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
边塞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有哪些
边塞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有哪些边塞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有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和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还有塞外成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宣泄对膜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惊叹描墓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成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边塞诗的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
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茄、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成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植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边塞诗的发展与情感在古代诗歌史上,边塞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一首以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题的诗歌。
边塞诗也被称为出塞诗,唐朝在其发展中是黄金时代。
边塞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李白,岑参,王昌龄和高适,他们留下的大部分作品都很有名。
在汉代描写边塞的诗也很多,如《出塞》、《关山月》等乐府诗。
这些内容和主题后世学者仍在沿用,但并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学派,而边塞诗派真正形成并盛行于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盛行有其现实根源,主要在于唐初突厥、吐蕃对唐朝的不断骚扰,只有在唐太宗的领导下才得到一段时期的和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边塞诗人都有军事经验,对边塞有一定的了解。
唐朝边塞诗的汉代情结
唐朝时期,尤其是初唐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边塞战争,使得边塞成为了诗人们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在这个时期,很多文人士大夫都有一种对汉代边塞文化的浓厚情结,表现在他们对战争、边疆生活、英雄壮丽景象等方面的情感表达。
这种对汉代情结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英雄豪情:许多唐代边塞诗歌中表现了对英雄豪杰的崇拜。
诗人们歌颂那些在边疆战场上英勇奋战的将士,弘扬了忠诚、勇敢、拼搏的英雄主义精神。
2. 边塞风光:一些边塞诗歌通过描绘辽阔的戈壁、苍茫的沙漠、边疆的雄浑山川,展现了壮丽而荒凉的边塞风光。
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独特情感。
3. 战争与生命:边塞诗歌中还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诗人们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反映出人生短暂、充满变数的命运观念。
战争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挑战,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4. 离别与思乡:由于边疆战争频繁,很多边塞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种离别与思乡的主题在唐代边塞诗歌中屡见不鲜。
5. 对敌人的仇恨:一些边塞诗歌通过对敌人的描绘,表现了对敌人的憎恨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这种情感也是边疆文人对家国情怀的真挚表达。
在整个唐朝时期,这种对汉代情结的表达并非一成不变,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但总体来说,唐代边塞诗歌承袭并发展了汉代边疆文学的传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支重要流派。
试论唐朝边塞诗中的汉朝情结
试论唐朝边塞诗中的汉朝情结高长月;舒耘华【摘要】论诗,自是唐诗最为丰腴.唐人写诗,多以汉之人事来抒发情思,或婉转,或直抒胸臆,渐而便成了唐诗的一种风气,后人便将这种风气概括而为"汉朝情结","汉朝情结"之高峰要数边塞诗,边塞诗以一种淋漓尽致的手法将"汉朝情结"表现得酣畅淋漓.通过"以汉代唐"的手法,唐诗人在边塞诗中表现了初唐之盛,盛唐之尚武,中唐对中兴的呼唤,以及晚唐"千古一哭"的哀歌.于此中,"汉朝情结"又是随着时代的转变而不断更新,自而便也成了时代的缩影.【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7(016)018【总页数】2页(P187-188)【关键词】唐朝;边塞诗;汉朝情结【作者】高长月;舒耘华【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从中国诗歌史上来看,唐代以前的诗人们对汉朝及与汉朝有关的人与事并不是特别关注,而历史进入大唐王朝后,诗人们对之却有着种种特殊的感情纠葛。
他们在诗歌中总是不厌其烦地或直咏汉事,或托汉写唐,或以汉讽唐,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形成了贯穿全唐始终的唐代诗人的“汉朝情结”。
“汉朝情结”是唐代诗人对大汉王朝人与事表现认同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汉朝人与事在唐代诗人心中的一种感情瓜葛,是一种潜藏在诗人心底但又随时可以呼直外化为诗歌中的情感。
[1]“以汉代唐”,一方面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通过超越时空的联想,巧妙地将非眼前之时空、非现实之事熔铸于诗作之中,以达到表现某种思想感情的目的。
另一方面“以汉代唐”也是诗人英雄主义的积极体现。
汉朝情结反映出诗人渴望从历史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使他们的行为更加符合已经被历史所肯定的一种价值判断。
而“以汉代唐”,在唐朝的边塞诗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所谓边塞诗,即“一是有特定历史的历史范围,起源于南朝,产生于唐初,极盛于开元、天宝间,流响于唐中晚末的反映边塞的诗;二是有特定的地域范围: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表现边塞风光的诗;三是有特定的内容:举凡从军出塞,保土卫边,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咏史以寄意,或记现世之事件;上至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下至朋友友情、夫妇之爱、生离之痛、死别之悲;只要与边塞生活相关的,统统都可以归入边塞诗之列。
盛唐边塞诗的汉代情结
盛唐边塞诗的汉代情结盛唐边塞诗的汉代情结汉代情结反映出诗人渴望从历史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使他们的行为更符合已被历史认可的一种价值评判。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
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
而且诗中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或者是楼兰,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等等。
边塞诗人对汉代英雄更是一往情深,尤为敬佩,他们在诗中屡屡提到李广、卫青、霍去病、张骞、傅介子、李蔡、马援、班超、窦宪等,赞美这些英雄投笔从戎、征战沙场、戍边抗敌乃至马革裹尸等英勇壮举。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也是解读唐代边塞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一、超越时空的联想,借古讽今以汉代唐可以是一种修辞手法,借用前朝某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隐喻、指代当朝的人事,这在古典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
诗人基于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需要,巧妙地将非眼前之时空、非现实之事况熔铸于诗作之中。
借用汉朝的人、事、物来指代唐朝的人、事、物,还是一种讽喻当今政策之失的好方法。
《长恨歌》里“汉皇重色思倾国”[1],《兵车行》里“武皇开边意未已”[2],直白来说都是借汉皇帝的尊臀来打唐天子的脸。
李颀的《古从军行》一诗从头至尾贯穿着这种明说汉实指唐的借代手法,用超越时空的联想来创造一种全新的境界。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而诗人为了不触犯忌讳,触怒当朝,故而再加一个“古”字,强调所言乃前朝旧事。
而诗中讽刺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等等,无不可在当世找到对照。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3]诗作开篇描写了紧张繁忙的从军生活。
白天要登上山头瞭望烽火警报,黄昏时分要匆匆赶到交河驻扎。
白天戒备谨然行程匆忙,夜晚一片漆黑的夜色中,凄厉的风声传来的是军中巡夜更声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幽咽琵琶语。
琵琶本是军中常见的胡乐,这里用的却是汉典。
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为汉武帝遣嫁乌孙,是西汉遣外番和亲的第一位刘姓皇室宗室女,和亲途中她思念故国家乡忍不住潸然泪下,故而弹琵琶以遣悲怀。
岑参西域诗中的汉代情结和英雄意识
岑参西域诗中的汉代情结和英雄意识
裴佳敏
【期刊名称】《新乡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9)2
【摘要】岑参的西域诗具有广阔而深厚的汉代情结和英雄意识。
汉代情结让他在对汉代名将追忆的同时,对唐朝的社会和军武文化进行了对比与反思。
深沉而强烈的英雄意识使他对古今英雄在景仰中赞美,在崇拜中歌颂。
他以历代英雄为榜样,呼吁将士们勇建功勋、成就大业,并勉励自己坚定建功立业的决心。
为了国家的强盛,他希冀更多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英雄出现。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裴佳敏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西域历史地名教学中的音韵学运用——从岑参诗中的西域地名谈起
2.论岑参边塞诗中的西域精魂
3.岑参西域之行及其边塞诗中对唐代西域情况的反映
4.岑参诗中西域地名语音流变例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结的文化阐释
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结的文化阐释
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结的文化阐释,其实也源于一种主流政治文化理念。
边塞军队在西域古国里,不仅要抵抗外部冲击,也要抵抗来自封
建社会的包括道德和士族传统,甚至朝廷政策的压力。
于是形成了一
种独特的生活氛围,“边塞文化”诞生了,其中对汉代情结的追求也
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汉代情结可以理解为指在汉朝时期,常出现在边塞诗歌中的一种艺术
表现形式。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历
史缩影,即通过边塞地区的景色以及有关诗歌来表现平淡、寂寥的边
塞情怀及历史文明;二是表现汉朝文化,即以边塞人物为主体,表现
其勇敢奋斗、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三是表现与环境的和谐,即将人
物植入边塞风光之中,描绘出边塞人物共存、相处和谐的精神氛围。
唐代的边塞诗歌在表现汉朝情结的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及社会的对待
死活、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抱有希望的态度。
例如许
地山的《淡水忧叹》,既表达了汉朝情结,又抒发了边塞诗人对家园、对生活的态度;王维的《秋浦歌》,更是表现出边塞诗人对将子孙后
代安然无事而满怀希望的心理意境。
汉代情结,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对边塞诗人精神世界的一种
写照。
它也帮助我们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及其意义,比如说,边塞人
物所拥有的厚重情结,以及为家国而奋斗的无私精神,都是在汉朝时
期支撑起丝绸之路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的基石,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
的文化财富。
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的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1.称呼: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
2.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
1.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2.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3.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4.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5.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6.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边塞诗的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三、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结研究7100字》
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结研究第1章引言 (1)第2章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结出现的原因 (2)2.1社会原因 (2)2.2文化背景 (2)2.3精神导向 (2)第3章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结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3)3.1体现边塞诗人的英雄情怀 (3)3.2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3)3.3价值观的改变,重视尚武气象 (4)3.4借古讽今,体现忧患意识 (4)第4章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结的意义价值 (5)4.1文化精神的认同与传承 (5)4.1.1对汉朝尚武精神的认同 (5)4.1.2对汉朝文化的传承 (5)4.2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向往 (6)4.2.1抒发个人的英雄气魄 (6)4.2.2对民生的关心,凸显人文关怀 (7)第5章结论 (7)参考文献 (8)第1章引言边塞诗作为一种题材比较特殊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文学体裁角度对其进行的实际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因为边塞诗与唐代的边境战争密切相关,最初研究人员认为这属于战争文学,如1927年胡云翼出版的《唐代的战争文学》。
1933年苏雪林出版《唐诗概论》,其第八章题为“战争和边境的作品”。
然而,由于最初的研究,创始力量是不可磨灭的。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边塞诗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阶级和性质成为边疆诗歌研究的特色。
但在这个时期,对边塞诗的研究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20世纪80年代,对边塞诗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唐人在写诗时,多以汉人的笔调来婉转或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逐渐成为唐诗的一种风格。
通过“以汉代唐”,唐代诗人表达了初唐的繁荣,盛唐的尚武精神,中唐对中兴的呼唤,以及对晚唐的哀叹。
“汉代情结”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成为时代的缩影。
从中国诗歌史上看,唐代以前的诗人并没有特别关注汉代以及与汉代有关的人和事,但进入唐代以后,诗人却有着各种奇特的情感纠葛。
他们总是力求在诗歌中直接描写汉事,或以汉代唐,或用以汉嘲讽唐,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形成了唐代诗人贯穿整个唐代的“汉代情结”。
边塞诗专题
边塞诗专题定义: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诗的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
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
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地域:蕃州、酒泉、玉门、青海、楼兰、长城器物:胡琴、琵琶、羌笛、玉帛、弓剑、金甲称谓:飞将、骄虏、都护、匈奴、乌孙、单于风光:雪山、朔云、黄沙、塞鸿、边草、明月边塞诗的代表人物:盛唐时期,代表人物为高适、岑参;此外盛唐王之涣、王翰、王昌龄、崔灏、李欣,中唐卢纶、李益等,亦均为边塞诗名家。
边塞诗的思想内容:⒈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⒉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⒊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⒋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⒌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⒍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鉴赏方法: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即意象,感受意境,找出表达诗歌情感的关键字眼;2.把握时代特征,人生际遇,即知人论世;3.把握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进而推敲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的例题练习:(1)从军行七首(其二)(05重庆卷)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盛唐边塞诗的汉代情结
盛唐边塞诗的汉代情结作者:童家珍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11期摘要:盛唐边塞诗往往“以汉代唐”,一方面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通过超越时空的联想,巧妙地将非眼前之时空、非现实之事况熔铸于诗作之中,达到表达感情的目的。
另一方面“以汉代唐”又是盛唐诗人英雄意识的积极体现。
汉代情结反映出诗人渴望从历史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使他们的行为更符合已被历史认可的一种价值评判。
关键词:边塞诗汉代情结借古讽今英雄意识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
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
而且诗中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或者是楼兰,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等等。
边塞诗人对汉代英雄更是一往情深,尤为敬佩,他们在诗中屡屡提到李广、卫青、霍去病、张骞、傅介子、李蔡、马援、班超、窦宪等,赞美这些英雄投笔从戎、征战沙场、戍边抗敌乃至马革裹尸等英勇壮举。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也是解读唐代边塞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一、超越时空的联想,借古讽今以汉代唐可以是一种修辞手法,借用前朝某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隐喻、指代当朝的人事,这在古典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
诗人基于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需要,巧妙地将非眼前之时空、非现实之事况熔铸于诗作之中。
借用汉朝的人、事、物来指代唐朝的人、事、物,还是一种讽喻当今政策之失的好方法。
《长恨歌》里“汉皇重色思倾国”[1],《兵车行》里“武皇开边意未已”[2],直白来说都是借汉皇帝的尊臀来打唐天子的脸。
李颀的《古从军行》一诗从头至尾贯穿着这种明说汉实指唐的借代手法,用超越时空的联想来创造一种全新的境界。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而诗人为了不触犯忌讳,触怒当朝,故而再加一个“古”字,强调所言乃前朝旧事。
而诗中讽刺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等等,无不可在当世找到对照。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朝边塞诗中的汉代军武情结的例子
唐朝边塞诗中的汉代军武情结1. 介绍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而唐代边塞诗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边塞诗以其豪迈悲壮的气势和对军武生活的歌颂而闻名,其中蕴含着对汉代军武情结的深刻追忆和传承。
2. 赞美战争唐代边塞诗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赞美了边塞的战争和军事英雄。
诗人们抒发了对边塞士兵勇敢无畏、忠诚奉献的敬佩和歌颂之情,将他们塑造成了不朽的英雄形象。
这种对战争的赞美和英雄的歌颂承载着对汉代军武精神的继承和传承,表达了对军事力量和军人品质的崇高敬意。
3. 汉代军武情结的体现在唐代边塞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汉代军武情结的体现。
诗人们常常以壮怀激烈的笔墨描绘边塞战场上的血肉横飞、铁骑奔腾的场景,表现了对战争的豪情壮志和对军事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种对军武的情结源自汉代强大的军事传统,唐代边塞诗通过对战争场景和军事壮举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汉代军武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认同。
4. 对军人情感的抒发除了对战争和军武的赞美外,唐代边塞诗还充分展现了对军人的深情眷恋和对军营生活的向往。
诗人们通过描写军人离别家乡、驰骋沙场的壮志豪情、以及战死沙场的悲壮命运,表达了对军人的深切同情和对军事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种对军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对汉代战士的敬意和对军人精神的崇高追崇,是对汉代军武情结的真挚表达。
5. 结语唐代边塞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对汉代军武情结的传承和继承具有深远意义。
它不仅是对战争和军武的赞颂,更是对军人品质和军事精神的歌颂,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对汉代军武传统的深刻情感认同和文化自觉。
唐代边塞诗中的汉代军武情结,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座精神丰碑,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6. 边塞诗背后的历史背景唐代边塞诗的兴起和繁盛正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唐朝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但边疆地区常年受到各种外敌的侵扰,军事斗争频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边塞诗这一文学体裁应运而生,成为了表达军人豪情、歌颂战争壮举的载体。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等人边塞诗赏析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等人边塞诗赏析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代表作有《从军行》、《关山月》、《塞下曲》、《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凉州词》等。
“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
王之涣等一批诗人用他们的诗歌给我们展示了边塞风情,同时也表现一定的人文情怀。
一、边塞诗给我们展示了边塞风情王之涣的《凉州词》写到了边塞的荒凉与雄伟: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这种荒凉的感觉一是通过写景来抒写,二是通过戌边的士兵的感觉来抒写。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后两句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王昌龄的《从军行》写到了边塞战争的惨烈:“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到了边塞战事的紧张:“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从高适诗看唐代边塞诗中的汉代认同
从高适诗看唐代边塞诗中的汉代认同李莉(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汉唐盛世遥相呼应,唐人诗歌中反复出现对汉代的认同,以汉喻唐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手法。
边塞诗代表诗人之一高适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他的诗中出现汉代人物、地点、事迹的频率很高。
从时代背景来看汉唐有太多相似性,从统治者提倡角度来说唐代一直有宗汉传统,从文人心态来说这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共鸣和对大唐盛世的肯定。
[关键词]高适;边塞诗;汉代认同;宗汉传统;传承[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9340.2018.01.013[文章编号]1674-9340(2018)01-068-06继汉代之后,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强大兴盛的朝代,盛唐的经济、文化、军事等等都处于繁荣鼎盛的时期。
诗歌在唐代发展到了黄金阶段,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各擅胜场。
边塞诗将儒家的入世精神,家国天下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杰出者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等诗中各有特色,其诗都体现出前朝对他们诗风的极大影响,反映了对汉代的认同。
一、高适诗中汉代认同的表现以高适为例,高诗今余240余首,中有边塞诗40余首,而其中提到和汉代相关典故的近一半。
(一)人物高适诗中,涉及最多的人物无疑是汉武帝,不管是汉代彪炳千秋的名将“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还是记入史册的战役“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或者赫然威严的宫室“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甚至治理黄河的往事“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
”,都直接关联到汉武帝。
匈奴从上古以来在史书记载中先后被称为山戎、猃狁,到商周春秋时期则被记载为戎、狄,最后与其他北方民族统称为胡,一直以来都是北方的边患。
汉武帝之前的历代皇帝对匈奴大多采取防守策略,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则采取了主动出击,他在位的几十年里,除了各种小型战役,还在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发动了三次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即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基本全歼匈奴主力,汉朝占据了阴山以南的草地,匈奴被驱逐到漠北多砂石少草木一带,再也无力大举南下和西汉作战,匈奴从此由盛而衰,彻底解除了西北边境的威胁。
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节的文化阐释
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节的文化阐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唐代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以及艺术魅力的佳作。
而这些佳作中许多诗歌情节凸显了汉代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因此,本文将从文化角度出发,对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节进行阐释。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汉代情节、文化阐释一、前言从古至今,诗歌始终是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媒介。
唐代作为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其边塞诗作品在诸多佳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边塞诗以其充满豪情壮志、深刻抒情等特色享誉中外。
而在唐代边塞诗中,有许多情节都反映了汉代的文化与历史背景,这些情节极大地丰富了边塞诗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节的角度,探讨边塞诗中汉代情节的文化阐释,作为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边塞诗中汉代情节的分布概况;2.汉代情节的文化内在;3.受汉文化影响的边塞诗作品分析。
希望通过此文献综述,能够更好地解读唐代边塞诗中汉代情节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二、边塞诗中汉代情节的分布概况1.前期的边塞诗:《离思五首》《离思五首》由唐代文学大师元稹创作。
在这五首诗中,元稹运用了巧妙动人的词句,抒发了深情厚爱的情感,其中第三首《临洮吟》就融合了许多汉代文化与历史元素,在体裁、题材等方面都顺应了当时的文学趋势。
2.中期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的情节取材自汉代名将霍去病的事迹,词中所表现的行动和情感,都体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同时,词中穿插的《凉州词》也将古今文化相融合,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3.后期的边塞诗:《塞下曲》《塞下曲》是唐代文学巨匠柳宗元的创作代表之一。
诗中以三个视角诉说了三种不同的境遇及其感受,体现了唐代诗人边塞的毅力和坚韧。
其中第二首《雪》更揭示出了唐代人对汉文化的热爱和对汉文化的继承。
三、汉代情节的文化内在汉代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边塞诗词的意境有哪些
边塞诗词的意境有哪些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有喜有乐的。
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
情况相当复杂。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的意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出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从军行[唐]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宋]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使至塞上[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唐] 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凉州词二首[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二首[唐] 王昌龄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任文京《河北学刊》2003年3月第23卷第2期唐代边塞诗人常常在诗中以汉代唐,并多次提到汉代的军伍英雄,以往评论者多将此视为一种修辞方法,或认为是诗人就一事而发感慨。
笔者则认为,唐代边塞诗人对汉代情有独钟,既有唐代复杂的社会原因.又有汉代军伍文化传承的原因。
它虽然通过诗歌反映,但并不是语言现象,而是文化现象。
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厚重的历史意识。
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盛的朝代。
汉唐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势强盛,疆域辽阔,都是刚刚结束纷争的局面而定都长安,同时又都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威胁。
汉代的边疆保卫战和开疆拓土常常被后人传为美谈,一大批优秀的军伍英雄被后人奉为楷模。
卫青、霍去病、李广、李蔡、张骞、傅介子、马援、班超、窦宪等人物,雄姿英发,战功卓著,成为功名的化身和人们崇拜的偶像。
唐代开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致使边塞战争不断,社会的尚武氛围相当浓厚。
比较而言,唐代诗人比以往朝代诗人要活跃得多。
他们关心国事,注目边塞,渴望在盛世做一番事业建功立勋。
在时代的呼唤下,他们摒弃了读经应考入仕的老路。
因为他们大多出身寒微,仕途之路坎坷崎岖,“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1],“尚有芹心,无因见明主”[1],“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1]。
边塞战争的兴起,使他们看到了一条光明之路,军中将士的功业使他们跃跃欲试。
在他们看来既然“无由谒天阶”[1],倒不如走军旅之路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军中主帅也需要文人到幕府中来,高适《送董判官》:“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1].即是指此。
于是,他们响应时代呼唤,放弃延续多年的传统老路,踏上了文人从戎的新路。
火热的激情,异域的风光,战争的场面,渴望与梦想,使他们热血沸腾,豪气冲天。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1],“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1],“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1],“东走到营州,投身事边将”[1]。
在军伍精神的感召和功名心的驱使下,其尚武精神超出以往任何朝代诗人。
上述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法国美学思想家丹纳说:“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
我们隔了几个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群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像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
”这段话用来解释唐代边塞诗人和整个社会的关系是非常恰当的。
确实。
呐喊着从军边塞的并不只是诗人,整个社会的人都在憧憬着走这样一条路。
除了张扬尚武精神外,整个社会都在从历史当中汲取精神资源,寻求可继承的历史文化。
这样,汉代的军伍英雄便非常自然地成了唐代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动力。
我们可以通过史料看清当时整个社会是怎样把汉代英雄视为楷模,鼓舞着人们走向边塞战场,也可由此看出唐代边塞诗人产生汉代情结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
我们首先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旧唐书.魏元忠传》曰:夫有志之士,在富贵之与贫贱,皆思立于功名,冀传芳于竹帛。
故班超投笔而叹,祖逖击楫而誓,此皆有其才而申其用矣。
……汉文帝时,魏尚、李广并身任边将,位为郡守。
文帝不知魏尚之贤而囚之,不知李广之才而不能用之,常叹李广恨生不逢时,令当高祖日,万户侯岂足道哉。
夫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匈奴畏之,号为“飞将”,尔时胡骑凭凌,足伸其用。
文帝不能大任,反叹其生不逢时。
此是仪凤年间,吐蕃犯边,魏元忠上书言用兵之事,举出汉代班超、魏尚、李广三名将,希望朝廷举贤用能。
《旧唐书.解琬传》称其“器局坚正,才识高远,公忠彰其立身,贞固足以干事,类张骞之出使,同魏绛之和戎”。
以汉代出使西域立功边塞的张骞比之。
《旧唐书.刘子玄传》:“至如李广北征,解鞍憩息;马援南伐,据鞍顾盼。
”也引出汉代名将李广、马援。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中记述郭虔璀等六边将事迹后评价道:“史臣日:‘郭虔璀、郭知运、王君龟、张守琏、牛仙客、王忠嗣立功边疆,为世虎臣,班超、傅介子之流也。
”’将唐代边将比做汉代英雄,评价是相当高的。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唐代墓志铭的记载,看看在唐代人的心目中,汉代的军事英雄占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温彦博墓志铭称其“如傅介子之斩楼兰,暴胜之静渤海也”。
杨顺墓志铭称其“昔霍去病以功深冠军,益封骠骑,今之此任,无替前规。
……(公)投笔以申班燕,弯弧而妙李猿,立事立功,以取富贵”[3I。
“班燕”指班超,《后汉书.班超传》:“相者指日:‘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李猿是指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韩逻墓志铭称其“慕班定远之绝域,慷慨口平;抱马伏波之殊勋,夙兴忘寐”。
王思讷墓志铭称其“君亦占募从戎,随广、陵以深入;投名壮籍,逐卫、霍而横行”。
靖策墓志铭称其“捐躯许国,慕班超之投笔;向月弯弓,学王粲之从军”。
苑玄亮墓志铭称其“战争必克,若卫青之开幕;蛮貊是服,信马援之南征"L3J。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尚武和边塞立功已不是个人兴趣与爱好,而成了大多数人要走的一条道路。
据《旧唐书》载:张仲武“少业《左氏春秋》,掷笔为蓟北雄武军使”,李抱玉“少长西州,好骑射,常从军幕”,马炫“少以儒学闻于时,隐居苏门山,不应辟召。
至德中,李光弼镇太原,辟为掌书记”,郑云逵“大历初客游两河,以画干于朱此,此悦,乃表为节度掌书记”,杜亚在至德初年杜鸿渐为河西节度使时被辟为从事,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时奏充严武为判官。
在这种时代气氛的熏染和感召下,边塞诗人走上军旅之路乃是非常光荣而自豪的事情。
过去常有人说唐代诗人走向边塞是对社会的一种反叛,实际上,更为确切的说法是,他们的言行是对潮流的顺应,是唐代诗人放宽历史视野、开阔胸襟的反映。
唐代诗人从军幕府或游边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罢官遭遣,心情愤郁,从军边塞改变环境另谋出路,如骆宾王被罢去东台详正学士以后,到西北边塞入裴行俭幕府;(二)仕途无进身之阶,只好从军幕府求取功名,如高适入哥舒翰幕府,岑参入高仙芝、封常清幕府,张谓入封常清幕府,李益入李怀光幕府;(三)漫游边地,访察军情,考察山川地理,“歌从军,吟出塞”,鼓吹呐喊,寻找机会,如王之涣、王昌龄等。
汉唐相似的时代形势和边塞状况,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几百年前发生在不同时间而相同地域的战事以及那些叱咤风云的汉代英雄,他们认为边塞立功并非只属于武将,文人照样可以在边塞大有作为。
唐代边塞诗人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汉代文人出塞者少而武将未留诗作,南北朝诗人边塞诗多而又未亲临边塞。
唐代诗人既出塞又能写诗,目光和脚步移向了江山与塞漠,浓重的汉代情结也在心中萦绕。
如果说跃马扬鞭赴边塞反映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建功的雄心,是属于与时代相和相应,那么,汉代情结则反映出诗人在渴望从历史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使他们的行为更符合已被历史认可的一种价值评判。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说:“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顾。
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1]驻足凝望之际,思绪遥接汉代,以班超、霍去病的业绩来激励自己。
岑参在《银山碛西馆》中感慨:“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1]希望自己能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立功边塞,青史留名。
《后汉书.班超传》载:“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
尝辍业投笔叹日:‘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班超的壮举在唐代诗人心中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弃文从武成为盛行一时的风尚。
崔融说:“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I]一方面效仿班超投笔从戎,一方面又以窦宪为榜样要立功边塞。
他们耻笑那些儒生,虽然他们也是文士,但心态和身份刚一改变,便对文士投去鄙夷的目光。
杨炯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说:“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1]’;就连孟浩然这样的诗人也似乎体察到了时代的浓厚气息,在送人赴边从军诗中高唱:“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1],“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1]。
他们崇尚汉代的军伍文化,景仰汉代立功边塞的武将英豪,甚至对汉代的历史地理也颇感兴趣。
岑参在北庭时说:“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汉代西域有三十六国,郑吉、张骞、赵破奴、李广利、王恢、傅介子等出师征讨西域,皆立功封侯。
往事历历,神思悠悠,古今对比,更激发了岑参在西域边塞施展抱负的决心。
甚至见到边塞风物,也顿时令人想起汉代英雄叱咤风云的形象。
高适在《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中回忆他在北游蓟门时说:“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1]思绪遥接汉代,暗含对现实不满之意。
唐天宝年。
高适在哥舒翰幕府时,看到武威的汉代军垒遗迹,也引发联想,“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这些英雄人物,已经在他们心中成了鲜活的形象。
唐代边塞诗人凝聚的汉代情结,激发了他们的豪情,使他们在汉唐对比之中找到了人生的希望之路,重新确定了人生价值的坐标,使他们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受到感染鼓舞,呈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
唐代诗人的汉代情结,其意义并不在于仅仅反映了诗人本身的追求和渴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一情结,反映了唐代军中和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进行汉唐对比时则更加显而易见。
汉代和唐代虽都是盛世大国,却又有不同处。
汉代北有匈奴,但青藏高原的吐蕃尚未崛起,所以,汉军北击匈奴深入几千里,并无后顾之忧。
唐代则不同,北方的突厥和回纥始终对唐王朝构成危胁,而吐蕃又迅速崛起。
受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原的农耕文明受到了游牧文明的挤压,唐代的边疆危机要甚于汉代。
紧张危急的边塞形势,使诗人们忧虑万分。
他们在诗中描述了战争的频繁和惨烈、士兵的艰辛和无奈、将帅的无能和贪婪都令人深思感慨。
唐代边塞诗人由军中的现实想到汉代,渴盼威震边塞、体恤士兵的汉代英雄似的将军再现。
高适的《燕歌行》写士卒冒死奋战,却受到非人待遇,边帅只关心自己升迁和欢乐,根本不管士兵死活。
高适在诗的结尾发出呐喊:“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I]汉代李广率兵北击匈奴,与士卒同甘共苦,战时身先士卒。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汉唐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王昌龄《出塞》首句言“秦时明月汉时关”[1],互文见义只是修辞方法,勾起汉代情结的还是唐代军中现实,所以,与秦汉相对的有一个没有在诗中出现的“唐”字。
当然,这里不是围绕表面文字做文章。
王昌龄呼唤的是泱泱大汉精神的复活。
但是,那不求功名献身边塞的汉代军伍精神到唐代时似乎式微了。
这种时代危机并不是仅仅出现一个李广似的人物就能解决的,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社会。
所以,这里的“飞将”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不能单从字面上狭隘理解,或囿于某一个人物,因为唐代确也有如李广似的将军如王忠嗣、封常清等,但以他们个人之力仍不能改变整个军中状况和边塞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