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洮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庞海燕蒲枫

开学伊始,洮北区教育局初教科及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一行9人历时五十多天,对城乡28所学校进行了常规教学检查指导及教师基本功课堂教学评比验收,每位语文教研员听课约85节。现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列举出来,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一、教材解读不到位

教材研读是上好一堂课的第一关,这一关把好了我们才能处理好教材,教学设计才能正确有效。听课中,我们发现很多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与教材理解不到位有关。

问题表现:

教师钻研教材尚欠功力。不能从单元或板块的整体上分析和把握教学内容;不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不清楚每一课后思考题的训练目的。教材挖掘的不深不透,这是任课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理解内容只是浮在表面,如蜻蜓点水,不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课最主要的就是遵循文本,引导学生深切感受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并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促进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结合。

教学建议:

从编写教材角度看,每篇文章都有编写者的意图。教师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预设教案的时候要把他们的意图融入到自己的预设中,从而使课堂达到编者、作者、文本、学生四位一体。

从新课程教材呈现方式看,是“主题单元”或“主题板块”的形式呈现的。实施者应充分了解编者的意图,把相同主题的单元内容看作一个整体,通盘思考,整合设计,提高整体教学效益。

从创造性解读文本看,必须以理解教材为基础,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忽视“科学”地使用教材,不能忽视对作者最基本的尊重。只有深入领会作者表达的观念和情感,联系自己的体验、经历,才能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建议各学校业务领导要根据本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教材解读的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课例剖析等,引导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一是吃透新课标对全册教材的总要求,把握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在学期或者阶段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前后联系上来研读教材。

二是要备好每一篇课文。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即文章中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和细节,这便是“文眼”。阅读教学中,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钥匙。深入品读文眼,就可以顺藤摸瓜,有深度、有广度、有创见、立体式地解读文本,促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涵。

三是对课文的特点(包括语言形式上的特点)、重点、难点、作者的思路,要做到准确把握。要勤于思考,勤于查词典,勤于从有关的参考资料中吸取营养;要反复地阅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遇到疑难的问题,要和其他教师一起研究。

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基本功的训练要持之以恒。要读懂课文,哪怕是一个字、一个标点也决不放过。这样,吃透了教材,就能合理地确定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进而考虑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从教材实际出发。

二、各学段教学目标未完全落实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调节点,还是教学的最后归宿。看一堂课的成与败,即是看教学目标落实的如何。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却未完全落实教学目标。

问题表现:

本次活动中,很多老师在说课时,教学目标1、2、3说得很明确,但实际教学时并未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问题:

一是落实教学目标意识不强,认为教学目标只是说课中的一项内容。

二是教学目标确定不准,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么教学目标则规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仅仅知道教学内容,而不清楚教学目标,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

功。如一名教师在教学《生命的药方》时,老师讲、学生读,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活动,最后并没有使学生理解“生命的药方”到底指的是什么。

三是各课时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有些教师教学时,课时划分不清,不知道每课时应完成哪些任务,导致课堂目标无法完成,又违背教学规律。

四是教学策略的选择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建议:

(一)建议各校通过开展教案、课堂教学评选等活动,检查教师在教学中制定和落实教学目标的情况。

(二)通过校本教研、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明确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并研究落实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策略。

(三)按要求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1、建构本课的阅读话题;

2、把握本课的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提示:低年级暂不安排第4项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2、3两项要求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第二课时

1、低年级以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受课文内容为主;

中年级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主;高年级主要从文体、表达顺序、关键词句去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2、熟读课文,形成积累;

3、适当安排拓展性阅读以及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

三、阅读教学效率不高

阅读教学,要加强语感的培养,要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再进一步学习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创造性地阅读、理解的能力。

但现在阅读教学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还不成正比,费时多而收效微。

问题表现:

(一)阅读教学定位不准

教师不知道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不十分清楚阅读教学与其它板块教学之间的联系,读、思、议不能很好的结合。

(二)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抓不住或面面惧到

阅读教学不分低、中、高学段,千篇一律,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问题多,没有特点,学得被动,效率不高。

如有一名教师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根据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让学生诵读课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但这么优美的文章,老师从头到尾没有给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

(三)方法、策略不合适。

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给每个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潜心会本文”;不能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和可学可用的写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和内化积累,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

教学建议:

语文教学要成为优质的教学,其核心是通过教师高水平的教学促使所有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阅读教学就要使所有学生的感受、理解、积累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能力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年段阅读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找准年段教学目标、教材、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因文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一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把握不同学段的阅读侧重点。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