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货币和信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简史

贝币

上古时期贝已有财宝性质。贝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齿贝。

中国殷商时期以贝充当货币,以“朋”为单位。将若干(约为5个)贝壳穿成一串,两串分挂左右,称为“朋”。(《中国货币金融史略》P1,以下简称《史略》)

铜铸币

先秦

楚国通行一种近似椭圆形的小铜钱(“蚁鼻钱”或“鬼脸钱”)。

还有一种近似方块形的铜币,名为“爰”,可能是由铜贝变化来。(《史略》P4-5)

秦汉

秦统一全国币制,货币定为黄金和铜钱两种。

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般限于大额支付。

铜钱为下币,以铢两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日常交易通用。

秦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钱的表面有“半两”二字),是中国量名(以重量命名)钱的开端,是在全国政治、军事统一的基础上,七国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国古代货币史的新纪元。(《史略》P5)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造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最成功的货币。自汉武帝直至隋朝的七百年间,五铢钱成为铸钱的标准。(《史略》P6)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人富而仁义附焉”,为商人立传,对通过货币贸易致富予以肯定。

三国魏晋南北朝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大半时间处于分裂状态,货币制度混乱,缺乏连贯性、统一性。但铜钱的两个重要单位“文”和“贯”开始采用。1枚铜钱称1文,千文为贯。这两个单位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国金融简史》P11,以下简称《简史》)

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铸四铢钱,背面有“孝建”二字,是钱上铸年号的开始。(《史略》P9)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尽废铜钱而铸铁钱(五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铁钱。(《史略》P10)隋文帝统一全国,铸造新钱,仍为五铢钱。(《史略》P12)

魏晋南北朝以来,币制大毁,五铢钱多被熔销制造器皿或私铸恶钱。唐代缺铜乏钱更加严重,不得不以布帛充当货币,缺铜乏钱状况,五代、宋时也未根除。(《史略》P28)

唐朝开始,钱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或“通宝”“元宝”等。衡法:重二铢四絫为一钱,十钱重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钱”,正面铸“开元通宝”四字,(开元,开创新纪元;通宝,流通的宝货)设监造炉于洛、并、幽、益等州。开元钱是唐主要货币。开元钱流通顺畅,币值稳定,是形成“贞观之治”的重要条件之一,唐以后还流传很久。开元钱在钱币制度革新及衡法上有深远意义,为后世制钱楷模。(《史略》P29)

五代宋元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铸“天福元宝”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立钱监,采铜铸“周元通宝”,后世传说为佛像所铸。(《史略》P34)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铸“宋元通宝”(宋元,宋朝开创的新纪元),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铸“太平通宝”,淳化五年(994年)铸“淳化元宝”。此后每改元必铸新币。(《史略》P35)

宋仁宗庆历初,采掘洛南县红崖山、虢州青水冶和仪州竹尖岭之铜,设监铸造大(铜)钱,又在晋州、泽州铸大小铁钱以助军费。(《史略》P36)

《宋诗食货志钱币》概括北宋钱币史:“钱有铜铁二等,而折二折三,当五折十,则随时立制。行之久者唯小平钱。夹锡钱最后出,宋之钱法,至是而坏。”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铸当五大(铜)钱,在日本、高丽、安南也多有使用。(《史略》P37)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铸“天赞通宝”,圣宗太平元年(1021年)铸“太平元宝”,其后代代均有开铸。辽货币经济不占主体地位。(《史略》P37-38)

金正迁都后于贞元二年(1154年)发行交钞。正隆三年(1158年)铸“正隆通宝”,大定十八年(1178年)在代州设钱监,铸“大定通宝”。泰和四年(1204年)铸造当十大钱,与钞并行。

元朝初年用纸钞交易,废止铜钱,物价大涨。至大三年(1310年)铸“至大通宝”“大元通宝”。元末,市场交易仅使用白银和铜钱。(《史略》P38)

朱元璋即位之初,铸造“洪武通宝”,其制分为五种:当十重一两,当五重五钱,当三重三钱,当二重二钱,小钱重一钱。

洪武十年,专铸一文小钱与大明宝钞并行。

金银

先秦

黄金用于赏赐、馈赠、贿赂和宝藏职能。“金饼”铸造成近似圆形,以出产黄金的楚国铸造最多。

楚国的“郢爰”、“陈爰”近似方形,也有像贝样的,都可算金铸币。(《史略》P15)

秦汉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以银锡合金造白金三品,其一称“白撰”,重八两,圆形有龙纹,相当于三千钱;其二重六两,方形有马纹,相当于五百钱;其三重四两,椭圆有龟纹,相当于三百钱。这是中国有银铸币的开始。(当时只顾一时充裕国库,未考虑真实价值,发行几年即废止。)(《史略》P16)

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后白银作为货币的性能渐渐抬头。当时白银最通行的是银铤,近似长方形,后世称为银锭,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史略》P22)

唐宋

唐宋铸造金银钱渐多,可能是受外国金银货币流入的影响。

唐流传于后世的“开元银钱”和“鎏金开元”较多。

宋时,白银已具有完全的货币性质。它与铜钱的区别只在于它以秤量流通,而且只限于较大数量的交易。金人通用的白银以五十两为一锭。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铸造一两到十五两五等银锭,名为“承安宝货”,承安五年,因假银泛滥而废止。(《史略》P39-41)

至元三年(1266年)官府开始铸造船形银锭,重五十两,记有“元宝”文字,后世称“元宝银”之名。(“元宝”指元朝的宝货,与铜钱称元宝者意义不同。)(《史略》P43)

正统元年(1436年)法律上准许用银,白银很快广泛流通起来。明朝白银以锭为主,仿元代之法,铸成元宝形式。大元宝一锭为五十两,小元宝十两、五两,银锭铸造地名、重量和银匠姓名,使用时仍需称量和鉴定成色。这种元宝银两一直沿袭到清末民初,成为近五百年间通用的银铸币形式。此外还铸有叶状的金豆、银豆。银豆重量在三五分至一钱之间,用于零星交易和不足元宝的重量。

永乐、万历、天启年间铸有银钱,与铜币形状相似,铸有年号通宝字样,但均流通不广。(《史略》P65-66)

明中叶以后,白银广泛深入流通。白银来源:(1)政府库藏银锭投入流通。(2)万历年间大开银矿。(3)商品经济发达,外贸繁荣,日本、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外国白银的流入,可能是明朝白银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史略》P68-69)

明末,一些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以白银记价的货币地租,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史略》P67)

(一)银两的形式名称

清代的银两沿袭元明旧制,铸成锭形。大体分为四种:(1)元宝,也名“宝银”或“马蹄银”,每只重五十两(2)中锭,重约十两,多为锤形,也有马蹄形的,叫做“小元宝”(3)锞子,以馒头形为最多,重一二两至三五两不等(4)散碎银,重一两以下,其中小粒银称为“滴珠”或“宝珠”。(《史略》P75-76)(二)实银两和虚银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