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建筑民居分析
东北地区满族建筑特色探析_李珠
东北地区满族建筑特色探析_李珠除了汉族,满族便是我国的最大民族,大多数的满族人民居住在东北地区,由于地势、环境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首先便是气候问题,东北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所以建筑风格延续的是北方建筑风格的特点,一切为了保暖,由于大陆性气候,春季雨水要多,昼夜温差更是大。
呈现的满族建筑群的风格在大小、颜色、风格、格局等方面独树一帜,同于其他的古典的建筑风格模式,以宏伟壮大著称。
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极好的交融之时,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满族文化习俗和中原汉族的文化习俗相互结合、融合,将建筑的格局和装饰即与中原相联系有区别于中原而独具特色。
对于不同的宫殿所形成的建筑群特色鲜明。
“口袋房”便是很好的描述,满族人的房间要多,为了方便采光,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一般房门开在房间的东侧,整座房间看起来就像一个口袋,这也是满族建筑风格中的“口袋房”。
各个房间的设置也都按满族风俗。
在东边的房间内设置有炕,因为东北气候的影响,火炕便是很好的取暖工具,家家户户在家设置火炕,取暖效果佳,这种做法也延续至今。
在房间里,南、北、西三面都著有炕,其他方向也都有房间,再加上门房,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四合院了。
对于房屋,多用的是起脊砖,称之为“海青房”。
房间的门向南开,空间比较大,看起来很宽敞的样子,房间正对着的就叫做堂屋,就是我们所称的客厅或者外物。
对于火炕的设置需要将灶通向各个房间,这样在厨房的灶口的火才能够通达到各个房间以保证取暖。
火炕是满族建筑的一大特点,做饭烧水时可以保证炕总是暖呼呼的,不至于在寒冷的东北在古代由于技术的落后而不能保暖。
对于一些人,他们还会将室内的地面修造成烟道,所以即使在非常寒冷的时候,也可以提高室内的温度,达到取暖灯的目的。
满族居民建设的还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跨海式烟道”,对于北方的人来说一般是将烟道设置在房脊上面的,但是满族的居民却不喜欢将烟道设置在屋顶上面,更喜欢将烟道设置在房屋的一侧,将烟道的孔道和火炕连接在一起,所以烟道在地面上,可以演唱室内烟道的长度,帮助火炕提供保暖的能力。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分析
传统的重视和保护
自从清朝入关以来,中原地区的满族人在修屋筑房 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风格,传统的满族民居只有东 北地区可以寻到。 甚至连满语也几乎失传,现在中国能够读写满语的 老学者不到30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六旬老人,曾经 一统中华的民族的语言,如今已濒临灭绝 满族的传统民居非常适应严寒地区气候条件,对华 北地区民居也深有影响。而且有着很高的建筑热工 学的研究价值。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分析
04景观班 李雪妮
第一部分------满族民居
满族,现有人口982.1余万人。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 吉林、黑龙江三省 。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 斯。 满族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佛教在其生活中也有 影响。 17世纪初,建州女真左卫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 各部,创建了八旗制度。1635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 极废除旧称‚诸申‛(女真),改族称为满洲,次年 即帝位,定国号为‚清‛。 10月顺治帝从盛京(沈阳)迁都北京,建立了清朝。 与贵族不同,居住在东北农村的满族人,其住房继 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
传统民居的形式和当地自然条件关系
院落围以矮墙
---让更多的阳光落在庭院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 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
万字炕 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 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 炕"、"蔓字炕"等等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 众喜爱。满族入关后,火炕在北方得到了更加广泛 的推广。
“满语活化石‛之一, 正在为黑龙江某新建的满语学校备课
学习历史的我们, 不要让老去的东 西在时光的宁静 中消失……
房间格局简图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扇,用破衣败絮为原料经日 晒而成的窗户纸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 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 落。 ‚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 上下两扇都可以从窗洞上简单的拆下。平时只开启 上面一扇,类似于上悬窗,开启后用支杆支在下窗 上以便固定。有时会把两扇窗都拆下,只留下空的 窗洞取得最好的视野和通风效果,同时便于清洗
满族建筑调研报告
满族建筑调研报告满族建筑调研报告一、引言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和建筑风格独特而独特。
本篇调研报告旨在对满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通过调研满族建筑的形式、结构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满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满族建筑的类型和特点1. 行宫满族建筑中最为显著的类型之一是行宫,也称为故宫或皇宫。
行宫通常作为满族皇族的居住和办公场所,代表着满族的权力和地位。
行宫通常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壮观,结构复杂精巧。
它们通常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包括宫殿、庙宇、花园和围墙等。
2. 四合院在乡村和城市居民中,四合院是满族建筑的常见形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庭院住宅,具有独特的布局。
四合院的特点是围绕一个中央花园布置四个建筑翼楼。
四合院通常采用木材和砖块结构,具有较高的隔音和保温性能。
3. 寺庙满族建筑中的寺庙也很常见,透露出满族人民的信仰和宗教文化。
寺庙通常建在靠近山岭或河流的地方,其中一些也被用作住宅。
满族寺庙通常采用中式建筑风格,具有曲线和屋脊的独特造型。
三、满族建筑的结构特点1. 木构建筑满族建筑通常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
木材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和可再生性,适应了满洲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
木构建筑结构通常采用榫卯结构,使建筑能够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
2. 斗拱结构满族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斗拱结构,这是一种不需要使用钉子或木工胶水的建筑技术。
斗拱结构能够提供较强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使建筑能够经受住风和震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3. 装饰和雕刻满族建筑通常以其细致的装饰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
建筑物的屋顶、门窗和梁柱都会进行精心的雕刻和装饰,以展示满族的独特文化和艺术风格。
四、满族建筑的现状和保护满族建筑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减少和消失。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满族建筑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
为了保护和传承满族建筑的独特文化和艺术,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和进行相关的传统技艺培训。
五、结论满族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形式、结构和装饰。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东北地区是我国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满族民居作为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东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满族传统民居文化面临着严重的被破坏和失传的风险。
对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以及将其融入民宿设计之中,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满族民居文化的特点满族民居是满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满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满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体现。
满族民居的建筑风格独特,通常采用木结构和青瓦覆盖的屋顶,建筑形式简洁大方,结构牢固,能够很好地适应东北地区的恶劣气候条件。
民居内部布局合理,通常包括正房、厢房和门厅等功能区域,能够满足家庭日常生活的需要。
满族民居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更体现在生活习俗、风俗文化以及家具装饰等方面。
满族人民崇尚勤俭节约的传统,他们注重家庭和睦,对待客人热情好客。
在满族民居内,家具装饰常常简单而实用,室内布置讲究舒适典雅,传统的文化符号和装饰品也随处可见。
二、满族民居文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传统满族民居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压力。
传统满族民居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经常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求,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也会对满族民居进行改造和拆迁,导致传统文化的严重损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满族村落人口外流,传统民居的维护和修缮工作也逐渐被忽视。
传统民居的损毁和废弃,导致了传统文化的逐渐失传,满族民居文化的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三、满族民居文化与民宿设计的融合在满族民居文化面临严重挑战的当下,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满族民居文化,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将满族民居文化融入到民宿设计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作用。
民宿设计需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满族民居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满族民居原有的形式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传统特色和现代舒适度的民宿空间。
满族建筑民居分析
外墙
材料
墙体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不但起到维护和分
割空间的作用,而且是保温隔热的重要环节。东北满族 民居的墙体厚重而且在维护结构中所占面积比例很大, 满族民众历来就非常注重墙体的保温,形成了独特的做 法。在北方冬季寒冷,以东北风为主,所以对墙体的保 温要求很高。
根据墙体建筑材料分为砖墙和土墙,传统满族民居中
门
尺度
满族民居的房屋的正门一般是双层门,外面的门是独扇的木板门,有木制的插销,门板上半
部分为镂空式花格装饰,有菱形回形等窗格,糊上和窗户一样的窗纸。下半部分是三块木板拼 接而成,外面门一般朝外开;内门是双扇木板门,多没有装饰,就是整块木头制成,开向向内。 满族民居的门扇的门枢装在门框两侧上下的门碗里,转动灵活自如。房间的屋门一般就是对开 双扇门,上半部分是如意或者方格等简单装饰,糊上高丽纸,下半部分是整块木头制成。满族 民居的门上的装饰较南方一些民居的装饰线条粗犷,不拘小节。
占主要位置的草房墙壁分为:垡瓮、土筑、叉泥墙、拉 核墙等不同垒筑方法和叫法。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 满族民居更多的采用砖墙保温。
外墙
装饰
满族建筑就如满族人一般,粗 犷中透着细腻,简约中透着大 气,同时也与满族的信仰和崇 拜联系在一起。满族人多喜欢 在砖石民居中在外侧山墙的内 嵌石狮或者是屋檐的吉祥图案 的砖雕。这些装饰的图案纹饰 多是采用吉祥寓意的纹样,不 仅在贵族宫廷中如此,在民间 的房屋中装饰纹样中也喜欢使 用。
单体平面
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各民族的居室住宅自然形成以防寒为主的特点。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尤其 注重御寒防冷的问题,并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在民间有一句话能简要形象的概括满族民居
的居住特点,那就是“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
满族建筑分析总结汇报
满族建筑分析总结汇报
满族建筑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在满族建筑中,影响最为突出的是满族的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
首先,满族建筑受到满族人的宗教信仰影响很大。
满族的主要宗教信仰为萨满教和佛教,这两种宗教都对满族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萨满教中,满族人认为宇宙中存在着许多神灵和祖先的灵魂,因此他们的建筑物常常与神灵和祖先有关。
比如,满族的宫殿建筑常常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因为红色在满族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权威。
此外,满族建筑中还常常使用麒麟纹和云朵纹等装饰图案,这些图案也是满族宗教信仰的体现。
其次,满族建筑的地理环境也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满族的主要居住地区位于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严寒,因此满族建筑在保温性方面具有独特的设计。
满族传统农村的房屋通常采用木结构,墙体有一层夯土,以增强保温性能。
此外,满族的传统建筑还常常选择南北向布局,以便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
另外,满族建筑还常常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比如,满族的传统建筑通常采用独特的屋顶设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的“镂空屋顶”。
镂空屋顶是满族建筑的一大特色,其设计将平面装饰与立体装饰相结合,给人一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美感。
此外,满族的传统建筑还常常采用抬梁结构和画梁结构,使建筑更为牢固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总之,满族建筑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是影响满族建筑的重要因素,满族建筑常常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通过对满族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论满族传统民居文化研究及其影响
论满族传统民居文化研究及其影响摘要:满族传统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明显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瑰宝。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满族民居有了自己的独特建筑风格。
因此,本文从文化涵化的现象入手,多角度对满族传统民居文化进行研究,分析了满族传统民居对当代城镇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满族民居;建筑特色;文化涵化1满族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1.1 满族传统民居院落形制文化满族以院落为聚居形态的单元,起源于其民族的勃兴时期。
早在努尔哈赤阶段就有其院落布局形制(《建州纪程图记》中有记载),不过院落形制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意识,尚处于自然生成和发展的阶段。
随着满清政权对全国统治的建立及“柳围禁边”令的解禁,大量华北、河南与山东地区的汉族流民迁入东北地区,东北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愈加深刻。
在经济生活领域,越来越多的满族人放弃了旧有的生活方式,开始由定居转产逐步走向农业化。
社会形态的转型促使居住习俗的变迁,进而促动满族的居住文化发生改变。
尤其汉文化中的“礼”与“风水”被纳入到满族的居住文化当中,并与满族文化中尊崇长辈、敬老爱老的传统习俗和崇敬自然、信奉天地的萨满教相结合,为满族民居院落形制的确立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1.2 满族传统民居建筑符号文化满族民居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装饰都流露着质朴、典雅、庄严的风格偏好和艺术风格。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东北特殊的气候使得保暖成为建筑的重中之重,所以使用砖石和泥土砌筑的厚实围墙便成为满族民居必不可少的组成构成因素。
其次就是在构筑形式上的要求,要根据东北寒地的地域特点而因地制宜。
这一特质在东北民居室内的代表性建筑构造“火炕”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人们利用砖、石、土等蓄热能力强的物质来构建火炕。
东北寒冷的冬天,火炕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社交场所,缩短了大家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们间的情谊。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满族传统的观念,在民居建造的过程中,“以西为贵”、“萨满占卜”、“铜镜辟邪”等思想融入了满族民居中。
满族建筑风格分析教材(31张)PPT
外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装饰
满族建筑就如满族人一般,粗 犷中透着细腻,简约中透着大 气,同时也与满族的信仰和崇 拜联系在一起。满族人多喜欢 在砖石民居中在外侧山墙的内 嵌石狮或者是屋檐的吉祥图案 的砖雕。这些装饰的图案纹饰 多是采用吉祥寓意的纹样,不 仅在贵族宫廷中如此,在民间 的房屋中装饰纹样中也喜欢使 用。
屋顶
地域区别
瓦屋顶一般用小青瓦仰面铺砌,瓦面纵横整齐。它不同于北京地区的采用合瓦垅,其
原因是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落雪较厚,如果采用合瓦垅,雪满垄沟,雪景融化时, 积水侵蚀瓦垅旁的灰泥,屋瓦就会容易脱落。特别是经过冷冻的变化,更容易发生这种 现象。因此瓦屋顶就是全部将瓦片仰砌,屋顶成为两个规整的坡面以利于雨水的流通。
单体平面
按民间的说法,室内“以西为尊,以南为大” 南炕温暖向阳,是家中的尊长寝居坐卧的地方,贵客来家,也要请到南炕上坐,如留宿亦住此炕。炕头的 部位因距锅灶近比较温暖,都是家中的长者睡,如来客人也要向炕头让。
里间有形如“〔”形的火炕,火 炕满语叫“土瓦”。“〔”形的 火炕,通常叫万(蔓)字炕,也 叫环形炕、转圈炕或围炕。西炕 窄且短,是供祖宗祭神的地方, 墙上有祖宗神板,炕上有香案。 满族人以西炕最为尊贵,不住人, 下通烟道。有客人来,也不允许 坐在西炕上。倘若冒犯便是对祖 宗的大不敬。南、北炕上,铺炕 席或糊炕纸刷油。南炕住长辈, 北炕住晚辈。子女稍大,则另居 异室。
二、立面研究
1.屋顶
屋脊 材料 地域区别
2.檐口
形式
3.外墙
材料 影壁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一、前言中国东北地区是满族的主要分布区域,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
满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保护和利用满族民居文化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本文将围绕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的保护和民宿设计展开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满族民居文化,同时如何将其融入民宿设计中,提升旅游体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满族民居文化特点1. 建筑风格满族民居受到当地气候、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木结构建筑,屋顶覆盖青瓦,建筑外墙涂以白灰。
在建筑形式上,多为四合院或多间相连的平房式建筑,大门朝南,布局严谨有序。
2. 装饰特色满族民居在建筑装饰上注重线条的简洁和对称的美感,善于利用彩绘、雕刻等手法进行装饰。
常见的装饰元素有龙凤、莲花、花鸟、瑞兽等图案,符号着满族人的美好愿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3. 生活方式满族民居内部空间以厢房和天井结合的布局形式为主,分为正厅、床房、客厅、厨房等功能区域。
家具用具简洁朴素,布局合理,体现了满族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1.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加强对满族民居文化的保护意识培养,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对满族民居文化价值的认知和重视。
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满族民居文化的保护范围和标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专业团队,确保对满族民居文化的科学、系统、全面的保护和传承。
3. 加强民居保护工作通过加强满族传统民居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防止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流失,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满族传统文化遗产资源。
四、满族民居文化与民宿设计的融合1. 设计理念融合在满族民居文化保护的前提下,将其文化特色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和设施设备,保持满族传统民居的原始风貌,同时满足当代游客对居住条件的要求。
满族民居——东北的“四合院”
满族民居——东北的“四合院”满族民居——东北的“四合院”满族生活在中国寒冷的东北地区.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特点、宗教信仰、生产经济等,使得满族在与周边民居不断交流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其民居建筑也不同于其它民族。
满族先人为了适应游猎生活,夏天住“撮罗子”,汉语称马架子或窝棚,冬天住半穴式的地窨子。
定居以后,住房的条件不断改善。
满族住宅多为三合院,由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大户人家正房为5间,小户人家为3间。
3间房中间为堂屋兼灶房,左右两间为居室。
一般西屋比东屋大些,西屋住长辈和供祖。
东西屋均三面有炕,除南、北炕外,靠山墙还有“腕子炕”。
西屋“腕子炕”墙上摆放祭祖板。
每间屋的北面有一个窗户,南面有两个窗户。
窗户木制,花格图案不一,上下开合,窗棂外面糊纸,再涂上油,既防雨又透光。
3间房也有一头开门的,开在东头,东间为堂屋兼灶房,西两间为居室,其南北皆通炕,俗称连二炕。
两屋中间炕上设隔扇板。
南北炕均放幔帐。
满族习俗以西为大,以南为长,长辈要住西屋南炕。
正房的西“腕子炕”不住人,也不许任何人坐,因为西炕是供祖宗的地方。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
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
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
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
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
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
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
一般南、北为在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
按满族习俗,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棗祖宗板,因此不要说堆积杂物,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
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东北地区,满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发展,东北地区满族民居面临着严重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困境。
研究对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东北地区满族民居的文化特点和保护现状,可以为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满族民居文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结合民宿设计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探讨如何利用民宿设计的手法来促进满族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有助于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地区旅游的融合发展。
本研究将在此背景下展开,探讨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推动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的关系,分析当前满族民居文化保护的现状,探讨民宿设计在促进满族民居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特点的梳理和分析,以及民宿设计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探讨,探讨东北地区满族民宿设计的特点和文化保护的结合方式,可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的发展与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为推动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针对当前满族民居文化遭受现代化风险的情况,探讨如何通过民宿设计来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
本研究将为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提供新思路和方向,为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实用性建议。
通过探讨民宿设计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本研究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融合,促进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满族建筑风格分析教材
满族建筑风格分析教材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满族建筑风格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对满族建筑风格进行详细分析。
满族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居住建筑和宫殿建筑上。
满族居住建筑以“懒汉房”为代表,这是一种独特的单层建筑,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懒汉房的建筑结构简洁,使用木材和土坯等传统材料建造,给人一种朴实自然的感觉。
房屋内部布局合理,有着充分的利用空间和功能分区。
房屋外部的屋顶采用曲线形状,起到防风遮雨的作用。
懒汉房的色彩鲜艳,以红色、蓝色、绿色等鲜明的颜色为主,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懒汉房还有很多装饰细节,如壁炉、梁柱、雕花等,体现了满族建筑对细节的重视。
满族宫殿建筑是满族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具有更雄伟、庄重的气势。
满族宫殿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以及屋顶上特有的斗拱装饰,给人一种古朴而华丽的感觉。
宫殿的内部布局严谨,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形成了严谨的空间结构。
宫殿的外部装饰非常精美,如宫墙上的浮雕、门窗上的彩绘等,展示了满族建筑的艺术才华。
另外,宫殿的颜色也十分鲜艳,主要以红色和金黄色为主,寓意着富贵和吉祥。
满族建筑风格的鲜明特色是由满族文化习惯和地域环境所决定的。
满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因此对生活空间的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宽敞和舒适上。
满族居住建筑的室内布局和色彩都与满族传统的生活习惯相契合,注重家庭生活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满族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满族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因此建筑材料多采用木质和土质。
满族人用天然的材料建造房屋,不仅节约资源,还使建筑更加环保和耐久。
此外,满族建筑还有很多装饰物,用以展示满族文化的瑰丽和丰富。
总结起来,满族建筑风格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筑的珍贵遗产,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浓厚的民族特色而闻名。
满族建筑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美观性,充分展示了满族文化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满族建筑的研究与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满族的历史和文化,还能够体验到其独特的审美魅力。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东北地区是我国满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满族传统民居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满族民居文化逐渐受到重视,民宿设计研究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结合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的特点,探讨民宿设计对满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特点满族传统民居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木结构建筑:满族民居多采用木结构建筑,通过榫卯结构进行连接,具有很高的抗震和抗霉蚀能力。
建筑的外墙多为原木打磨而成,保留了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色泽,给人一种朴素而又温馨的感觉。
2. 四合院式布局:满族传统民居以四合院式布局为主,院落内有正房、厢房、偏房等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院落景观,展现出家族的世代传承和家庭的温馨氛围。
3. 装饰艺术:满族民居的室内外装饰艺术非常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壁画、雕刻和家具上。
壁画多以吉祥图案和传统民间故事为主题,雕刻也多以龙凤、花鸟等祥瑞图案为装饰,家具则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二、民宿设计对满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1. 民宿设计中的文化体验在民宿设计中,可以通过重新打造满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使游客能够在体验传统民居的也感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通过在室内外的装饰上融入满族传统文化元素,如壁画、雕刻和家具等,让游客在住宿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满族民居文化的魅力,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 民宿设计中的保护与修复在民宿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在保护满族传统民居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和改造,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室内外设施进行改善和升级,增加舒适度和实用性,使民宿更符合现代人的居住标准,同时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满族传统民居文化。
三、民宿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保护与改造的平衡:在进行民宿设计时需要保持满族传统民居的原汁原味,同时要考虑现代生活的需求,合理进行改造和升级,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满族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发展的推动,许多满族民居面临着严重的文化保护困境。
许多传统的满族民居被拆除或改建,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这引起了学者和保护者们的重视。
东北地区作为满族聚居区域,拥有大量的传统满族民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传统建筑面临着重大的文化保护挑战。
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东北地区满族民居的特点和文化保护现状,分析民宿设计在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中的作用,结合实践案例,探讨满族民居文化与民宿设计的有机结合之道。
通过研究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与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本研究旨在探讨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的相关问题,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当前满族民居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总结存在的矛盾与不足,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2. 深入研究东北地区满族民居的特点与传统建筑风格,探讨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为民宿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3. 探讨民宿设计理念,探索将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相结合的可行性和方法,为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4. 分析民宿设计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满族民居的文化价值;5. 总结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的启示,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东北地区满族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地方特色的传播与交流。
通过研究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可以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民宿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符合现代人的居住需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浅析满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性
浅析满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性民居是反映民族文化的建筑物,乌拉街满族镇的传统民居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社会文化与经济水平的反映。
本文以吉林市乌拉街镇的“三府”为例,在分析其历史与地理背景的基础上,从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三个方面阐述了满族传统民居建筑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为更好地实现满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弘扬有满族特色的装饰文化,希望借此有助于展开满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的进一步工作,也为激发本土化设计的生命活力提供借鉴。
标签:满族;传统民居;艺术性引言位于吉林市中东部龙潭区的乌拉街镇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明朝曾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乌拉部所在地,清朝时,乌拉街镇成为松花江航线重要的组成部分,清政府在乌拉街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管理东北的贡品,是全国四大贡品基地之一。
乌拉街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存有相当数量的民居建筑,其中最具满族特色的“三府”[1]保存至今,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建筑学领域内以文化的视角观察民居,需要转换思维把民居当作历史与文化的载体,而不单单是物质实体。
乌拉街镇满族民居不仅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着该地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
一、乌拉街镇概述“三府”中的后府最早原为打牲乌拉总管赵云升的私人府邸,始建于光緒八年,位于乌拉街镇东北隅,占地近万平方米。
据史料记载,后府为前后两进式院落,为三府中最为精美的一所宅院,如今后府的庭院早已没有轮廓,南院和两花园也荡然无存,仅存的正房与西厢房一片荒凉破败之感。
支撑房屋的几根梁柱还是原物,柱础部分的汉白玉保存完好。
西厢房内“兀”字型的万字炕和通过墙壁通到室外的跨海烟囱充分体现了满族民居的建筑特点。
但是房屋的木质窗框的底部年久失修,已经腐朽不堪。
虽然后来后府的门窗及回廊经过重新修建,也早已不复当日模样,细节之处的精细程度难以媲美当时。
后府作为乌拉文化遗产的见证,如今沦落至此实属悲哀。
与后府相比,魁府保存相对完整,位于乌拉街镇政府西侧,始建于1875年,曾为乌拉街公社招待所。
满族建筑民居案例
历史沿革
不同时期的建筑
五、风俗习惯
1.历史发展 3.穿衣
2.吃饭
4.节日
风俗习惯
分布原因
2.单体平面
功能分布
规划平面
分布原因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辽宁满族民居主要是以行列式 分布,根据其造房先后顺序, 房屋坐北朝南形成了东西走向 的步道。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绝大部分 建筑物都可获得良好的朝向, 从而有利于建筑争取良好的日 照、采光和通风条件。而且东 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相 对丰富也是采用行列式布局的 一个原因。
窗户
工艺
东北满族民居多采用“窗户纸糊在外”的做法。 1.东北地区冬季风大雪多,气候寒冷,室内外温差大,这样做可以防止风吹坏窗纸,防止下雪时窗棂积雪。 融化后,浸透窗纸,造成窗纸的损坏。 2.东北地区春季多风沙,窗户纸糊在外面,也防止沙土堆积在窗棂处,这就能保持室内的清洁明亮。 3.窗纸上抹油,以增加室内亮度,还能增加防水防潮性能。 窗户纸糊在外就是“草坯房子篱笆寨,窗户纸糊在外,烟囱安在山墙外,晚上睡觉头朝外,大姑娘出门衔 烟袋。这关东五大怪中一怪,这其实是满族人适应长白山区自然条件的一种发明。窗户纸每年换季时要重糊 一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人家将窗户换上了玻璃,采光效果更好,但有些上扇窗户仍糊以窗纸,因 为上扇窗随时支挂或摘下,纸窗比较轻便。里屋的后(北面)墙也有窗户,其结构样式与前窗大致一样,但 一间屋只有一个窗户(上下两扇),也有后面没有窗户或窗户比较小的,这要视其房屋的大小和繁简而定。 但后窗在冬季一般用秸杆、草屑或泥坯封住,以便更好的抵御风寒。相比较南方的窗户的艺术性,北方的窗 户更加重视因地制宜的功能性的应用。
外墙
装饰
满族建筑就如满族人一般,粗 犷中透着细腻,简约中透着大 气,同时也与满族的信仰和崇 拜联系在一起。满族人多喜欢 在砖石民居中在外侧山墙的内 嵌石狮或者是屋檐的吉祥图案 的砖雕。这些装饰的图案纹饰 多是采用吉祥寓意的纹样,不 仅在贵族宫廷中如此,在民间 的房屋中装饰纹样中也喜欢使 用。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
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民宿设计研究东北地区是中国满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满族民居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对于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的保护和民宿设计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的特点,探讨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民宿设计的相关研究。
一、东北地区满族民居文化的特点1. 建筑风格东北地区的满族民居建筑以“四合院”为主要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四合院以天井为中心,四周是厢房和厅堂,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能够有效地保护人们免受寒冷的侵袭。
与此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和风格也展现了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古老的建筑智慧和审美情趣。
2. 装饰艺术东北地区的满族民居在装饰艺术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表现。
民居的门窗、屋檐、天花板等处常常精心雕刻着各种图案和图腾,这些图案和图腾都是满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满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居住方式东北地区的满族民居以其宽敞、明亮、舒适的居住环境而闻名。
四合院以天井为核心,形成了自然通风、采光良好的居住空间,人们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丰富的家庭生活,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二、满族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1. 保护意义满族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传统村落、民俗风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保护满族民居文化不仅是对于满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
2. 传承方式为了保护和传承满族民居文化,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
首先是对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其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是对满族民居文化的研究和挖掘,通过对历史文献、专家学者的调研和咨询,全面了解满族民居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内涵。
最后是加强对满族民居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满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其传承与发展。
满族建筑民居分析共33页文档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平面研究
1.规划平面 2.单体平面
二、立面研究
1.屋面 2.檐口 3.外墙 4.窗户 5.门 6.烟囱
三、院落研究
1.满族特色 2.院落形式
四、满族民居赏析
一、平面研究
1.规划平面 2.单体平面
分布原因
功能分布
规划平面 分布原因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辽宁满族民居主要是以行列式 分布,根据其造房先后顺序, 房屋坐北朝南形成了东西走向 的步道。
屋顶
地域区别
瓦屋顶一般用小青瓦仰面铺砌,瓦面纵横整齐。它不同于北京地区的采用合瓦垅,其
原因是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落雪较厚,如果采用合瓦垅,雪满垄沟,雪景融化时, 积水侵蚀瓦垅旁的灰泥,屋瓦就会容易脱落。特别是经过冷冻的变化,更容易发生这种 现象。因此瓦屋顶就是全部将瓦片仰砌,屋顶成为两个规整的坡面以利于雨水的流通。
外墙
影壁
“富贵长春”,就是用牡丹花和长春花组成的纹样,因俗称牡丹为富贵花,所以和起来便叫“富贵长
春”;“福寿绵长”就是用蝙蝠,团寿字,盘肠,绶带等组成的纹样,用蝙蝠谐“福”音,用“盘肠”谐 “长”音,以绶带寓意连绵不断,所以几个纹样合起来就叫做“福寿绵长”。不止在墙体外面有类似的装 饰纹样,就连房屋的门窗上同样有寓意吉祥的图案,虽然纹样简单纯朴,但是寓意深远,反映着满族人的 不同风俗习惯。满族民居的门窗都有不同的装饰图案,由细木条拼接而成的各种形状,有简单的方格型、 回形、菱形,这种门窗的装饰既要考虑到美观大方,又要考虑到采光取暖,所以这样的纹样既科学又实用。 在满族民居进门之处的影壁不仅是这个家的装饰建筑,同时在影壁上也可缺少赋予生活的装饰纹样,有的 富贵人家,在影壁上塑有日出云海,龙凤呈祥等吉祥美丽的图案,也有在上面彩绘图案的,其装饰性极强。 但是有些影壁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退去,人们为了马车进出方便逐渐取消了影壁。但是现在呼和浩特市还 有些旧城保存着这些珍贵的民间建筑。具有装饰和功能性的院墙也给平凡的满族民居增添了几分色彩。
二、立面研究
1.屋顶
屋脊 材料 地域区别
2.檐口
形式
3.外墙
材料 影壁
4.窗户
材料 工艺Leabharlann 5.门位置 尺度 材料
6.烟囱
位置 材料
屋顶
屋脊
满族民居大多低矮紧凑,外形 规整,多是硬山屋顶形式,形状 为“∧”型,屋顶从正脊向前后面 下倾,分别称为“前坡”和“后 坡”。在辽宁中西部地区有些满 族民居的屋顶为“⌒”型。
烟袋。这关东五大怪中一怪,这其实是满族人适应长白山区自然条件的一种发明。窗户纸每年换季时要重糊 一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人家将窗户换上了玻璃,采光效果更好,但有些上扇窗户仍糊以窗纸,因 为上扇窗随时支挂或摘下,纸窗比较轻便。里屋的后(北面)墙也有窗户,其结构样式与前窗大致一样,但 一间屋只有一个窗户(上下两扇),也有后面没有窗户或窗户比较小的,这要视其房屋的大小和繁简而定。 但后窗在冬季一般用秸杆、草屑或泥坯封住,以便更好的抵御风寒。相比较南方的窗户的艺术性,北方的窗 户更加重视因地制宜的功能性的应用。
“∧”屋顶是满族民居最原始和 传统的外形,由于北镇的满族历 史渊源和地理环境的因素,屋顶 变异成为现在的漫圆弧形。
屋顶
材料
传统满族民居的屋顶一般采用草屋顶和瓦屋顶。 房顶盖草俗称“苫房”,在农村也是一种要求很高
的手艺。苫草的方法,通常是在木结构架顶部,先铺上 用秫杆(高粱杆)或树条子编扎的“房芭”,再抹泥填 补缝隙。其上将草根部朝下,层层铺盖,为防止滑脱和 被风刮散,还要用草绳依次交叉加固。草房铺置整齐, 久经风雨,草就变成了黑褐色,修洁朴素,也叫“海青 房”。
单体平面
沈阳故宫,当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官清宁宫,就是一座典型的口袋房。 清宁官的官门,开在五间硬山前后廓式建筑的东次间,使西侧成为一座口袋式的宫殿。
• 官内,南西北三面为环形炕。 宫后,西北角矗立一座落地 式烟囱。清宁官这种“口袋 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 上”和“窗户纸糊在外”的 关东满族独特的建筑特色, 表明了清代初期帝后所住的 大内深官与满族普通民宅在 建筑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
外墙
材料
墙体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不但起到维护和分
割空间的作用,而且是保温隔热的重要环节。东北满族 民居的墙体厚重而且在维护结构中所占面积比例很大, 满族民众历来就非常注重墙体的保温,形成了独特的做 法。在北方冬季寒冷,以东北风为主,所以对墙体的保 温要求很高。
根据墙体建筑材料分为砖墙和土墙,传统满族民居中
门
种类
满族民居的大门还有房式的大门, 大体分为“屋宇式”和“四脚落 地式”。“屋宇式大门”俗称砖 门楼,用在三合院平面的最前端, 就是独立式的门楼,两端连房就 是院子的门房。“四脚落地大门” 俗称瓦门楼,门旁没有门房而是 院墙相连,这种方式的大门也被 保留下来。
“大门”是整个满族民居的“脸面”,大门的 建筑样式和规模,也代表主人房屋建筑的特色 和身份地位,满族传统民居的大门可以分为 “杆式”和“房式”两种。“杆式”大门多为 平民住宅的大门,不是象征主人的财力或权威 的手段,而是及其自然的以出入为目的的门。 杆式大门建筑形式比较简单,材料也是就地取 材,立木柱两根,上架一檩,有的会在顶上搭 建简易屋顶,类似苫草房的屋顶,如赫图阿拉 城中塔克世故居的老宅。
单体平面
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各民族的居室住宅自然形成以防寒为主的特点。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尤其 注重御寒防冷的问题,并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在民间有一句话能简要形象的概括满族民居
的居住特点,那就是“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 地面上”。这首满族民谣描述 的独具特色的口袋房,就是旧 日盛京满族人家的传统住宅。 口袋房,一般为3间房多在最东 面一间南侧开门或5间的在东起 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 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 门的一间称“外屋”、“堂 屋”;西面屋又称“上屋”。
用,这种窗户开在里面有助于室内通风 采光。 满族民居窗花装饰与汉族窗花样
式形同,式样简练,线条粗犷,各种基 础样式组合简单。有做的讲究的窗棂, 有图案,如小方格,菱形或者梅花形等。
南方的窗或者格扇种类繁多,有空窗、
半窗、长窗、和合窗、漏窗、横风窗和 地坪窗等。常见纹样有:步步锦、冰裂 纹、龟背纹、码三箭、万字纹、拐子纹、 盘长纹、灯笼锦等。
瓦屋顶一般用小青瓦仰面铺砌,瓦面纵横整齐。
它不同于北京地区的采用合瓦垅,其原因是东北地区 气候寒冷,冬季落雪较厚,如果采用合瓦垅,雪满垄 沟,雪景融化时,积水侵蚀瓦垅旁的灰泥,屋瓦就会 容易脱落。特别是经过冷冻的变化,更容易发生这种 现象。因此瓦屋顶就是全部将瓦片仰砌,屋顶成为两 个规整的坡面以利于雨水的流通
门
尺度
满族民居的房屋的正门一般是双层门,外面的门是独扇的木板门,有木制的插销,门板上半
部分为镂空式花格装饰,有菱形回形等窗格,糊上和窗户一样的窗纸。下半部分是三块木板拼 接而成,外面门一般朝外开;内门是双扇木板门,多没有装饰,就是整块木头制成,开向向内。 满族民居的门扇的门枢装在门框两侧上下的门碗里,转动灵活自如。房间的屋门一般就是对开 双扇门,上半部分是如意或者方格等简单装饰,糊上高丽纸,下半部分是整块木头制成。满族 民居的门上的装饰较南方一些民居的装饰线条粗犷,不拘小节。
单体平面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首满族民谣描述的独具特色的口袋房,就是旧日盛京满族人 家的传统住宅。
• 这种口袋房样式的房舍,一般都 是土木结构,坐北朝南,正房两 间,三间或五间,室内高大宽敞, 都在东侧房间的南边开门,门通 室外。这种房舍,室内通风,空 气新鲜,保持温度,易于打扫卫 生。东边的门房为灶屋(过堂 屋),高厨灶,锅台、水缸,灶 通西内室的火炕。从堂屋的西墙 北侧开门,为里间。
窗户
工艺
满族的窗户分上、 下两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 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 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 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 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 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 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之一。
窗户
南北对比
窗户是满族民居的又一个独有的特色,
与其他地区民族的民居截然不同。北方 天气寒冷,为了采光充足,南面的窗户 开口面积比较大,北面的窗户面积较小, 而且很少开启。外屋靠门侧有一个小窗, 俗称“马窗”,一般在两个灶台的上方 各一扇,里屋前面(南墙),一般有两 个窗户,中间以木方隔开,每个又分上 下两扇,为便于采光,窗户建得都比较 大,总共高约五尺,长约六、七尺,在 屋内窗框两侧及中间木方的上中位置, 钉有木制的“蛤蟆” 起到固定窗扇的作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绝大部分 建筑物都可获得良好的朝向, 从而有利于建筑争取良好的日 照、采光和通风条件。而且东 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相 对丰富也是采用行列式布局的 一个原因。
1、满族先民,喜欢部落群居或者是四世同堂,在危及时刻可以迅速的团结以应对突发的危险。 2、人们将房屋建在背山面水的朝阳地带。 3、人们喜欢将院墙比前一家的院墙向前突出一段,所谓高人一等,寓意这家人有阳气。 4、错列式的布局,有利于采光通风,这种布局能更好的将风引向建筑群内部. 5、满族人又总结出以种植绿化带的方式削弱风力,以及有效的抵挡冬日的寒风,营造了室内冬暖夏凉的气候环 境。
占主要位置的草房墙壁分为:垡瓮、土筑、叉泥墙、拉 核墙等不同垒筑方法和叫法。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 满族民居更多的采用砖墙保温。
外墙
装饰
满族建筑就如满族人一般,粗 犷中透着细腻,简约中透着大 气,同时也与满族的信仰和崇 拜联系在一起。满族人多喜欢 在砖石民居中在外侧山墙的内 嵌石狮或者是屋檐的吉祥图案 的砖雕。这些装饰的图案纹饰 多是采用吉祥寓意的纹样,不 仅在贵族宫廷中如此,在民间 的房屋中装饰纹样中也喜欢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