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粮食生虫发霉

防粮食生虫发霉
防粮食生虫发霉

防粮食生虫发霉

1、首先把买来的粮食(米、豆等),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四个小时,冻死虫卵。取一空塑料油桶洗净晾干,将冷冻好的粮食(米、豆等),罐装在干的塑料油桶内,盖好盖使飞虫不得入内。

2、已经生虫的,先把米放到冰箱里冻24小时,把米中的虫冻死,虫冻死后会变轻,淘米时死的米虫会漂起来,容易淘净,也可以把米中的死虫筛、簸出去。

3、将大米放入干净的容器内,用一酒瓶装100-200克白酒,开口埋入米中,瓶口略高于米面,将窗口密封,可防止大米生虫,切记容器口一定要封严。

4、在米缸底部放些生石灰(块灰)或草木灰,上铺塑料布,再倒入大米。或者在大米里放进一些大蒜瓣,这样可防止生虫。

5、将干海带放进大米缸里(缸用砖块垫起隔潮),可以杀虫和掏霉菌。方法是100公斤大米约放1公斤干海带,7天后可杀死96%以上粉螨和蛾类害虫,并吸收大米3%的水分。海带经短时间晾晒,就可排放出吸收的水分,这时再放入米缸中,仍可继续使用。此法无毒、无害、花钱少见效快,此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粮食的防虫。海带可以防止大米生霉。在100公斤大米中放1公斤海带,可杀死害虫、抑制霉菌。但海带每隔10天左右要取出10分钟后再放入大米中。一份海带可反复使用20余次。

6、无氧保存法:先将要存放的大米放在通风处摊开晾吹(注意不宜在阳光下曝晒)干透,然后将大米装入透气性较小的无毒(食品用)塑料口袋内(宜装满),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这样大米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7、花椒防虫保存法:花椒是一种自然抗氧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有驱虫作用。具体方法是将20至30粒花椒放在锅内,加适量水(以能湿透盛米口袋为宜)置炉火上煮出花椒香味后端锅离火,将盛米口袋放入花椒水中湿透后取出晾干,然后将大米倒入口袋内。另用纱布包几小包花椒,分放在米袋的上、中、底部,扎紧袋口,将米袋放在阴凉通风处,即可防止大米生虫。

8、用纱布包一些新花椒,放进米桶里能驱虫、防生虫。

9、将25-50克花椒,分成4-6份,分装小纱布袋中,放在米桶或米缸中间和四个角上,米就不会生虫了。

10、草木灰吸湿保存法:在盛米的缸底,铺上层草木灰(最好将草木灰装在纱布口袋内,放在缸底部),然后倒入晾干吹透的大米,并将米缸盖严,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即可保存较长时间。

大米生虫后怎么办?

伏天天气炎热潮湿,大米特别容易生虫,许多人一着急把大米放在阳光下曝晒,认为这样可以晒死虫子,使米不再受潮,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适得其反的。大米生虫后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正确除虫:

1、将生虫大米放在阴凉通风处,让虫子慢慢爬出,然后再筛一筛。

2、如果大米生虫较多,还可采用磷他锌加有机酸熏杀。具体做法如下:在凉台或闲置的房间内,把生虫的米连袋一起放在一密封性好的塑料袋中,即熏蒸袋,再在熏蒸袋内放一

只杯或婉,内放50克食醋;如果粮食不超过500千克,就将磷化锌一克用纸包好投入装醋的杯或碗中,无须搅动,立即密封熏蒸袋口。密封5-10天,便可将里面的害虫全部杀死。之后散气2-3天,取出醋水和残渣理掉。

3、如果生虫的大米不是很多,可将生虫的大米放在塑料袋里,把袋口扎紧,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48小时后取出,可杀死大米里的蛀虫。

如何能有效防止生虫?

大米久存易生蛀虫,故应随吃随买。大米买回后应装入米桶(缸),在米桶内放上四至五包花椒(每包用花椒十克,包袋用纱布制成),可以防蛀;也可以在米桶内放一只干净的酒瓶,酒瓶口高于米面,瓶内装上一百克白酒,也能防蛀;如果在米桶底部放些生石灰(生石灰上可盖塑料布,以隔开米和生石灰),或者在大米中混合放入一些大蒜瓣,都能防蛀虫。不管采用上述的何种方法,米桶盖一定要盖严。巧防大米生虫(1)在酒瓶中装上50克白酒,不盖盖儿,然后把装有酒的瓶子埋在米中,瓶口高出米面,将米袋封口。由于米的微弱呼吸,使空气越来越少,酒中挥发的乙醇有灭虫、杀菌作用,所以可以防止生虫。(2)先在锅里放适量的水,再取十几粒花椒放在锅里与水同煮,然后将布袋放入浸透,捞出晾干。装米时,用纱布缝几个小口袋装些花椒,分别放于米的下、中上部,扎紧布袋口,放于阴凉通风处,大米就不会生虫。(3)将大蒜分散地放几瓣在米中可起到同样的防蛀作用。大米:在大米中放少许海带可以防止大米霉变。但海带每隔10天左右要取出10分钟后再放入大米中。一份海带可反复使用20余次。不但可以抑制霉菌还可避免大米生虫。

大米能否放在冰箱内冷冻保存、

2012-09-02 19:02 匿名| 分类:生活常识| 浏览1063次

2012-09-02 20:19 提问者采纳能!不过不需时间太长的!!!放置时间较长的米在夏季最易生虫,而冬季生虫率较低。根据这种情况,将过冬后存放的剩余米,分别装入干净的口袋,分期分批送入冰箱冷冻室内使其经历24小时“寒冬'"折磨,如此处理后的米,在夏季到来后,都不易生虫!!!为了防止发霉,装袋的米——袋口扎紧、离地垫高存放在阴凉通风处,不能靠着墙,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提问者评价谢谢!

粮食生虫发霉

粮食生虫发霉 防粮食生虫发霉 1、首先把买来的粮食(米、豆等),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四个小时,冻死虫卵。取一空塑料油桶洗净晾干,将冷冻好的粮食(米、豆等),罐装在干的塑料油桶内,盖好盖使飞虫不得入内。 2、已经生虫的,先把米放到冰箱里冻24小时,把米中的虫冻死,虫冻死后会变轻,淘米时死的米虫会漂起来,容易淘净,也可以把米中的死虫筛、簸出去。 3、将大米放入干净的容器内,用一酒瓶装100-200克白酒,开口埋入米中,瓶口略高于米面,将窗口密封,可防止大米生虫,切记容器口一定要封严。 4、在米缸底部放些生石灰(块灰)或草木灰,上铺塑料布,再倒入大米。或者在大米里放进一些大蒜瓣,这样可防止生虫。 5、将干海带放进大米缸里(缸用砖块垫起隔潮),可以杀虫和掏霉菌。方法是100公斤大米约放1公斤干海带,7天后可杀死96%以上粉螨和蛾类害虫,并吸收大米3%的水分。海带经短时间晾晒,就可排放出吸收的水分,这时再放入米缸中,仍可继续使用。此法无毒、无害、花钱少见效快,此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粮食的防虫。海带可以防止大米生霉。在100公斤大米中放1公斤海带,可杀死害虫、抑制霉菌。但海带每隔10天左右要取出10分钟后再放入大米中。一份海带可反复使用20余次。 6、无氧保存法:先将要存放的大米放在通风处摊开晾吹(注意不宜在阳光

下曝晒)干透,然后将大米装入透气性较小的无毒(食品用)塑料口袋内(宜装满),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这样大米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7、花椒防虫保存法:花椒是一种自然抗氧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有驱虫作用。具体方法是将20至30粒花椒放在锅内,加适量水(以能湿透盛米口袋为宜)置炉火上煮出花椒香味后端锅离火,将盛米口袋放入花椒水中湿透后取出晾干,然后将大米倒入口袋内。另用纱布包几小包花椒,分放在米袋的上、中、底部,扎紧袋口,将米袋放在阴凉通风处,即可防止大米生虫。 8、用纱布包一些新花椒,放进米桶里能驱虫、防生虫。 9、将25-50克花椒,分成4-6份,分装小纱布袋中,放在米桶或米缸中间和四个角上,米就不会生虫了。 10、草木灰吸湿保存法:在盛米的缸底,铺上层草木灰(最好将草木灰装在纱布口袋内,放在缸底部),然后倒入晾干吹透的大米,并将米缸盖严,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即可保存较长时间。 大米生虫后怎么办? 伏天天气炎热潮湿,大米特别容易生虫,许多人一着急把大米放在阳光下曝晒,认为这样可以晒死虫子,使米不再受潮,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适得其反的。大米生虫后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

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

饲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饲料储存周期延长,饲料霉变问题成为夏季困绕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危害动物健康从而危害人类食品安全。为了防止饲料霉变,各厂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霉变原因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原料验收入库到饲料成品到达养殖现场整个物流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有可能发生霉变。下面就每一个环节可能引起霉变的因素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分别加以分析: 一、原料的验收入库和仓储: 原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严重的饲料质量问题几乎都与原料有关。饲料原料中允许一定量的水分、霉菌和仓虫存在,但是数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数量后,原料的价值迅速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原料霉变。变质的原料被生产成饲料后容易诱发霉变,即使饲料不发生霉变也会影响饲料的卫生指标和适口性。因此在原料的验收入库和仓储环节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1、原料在采购前,除检测其营养指标之外,还应控制原料的水分、微生物指标和仓虫的种类数量。 水分是霉菌生长繁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一般玉米、稻谷、麦类等原生态谷物的水分应不高于14%;大豆、次粉、糠麸类、豆粕等的水分应低于13%;棉粕、菜粕、花生粕、鱼粉、肉骨粉、骨粉等的水分应小于12%。水分超标的原料不耐储存,容易发霉。对于棉粕、菜粕等经加工过的原料还需要关注局部水分有无超标,因为即使平均水分很低但由于生产厂家的工艺缺陷等原因常造成局部水分超标产生结块进而霉变。 可以通过霉菌检测了解原料中的霉菌总数是否超标。对于没有条件进行霉菌检测的企业,可通过了解原料的生产日期、生产工艺、贮存条件;观察原料的颜色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结团现象;用嗅觉判断原料的气味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用手或温度计测定原料是否有发热现象等措施来判断原料是否发生霉变。 在夏季仓虫不仅是某些储存原料损耗加大的直接原因,而且它们在生长发育、繁殖和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会严重污染粮食。更为严重的是,仓虫的活动会导致原料发热,招致微生物的滋生与发展,引发或加速霉变。在仓虫中以螨虫对霉变的影响最大。螨虫属蜱螨目,粉螨科;不完全变态类型,体躯微小人们肉眼难以发现。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螨虫通常在谷物、饲料中以及在运输、加工设备中大量繁殖,极易引发霉变。饲料中生长螨虫也已成为客户对加工厂饲料投诉的理由之一,所以要监测和控制仓虫的数量特别是螨虫的情况。拒收被螨虫污染的原料。 2. 加强原料入库后的储存管理 水分、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霉菌和仓虫繁殖的主要因素。原料入库时,应按不同品种、批次分开码堆,粮垛码堆不宜过高过大,堆与墙、堆与堆之间留有20~50cm左右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长期储存的季节性原料或吸湿性强的

论构成粮食霉变的要素及控制方法(一)

论构成粮食霉变的要素及控制方法(一) 【论文关键词】粮食霉变;环境因素;控制方法 【论文摘要】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由于霉变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微生物、粮食品质和环境条件是构成粮食霉变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止和减少微生物污染;提高粮食质量使之具有抗霉 能力;控制环境条件的水分、温度和气体成分,是粮食防霉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 微生物在粮食上生长繁殖,使粮食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造成粮食品质变劣的现象称为粮食霉变。 粮食在收获后的储藏过程中,由于自然或技术的原因所造成的损耗是十分惊人的。据报道,世界上每年平均有2%的粮食谷物由于霉变而不能食用,这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霉变的粮食还可以产生真菌毒素,引起人畜食用后中毒或致癌。 粮食霉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内在和外部因素,它与粮食的品质、微生物在粮食中的代谢作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微生物、粮食品质和环境条件是构成粮食霉变的主要因素。 一、微生物是构成粮食霉变的前提 微生物具有形体小、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代谢强度高等特点。在粮食自田间生长到收获储藏、加工、运输的过程中,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可以从不同的来源地,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不断地聚集到粮食及其制品上来。这些在一定条件下寄附在粮食及其制品上的微生物群,称为粮食微生物区系。包括田间真菌和储藏真菌。田间真菌是个相对的区域性概念,包括一切能在田间感染粮食的真菌。一般是湿生性菌类,生长最低湿度均在RH90%以上,他们主要是半寄生菌,其典型代表是交链孢霉,此外还有蠕孢霉、芽枝霉、弯孢霉、黑孢霉等。储藏真菌,大都是在粮食收获后感染和侵害粮食的腐生真菌。这类霉菌很多,但危害最严重且普遍的是曲霉和青霉。它们所要求的最低生长湿度都在RH90%以下,一些干生性的曲霉可以在RH65%~70%时生长。 由于粮食微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不论田间或仓库、土壤或空气和水、农具和仓具等一切空间和物体上,几乎都是粮食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因此,在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流通环节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粮食清理,尽量防止、减少微生物污染,控 制微生物区系的扩展,是粮食防止霉变的首要环节。 二、粮食是构成霉变的基础 微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从环境中分解和吸收营养物质,用以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并获得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粮食就是微生物天然的营养库。虽然各种粮食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微生物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在粮食及制品中几乎都有。所以,粮食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这正是在发酵工业中,常以粮食及副产品为原料的原因。但在粮食储藏或食品保藏中, 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粮食及其制品便构成了微生物营养代谢和导致霉变的基础。 因此,要收购颗粒饱满、完整、无虫、无病、干燥纯净的高品质粮食,努力保护粮食的完整度和生活力,增强粮食自身的抗霉、防霉能力。好的粮质是储粮安全的基本条件。 三、环境条件是构成粮食霉变的关键 一般粮食都带有微生物,但不一定发生霉变,因为除了健全的粮食对微生物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外,储粮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决定粮食霉变与否的关键。环境条件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时,微生物才可能生长繁殖,霉变才可能发生。 影响微生物的环境条件很多,主要是水分、温度和气体成分。其中水分最重要。 1、水分 水是微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水不仅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参与代谢作用,而且是各种生化反应的媒介,此外,水还有调节渗透压和温度的功能。在过于干燥的环境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

粮食保管常见问题处理

1 2主要内容 3一、粮堆结露的问题 1、导致粮堆结露的原因 ·主要是环境有温差存在,当粮堆温度受低温条件的影响,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 到饱和状态时,水分子就会在粮粒表面结成液体水。 4一、粮堆结露的问题 2、储粮结露的类型 ·①粮堆表层结露:发生在季节转换时期,如秋冬季节,粮温高于气温,粮堆内 热空气上升,遇冷粮面,便发生结露。结露部位一般在粮面下5~30cm处, 其中以5~15cm粮层最严重。 在春末夏初,低温粮进入高温季节时,外温高,粮温低,外界热空气 与粮面接触时容易发生粮堆表层结露(南方潮湿地区常见)。 5一、粮堆结露的问题 2、储粮结露的类型 ·②粮堆内部结露:主要是由于在粮堆内不同部位出现较大温差造成的,在粮堆 气流的作用下,易使低温部位湿度增大,产生结露。 如:粮堆生物体呼吸旺盛局部粮温过高,外温影响粮堆出现严重粮温 分层现象,部分高温粮或低温粮混入粮堆。 6一、粮堆结露的问题 2、储粮结露的类型 ·③粮堆底层结露:主要是热粮入仓遇到冷的地坪、墙壁、柱石等,因温差而引 起结露。 ·④密封储藏的粮堆结露:采用薄膜等密封粮堆时,在密闭膜的内外只要有温差 出现,达到露点,会发生结露。 如:薄膜外高温时,产生外结露;薄膜内粮温高时,产生内结露。 7一、粮堆结露的问题 2、储粮结露的类型 ·⑤机械通风所导致的结露:冬季通风时,冷空气穿过粮堆遇到粮堆热气流产生 内结露,或冷空气穿过粮堆时与热粮进行热效换,空气被加热,热空气遇到冷 的物体表面,热气凝结成液态水回流至粮堆。 夏季通风时,热空气穿过粮堆遇到粮堆冷心低温粮产生外结露。 8一、粮堆结露的问题 2、储粮结露的类型 ·⑥其它情况下的粮堆结露:在下述情况下产生的结露,一是在通风不合理造成 粮堆局部温差过大,而结露;二是仓房密闭性能差,外部湿热空气进入粮堆, 引起结露;三是在通风管道周围等地方,温差较大而结露;四是地下仓或低温 仓夏季开仓出粮时,外热空气与到内冷粮,产生结露。

防粮食生虫发霉

防粮食生虫发霉 1、首先把买来的粮食(米、豆等),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四个小时,冻死虫卵。取一空塑料油桶洗净晾干,将冷冻好的粮食(米、豆等),罐装在干的塑料油桶内,盖好盖使飞虫不得入内。 2、已经生虫的,先把米放到冰箱里冻24小时,把米中的虫冻死,虫冻死后会变轻,淘米时死的米虫会漂起来,容易淘净,也可以把米中的死虫筛、簸出去。 3、将大米放入干净的容器内,用一酒瓶装100-200克白酒,开口埋入米中,瓶口略高于米面,将窗口密封,可防止大米生虫,切记容器口一定要封严。 4、在米缸底部放些生石灰(块灰)或草木灰,上铺塑料布,再倒入大米。或者在大米里放进一些大蒜瓣,这样可防止生虫。 5、将干海带放进大米缸里(缸用砖块垫起隔潮),可以杀虫和掏霉菌。方法是100公斤大米约放1公斤干海带,7天后可杀死96%以上粉螨和蛾类害虫,并吸收大米3%的水分。海带经短时间晾晒,就可排放出吸收的水分,这时再放入米缸中,仍可继续使用。此法无毒、无害、花钱少见效快,此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粮食的防虫。海带可以防止大米生霉。在100公斤大米中放1公斤海带,可杀死害虫、抑制霉菌。但海带每隔10天左右要取出10分钟后再放入大米中。一份海带可反复使用20余次。 6、无氧保存法:先将要存放的大米放在通风处摊开晾吹(注意不宜在阳光下曝晒)干透,然后将大米装入透气性较小的无毒(食品用)塑料口袋内(宜装满),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这样大米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7、花椒防虫保存法:花椒是一种自然抗氧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有驱虫作用。具体方法是将20至30粒花椒放在锅内,加适量水(以能湿透盛米口袋为宜)置炉火上煮出花椒香味后端锅离火,将盛米口袋放入花椒水中湿透后取出晾干,然后将大米倒入口袋内。另用纱布包几小包花椒,分放在米袋的上、中、底部,扎紧袋口,将米袋放在阴凉通风处,即可防止大米生虫。 8、用纱布包一些新花椒,放进米桶里能驱虫、防生虫。 9、将25-50克花椒,分成4-6份,分装小纱布袋中,放在米桶或米缸中间和四个角上,米就不会生虫了。 10、草木灰吸湿保存法:在盛米的缸底,铺上层草木灰(最好将草木灰装在纱布口袋内,放在缸底部),然后倒入晾干吹透的大米,并将米缸盖严,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即可保存较长时间。 大米生虫后怎么办? 伏天天气炎热潮湿,大米特别容易生虫,许多人一着急把大米放在阳光下曝晒,认为这样可以晒死虫子,使米不再受潮,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适得其反的。大米生虫后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正确除虫: 1、将生虫大米放在阴凉通风处,让虫子慢慢爬出,然后再筛一筛。 2、如果大米生虫较多,还可采用磷他锌加有机酸熏杀。具体做法如下:在凉台或闲置的房间内,把生虫的米连袋一起放在一密封性好的塑料袋中,即熏蒸袋,再在熏蒸袋内放一

粮食发热的紧急处理及霉变预防措施

粮食发热的紧急处理及霉变预防措施 粮食在储藏期处于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粮食、害虫、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温度、水分、气体)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通常我们储粮管理就是通过控制粮堆的非生物因素来达到抑制微生物活动、杀死害虫、控制粮食自身生理的目的,以确保储粮安全,延缓储粮品质的陈化。在储粮管理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检测温度,即通过温度反映储粮的安全与否,温度反应粮堆中热量的多少。 只有清楚地了解认识粮堆中的热源,才能正确地分析粮堆的温度是否正常,进而准确地判断储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将储粮霉变消除在储粮发热的萌芽阶段。 1粮堆热源分析 1. 1外界气温、入库时间、仓房特点等因素带给储粮的热 这部分热是粮堆的基础温度,它与当地的气候、仓房的特点、入库时间等外界因素有关,分析这部分温度关键是要掌握本地区的气象资料、本仓房及粮食的基础资料。比如:仓房所在的地理位置,一年四季气温变化的规律,粮食是冬季入库,还是夏季入库等,根据仓房不同特点,比如:隔热仓、高大平房仓、苏式仓、房式仓、窑洞仓等受气温变化的规律,将仓温变化绘制成图。将每次查得的每杆点粮温,每层变化规律与气温、仓温以及粮温的历史资料认真地对照分析,找出粮温异常的杆点,并扦样进行进一步检查,寻找粮温异常的原因。粮温检测是储粮管理的基础工作,要求检测数据准确,分析数据细心、认真,不放过一个可疑点。 1.2粮食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热 呼吸是储粮的基础生理,在正常的粮食储藏过程中,主要以有氧呼吸为主,其反应式如下: C6H12O6+6O2=6CO2+6H2O+2822kJ 由此可以看出粮食呼吸过程中有水和热产生,也就是粮食强烈呼吸会使粮堆温度升高,水分增加,并促进粮堆中有害生物的滋长,促使储粮自身发生劣变。 1.3 粮堆滋生害虫产生的热 当粮堆中害虫大量生长繁殖时,特别是谷蠢、玉米象等害虫,除害虫本身对粮食危害外,还会引起粮堆温度升高,水分增加(有时水分不增加),这又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使粮温进一步升高,并引起粮食霉变。对干燥粮食,在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害虫的繁殖产生的热是粮堆发热的主要原因。若粮堆发热由此引起,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杀治害虫。 1.4 粮堆中微生物产生的热 引起粮食发热的微生物以曲霉和青霉的活动释放的热能为主,这部分热能是粮堆中生物热的主要来源,据资料报道:水分在 17.9%的小麦其自身呼吸强度为6.9mg,而小麦上的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却高达93.6mg,

引起食物霉变的微生物及其防治

引起食物霉变的微生物及其防治 食物腐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特别是炎热潮湿的夏天, 食物更易腐败变质, 尤其是含水分较多的食物, 如鱼、肉、蛋、蔬菜等, 往往在短期内就会发臭、发酵、发霉等, 人吃了这种变质的食物会引起不适或中毒。通常引起食物腐败变质有如下几种原因: 一 是微生物的作用,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细菌的作用; 二是食物中的各种酶类; 三是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通常情况下, 食物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在阴雨绵绵、湿度高、气温低的时候,许多食品很容易一下多出了一层毛毛的物品。这一切都是霉菌作的孽。它生长於面包、皮革、果皮和衣类,可引起水果、蔬菜、谷物及食品的腐败变质,有些种及菌株同时还可产生毒素。种类很多,约有150多种。孢子多呈青绿色,所以称青霉菌。青霉菌的孢子著於孢子梗上,呈串状排列,称分生孢子 1.青霉属(Penicillium) 青霉菌常青霉的菌丝体无色或浅色,多分枝并具横隔。由菌丝发育成为具有横隔的分生孢子梗,顶端经过1~2次分支,这些分枝称为副枝和梗基,在梗基上产生许多小梗,小梗顶端着生成串的分生孢子,这一结构称为帚状体。分生孢子可有不同颜色,如青、灰绿、黄褐色等,帚状体有单轮生、对称多轮生、非对称多轮生。青霉中只有少数种类形成闭囊壳,产生子囊孢子。 青霉分布广泛,种类很多,常见种类如岛青霉(P.islandicum)、桔青霉(P.citrinum)、黄绿青霉(P.citreo-viride)、红色青霉(P.rubrum)、扩展青霉(P.expansum)、圆弧青霉、纯绿青霉、展开青霉(P.patulum)、斜卧青霉(P.decumbens)等。 2. 曲霉属(Aspergillus) 曲霉也是重要的食品污染霉菌,可导致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有些种还产生毒素。曲霉具有发达的菌丝体,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其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梗不分枝,顶端膨大呈球形或棒槌形,称顶囊。顶囊上辐射着生一层或二层小梗,小梗顶端着生一串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不同颜色,如黑色、褐色、黄色等。曲霉的有性世代产生闭囊壳,内含多个圆球状子囊,子囊内着生子囊孢子。曲霉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对有机质分解能力很强。曲霉属中有些种如黑曲霉(A.niger)等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曲霉属中可产生毒素的种有黄曲霉(A.flavus)、赫曲霉(A.ochraceus)、杂色曲霉(A.versicolor)、烟曲霉、构巢曲霉(A.nidulan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等。3.镰刀菌属(Fusarium) 镰刀菌属包括的种很多,其中大部分是植物的病原菌,并能产生毒素。该属的气生菌丝发达或不发达,分生孢子分大小两种类型,大型分生孢子有3~7个隔,产生在菌丝的短小爪状突起上,或产生在粘孢团中,形态多样,如镰刀形、纺锤形等。小型分生孢子有1~2个隔,产生在分生孢子梗上,有卵形、椭圆形等形状。气生菌丝、粘孢团、菌核可呈各种颜色,并可将基质染成各种颜色。 如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三线镰刀菌(F.trincintum)、玉米赤霉、梨孢镰刀菌(F.poae)、无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F.sparotrichioides)、木贼镰刀菌、窃属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等。 4.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交链孢霉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有些是植物病原菌,可引起果蔬的腐败变质,产生毒素。 菌丝有横隔,匍匐生长,分生孢子梗较短,单生或成丛,大多不分枝。分生孢子梗顶端生长分生孢子,其形状大小不定,形态为桑椹状,也有椭圆形和卵圆形,其上有纵横隔膜、顶端延长成喙状,多细胞。孢子褐色,常数个连接成链。尚未发现有性世代。

粮食霉变

粮食霉变 微生物在粮食上生长繁殖,使粮食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造成粮食品质变劣的现象称为粮食霉变。 霉变的发展过程包括初发阶段——升温、生霉阶段——高温、霉烂阶段。粮食中的霉菌生长繁殖,分解利用粮粒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旺盛的代谢作用,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和热量,造成粮堆或其局部温度不正常升高,使粮食食品迅速劣变 1、微生物是构成粮食霉变的前提 2、粮食是构成霉变的基础 3、环境条件是构成粮食霉变的关键 一,环境因素 水分 水是微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水不仅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参与代谢作用,而且是各种生化反应的媒介,此外,水还有调节渗透压和温度的功能。在过于干燥的环境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储粮环境的水分条件,包括大气湿度、仓房湿度、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其中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对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细菌和酵母菌对水分要求较高,而许多霉菌对环境水分要求不高,所以,对储粮来说霉菌的危害远比细菌和酵母菌大的多。 干生性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65%左右,与之相平衡的粮食水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水分”。这种水分含量因粮种而不同,谷类粮食水分为13%左右,豆类水分为12%左右,油料水分为6%~8%。在这种低值水分条件下,微生物难 以生长为害。因此,控制环境的水分条件,保持干燥,是粮食防霉的首要关键。如果粮食含水量小于13%,玉米小于12.5%,花生小于80%,霉菌就不能繁殖。粮食水分粮食安全储藏期 12-15.5 八到12个月18.5-20 一到四个月 15.5-17.5 六到十个月23-25 0.25至0.5个月17.5-18.5 四到六个月20-23 0.5到2个月 主要粮食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和粮食水分 菌类水分相对湿度小麦玉米高粱大豆 刺孢曲霉12.0-12.5 12.5-13.0 9.0-10.5 62% 嗜盐曲霉13.0-13.5 13.5-14.0 11.5-12.0 68% 局限曲霉13.5-14.5 14.0-14.5 12.0-12.5 70%-75% 灰绿曲霉14.0-14.5 14.5-15.0 12.5-13.0 73% 白曲霉15.0-15.5 16.0-16.5 14.5-15.0 75%-80% 棕曲霉15.0-15.5 16.0-16.5 14.5-15.0 77%-80% 黄曲霉18.0-18.5 19.0-19.5 17.0-17.5 78%85% 青霉16.5-19.0 17.0-19.5 16.0-18.5 80%90%

粮食的保管

结露是如何产生的 粮堆结露是由于粮堆与外界存有较大温差造成粮堆内部湿度增加,在粮粒表面凝结成小水珠的现象。 结露.形成以后,粮堆易发生板结,局部发热现象。结露部位多发生在粮堆的顶部表层下30厘米左右以 及阴冷空隙等部位。粮食结露大多发生在气温骤然变化的季节,如春季和秋季。 结露对粮食安全储藏有何关系 粮食结露后,水分增加,呼吸加强,为仓虫、螨虫、微生物生长大开绿灯,造成粮食发热、霉变、发芽等 不堪设想的损失。所以粮食在储藏期间,要特别当心,防止结露. 防止粮食结露的方法有哪些 防止粮食结露的办法,关键在于尽量降低粮食的水分,减小粮堆各部位之间的温差,另外改善储藏条 件,加强隔热、防潮性能等措施,都是防止结露的有效方法。一般采用合理的通风,配合翻动粮面,将结 露点粮食单独码放处理。可取得一定的散温效果。 粮食发热的原因和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储藏粮食的温度随着气温和粮食存储仓温的升降而变化。若上升太快,或该降不降, 破坏了粮堆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平衡,就是发热现象。在发热过程中,有的粮食的粮温上发热上升的粮温 与粮食水分高低密切相关. 散装粮食发热的规律 秋冬季节多从粮堆的中下层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夏季多从朝阳靠墙面的上层开始,以后再逐

渐向内发展;因漏雨或吸湿而引起的发热,则多从粮面、仓墙四周、地坪等返潮部位开始然后再向粮堆内 部及中下层发展 囤装粮食发热的规律 囤装粮食多由于收购时候水分的不均匀.在加上顶部的防雨没有做好防水,以及囤墙壁只有用苇席围护 没有防雨彩条布做防护.气候的不稳定.粮食外温于内温的差异.随着雨季的来临造成粮食吸潮以及雨水的进 入.其中主要发生在粮食的顶部30厘米以下以及囤壁等部位. 库存粮食发热的类型有哪些 1局部发热:一般是由于干、潮粮混存,仓库顶部漏雨,仓库墙壁渗水,虫害严重,自动形成杂质区等情 况引起的。 2上层发热:由于季节转换,气候变化,粮堆温差过大,形成结露而引起的。发热部位多在粮面以下15— 30公分处 3下层发热:仓库地面返潮或铺垫不好,使下层粮食受潮而引起发热,粮食烘干后,未经冷却就直接将水 稻进仓储存遇到冷的地面,也会发生结露,引起发热. 4垂直发热:在仓库贴墙、或水泥柱接壤处或格子仓周围,由于温差过大而引起垂直发热。壁周围渗水浸 潮而引起。

关于粮食霉变

霉变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由于霉变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微生物、粮食品质和环境条件是构成粮食霉变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止和减少微生物污染;提高粮食质量使之具有抗霉能力;控制环境条件的水分、温度和气体成分,是粮食防霉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 微生物在粮食上生长繁殖,使粮食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造成粮食品质变劣的现象称为粮食霉变。 粮食在收获后的储藏过程中,由于自然或技术的原因所造成的损耗是十分惊人的。据报道,世界上每年平均有2%的粮食谷物由于霉变而不能食用,这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霉变的粮食还可以产生真菌毒素,引起人畜食用后中毒或致癌。 粮食霉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内在和外部因素,它与粮食的品质、微生物在粮食中的代谢作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微生物、粮食品质和环境条件是构成粮食霉变的主要因素。 一、微生物是构成粮食霉变的前提 微生物具有形体小、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代谢强度高等特点。在粮食自田间生长到收获储藏、加工、运输的过程中,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可以从不同的来源地,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不断地聚集到粮食及其制品上来。这些在一定条件下寄附在粮食及其制品上的微生物群,称为粮食微生物区系。包括田间真菌和储藏真菌。田间真菌是个相对的区域性概念,包括一切能在田间感染粮食的真菌。一般是湿生性菌类,生长最低湿度均在RH 90%以上,他们主要是半寄生菌,其典型代表是交链孢霉,此外还有蠕孢霉、芽枝霉、弯孢霉、黑孢霉等。储藏真菌,大都是在粮食收获后感染和侵害粮食的腐生真菌。这类霉菌很多,但危害最严重且普遍的是曲霉和青霉。它们所要求的最低生长湿度都在RH 90%以下,一些干生性的曲霉可以在RH 65%~70%时生长。 由于粮食微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不论田间或仓库、土壤或空气和水、农具和仓具等一切空间和物体上,几乎都是粮食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因此,在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流通环节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粮食清理,尽量防止、减少微生物污染,控制微生物区系的扩展,是粮食防止霉变的首要环节。 二、粮食是构成霉变的基础 微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从环境中分解和吸收营养物质,用以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并获得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粮食就是微生物天然的营养库。虽然各种粮食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微生物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在粮食及制品中几乎都有。所以,粮食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这正是在发酵工业中,常以粮食及副产品为原料的原因。但在粮食储藏或食品保藏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粮食及其制品便构成了微生物营养代谢和导致霉变的基础。 因此,要收购颗粒饱满、完整、无虫、无病、干燥纯净的高品质粮食,努力保护粮食的完整度和生活力,增强粮食自身的抗霉、防霉能力。好的粮质是储粮安全的基本条件。 储粮环境的水分条件,包括大气湿度、仓房湿度、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其中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对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细菌和酵母菌对水分要求较高,而许多霉菌对环境水分要求不高,所以,对储粮来说霉菌的危害远比细菌和酵母菌大的多。 干生性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65%左右,与之相平衡的粮食水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水分”。这种水分含量因粮种而不同,谷类粮食水分为13%左右,豆类水分为12%左右,油料水分为6%~8%。在这种低值水分条件下,微生物难以生长为害。因此,控制环境的水分条件,保持干燥,是粮食防霉的首要关键。 2、温度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所以,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存亡的重要环境因子之 一。微生物对环境温度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最适温度下,微生物生长旺盛、繁殖迅速,当超过最低或最高温度界限时,微生物代谢,氧是其呼吸作用必须的条件。粮堆中氧气的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影响。

浅谈粮食发热霉变的应对措施

浅谈粮食发热霉变的应对措施 我国粮食在储藏期间的损耗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粮食保管期间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而对粮食发热霉变的应对措施更是重中之重。 对于粮食这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应掌握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在储粮管理上就是通过它来进行控制粮堆的非生物因素,以达到抑制微生物活动、控制粮食自身生理,确保储粮安全。在储粮管理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检测温度,即通过温度反映储粮的安全与否。 只有清楚认识粮堆中的热源,才能正确地分析粮堆的温度是否正常,进而将储粮发热霉变消除在萌芽阶段。 一、粮堆发热霉变分析 1.外界气温、入库时间、仓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粮堆的基础温度与当地的气候、仓房的环境、入库时间等外界因素有关。掌握本地区的气象资料、本仓房及粮食的基础资料,以对粮堆的基础温度有一个规律性的了解。掌握仓房所在的地理位置,一年四季气温变化的规律,粮食是冬季入库还是夏季入库等受气温变化的规律,并将粮食温度变化绘制成图以作参考。将每次查得的每杆每点粮温,每层变化规律与气温、粮仓温度以及粮温的历史资料认真地对照分析,找出粮温异常的杆点,并进一步检查,寻找粮温异常的原因。 2.粮食呼吸作用的影响 呼吸是储粮的基础生理,在正常的粮食储藏过程中,主要以有氧呼吸为主,在有氧呼吸中产生水和热,也就是粮食强烈呼吸会使粮堆温度升高,水分增加,并促进粮堆中有害生物的滋长,促使储粮自身发生劣变。 3.粮堆滋生害虫产生的热 当粮堆中害虫大量生长繁殖时,特别是谷蠢、玉米象等害虫,除害虫本身对粮食危害外,还会引起粮堆温度升高,并常常伴随水分增加,而这又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有利条件,进而使粮温进一步升高,结果引起粮食发热霉变。 对干燥粮食,在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害虫繁殖产生的热是粮堆发热的主要原因。若粮堆发热由此引起,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4.粮堆中微生物产生的热 引起粮食发热的微生物以曲霉和青霉为主,它们的活动释放大量热能,这部分热能是粮堆中生物热的主要来源。据报道:粮食上的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为粮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