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辛亥革命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岳麓版必修一)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岳麓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925cee9524de518974b7d0e.png)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前提)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思想准备——①宣传革命理论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内容(方式: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
政体:要不要共和政体)
影响(思想解放) 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革命派:共和制;改良派:君主立宪制
(3)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1)组织准备——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
名称 时间 地 点 性 质 其 他
中国第一个 标志着资产阶 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资产阶级革 级民主革命运 命团体 动的兴起 同盟会 1905 东京 第一个全国 总理: 性的资产阶 纲领: 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
(2)思想准备——①宣传革命理论
平创恢驱同 均立复除盟 地民中鞑会 权国华虏纲 。,;,领 :
辛 亥 革 命 的 背 景 资 料 :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从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 , 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 1万元 以上的 工矿企业有 50余家 ,即平均每年新设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 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 的壮大 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由背景1、2、分析辛亥革命的主要目标 1895—1913 年 , 资 本 在 10 万 元 以 首要反封建,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 上 的 新 建 工 矿 企 业 全 国 有 549 家 。 核心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实现政治民主化。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 速度为15%
辛亥革命失败了 1、表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原因: 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3、认识(教训):
第15课:辛亥革命
![第15课: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9da754bb307e87100f6960f.png)
第15课辛亥革命1.史料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回顾辛亥革命问题:史料认为辛亥革命“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其突出表现是什么?【提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史料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出席之;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问题:由史料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提示】特点: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利。
结果:这种民主政体并未在中国真正建立起;袁世凯逐渐突破《临时约法》的限制,建立了独裁统治。
3.史料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问题:以史料的视角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之间的哪些事件评价较高?【提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4.史料“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问题:从史料来看,辛亥革命的影响是什么?【提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非清朝人矣!”孙中山说自己不是清朝人,主要是基于(A)A.他提出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纲领B.清朝是满族政权,他不是满族人C.他留洋海外,是归国华侨D.清朝政治腐败,他以此为耻2.“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
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辛亥革命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ccb37e56c175f0e7dd1373f.png)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1、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1)原因 (2)时间 2、辛亥革命的意义 3、失败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4、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 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3、三个思想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请就上述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秋瑾:鉴湖女侠秋瑾,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1907年参与领导浙皖起义,就义时32岁。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对于地主所有的土地,核 陆皓东:青天白日旗的设计者。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徐锡麟:1907年发动浙皖起义,失败后惨遭剖腹挖心,殉难时34岁。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徐锡麟
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成功方面: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1895年筹划广州起义失败而就义,孙中山称他为“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就义时年仅27岁。
4、清帝下诏退位 4、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1a5955816bec0975f465e235.png)
皇族内阁的出台
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压力于1901-1905年 实行新政(清末新政),后发展成“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5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 年,载泽上密折说立宪有三大好处,即皇位永固、外 患渐轻、内乱可平。当年发布“预备立宪”谕旨。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权至 高无上,“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借立 宪之名,行专制之实。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组成 第一届责任内阁,13名内阁大臣之中,汉族仅有4人, 满洲贵族多达9人,其中皇族又占了7个,因此当时都 称它为“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的出台,引起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 极大不满,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清政府空前孤立。
5、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5、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1)兴中会的成立 时间: 1894年 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目的: 作用: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2)同盟会成立
背景
①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②革命团体的相继出现
时间: 1905年 东京
机关报: 《民报》 纲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作用: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黄 花 岗 七 十 二 烈 士
林觉民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牛刀小试】
1、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有( )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的统治内外交困 ③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 ④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职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职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1ce5968276a20029bd642db1.png)
一、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
政治纲领? 地位?
组织基础:革 命团体的建立
基本上结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 斗争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革
命有了一个个统一的领导核心
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
一、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理论基础:第一个比较完 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同学们根据以上史料,总结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一、辛亥革命
局限:推翻了皇帝,成立了民国,但有民国之名,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局限性 缺民国之实,底层民众也未能真正参与到革命中。
材料:"未庄人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 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 了城,但却没 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作了 什么——这些名目 ,未庄的人都说不明 白——官、 带兵的人也还是先前的老把 总。 ——《阿Q正传》节选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
1、结束了……;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法制化的过程
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
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权利,使民主共和
朝观念废渐帝入溥人仪心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 声3、中革,除1陋2习天,后促复进辟社丑会生剧活就习草俗草的收近场代化。
一、辛亥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民国建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国父孙中山 五色旗
时间?
地点?
国旗?
《大总统誓词》
一、辛亥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讲课)
![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f629722e2f60ddccda38a080.png)
8、-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 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 消息
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 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前提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族革命)
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
不敢放手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核心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不是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平均地权
保障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社会革命)
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0、2011年海峡两岸共庆辛亥革 命100周年。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 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弘扬民主意识 B.实现民族独立 C.结束专制独裁 D.确立民主宪政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 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提示:分析一场革命的性质,应该从领导 阶级、革命纲领、现实意义去分析。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辛亥革 命有关的基本史实和主要过程; 2.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及 历史意义; 3.通过合作学习,正确理解《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 4.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辛亥革 命的局限性及结论。
第15课 (马)辛亥革命
![第15课 (马)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ee21c62c58fb770bf78a5572.png)
1、《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对中国的影响 3、义和团的口号及评价 4、《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5、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 国失利的原因及启示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 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 意义。
一、革命的原因
二、革命的兴起发展
1、组织上: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2、思想上: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反对暴力推翻清政府, 主张改良,实行君主 立宪
康有为
梁启超
二、革命的兴起发展
1、组织上: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2、思想上: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3、军事上: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时间 1906年 1907年 1911年 起义 萍浏澧起义 浙皖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权主义
核心
民生主义
补充发展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 进步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 级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 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 国人民的独立民主要求。 • 局限性:但它没有明确反帝要求,没有 发动群众,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这就决定了资阶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 反封建任务。
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3、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 量过于强大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
行不通,必须寻找新的救国之路。
小结:
一、原因 ①②③
中国同盟会 1、组织基础: 2、思想条件: 二、革命的兴起发展 3、革命实践: 1、武昌首义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7755dc2cbb68a98271fefad5.png)
辛亥革命的结局
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清王朝宣告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 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袁世凯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 会落入他的手中?
辛亥革命后各方势力对袁世凯和革命党人的态度
袁世凯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革命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名称
兴中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中国第一个 资产阶级革 命团体
其他
标志着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运 动的兴起
1894 檀香山
同盟会 1905 东京
第一个全国 宗旨:十六字 性的资产阶 三民主义 级革命政党 刊物:《民报》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邹容的《革命军》
(2) 清政府卖国求荣, 《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 沦为洋人的朝廷,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材料三: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 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 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 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
溥仪宣布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 结合材料思考:我们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 民主革命 上的进步性?
材料一: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 政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或君主制),建立了资 退位诏书 ,清朝覆灭. 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项权 利。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 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再过五十年我们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将有许多上海。”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 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 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 礼帽……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402ca25bd64783e09122ba9.png)
第15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牢固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提高概括归纳能力和综合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对辛亥革命进行探究分析,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增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预习案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理解?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目标是否实现。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从直接结果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了。
从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课内探究案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______________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_______________(1)试结合《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分析其中体现出的原则,请在以上空格中填上答案。
【公开课课件】第15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课件】第15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40ed960482fb4daa58d4b92.png)
①起义爆发的时间? ②打响第一枪的人是谁? ③起义的结果? ④起义后的革命形势如何?
历史不只是记忆,更是唤醒---
2、初建共和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国号 中华民国 国都 南 京 国旗 五 色 旗
临时大总统 孙 中 山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医人 ——医国 改良 ——革命
孙中山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爱国帽兴,瓜 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 阳历兴,阴历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 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新陈代谢》(1912年3月5日的《时报》)
读书人:敢咦有,帝这制位自先为生者,,你怎天么下还共留击着之辫子呢?你不知
回味二:
世纪之交的中国
武昌起义 孙中山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秋瑾
林觉民
思考: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驱除打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兴中会入会誓词
假如你们就是19世纪末的热 血青年,你们想要革命,那 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才能把 革命做大,做成功呢?
1、追求共和
檀香树旗,振兴中华 同盟合流,红色裂变 三民主义,指明方向 思想论战,革命广传 黄花一役,举国鼓舞 武昌变天,凯歌行进。
清朝遗少:不要脸,不要皇帝不就乱套了吗?这么大的国家,谁来 管理?
读书人:要说文明话。我告诉你,人人平等,言论自由, 这也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没有皇帝就乱 了套吗?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没有皇帝,国家富强, 老百姓安居乐业。如美利坚、法兰西等。
平民甲与乙:你懂得可真多。 清朝遗少:变了,一切都变了。
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7114a8171fe910ef12df878.png)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 1.中华民国 (1)成立 成立。 ①1912年1月1日,在南京 成立。 1912年 ②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 为国旗。 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人民 内容: 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信仰等自由; 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信仰等自由;规 的国家组织原则。 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②评价: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 评价: 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国 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2.结局 2.结局 (1)失败 ①标志:袁世凯窃权。 标志:袁世凯窃权。 ②经过 a.1912年 下诏退位。 a.1912年2月,宣统帝 下诏退位。 b.1912年 就任临时大总统。 b.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2)功绩 ①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资产阶级民主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 革命。 革命。 制度。 ②推翻了中国2 000多年的君主专制 制度。 推翻了中国2 000多年的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 观念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深入人心。 深入人心。
问题思考 1.同盟会建立的条件和性质是什么? 1.同盟会建立的条件和性质是什么? 同盟会建立的条件和性质是什么 提示 (1)条件:①经济基础:20世纪初, 条件: 经济基础:20世纪初, 世纪初 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迅速的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迅速的发展。②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③思想基础:资产阶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 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 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④组织基础:兴中 会等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会等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2)性质:它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 性质:它是在兴中会、华兴会、 革命团体成员的基础上组成的, 革命团体成员的基础上组成的,但它不同于以 上各团体,从其组织形式、组成人员成分、 上各团体,从其组织形式、组成人员成分、政 治纲领和章程上看, 治纲领和章程上看,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 产阶级革命政党。 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756d5d5d15abe23482f4de6.png)
第15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社会背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组织条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团体,后来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5)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6)军事条件: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其中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革命时机日益成熟;(7)清王朝: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进一步陷入孤立。
(立宪派倾向革命)【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1.内容:(1)方式之争——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2)政体之争——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2.影响:(1)思想解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2)推动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3..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二.武昌起义1.1911年: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湖(混合政权,不是革命政权)2.各省纷纷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3.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4.革命派和袁世凯进行南北议和,革命派妥协退让5. 1912年2月,清王朝统治结束,帝制结束6.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想通过法律和政治手段来维护共和制度7.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革命失败【过程】兴中会(兴起)——武昌起义(高潮)——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成立——南北谈判——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标志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三.革命成果思路1:1.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2.颁布《临时约法》,推行法令3.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和移风易俗6.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思路2:(1)政治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第15课辛亥革命
![第15课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31f2279b90d6c85ec3ac652.png)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
领带、皮鞋、礼帽……。
材料四:列宁在谈到辛亥革命时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它给亚洲带来了解放。革命的民主运动现
在又遍及荷属印度、爪哇以及其他将近4000万人口的荷属殖民地。”
(1)性质: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内 容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 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 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 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三条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导
言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 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 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 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胡锦涛
四、辛亥革命的评价
材料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
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
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15 辛亥革命 课件
![15 辛亥革命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5a18027cd184254b35355c.png)
1、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 第一个革命政党——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
2、思想准备: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
论战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3、军事准备:多次发动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
1、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 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达到了。
2、根本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 除封建制度。 3、直接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 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 爆发——武昌首义
1、武昌起义:时间、地点、湖北新军 2、湖北军政府成立:都督、国号、统治方式 3、影响:
二 高潮 (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概况: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寓意“五族团结,实现共和”
巩固政权的措施:1、颁布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法令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各民族 人民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言论等各项民 主自由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 总统的权力。
A.《临时约法》有什么重要地位?
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质的临时大法
B.《临时约法》从美国宪法中吸取了哪些思想?
民主共和、分权制衡
C.你认为南京临时政府是个怎样的政权? 它存在哪些不足?
提示:从主体性质、组成人员、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分析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31267aea58da0116c1749b7.png)
皇族内阁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1895年
广州起义
兴中会
1900年 1904年
失 惠州起义
长沙起义
兴中会 华兴会
败 1905年第一个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宣传民主革命
1906年
萍浏醴起义
同盟会
1907年 黄冈起义、镇南关起义等 同盟会
1908年
钦州起义、河口起义
同盟会
1911.4
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
一、历史抉择的背后——革命背景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功绩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三、丰功浩气留人间——千秋功业
功绩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丰功浩气留人间——千秋功业
功绩四:社会习俗和面貌发生改变
三、丰功浩气留人间——千秋功业
政治: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1、民国建立与帝制终结
1912.1.Leabharlann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东亚开化中国早,揖
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
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
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
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
五色旗——汉、满、
(1912)
蒙、回、藏五族共和
地位: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敢叫日月换新天——走向共和
15.辛亥革命
![15.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838192383c4bb4cf7ecd1a2.png)
材料一 天下受命于天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
合作探究一
探寻专制与民主
社会对普通百姓的称谓有“子民”、“臣民”、“蚁 民”、“草民”、“贱民”等。 材料二 《临时约法》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 全体。 材料三 《临时约法》第五条、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 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1)①材料二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材料一相比有何 不同? ②从材料三中找出能体现民主社会特征的两个关键词? 有何意义?
方式:改良\革命 目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
★构想共和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三民主义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推翻清帝国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建立共和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
手段:民族革命
民族主义
推翻清朝统治
手段:民主革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手段:社会革命
解决土地问题
第二篇章 创立共和 —辛亥革命过程
中国梦,共和梦——
辛亥革命三篇章 第一篇——构想共和 第二篇——创立共和 第三篇——感悟共和
自主学习检测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主要包括哪些大事呢?
1894 1905 1911、4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1911、10、10
1912、1、1 1912、2、12 1912、3 1912、3
第一篇章
构想共和—寻原因
1、19世纪末,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兴中会和同盟会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兴中会(1894):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1905):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2e6c5a4e53a580217fcfe25.png)
第15课辛亥革命第1 辛亥革命【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标解读】辛亥革命有广义、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理解一般指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所以应掌握革命党的建立、武装起义、思想宣传、武昌起义。
通过轻敌推诿,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认识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
【考试大纲】辛亥革命【知识梳理】一、背景1.原因:①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②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挽救统治危机。
2条:(1)组织基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以孙中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0年,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在东京成立。
①性质:②纲领:(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后,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围绕要不要,要不要等问题展开思想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在宣传的同时,还多次发动。
其中1911年发动的起义最为有名。
思考1:同盟会成立的条和性质是什么?二、经过1.爆发:武昌首义(1)概况:年10月10日,和率先发难,武昌起义爆发。
(2)结果:起义胜利后,成立,推举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
(3)影响:武昌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
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许多地区也发生了响应武昌起义的革命运动。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2.高潮(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以为国旗。
(2)颁布《》:年3月颁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意义。
(3)帝制的终结:1912年2月,下诏退位,清王朝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思考2: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如何?三、结果及意义1.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课前预习:1、下面是“辛亥革命”一目的知识结构,原因:①兴中会②广州黄花岗起义③保路运动过程:②中华民国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①清朝的封建统治②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③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答案:C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资政新篇》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4、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②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③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同桌互评:优秀()良好()课堂巩固1、参与建立同盟会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①兴中会②华兴会③光复会④日知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A 解析:为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2、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所指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维新派和革命派D、同盟会和共产党答案:C 解析:注意时间:19世纪晚期。
综合分析材料信息,“中立党……变法”“维新党……作乱”可以看出他们是维新派和革命派,材料中所谓“作乱”实质是革命党人主张通过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统治,故选C项。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表明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B.孙中山也受到制约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D.孙中山试图限制袁世凯答案:D 解析:孙中山在内外压力下将让位与袁世凯,为防止袁世凯上台后,专断独裁,故特设此规定,以继续维护民主共和的成果。
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中的“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可以看出日记记录的事件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故选A项5、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甲: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丁:辛亥革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戊: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C、甲乙丙丁D、甲乙丁戊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胜利果实被袁世凯夺取了,所以戊的看法错误,故选C项。
6、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
这主要表现在A、它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它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C、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D、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在于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故选B项。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民主革命,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重大的。
然而,这场革命在终极意义上失败了。
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共和国方案未能真正实现。
……至于这场革命运动之所以不能彻底胜利,原由很多。
领导阶级的软弱乃是根本的内在原因。
在殖民主义、封建主义桎梏下出生的资产阶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育,确是承担不起历史的重任。
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则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帝国主义必须拥有殖民地和附属国,发达的国家不再允许发展中的国家发达,它们只需要从属和附庸。
辛亥革命——不像一个半世纪前的美国独立战争……,西方国家总是同民主革命的敌人结成同盟。
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取得胜利,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张磊《划时代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材料二:“故知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颠覆满洲以后,得从事改造中国……然而当时之实际,乃是不如所期,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权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
曾几何时,已为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回答:(1)武昌起义爆发于年10月10日;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胜利提供了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是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所取得的三个突出表现及其对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参考答案:(1)1911年,四川保路(2)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外部因素:由于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不允许中国发展,干涉中国内政。
(3)表现:一是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二是建立近代亚州第一个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三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教训:中国革命要把反帝反封建结合起来;要把解放农民作为革命的主要任务;不能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
资产阶级软弱性决定了他们不能承担革命的领导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自我评价:优秀()良好()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以来,在中国人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A、洪秀全B、孙中山C、毛泽东D、周恩来答案:B 解析: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在中国人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2、《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
这次“革命”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所给时间作答。
A项发生在1898年,C项发生于1915年,D 项发生于1919年,B项与题意相符,故选B 项。
另:题中所指三次大革命中,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指秦朝建立;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指辛亥革命;第三次在1949年,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3、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即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客观上亦起到了“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的作用,故选D项。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随着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这一目的并没有真正实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际意义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5、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答案: B 解析: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北洋军阀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资产阶级的救国之路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
6、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 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C.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D. 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就任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不是正式大总统,故选D项。
7、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①实行三权分立②实行内阁责任制③实行“耕者有其田”④鼓励发展工商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五色旗”即为有效信息,所以判断此政府是南京临时政府,③实行“耕者有其田”是共产党土改时期的土地政策。
所以排除③即可得出答案。
8、191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成立D、《临时约法》颁布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12年1月”,1912年1月1号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是在1911年10月10号,清帝退位是在2月,临时约法是在3月,故选C项。
9、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从本质上说明了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已开始资产阶级化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处理的能力。
据材料中“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和“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可知在辛亥革命革命的队伍中混入了许多旧官僚,清楚地表明了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说明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危机,故选D项。
10、右图所反映的思想指导了中国革命走入新的旅程,提出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 洪秀全B 孙中山C 洪仁玕D 毛泽东答案:B 解析:图中体现了民主共和的思想,在中国,最早提出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