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批评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我都尝过,尽知其中的滋味。
根据本人的工作体会,对班主任批评的艺术,谈点粗浅的看法,供教育同行参考。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灵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要注意场合批评是教师手中的常规武器,每个教师都要经常使用。
然而,由于对它的本质认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大相同。
那种见到学生有了问题,老师的气就呼的上来,劈头盖脸的猛克一顿的发泄式批评,是根本要不得的。
要达到批评的效果,我们不妨把批评化作暖流,注意批评的场合。
一般情况下,我都不在公共场合指出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是。
因为,当众揭学生的短处,会使学生无地自容,抬不起头,产生逆反心理,不接受教育。
我班一名同学,不但是足球场上的猛将,而且头脑灵活,但是贪玩,常常欠交作业,上学期各科考试均不及格。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怎样才能激其发奋,改变缺点呢?我一改以往唠唠叨叨的说教方式,把批评他贪玩,不完成作业,选择在放学的路上,而且声音小得只有我们俩才听到,目的是怕其在同学中难堪,怕他在各位老师面前不好意思。
同时用亲切入心的话语:第一句就是"你的脑袋并不笨,怎么这几次考试都不及格呢?是不是只顾踢球?"首先肯定积极因素,让他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接着是"太可惜,如果这样下去,将来怎样毕业?"用无限惋惜的深深情意,打消了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立情绪;最后用"你的球技这么精彩,我不相信你的学习会比别人差,我等着批改你的作业呢?"当他交作业、学习、考试成绩由不合格到合格时,我马上在教师休息室和他谈话,让老师们都听到他的进步,使他在众人面前体味到成功后的喜悦,扩大进步的影响。
班主任的批评与表扬作艺术
班主任的批评与表扬作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领导力量,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和老师。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我们倾注艺术的匠心。
班主任工作艺术一、班主任的批评艺术1、弄清错误的真相和批评对象的特征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常用方法,其根本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思想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养。
所以,我们必须弄清错误的事实:是违反了课堂纪律,还是下课乱来;是日常行为不够规范,还是不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是不尊敬老师,还是与同学发生矛盾;是学习不用心,还是谈恋爱……这些问题,必须在批评之前弄得清清楚楚,对于错误的前因后果也要搞得明明白白,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2、批评方式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错误的性质和学生的个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①个别批评与当众批评能个别批评解决的事,决不当众批评。
尤其是对自尊心强、脸皮薄的学生,更就如此。
对于一些错误,当众批评后对全班同学造成消极影响的,更不能当众批评。
当然,当众批评也是不能废弃的,对有些错误,当众批评之后,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还是要选择的。
②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事不对人的批评,甚至旁敲侧击,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尽量少用或不用点名批评。
当然,有时我们虽然没有点名,但大家一听就知道批评谁,这样也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我们一定要注意,谨慎使用点名批评。
③商讨式批评与发问式批评对于反应灵敏、脾气暴躁,否定心理表现明显,行为常为情绪所左右,而情绪又多易为言语所激发的青少年学生,商讨式批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比较缓和,我们以商讨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给批评对象,易于为他们的接受。
而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因为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头脑比较有条理,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自我醒悟。
如果我们在交谈时,多设计一些他们接受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觉悟。
这样不仅能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也能避免正面交锋。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和家长的代表,班主任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在履行这一职责的班主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批评艺术,以适应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提高学生的发展潜能。
一、正确的批评态度。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批评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和制造压力,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提高自身素质。
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规律,在给予批评的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和正面的影响。
二、恰当的批评方式。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重方式的选择和差异化的应对。
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私下交流的方式进行批评,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在班级集体中进行批评,让他们在同学面前面对自己的错误,以此来引起他们对自我的反思。
三、指导性的批评内容。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当注重指导性的内容,而不是过多地强调错误和缺点。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意义和价值。
四、循序渐进的批评方法。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重批评的方法和顺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发展。
可以从宏观层面出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批评,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归属感;然后逐渐细化到个体学生,指导他们改正错误和提高自身能力。
五、及时的批评反馈。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效果和结果。
反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书面的批注等方式进行,以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练的技能。
班主任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通过正确的批评方式和有效的反馈机制,班主任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为学生的未来铺平道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一、表扬的艺术1、及时、真诚、具体对学生的表扬应当及时进行,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
表扬要真诚,要发自内心,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意。
表扬要具体,不能一味地用“好”、“棒”等笼统的词语,而是要具体指出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你这次的作文写得非常好,各个方面都很出色”。
2、鼓励、激励、引导在表扬学生的还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激励,让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感到自豪和满足。
表扬也要具有引导性,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以及如何继续保持和提高这种优秀的表现。
3、平等、公正、全面在进行表扬时,要做到平等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
表扬也应当是全面的,不仅仅要看到学生的学业表现,还要看到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努力和表现。
二、批评的艺术1、缓和、耐心、理性在进行批评的时候,要做到态度缓和,不要情绪化,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耐心和理性。
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受到攻击和打击。
2、适度、恰当、合理在进行批评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容。
批评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改正错误的必要性。
要用合理的方法和理由进行批评,让学生不觉得批评是不公平或者无理取闹。
3、疏导、引导、改进在进行批评的还要进行疏导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改进的必要性。
要告诉他们如何改进,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三、表扬与批评的配比班主任在进行表扬与批评时,要做到合理配比,既要表扬学生的优点和优秀表现,又要批评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这样做既能够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和努力,又能够引导他们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表现来决定表扬与批评的比例,不能一刀切地对所有学生进行相同的表扬和批评。
四、总结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需要综合运用情感、理性、技巧等多种因素,要做到及时、真诚、具体的表扬,鼓励、激励、引导学生,缓和、耐心、理性的批评,适度、恰当、合理的批评,以及疏导、引导、改进的批评。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作为学校中的班主任,批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良好的批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还能够激励他们前进。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需要在进行批评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他们或许擅长文学、或许擅长体育、或许擅长音乐……班主任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用心去观察、倾听,发现学生所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进行批评时,可以先从学生的优点入手,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激发他们改正错误的积极性。
二、善于换位思考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应该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
理解学生的心情和感受,才能更好地把握批评的度和分寸。
不能一味地执着于自己的立场,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以及他们自身的成长过程。
三、善于用心沟通批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纠错和指导,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需要用心沟通,与学生进行正面的对话,而不是简单地发表批评意见。
可以采取问候、询问、探讨等方式,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不至于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
四、善于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
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避免过于严厉的批评对某些特殊学生造成伤害。
在进行批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理解。
五、善于引导与激励最重要的一点,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应该善于引导和激励学生。
批评不仅仅是为了指出错误,更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出,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支持和激励,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改正。
巧用批评 智慧育人——例谈班主任批评教育的艺术
管理动态巧用批评智慧育人——例谈班主任批评教育的艺术■汪曼摘要:批评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何使批评能让人接受又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一定要因人而异,讲究策略。
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关键词:批评;教育;艺术一、幽默式批评说到批评,大家想到最多的是粗暴的呵斥,但这样的批评形式往往适得其反,学生不但不买账,还会产生抗拒心理。
换一种方式,让批评幽默起来,学生不仅易于接受,还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气氛。
幽默式批评凸显的是班主任的智慧,这需要班主任掌握批评对象的心理状态,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判断在适当的时间运用幽默式批评。
二、关爱式批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在这个大家庭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班集体和谐上进需要班主任营造健康温馨的班级氛围。
学生需要关心和关爱,关爱犹如春风化雨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当学生有错时,采用关爱式批评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班里有个女生,父母离异。
因平时跟外公外婆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逐渐孤僻,不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玩,在班级中缺少朋友。
有一次,竟因为一件小事攻击辱骂同学。
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样的学生如果揭开她的伤疤,再批评一番又会刺激她。
于是我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我并没有提她攻击辱骂同学的事情,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她。
很快,她就给我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谈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苦恼。
我顺势用书信的方式和她交流起来,在关心的同时慢慢地指出她身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交流的深入,她又变成了原来的那个开朗自信活泼的女生,学习也进步了。
通过写信,我让她产生一种被重视、被关爱的良好心理效应,再去帮着改正她的缺点就容易多了。
孩子是扬起的风帆,班主任关爱式的批评正是那一阵暖暖的春风,终会让孩子充满信心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赞美式批评是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稚嫩的学生呢?学生犯错后心里往往恐惧、紧张、不安、后悔。
班主任要清楚孩子犯错是正常现象,学生虽是未成年人,但自尊心较强。
浅谈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文档
浅谈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批评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成功的批评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抑制、停止和矫正其错误的言行。
但如若批评不当,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带来很大的负作用。
因此,班主任在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时,要讲究一些批评的艺术。
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下面谈几点体会和做法,以求共同探讨。
一、要端正批评的态度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其错误,扬长避短,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奋发向上,而不是图报复泄私愤,也不是故意找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让其在同学面前丢人现眼。
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始终抱着一种诚恳、正直、与人为善和关心爱护的态度,要有强烈团结同学、教育学生的思想感,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对学生冷嘲热讽,横加指责,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要掌握语言批评的技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下这种或那种过失的。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要理解学生的年小幼稚和鲁莽失误。
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一般应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帮助学生寻找出错误的根源,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报以期待的信任,让学生在老师的批评中领悟出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努力做到多克制,少发泄,多商量,少强制,多宽容,少指责。
切忌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了一些过于偏激的话,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之间形成了对立面。
学生不但不听教师的教育,而且还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了。
因此,班主任的批评应该是理直气和、严中有爱。
另外,还要学会微笑批评,让批评的意图包含在和颜悦色之中。
三、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批评学生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一个班集体往往有好几十个学生组成,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家庭情况、学习成绩等各不相同,因而,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其所犯的错误,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精品范文资料
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总结:批评的艺术在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中,批评有可能是最常见的。
人们都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
班主任批评学生,在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进他们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它的积极作用应该可以教导人、鞭策人、激励人。
然而,如果方式不当,效果与预期的将会相去甚远。
1、批评要公正客观,有针对性,忌小题大做,忌片面武断。
批评前要调查事实真相,再研究分析学生行为,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
不能主观臆断,不要把偶然的说成是一贯的,不要因一件事否定一个人,也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不要任意夸大,既要看到错误的现实,又要考虑改正的可能性,而重点应该指明“对的”应是怎样。
这样的批评才有积极作用。
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批评要平心静气,用词得当,忌盛气凌人、意气用事。
当教师听到或碰到学生犯错误时,总觉的不快,若属“小错不断”者,更是怒从中来,这时,最好告诉自己先不要说话,或暂时不要去接触学生。
教师批评学生,要理智把握情绪,不要大声喝斥、威胁,也不可妄下断语、斩钉截铁。
吹胡子瞪眼睛都是要不得的,它们都有碍交流,无助于教育和问题的解决。
批评时,语言要简洁,不要用讽刺、嘲笑、挖苦甚至污辱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逆反、仇视的心理,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不要用“你总是”、“你从来”、“你完全”之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觉得受了冤枉。
明智的教师,不会随便去批评学生。
3、批评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忌尺度不一。
学生犯了错误固然要批评,但若不分场合公开点名批评,有可能会使有的学生抬不起头,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
尽量不全班公开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人,表明批评是针对事而不针对人。
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了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
有的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
班主任工作艺术: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班主任工作艺术:批评的艺术与技巧作为班主任,批评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内容之一。
然而,如何进行批评,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一定的艺术和技巧。
以下是班主任进行批评时可以借鉴的一些艺术与技巧:1. 公正与客观: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必须保持公正和客观。
要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避免过于主观的评价或情绪化的语言。
2. 私下批评:私下批评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批评,并且减少公开批评对学生的伤害。
班主任可以选择与学生私下谈话,表达关注与期望,指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 尊重学生:在进行批评时,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并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贬低的语言。
要注重表达方式,把批评变成一种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帮助。
4. 清晰明确:批评的内容应该明确清晰,避免模糊或含糊不清。
班主任要准确定义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目标。
5. 倾听与沟通:在批评学生之前,班主任应该先倾听学生的观点和解释,了解他们的动机和原因。
通过积极的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6. 鼓励与激励:批评不仅仅是指出问题,更要包含鼓励和激励的成分。
班主任可以向学生传达信任和期待,并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7. 反馈和追踪: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进和成长,班主任需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持续的追踪。
通过不断地给予指导和建议,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在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总之,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时,需要运用一定的艺术与技巧,将批评转化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工具,促使学生改正错误、成长和进步。
浅谈班主任批评教育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批评教育的艺术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言行给予的否定评价,它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方法,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自治能力,明辨是非,从而少犯错误并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
为了使批评达到良好效果,在批评之前,班主任要弄清学生所犯错误的来龙去脉,然后才进行恰如其分的批评,批评时特别要注意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一门艺术,同一件事,教师批评的方式和语言不同,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同。
成功的批评,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否则将适得其反。
班主任应该怎样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和语言艺术呢?一、批评的方式1、要态度诚恳班主任批评学生首先要了解批评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帮助、教育学生,为了把学生身上的各种优点和长处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调动他们身上的一切积极因素;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不是为了整人,更不是找出其缺点和错误后,让他们灰溜溜的。
批评不是主人对仆人的训斥和责备,而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师生间的互相沟通、互相交流。
所以班主任的批评要有善意,要讲艺术,要态度诚恳,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应以达到团结学生、教育学生为目的。
比如,遇到学生不会做练习题时,绝不能批评学生说:“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怎么这么笨!”而应用鼓励的语言:“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动动脑筋,上次类似的题目你刚做过,这道题你同样会做的!”这种诚恳的、与人为善的态度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2、要有理有节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入情入理,以理服人,要口气温和,态度和蔼;要平等商讨,消除对抗;要正面引导,多加勉励;要严于律己,“心理换位”;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
不要挖苦讽刺,乱扣帽子;不要随意责骂,造成对立;不要类比推断,乱下结论;不要无限上纲,矛盾上交;不要全盘否定,警告驱逐。
例如,笔者到某校听课,偶然遇到这样一件事:课堂上老师正上得高兴,突然,他发现教室最后一排竟然有位学生在呼呼大睡。
刍议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8篇
刍议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8篇篇1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任务,其中批评艺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适当的批评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批评的方式和方法需要特别谨慎和细致。
本文将探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批评艺术的必要性、原则以及实施策略,旨在帮助班主任们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一、批评艺术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难免会犯错误或做出不当的行为。
此时,班主任需要通过适当的批评来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因此,批评艺术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批评艺术的原则1. 尊重原则:尊重是批评艺术的核心。
在批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尊重孩子们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避免使用侮辱性或贬低性的语言。
2. 公正原则:公正原则要求班主任在批评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对事不对人。
3. 引导原则:引导原则强调批评的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因此,在批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注重引导性和建设性。
三、批评艺术的实施策略1. 明确批评目的:在批评之前,班主任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即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2. 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如直接批评、间接批评、书面批评等。
在选择批评方式时,班主任应该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家庭背景以及错误性质等因素。
3. 注重批评语气和语言:在批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注重语气和语言的柔和与温和,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刺激性的语言。
同时,班主任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4. 引导孩子们自我反思:在批评之后,班主任应该引导孩子们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能够深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找到改正的方法。
班主任批评言语的技巧
班主任批评言语的技巧
批评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批评,既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言语技巧:
1. 尊重和理解:在开始批评之前,首先要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可以说:“我知道你是一个努力且有潜力的学生,所以我希望你能认真听取我对你的建议。
”
2. 具体和明确:批评应具体明确,针对具体的行为或事件,而不是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攻击。
例如,“你在课堂上频繁讲话,打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而不是说“你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3. 积极的语言:尽量使用积极和建设性的语言,避免过于负面的评价。
例如,“我注意到你在某些科目上可以做得更好,我相信你有能力提升自己的成绩。
”
4. 提供解决方案:批评的同时,也要提供改进的建议或方案。
例如,“你可以尝试提前预习,或者找时间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
5. 鼓励和期待:最后,要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让他们知道老师相信他们能够改正错误并取得进步。
例如,“我相信你能够改正这个问题,我期待看到你的改变和进步。
”
总的来说,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用具体、明确、积极的语言指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给予鼓励和期待。
这样,批评就能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而不是打击他们自尊心的武器。
班主任要学会批评艺术
班主任要学会批评艺术班级管理中,建立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严明的班干部队伍,良好的学习环境等都至关重要。
但要形成一个全面发展,健康向上的班集体,缺少不了必要的批评。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的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
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
要达到这种境界,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批评的艺术。
1、批评要把握分寸俗话说:“话过三遍如稻草。
”世界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事物就要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了。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就事论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揪着同一问题不放,苦口婆心地劝诫,结果换来的往往是学生的无动于衷和麻木漠然,要不就会产生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此,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批评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即不要“唠叨”,最好一次过错,就批评一次。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班主任如果还是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来批评学生,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间的感情对立,增加今后教育、转变的难度。
相反,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由于学生性别、性格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就不同,他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往往大相径庭。
所以,教师在选择批评方式时,应因人而异,一把鈅匙开一把锁。
例如:一般而言,一些年龄较小,思想单纯的调皮学生,他们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往往吃硬不吃软,对于他们批评的方式可以直接一些;而一些年龄偏大,性格倔强,品格和成绩都比较差的后进生,对于他们,教师一定要讲究批评艺术,尽量不直接点名批评,尤其不要在有女生的大众场合公开批评;对女生的批评,不但要注意态度,更要讲究语言的分寸。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班主任是学校中的重要角色,负责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行为规范等。
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成长,还要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非常重要。
班主任的批评应该具备针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评价,而不是泛泛而谈。
只有准确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给出恰当的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针对其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批评,帮助他们找到提高成绩的方法。
班主任的批评要注意方法和语言。
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尖锐的语言,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班主任还要注重批评的方式,要尽量以教育引导的形式进行,而不是单纯的指责和斥责。
通过耐心的解释和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改正。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批评的效果。
班主任的批评还应该注重及时性。
当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班主任应该及时进行批评和指导,不要拖延时间。
及时的批评可以防止问题的恶化,使学生能够及早纠正错误。
班主任的批评还要具备连续性,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的批评,还需要跟进学生的改进情况,给予反馈和激励。
班主任的批评还需要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班主任在批评时要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调整和变通。
有的学生可能比较敏感,需要更婉转的批评方式;有的学生可能比较自信,需要更直接的批评方式。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批评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效果。
班主任的批评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在发现和纠正学生问题的也能够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应该具备针对性、注意方法和语言、注重及时性以及个性化等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批评工作。
通过良好的批评艺术,班主任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批评是管理班级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但要收到好的效果,就要
讲究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要善于区分不同的“情节”、“情景”“分量”等症状,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进行“对症下药”,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使批评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促其自省,振聋发聩。
1.“糖衣片”的温柔相送
,这里喻指“忠言但不逆耳”,让人容易甚至乐意接受进而改正不良言行的一种批评策略。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神情、言语和态度,使被批评的学生感到老师是善意的、诚恳的、尊重人格的、关爱的。
这样,才如戴尔卡耐基所言,是“态度和蔼而又友善的开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批评的语言比较含蓄幽默,有“弦外之音”,但又不隐晦,受批评的学生能够比较快地领悟、反思并随之调整自我的行为方向。
如班内有一个学生,热爱文学,作文写得特别好,自己还写了小说呢,可就是上课常常偷看文学作品,除语文课特别感兴趣外,其他课也醉心于看文学读物,让其他老师头疼不已。
我是语文老师,更是班主任,我觉得这个小姑娘特别有灵气,是个可造之材,只是一时思想有所偏差,因此不同意其他老师公开收书、公开批评的做法,而是私下找她谈心:“小田,我欣喜地发现你是个小才女啊,你的每一篇习作,都让我非常欣赏;我还看了你写的小说,真的很吸引人,描写
细腻,情节出人意料,曲折生动……我很喜欢。
但是,我记得鲁迅先
生说过,不要一味地钻在文学里,而对其他的科目都一窍不通,结果成了一个看到月缺花残就黯然泪下,不究其因的糊涂虫了;成了一个孤陋寡闻甚至笑话百出的臭老九哦。
再说04年中国文学界非常轰动的一件事情,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非常有名,我们都非常欣赏,可是文中竟然有不少科学性的错误,这使他名声大跌啊。
你听后有想法吗?……”小姑娘何等聪明,虽然我只字未提要上好其他的课,但是她已经知道了我的“醉翁之意”,于是,上其他的课也认真起来。
后来,她参加校奥数竞赛还得了一等奖呢!参加市“百科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呢!
,如老师会意的眼神、颔首的微笑、有力的挥手等,也能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应。
有一次下午出操,同学们都立即排队快又齐,偏偏有一个学生拖拖拉拉,还趿拉着鞋子,我一看又是这个喜欢脱鞋的“老油条”,于是,抑制住心中的怒火,若无其事地走近他,轻轻踩上他的后脚跟再一放,使他猛地一个踉跄,大家大笑,而我故作惊讶,“环顾左右而言他”,提醒同学们要做到“快静齐”,一副“泰然处之”的样子。
当我回头再看他时,他早已把鞋子穿好了,我向他颔首微笑,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一名学生趿拉着鞋排队出操了!我本来可以严厉批评,可以大谈“出操规则、文明常规”等等,但我没有这样做,我相信我不失幽默的动作与语言相比,将在孩子心里留下更深的烙印。
2.“保温杯”的灵活提示
,外弛内张;那么“保温杯”批评法则表冷里热,严中含情。
相形之下,前者富有灵性,比较活泼;后者则以严肃、严谨见长,更多继承了传统批评艺术,尤为以严著称的中老年教师所看重。
,但有的孩子自恃高大,得意忘形;有的孩子胆小如鼠,萎萎缩缩;有的孩子好大喜功,阳奉阴违;甚至有的孩子犯
错不改,让人煞费苦心。
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我追求“糖衣片效应”,但也不时以“保温杯”的形象出现。
如,班内有一个学生,她是一位老师的“千金”,娇娇弱弱,心胸狭窄,自以为是,虽然成绩很好,但大家对她都有看法,大队委选举时,她偏偏落选了。
我抓住机会,没有安慰和同情,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的缺点,批评了她,
让她自我反省,谈看法。
让她明白一个人的成绩离不开集体,一个人离开集体就好比离开水的鱼,离开江河的水滴,是没有生命力的;让她懂得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交际;懂得团结同学,尊重他人……第二年,大队委评选,她终于如愿以偿。
3.“醒堂木”的难得一敲
,它是指教师对个别思想落后、行为不轨、屡教不改的学生提出的严厉批评和严正警告,而且,一般出现于晨会、班会等公共场合,以期收到“敲山震虎”“惩一警百”的功效。
以前班里有一个学生,整天沉迷于电子游戏,上课昏昏欲睡,放学后却精神抖擞;作业空白一片,讲起游戏却神气活现;有时还利用中午时间,搭上几个同学悄悄溜出校门“过把瘾”,……老师劝告、批评,
他就是不“改邪归正”。
在他的影响下,班内的打电脑游戏风气在蔓延……有一次双休日,他兴冲冲上兴趣班,结果在游戏房早早报到,被老师和他父母逮个正着。
我当机立断,在当周的班会课上,和其他同学一起帮他算了一笔帐:浪费了多少钱财?浪费了多少时间?浪费了多少知识?浪费了多少精力?还浪费了多少人力?而他自己又有多少收获呢?睡眠缺少了,精力分散了,成绩下降了!父母、老师、同学担心了……同时,老师严厉指出,进游戏房就是违犯《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一日常规》,提出严肃批评和警告,不然就要进行处分。
这个孩子掂出了老师话里的分量,也感受到了集体对他的关心和提醒,从此痛改前非,专心致志的投入学习,这种现象也被遏制,班风也大有好转。
,老师可以有严肃的表情,尖锐的语言,但更要有言之凿凿的事实根据,鲜明有力的规则论据。
要使被批评的学生自觉理屈词穷,使旁听者明辨孰是孰非。
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糖衣片”,绵里藏针;“保温杯”,外冷内热;“醒堂木”,震惊四座……当然,批评的方法绝不止这些,但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屠格涅夫说:“只有爱人的人才有权利责备别人。
”是的,我们只有建立在这基础上,那么,不管用哪种方法,孩子才可能接受,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举一反三,娴熟地驾驭种种批评技巧,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