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让更多人了解“爱心之家”
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空间 第三课 家门之外(热心公益活动)课件
2021/12/9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讲授
(jiǎngshòu)
新课
维护(wéihù)公共秩序
2021/12/9
第五页,共二十四页。
讲授
(jiǎngshòu)
新课
维护(wéihù)公共利益
2021/12/9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讲授
(jiǎngshòu)
新课
开展(kāizhǎn)公益活动
2021/12/9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讲授 (jiǎngshòu)新 课
有的同学有做志愿者的愿望,却不知道从 哪里着手。大家讨论一下,根据学校、社区和 社会的需要,设计一些志愿者岗位。有条件 (tiáojiàn)的话,与相关机构联系,招聘各个岗位 的志愿者,大家一起尝试为公益事业作些 贡献吧!
2021/12/9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随堂训练
(xùnliàn)
3.做公益需要( )B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 ②在任何时候都不考虑自己
的利益 ③一味(yīwèi)从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
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⑤一颗平常心,
不要带着某种功利目的
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①④
2021/12/9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讲授
(jiǎngshòu)
新课
相关 链接 (xiāngguān)
志愿者
【联合国定义】 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
乃至(nǎizhì)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
2021/12/9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讲授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10《爱心的传递者》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10《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心的传递者》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爱心传递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爱心传递者,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但对爱心传递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有过帮助他人的经历,但如何有意识地成为爱心传递者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爱心传递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样做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爱心传递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在生活中主动传递爱心。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爱心传递的重要性,克服自私心理。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爱心传递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爱心传递的过程。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爱心传递的看法和经验。
3.实践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爱心传递,将所学应用于实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爱心传递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提前通知家长,让学生在家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个爱心传递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案例中的主人公是不是爱心传递者?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爱心传递的意义。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爱心传递?爱心传递有什么好处?”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爱心传递的看法和经验。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爱心传递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为爱心传递者。
家教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小编整理)
家教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小编整理)第一篇:家教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家教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第五课时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学生分析当今的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和功利倾向,注重自我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得失;注重个体的目标,忽视群体的价值,以致成为“自我中心”的一代。
自我是处于“融他”状态,还是处于“排他”状态,是青少年学会共处的关键。
在充满竞争压力,充满功利诱惑的现实生活中,初涉人生的学生难免会遇到许多困惑。
教学建议因为小学生大多保持着单纯善良的天性,只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有些学生可能对善良、助人等道德观念产生偏见和抗拒,所以,教师应结合平时对学生言行的观察,尽量以正面引导为主,让学生懂得必须言行一致,并持之以恒地自觉培养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品质。
综合设计思路导课:招聘善良大使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善良的内涵出示某爱心网站寻找“善良大使”的广告,并请学生先谈谈他们心目中的“善良大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老师总结: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
在明确了善良大使需要具备的条件之后,让我们来一起来寻找我们身边与人为善的善良大使。
谁可担任善良大使活动一: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对帮助他人的种种心态的讨论和评价,反省和摆正自己帮助他人时的心态,明确帮助他人时应该有端正的时机,是真心诚意的与人为善的行为。
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
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老奶奶犹犹豫豫,很害怕。
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品德与生活
授课教师
鲁娜娜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身边人们和对动植物的爱心。
2、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
学习用调查、搜集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身边人们和对动植物的爱心。
学情分析
这一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准备之后,对所搜集到的爱心故事进行讲述。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更多的爱心,更在于让学生对自己参与活动组织后的成果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课,调动情绪。
1、同学们,今天的活动开始之前,先请大家听一首歌,看谁能抢答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学生抢答歌名。
二、明确内容,做好准备。
1、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爱心故事会,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动听,谁的故事最感人?
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开好这次“爱心故事会”呢?
全班交流讨论意见。
3、出示故事搜集小指南。
三、课堂总结。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教师小结: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共同伸出我们的爱心之手!让爱永远围绕在我们身边,让爱心铸造美好的世间。
板书设计
3.爱心故事会
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开好这次“爱心故事会”呢?
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通过学习,每一位学生都可将自己搜集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内容可涉及同学互助、尊敬师长、爱花互草等各个方面,并在听了故事后能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
三、教师小结。
老师相信同学们课后一定能搜集到更多、更感人的爱心故事,同时,老师也希望能听到大家动情的讲述。
第二课时
一、召开“爱心故事会”。
由小组同学推选出故事大王,为全班同学讲爱心故事。
10《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三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0课课时支配:2课时学习目标:1、生疏爱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行为;2、了解雷锋精神的含义和特点,明白发觉和感知他人的困难和需要,情愿在生活中把自己的爱心变成行动传递出去,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传递者;3、发觉和共享身边的爱心传递的事迹,鼓舞大家传递爱心;4、能够设计海报,表达自己对于雷锋精神和爱心的理解,鼓舞大家传递爱心。
教学重点:1、爱心的意义和价值;2、雷锋精神的含义和特点;3、爱心传递的实践。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雷锋精神;2、如何将爱心转化为实际行动。
课前预备:1、预备相关视频、图片和故事,让同学感受生活中的爱心传递;2、预备海报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3、预备承诺卡片,让同学在课后贴在自己的学习桌上,时刻提示自己传递爱心。
学情背景:本次教学是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一节课,针对学校生的认知水平和爱好特点,通过图片、故事、视频、海报制作等形式,让同学感受生活中的爱心传递,了解雷锋精神,并鼓舞他们将所学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传递爱心。
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来源于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主要包括《爱心的传递者》和雷锋精神的介绍。
教材内容贴近同学的实际生活,通过形象的事例和具体的行动,让同学更加深化地理解爱心和雷锋精神的含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将要学习的课程是《爱心的传递者》。
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心吗?(预设问题,激发同学思考)老师播放雷锋事迹视频,让同学感受到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行为,引导同学思考爱心的意义和价值。
老师:你们看完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预设问题,引导同学表达)二、学习新知(25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和故事,我们来感受一下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行为。
请看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预设问题,引导同学思考)同学:看到了一位老爷爷被一个小孩子搀扶着过大路。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爱心传递者》课教案: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观念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观念,包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乐于助人等。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观念,我们在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爱心传递者》的课教案中,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孩子理解爱心、感受爱心、学习爱心,培养孩子关注他人的良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通过《爱心传递者》的故事让孩子了解爱心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孩子关注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孩子理解爱心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了解爱心的意义,理解帮助他人的精神。
三、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1)出示一张插图,让孩子说出图片中的场景及其含义。
(2)引导孩子思考:什么是爱心,爱心为什么重要?(3)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进入故事:你们听说过“爱心传递者”这个故事吗?2.教学过程:(1)讲解故事大意。
(2)播放动画片《爱心传递者》。
(3)让孩子自己完成故事复述。
(4)课堂讨论:①钱文炳为什么会寄给张海霞一份礼物?爱心使人变得更好,钱文炳的爱心帮助了张海霞并改变了他的人生。
②孩子们是否有过自己传递爱心的经历?孩子们分享自己曾经帮助别人的故事。
(5)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分成小组,模拟现实生活场景演练如何关心他人。
(6)小导师长课堂:让孩子自己上课分享乐于助人的事迹。
3.教学总结:(1)复述故事。
(2)总结课程整体。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听故事、观看动画片、互动探讨、小组演练和个人分享等,让孩子们从多个角度去体验和了解知识点,培养孩子对爱心的体验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1.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促进了互动教学,提高了课堂效果。
2.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更加了解爱心的含义、学会关爱他人,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创造了新的体验和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良好品德观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 教案《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主题是“我们都有爱心”。
我们要通过正面案例来引导大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
本课程包含三个内容:关爱他人和被人关爱的经历,生活中隐藏的关爱以及XXX的故事。
我们还将进行一个献爱心的拓展活动,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力所能及的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爱心。
我们知道,关爱他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助人或被人帮助的经历,但是还需要通过回顾这些经历和体验来进一步激发帮助他人的意愿。
因此,本课程的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
在本课程中,我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是感受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关爱和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传递爱。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准备了一些关爱他人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通过一个身边的爱活动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在活动中,我们展示了一些插图,让学生们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并引导他们思考帮助别人的小朋友和被帮助的人的心理感受。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爱的力量和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主动传递爱。
最后,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他人的需要,主动传递爱心,并通过实际行动来献出自己的爱心。
在我们生活的公共空间中,有许多有着爱心的人关心和帮助着别人。
在课前,我们进行了一定的社会调查,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并在黑板上展示结果。
我们要寻找身边的爱心,因为爱心无处不在,藏在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
让我们看看阅读角中的小故事,找找爱心藏在哪里吧。
在阅读文章中,我们看到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关爱他人,他们并没有偷懒。
有时候,爱心就是这样默默无声,如果不留心的话我们很难发现。
让我们一起做生活的有心人,找一找我们身边隐藏着的爱心吧。
XXX是一位爱心的传递者,他的一生做了许多好事。
每年的三月5日是学雷锋日,每年的三月份是学雷锋月。
我们班和学校开展了许多活动,用行动践行着XXX的精神。
10《爱心的传递者》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10《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课题分析《爱心的传递者》是三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篇课文。
它教育孩子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成为能够传递爱心的人,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此篇教案是课程设计的第一课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爱心传递”的概念,并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培养每个孩子的“爱心传递者”意识和行为习惯。
同时,本课时引导孩子们了解帮助别人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最终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可爱的、有爱心的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爱心传递”的意义和重要性2.了解如何帮助别人,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传递爱心并帮助别人2.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让学生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同情心的人态度目标1.提高学生的爱心、善良品质,树立正能量的价值观念2.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让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教学过程安排导入环节教师先问学生们:“你们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吗?”“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开启内容讨论。
活动环节活动1:拼图游戏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别领取一套拼图游戏。
2.要求学生完成拼图后,将一张照片拼出来,并在照片背面找寻谁需要我们的帮助。
3.让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分享,并交换想法,提高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动2:爱心传递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写下对“爱心”这个概念的理解,并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让学生开展“爱心传递”活动,在班级内进行轮替,每个学生都要和其他同伴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老师总结活动,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勇于和他人沟通和交流。
讨论环节1.让学生说出帮助别人的方式和方法,并让每个孩子都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三课第2课时 热心公益活动
第三课 家门之外
第2课时 热心公益活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青 年 志 愿 者 之 歌
伸出你的手 初次相识却已是朋友 放飞和平鸽 蓝天大地响彻我的问候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 用奉献共创温馨家园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 用爱心把旗帜铸就 青春似火 青春闪光 青春无悔 青春不朽 青年志愿者 ……
点击播放
导入新课
1.了解志愿者的含义和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
2.明白服务社会和让人的责任。
3.知道参与关爱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所在。
讲授新课
无论是公共秩序的维护、公共利益的保护还
是公益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积极参与,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讲授新课
维护公共秩序
讲授新课
维护公共利益
讲授新课
开展公益活动
讲授新课
志 愿 者
【联合国定义】
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
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
讲授新课
【我国定义】 “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 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 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 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 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 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志愿者,我们只要搞好
学习就行了,热心公益的事,让成年人去做吧。
你同意这种观 点吗?说说你的 理由。
讲授新课
心存善念、扶残济困、
仁爱共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我们参与关爱社会的
志愿者活动,既是对优良传
统的继承,也是我们公民意
识、服务精神的体现。
3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第三单元 爱心的传递者
10 爱心的传递者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3课,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知道以尊重他人人格、满足他人所需的关爱方式,才是对他人真正的关爱。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们都有爱心”,从正面案例引导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善于帮助别人”,从反面事例引导学生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
二、学情分析关爱他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助人或被人帮助的经历,但他们会以为只有在某种特殊时刻或突发重大事件情况下才需要献爱心,认识不到关爱就在平常生活中,就在他人需要时。
更多的是自己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方式,不从他人需要的角度给予关爱,不是真正的关爱;不尊重别人人格的关爱方式,也不是真正的关爱。
三、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
2.行为与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的,都能收获快乐。
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的关爱他人的方法。
4.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亲身经历、分析情境故事等形式,感受获得帮助以及提供帮助时的快乐,明白帮助他人之前需要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四、教学重难点1.感受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爱,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传递爱。
五、教学方式开展“课前活动”激起兴趣;“任务驱动”,探索运动新知;“讲授法”梳理本课知识。
六、教学资源课件、媒体视频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探究活动收集自己或他人献爱心的照片。
(二)课堂导入活动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听歌猜曲,引出课题《爱心的传递者》。
小结: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课《爱心的传递者》。
(三)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一:身边的爱。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爱心,一个个温馨的场景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感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心的传递者》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10课的主题。
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爱心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教材内容丰富,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在关爱他人方面仍需引导。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参与活动,通过互动、讨论等形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关爱他人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爱心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学会传递正能量,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关爱他人的温暖。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悟。
3.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道具、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互动讨论问题和案例分析。
3.准备爱心卡片、奖励物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关爱他人的场景,如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关爱?为什么我们要关爱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关爱他人的事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的?他们关爱他人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爱他人的小游戏或活动,如爱心传递、关爱他人从我做起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让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成长。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关爱他人的要点。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可以是通过语言、行动还是其他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传递正能量,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10.爱心的传递者-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爱心的传递者——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爱心的含义和作用;2.培养学生具有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3.引导学生体验爱心传递的快乐和意义。
教学内容1.“爱心的传递者”课文的学习,理解爱心的含义和作用;2.配合教材上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爱心传递的过程;3.呈现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递爱心;4.制作“爱心传递者”展板,激发学生积极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师生自我介绍,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2.引发学生对“爱心”主题的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爱心?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向学生发放课本,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解爱心的含义和作用。
第三步:介绍实际案例(20分钟)1.介绍一则关于爱心传递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关注他人、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成就感;2.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去传递爱心呢?第四步:制作展板(30分钟)1.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工合作,制作“爱心传递者”展板;2.展板内容包括课文重点、案例分析、学界思考以及学生感悟等。
第五步:展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代表向全班介绍展板内容,分享自己对爱心的认识和感悟;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如何做一个爱心传递者。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课文、实际案例以及展板制作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爱心的含义和作用,并激励他们积极传递爱心,具有创新和实践性。
在制作展板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协同制作的方式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爱心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标。
最新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爱心的传递者》优质课件
有一段时间,班主任的咽喉炎又发作 了,上课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咳嗽。那段时 间,班里最调皮的明明,每天上课之前都 会给班主任准备一杯热水放在讲台上,他 还号召大家认真听讲不要开小差。
11
班里有个孩子因为生病要治疗,所以剃光 了头发,他觉得很丢人所以十分自卑。班主任 发现以后,悄悄和我们做了一个约定,那段时 间,我们班里的同学都会带着各式各样的帽子 上课。
5
用我的吧!
糟了,我忘 带彩笔了。
老爷爷,您请 坐!
6
我们都有爱心
我们每个人都曾得到 过别人的帮助,也曾 对他人伸出援手。我 们每个人都是爱心的 传递者。
7
阅读角·他们在偷懒吗?
小讨论:
1、他们在偷懒吗? 2、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8
9
小小分享会
你也曾经得到过这样不着痕迹的关 爱吗?或者你也曾经这样不着痕迹 地关爱别人?还是你曾见到别人这 样不找痕迹地关爱别人?是怎样的 故事呢?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 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 人才。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增加交流和互动,适当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适合进度和方向,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 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需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 确地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 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整个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过程 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在此形式之下,面对教学的内容,面对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目 标,需要教师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做好教学的准备和设计,由此提升道德与 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让更多人了解“爱心之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网络论坛、QQ通讯工具及博客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掌握网络论坛、博客、QQ号码的申请方法;
2.学会使用网络论坛、QQ、博客进行网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用多种方法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同时,遵守网络道德,注意网络文明。
二、教材分析
除了邮箱,在互联网上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交流,本课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他们介绍更多的方法来满足他们不同目的、与不同对象的交流,同时,也旨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论坛、QQ、博客的申请;
2、应用QQ进行交流;
四、教学难点
1、在论上发表一个健康、有意义的帖子;
2、在博客撰写一篇健康、有意义的博文。
五、教学准备
1、演示用的计算机;
2、一个课件:介绍论坛、QQ、博客的用途,并提供相应的截图。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现场调查
师:同学们,除了邮箱,你们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
师:这些方法中,你们用过哪个?
想了解更多的方法吗?快来学习本课吧!
(二)新授
1、网络论坛
(1)结合教材介绍一下论坛的用途;
(2)提示学生注册论坛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参照教材,自主完成(不一定局限于书上提供的论坛地址,教师可自行推荐一些健康的论坛给学生);(3)对于在学生注册过程出现的问题,反馈讲解一下;
(4)让学生自己去论坛发表帖子、回复帖子。
2、QQ通讯工具
(1)有了邮箱、论坛的基础,学生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自己完成申请号码这个过程,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有了QQ号码,所以这个过程多给学生操作的时间;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QQ上交流一会,但是要把握好时间、尺度;
3、博客
(1)注册过程,教师只需给学生提示一下即可,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2)注册完成的同学,可以试着发表一篇博文。
(三)拓展练习
1、QQ的传送文件、截图等工具的探索使用;
2、访问知名论坛、名人博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