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后浇带质量安全控制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混凝土后浇带质量安全控制要点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经验,分析了混凝土后浇带的工作机理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后浇带工作机理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混凝土后浇带作为一种工程技术,在高层和多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中,能够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的沉降差引起的结构变形、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收缩开裂、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消除因要设置沉降缝、伸缩缝等永久变形缝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得建筑平面功能布局受局限等作用,已被设计人员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本人在从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时,发现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混凝土后浇带的相关要求不太清楚,造成后浇带施工完成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现谈谈本人对混凝土后浇带的工作机理、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的理解,供同行参考。

一、施工后浇带的工作机理、设置要点

混凝土后浇带根据其所起的作用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其工作机理可以理解为一个“放”字。

1、后浇沉降带:是指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因荷载不同产生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

当高层建筑和裙楼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时,主楼与裙楼之间会因荷载差异大造成较大的沉降差,这种较大的沉降差异将会导致主楼与裙楼连接部位结构开裂。但如果在施工时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楼连接处的基础、底板、地下室的墙板、上部结构的梁和板等,

采用800~1200毫米宽度的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使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暂时成为两个独立体,可以自由沉降,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大部分沉降量已完成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把高层结构较大的沉降“放”掉一部分,待其沉降量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时,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这样主楼与裙楼二者之间的差异沉降量就大大减少了。基础设计时只考虑连成整体后的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个附加内力完全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来处理。这样既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楼的过大差异沉降问题,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这就是后浇沉降带能够替代沉降缝的工作机理。

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好这个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很重要,通常设计图纸中会有明确的要求及说明,施工人员不得因为抢工期擅自随意缩短浇筑后浇带的间隔时间。对于后浇沉降带,一般情况下,高层主楼结构施工完成两个星期、且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少于42天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为宜。

2、后浇收缩带:指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后浇温度带:指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设计时常常把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合二为一。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新浇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收缩,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前面两个月完成;而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这种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结构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

出现裂缝。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采取每隔30~40米,在结构受力较少的部位,如梁、板跨中的三分之一位置,留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临时施工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独立的几个部分,施工过程中各部分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当主体混凝土浇筑时间达两个月后,这时主体混凝土自由收缩可完成总收缩量60%-70%,再浇捣该施工带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由于各部分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大大减少了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从而提高了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这就是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能够替代伸缩缝的工作机理。

浇筑这类后浇带混凝土要注意几点:一是后浇带施工时主体混凝土龄期最早不得少于40天,如果主体混凝土龄期太短,收缩量大部分未完成,后浇带留置作用不大;二是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掺微量铝粉的微膨胀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等级高一级,浇筑混凝土后要进行潮湿养护,不少于14天,因为及时的养护可使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硬化,水泥水化生成物可填塞混凝土中存在的毛细孔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三是后浇带板、墙内钢筋要断开,断开钢筋的位置,应尽量相互交错在后浇带两侧面,以利于再连接时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为了方便施工,一般可按正常配筋穿过后浇带,施工完该层混凝土后3天内用气割将垂直于后浇带的主筋割断,断隙一般在5mm左右,待满足后浇带间隔时间后,采用水平钢筋电弧焊工艺连接,也可以采用搭接,搭接长度要满足设计

要求,梁的主筋可以不断开,使其保持一定的联系。

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三分之一位置,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连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变形差异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变形反算内力,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确定。沿建筑物的竖向方向其位置应对应一致,不应偏离。宽度还应考虑施工方便,便于操作,一般以700—1200mm为宜。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当墙、板厚度小于30厘米时,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30厘米小于60厘米时,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做成企口缝。

二、后浇带施工时的质量安全控制

1、对后浇带除按一般施工缝要求处理,如清除浮浆,清除垃圾、杂物、还要凿除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在表面涂刷水泥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在监督检查时发现过有些施工单位对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浇注后浇带内混凝土,这样新老混凝土的粘结质量难以保证,后浇带两侧易造成两条贯空裂缝,极易渗水。

2、后浇带后浇砼在施工前应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掺合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0~30mm、泵送混凝土可控制在100~140 mm。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后浇混凝土的施工,浇筑时,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宜自中央向后浇带接缝处逐渐推进,在距缝边80-100mm处停止振捣,避免使原混凝土振裂,然后采取人工捣实,使其紧密结合;有些施工单位由于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用普通混凝土应付,甚至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随拌随浇,严重影响了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3、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有些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接口处不支模,留成自然斜坡槎,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地下室底板因此出现渗水情况。

4、后浇带接缝断面处模板支撑系统要独立:沉降后浇带要求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两个星期再浇注混凝土,间隔时间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在这期间,后续工程还要往上施工,已施工过的后浇带两侧面的梁板结构就变成了悬挑构件,且要承受上部其他结构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正常施工的模板支撑系统远远不够。因此,后浇带下及其两侧各1m范围内的模板及支撑必须编制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受力和稳定,原则上后浇带两侧应保留受荷支撑立杆不少于两排,模板支撑系统搭设要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