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边地区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延边地区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
地位
延边地区今指中国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6市和汪清、安图2县,首府为延吉市。
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志,
记有论大陆交通,东南一面复当延边之冲。
这应该是延边一词最早出现。
在延边一词出现之前,多用“间岛”代指延边地区。
在从19世纪开始延边地区就聚集了大量的越界朝鲜垦民,早在犯禁之时,越界的朝鲜垦民就将中国光霁峪(今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前图们江中“假江”称为“垦土”或“垦岛”,“间岛”乃是“垦岛”(Kantao)之音转。
[1]
本文为叙述方便,用“间岛”代指20世纪初的延边地区。
由于间岛地区的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加之聚集了大量的朝鲜垦民,从近代开始朝鲜和沙俄以及日本都试图夺取间岛地区的主权来实现自己领土扩张的目的。
在近代的东北亚历史当中,中国和朝鲜均遭受了沙俄、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欺辱,在间岛地区的朝鲜垦民往往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互相争夺的目标。
史学家们把关于间岛地区归属权的问题以及朝鲜垦民的管辖权问题等统称
为间岛问题,学术界关于间岛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国方面专著主要有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孙春日在其权威性著作《中国朝鲜族移民史》,用专门的一个章节讨论间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论文主要有姜龙范的《日本介入“间岛问题”的战略构想探讨———以日本建立“统监府间岛派出所”前的阴谋活动为中心》(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01)、严亚明的《“间岛”交涉与清政府外交形象的转变》(安顺师专学报,2000.01)、赵兴元的《“间岛”问题的由来及演变》(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3)、孙春日的《清末中朝日“间岛问题”交涉之原委》(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12)等。
倪屹的博士论文《“间岛问题”研究》(延边大学2013年),是笔者所知的中国学界第一部专门研究间岛问题的博士论文。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在韩国还有少数民族主义者在借机炒作“间岛问题”,这样一来,日韩学界关于间岛问题的研究成果自然要多于中国学界,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在此并不做一一论述。
在关于间岛问题的各种研究成果当中笔者发现,学者们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研究成果出现,例如姜龙范侧重于对间岛朝鲜人归属权所产生的争议进行研究,孙春日则侧重于从移民史的角度阐述间岛问题,而严亚明和衣保中等学者则把间岛问题当做中国近代史上对外关系的一个缩影,来阐述间岛问题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对东北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相关的学术动态整理,笔者发现,关于间岛问题所产生的国际关系变动以及对这种变动所产生的国际影响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笔者愿以此作为出发点,进行尝试。
一、重要地理和战略位置
清朝时期中国原本拥有在东北地区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但是进入近代以后,清政府软弱无能无法阻止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对中国进行侵略,借助这个有利
时机,沙俄帝国实践着自己的“南下政策”,利用不平等条约强占了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中利用《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在划分边界时,俄国把中国的图们江和图们江以北的数千公里海岸线全部划归俄国,完全封死了中国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
[2]
1885年6月8日,著名爱国官员吴大澄与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负责与沙俄
重勘东部边界。
经吴大澄、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中俄终于达成协议。
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
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玛”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内容,从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
19世纪末俄国在已经攫取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和中东铁路的修筑权之后,仍然不满足于此,妄图把势力深入到整个东北以及朝鲜半岛,以此来“完美”地实现“黄俄罗斯”计划。
1898年,沙俄凭借在甲午战争遗留问题“三国干涉还辽”当中的有功表现而攫取了辽东半岛南部旅大租借地的权益。
而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的间岛,地处长白山腹地,拥有丰富的木业资源和煤炭资源等重要的战略物资。
与朝鲜半岛接壤,还有大量的朝鲜垦民越界定居垦殖。
并且间岛还与中东铁路的东段起点绥芬河相距不远,俄国对此地简直就是“垂涎欲滴”。
二、东北亚各国围绕该地区的博弈
(一)俄国妄图通过间岛达到自己的目的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至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是沙俄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势力急剧膨胀的一段时期。
在这一时期虽然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打败了清帝国,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日本被迫在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当中屈服,使得日本在朝鲜统治阶层当中树立起来的“权威”形象扫地。
相反,俄国在三国干涉还辽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被朝鲜王朝握有实权的闵妃一派看在眼里,于是开始了闵妃一派亲俄的时期。
1895年7月闵妃一
派在俄国驻汉城公使韦贝的支持下,将朴泳孝等亲日派赶出政府,建立了亲俄的政府。
闵妃本人还因此而激怒了日本并命丧黄泉。
通过1895年的“乙未事变”和1896年的高宗“俄馆播迁”事件,俄国在朝鲜的地位达到顶峰,而日本则完全丧失了之前通过与中国“斗法”而取得的在朝鲜的地位。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似乎给了俄国一个绝妙的出兵中国东北
的“口实”。
除了调兵一万七千多直接参与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和天津之外,俄国还单独出动十五万大军,将中国东北落入自己的实际控制范围。
控制中国东北之后,俄国的野心并没有停止,它试图进一步侵占朝鲜半岛已获得自己在远东的终年不冻港。
俄国与朝鲜的这种互相交织的利益关系使得两国共同上演将间岛从中国领土主权范围当中分离出来的闹剧成为可能。
俄军是于1900年7月侵入间岛地区的,先后攻陷珲春和局子街。
俄军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中国军民大部分逃离。
出现权利“真空”局面。
于是一些已经规划入籍的朝鲜人便借此时机重新蓄发并穿着韩服。
朝鲜政府也乘机采
取行动,在图们江沿岸六镇置镇卫队,借保护江北朝鲜人为名,在图们江北积极活动。
[4]232
为此,中国政府,通过驻韩公使许台身向朝鲜政府提出严正抗议。
当俄国军队侵略珲春以及延吉之时,朝鲜统治阶层当中的亲俄势力就决定将计就计,利用俄国的力量侵占间岛地区。
朝鲜统治阶层的这种想法与俄国想把势力进一步深入朝鲜寻求更密切的“合作”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密谋侵占我国间岛地区。
经过俄驻朝公使韦贝与当时的朝鲜外务大臣李道宰的密谋,双方达成了共同治理间岛地区的约章草案五款要点主要有:
1“.居住于韩国咸镜道间岛之俄国人民与韩国人民,为欲互和睦亲厚而各从事于产业,以间岛及其附近三里以内之地,组织为一州,由两国人民共同协治行政,俄国政府对于此事申明无何等之异议”;2“.前款揭记之州长,由居住该地之韩人及二年以上居住该地之俄人以投票法选任之”;3“.州长在其管内,有关于行政、财政、兵事、卫生、教育、宗教上的一切之统治权,且为保安境内之故,得经俄韩两国政府之认许,组织相当之警备兵”;4“.该地域内若生扰乱,而州长不能自为镇抚之时,及第三国对于该地而为紊乱安宁秩序之干涉之时,俄韩两国政府当协同一致,讲适宜防御法,或互相照会,约以出兵”;5.“本条款非将来有不可避之障碍及适当之理由,不得解废之。
”由这些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该协议无疑是对间岛地区主权的严重践踏,俄国与朝鲜的险恶用心也昭然若揭。
俄朝两国这种图谋别国领土的狼子野心严重损害了英美以及日本等国在东北地区的利益,所以必然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1902年签订的第一次《英日同盟》给俄国以当头一棒,使俄国陷入了在欧亚大陆腹背受敌的危险境遇。
该同盟条约的文本当中明确指出,英国和日本签订此条约的目的就是共同保护它们在中国和朝鲜的既得殖民利益不受别国侵犯。
并且还规定了如若两方当中的一方为了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方发生战争,则另一方应保持中立。
必要时缔约国的另一方应予以援助,共同作战。
在这种外交窘境下,在英日同盟签订三个月之后,即1902年4月,俄国被迫同中国政府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
该条约明文规定,东三省的主权仍归中国,俄军需在条约签订之后的18个月内分三批撤出。
这就宣布了这桩秘密交易已经在事实上破产。
还有,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俄朝签订密谋间岛主权的约章草案是以俄国租借朝鲜的马山浦口岸为先决条件的。
朝鲜拒绝接受此条款,加上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惨败。
所以这个丑恶的阴谋最终没能付诸实施。
(二)间岛在日本“满蒙政策”中的重要作用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在已奠定的经济、政治、军事,尤其是思想基础上制订了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的核心是吞并朝鲜、征服满蒙、灭亡中国、独占亚洲和称霸世界。
而其中的吞并朝鲜和征服满蒙则是大陆政策的核心部分,为了使大陆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和实施,日本又制订了满蒙政策。
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实现了对朝鲜的“保护”,迈出了向“满蒙”扩张的重要第一步。
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采取了两手抓的方针,一方面加快了对朝鲜进行殖民地化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则将侵略的魔爪同时伸向了中国东北地区。
一向善于调查研究的日本早在日俄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就从未来经营东北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战略构想,而地处南满的旅大和东满的“间岛”两地便成为了日本一系列战略构想的重要支撑。
众所周知,旅大地区拥有优良的港口,而且距离东北最重要的城市沈阳非常近,是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起点。
俄军于1905年1月战败投降。
根据1905年日俄双方所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取代俄国在旅大租借地的一切权利,并将此地改名为关东州,为了管辖该地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和满铁守备队,即后来的关东军。
日本还在1905年获得从长春到沈阳间长885km的南满铁路的两侧地带的治外法权,即满铁附属地。
这些权力连同铁路及其支线全部转交给了满铁。
通过旅大地区可以直航日本本土。
旅大地区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当时一部分的日本御用文人甚至曾经放出过“旅大是正门,延吉是后门,满洲问题的关键是间岛问题”的言论。
[1]83那么,地处东满的间岛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日本进入中国东北之后解决“满蒙问题”的关键呢?这主要是由间岛所处的战略位置和日本经营东北的战略需要所决定的。
吴禄贞的《延吉边务报告》、匡熙民的《延吉领土问题之解决》和宋教仁的《间岛问题》是研究间岛归属权的重要三部著作,这三部著作分别论述了间岛的重要战略地位。
吴禄贞在《延吉边务报告》一书中指出“:延吉厅居吉林之东南,界接韩俄,华夷交错,南限图们之江,东给长白山之口。
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固吉林东南之天然锁钥也。
无延吉厅,则图们天限弃之于敌”,……“无延吉厅,则浑春孤立一隅,万难久存,而图们江口之要塞危矣”……“日本之经营延吉,其目光不仅注吉林,且将联奉天、吉林二省为一气,以收其囊括并吞之效矣”。
匡熙民在《延吉领土间题之解决》一书中指出“:守在图们江,吉林虽危,犹可补救;让延吉于日,而守在内地,吉林虽存,亦可视之若亡矣。
此日本军事家,所以腐心欲取此地,为他年奄有三省之张本也。
”杰出的民主革命家,著名的爱国人士宋教仁在《间岛问题》一书中指出“:间岛者,介于中日俄三国势力圈之间,于东亚政局之关系,甚为深切重要,吁衡时局者,又不可不明形势也”,“盖间岛者,实中日俄三国势力接触之缓冲地带,而具有控引东西,临制南北之潜势力之要区也。
苟有一国焉,捷足先得,规画而经理之,则大之可以抵御二国之势力,小之亦足以巩固自国之边圉。
”正因为间岛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吴禄贞和日本御用文人的代表守田利远都曾强调过得到间岛地区控制权的国家,将会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当中掌握主动权。
间岛不仅拥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军事和交通地位并且还是朝鲜北部重要的粮食供给来源。
在日俄战争时期,就曾因粮道的阻断而使朝鲜北部陷入粮荒当中。
首任“统监府间岛派出所所长”斋藤季治郎曾经露骨的道出了占领间岛的目的,“从朝鲜清津铺铁路,经过延吉直达吉林,就可以大大缩短与日本之距离。
因之,间岛使获得这一效果的重要立脚点之一。
”[1]84
由于《朴茨茅斯和约》只是美国等国外交斡旋的妥协性产物,日俄两国还存在着一触即发的再次战争危险,日本必须控制东北,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因此,间岛的战略地位再次得到了提升。
日本要想介入“间岛问题”就必须要寻找到一定的口实。
因为间岛历来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历代王朝都曾对间岛行使过主权。
日本于1905年强迫已经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的朝鲜签订的《乙巳保护条约》就“成功”的给日本提供了口实。
通过该条约,日本迫使韩国政府承认:由日本掌握韩国的外交权;继承韩国与外国之间所订立的条约,在韩国设置
统监府;日本的外交代表和领事保护在外国的朝鲜臣民及其利益。
通过该条约,有两个关键问题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实质性的转变。
第一,过去中朝两国围绕边界和朝鲜垦民归属权问题所进行的“间岛问题”交涉的一方已经变为日本,“间岛问题”的交涉已经从中朝关系问题转变为中日关系问题。
第二个问题最为关键就是日本有权利保护在间岛地区的朝鲜垦民。
这样日本就为自己介入间岛问题找到了“法律上”的根据。
此外当时的日本政府还利用舆论造势,通过指使御用学者们编著《间岛问题调查书》和《关于间岛问题的调查报告》等利用舆论进行煽风点火,为日本政府的间岛政策进行舆论导向性的宣传。
此外,日本通过与俄国签订第二次日俄密约划分了“南北满”的势力范围,又与英法等国分别签约,达成了在中国问题上的一致意见,这样通过以上的种种努力,日本已经把外交上的后顾之忧完全解除,日本可以完全的介入“间岛问题”,同时也拉开了中日关于间岛问题交涉的序幕。
(三)中国政府的应对
1907年8月,日本以“保护”间岛朝鲜垦民的幌子派兵进入间岛,并无中生有的制造了所谓的“间岛问题”。
“间岛问题”的实质是间岛地区的领土归属权问题和间岛地区的朝鲜垦民的保护权问题。
对于日本在之前介入间岛问题所做的种种“准备”以及日本公然出兵间岛的践踏我国主权的野蛮行径,虽然当时的清政府软弱和腐败,但是也并非无动于衷。
而是从前期日本准备出兵之时就进行着积极的应对。
1907年,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作为当时的封疆大吏,在自己有限的职权范围内做了积极的应对。
徐世昌接受了吴禄贞提出的“筹边之道,贵在知边”的思想,旋即吴被派往延吉调查边务,任延吉边务帮办。
8月,吴禄贞得到日人已在间岛附近集结的消息,立即召开会议,与当地民团首领韩登举取得联系。
经过妥善布置,吴禄贞向日人头目斋藤季治郎致信,要求交涉。
交涉当日,韩登举率队伍远远布阵,斋藤以为中方早有准备,心中忐忑,不得不引手下撤出中国边境,叹曰:“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欺也。
”[4]
之后,吴禄贞在徐世昌支持下主持编写了《延吉边务报告书》,并绘有《延吉边务图》。
当时日本人图谋中国领土,不仅作为边疆官吏的吴禄贞写有《延吉边务报告书》以证明中国拥有间岛的主权,还有另外两部著作也对中国与日本进行间岛问题交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
这两部著作分别是,时任吉林边务处文案的匡熙民的《延吉领土问题之解决》和著名民主革命家宋教仁的《间岛问题》。
[1]32
从这两部著作的作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间岛问题当时已经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此外,为更好的准备与日本就间岛问题进行交涉,清政府东北督办公署督办陈昭常和吴禄贞商议,于1908年初决定派二等参谋柏文蔚去朝鲜的汉城,费劲周折得到了一份《大东舆地图》,《大东舆地图》为朝鲜地理学家金正浩绘制,成图于1861年。
此图证明了延边地区是中国的,成为日后中国对日交涉的一份铁证。
除了在资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外,当时徐世昌在任的时候(徐世昌于1909年春离开东北),还在间岛地区完善了边务公署的行政机构,向该地
区增派兵力,在此之前该地区仅有官兵800多人,后来包括警察等在内达到4000余人。
在上述种种充分准备之后,中日两国政府的代表大清国钦命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梁敦彦与日本国特命全权公使伊集院彦吉于1909年9月4日在北京签署了《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又名《间岛协约》)。
《间岛协约》的主要内容是:完全承认间岛为中国领土,以图们江为国境,在江源地方以界碑为基点,以石乙水为分界线。
开放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允许外人居住及贸易。
在图们江以北开垦的土地上,仍然允许韩民居住。
居住该地的韩民须服从中国法律,归中国地方官宪管辖与裁判,与中国人同样履行纳税义务及听候其一切行政处置。
间岛内韩民所有土地房屋,可与中国人民财产同样受到保护。
在图们江沿岸设渡船,双方人民可自由来往。
将来将吉长铁路延长到延吉南境,在韩国会宁同韩国铁路接轨。
“朝鲜总督府”(日本殖民机构)及其文武各员于两个月内撤离。
同时在上述通商地点开设日本领事馆等。
三、结论
间岛问题从产生到解决,是贯穿于20世纪初整个东北亚国际关系当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全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间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本质上就是20世纪初各国势力在中国东北的重新整合的过程。
通过整合,老牌的“东北霸主”沙俄帝国的势力已经被日本排挤到只能固守北满。
日本虽然通过间岛问题将自己的势力从朝鲜半岛深入到了中国的东北这个
重要的战略物资供给地,但是在当时英美等其他列强推行“利益均沾”政策的大背景下,也没有完全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整合过程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中国利益上的矛盾充分暴露的过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丧权辱国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但是,以徐世昌、吴禄贞等为代表的爱国边疆官吏对待边疆地区的领土主权的态度与只顾满足自己权力欲的慈禧太后还
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为了保护间岛地区的领土主权,这些官吏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职权维护间岛地区朝鲜垦民的情绪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又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广泛搜集资料,为中国与日本的谈判做细致的准备,同时又采用了灵活对待的方法,巧妙的利用各国在中日间岛主权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在外交舆论上做谈判之前的准备。
虽然后世认为中日所签之间岛协约中方蒙受了巨大的权益损失,但是笔者认为,当时的中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日本的险恶用心,因为一旦日本非法地将间岛地区据为己有,那么日本如果在间岛和旅大地区同时用兵,整个东北将会被日本以包夹的形式迅速占领。
如若东北被日占领,北京和中国的其他地区必然也将不保。
由此可见,关于间岛地区的争夺是20世纪初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当中的重要事件。
在东北亚各国势力的此消彼长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日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4.
[2]http:///08/1114/10/4QN204KV00012GII.html,
2013.12.1.
[3]http:///link?
url=R79WzT4UFMwsdpocXtApRSAipd5dxScHoQBfh4emjsz1Upj1WyKQBOMZb1v4WH,2013.12.2.
[4(]日)筱田治策.白头山定界碑[M].东京:乐浪书院,1938.
[5]关俊鹏.略论“间岛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03).
[6]孙春日.清末中朝日“间岛问题”交涉之原委[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12).
[7]严亚明“.间岛”交涉与清末日本对华扩张[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06).
[8]衣保中,刘洁“.间岛问题”的历史真相及中日交涉的历史经验[J].史学月刊,2005,(07).
[9]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1868-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8).
[10]于文萍.韩登举抗击日、俄侵略的斗争[D].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07.
[11]李洪锡.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领事馆警察机构研究———以对东北地区朝鲜民族统治为中心[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6.
[12]李洪锡.日本在延边地区的情报活动与所谓“间岛问题”出笼[C].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2009.8.
[13]费驰.20世纪初延边地区开埠与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J].东疆学刊,2010,(07).
[14](韩)高丽大学校韩国史研究室.新编韩国史[M].孙科志,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15]杨雨蕾,魏志江,蔡健等.韩国的历史与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16]权赫秀.中国东北近代历史与东亚的关联[J].东北史地,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