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德育工作调查报告
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
和方向。近年来,莱阳市大力倡导推进优质教育,逐步形成了
特色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并以德育课程为育德载体,德育实
效性不断提升。为了解我市中小学校育德教育中存在的优势与
不足,了解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态度和看法,推进我市中小学德
育工作进一步发展,进行此次调查。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旨在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德育课程建设中尚存在的不足,
以期为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取得的成绩
一是创新推进德育工作。近年来,在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开
展了“梨乡少年之星”和“优秀班集体”评选活动,在全市各
级各类学校中评选出“梨乡少年之星”307名、“优秀班集体”126个,“优秀班主任”126名。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工作。2017年5月份,在莱阳九中组织召开了中小学家校教育工作
培训会议,聘请专家对全市各学校校长、分管家庭教育工作的
中层干部、部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在全市各学校大力推行“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加
强环保教育,涌现出一批先进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各具
特色、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二积极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进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立育人工作新机制的重要基础。莱
阳市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前期培训工作,充分认识开展培训工作
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教体局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
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培训指导、技
术支持等。各县市区和中小学校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明确
责任分工,密切配合协作,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的
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全员教师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教师德育理论水平和实施能力。
一是要形成各年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
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
巩固各年段德育效果。二是要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
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使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是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
合的德育体系。学校担负主体责任,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和
家长课堂,培育家庭树立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积极
开拓社会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课堂,凸显学生在学校德育
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使学生更快乐地生活、学习,享受成长
的喜悦。
(三)注重宣传引领。市教育局有关科室、单位、各县市
区和中小学校要注重对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工作的宣传和引领,借助多种传媒手段,搭建德育培训工作学习交流平台,建立起
纵向市级、县级、校级和横向分学段、分学科灵活多样的培训
工作模式,展现德育培训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特别要对典
型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优秀德育精品课例等进行宣传推广,
促进了学段间、学科间、县域间、学校间的培训学习交流,推
动德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主题教育不断深化。近年来,全市中小学校始终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教育”等时代主流宣传的热点,以“每年一主线,每月一主题,一题一展示”等形式开展活动。通过“创文明校园做文明使者”、“核心价值我践行”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倡导孝敬父母、尊重师长、
诚实守信、帮助同学,让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责,懂得友善、学会尊重,珍爱生命、乐观生活。各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卓
有成效地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增强了中小学
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师德建设不断推进全区建立和完善了教师职业道德监管、奖惩机制,构建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
师德监督体系,加大对有偿家教、以教谋私等有损于教师形象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结合教育
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党员义教”、“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等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举办“身边的感动”、“定海好
教师”等推荐活动,进一步激励全区教师成为恪守公民道德,
弘扬社会正气的模范,全区师德建设氛围更加浓厚。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重智轻德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
一是全社会对中小学德育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不足,“重学校、轻自教,重知识、轻德行”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部分家长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认识上有误区,在应试教育普遍盛行的时下,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较为严重,只追求升入重点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倾向。三是个别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学校工作硬件建设、教学质量、学生的成绩、名校的高升学率上去了,安全不出问题,学校的德育也就无可指责了。认为德育是虚的、软的,升学率是实的、硬的。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的花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
(二)德育师资队伍和经费设施建设不尽人意
一是德育课教师队伍基本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学校德育课教师专业不对口,存在兼职其他学科现象。二是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遭遇瓶颈。学校和家长对班主任要求较高,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较大,现有的班主任政治和经济待遇不足以调动和激励教师当好班主任的热情,老师不愿当、不想当班主任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在教师队伍中有所滑坡,少数教师在利益面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沉迷于有偿家教,道德失范,品行欠佳,造成了较坏的社会影响。
(三)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带来的冲击
一是部分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一些家长教育
子女的方式简单粗暴,有些家长榜样作用不佳,缺乏健康的生
活方式,自身不良嗜好影响子女,一些特殊家庭往往造成问题
学生。二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中小学生处于
思想的成长期,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
想对中小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影响较大,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分辨力容易发生扭曲。三是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周边开设的网吧、游戏室、零食店、手机店、玩具店
等经营单位不依法规范经营;有些不法小商小贩隐蔽地向学生
出售出租手机,使学生沉迷于游戏甚至黄色影像之中;一些网
吧对未成年人来者不拒,几乎成为未成年人经常光顾的场所;
有些商店违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一些家辅或培训机构,鱼
目混珠,赚取不义之财,这些行为,严重荼毒和侵害未成年人
的身心健康。
(四)德育工作的合力仍未完全形成
一是部门间合力不够、工作的针对性不强。教育行政部门
每年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要求,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宣传、文化、民政、公安、司法、卫计、团区委、妇联、关工委、文明办等部门都是各自为战,未很好的形成大德育的格局,影
响了德育工作的成效。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
不够,没有很好地形成教育合力,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多,
特别是社会道德教育失范,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冲击巨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