艳;阎志新;伊文霞;张静【作者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儿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0;沧州市中心医院儿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0;沧州市中心医院儿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0;沧州市中心医院儿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儿童常见性疾病,多发于春季、冬季,主要由病毒感染而引起,少数因细菌感染引起[1-2]。

具有发病率高、易感性的临床特点。

儿童呼吸系统及免疫功能尚不完善,随着病情程度加重,患儿可能出现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和心肌炎等,对患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3-4]。

近几年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疗效,逐渐被临床推广[5]。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孔祥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与常规退热、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根据患儿退热及皮疹消退情况评定疗效。

结果:研究组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

X2=4.8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蒲地蓝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总页数】1页(P185-185)
【作者】孔祥华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市妇幼保健院,4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J], 孔祥华
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J], 顾仁月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J], 冯艳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J], 曹永宁;王永莉
5.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J], 顾仁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崇瑞玲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0(29)7
【摘要】目的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对126例急性扁桃体患儿采用随机分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急性扁桃体炎安全有效,可显著缩短病程,缓解症状,不良反应少.
【总页数】1页(P117-117)
【作者】崇瑞玲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三医院儿科,山西大同,07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及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J], 厉瑞飞
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46例疗效观察 [J], 蔺建英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3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J], 刘静;熊志勇
4.不同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128例疗效观察 [J], 丁樱;闫永彬;张霞;刘玉清
5.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头孢克洛对照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J], 兰红斌;袁惠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安全性,以及对免疫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42例,年龄3~17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及退热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每次10 mL,每日3次,连续给药7 d。

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和鼻塞、咳嗽、腹泻、咽喉红肿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因子(CD3+、CD4+及CD4+/CD8+)水平,并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和鼻塞、咳嗽、腹泻、咽喉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6及免疫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缩短退热、鼻塞、咳嗽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消失时间,与抗病毒药合用效果优于单用抗病毒药,且合用与单用安全性相当。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 disappearance,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and its effects on immune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42 children aged 3-17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selected from Chongqing Jiulongpo Distric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during May 2015-Ma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72 cases)and control group (70 cases)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t. Both groups received symptomatic treatment as antivirus,antipyretic.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10 mL each time,3 times a day,treated for consecutive 7 d. The defervescence time,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rhinobyon,coughing,diarrhea and pharynx swell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The levels of TNF-α,IL-6 and immune factors (CD3+,CD4+ and CD4+/CD8+)were determined i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ies and the occurrences of ADR were observed in 2 groups. RESULTS: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the defervescence time,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rhinobyon,coughing,diarrhea,pharynx red and swelling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in observation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IL-6 or immune factors between 2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in 2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serum levels of CD3+,CD4+ and CD4+/CD8+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of each group (P<0.05),while the improve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otal respons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R between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S: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disapperance as defervescence,nasal congestion and cough. It combined with antiviral drug is better than antiviral drug alone,but antiviral drug combined with it or alone have same safety.KEYWORDS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Pediatric;Therapeutic efficacy;Symptom;Clinical observation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绝大部分由病毒感染所致,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并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1]。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张茂清【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氨酚黄那敏颗粒,另加常规支持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蒲地蓝口服液口服,6~12个月5毫升/次,>1岁10毫升/次,3次/天,连用5d.对比两组疗效,比较两组退热时间、止涕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治愈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显著低于观察组(9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涕时间、治愈时间[(1.76±0.95)d、(2.51±1.34)d、(5.03±1.13)d]短于对照组[(2.27±1.02)、(3.60±1.14)、(5.62±1.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满意,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22【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作者】张茂清【作者单位】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急性炎症性疾病,多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好发于老年、儿童及体质虚弱人群。

临床西医治疗方法多为抗病毒药物治疗,虽然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病机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治则当扶正祛邪、益气解毒[1]。

随着中药在临床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不良反应较小,中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我们在临床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观察其临床疗效。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247例临床分析及治疗选择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247例临床分析及治疗选择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247例临床分析及治疗选择作者:施筱敏汤丹霞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5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及腹部高频超声对其诊断的意义,并探讨其病因及安全、优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247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临床资料及对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并做观察性研究及回顾性及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高频超声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可有发热、呕吐、便秘、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腹部压痛表现及血白细胞数异常、CRP升高。

抗菌素静点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佐治,疗效优于单一抗菌素治疗,并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痛是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腹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确诊肠系膜淋巴结炎最可靠便捷的检查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本病更安全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是儿童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诊断标准也未统一,治疗上也仅基于使用抗菌素的共识。

为进一步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探讨有效、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及更安全、优效的治疗方措施,现将247例临床资料及不同治疗的效果表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2014年2月因腹痛就诊本院门诊并明确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共247例,其中男140例,女107例,年龄1岁8个月~14岁,平均(6.5±1.72)岁。

1.2临床表现本次发病2w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165例(66.8%),有不洁饮食或饮食不当史者53例(21.46%),无明显诱因及伴发疾病的29例(11.74%)。

全部患儿均有腹痛,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从隐痛到剧痛程度不等,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能自行缓解,运动及进食可诱发并加重,呕吐后可暂时缓解。

腹痛病程4h~1年6个月,病程1.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表现1.3.1化验检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升高130例(52.63%),最高22.24×109/L,正常96例(38.87%)、下降21例(8.50%),最低3.2×109/L。

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观察

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观察

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蓝芩口服液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门诊就诊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予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上增服蓝芩口服液,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治疗后并未发生不良反应,各项指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在常规治疗方式上结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蓝芩口服液;儿童【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2-0143-0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在儿童时期发病率高,春、冬季多发,全年均可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合并发病,或者在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后发病,复发率高[1]。

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近年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应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病例有明显增多现象。

本病在初期治疗效果不显著,对患儿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次研究将我院门诊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增服蓝芩口服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1月—12月门诊就诊的肠系淋巴结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数量80例,男性患儿45例、女性患儿35例,患儿年龄在2~10岁间,平均年龄(6±2.26)岁,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儿各40例。

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诊断依据(1)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标准,排除了胃炎、腹型癫痫、肠道蛔虫、肠套叠及阑尾炎等内外科疾病;(2)患儿均在本院门诊治疗;(3)家长与患儿均详细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与内容,并表示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规格50mg*18片/盒,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5mg/(kg·d),2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方式上增加蓝芩口服液(规格10ml*12支/盒,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口服治疗,3岁以下儿童,5ml/次,3次/d;3岁以上儿童,10ml/d,3次/d。

儿科门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合理性分析

儿科门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合理性分析

ZHOU Xiaoling,LIGen,FU Huimin (ChengduWomen& Children′sCentralHospital,Chengdu,Sichuan,China 610091)
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rationalityofPudilanXiaoyanOralLiquidintheoutpatientdepartmentofpediatrics
蒲 地 蓝 消 炎 口 服 液 具 有 清 热 解 毒 、利 咽 消 肿 的 功 效,可用于治疗疖肿、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目前主要 用于各种呼吸道感染疾病。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非儿童 专用中成药,因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便于服用,故 在儿科临床广泛应用,但该药药品说明书中并未载明相 应的儿童用药剂量,医师大多参照成人剂量酌减。由于其 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儿科临床不合理应用现象未引起 足够重视。本研究中调查、分析了我院儿科门诊应用蒲地 蓝消炎口服液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周晓玲,李 根,傅慧敏
(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0091)
摘要:目的 调查医院儿科门诊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合理性。方法 抽取医院儿科门诊 2018年 1月至 6月每月 1d使用蒲地蓝消
炎口服液的处方,共 700张,分析处方中的临床诊断、单次剂量、给药频率等。结果 医院儿科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最常见的诊断为上 呼吸道感染(227张,32.43%)、支气管炎(204张,29.14%)和扁桃体炎(73张,10.43%);其给药频次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但单次剂
ingfrequencywasinconformitywiththedruginstructions,butthesingledosagewashigher.Conclusion Thereissomephenomenono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

它的发病率较高,症状严重,容易导致并发症。

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抗生素,但药物的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

有研究表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在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主要成分包括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中草药。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蒲地蓝具有抗感染、抗炎、抗菌等作用,能有效缓解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其症状。

同时,蒲地蓝还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本次观察研究纳入10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选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的患者作为治疗组(50例),选用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患儿按照体重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疗程为7天。

对照组患儿按照体重给予常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阿莫西林等,剂量以儿童剂量为准,疗程为7天。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为佳。

治疗组患儿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儿的体温在治疗后的72小时内恢复正常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此外,治疗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在治疗后的第5天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

这些结果表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改善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此外,观察研究发现,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脱水、营养不良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部分,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主要病症表现为发热、咽痛、乏力、吞咽困难等[1]。

有关研究显示,随着抗生素被大量应用于临床中,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极大地增加了其治疗难度[2]。

本次研究筛选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临床疗效较佳,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27例,男60例,女67例;年龄1.2~14.5岁,平均(8.4±2.7)岁;病程7.5~45h,平均(25.2±6.6)h。

根据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

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3例。

对比两组病程、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退热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头孢替唑60~80mg/(kg ·d),每天2次静脉滴注。

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静脉滴注头孢替唑治疗。

治疗方法:>10岁患者1支/次,3次/d;6~10岁患者1支/次,2次/d;4~6岁患者0.5支/次,3次/d;<3岁患者给予0.5支/次,2次/d。

所有患儿均采用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规格10mL/支);头孢替唑用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病症改善时间,包括体温降低、咽痛消失、扁桃体缩小、脓点消失等。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体征完全消失,且体温恢复正常水平;②有效:持续治疗后,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得到较大改善,且体温恢复正常;③无效:经治疗5d 后,患者病症、体征及体温等与治疗前对比,无较大改善,病情甚至恶化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统计学数据分析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差异用t 检验,使用(x ±s )表示;组间计数资料差异使用χ2检验,使用率(%)表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驱症状,然后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或便秘[1]。

头孢曲松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其对细胞壁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杀灭细菌[2]。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兼具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类炎性疾病[3]。

本研究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87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

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3~8岁,平均(5.41±1.03)岁;病程5~21天,平均(9.45±3.23)天。

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3~9岁,平均(5.03±1.13)岁;病程5~22天,平均(8.45±2.21)天。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案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②无头孢曲松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禁忌症;③监护人同意患者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头孢曲松或蒲地蓝消炎口服;②未经过监护人允许;③肝肾功能缺损。

2 治疗方法两组均静脉滴注头孢曲松(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2881),每日1次,每日最高剂量不可超过4g,连续治疗7天。

观察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95)口服,每日3次,每次10mL,连续治疗7天。

3 观察指标食欲不振消退时间、腰痛消除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反应指标,测定淋巴结大小。

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天,x±s)组别例食欲不振消退时间腰痛消除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对照组43 4.66±0.46 6.02±0.34 3.86±0.47 6.49±0.41观察组44 3.58±0.22 4.88±0.21 1.87±0.24 2.24±0.25 t 4.61 6.558.3120.26P<0.05<0.05<0.05<0.05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见表2。

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吴丽玲【摘要】目的:对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5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给以常规治疗+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55%和75.8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和肿大淋巴结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可显著改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临床症状。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1页(P19-19)【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作者】吴丽玲【作者单位】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在儿科,肠系膜淋巴结炎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没有明确的发病机制,被称之为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导致患儿出现腹痛的主要因素。

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病毒、抗感染和对症处理措施进行治疗,但具有疗程长、起效慢和极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同时患儿淋巴结肿大改善不显著,少数患儿会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症状,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

为探讨快捷、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5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便秘、腹部压痛和C反应蛋白升高等临床症状。

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51±1.54)岁;病程 1~5 周,平均病程(3.02±1.01)周;对照组 29 例,男性 18例,女性 11例;年龄 3~9岁,平均年龄(6.01±2.01)岁;病程 1.3~5周,平均病程(1.36±1.51)周。

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

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

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陈凯;陈妙;杜青【摘要】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微生态制剂口服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安全,有效.【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4(026)003【总页数】2页(P341-342)【关键词】儿童;蓝芩口服液;肠系膜淋巴结炎【作者】陈凯;陈妙;杜青【作者单位】315100宁波,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15100宁波,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15100宁波,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7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系肠系膜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于儿童,是引起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近年来,本病有增多趋势,且易反复发作[1]。

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儿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儿科门诊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共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2~13岁,平均(7.25±3.45)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7.14±3.52)岁。

实验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7.31±3.34)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病例入选标准:(1)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2)无发热、呕吐、腹泻;(3)反复腹痛,疼痛间隙活动如常,经解痉、驱虫、保护胃黏膜治疗无效者;(4)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压痛部位不固定;(5)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6)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2];(7)院外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施筱敏(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北京100080)[摘要]目的分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

对照组给予饮食护理、对症处理、口服益生菌制剂及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腹部B超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腹部B超肿大淋巴结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可加快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及消失,缩短疗程,安全、快捷、经济,值得临床试验性推广。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儿童;腹部B超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4.20.019[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14)20-2215-0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是儿童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成为儿内门诊的常见病。

为探讨其最有效、快捷、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近期笔者在静点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蒲地兰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本院门诊因腹痛就诊,并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的患儿13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不同比例的伴发发热、呕吐、便秘、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腹部压痛、血白细胞数异常、C反应蛋白(CRP)升高。

排除标准:病程超过2周者;因个人原因拒绝输液治疗或对头孢西丁过敏者及拒绝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者;拒绝相关辅助检查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肺炎、急性阑尾炎等)需要住院治疗者。

其中男76例,女56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2.8 13岁;治疗组66例,男39岁,女27岁;年龄2.7 12.9岁,2组性别、年龄、病程、最高体温、腹痛、呕吐、便秘、颈部淋巴结肿大、腹部体征、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CRP、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均嘱适当限食,少吃多餐,不吃生冷油腻食物,给予头孢西丁钠(50mg/(kg·次),1次/d)静脉输液,加头孢可肟分散片常规剂量1次/d口服,凡有呕吐者加维生素B6静点,并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9510mLˑ12支)1 2岁5mL/次,3次/d,2 4岁10mL/次2次/d,>4岁10mL/次3次/d。

1.3观察指标用药后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腹痛、呕吐、腹泻、便秘、腹胀、腹部压痛等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并每天对症状及体征进行观察评估。

治疗3d后,行血常规、CRP 及腹部B超复查,观察化验腹腔积液及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变化,再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总体评估,并对症状体征治愈且B超检查及血常规均正常的患儿停药;对无效者改用阿奇霉素静点治疗;对其他症状体征及腹部B超复查有效而非痊愈者,改为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2次/d,继续服用3d后复查。

1.4疗效评定标准1.4.1症状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治疗后所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有效:治疗后症状轻微或有不适感;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出现新的症状。

1.4.2体征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全腹无压痛及不适;显效:治疗后腹部触诊有不适,无明显压痛;有效:治疗后腹部压痛明显减轻,仍有轻微压痛;无效:腹部压痛无明显减轻。

1.4.3腹部B超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腹腔积液吸收消失,且腹部B超肿大淋巴结消失或同一区域肠系膜淋巴结<2个,长径<1.0cm,短径<0.4cm;显效:腹腔积液吸收消失,腹部B超淋巴结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长径缩小程度>0.3 cm,且长径>1cm,短径>0.4cm,数目≥2个;有效:腹腔积液减轻,淋巴结较治疗前有缩小,但不明显(长径缩小程度<0.3 mm);无效:腹部B超复查腹腔积液未吸收或及淋巴结大小无改变或更大者。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2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2.1疗效观察组治疗1 2d临床症状、体征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3d后观察组症状、体征及腹部B超肿大淋巴结变化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见表1 7。

2.2治疗3d后血常规及CRP改变情况2组中除因自觉病情痊愈的6例患者中途退出治疗而终止观察外,其余126例患者除观察组3例血常规仍有轻度偏高外,其余患者血常表12组治疗1d后症状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610(15)20(30)19(29)17(26)49(74)①对照组669(14)19(29)17(26)21(32)45(68)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2组治疗2d后症状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422(31)18(28)14(22)10(16)54(84)①对照组6520(31)16(23)14(22)15(23)50(77)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因自觉痊愈故中断输液治疗而退出观察。

表32组治疗3d后症状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346(73)8(13)5(8)4(6)59(94)①对照组6436(56)9(14)7(11)12(19)52(81)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又各有1例均因自觉症状痊愈不愿继续输液治疗而退出观察。

表42组治疗1d后体征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69(14)19(29)18(27)20(30)46(70)①对照组668(12)18(27)16(24)24(36)42(64)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2组治疗2d后体征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421(33)20(31)12(19)11(17)53(83)①对照组6518(28)17(26)13(20)17(26)48(74)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因自觉痊愈中断输液治疗而退出观察。

表62组治疗3d后体征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344(70)9(14)5(8)5(8)58(92)对照组6433(52)8(12)10(16)13(20)51(80)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又各有1例均因自觉症状痊愈不愿继续输液治疗而退出观察。

表72组治疗3d后腹部B超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325(40)20(32)11(17)7(11)56(89)①对照组6314(22)17(27)16(25)16(25)47(75)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第3天对照组1例自觉痊愈不愿复查B超及血常规退出观察。

规及CRP均为正常。

2.3不良反应观察组有3例患儿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第1天出现1 2次/d轻微腹泻,未停止相应治疗,持续1 2 d后均缓解。

4例患儿年龄较小,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后因味苦吐药各1次,再次合理喂服,均未再吐,但均以阳性症状计入数据。

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讨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与各种病原菌的感染有关。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成为儿内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原因尚待探究。

一般认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远端回肠的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故肠内细菌及病毒及其产物易在该处吸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等疾病后,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沿血液循环到达该区,并可透过血液淋巴屏障,再随淋巴液流经淋巴结,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充血、炎症、增生,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和腹痛等一系列肠系膜淋巴结症状及体征,予以抗炎、抗病毒治疗后预后良好[2]。

但对于具体用药疗程及途径,均有待临床进一步探讨。

中医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为邪毒侵袭,气血瘀滞所致,当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治。

临床上已有诸多同仁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本病的临床治疗中收到一定的良效[3-4],为本病减少抗生素使用、缩短疗程指出了试验性的新方法。

但对于儿童患者,汤药毕竟存在着量大、纳减、依从性差、易诱发呕吐等问题。

故本研究试用了临床上已广为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颈淋巴结炎及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及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治疗,并收到良好疗效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5-6],以观察其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

本文中所用的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9510mLˑ12支)是由黄芩、蒲地兰、苦地丁、板蓝根4味中药提炼而成,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较清晰明确[7]。

黄芩甙有抗炎、抗过敏、解热、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8];蒲公英因其含有甾醇、豆甾醇、谷甾醇而有抑菌、抗病毒、抗内毒素及抗炎作用,对免疫功能也有助益,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9];苦地丁中含有的苦丁素有抗炎、镇痛、抑菌作用[10];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瘀、利咽消肿之功效,则是因其所含的靛甙、豆甾醇有抗病毒、抗菌作用[11]。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早已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均收到很好的疗效。

所有这些都给本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支持。

再从本实验的结果分析可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佐治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不论是缓解发热、腹痛等症状,还是对腹部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抗炎消肿方面,其疗效均著,可加快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及消失,从而可有效缩短疗程,且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故认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经济值得推广的治疗用药。

本研究尚存不足:因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通过门诊治疗,绝大多数均能快速控制症状并有效治愈,故而本研究数据均为门诊观察及随访所得,加上儿童对症状描述存在着一定的非客观性及家长观察转述病情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症状及体征观察过程中时间的不准确性,都势必给本研究的观察数据带来一定的干扰,尤其对疾病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这些原应该是计量资料的观察影响更大,故只能以计数资料的形式来表示,这也是同类临床研究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