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
机场导航台设备监控系统的改造设计
![机场导航台设备监控系统的改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140840852458fb770b56ca.png)
机场导航台设备监控系统的改造设计摘要:在现代机场的基础建设当中,对于机场导航台设备监控系统来说还是存在某些功能上的不足,所以对机场导航台监控系统的改造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键词:机场导航台设备监控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远程网络监控前,我国的各大机场几乎都配备了导航台及其相关的设施。
然而,对于导航台的的监控系统来说,却只有某些大型机场完全具备了较高科技含量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导航台的监控系统。
而对于那些中小型的机场来说,对于导航台的监控唯有用机场的工作人员和导航台的值班人员通过电话来取得联系来得到相关设备的运行状况。
这样来对机场导航台进行监控,不仅无法及时了解导航台各个设备的详细信息,而且还会因此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设备故障信息而延误航班,或者即使导航台整个系统的监控、调度和维护工作不能及时运作,又浪费人力以及时间和物力。
所以,对于以上的状况来说,应该对机场导航台来进行自动化和科技化的重新改造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用集中监控系统来进行机场导航台的监控,同时也可以利用GSM网络或专线网络来集中对导航台监控设备进行控制,并且在导航台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远程网络系统来发送消息到相关工作人员的手机上。
这两种改造设计导航台监控系统的方法目前在机场监控中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和普及。
机场导航台设备监控系统的简介为导航台?导航台即是指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来检测和确定飞机的飞行位置,并引导飞机按照原定的正确航线飞行的地面的基站或站台。
导航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来测定飞机飞行的距离,方向,航速等相关导航参量,并依此来为正在飞行的航班进行导航,以确保飞机飞行的正确航向。
所谓的导航台监控系统就是指对机场导航台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监控和故障检测的系统,这种系统对于确保导航台的正常工作来说十分重要。
在一方面,对机场导航台进行监控不仅确保了导航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机场的导航设备的准确性,在另一方面,对导航台进行监控也就意味着对正常飞行的航班进行空中交通指挥,来确保空中交通的秩序,也为飞行员以及乘客的生命负责。
塔台在生活中的作用
![塔台在生活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b2ac1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b.png)
塔台在生活中的作用
塔台在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塔台是航空、海运和陆上交通运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设施,它能够提供实时的通讯和导航服务,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在航空交通领域,塔台是控制飞机起降、调度航班的中心。
塔台的控制员通过雷达监测飞机位置和高度,指挥飞机的起降和行驶路线,保持飞机之间的安全距离。
塔台不仅确保了飞机的安全起降,还为机组人员提供了准确的天气和飞行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在海运领域,塔台是港口的核心设施。
塔台的控制员通过雷达和通讯设备监测船只的位置和航向,指挥船只的进出港口和停靠码头,确保船只之间的安全距离。
塔台还为船员提供了天气、潮汐和海况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航行决策。
在陆上交通领域,塔台是火车站和地铁站的重要设施。
塔台的控制员通过监测列车位置和速度,调度列车的进出站和行驶路线,保证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塔台还为乘客提供了准确的列车时刻表和到站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旅行计划。
总之,塔台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它能够提供实时的通讯和导航服务,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无论是航空、海运还是陆地交通,都离不开塔台这个重要的设施。
- 1 -。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2部分: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2部分:甚高频全向信标(VOR)](https://img.taocdn.com/s3/m/55c2bbe3a2161479161128e8.png)
MH/T4006.2 - 1998航空无线电导航设施第 2 部分;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甚高频全向信标设施的通用技术要求,它是民用航空甚高频全向信标拟订规划和更新、设计、制造、查验以及运转的依照。
本标准合用于民用航空行业各种甚高频全向信标设施。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括的条则,经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的条则。
本标准第一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订正,使用本标准的条方应商讨使用以下要求最新的版本的可能性。
GB6364 - 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MH/T4003 - 199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束雷达站设置场所规范中公民用航空通讯导航设施运转保护规程(1985 年 10 月版)国际民用航空条约附件十航空电信(第一卷)(第4版1985 年 4 月)国际民航组织8071 文件无线电导航设施测试手册(第 3 册1972 年)3定义本标准采纳以下定义。
3.1 甚高全向信标very high frequency omnidirectional range(VOR)一种工作于甚高频波段,供给装有相应设施的航空器相关于该地面设施磁方向信息的导航设施。
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doppler VOR (DVOR )利用多普勒原理而产生方向信息的甚高频全向信标。
基准相位 reference phase甚高频全向信标辐射的两个30Hz 调制信号中的一个调制信号的相位与察看点的方向角没关。
3.4 可变相位variable phase甚高频全向信标辐,射的两个 30Hz 调制信号中的一个调制信号的相位与察看点的方向角相关,在同一时辰的不一样方向上,该调制信号的相位不一样。
4一般技术要求4.1 用途甚高频全向信标是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近程导航设施,它供给航空器相关于地面甚高频全向信标台的磁方向。
详细作用以下:a)利用机场范围内的甚高频全向信标,保障飞机的出入港;b)利用两个甚高频全向信标台,能够实现直线地点线定位;c)利用航路上的甚高频全向信标,保证飞机沿航路飞翔(甚高频全向信标常和测距仪配合使用,形成极坐标定位系统,直接为民航飞机定位);d)甚高频全向信标还能够作为仪表着陆系统的协助设施,保障飞机安全着陆。
导航系统无线电导航
![导航系统无线电导航](https://img.taocdn.com/s3/m/11d8946d1a37f111f0855b8d.png)
2021年2月26日
23
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EHSI的指示
2021年2月26日
24
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2021年2月26日
25
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VOR系统概念
地面台与机载设备配合提供飞机相对地面台及地面台相对飞机的方 位角的系统。
磁航向、飞机的磁方位、VOR方位、相对方位
2021年2月26日
50
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ADF指示器
RMI
EFIS
2021年2月26日
51
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仪表着陆系统(ILS)
2021年2月26日
52
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仪表着陆系统---ILS
1. 作用:使用地面台和机载设备,能够对飞机进近到跑 道提供水平、垂直和距离引导。
2. 系统组成:2021源自2月26日26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VOR的功用:测量飞机磁方位QDR。
VOR系统的组成
地面设备
航路VOR台(A类)
终端VOR台(B类)
机载VOR设备: 控制盒、天线、接收机和指示器
2021年2月26日
27
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航路VOR台(A类) 频率112.00——118.00MHZ(频率间隔50KHZ),功率
➢ 机载设备
定向接收机、控制盒、方位指示器、环形大线和垂直天线。
➢ 选用中长波的原因
ADF定向主要使用地面波(天波,由于电离层变化,不稳定), 中长波地波衰减少。
2021年2月26日
8
传统导航—无线电导航
浅谈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雷电防护系统赵鹏
![浅谈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雷电防护系统赵鹏](https://img.taocdn.com/s3/m/5083f7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e.png)
浅谈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雷电防护系统赵鹏发布时间:2023-06-18T10:13:57.902Z 来源:《中国教工》2023年7期作者:赵鹏[导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导航技术愈发先进,但与此同时,电路敏感度却日益提高,如果在运作期间,没有与之对应的雷电脉冲防护措施,势必会影响导航技术的发展步,为此,雷电防护工作势在必行。
基于此,本文以机场通信导航台站常受雷电影响为切入点,在明确雷电类型及侵入途径后,制定内外联动的雷电防护系统,望能借助有效分析,保障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稳定运行。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 618100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导航技术愈发先进,但与此同时,电路敏感度却日益提高,如果在运作期间,没有与之对应的雷电脉冲防护措施,势必会影响导航技术的发展步,为此,雷电防护工作势在必行。
基于此,本文以机场通信导航台站常受雷电影响为切入点,在明确雷电类型及侵入途径后,制定内外联动的雷电防护系统,望能借助有效分析,保障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稳定运行。
关键词:机场;通信导航台;雷电防护系统引言: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使用,可使航空系统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但据统计,诸多机场通信导航台依旧常受雷击影响,致使通信导航系统稳定性遭遇破坏,航空飞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防雷避雷已然成为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重要工作,在此背景下,机场通信导航台站雷电防护系统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
1雷击灾害种类常见雷电危害主要有直击雷、雷电感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以及雷电波侵入五种。
1)直击雷,由名字可知,是指雷电直接作用于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力、机械力以及热效力等。
2)雷电感应。
是指雷电在放电期间,在附近的导体上会出现电磁感应现象,使得金属部件间出现火花。
3)静电感应。
指的是当雷电发生时,受雷云先导因素的影响,致使目标区域导体感应出与其相反的电荷,且在雷云放电期间,先导通电过程电荷会与其快速中和,并在导体周边释放电荷,使得电荷反泄入地内,出现较高电位。
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
![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3de4027202768e9951e738ef.png)
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航空通讯有陆空通讯和平面通讯。
陆空通讯飞机场部门和飞机之间的无线电通讯。
主要方式是用无线电话;远距离则用无线电报。
飞机场无线电通讯设施20世纪80年代,载波通讯和微波通讯发达的区域,平面通讯一般不再利用短波无线电通讯设备。
无线电发讯台主要安装对飞机通讯用的发射设备;也不再单建无线电收讯台,而将无线电收讯台和无线电中心收发室合建在飞机场的航管楼内。
航空导航分航路导航和着陆导航。
航路导航①中长波导航台(NDB)。
是设在航路上,用以标出所指定航路的无线电近程导航设备。
台址应选在平坦、宽阔和不被水淹的地方,并且要远离二次辐射体和干扰源。
一般在航路上每隔200~250公里左右设置一座;在山区或某些特殊地区,不宜用NDB导航。
②全向信标/测距仪台(VOR/DME)全向信标和测距仪通常合建在一起。
全向信标给飞机提供方位信息;测距仪则给飞机示出飞机距测距仪台的直线距离。
它对天线场地的要求比较高。
在一般情况下,要求以天线中心为中心,半径300米范围内,场地地形平坦又不被水淹。
该台要求对二次辐射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台址比中、长波导航台的要求严。
在地形特殊的情况下,可选用多普勒全向信标/测距仪台(DVOR/DME),以提高设备的场地适应性。
该台的有效作用距离取决于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和飞机的飞行高度。
在飞行高度5700米以上的高空航路上,两台相隔距离大于200公里。
③塔康(TACAN)和伏尔塔康(VORTAC)塔康是战术导航设备的缩写,它将测量方位和距离合成为一套装置。
塔康和全向信标合建,称伏尔塔康。
其方位和距离信息,也可供民用飞机的机载全向信标接收机和测距接收设备接收;军用飞机则用塔康接收设备接收。
塔康和伏尔塔康台的设置以及台址的选择,和全向信标/测距仪台的要求相同。
④罗兰系统(LORAN)远距导航系统。
20世纪80年代航空上使用的主要是“罗兰-C”。
“罗兰-C”系统由一个主台和两个至四个副台组成罗兰台链。
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
![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2eb96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4.png)
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量和跟踪飞机 姿态、位置、速度等参数的自主导航系统 。
通过陀螺仪跟踪和测量飞机的角速度,加 速度计测量飞机加速度,经过计算得到飞 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优点
缺点
完全自主,不依赖外部信号,可在短时间 内提供高精度导航信息。
长时间使用误差累积,需要外部信号校准 。
无线电导航系统
无线电导航系统
缺点 易受卫星信号被遮挡或干扰影响, 需要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工作原理 飞机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通过 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和多普勒频移 等参数,计算飞机位置和航向。
优点 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可靠 性较强。
03
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应 用
飞机起飞与降落
地面控制指令接收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需要接收来自地面控制塔的指令,以确 保安全和正确的飞行轨迹。
3
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通过卫星实现飞机与地面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覆盖范围广泛。
卫星Hale Waihona Puke 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
01
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用于飞机导航和着
陆。
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
02
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伽利略系统(Galileo)
03
欧洲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惯性基准系统
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实时监测和修正飞行姿态、 位置和速度等参数。
卫星导航
利用GPS、GLONASS等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实时的位 置和航向信息,提高飞行效率。
飞机紧急情况处理
紧急通信
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需通过无线电与地面控制塔建立紧急通信联 系,报告紧急情况并请求援助。
空管知识
![空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a4547ef9ec3d5bbfd0a746f.png)
它工作于108-112MHz频段,它向着陆飞机提供一个对准跑道中心线的引导信息,航向天线一般位于距跑道终端300m的跑到中心延长线上,航向台机房在跑道中心延长线的一侧,距中心延长线60m机场通讯导航设施飞机场所需的各项通讯、导航设施的统称。
航空通讯有陆空通讯和平面通讯。
陆空通讯飞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飞机之间的无线电通讯。
主要方式是用无线电话;远距离则用无线电报。
平面通讯飞机场和飞机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通讯。
早期以人工电报为主。
现在则有电报、电话、电传打字、传真、图象、通讯、数据传输等多种通讯方式;通讯线路分有线、无线、卫星通讯等。
① 飞机场无线电通讯设施在城市划定的发讯区修建无线电发讯台,收讯区修建无线电收讯台。
无线电中心收发室则建在飞机场航管楼内。
发讯台和收讯台、收发室,以及和城市之间都要按照发射机发射功率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一定的距离。
功率愈大,距离要愈远。
收、发讯台的天线场地以及邻近地区应为平坦地形,易于排除地面水,收讯台址还应特别注意远离各种可能对无线电电波产生二次辐射的物体(如高压架空线和高大建筑物等)和干扰源(如发电厂、有电焊和高频设备的工厂、矿山等)。
20世纪80年代,载波通讯和微波通讯发达的区域,平面通讯一般不再利用短波无线电通讯设备。
无线电发讯台主要安装对飞机通讯用的发射设备;也不再单建无线电收讯台,而将无线电收讯台和无线电中心收发室合建在飞机场的航管楼内。
② 飞机场有线通讯设施。
有电话通讯和调度通讯。
航空导航分航路导航和着陆导航。
航路导航①中长波导航台(NDB)。
是设在航路上,用以标出所指定航路的无线电近程导航设备。
台址应选在平坦、宽阔和不被水淹的地方,并且要远离二次辐射体和干扰源。
一般在航路上每隔200~250公里左右设置一座;在山区或某些特殊地区,不宜用NDB导航。
② 全向信标/测距仪台(VOR/DME) 全向信标和测距仪通常合建在一起。
全向信标给飞机提供方位信息;测距仪则给飞机示出飞机距测距仪台的直线距离。
11.1新航行系统
![11.1新航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b302fdba58da0116c174925.png)
域的利用率;
提高精密定位能力,增大飞行的自由度,逐步实现自由飞行;
适应全球航行的需要。
返回
现行航行系统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系统特点
1、新航行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新航行系统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系 统 3、新航行系统是一个以滚动方式发展 的系统
(二)技术方面的特点
1、VHF(甚高频)话音通信
(1)组成
机载VHF电台 地面VHF通信终端
(2)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118.00~136.975MHz
工作方式:半双工 通信距离:250NM以内
(3)用途
地面与飞机及飞机与飞机之间进行话音联系 的工具。
2、HF(高频)话音通信系统
(1)组成
机载HF电台 地面HF通信终端
ATM:逐步自动化图6.2-4
ICAO的实施计划
1983年,ICAO提出FANS的概念; 1993~2000年,新旧系统并存;
2000 ~2005年,新航行系统广泛使用;
2005 ~2010年,旧系统退出使用; 2010年后,新航行系统成为唯一的系统。
中国民航实施CNS/ATM的计划
11.1
新航行系统
什么是航行系统? • 飞机如何实现飞行?
机组人员的操纵 地面的监控、指挥
完成飞行使用的设施 ?
通信设施(Communication) 导航设施(Navigation) 监视设施(Surveillance)
一、现行航行系统情况
(一)通信系统(地空通信系统)
VHF(甚高频)话音通信 HF(高频)话音通信
(2)主要性能指标
工作频率:3~30MHz 工作方式:半双工 通信距离:100~2000NM
飞机场通信导航设备的规划与布局
![飞机场通信导航设备的规划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b9ad07e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5.png)
飞机场通信导航设备的规划与布局飞机场作为空运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通信导航设备的规划与布局非常关键。
在飞机起降和飞行过程中,通信导航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飞行员提供精准的导航信息和有效的通信保障。
本文将重点介绍飞机场通信导航设备的规划与布局方面的要点和考虑。
一、飞机场通信导航设备的基本要求1.精准的导航功能:通信导航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可靠性强的导航功能,能够提供飞行员准确的位置和航向信息,保证航班的安全和准时性。
2.广泛的通信兼容性:通信导航设备应能够与不同类型的飞机及其他地面设备进行无缝连接,提供灵活多样的通讯方式,保证飞行员与地面运营人员之间的正常沟通。
3.全天候适应性:通信导航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各种复杂天气条件的能力,确保在恶劣气候下正常运行。
4.维护与管理便捷性:通信导航设备的规划与布局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问题,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巡检、维修和升级。
二、飞机场通信导航设备的规划与布局要点1.航空雷达设备的规划与布局:航空雷达是飞机场通信导航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空雷达的规划与布局应根据机场的规模和运行需求进行合理划分和布设。
大型机场应配置多个雷达站点,覆盖机场航道、进近区和跑道等重要区域,确保对飞机的准确监控和导航。
在规划和布设时需注意避免雷达信号的干扰和交叉影响。
2.导航信标设备的规划与布局:导航信标设备包括各类信标台、信号灯、无线电信标和无线电导航台等。
其规划与布局应结合飞机起降航班的航线和进近路径进行,确保飞机在起飞、降落和飞行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同时,导航信标设备的布设应注意避免盲点和干扰,提高导航的可靠性和精度。
3.空中交通管制通信设备的规划与布局:空中交通管制通信设备主要包括VHF无线电通信台、语音广播系统和数据链通信系统等。
其规划与布局应满足飞机起飞、降落和飞行过程中的通信需求,保证飞行员与地面运营人员之间能够进行即时和有效的通讯。
在规划和布设时需考虑设备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以及与航空雷达的配套使用。
航空飞行营地设施及空域标准细则
![航空飞行营地设施及空域标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2783b387c24028905fc329.png)
附件一航空飞行营地设施及空域标准细则2020年月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声明本标准为各类航空飞行营地的最低标准,具体情况如果因地形、军民用机场及军事设施、飞行禁区等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可根据营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评估和批复,竞赛及特殊飞行的临时空域可另行申请。
经批准的航空飞行营地应具备独立承担营地及空域使用的安全责任,并纳入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航管中心”)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接受航管中心及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的监督、管理。
文中使用的GB/T10001.1为国家标准,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的标识标准;本标准自2020年月日开始执行。
名词解释机场跑道:指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民用运输或通用机场,供飞行器滑行起飞和降落的长条形区域,一般为沥青或者混凝土结构;硬化跑道、草坪跑道:道面经过碾压或植草处理的长条形区域。
具备飞行器滑行起飞和降落功能;起飞着陆场地:指航空运动项目使用的场地,供运动类项目如热气球、动力伞、滑翔伞、悬挂滑翔等项目起降的场所;通信设备:指民用无线电对讲设备;地空通信设备:指供飞行指挥使用的航空频段使用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净空条件:根据中央军委《机场周边净空管理规定》,结合中国航协航空飞行营地的特点,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共同设置各个运动项目的空域需求和最低标准;一、滑翔机项目营地标准一、起降场地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B类或A3类及以上使用许可证的通航机场;2、具备长度800米×20米以上的跑道;3、具备道面硬化、足够长度和宽度的平整的草坪场地,该场地必须满足牵引机、绞盘车及滑翔机的起降运行需求;起降场附近一定范围内适应空中翱翔飞行;二、地面设施标准具备存放滑翔机和牵引机的机库或具有同等功能设施;三、地面保障能力具备机务维修功能和必要的设备、工具;四、通讯、导航、气象设备设施具备飞行指挥使用的基本通信和气象设备;五、飞行空域及周边净空、障碍物飞行空域:以营地基准点为中心,半径5公里,真高200米,并且有经当地辖区空军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批准的空域批件,竞赛及特殊飞行空域可按需求另行申请划设;净空条件:起降场地空域开阔,周边无高大障碍物或高压线或在障碍物顶端设置有障碍灯,并在营地细则中进行说明;六、应急能力具有或协议具有相应的消防、救护能力,具备基本的救生设备和医疗器材、药品。
关于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雷电防护系统探究
![关于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雷电防护系统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8b88acbe23482fb5da4c4c.png)
140中国航班气象与环境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CHINA FLIGHTS式就是在电源和接地线之间加装电子避雷器,以达到降低电源线路中电压的目的。
这种避雷器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对地放电,来降低雷电破坏,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避雷器的接地屏蔽要做到最优,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达到所需要的防雷电效果。
以某机场通信导航台站为例,该台站安装了电源浪涌保护器,采用分级保护的方式,逐级泄流。
并且为了提高防护效果,在机房主配电柜、UPS 配电柜都安装了不同的电源防雷保护器,实现了双层辅助保护作用,并且在机房的主要设备前段额外安装了防雷保护器,最终实现了三级保护。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遭受雷击,也能够实现分级保护,最大程度提高防雷保护系统效果。
3.2 信号线路机场通信导航台站本身就是通过信号进行传递的,主要借助通信信号和导航信号,借助导航天线完成信号的传递。
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信号线进行保护,避免信号传递过程中受到雷击的影响,无法准确有效的传递。
最常见的保护方式就是信号线防护,在信号线终端加入避雷器的方式进行防雷,并且配合信号线的屏蔽接地处理,最大限度降低雷电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比如:信号传输速率、信号电频率等,根据因素科学的选择防雷设备,确认通道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即便遭受雷击,过电压保护系统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
但是,机场通信导航台站本很较为特殊,因此,在选择通信导线时,可以选择具备一定电磁屏蔽能力的线路,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线路接地。
信号线是感应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途径,而且信号线的传输距离较长,非常容易被破坏,进而导致其他设备损坏,除了加装避雷器,落实屏蔽接地之外,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通导设备对雷电的敏感程度,科学的选择防雷系统措施。
比如:某机场通信导航台站根据过往的雷击故障情况,在每个机房内安装了信号避雷器并且对光端机配线柜进行了接地屏蔽措施。
简析通信导航系统工作在机场中的重要作用
![简析通信导航系统工作在机场中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fac83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3.png)
简析通信导航系统工作在机场中的重要作用摘要:航空运输我国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民航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机场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通信导航系统在飞机运输和机场安全运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效准确的通信导航系统不仅可以有效保障空运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使机场运营工作更加合理安全。
本文结合通信导航系统的配置构成及作用分析通信导航系统在机场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通信导航系统工作在机场中进一步的优化策略,旨在为各位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通信导航系统;机场;作用;优化策略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民用航空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成为旅客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提高航管效率保障机场工作有序开展,通讯导航系统在机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建立完善的通讯导航体系,保障设备性能的正常发挥是通讯导航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机场管理的不断探索行业标准的更新完善,相关通讯导航管理部门也分析制定了规范的运行管理模式[1]。
不过许多机场的通讯导航系统工作细节性实施仍然比国外先进的管理单位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仅影响机场运营管理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也不利于通讯导航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通讯导航系统的整体建设,优化工作路径对于整个民航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通信导航系统的配置构成作用和重要性通讯导航系统是确保航管工作有序开展的首要条件,通讯导航体统的整体配置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设备设施,如航管信息处理系统、航管雷达、航管信息处理及发射设备等设备设施配置[2];另一部分是导航台、地面站、雷达站等工作人员配置。
在整套通信导航系统中主要的工作是保障机场通信导航的准确和清晰,保障飞机起降过程中的数据准确,为航管调度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信息,保障运营安全,在此过程中人员对系统整体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讯导航系统工作在机场整体运营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2.1 通讯导航系统工作对航空运输安全性的影响通过对现阶段运输方式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航空运输风险发生率属于中等风险不过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时较为严重的,因此,为了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和稳定,必须采用通信传输的形式在飞机运行过程中进行导航和信息指导,从而进一步的保证飞机的航向,提高飞机在飞行区域的安全性。
航务知识
![航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b3d624d2e3f5727a5e96209.png)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四、运行控制:是指合格证持有人使用用于飞行动 态控制的系统和程序,对某次飞行的起始、持续和 终止行使控制权的过程。 五、飞行规则:仪表飞行规则和目视飞行规则。 六、进近方式:分为精密进近和非精密进近。精密 进近是指使用的导航设备具有航向道的引导也有下 滑道引导;非精密进近是指只有航向道引导。精密 进近有ILS(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非精密进 近一般有NDB、NDB/DME、VOR/DME、ILS/DME 等。
运输保障:公司运输服务部商务调度室,统一组织指挥、
协调运输服务保障现场作业。
飞机货、邮、行装卸及载运到指定地点,由货运部的仓务室及装卸 队外场班负责。 保卫部监护人员对飞机货邮行装卸是否符合空防及保安要求负责。 装载平衡控制由运输服务部载重平衡室负责。
第三部分 不正常航班保障
返航、备降、延误、取消等航班为不正常航班。 导致航班运行不正常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天气 原因、飞机故障原因、流量控制、禁航(主要是 空军活动或者炮射)、安检、突发事件、机场保 障、公司计划、飞机晚到、联检单位等。 其中:天气、飞机故障、流量控制为影响航班正 常率的几个最主要的初始原因。
时)来表示。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八、决断高度(DA)/决断高(DH):精密进近中,如 不能建立继续进近所必需的目视参考,则应当开始 复飞的特定高度或高。 九、最低下降高度(MDA)/最低下降高(MDH):在 非精密进近或盘旋进近中,如不能建立必需的目视 参考,则不能继续下降的特定高度/高。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 不正常航班保障
第三部分 不正常航班保障
雷暴:是一种强烈的对流性天气。展阶段,即从形成淡积云到发展成浓 积云的阶段; 积雨云阶段是雷暴的成熟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云中 除上升气流外,局部出现有系统的下降气流,降水产 生并发展,伴随闪电、阵雨和大风等危害天气 。 消散阶段在成熟阶段出现的下降气流在雷暴云下面形 成低空外流,从底部切断了上升空气和暖湿空气来源, 当降水增强时上升气流减弱,从而消弱了垂直运动的 发展。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8150a0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9.png)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摘要:不断增长的航运量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降低设备运行风险,减少不安全因素,是设备保护部门的重点。
风险管理是指在一定风险的环境中,如何将设备运行的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
保护部门的设备应坚决包围他们的安全目标,进行风险管理,加强安全的基础,做“系紧严格安全风险的零容忍”、改善通信和导航的监控信息的保护能力,进一步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和获得持续的安全飞行控制。
关键词: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引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在空中的交通管制设备的时候越来越多,受到了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依赖于影响。
要想将其中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提高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本文根据这个问题在文中进行了相关的阐述,首先介绍了关于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方式,并对通信导航以及监视设备风险管理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风险管理是查明、分析和处置威胁组织生存的风险和事后风险(和(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或可接受的水平)。
风险管理有助于在所评估的风险与可实现的风险风险之间达成平衡。
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包括系统和业务分析、确定风险来源、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1)系统和工作分析人员、设施和设备、协议、环境等。
(2)识别危险源全面应用被动、主动和预测识别方法,持续系统地对操作中的风险来源进行有效识别、分析和记录。
(3)风险分析对危险来源的合理可能风险的分析(4)风险评估考虑到不良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确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5)风险控制实施有效地控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2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的现状“民用通讯、航空和观察设备。
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通信设备、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系统、音频通信系统等。
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地面空中和地面通信服务。
导航设备包括工具着陆系统、全方位前灯、距离测量设备、无制导前灯等,以确定飞机的位置并确定飞机的航线。
飞机的引导员,地面上的领航者
![飞机的引导员,地面上的领航者](https://img.taocdn.com/s3/m/99f87ccc453610661fd9f4b8.png)
飞机的引导员,地面上的领航者飞机的引导员,地面上的领航者飞机在天上航行,怎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呢?原来方向的引导全靠一位地面的领航员引导雷达指挥。
星际旅行引导雷达能自动地替人们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测量和计算工作,准确地测定飞机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地引导飞机准确到达指定地点,执行各种战斗任务。
现在的飞机大多是超音速的,飞行速度极快,若不是这位地面的“引导员”,飞机很难独自完成任务。
引导雷达一般工作的波长为几十厘米到十厘米左右的微波波段,只能准确地测定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不能测出目标的高度,因此需要测高雷达和引导雷达相配合,才能准确测出敌机的方位、距离以及高度,进而推算出它的航向、航速,迅速地引导我机迎击空中来犯之敌。
引导雷达的最大特点是测得准。
因为如果雷达测方位误差1°的话,对距离在200公里处的目标来说,意味着目标位置偏差了3.5公里。
若再加上高度和距离上的探测误差,就可能使飞行员根本无法找到敌机而失去战机。
因此,引导雷达对飞机引导是否准确,往往对空战的胜利有着极大影响。
望远镜倍数扩展阅读:飞机导航系统飞机导航系统aircraftnavigationsystem确定飞机的位置并引导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的整套设备(包括飞机上的和地面上的设备)。
发展概况早期的飞机主要靠目视导航。
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仪表导航。
飞机上有了简单的仪表,靠人工计算得出飞机当时的位置。
30年代出现无线电导航,首先使用的是中波四航道无线电信标和无线电罗盘。
40年代初开始研制超短波的伏尔导航系统和仪表着陆系统(见无线电控制着陆)。
50年代初惯性导航系统用于飞机导航。
50年代末出现多普勒导航系统。
60年代开始使用远程无线电罗兰C导航系统,作用距离达到20__公里。
为满足军事上的需要还研制出塔康导航系统,后又出现伏尔塔克导航系统及超远程的奥米加导航系统,作用距离已达到10000公里。
1963年出现卫星导航,70年代以后发展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民用航空机场导航信号干扰因素与措施建议
![民用航空机场导航信号干扰因素与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5eccf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2.png)
民用航空机场导航信号干扰因素与措施建议摘要:民航属于我国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的行业中的一种,安全使用无线电对民航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空管系统中无线电通信作为空管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在导航系统、地空通信以及航空雷达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无线电资源。
当前现代化的无线电通讯技术随之呈现处不断发展的趋势,大量增加了各种类型的无线电台站,所以无线电频谱资源也变得非常的紧缺,因此也就产生了很多无线电干扰的问题,频繁发生这样的干扰事件,给民航的安全系统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下文就对此展开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民用航空机场;导航信号;干扰因素;措施一、民用航空机场导航信号干扰的危害如今我国的通信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航空服务中,如航空无线电导航、无线电监视、无线电通信等系统中无线电技术已经取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所以也就产生了比较拥挤的电磁空间,造成了空中服务环境越发的复杂化,因此也导致了无线电干扰等问题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情况。
通信导航的信号遭受干扰后会对无线电通信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情况轻的可能会造成延误航班、飞机晚点以及流量控制等各种问题,情况严重的可能还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状况【1】。
因此在民航机场通信导航系统中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变得十分的重要,要对造成机场通信导航信号遭受干扰的因素产生明确的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各种干扰问题加以妥善地解决,为民航安全的正常运行提供非常有力的保障。
通常民航机场一旦出现导航干扰的情况,就会造成航路关闭、或者是航线或机场关闭;也有可能会导致航路流量遭受控制;甚至还会发生飞机备降、返航以及复飞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给航班的安全和航班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不利威胁。
二、民用航空机场导航信号干扰因素分析1、无线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
现如今整个无线电通信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各种发射机、大功率无绳电话、商用无线电台等也越来越多。
在运行系统中会存在着比较多的无限电子设备,由此也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频率以及波段,一旦有用的信号与干扰信号之间出现比较相近的频率的时候,在整个通信导航中就会又有干扰频率的情况的出现,也会影响到民航的塔台与飞机的正常通信,继而产生航线发生偏移的状况,因此必然造成了飞行的风险的潜在【4】。
中国民航规定,航道周边建筑限高
![中国民航规定,航道周边建筑限高](https://img.taocdn.com/s3/m/3821d1feba1aa8114531d9e2.png)
中国民航规定,航道周边建筑限高篇一:《机场附近限高》飞机场附近限高为了保证飞机的起降安全,对飞机场邻近地区的人工和自然物体的高度必须实行限制,以保证对飞行没有障碍。
限制面的范围也称净空区。
关于这种限制,各国都有大同小异的规定,但都承认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公约附件十四的标准。
确定的依据主要是飞行区等级指标和跑道运行的类型。
飞行区等级指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中国民用航空局按使用的最大飞机所需要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及飞机翼展、主起落架外轮间距的不同,分为Ⅰ及Ⅱ类飞行区等级指标(见飞机场飞行区);飞机场附近障碍物限制,主要根据飞行区等级指标Ⅰ确定。
不同的等级指标,要求不同的净空区。
供大型飞机起降的飞行区,净空限制范围及要求严于供小型飞机起降的飞行区。
跑道的运行类型按供飞机运行的类型,跑道分为非仪表跑道和仪表跑道。
仪表跑道又分为非精密仪表跑道和精密仪表跑道。
供飞机驾驶员在能见度良好的条件下目视操纵飞机着陆的跑道称非仪表跑道或目视跑道。
具有部分无线电导航设备和灯光助航设备,在能见度较差的条件下,引导飞机至飞机场上空域,然后目视着陆的跑道称非精密仪表跑道。
具有完备的无线电仪表着陆系统和灯光助航设备,使飞机在能见度差甚至为零米的条件下,部分甚至全部依靠仪表引导着陆的跑道称精密仪表跑道。
精密仪表跑道又分Ⅰ、Ⅱ、Ⅲ类。
Ⅲ类完善及精密程度最高(见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
精密仪表跑道要求的净空限制范围及限制要求严于非精密仪表跑道。
净空区组成飞机场净空区由端净空和侧净空组成。
端净空是一组从跑道两端以远一定距离起,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起始宽度和向两侧扩展的斜率及不同的障碍物限制坡度所组成的梯形或舌形的净空限制面,包括起飞爬升面、进近面、内进近面、复飞面等。
侧净空从飞行区两侧开始向外扩展的一组障碍物限制面,包括过渡面、内水平面、锥形面等,如图[净空障碍物限制面(以飞行区等级指标Ⅰ-4为例,单位长度:m)]所示。
净空区要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净空区的要求如下:端净空①起飞爬升面。
通用机场建设标准
![通用机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dfe7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8.png)
通用机场建设标准机场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个国家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机场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制定并遵守通用机场建设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机场选址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等因素。
选址应尽量远离城市中心,以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同时,机场周边应具备足够的土地储备,以便未来扩建和发展。
其次,机场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设计、设备选型、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规定,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确保机场建设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机场跑道和停机坪的设计应考虑飞机起降、停靠等操作的安全和效率。
跑道长度和宽度要满足大型客机的起降需求,停机坪的布局要合理,以便满足不同类型飞机的停放和运行。
此外,机场建设还应考虑到航站楼、货运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航站楼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旅客的候机、登机、出发、到达等流程,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
货运区要满足货物装卸、仓储、通关等需求,停车场要满足旅客和员工的停车需求。
最后,机场建设标准还包括了机场通信、导航、气象、安全等设施的建设要求。
通信和导航设施要保证飞机和地面的正常通讯和导航,气象设施要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以保障航班的安全运行,安全设施要满足应急救援和安全检查的需求。
总之,通用机场建设标准是确保机场正常运营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合理规划和建设机场,才能为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机场建设中,能够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机场的安全、高效运营。
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
![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9917e62f02768e9951e73873.png)
注:4F级飞行区配套设施必须保障空中客车A380飞机全重(560吨)起降。
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航空通讯有陆空通讯和平面通讯。
陆空通讯飞机场部门和飞机之间的无线电通讯.主要方式是用无线;远距离则用无线电报。
飞机场无线电通讯设施20 世纪80 年代,载波通讯和微波通讯发达的区域,平面通讯一般不再利用短波无线电通讯设备。
无线电发讯台主要安装对飞机通讯用的发射设备;也不再单建无线电收讯台,而将无线电收讯台和无线电中心收发室合建在飞机场的航管楼。
航空导航分航路导航和着陆导航。
中文名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意义飞机场所需的各项通讯、导航设施主要方式用无线时间20 世纪80 年代飞机场所需的各项通讯、导航设施的统称。
航空通讯有陆空通讯和平面通讯。
陆空通讯飞机场空通管制部门和飞机之间的无线电通讯。
主要方式是用无线;远距离则用无线电报。
平面通讯飞机场和飞机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通讯。
早期以人工电报为主。
现在则有电报、、电传打字、传真、图象、通讯、数据传输等多种通讯方式;通讯线路分有线、无线、卫星通讯等。
① 飞机场无线电通讯设施。
在城市划定的发讯区修建无线电发讯台,收讯区修建无线电收讯台。
无线电中心收发室则建在飞机场航管楼。
发讯台和收讯台、收发室,以及和城市之间都要按照发射机发射功率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一定的距离。
功率愈大,距离要愈远。
收、发讯台的天线场地以及邻近地区应为平坦地形,易于排除地面水,收讯台址还应特别注意远离各种可能对无线电电波产生二次辐射的物体(如高压架空线和高大建筑物等)和干扰源(如发电厂、有电焊和高频设备的工厂、矿山等)。
20世纪80年代,载波通讯和微波通讯发达的区域,平面通讯一般不再利用短波无线电通讯设备。
无线电发讯台主要安装对飞机通讯用的发射设备;也不再单建无线电收讯台,而将无线电收讯台和无线电中心收发室合建在飞机场的航管楼。
②飞机场有线通讯设施。
有通讯和调度通讯。
航空导航分航路导航和着陆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
飞机场通讯导航设施飞机场所需的各项通讯、导航设施的统称。
航空通讯有陆空通讯和平面通讯。
陆空通讯飞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飞机之间的无线电通讯。
主要方式是用无线电话远距离则用无线电报。
平面通讯飞机场和飞机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通讯。
早期以人工电报为主。
现在则有电报、电话、电传打字、传真、图象、通讯、数据传输等多种通讯方式通讯线路分有线、无线、卫星通讯等。
?飞机场无线电通讯设施在城市划定的发讯区修建无线电发讯台收讯区修建无线电收讯台。
无线电中心收发室则建在飞机场航管楼内。
发讯台和收讯台、收发室以及和城市之间都要按照发射机发射功率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一定的距离。
功率愈大距离要愈远。
收、发讯台的天线场地以及邻近地区应为平坦地形易于排除地面水收讯台址还应特别注意远离各种可能对无线电电波产生二次辐射的物体如高压架空线和高大建筑物等和干扰源如发电厂、有电焊和高频设备的工厂、矿山等。
20世纪80年代载波通讯和微波通讯发达的区域平面通讯一般不再利用短波无线电通讯设备。
无线电发讯台主要安装对飞机通讯用的发射设备也不再单建无线电收讯台而将无线电收讯台和无线电中心收发室合建在飞机场的航管楼内。
?飞机场有线通讯设施。
有电话通讯和调度通讯。
航空导航分航路导航和着陆导航。
航路导航?中长波导航台NDB。
是设在航路上用以标出所指定航路的无线电近程导航设备。
台址应选在平坦、宽阔和不被水淹的地方并且要远离二次辐射体和干扰源。
一般在航路上每隔200250公里左右设置一座在山区或某些特殊地区不宜用NDB导航。
?全向信标/测距仪台VOR/DME全向信标和测距仪通常合建在一起。
全向信标给飞机提供方位信息测距仪则给飞机示出飞机距测距仪台的直线距离。
它对天线场地的要求比较高。
在一般情况下要求以天线中心为中心半径300米范围内场地地形平坦又不被水淹。
该台要求对二次辐射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台址比中、长波导航台的要求严。
在
地形特殊的情况下可选用多普勒全向信标/测距仪台DVOR/DME以提高设备的场地适应性。
该台的有效作用距离取决于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和飞机的飞行高度。
在飞行高度5700米以上的高空航路上两台相隔距离大于200公里。
?塔康TACAN和伏尔塔康VORTAC塔康是战术导航设备的缩写它将测量方位和距离合成为一套装置。
塔康和全向信标合建称伏尔塔康。
其方位和距离信息也可供民用飞机的机载全向信标接收机和测距接收设备接收军用飞机则用塔康接收设备接收。
塔康和伏尔塔康台的设置以及台址的选择和全向信标/测距仪台的要求相同。
?罗兰系统LORAN远距导航系统。
20世纪80年代航空上使用的主要是罗兰-C。
罗兰-C系统由一个主台和两个至四个副台组成罗兰台链。
罗兰-C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在陆上为2000公里在海面上为3600公里。
主台和副台间的距离可达到1400公里。
按所定管辖地区的要求设置主台和副台并按一般的长波导航台选址要求进行选址。
?奥米加导航系统OMEGA。
和罗兰-C一样是一种远程双曲线相位差定位系统。
由于选用甚低频波段的1014千赫工作作用距离可以很远两台之间的距离可达900010800公里。
只要有8个发射台输出功率为10千瓦即可覆盖全球。
罗兰系统和奥米加导航系统不是一个飞机场的导航设施而是半个地球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导航设施。
飞机场终端区导航?归航台着陆引导设施。
飞机接收导航台的无线电信号进入飞机场区对准跑道中心线进近着陆这样的导航台称归航台。
归航台建在跑道中心线延长线上。
距跑道入口的距离为1000米左右的称近距归航台简称近台距离为7200米左右的称远距归航台简称远台。
归航台一般都和指点标台合建。
指点标台标出该台与跑道入口的距离。
在一个降落方向上只设置一座归航台的不论是近台
还是远台称单归航台着陆引导设施如果有近台和远台则称双归航台着陆引导设施。
归航台的选址要求基本上和航路上导航台相同。
由于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机载设备越来越先进因此归航台引导着陆在中国飞机场已逐步淘汰。
?全向信标/测距仪台VOR/DME除可用在航路上作为导航设备外也可用作机场终端区导航设备。
这时
该台应设在跑道中心附近距跑道中心线不少于150米、距滑行道中心线不少于75米。
对周围地形、地物的技术要求和用作航路导航台时相同。
该台也可布置在指定穿云转弯点处以引导飞机穿云下降。
?仪表着陆系统ILS。
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通用的着陆引导设备。
由航向台LOC、下滑台G/P、外指点标台OM、中指点标台MM和内指点标台IM组成。
航向台向飞机提供航向引导信息下滑台向飞机提供下滑道引导信息外、中、内指点标台则分别向飞机提供飞机距跑道入口距离的信息。
仪表着陆系统中各台台址和跑道间的相互关系如图飞机场着陆引导设备台站平面布置图以一个着陆方向为例所示。
在下述距离范围内按技术要求选定。
航向台设在跑道中心线延长线上、距跑道终端约200900米具体位置取决于天线阵前方的场地天线阵的安装高度和天线所发射的场型。
下滑台设在跑道的任一侧。
距跑道中心线120200米距跑道入口约300450米具体位置取决于下滑天线前方场地的坡度、场地前方障碍物的高度和下滑角的大小。
外、中、内指点标台均设在跑道中心线延长线上外台距跑道入口7200?300米中台1050?150米内台300450米。
在指点标台安装有困难的地方可在飞机场内下滑台处安装精密测距仪用以起到相当于指点标台的作用。
仪表着陆系统中各台的修建除了确定各台的位置外尚须根据各台所发射的场型分别定出各台天线场地的大小和对周围地形、地物的技术要求。
航向台和下滑台的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地形要平坦不被水淹坡度不大于1要防止和避开二次辐射体的干扰对架空线路、道路、车辆、飞机、栅栏、金属和非金属物体等都有不同的距离要求。
仪表着陆系统的运用性能分为三类?类引导飞机下降到60米的决断高度并在跑道视程不少于800米的条件下成功地进行进近?类引导飞机下降到30米的决断高度并在跑道视程不少于400米的条件下成功地进行进近?类又分?类A、?类B和?类C。
?类A没有决断高度的限制在跑道视程不少于200米的条件下在着陆的最后阶段借助外部目视设施降落在跑道上并沿跑道滑行。
?类B与?类A同但跑道视程为不少于50米不带外部目视设施引导飞机到跑道之后借助外部目视设施在跑道上滑行。
?
类C没有决断高度的限制不借助外部目视设施引导飞机至跑道和在滑行道滑行。
?地面指挥引进系统。
由飞机场监视雷达ASR和精密进近雷达PAR组成。
没有飞机场监视雷达则不能称地面指挥引进系统只能称精密进近雷达也称着陆雷达。
a着陆雷达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引导飞机着陆的辅助设备。
有效作用距离在中雨天气时不少于15公里一般天气不少于35公里。
作用范围水平面为左右10垂直面为-18。
在着陆雷达有效区域的飞机根据飞机回波偏离雷达显示器上理想航向线和下滑线的相对位置以及飞机到着陆点的距离用无线电话指挥飞机下降到决断高度然后驾驶员用目视着陆。
着陆雷达的布置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跑道足够长在一条跑道两个降落方向上都可使用同一设备。
其位置一般定在跑道的中间、距跑道中心线120185米。
b飞机场监视雷达。
用来辨别监视和调配飞机场场区飞行动态。
其位置与航管楼距离不要超过设备电缆所允许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000米设在开阔和不被水淹地方应保证视界遮蔽仰角不得大于0.5。
对别的雷达设备、测距仪和全向标台等应分别保持一定距离。
?微波着陆系统。
由方位引导仰角引导和拉平仰角引导等设备所组成。
方位引导是在水平面上可在跑道中心线
每边2060区域内提供任意要求的航道仰角引导是在垂直面上可以提供许多下滑道如从115拉平仰角引导基本原理与仰角引导相同但所发射的是更窄更薄的波瓣以便为拉平阶段的飞机提供精确的仰角引导信息该系统具有提供精密测距信息的能力。
微波着陆系统工作在微波波段空间扫描的波瓣主要依靠天波来形成受地形和地物的影响较小因此具有仪表着陆系统无法比拟的高精度、高稳定性、易架设、易调整等优点。
随着电子计算技术、各类导航设施和传输手段的提高、发展而成为自动化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航路系统把以前人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改变为自动化设施装有应答机的飞机提供连续的高度和标记信息全部信息输入计算装置进行处理及时修正飞行数据并以自动目标跟踪的字母数字形式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将能做到复杂交通的自动预示和预先规划交通流量。
在航站区自动雷达航站系统ARTS提供
一次雷达目标和信息雷达目标两者的自动跟踪在雷达显示器上显示每架飞机的字母数字信息。
自动化系统能更快速、更精确地进行空中和航站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