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成型技术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铸造成型技术

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铸件:采用铸造方法铸出的金属制品。

铸造生产的特点

1.适应范围广,工艺灵活性大(材料、大小、形状几乎不受限制)

2. 可制造各种合金铸件,各种箱体、机架、阀体等

3.成本较低(铸件与最终的零件形状相似,尺寸相近)

铸造的局限性

1材料力学性能比锻件低2容易产生铸造缺陷3劳动条件差

第一节铸造成型理论基础

一、液态金属冲型

充型能力: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

液态金属重要的铸造性能指标。

冲型能力差:形状不完整、轮廓不清晰产生缺陷。(浇不足,冷隔)

问: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合金本身的流动性

★浇注条件

★铸型填充条件

★铸件结构

1.合金流动性

1)合金流动性的概念: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

流动性好

●容易浇注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

●气体、夹杂上浮与排除

●补缩好

流动性差

●薄壁铸件浇不足

●复杂铸件产生冷隔

2)合金流动性的测量

螺旋形试样测量法:用浇注后试样的长度表示(实际浇注的螺旋线的长度,长度越长,流动性越好)

3)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合金的化学成分:固液两相的间距越大,流动性越差。

A.具有共晶成分的合金,纯金属流动性好

B.合金成分越远离共晶点结晶温度范围越宽,流动性越差

亚共晶铁随含碳量增加,结晶温度范围减小,流动性提高

2 浇注条件

1)浇注温度:浇注温度越高充型能力越好

2)充型压头:压头越大,金属流动速度越大,充型能力越好,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的充型能力就比砂型铸造好。

缺点:压力过大:引起喷射和飞溅,增加金属氧化,气体来不及排除,易造成浇不足和冷隔。3)浇注系统结构:复杂,流动阻力大,充型能力差

浇注系统如阻流式、缓流式易增大铸件的流动阻力,使充型能力降低。

浇口杯和内浇口等也有同样的影响。

3. 铸型填充条件

1)铸型材料:导热系数越大,合金的充型能力越差

金属型铸造较砂型铸造易产生浇不足和冷隔等缺陷

2)铸型温度:铸型温度越高,合金的充型能力越强

3)铸型中的气体:铸型排气能力差,阻碍液态合金的充型

4. 铸件结构

1)铸件的折算厚度(体积与表面积之比):折算厚度越大,充型能力越强

2)铸件的复杂程度越大,充型能力差

5. 提高充型能力的措施

1)铸型性质方面

金属铸型、熔模铸型:提高铸型温度,填涂料增加铸型热阻,提高铸型排气量,减少铸型在金属充填期间的发气速度等。

2)浇注条件方面

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提高充型压头,简化浇注系统等。

二、铸件的凝固

凝固:金属在铸型中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结晶:得到晶体组织的凝固过程。

铸件凝固过程一般得到晶体组织,所以,铸件的凝固一般也称为结晶。

一)、铸件的凝固方式

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一般存在三个区域,即固相区、凝固区、液相区

铸件的凝固方式:逐层凝固方式、糊状凝固方式、中间凝固方式。

1)逐层凝固方式:纯金属或共晶合金

结晶温度特点?:恒定温度,凝固区不明显

2)糊状凝固方式:

结晶温度特点::结晶温度范围较宽,凝固区很宽

3)中间凝固方式:凝固区介于1)、2)之间

二)、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

凝固方式凝固区域的大小温度梯度、结晶温度间隔

1 铸件断面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越大,凝固区越小,趋向逐层凝固

2 合金结晶温度间隔

结晶温度间隔越大,凝固区越大,趋向糊状凝固

金属型:温度梯度大,凝固区小,逐层凝固

砂型:温度梯度小,结晶范围大,糊状凝固

三、铸件的结晶组织

一次结晶:液态金属在熔点(液相线)附近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晶体的过程。

二次结晶:固态下的相变过程。

一)、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形核和长大两个过程

二)、铸件的结晶组织

宏观组织:铸态晶粒的形成、大小、取向和分布;

微观组织:晶粒内部的结构形式,如树枝晶、包状晶等亚结构形态。

铸件宏观结晶组织由三个区组成a.表面细晶区b.内部柱状晶区c.中心等轴晶区

表面细晶区:晶粒细小的等轴晶,无方向性。

内部柱状晶区:晶粒垂直型壁排列。

中心等轴晶区:晶粒较大的等轴晶,无方向性

1)表面细晶区的形成:铸型对液态金属的激冷作用,产生较大的过冷度,大量非均匀形核长大,形成细小的等轴晶

2)柱状晶区的形成:固-液界面的晶体与型壁垂直的单相热流柱状晶

3)中心等轴晶区的形成:

①正常形核和长大的晶粒

②晶粒游离:1.顶部液面结晶的晶体因体积大而下沉2.型壁晶粒脱落,枝晶熔断和增值产生的晶粒

三)、铸件结晶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柱状晶:优点:组织致密,缩松和缩孔很难形成

缺点:①易于聚集气体和夹杂物,易开裂

②生长方向明显,使横向性能减低

③易于形成穿晶结构,使致密度降低。

等轴晶:优点:①晶界夹杂缺陷分散,宏观偏析和热裂倾向小

②成分均匀

③强度、塑性和韧性较高

缺点:枝晶分枝发达,显微缩松较多,组织不够致密。

可通过晶粒细化得到改善。

四)、铸件结晶组织的控制

控制铸件中柱状晶和中心等轴晶的比例。

等轴晶: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适用于大部分钢材。

柱状晶:由于其纵向性能比较好,对于要求只受单向应力的零件,如涡轮叶片,要求磁性较好的电工钢等。

1)等轴晶的获得与细化

形成条件:凝固界面前沿的液相中有①晶核来源,在液相中存在晶核形成和长大所需的②过冷度。

细化原则:①提高形核率②降低生长率

获得细小等轴晶的方法:

①浇注过程和传热条件的控制:缓慢浇注,提供大量后续晶核;减低浇注温度,控制浇注过热度,细化晶粒;提高冷却速度,增加过冷度。

②化学处理方法:向金属液中加入少量的化学元素,促进形核或阻止生长,使晶粒细化。如孕育处理(影响形核过程)和变质处理(影响生长过程)。

③微区成分扰动生核处理方法:向金属液中加入与金属液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类金属,造成一定的成分起伏,降低形核所需能量,提高形核率。

④动力学细化和物理处理方法:机械力或电磁力搅拌和震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