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幻灯
合集下载
扩张型心肌病【共22张PPT】
施
治疗
二 药物治疗:
治
1.保护心肌:钙拮抗药;免疫吸附疗法 ; 免疫球蛋白
疗 措
2.预防血栓形成:抗凝剂的使用。
3.中药:黄芪
施
4.其它
治疗
三 外科治疗:
1.左室减容手术;
治
2.动态心肌成形术:当心脏移植禁忌时,此法
疗 可作为替代方法之一 ;
措
3.LVAD:为等待心脏移植过渡时期的一种
施 治疗方法;
3
心理护理
休息与运动
1.注意休息,限制体力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 2.并发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当心力 衰竭控制后仍应限制活动量,使扩大的心脏得到恢复。
病情观察与护理
1.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2.观察有无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发憋气短、乏力、颈静 脉怒张、水肿等;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先兆,防止发生猝 死。 3.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则致动脉栓塞,需随时观察有无偏 瘫、失语、血尿、胸痛、咯血等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4.本病猝死机会多,应备好抢救用物和药品,以及电复律 等急救措施。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1
概述
2
治疗
3
护理
概述
病因
一般情况下,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 病。与感染、基因及自身免疫、细胞免疫有关。本型的特征为 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临床表现以心脏扩大、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但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学说是目前主要 发病说
理 2 用药护理 围生期心肌病应劝其避孕或绝育,以免复发。
本病猝死机会多,应备好抢救用物和药品,以及电复律等急救措施。
对文化素质高、性格坚强、有自控能力的病人 :全面真实的教育,调动自身积极的抗病能力
扩张性心肌病ppt课件
▪ 临床上主要以超声心动图作为诊断依据,X线胸片、心脏同位素、心
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有助于诊断,磁共振检查对于一些心脏局限性肥厚 的患者,具有确诊意义。
▪ 在进行DCM诊断时需要排除引起心肌损害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
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酒精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 病、心包疾病、系统性疾病、肺心病和神经肌肉性疾病等。
▪ (6)自身免疫性心肌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胶原血管病等。 ▪ (7)代谢内分泌性和营养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疾病、肉毒碱代谢
紊乱、硒缺乏、淀粉样变性、糖原累积症等。
4
二、自然病程与流行病学资料
▪ DCM常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猝死率
高,5年病死率为15%~50%,给社会和家 庭带来严重负担。美国对晚期DCM进行流 行病学调查发现DCM患病率为36.5/10 万。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超声心动 图的方法调查全国8080例患者,发现我国 DCM患病率约为19/10万
▪ (3)中毒性DCM:包括了长时间暴露于有毒环境,如酒精性、化疗药物、
放射性、微量元素缺乏致心肌病等。
▪ (4)围产期心肌病:发生于妊娠最后1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发生心脏扩大和
心力衰竭,原因不明。
▪ (5)部分遗传性疾病伴发DCM:见于多种神经肌肉疾病,如Duchenne肌肉
萎缩症、Backer征等均可累及心脏,出现DCM临床表现。
5
三、发病机制
▪ DCM大多数是散发疾病。近十余年研究证实,DCM的发生与持续性
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以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引 发病毒性心肌炎最终转化为DCM关系最为密切,认为病毒持续感染对 心肌组织的持续损害、诱导免疫介导心肌损害可能是重要致病原因与 发病机理,抗心肌抗体如抗ANT抗体、抗βl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重 链(MHC)抗体和抗胆碱-2(M2)受体抗体等被公认为是免疫学标 志物[20]。仍然有一些DCM患者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
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有助于诊断,磁共振检查对于一些心脏局限性肥厚 的患者,具有确诊意义。
▪ 在进行DCM诊断时需要排除引起心肌损害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
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酒精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 病、心包疾病、系统性疾病、肺心病和神经肌肉性疾病等。
▪ (6)自身免疫性心肌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胶原血管病等。 ▪ (7)代谢内分泌性和营养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疾病、肉毒碱代谢
紊乱、硒缺乏、淀粉样变性、糖原累积症等。
4
二、自然病程与流行病学资料
▪ DCM常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猝死率
高,5年病死率为15%~50%,给社会和家 庭带来严重负担。美国对晚期DCM进行流 行病学调查发现DCM患病率为36.5/10 万。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超声心动 图的方法调查全国8080例患者,发现我国 DCM患病率约为19/10万
▪ (3)中毒性DCM:包括了长时间暴露于有毒环境,如酒精性、化疗药物、
放射性、微量元素缺乏致心肌病等。
▪ (4)围产期心肌病:发生于妊娠最后1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发生心脏扩大和
心力衰竭,原因不明。
▪ (5)部分遗传性疾病伴发DCM:见于多种神经肌肉疾病,如Duchenne肌肉
萎缩症、Backer征等均可累及心脏,出现DCM临床表现。
5
三、发病机制
▪ DCM大多数是散发疾病。近十余年研究证实,DCM的发生与持续性
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以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引 发病毒性心肌炎最终转化为DCM关系最为密切,认为病毒持续感染对 心肌组织的持续损害、诱导免疫介导心肌损害可能是重要致病原因与 发病机理,抗心肌抗体如抗ANT抗体、抗βl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重 链(MHC)抗体和抗胆碱-2(M2)受体抗体等被公认为是免疫学标 志物[20]。仍然有一些DCM患者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
7扩张型心肌病幻灯-文档资料
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
一、概念
CONCEPTION
是以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引起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是原发型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
pump
less strongly
Body tissues do not receive an adequate supply of blood
7.有感染者,应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治疗,以控制感染。 8.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对有心律失常或早期患者,有一定疗效。 对结缔组织疾病等所致的心肌病有肯定疗 效。
9. 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的有害作 用被去除,心肌内β 受体密度上调 10.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双心腔起搏 治疗 11.阻断自身免疫反应进行治疗12.心脏 移植 全人工心脏 动力心肌成形术 左心室缩(减)容术
fluid to build up
in the circulation
二 、病因
ETIOLOGY
(一)与病毒感染有关
病毒性心肌炎是最主要最可能来自的病因,由于病毒感染心肌,加上体
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存在,使病毒性
心肌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DCM-病因
病因不明 病毒直接损伤 病毒感染 免疫因素
(二)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三)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肌病可有暂时性高血压,但舒 张压多不超过14.67ka(110mmHg), 且出现于急性心力衰竭时,心力衰 竭好转后血压下降。与高血压性心 脏病不同,眼底、尿常规、肾功能 正常。
(四)缺血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缺血性心肌病
偏大,常>40岁
Dilated cardiomyopathy
一、概念
CONCEPTION
是以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引起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是原发型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
pump
less strongly
Body tissues do not receive an adequate supply of blood
7.有感染者,应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治疗,以控制感染。 8.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对有心律失常或早期患者,有一定疗效。 对结缔组织疾病等所致的心肌病有肯定疗 效。
9. 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的有害作 用被去除,心肌内β 受体密度上调 10.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双心腔起搏 治疗 11.阻断自身免疫反应进行治疗12.心脏 移植 全人工心脏 动力心肌成形术 左心室缩(减)容术
fluid to build up
in the circulation
二 、病因
ETIOLOGY
(一)与病毒感染有关
病毒性心肌炎是最主要最可能来自的病因,由于病毒感染心肌,加上体
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存在,使病毒性
心肌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DCM-病因
病因不明 病毒直接损伤 病毒感染 免疫因素
(二)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三)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肌病可有暂时性高血压,但舒 张压多不超过14.67ka(110mmHg), 且出现于急性心力衰竭时,心力衰 竭好转后血压下降。与高血压性心 脏病不同,眼底、尿常规、肾功能 正常。
(四)缺血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缺血性心肌病
偏大,常>40岁
扩张型心肌病 PPT课件
二 、病因
(一)与病毒感染有关
病毒性心肌炎是最主要最可能的病因,由于病毒感染心肌,加 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存在,使病毒性心肌炎发展为扩张型心 肌病。
(二)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由于心肌肌球蛋白和某些攻击心脏的病毒蛋白具有类似片段, 在人患病毒性心肌炎时,肌球蛋白有可能引导人体自身免疫成“ 敌我不分”,使人体产生的抗病毒抗体既对病毒,又对人体正常 心肌组织进行攻击,从而发生自身免疫性心肌损害。
左心室肥大多见,常合并心肌劳损,晚期常有右 心室肥大,也可有左或右心房肥大;
心肌损害常见,以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双相或 倒置为主要表现,有时T波呈缺血型改变。少数 患者可有病理性Q波,类似心肌梗塞。
(四)核素心室造影 可显示心腔扩大与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射 血分数减少,运动后更为明显。
(五)心导管检查 早期近乎正常,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可 以稍增高。有心力衰竭时心排血指数减小 ,动静脉血氧差大,肺动脉及心房压增高 。心血管造影示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减弱 。
年龄 中年多见,常<40岁
缺血性心肌病
偏大,常>40岁
病史
常有心肌炎 常有心绞痛,或有急性 心肌梗死史
扩张型心肌病
超声 心动图
常有四个心腔均 扩大,室壁厚度 均匀变薄,室壁 弥散性运动减弱, 少数病人有心室
内血栓
缺血性心肌病
以左心室扩大为 主;室壁节段性 变薄,有节段性 运动减弱,部分 病人有室壁瘤
• 心肌炎后心肌病
八、治疗(主要针对临床表现、坚持早期、综合、持续 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一)处理原则 1.有效的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缓解免疫
介导心肌损害,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生活 质量和生存率。 2.晚期可进行心脏移植。
2-7-2扩张型心肌病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心肌病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患者,男, 70岁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左图为左室长轴切面(动态图像):显示左房、左室增大,室间隔向右室侧偏移。同时 显示左室后壁及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二尖瓣呈大心腔小开口。
右图为左室长轴切面(静态图像):显示左房、左室扩大。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3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左图为左室长轴切面CDFI(动态图像):显示收缩期见源于二尖瓣口至左房蓝色为主五彩镶嵌 的反流束,舒张期见源于主动脉瓣口至左室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反流束;左房、左室扩大。
右图为左室长轴切面M超声图像:显示左室后壁及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9
心肌病
病例 二 扩张型心肌病
左图为左室长轴切面CDFI (动态图像):显示收缩期见通过二尖瓣口至左房蓝色为主 五彩镶嵌的反流束;左房、左室扩大。
右图为左室长轴切面CDFI (静态图像):显示收缩期见通过二尖瓣口至左房蓝色为主 五彩镶嵌的反流束。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4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左图为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动态图像):显示左室扩大,左室壁运动幅度弥漫性减低。 右图为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静态图像):显示左室扩大。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5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患者,男, 70岁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左图为左室长轴切面(动态图像):显示左房、左室增大,室间隔向右室侧偏移。同时 显示左室后壁及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二尖瓣呈大心腔小开口。
右图为左室长轴切面(静态图像):显示左房、左室扩大。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3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左图为左室长轴切面CDFI(动态图像):显示收缩期见源于二尖瓣口至左房蓝色为主五彩镶嵌 的反流束,舒张期见源于主动脉瓣口至左室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反流束;左房、左室扩大。
右图为左室长轴切面M超声图像:显示左室后壁及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9
心肌病
病例 二 扩张型心肌病
左图为左室长轴切面CDFI (动态图像):显示收缩期见通过二尖瓣口至左房蓝色为主 五彩镶嵌的反流束;左房、左室扩大。
右图为左室长轴切面CDFI (静态图像):显示收缩期见通过二尖瓣口至左房蓝色为主 五彩镶嵌的反流束。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4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左图为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动态图像):显示左室扩大,左室壁运动幅度弥漫性减低。 右图为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静态图像):显示左室扩大。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5
心肌病
病例一 扩张型心肌病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
汇报人:
预后评估的重要性:预测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预后评估的方法: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预后评估的因素: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 预后评估的结果: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等
观察指标:心功能、血压、 血脂、血糖等
定期随访:每3-6个月进行 一次
药物调整:根据病情变化调 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Part One
Part Two
心悸、气短、胸闷等心脏症状 心电图异常,如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心脏超声显示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
血液检查显示心肌酶升高、肌钙蛋白升高 等
心导管检查显示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 心室收缩末期压力降低等
心脏核素扫描显示心肌灌注异常、心肌代 谢异常等
药物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可以考虑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心理支持: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荷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抗凝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衰风险 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心律失常,降低心衰风险
心理治疗:缓解患者心理压 力,提高生活质量
Part Four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扩张型心肌病-ppt课件
病理及病理生理
6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30-50岁最多见,男多于女,起病缓慢,可有无症状的心脏扩大许多年,或表现何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逐渐发展,出现心力衰竭。可先有左心衰竭、心慌、气短、不能平卧,然后出现右心衰竭,肝脏肿大,浮肿,尿少,亦可起病即表现为全心衰竭。胸部隐痛或钝痛,典型绞痛少见。由于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而头晕或头痛,甚或晕厥。由于心脏内附壁血栓,可致肺、脑、肾、四肢动脉栓塞。心律失常较常见,以异位心律,尤其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心房颤动发生率10-30%,也可有各种类型程度不等的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也可能是病人唯一表现。可因心律失常或动脉栓塞而突然死亡。
其他鉴别诊断:
22
目前超声仍不能明确诊断扩心,只能采用排除法,排除引起心脏扩大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心功能的判断对内科治疗的评价有重要价值,当心功能为不可逆的损伤时应考虑心脏移植。
临床价值
23
1、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鉴别: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胸片示心脏增大;2、超声心动图可鉴别诊断:心包积液?瓣膜疾病?心肌病?明确心脏增大及程度,室壁运动异常范围,定量左室溶剂及LVEF心腔内是否有血栓确诊杂音的病因评价治疗效果
病理系病理生理
5
冠状动脉正常,或有与患者年龄相适应的动脉硬化性病变,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程度不等的心肌细胞肥大,排列不等,胞核增大,半数病例有灶性纤维化,电竞下可见肥大的心肌细胞核增大,线粒体数目增多,提示心肌细胞合成代谢旺盛。扩张型心肌病心腔明显扩张,而心室壁增厚不明显,心室软弱,收缩无力,射血分值下降,搏出量减少,心腔残余血量增多,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肺血回流受阻,则肺淤血,左心衰竭。 本病大约1/3先有左心衰竭,有的起始即全心衰竭。
6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30-50岁最多见,男多于女,起病缓慢,可有无症状的心脏扩大许多年,或表现何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逐渐发展,出现心力衰竭。可先有左心衰竭、心慌、气短、不能平卧,然后出现右心衰竭,肝脏肿大,浮肿,尿少,亦可起病即表现为全心衰竭。胸部隐痛或钝痛,典型绞痛少见。由于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而头晕或头痛,甚或晕厥。由于心脏内附壁血栓,可致肺、脑、肾、四肢动脉栓塞。心律失常较常见,以异位心律,尤其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心房颤动发生率10-30%,也可有各种类型程度不等的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也可能是病人唯一表现。可因心律失常或动脉栓塞而突然死亡。
其他鉴别诊断:
22
目前超声仍不能明确诊断扩心,只能采用排除法,排除引起心脏扩大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心功能的判断对内科治疗的评价有重要价值,当心功能为不可逆的损伤时应考虑心脏移植。
临床价值
23
1、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鉴别: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胸片示心脏增大;2、超声心动图可鉴别诊断:心包积液?瓣膜疾病?心肌病?明确心脏增大及程度,室壁运动异常范围,定量左室溶剂及LVEF心腔内是否有血栓确诊杂音的病因评价治疗效果
病理系病理生理
5
冠状动脉正常,或有与患者年龄相适应的动脉硬化性病变,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程度不等的心肌细胞肥大,排列不等,胞核增大,半数病例有灶性纤维化,电竞下可见肥大的心肌细胞核增大,线粒体数目增多,提示心肌细胞合成代谢旺盛。扩张型心肌病心腔明显扩张,而心室壁增厚不明显,心室软弱,收缩无力,射血分值下降,搏出量减少,心腔残余血量增多,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肺血回流受阻,则肺淤血,左心衰竭。 本病大约1/3先有左心衰竭,有的起始即全心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尖瓣口呈钻石样改变
(二)X线检查示
心影扩大,晚期外观如球形。透视
下见心脏搏动较正常为弱。
(三)心电图
心律失常常见,后期尤然,以异位
心律和传导阻滞为主。
左心室肥大多见,常合并心肌劳损,
晚期常有右心室肥大;也可有左或
右心房肥大。
心肌损害常见,以ST段压低、T波平坦 或双相或倒置为主要表现,有时T波呈 缺血型改变。少数患者可有病理性Q波, 类似心肌梗塞
(八)抗凝治疗 (九)心脏起搏器治疗 (十)心脏移植 (十一)细胞移植
病程及预后
无症状心脏扩大可存活数年,发展快者1~2 年内死亡,发展缓慢者心脏增大后可能多 年不发生心衰。 心衰后可经数年发展为顽固性心衰,总的预 后不良,约20%预后较好。 年轻人、早期发现、心脏扩大不明显、心肌 损伤不重、心律失常较轻者预后较好;反 之较差。
八、治疗(主要针对临床表现、坚 持早期、综合、持续治疗,减少并 发症发生,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
(一)一般治疗:
1.早期诊断,积极寻找并治疗病因。 2.营养缺乏者予以纠正。 3.与长期饮酒有关,需戒酒。 4.与细菌感染有关,应使用抗生素控制及消除感染。 5.产后心肌病应劝其避孕或绝育。 6.限制活动,适当休息。 7.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为主,限制钠盐摄入。
(二)药物治疗:
1.有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治疗。 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血管扩张剂。 2.有心律失常者,按心律失常治疗。严密 观察药物敏感度。 3.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给予抗凝治疗。 4.能量合剂。 5.中药治疗。 6.足量应用维生素C,2-3克/日。
7.有感染者,应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治疗,以控制感染。 8.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对有心律失常或早期患者,有一定疗效。 对结缔组织疾病等所致的心肌病有肯定疗 效。
三、病理
(一) 肉眼观:
心腔变大,室壁变薄,可见纤维
化斑痕,冠状动脉和瓣膜常无异常, 经常有附壁血栓形成。
DCM-病理
大体检查:
室壁变薄 全心扩大 纤维瘢痕
附壁血栓
瓣膜及冠状动脉正常
(二)镜下观
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特别是纤维 化等不同程度的病变混合出现为主
四、临床表现
心腔扩大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栓塞猝死
扩张型心肌病
五、 实验室检查
(一)超声心动图特点:
“一大”
心室腔明显扩大 “二小” 二尖瓣开放幅度小.二尖瓣 与扩大的心室腔相比相对较小. “三薄”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多变薄 “四弱”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的特点.
DCM-辅助检查.1
超声心动图:
大而薄
室壁运动减弱
(四)受体阻滞剂
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抑制交感神经,减轻交感及儿茶酚胺对心 脏和外周血管作用 使1受体密度上调,恢复心脏对受体激动 剂的敏感性,提高正性肌力药物的疗效。
(五)强心剂 (六)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小剂量开始逐渐加 量,作用1.血管扩张作用,2.内分泌激活作 用,3.抑制交感,4.抑制Ⅳ型胶原合成,减 轻心肌纤维化,5.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统,影响心室重构。 (七)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小剂量应用
扩心心力衰竭的治疗
(一)、控制水盐入量
每天2-4g钠盐为适度,若出现低钠血症(血钠 ≤130mmol/L)时,应限制水的摄入,而不宜过 多补钠。
(二)血管扩张剂
首选硝普钠,从小剂量开始 (10ug/min),根据情况调整,可24小时 维持1周。
(三)利尿剂
可长期应用,排钾与保钾利尿剂联合。 严重心衰首选呋塞米20-60mg/次,每天 2-3次。
病毒蛋白具有类似片段,在人患病毒性
心肌炎时,肌球蛋白有可能引导人体自
身免疫成“敌我不分”,使人体产生的
抗病毒抗体既对病毒,又对人体正常心
肌组织进行攻击,从而发生自身免疫性
心肌损害。
(三)与冠状动脉微循环栓塞引起的心 肌缺血有关 (四)与家族和遗传因素有关 (五)与酒精中毒原虫感染有关 (六)某些代谢过程的障碍
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核素 检查
心肌显像有不规 沿冠状动脉分布 则心肌扫描缺损, 缺损,节段性放 心肌放射性核素 射性核素分布稀疏 分布大致均匀
冠状动 脉造影
正常
多支病变
(五)先天性心脏病 早年发病 左心室不大 紫绀较著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六)继发性心肌病
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 血色病、淀粉样变性、糖原累积症、神 经肌肉疾病等都有其原发病的表现可资 区别。 心腔扩大与室壁运动减
弱,左室射血分数减少,运动后更 为明显。
(五)心导管检查
早期近乎正常,左右心室舒张末
期压可以稍增高。有心力衰竭时心排
血指数减小,动静脉血氧差大,肺动
脉及心房压增高。心血管造影示心腔
扩大,室壁运动减弱。
六、诊断
缺乏特异性
临床上看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结合超声心动图证实心 腔扩大与心脏弥漫性运动减弱即应 考虑本病的可能 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
THANK
YOU
病史
常有心肌炎病史,基本 上无典型心绞痛史,可 有家族史
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经 常有心绞痛,或有急性 心肌梗死史
扩张型心肌病
超 声
常有四个心腔均 扩大,室壁厚度 均匀变薄,室壁 弥散性运动减弱, 少数病人有心室 内血栓
缺血性心肌病
以左心室扩大为 主;室壁节段性 变薄,有节段性 运动减弱,部分
心动图
病人有室壁瘤
(三)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肌病可有暂时性高血压,但舒 张压多不超过14.67ka(110mmHg), 且出现于急性心力衰竭时,心力衰 竭好转后血压下降。与高血压性心 脏病不同,眼底、尿常规、肾功能 正常。
(四)缺血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缺血性心肌病
偏大,常>40岁
年龄
中年多见,常<40岁
DCM-诊断
采取排除法:
临床:心脏增大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排 除 各种特异性心肌病 弥漫性搏动↓ 各种病因明确的 器质性心脏病
诊 断
七、鉴别诊断
(一)风湿性心脏病
伴舒张期杂音,且在心力衰竭时较 响。 左房、左室或右室为主。 超声检查有助于区别。
(二)心包积液
心尖搏动常不明显或处于心浊音界左外缘 之内侧。 超声检查:心包内多量液体平段或暗区说 明心包积液
扩张型心肌病
一、概念
是以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引起充 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是原发型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
二 、病因
(一)与病毒感染有关
病毒性心肌炎是最主要最可能
的病因,由于病毒感染心肌,加上体
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存在,使病毒性
心肌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二)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由于心肌肌球蛋白和某些攻击心脏的
(二)X线检查示
心影扩大,晚期外观如球形。透视
下见心脏搏动较正常为弱。
(三)心电图
心律失常常见,后期尤然,以异位
心律和传导阻滞为主。
左心室肥大多见,常合并心肌劳损,
晚期常有右心室肥大;也可有左或
右心房肥大。
心肌损害常见,以ST段压低、T波平坦 或双相或倒置为主要表现,有时T波呈 缺血型改变。少数患者可有病理性Q波, 类似心肌梗塞
(八)抗凝治疗 (九)心脏起搏器治疗 (十)心脏移植 (十一)细胞移植
病程及预后
无症状心脏扩大可存活数年,发展快者1~2 年内死亡,发展缓慢者心脏增大后可能多 年不发生心衰。 心衰后可经数年发展为顽固性心衰,总的预 后不良,约20%预后较好。 年轻人、早期发现、心脏扩大不明显、心肌 损伤不重、心律失常较轻者预后较好;反 之较差。
八、治疗(主要针对临床表现、坚 持早期、综合、持续治疗,减少并 发症发生,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
(一)一般治疗:
1.早期诊断,积极寻找并治疗病因。 2.营养缺乏者予以纠正。 3.与长期饮酒有关,需戒酒。 4.与细菌感染有关,应使用抗生素控制及消除感染。 5.产后心肌病应劝其避孕或绝育。 6.限制活动,适当休息。 7.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为主,限制钠盐摄入。
(二)药物治疗:
1.有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治疗。 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血管扩张剂。 2.有心律失常者,按心律失常治疗。严密 观察药物敏感度。 3.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给予抗凝治疗。 4.能量合剂。 5.中药治疗。 6.足量应用维生素C,2-3克/日。
7.有感染者,应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治疗,以控制感染。 8.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对有心律失常或早期患者,有一定疗效。 对结缔组织疾病等所致的心肌病有肯定疗 效。
三、病理
(一) 肉眼观:
心腔变大,室壁变薄,可见纤维
化斑痕,冠状动脉和瓣膜常无异常, 经常有附壁血栓形成。
DCM-病理
大体检查:
室壁变薄 全心扩大 纤维瘢痕
附壁血栓
瓣膜及冠状动脉正常
(二)镜下观
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特别是纤维 化等不同程度的病变混合出现为主
四、临床表现
心腔扩大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栓塞猝死
扩张型心肌病
五、 实验室检查
(一)超声心动图特点:
“一大”
心室腔明显扩大 “二小” 二尖瓣开放幅度小.二尖瓣 与扩大的心室腔相比相对较小. “三薄”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多变薄 “四弱”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的特点.
DCM-辅助检查.1
超声心动图:
大而薄
室壁运动减弱
(四)受体阻滞剂
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抑制交感神经,减轻交感及儿茶酚胺对心 脏和外周血管作用 使1受体密度上调,恢复心脏对受体激动 剂的敏感性,提高正性肌力药物的疗效。
(五)强心剂 (六)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小剂量开始逐渐加 量,作用1.血管扩张作用,2.内分泌激活作 用,3.抑制交感,4.抑制Ⅳ型胶原合成,减 轻心肌纤维化,5.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统,影响心室重构。 (七)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小剂量应用
扩心心力衰竭的治疗
(一)、控制水盐入量
每天2-4g钠盐为适度,若出现低钠血症(血钠 ≤130mmol/L)时,应限制水的摄入,而不宜过 多补钠。
(二)血管扩张剂
首选硝普钠,从小剂量开始 (10ug/min),根据情况调整,可24小时 维持1周。
(三)利尿剂
可长期应用,排钾与保钾利尿剂联合。 严重心衰首选呋塞米20-60mg/次,每天 2-3次。
病毒蛋白具有类似片段,在人患病毒性
心肌炎时,肌球蛋白有可能引导人体自
身免疫成“敌我不分”,使人体产生的
抗病毒抗体既对病毒,又对人体正常心
肌组织进行攻击,从而发生自身免疫性
心肌损害。
(三)与冠状动脉微循环栓塞引起的心 肌缺血有关 (四)与家族和遗传因素有关 (五)与酒精中毒原虫感染有关 (六)某些代谢过程的障碍
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核素 检查
心肌显像有不规 沿冠状动脉分布 则心肌扫描缺损, 缺损,节段性放 心肌放射性核素 射性核素分布稀疏 分布大致均匀
冠状动 脉造影
正常
多支病变
(五)先天性心脏病 早年发病 左心室不大 紫绀较著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六)继发性心肌病
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 血色病、淀粉样变性、糖原累积症、神 经肌肉疾病等都有其原发病的表现可资 区别。 心腔扩大与室壁运动减
弱,左室射血分数减少,运动后更 为明显。
(五)心导管检查
早期近乎正常,左右心室舒张末
期压可以稍增高。有心力衰竭时心排
血指数减小,动静脉血氧差大,肺动
脉及心房压增高。心血管造影示心腔
扩大,室壁运动减弱。
六、诊断
缺乏特异性
临床上看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结合超声心动图证实心 腔扩大与心脏弥漫性运动减弱即应 考虑本病的可能 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
THANK
YOU
病史
常有心肌炎病史,基本 上无典型心绞痛史,可 有家族史
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经 常有心绞痛,或有急性 心肌梗死史
扩张型心肌病
超 声
常有四个心腔均 扩大,室壁厚度 均匀变薄,室壁 弥散性运动减弱, 少数病人有心室 内血栓
缺血性心肌病
以左心室扩大为 主;室壁节段性 变薄,有节段性 运动减弱,部分
心动图
病人有室壁瘤
(三)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肌病可有暂时性高血压,但舒 张压多不超过14.67ka(110mmHg), 且出现于急性心力衰竭时,心力衰 竭好转后血压下降。与高血压性心 脏病不同,眼底、尿常规、肾功能 正常。
(四)缺血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缺血性心肌病
偏大,常>40岁
年龄
中年多见,常<40岁
DCM-诊断
采取排除法:
临床:心脏增大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排 除 各种特异性心肌病 弥漫性搏动↓ 各种病因明确的 器质性心脏病
诊 断
七、鉴别诊断
(一)风湿性心脏病
伴舒张期杂音,且在心力衰竭时较 响。 左房、左室或右室为主。 超声检查有助于区别。
(二)心包积液
心尖搏动常不明显或处于心浊音界左外缘 之内侧。 超声检查:心包内多量液体平段或暗区说 明心包积液
扩张型心肌病
一、概念
是以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引起充 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是原发型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
二 、病因
(一)与病毒感染有关
病毒性心肌炎是最主要最可能
的病因,由于病毒感染心肌,加上体
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存在,使病毒性
心肌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二)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由于心肌肌球蛋白和某些攻击心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