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运营能力分析
公司财务分析之运营能力分析

公司财务分析之运营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是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运营能力反映了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续创造价值和回报的能力。
通过对公司财务指标和运营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支付能力、经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盈利能力、支付能力和经营效率三个方面来对公司的运营能力进行分析。
一、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评估一个公司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包括毛利率、净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等。
首先,毛利率反映了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
公司毛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差异。
一般来说,高毛利率的公司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好地实现利润的增长。
其次,净利润率是评估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净利润率越高,说明公司在盈利方面的能力越强。
此外,营业利润率是评估公司经营效益的指标,其高低影响着公司的运营决策。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支付能力支付能力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偿还债务和支付日常费用的能力。
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首先,流动比率反映了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公司可用于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越多,支付能力越强。
其次,速动比率衡量了公司能够迅速偿还债务的能力,排除了库存等不易流动的资产。
速动比率越高,说明公司偿债能力越强。
此外,现金比率反映了公司以现金形式支付债务的能力,可作为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支付能力的分析,可以评估公司在短期和长期偿债方面的能力。
三、经营效率经营效率是评估公司运营效果的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
首先,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存货的周转速度。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能够更快地将存货转化为销售收入,提高了运营效率。
其次,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了公司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速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收款效率越高,资金回收更及时。
此外,应付账款周转率反映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结算速度,对公司的资金运作和经营效率也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公共交通第六章 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行车速度与车辆利用(北交大出版社)

ts to b'b a' a 6 4
在该情况下,b'和a'分别表示在最繁忙车门上、下车的乘
客数,如涉及最长时间乘客上、下车的车门。 b'和a'的值依
赖于车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 b i和ai,依赖于上、下车可利 用的车门通道数n',和乘客在这些车门间的分布。表达式为
:
b'
bi n'
b
a'
ai n'
6.1 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
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表示在一般条件下,一条公交线运 送一定乘客流的公交系统能力,它也影响着公交线路提供的 服务水平。
这是由于其他许多性能特征,如速度、可靠性和舒适性 等特征都取决于流量与公交线路能力的比率(车辆中的乘客 数或线路上的车辆数)。因此,公交线路能力是公交系统中基 本特征之一。
6.1 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
车辆能力 Cv,取决于车辆空间尺寸和设计,座椅/标准 比率和每个乘客的最小地面面晰采用的标准。
装载因子α,在拥挤条件下单个车辆所达到的值接近 1.00, 但它的最大平均小时值较低因为一般能力条件持续不到一个 小时。当然,如果一条线路在一小时内 α都以平均值1.03营 ,那么该条件下将使乘客极不舒适及产生乘客延迟,乘客无 法搭乘先到达的公交车辆。
在邻近车站 7 的地方规划了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办公建筑 。据预测,在高峰小时内乘客将增加60%。上、下车门间乘 客的分布系数是长ξb=ξa=1.1。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善车站的运 营,得到军站运营的 3 种可能措施,需要进行分析:
6.1 公交运营的线路能力
①继续按现有模式运营——表 6-2 中的情况 i; ②在上车前收费,车辆采用单一铰接式、高车底公交车 ,每辆车拥有 4 个双通道车门——表 6-2 中情况 iv; ③与②中情况相同,只是采用低车底车辆及两节车(表 6-2 中情况 v)。
营运能力分析PPT培训资料

第四节 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期 总资产与营业收入比
13
第五节 反映管理效率的现金流量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 销售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收现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平均应收账款净值
14
8
练习
1.下列各项中,影响营业周期长短 的因素有( ).
A.年度销售额 B.平均存货 C.销货成本 D.平均应收账款
9
第三节 非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1)在分析固定资产总周转率的基础上,进 一步分析其构成。
(2)计算以固定资产净值为宜。 分析:此比率主要用于说明对厂房、设备等
3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1-营业毛利率)/
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 365/存货周转次数 =原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产成品
周转天数
4
分析:存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快, 销售能力强,但过高也可能说明企业管理 方面有问题(存货水平低、经常缺货或购 买次多量少);存货周转率低,说明企业 存货管理不力,销售状况不好。
2
第二节 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营业收入净额×赊销比)/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365/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注意:在计算时,尽量使用“应收账款”总额
分析:此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收账快,企业资产流动性 强,短期偿债能力强。但过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有可 能是企业信用政策存在问题,应结合存货周转率分析。
行业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平均为78天,应收帐 款周转天数平均为25天,存货周转天数平均为55 天。 分析: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平均为74天,应 收帐款周转天数平均为22天,存货周转天数平均 为51天,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一、本文概述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是对企业运营效率与效益的全面评估,它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帮助管理者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发现潜在问题,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文章将首先阐述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接着介绍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运营流程分析、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本文希望能够为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框架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是对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的全面评估,其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企业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关键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而判断企业日常运营的流畅性和效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效率。
通过对比企业历年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变化,可以分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闲置或过度投资的情况。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总资产周转率体现了企业整体资产的运营效率。
该指标能够综合反映企业资产管理的效果,是评价企业整体营运能力的重要参考。
存货管理效率分析:存货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和运营效率。
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存货结构等指标,可以评估企业存货管理的有效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应收账款管理效率分析: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利用效率。
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账龄分布等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水平,为优化信用政策和收款流程提供依据。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分析:成本控制是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变动趋势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营运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力,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运营管理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财务报表分析一第六章企业运营能力分析课件

第六章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年度单 选多 选判断简答计算综合总分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2018年10月221572018年04月221215115242017年10月2212121/4392017年04月22121592016年10月11121215102016年04月2212159本章考情一、企业营运能力的内涵(P165)(一)含义(1)企业资产所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反映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 ,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
(2)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与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关系资产周转快流动性强带来更多收益二、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内容(P166)★★1.影响企业营运能力的因素(1)外部因素:企业的行业特性、经营背景(例如:商品零售业)(2)内部因素:企业的资产管理政策与方法:①企业资产结构的安排会影响到资产的营运能力;②对单个资产项目的管理政策也会影响到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一般情况下,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越严格,收款的速度会越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越快。
★★2.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反映资产周转快慢的指标一般有周转率和周转天数两种形式。
(1)周转率含义:代表一定时期内资产完成的循环次数计算公式:资产周转率(次数)=计算期的资产周转额/计算期资产平均占用额(2)周转天数含义:代表资产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资产周转期(天数)= 计算期天数/资产周转率(次数)第二节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一、企业营运能力的内涵★★★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1)概念应收账款周转一次指从应收账款发生到收回的全过程。
(2)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注意1】对于外部分析人员无法获得企业赊销收入的具体数据,可以用所有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代替赊销收入净额。
:营运能力分析

u
2009 121227574.50 7878149
15.3878
23.3952
u
通常情况下,以营业成本为基础计算的存货周转率指
标值要小一些,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要比用营业收入为基础
计算出的结果慢一些,实际应用时,注意比较指标之间的计
算口径一致即可。
1.1
第四节 存货周转率分析
u 二、存货周转率的行业数据
度的快慢及利用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u
流动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
u 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1.1
第二节 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u
分析评价公司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还可用流动资
产周转期,它是指流动资产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其
计算公式为:
u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360 /流动资产周转率
1.1
第三节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 析
u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u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现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
快;否则,公司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影
响该指标正常计算的因素有:
u (1)季节性经营的公司使用这个指标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u 2019 55971576 54574869 55273223 105405594 1.91
188.48
u 2009 74491946 55971576 65231761 138875421 2.13 169.01
u
从表9-1中可以看出,上海汽车2009年流动资产周转水
平较2019年有所提高,其原因是营业收入增长了,流动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公司运营能力分析及意义一、运营能力分析指标1、人力资源运营能力指标人力资源运营能力一般采用劳动效率指标来分析。
劳动效率,是指公司营业收入或净产值与平均职工人数(可以视不同状况具体拟定)旳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对公司劳动效率进行考核评价重要是采用比较旳措施。
例如,将实际劳动效率与本公司计划水平、历史先进水平或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
2、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生产资料旳运营能力事实上就是公司旳总资产及其各个构成要素旳运营能力。
资产运营能力旳强弱取决于资产旳周转速度、资产运营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
资产旳周转速度,一般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达。
(1)周转率,是公司在一定期期内资产旳周转额与平均余额旳比率,反映公司资产在一定期期旳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越多,表白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2)周转期,是周转次数旳倒数与计算期天数旳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旳天数。
周转期越短,表白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其计算公式为: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可以从流动资产周转状况、固定资产周转状况、总资产周转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各项资产周转状况1、流动资产周转状况反映流动资产周转状况旳指标重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公司一定期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本章下同)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旳比率,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变现速度旳快慢和管理效率旳高下。
其计算公式为:应收帐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其中,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应收帐款余额年初数+应收帐款余额年末数)/2应收帐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帐款余额*360/营业收入一般状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示周转率高,表白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公司财务分析之运营能力分析

财务分析之运营能力分析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一)应收账款周转率(二)存货周转率(三)流动资产周转率二、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三、总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宰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一)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Receivable Turnover)是反映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有两种表示万法。
一种是应收帐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周转次数,另一种是应收帐款的周转天数即所谓应收帐款帐龄(Age of Receivable)。
应收帐款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如下: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初期应收帐款+期末应收帐款)/2在一定时期内应收帐款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应收帐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及时收回贷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应收帐款周转天数,表示企业自产品销售出去开始,至应收帐款收回为止所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帐款变现的速度越快。
企业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应收帐款周转速度,不仅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而且由于应收帐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变现速度和变现程度是企业流动比率的重要补充,它也反映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过应收帐款帐龄指标,与原定的始销期限进行对比,还可籍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以及企业原订的信用条件是否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明确企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能区分企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对不同报表使用人的不同意义;∙能归纳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会计算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各项财务指标;∙明确影响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因素;∙能够分析并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
第一节营运能力分析的意义广义的营运能力是指企业所有要素所能发挥的作用;狭义的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
本章对营运能力的研究,实际上对企业在资产方面所表现的效率的研究,是狭义的营运能力的分析。
它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对其所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
实质是对企业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以尽可能短的周转时间,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创造尽可能多的营业收入。
营运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利能力强弱的关键环节。
一、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1、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企业营运能力越强,资产流动性越高,企业获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越大。
2、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益通过企业产出额与占用额的比较,可以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益,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3、分析企业资产利用的潜力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资产营运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1、营运能力的内容(1)短期资产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揭示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变动的原因,评价资产的流动性。
(2)长期资产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对固定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收入率的分析,揭示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和周转速度变动的原因,评价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
(3)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对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收入率的分析,揭示总资产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变动的原因,评价总资产营运能力。
2、营运能力分析的意义不同报表使用者,营运能力分析具有不一样的意义:(1)经营者1)优化资产结构2)改善财务状况3)资产经营风险(2)企业现有股东和潜在投资者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可用帮助他们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3)债权人有助于判断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和安全性,可用以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
第二节营运能力衡量营运能力的衡量是通过资产所创造的收入来判断,所运用的财务指标是资产周转率,其一般表达式:资产周转率=周转额÷营运资产通常使用的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各指标间的关系:(1)总资产周转率包括: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2)流动资产周转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一、总资产周转率1、指标定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
2、计算公式(1)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余额+期末总资产余额)÷2数据来源:营业收入取之于利润表;总资产取之于资产负债表。
(2)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次数3、指标意义该指标用于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速度快,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程度高,其结果将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增强;反之,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低,最终还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4、范例GL公司20×4年年初总资产3 056 472万元,年末总资产5 153 025万元,20×4年实现营业收入4 245 777万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总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解:总资产平均余额=(3 056 472+5 153 025)÷2=4 104 748.5(万元)总资产周转次数=4 245 777÷4 104 708.5≈1.03(次)总资产周转天数=360÷1.03≈349.51(天)5、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因素(1)各项资产的合理比例各项资产的比例尤其是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比例对资产周转率有重要影响。
比例不合适,就会造成资产闲置。
(2)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会影响总资产的周转率。
(3)营业收入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的增长会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加强总资产的营运能力。
二、固定资产周转率1、指标定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占用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
2、计算公式(1)固定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其中:固定资产占用额=(期初固定资产占用额+期末固定资产占用额)÷2数据来源:营业收入取之于利润表;固定资产占用额按固定资产净值指标计算。
(2)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次数3、范例GL公司20×4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430 378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460 844万元,20×4年实现营业收入4 245 777万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解:固定资产平均余额=(430 378 + 460 844 )÷2=445 611(万元)固定资产周转次数=4 245 777÷445 611≈9.53(次)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9.53≈37.78(天)4、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会导致不同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从而影响固定资产周转率,造成该指标的人为差异。
(2)在企业的固定资产、销售情况都未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也可能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等因素而使营业收入虚增,导致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提高。
(3)固定资产的增加不是渐进的,会因购置全新固定资产而导致固定资产净值的突然增加,这会导致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变化。
(4)若企业的固定资产过于陈旧或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会由于固定资产基数太低,营业收入小幅度的提高使固定资产周转率大幅度提高。
(5)应注意结合流动资产投资规模、周转额、周转速度等来分析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具有流动性较强、风险较小的特点。
流动资产周围速度的高低影响着总资产运用效率的高低。
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财务指标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业周期等。
1、流动资产周转率(1)指标定义——是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与综合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是指特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内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
(2)计算公式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金额其中: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流动资产余额+期末流动资产余额)÷2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范例GL公司20×4年年初流动资产2 327 707万元,年末流动资产净值4 261 082万元,20×4年实现营业收入4 245 777万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解: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 327 707 + 4 261 082 )÷2=3 294 394.5(万元)流动资产周转次数=4 245 777÷3 294 394.5 ≈1.29(次)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1.29≈279.07(天)(4)指标意义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或天数,均表示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
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越多,亦即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周转速度就越快,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营业收入就越多,流动资产的营运能力就越好;反之,周转速度就越慢,流动资产的营运能力就越差,效率就越低下。
2、应收账款周转率(1)指标定义——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
(2)计算公式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数据来源:一般情况下,应收款取之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当应收账款在整个应收款项中比重较小时,可取之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3)指标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及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说明:1)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信用销售管理严格。
2)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强,从而有利于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减少,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相对增加。
4)可以通过比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及企业信用期限,可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调整企业信用政策。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少,周转天数越多,表明企业营运资金过多地滞留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金的周转,流动资产变现力弱,资金的机会成本变大。
(4)范例GL公司20×4年年初应收账款净值56 55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净值91 453万元,20×4年年初应收票据1 327 743万元,年末应收票据1 083 655万元,20×4年实现营业收入4 245 777万元。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6 550 + 91 453 )÷2= 74 001.5(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次数=4 245 777÷74 001.5 ≈57.37(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57.37≈6.27(天)若计算考虑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在内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解:年初的应收款项=56 550+1 327 743= 1 384 293 (万元)年末的应收款项=91 453+1 083 655= 1 175 108 (万元)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 384 293 + 1 175 108 )÷2= 1 279 700.5(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次数=4 245 777÷1 279 700.5 ≈3.32(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3.32≈108.43(天)(5)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因素1)企业信用政策2)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和应收账款质量3)企业总资产规模的变动4)企业会计政策变更3、存货周转率(1)指标定义——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