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临床分级

合集下载

弥漫性脂肪肝的CT分级诊断方法

弥漫性脂肪肝的CT分级诊断方法

描每层至少选择 4 个直径为 2m圆形感兴趣 区 , e 测量肝 、 脾的 这个偏差 值也 避免不 了, 这个 因素是导致 C T值不是十分准确 C T值 。方法 1 以 C : T值为标 准 , 总结 出 C T值在 4 ~ 2 0 5 HU为 的主要原因。方法 1 主要 以 C T值为主要标准 , 因此导致方法 诊断准确性 的降低 。有时对同一感兴趣 区域测得的 C T值的 轻度 脂肪 肝 ;T值 在 2 ~0 U 为 中 度脂 肪 肝 ;T值 小 于 1 C 3 4H C 一 2H 3 U为重度脂肪肝。方法 2根据 肝实质与肝血管的关 系 , : 总 平均值有差值且有摇摆 型。当位于诊断标准临界点附近时 , 结 出轻度脂肪肝为肝血管淹没 ;中度 脂肪肝为肝 血管反转显 个小的差值可能导致脂肪肝 C T诊断分级不同 , 这就是为什 么 示但 与肝 实质对 比不明显 ; 重度脂肪肝为肝血 管反转显示 , 并 以方法 1 诊断脂肪肝分级与病理结果存在差距 。 32C . T机器无法 避免容积 效应 的产 生 , 时肝实质与肝血管 这 与肝实质 对 比明显 。方 法 3根据 肝 、 c : 脾 T值 比的变化 来判 断。 由于不 同个体肝 c 值可有较大差异 , T 但总是高于脾 的 , 且 对 比不 明显 , 特别是 肝实质 与肝血管 C T值差别 不大时 , 这是 脾的 C T值相对较恒定 , T值前 者平均大于 5 H C 0 U,后者平均 方法 2 对轻 、 中度脂 肪肝存 在诊断偏差 的主要原因 。即使对 对 4H , 2 U 相差 5 1H -0 U且有明显 的相关性 。肝胆 E 小于或等 于正常肝脏 血管与肝实质对 比不明显仍 占相 当比重 。 于重 值 于1 为轻度脂肪肝 ; 肝脾 比值小 于或等于 0 为 中度脂肪肝 ; 度脂 肪肝 由于肝 实质 密度 与肝血 管密度相差较大 , . 7 这种偏差 肝, 比值小于等于 05为重度脂 肪肝。分别 以这 三种方法为 可 以忽略 , 脾 . 这是方法 2对重 度脂肪肝诊 断 比较准确 的主要原 依据 , 分别对第二组每份病例进行 C 诊 断并且进行病理结果 因 。 T 对照。总结 出确定可行 的 C 诊 断方法去诊 断第 三组 病例 , T 然 3 方法 3 . 3 以肝, 比值 为诊 断依据 , 脾 由于肝 、 C 脾 T值受 到相 后与第 三组病理结果对照 。来验证此法 的可行性 。 同的影响 , 这时肝脾 比值一定 程度上可 以消除这种影 响, 测得 的比值更接近真实 比值 。 但明确的 C T值小于 2 H 也可以作 3 U, 2结 果 所 第 二组病 理结果 , 重度脂 肪肝 5 , 例 中度脂 肪肝 1 例 , 1 轻 为诊断重度脂肪肝标准之一。考虑 以上原 因, 以对于一份确 脾 度脂肪肝 8 。 例 对第 二组进行 C T诊 断 , 以方法 1 进行诊断 : 重 定 的病例首先看肝/ 比值 ,根据这个 比值然后再进一步作诊 由于某些技师 忽略 了肝 、 c 脾 T值的测 度脂肪肝 4例 ; 中度脂肪 肝 1 ( 中 1 由重度脂 肪肝 、 断。在回顾性诊断时 , 4例 其 例 3 导致诊断医师 只能根 据视 觉来判断肝脾 密度 的大小 , 结果 例 由轻度脂肪肝误诊而来 )轻度脂肪肝 4例( 例 由中度脂肪 量 , ; 1 肝误诊而来) 。正常肝脏 2例( 由轻 度脂 肪肝误诊 而来 ) 。以方 遗漏 了一些轻 度脂肪肝的诊断 ,甚至极少部分 中度脂肪肝的 而重度 脂肪 肝几 乎无漏诊 , 没有正常肝脏诊断为轻度或 法2 进行诊断 : 度脂 肪肝 5 ( 重 例 全部符合病理 结果 )中度脂 诊断 。 ; 肪肝 1 6例( 中 5例 由轻度 脂肪肝误诊 而来 )轻 度脂肪肝 2 中度脂肪 肝 , 其 ; 但有 轻度脂肪肝误诊为正常肝脏的 。大部分是 例, 正常肝脏 1 由轻度脂肪肝误诊 而来 ) 例( 。以方法 3 进行诊 中、 轻度脂肪肝分级诊断混淆 。 断: 重度脂肪肝 5 ( 例 全部符 合病理 结果 ) 中度脂 肪肝 1 例 ; 2 通过对三种弥漫性脂肪肝 C 分级诊断方法的研究, T 各有 ( 例 由轻度 脂肪肝误 诊而来 )轻度脂 肪肝 7 ( 例 由中度 优劣 , 2 , 例 1 可见对 弥漫性脂 肪肝 的 C T分级诊 断 , 应首先 以方法 3 脂肪肝误诊而来 ) 通过数据的 比较不难发现方法 2 方法 3对 为标 准确 定是 否 为脂 肪 肝 ,若 肝脏 C 。 、 T值 显著 减低 ,小 于 重度脂肪肝较 敏感 , 、 对轻 中度脂肪肝 三种 方法都有一定 的偏 2H , 3 U 甚至为 负值 , 或肝/ 比值小 于或等于 O , 脾 . 肝血管清晰 5 差, 这是 C 机器本身的原因 , 剂效应 和 C T 与溶 T值校正存在偏 皆可诊断为中重度脂肪肝;肝脾 比值小于或等于 0 肝血管 . 7 差有关 , 应除去这两方面 的影 响。得 出这样 的结论 : 先以 不清为中度脂肪肝 ; 密度降低 , 应首 肝脏 肝脾 比值小于或等于 1 为 方 法 3为标 准是 否为 脂 肪肝 ,肝脏 C T值 显著 减 低 ,小 于 轻度脂肪肝 。

脂肪肝的标准

脂肪肝的标准

脂肪肝的标准
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中积累了异常多的脂肪。

脂肪肝的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通常使用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来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般性的脂肪肝的标准: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脂肪肝的方法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来评估肝脏中脂肪的程度。

•结果通常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

2.肝脏生化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可以包括检测肝功能指标和脂质代谢指标。

•肝酶(ALT、AST)水平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可能是脂肪肝的指标之一。

3.肝组织活检(在一些情况下):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确诊和评估脂肪肝的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组织活检。

这是通过在手术中获取一小块肝
脏组织进行实验室分析来完成的。

4.脂肪肝的分级:
•根据脂肪肝的病理学特征,一般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类。

NAFLD
包括简单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总体而言,脂肪肝的确切标准可能因医疗机构和国家而异。

如果您担心自己可能患有脂肪肝,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他们可以根据您的
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脂肪肝标准

脂肪肝标准

脂肪肝标准
脂肪肝是指人体肝脏内脂肪含量异常增多的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肝病学会(AASLD)的标准,脂肪肝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轻度脂肪肝: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小于30%。

2. 中度脂肪肝: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介于30%到60%之间。

3. 重度脂肪肝: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超过60%。

此外,根据肝细胞受损程度的不同,脂肪肝还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酒精性脂肪肝(AFLD)。

NAFLD是与饮食习惯、体重增加和代谢综合征等因素相关的脂肪肝,而AFLD
则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脂肪肝。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具体的诊断和评估脂肪肝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症状、血液检查结果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I 陆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 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NAFLD 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 个级别5 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参见《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 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 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休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 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临床诊断标准[2,3]凡具备下列第1 一5 项和第6 或第7 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

2.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 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月干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 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 血清转氨酶和Y 一谷氨酞转肤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 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脂肪肝等级标准

脂肪肝等级标准

脂肪肝等级标准
脂肪肝是指肝脏中的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根据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脂肪肝等级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的百分比。

2. 肝指数,即体重与肝脏体积的比值。

3. 肝脏硬度,用于检测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4. 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等。

根据以上指标,脂肪肝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轻度脂肪肝: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小于20%。

2. 中度脂肪肝: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在20%~40%之间。

3. 重度脂肪肝: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在40%~60%之间。

4. 脂肪肝合并肝硬化: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大于60%,且肝脏硬度明显增加。

对于轻度和中度脂肪肝,通常需要通过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来减少脂肪的摄入,促进脂肪代谢,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而对于重度脂肪肝和脂肪肝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则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和管理。

- 1 -。

脂肪肝科普

脂肪肝科普

脂肪肝知识科普得了脂肪肝,机体免疫力可能大大受损,不能不重视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脂肪性肝炎已经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但就一般而言,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正常,所以尽早了解它并尽早预防及治疗,对我们健康大有益处。

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正常肝内脂肪占肝湿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

脂肪肝是怎么形成的病因很多,常见的为过量饮酒,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大量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肝脏脂肪合成过多;缺乏运动,造成肥胖,肝内脂肪堆积;糖尿病;慢性肝炎;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

脂肪肝有什么表现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01、急性脂肪肝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性脑病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

02、慢性脂肪肝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病程漫长。

一般是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转氨酶升高、肝脏增大等。

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只有胖人才会得脂肪肝吗不完全是。

01、营养不良会导致脂肪肝如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脂肪肝。

因为肝脏是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心,如果营养不良,人体蛋白质缺乏,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就会造成肝脏分解甘油三酯发生障碍,使脂肪在肝内堆积,脂肪肝也就产生了。

在物资匮乏的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不少人出现了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现在都市里营养不良造成的脂肪肝也不在少数,这多半与人们减肥过度有关,尤其是有些女性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长期节食,三餐只吃蔬菜和水果,肉类和主食一点不沾,反而有可能出现脂肪肝。

肝病评分标准

肝病评分标准

1。

采用半定量分级评分方法来评估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坏死。

评分标准:0分,没有脂肪变性,坏死;1分,轻度脂肪变性,坏死;2分,中度脂肪变性,坏死;3分,严重的脂肪变性,坏死。

肝纤维化的评定标准:0级,正常肝脏;1级,胶原增多,无间隔形成;2级:不完全间隔形成(间隔彼此不相连);3级:完全间隔形成,但间隔较细;4级:较厚的完全纤维间隔形成(完全硬化)。

Score criteria are the following:score 0 means no fatty degeneration, andnecrosis, score 1 means mild fatty degenerationand necrosis, score 2 means moderatefatty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andscore 3 means severe fatty degeneration andnecrosis。

The criteria of the liver fibrosisare the following: level 0 means normalliver tissue, level 1 means increased quantityof collagen fibers but no compartmentdevelopment, level 2 means no completefiber compartment development, level 3means thinner of complete compartmentdevelopment, and level 4 means thickeningof complete compartment developmentennec fibrosis scoring system:《Effect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stem cells on hepatic fibrosis in athioacetamide-induced cirrhotic rat model》4.semiquantitative fibrosis scoresHealthy liver was classified as S0stage,no fibrosis。

脂肪肝百度百科汇总

脂肪肝百度百科汇总

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中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

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

脂肪肝早期无症状,好多年青人在体检时检查出自已患了脂肪肝而就医.所以人人都要注意体检,有效地把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

疾病分类按病理分类1、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可通过影响以下一个或多个环节导致肝细胞甘油三酯的积聚,形成脂肪肝:①由于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分解增加导致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细胞增多。

②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肝细胞消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磷酸化以及b氧化减少。

③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能力增强或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或肝细胞从肝窦乳糜微粒,残核内直接摄取甘油三酯增多。

脂肪肝_百度百科

脂肪肝_百度百科

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中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

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

脂肪肝早期无症状,好多年青人在体检时检查出自已患了脂肪肝而就医.所以人人都要注意体检,有效地把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

疾病分类按病理分类1、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可通过影响以下一个或多个环节导致肝细胞甘油三酯的积聚,形成脂肪肝:①由于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分解增加导致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细胞增多。

②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肝细胞消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磷酸化以及b氧化减少。

③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能力增强或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或肝细胞从肝窦乳糜微粒,残核内直接摄取甘油三酯增多。

最新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指南

最新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指南
生活习惯(III) 避免加重肝损害:防止体重急剧下降,
滥用药物和其他损肝因素
2024/6/10
32
治疗对策:减肥(II 1-3, III)
适用于所有超重、肥胖(内脏性)和体重迅速 增加者
控制饮食,运动,改变生活方式 减肥药物(BMI>27):西布曲明(诺美亭,抑制
食欲),奥利司他(赛尼可,减少吸收)等 病态性肥胖(BMI>40):外科手术 体重下降每月<0.45kg(防止出现亚急性
NASH和肝衰竭)
2024/6/10
33
治疗对策:胰岛素增敏剂(II 1-3)
适用于2型糖尿病, 糖耐量损害,内脏性肥 胖者
选用双胍类:二甲双胍(降糖片),苯乙双胍 (降糖灵)和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等胰 岛素增敏剂)等药物
2024/6/10
34
治疗对策:降血脂药( II 1-3)
适用于血脂紊乱经基础和减肥、降糖药3-6月无效者及 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
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强于脾脏和肾脏), 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 (-必备项-)
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前缘变钝 彩超:肝内血流减少,血管走向正常 肝右叶包膜和横隔不清或不完整
2024/6/10
14
脂肪肝的B超诊断
2024/6/10
15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弥漫性肝密度降低
94-96% 40-52% 23-24% 12-13% 6-7% 6% 3-4% 1-2%
2024/6/10
37
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脂肪肝的作用
肠胆固醇吸收↓ 胆固醇排泄↑ HTGL(肝甘油三酯脂酶)和LPL(脂蛋白
脂肪酶)活性↑ ACAT(肝酰基- 胆固醇- 酰基- 转移酶)在

肝功能分级标准

肝功能分级标准

肝功能分级标准肝功能分级标准是指根据肝功能检测结果,将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

肝功能分级标准通常用于评估肝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目前常用的肝功能分级标准包括Child-Pugh分级和MELD分级。

Child-Pugh分级是根据患者的黄疸程度、腹水、蛋白质营养状态、凝血功能和肝性脑病等指标进行评估,将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表示肝功能相对较好,C级表示肝功能严重受损。

Child-Pugh分级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肝病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

MELD分级是根据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血清肌酐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进行计算,将患者的肝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和分级。

MELD分级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肝移植患者的预后和排队顺序。

肝功能分级标准的应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同时,肝功能分级标准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促使他们更加重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在临床实践中,肝功能分级标准的应用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综合评估,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

此外,肝功能分级标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肝病类型和并发症进行调整和修订,以适应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

总之,肝功能分级标准是评估肝病患者肝功能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应用肝功能分级标准时,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脂肪肝等级标准

脂肪肝等级标准

脂肪肝等级标准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过高,超过正常范围。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严重的脂肪肝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疾病。

脂肪肝的等级标准是根据肝脏内脂肪含量的程度来划分的。

一级脂肪肝:肝脏内脂肪含量轻度增加,占肝脏重量的5%~10%。

一级脂肪肝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恶化。

二级脂肪肝:肝脏内脂肪含量中度增加,占肝脏重量的10%~20%。

二级脂肪肝可能会引起轻度的肝功能异常,如ALT、AST等酶的升高,但仍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

三级脂肪肝:肝脏内脂肪含量重度增加,占肝脏重量的20%以上。

三级脂肪肝会引起肝功能异常,如ALT、AST等酶的显著升高,同时还会出现肝肿大、腹水等症状。

四级脂肪肝:肝脏内脂肪含量极度增加,占肝脏重量的50%以上。

四级脂肪肝是最严重的脂肪肝,会引起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如黄疸、肝性脑病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肝衰竭。

对于脂肪肝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恶化。

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戒酒、运动等。

对于严重的脂肪肝,
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同时,脂肪肝患者还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及遵医嘱进行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以保持肝脏健康。

脂肪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

脂肪细胞
肌细胞
葡萄糖摄入
葡 萄 糖
葡 萄 糖↑
胰 岛 素
胰 岛 素↑
Pessayre D. Mitochondrial injury in Steatohepatitis.2002
胰岛素抵抗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充满脂肪的 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 空腹 释放FFA 餐后 储存脂肪

胰岛素抵抗的
餐后 持续释放FFA 血浆FFA增加
脂肪性肝病
王宝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04年6月
脂肪肝的概念
• 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和脂 肪储积。
• 正常肝脏含脂量 2-4% ,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
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见肝组织的 1/3
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的分类
1. 酒精性脂肪肝(AFL):
与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 统称酒精性肝病(ALD)
高脂血症
高血糖 高粘滞血症 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中心性肥胖
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运的作用
IR
Arthur J. Insulin resistance,obesity,and fatty liver disease.
胰岛素抵抗对葡萄糖转运的影响
GLUT4

肌细胞

脂肪 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其他
静脉高营养 环境毒物 无/低β脂蛋 白 结节性脂膜 炎 小肠 憩室病 肠道细菌过 度生长
哌克昔林
(perhexiline)
硝苯地平
(Nifedipine)


北京人肥胖率高达45% 居全国首位

健康展板-脂肪肝【46页】

健康展板-脂肪肝【46页】
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Wilson病等亦可导致肝脂肪变,但因其 病变主体在汇管区,有特定疾病命名,不属于普通脂肪性肝病的范 畴。
高危人群
• 肥胖症:成人57.5%~74% ,儿童22.5%~52.8% • 体重变化:近期体重变化显著(>5kg) • 糖尿病:2型40%、1型4.5% • 高脂血症:20% ~ 92%为高甘油三酯TG血症 • 慢性肝损:不明原因性转氨酶轻至中度升高( ~ 90%)
缩写注解
• 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 GGT:γ-谷氨酰转移酶 • 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LFT:肝功能试验 • RCT: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BMI:身高体重指数 • ALP:碱性磷酸酶 • HDL:高密度脂蛋白 •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 HCV-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 ASMA:抗平滑肌抗体 • ANA:抗核抗体 • LKM: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 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EMA:上皮膜抗原
• 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检测,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意义。75克糖耐量 试验(OGTT),1小时,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测量也十分有用。
• 脂代谢指标: 25%-40%NASH血清甘油三脂升高,且可伴有LDL-C升高,HDL-C降低, LDL/HDL比例升高,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特征之一。
• 促炎症反应状态:肥胖症中一些促炎症反应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血浆浓度升高,故而研究肥胖受试 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MNC)是否处于促炎症反应状态
50%血清铁蛋白增高,6%~11%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但肝组织铁含量大 多正常。20%可有IgA增高和ANA阳性。

mri 诊断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mri 诊断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mri 诊断脂肪肝的诊断标准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

而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准确且可重复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脂肪肝的诊断和监测。

下面将介绍MRI诊断脂肪肝的常用标准。

1.脂肪肝分级法根据脂肪在肝脏内的程度,国际上一般将脂肪肝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MRI可以通过对肝脏信号的定量化测量,来获得脂肪肝的分级结果。

1.1轻度脂肪肝:脂肪在肝脏内的含量较少,MRI中肝脏信号较正常肝脏稍亮或稍暗,脂肪含量通常在5%以下。

1.2中度脂肪肝:肝脏信号相对较亮,脂肪含量通常在5-33%之间。

1.3重度脂肪肝:肝脏信号明显增亮,脂肪含量通常在33%以上。

2.脂肪分数法脂肪分数也是常用的评估脂肪肝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脂肪信号和肝脏信号的测量,计算脂肪分数。

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油脂选择性成像或“DIXON”的方法。

2.1油脂选择性成像:该方法通过不同的脂肪信号和肝脏信号的组合,计算得到脂肪分数。

脂肪分数为0表示无脂肪,为1表示完全为脂肪。

2.2 DIXON方法:DIXON序列是一种常用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它可以通过特定的脉冲序列获得脂肪和肝脏的信号。

通过计算得到脂肪分数,0表示无脂肪,1表示完全为脂肪。

3. T1加权成像法MRI的T1加权成像常用于脂肪肝的诊断。

在T1加权成像中,脂肪和水的信号会有不同的强度。

在正常肝脏中,脂肪的信号较低;而在脂肪肝中,由于脂肪堆积的增多,肝脏信号会明显增高。

4.特殊脉冲序列MRI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脉冲序列来诊断脂肪肝。

4.1脂肪抑制序列:通过采用特殊的脉冲序列,可以抑制脂肪信号,使得肝脏中的脂肪更清楚地显示。

4.2反转恢复序列:该序列可以使脂肪信号变为高信号,使脂肪分布更明显。

综上所述,MRI作为一种无创、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测量肝脏信号、脂肪分数,或者使用特殊的脉冲序列等方式诊断脂肪肝。

通过MRI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监测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肝临床分级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时,称为脂肪肝。

根据脂肪肝发病原因,脂肪肝分为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营养失调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等。

根据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可将脂肪肝分为三个时期:Ⅰ期为不伴有肝组织炎症反应的单纯性脂肪肝,Ⅱ期为伴有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脂肪性肝炎,Ⅲ期为脂肪性肝硬化。

脂肪肝的病理分级是以脂肪占有多少肝湿重来确定的,只要肝内的脂肪含量达到肝湿重10%时,就叫轻度脂肪肝,一旦超过
10%-25%时就叫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的就叫重度脂肪肝。

在临床上要明确病理的分级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参照《肝脏病学》对脂肪肝的分类办法,以肝脏B超检查为主,结合临床症状,作为分级依据。

1、轻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在做B超时其表现为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的管状结构仍然可见,自觉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

2.中度脂肪肝
中度脂肪肝在做B超时其表现为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肝内管状结构模糊。

自我感觉肝区不舒服,食欲不振,肝功能轻度异常。

3.重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在做B超时其表现为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回声明显衰减,肝内管状结构无法辨认。

自我感觉肝区疼痛,腹胀闷满,或见黄疸,蜘蛛痣。

肝功能检查中或重度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