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一】黄河之名的由来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从史前旧石器考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存,孕育出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黄河之名由来已久,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古人在命名河流时适应称其为“XX水”。
黄河也是一样,本来名为“河水”,在与其他地名或河流并称时有时也简作“河”。
黄河之名的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初年。
《史记》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使黄河如带”的记载。
从此以后,“黄河”之名在历史文献中时有出现。
大约到了唐代,黄河的名称普遍沿用起来,史书在讲到这条河流时也经常是“河水”与“黄河”并用。
黄河的名称由何而来?这还得从这条河的水文性质来解释。
在我国北方有一片广阔的黄土高原,地跨青、宁、甘、陕、蒙、晋、豫七省区,面积占有整个黄河流域的近一半。
黄土高原早在地质时期就差不多形成,由于地面覆盖有数米到十数十不等的黄土,因此今人将其称为“黄土高原”。
黄土质地干燥疏松,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容易在流水侵蚀和风力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到黄河中,致使河水变得混浊。
黄河中夹杂着从黄土高原上流失下来的泥沙,这是人类在那个地方生活后才逐步形成的现象,其最早的记载能够追溯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济水〕、浊河。
”到了西汉时,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差不多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
《汉书》卷29《沟洫志》记载:“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河水也因此而变成黄色,黄河之名即由此而来。
【二】历史上的黄河的改道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是在下游地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溃决泛滥和改道曾给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
黄河的上中游行进于高原峡谷中,水流急迫,河谷深切,泥沙难以存积。
因此,古今河道没有多大变化。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古河道证据及河道整治研究
历史地理第十七辑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古河道证据及河道整治硏究"吴,忱许清海马永红阳小兰梁文栋编者按:历史地理工作者根据历史文献复原了西汉以前、东汉、北宋时期黄河下游故道,并在地图上标出其具体流经,说明历史文献在恢复历史时期地理景观方面的重要性。
地貌学家吴忱等所著《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古河道证据及河道整治研究》的系列论文,首次从古河道的角度论证了历史文献记载复原古河道的正确性,另历史地理研究中历史文献考证和现代地理学方法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有很重要的学术意义。
现将该系列论文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第一编从古河道看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有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三条河道,已被一些学者用文字记载资料所认可①。
但除去文字记载以外,有没有古河道的直接证据,各河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演化,演化的原因是什么,则较少有人研究。
本文从古河道及卫片影像的角度证明上述河道的存在,从地貌演化的角度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地理环境变化的观点解释其演化的原因。
1.从浅埋古河道看史前时期的黄河下游河道所谓史前时期是指中全新世。
其古河道砂体在华北平原的顶板埋深5〜10米,底板埋深10〜20米。
相对于地面岀露的古河道来说,属于浅部埋藏古河道,简称浅埋古河道②。
从《中国华北平原古河道图》中可看出,中全新世时,黄河在该平原有三支较大的河道。
它们从河南省黄河北岸的原阳始,向东北经延津至濮阳,以下分为南、中、北三支。
南支自濮阳东向东北,经山东省范县、东阿、禹城、商河、惠民至无棣;中支自濮阳东向东北,经山东省莘县、聊城、夏津、德州至河北省孟村彳北支自濮阳西向东北,经南乐,河北省大名,山东省冠县、临清,河北省故城、景县、东光至沧州③。
三支中,以中支砂体厚度大,其余二支厚度小。
如在距原阳同等距离的惠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9771012, 49771072)。
①谭其釀:《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第48—64页。
明清时期汾河入黄段河道变迁的原因分析
2009年6月='f-j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un.,2009兰!堂竺!塑!旦竺翌皇!垡墨呈翌竺!璺兰i璺旦!!!竺竺垫堕竺∑!!:!!堕!!文史哲明清时期汾河人黄段河道变迁的原因分析赵淑清(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西安710062)摘要:明清时期汾河入黄段河道迁移改道频繁.从该河道所处的自然环境、黄河的顶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进而探求其变迁的原因.为今后该河道的治理提供历史依据。
关键词:汾河入黄段:河道变迁:原因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23(2009)02—0077—03牧稿日期:2008一12一16作者简介:赵淑清(1983一),女,山西大同人。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汾河古称汾水.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的雷鸣寺上游.流向自北向南.贯穿大半个山西。
汾河至运城市新绛县境急转西行.于禹门口下游万荣县①荣河镇庙前村附近汇人黄河,干流全长694km,流域丽积39471k斫。
本文所讨论的汾河入黄段位于汾河下游.北起河津市的苍底村,南至万荣县的庙前村.河道长约36.15km。
大致位于东经l10042’一l10050’.北纬35025’一35035’之间。
由于该地段汾河水量小、流速慢。
再加上两岸山地的约束,面积狭小、排水不畅、泥沙淤积严重。
此外还受到黄河小北干流的顶托,使得汾河人黄段在河津县连伯滩、万荣县西范滩区域内不断摆动.大致范围在6.30km一2.25km之间。
【-舭-J据历史资料分析,汾河入黄段在历史时期有4次吲重大改道。
其中明清时期就有2次。
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清时期此河段变迁原因的分析.进而探索其中的一些规律。
为今天该段的治理丁作提供历史依据。
一、明清汾河入黄段河道变迁的具体情况(一)明隆庆年间汾河入黄段河道变迁据光绪《河津县志》引元《河津县总图记》可知,元代汾河在河津县西十五里入河.至明隆庆四年(1570年)前,汾河已在后土祠人河【3J。
历代黄河下游变迁史
历代黄河下游变迁史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黄河下游黄河桃花峪⾄⼊海⼝为下游。
流域⾯积2.3万平⽅公⾥,仅占全流域⾯积的3%,河道长785.6公⾥,落差94⽶,⽐降上陡下缓。
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绝⼤部分河段靠堤防约束。
河道总⾯积4240平⽅公⾥。
由于⼤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河床⾼出背河地⾯3~5⽶,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出10⽶,是世界上出名的“地上悬河”,成为淮河、海河⽔系的分⽔岭。
由于黄河将⼤量泥沙输送到河⼝地区,⼤部分淤在滨海地带,填海造陆,塑造了黄河三⾓洲。
随着黄河⼊海⼝的淤积——延伸——摆动,⼊海流路随之改道变迁。
历史上利津以下河道多次改道,建国年后曾经三次有计划的⼈⼯改道,河⼝段河道长也不断变化。
20世纪90年代黄河河⼝⼊海流路,是1976年⼈⼯改道流经清⽔沟后逐步淤积塑造的新河道。
历史改道⾃先秦⾄北宋,黄河⼀直是北流⼊渤海(北宋曾两次夺淮⼊黄海,但很快堵⼝重归原来河道),但河道有过⼏次重⼤变迁,⼀次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在黎阳决⼝,偏离禹河故道,由黄骅以北⼊海(之前的黄河⼊海⼝在天津附近)。
⼀次是始建国三年(11年)在魏郡决⼝,由千乘郡⼊海。
此后这条河道稳定了千余年未变。
唐末五代由于藩镇割据加上战乱,黄河下游堤防⽼化,淤积严重,河患频繁。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在澶州横陇埽(今河南濮阳)决⼝,之前也有过多次决⼝,但北宋都⽴即堵塞了决⼝。
但横陇埽这⼀次决⼝后,宋仁宗下令“权停修决河”,于是形成了“横陇故道”。
但由于黄河分成数股⼊海,⽔势变弱,因此易于淤积,在北宋年间曾多次改道。
绍圣元年(1094年)北宋朝廷终于下决⼼堵塞北流,让黄河全部东流。
但五年后黄河便在内黄决⼝,⼜向北冲出了⼀条新河道,⾃乾宁军附近⼊海。
此后直⾄北宋灭亡,河道没有发⽣⼤的变化。
南宋建炎⼆年(1128年),宋朝东京府汴梁守将杜充为阻⽌⾦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滑县)的李固渡⼈为决开黄河堤防,黄河⾃泗⽔⼊淮河,然后夺淮⼊海。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
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
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
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
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
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
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
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
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的4000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1)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000多年;2)1128—1855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多年。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九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入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北达海河,南抵淮河。
黄河下游变迁及泛决改道的几点认识:
从新石器时代以降至12世纪20年代(宋金之际),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由渤海湾西岸入海。
12世界开始河道离开了河北平原,向东南流经黄淮平原合淮入海,前后约700余年。
先是流经黄淮平原北部,以后河道逐渐南摆,至13世纪已达到了豫西山地的东缘,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在华北大平原上扫射了一遍,直到16世纪中叶,河道大致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又经过约300年,至19世纪中叶,又折向东北流,至渤海湾西岸入海。
历史上黄河泛决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防御不力。
西汉时代河患频繁,与中游地区扩大农耕、水土流失加剧有关。
东汉以后黄河下游有将近8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这是中游地区返耕还牧、水土流失相对减弱的结果。
唐宋以后,中游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患也愈演愈烈。
明清时期,除了潘季驯、靳辅时代因下游河道加强了防治,河患有所稍息外,总得趋势,仍然是日益严重。
新中国成立
以来,对黄河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治理,包括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淤固提防、加强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60多年没出事故,就是明证。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中上游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下游因来水减少甚至断流,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由于来水减少,泥沙停滞,淤积严重,黄河决溢隐患仍未根本上消除。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
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防洪工程以及沿岸居民的生活。
在长期的河道演变过程中,黄河下游形成了一些基本规律,本文将对这些规律进行探讨。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河道的侧向迁移。
由于黄河水量大、泥沙多,河道流速快,河床容易发生侵蚀和淤积。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在不断迁移,不断改变河道的走向。
这种侧向迁移一方面导致了河道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为沿岸居民提供了河道利用的机会。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是河道的纵向淤积。
由于黄河水量大、泥沙多,河床容易发生淤积现象。
在河道纵向淤积的过程中,河道底部的高度逐渐升高,河床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纵向淤积不仅影响了河道的通航能力,还增加了河道的防洪难度。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第三个基本规律是河道的泥沙质量变化。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质量最高的河流之一,其泥沙含量高达50%以上。
这种高含沙量不仅增加了河道淤积的速度,还导致了河道的形态变化。
泥沙质量的变化对于河道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最后一个基本规律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修建堤坝、开展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开发等,都会对河道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河道管理和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一些基本规律,包括河道的侧向迁移、河道的纵向淤积、河道的泥沙质量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些规律对于黄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防洪工程以及沿岸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黄河下游河道演变规律的研究,为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黄河下游河道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河道的稳定和安全。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的河道变迁
黄河的河道变迁春秋时代及其以前,黄河出积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肃临夏西北)“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龙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流,其流道大体与今河相同。
再下过大伾山北流,穿过漳河,经今河北周曲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分道入海。
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
这条河最早为《禹贡》所载,故又称“禹河”。
春秋至今,两千余年,黄河下游河道多次迁徙,重大者有以下数次。
一、周宿胥口河徙《汉书·沟洫志》寻|王莽大司空橡王横语:“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经滑台城(滑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按《水经·河水》所记,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俊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
宿胥口河徙之后,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
二、新莽魏郡改道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
在此以前,王莽常恐“河决为元城家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致使河道第二次大变。
魏郡河决之初,水无定槽,泛滥于平原、千乘之间,后经王景治理始得以稳定。
据《水经》记载,此河大致走今濮阳南,范县北,阳谷西,莘县东,在平东,禹城西,平原东,临邑北,商河南,滨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
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三、北宋澶州横陇改道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河决澶州横陇塌,于汉唐旧河之北另辟一新道,史称横陇河。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六)明后期至清咸丰四年(16世 纪中叶-1854)
•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 叶基本结束,经万历年间潘季训推行“筑 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黄河下 游基本固定为单股河道,即今地图上的废 (淤)黄河。单股河道的固定对修防、潜 运有利,但由于水沙不旁泄,来沙有增无 减,河床很快变成“悬河”,使后期河患 仍不断。
(三)东汉至唐末大河安流期(公 元1~10世纪)
王景其人
• 约公元30年-85年左右,字仲通,乐浪郡诌 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 (公元30年(庚寅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 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东 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少学易,广 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 时有荐景能治水者,明帝诏与王吴共修浚 仪渠,吴用景坞流法,水不复为害。
• 1855年农历六月河决兰阳铜瓦厢,夺大清河入海。 结束700年由淮入海的历史。1876年全线河堤告 成,形成今天黄河的基本河道。光绪以后,因大 量泥沙被带至下游,沉积在大清河内,故本世纪 初决口多集中在山东济南以下河段。1913~1935 年决口险工段在濮阳、长垣、东明一带,称“豆 腐腰”。 1938~1947年,国民党以水代兵,人为 炸开花园口河堤,致使黄河一度夺贾鲁河、颖河、 涡河入淮,形成5.4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
汇泗夺淮入海
杜充其人
•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 阳)人[1],南宋初大臣、宰相。 • 哲宗绍圣间进士。靖康初年,知沧州。建炎二年, 代为东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军打仗,先是全 部放弃了抗金起义不断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 有起义都被金军镇压,由此彻底丢掉了北宋末年 被金国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建炎三年,南 逃建康府,丢掉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宋朝领土,却 被拜为右相,旋为江淮宣抚使驻守建康。未几, 金兵渡江,遂降。绍兴七年,任金朝燕京三司使。 绍兴九年,迁燕京行台右丞相。《绍兴和议》签 订时死去。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
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1.先秦西汉时期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
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
三河皆北流入海。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
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
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
其后,黄河多有决溢。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
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
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
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徐海亮笔者在1987年,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大地图集》中明清、民国黄河下游变迁和决溢图幅编稿、绘制任务(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持);1989年,又参加“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中黄河下游变徙的研究,以及相关图幅绘制任务(中科院地理所主持)。
遂较为系统地考证和考察了元代至明清、民国黄河下游变徙流路、泛道,和大多数泛决的流向。
本文属于绘制图幅前的一些考证资料和绘图的说明文字。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
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
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2]。
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然存在。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入涡。
黄河曾多次神秘改道,只为了一个目的,现在还没有解决
黄河曾多次神秘改道,只为了一个目的,现在还没有解决本文导读: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今临漳西南)元城(今大名东)以上决口,泛滥清河(今县东南)以东数郡。
王景、王吴治理黄河,使“河汴分流”,固定了从荥阳到千乘海口的新河道,即东汉到隋唐五代的黄河下游河道。
从长寿津(今濮阳西南)与西汉大河分离,流经今濮阳、范县以南,阳谷、东阿以北,茌平以东,禹城以北,商河、惠民以南,东至利津入海。
王景治河以后,黄河进入一个相对安流时期,原因除了中游地区由农变牧,来沙量减少外,也和这条河道距海较近,地形低下,水流顺畅有密切关系。
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北宋时期的“二股河”第二次改道是在宏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又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1034年七月,黄河从澶州(今濮阳西南)横陇埽(今濮阳东)决口,冲出一条新河道,称为横陇河,从今宾县以北入海。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澶州胡埽(今濮阳东)从今天天津市入海。
这就是宋代两股河的北派。
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又从魏县(今县东北)、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出一股,流经西汉大河故道和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这就是北宋黄河的东派。
其中,大河趋向北派的时间较长。
而且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东流断绝,全河才都向北脉流去,形成了又一条新的河道。
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改道建炎二年(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黄河下游河道,从此又一大变。
杜充决河的地点,史无明文,《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定在滑县上流的李固渡(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
决口以下,河水东流,经今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再东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
此后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迁徙的范围,主要在今豫北、鲁西南和豫东地区。
此次决河改道,使黄河由合御河入海一变而为合泗入淮,长时期由淮河入海。
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
1850年以前磴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
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目前已成为后套灌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
1500余次,较
20多次。近年来,地理和考古学者运用现代多
一、禹河
夏、商、周时代,黄河下游河道呈自然状态,低洼处有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点向东成扇形泛
50年。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
六、明清黄河
自明成祖迁都北京,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
采淮。百余年间有时分流
1496~1566年,北岸修筑太行堤,南岸大堤也得以加
先是黄河南移人涡、入淮,后又渐北移,至徐州入运。
1860年),张秋以东至利津筑有民埝。光绪元年(1875
,开始修官堤,历时10年,新河堤防陆续建立起来。铜
民国年间河南黄河决溢渐多。1938年6
年之久。抗战胜利后,1947年3月15日将花园口口门堵
1234年由杞县分为三支,以入涡一
三流并行约60余年,至1297年主流北移,北支
1297~1320年间黄河自颍、涡北移,
1320~1342年间开封至
1343~1349年黄河连决白茅堤,水灾遍及豫东、鲁西
1351年
30
30里,转东南经曹县西之白茅、
30里,再东经单县南、夏邑北,再东经砀
40里),又东经萧县、徐州北,
长1000多里。对防御黄河向南泛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下游河道称东汉故道,流路自今濮阳西南西
四、北宋黄河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称京东故道。后期河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黄河改道对明清时期徐州的影响——评《黄河史话》
广告·书评辛德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定价:15.00元黄河改道对明清时期徐州的影响评‘黄河史话“㊀孙㊀玲㊀㊀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起源之地,承载着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但黄河给中华民族带来水源与肥沃土地的同时,也给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数次严重的灾难㊂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黄河泛滥㊁决堤和改道现象就多达上千次,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的改道现象就有20多次㊂黄河改道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每次改道必然对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㊁地貌及人民生命安全产生相当大的影响㊂在江苏㊁山东㊁河南㊁安徽四省交界处的徐州,是明清时期京杭运河与黄河的交汇之处,同时在古代也是汴㊁泗二水的交界处,在历史上这里是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㊂在1855年改道流经山东之前,黄河因流经徐州而给徐州带来了便利的水路交通,但同时也给徐州带来了严重的水灾洪患㊂由辛德勇著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黄河史话“一书,详细讲述了黄河水患的形成原因㊁发展历史和古代政府治理方案㊂全书包括五大部分,从各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黄河对于中华大地产生的巨大影响㊂该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其文字表达也较为生动,观点阐述言简意赅,容易理解且引人入胜,具有明显的现代文学色彩㊂该书能够集知识的准确性㊁语言的生动性㊁表述的趣味性和观点的时代性于一体,同时利用相对简单易懂的图形帮助读者加深对真实历史的理解㊂除此之外,该书还有英汉双语版本,使之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黄河流域历史及进行中文学习的重要辅助读物㊂‘黄河史话“一书用生动且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上下五千年中不断滋养着中华大地,同时也给中华大地上的居民带来了诸如河水泛滥㊁决堤等灾难,向读者详细描述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黄河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㊂‘黄河史话“一书详细记载了黄河的发展历史和历代治理黄河的策略与方法㊂全书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详细说明了历代对黄河源头的探索和认识;第二章主要讲述从战国到明清时期黄河对于下游流域人民所造成的众多灾难,同时也详细记录了不同时期㊁不同地区河道重大变迁的历史情况及其原因;第三章通过对黄河河道变迁的描写,进一步描述了黄河水灾对于地理环境及历史上黄河流域各大城市的重大影响,描写了在黄河改道变迁时期当地居民的疾苦生活;第四章重点描写历史上众多治水人物的治水思想和治水功绩,比如大禹治水㊁王景治河㊁东流北流之争㊁潘季驯 束水攻沙 等,详细分析了各个时期人们对于治理黄河所实行的方案及其实际的作用和意义;第五章着重描写黄河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及海运㊁河运的重要作用,指出黄河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繁荣㊂1 黄河水灾产生的原因根据‘黄河史话“一书相关记载,公元1300年到1850年的500多年里,黄河仅在徐州地区所发生的水灾就有100多次㊂在明朝的200多年间,平均每六七年就发生一次水灾㊂而在清朝的1640年至1850年这200多年内,黄河共在徐州境内发生水灾60余次,平均每三年就会发生一次水灾㊂之所以徐州地区水灾频繁发生,是由于环境㊁气候及人为因素等多种复杂因素所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成因是当时人们对于黄河流域森林植被的破坏及黄河自身水流的特点所引起的,这是明清时期黄河水灾频繁发生的重要客观原因㊂徐州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雨水集中在春夏两季而秋冬两季相对寒冷干燥,并且夏季多暴雨,降水相对集中,使得黄河的流量短期内急剧增大,从而更容易引发河水泛滥成灾㊂这种相对集中的降水和气候的快速变化,是导致该地区黄河水灾频繁发生的重要自然原因㊂明清时期,下游黄河水道相对较窄且弯道较多,而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沙含量增高,所以使黄河下游河床泥沙大量堆积,形成地上悬河㊂而当夏季降水增多时,短时间内下游的流量急剧增大,河水水位抬升,使得黄河水沿着大堤流淌,河水就容易破堤而出,徐州周边的黄河下游地区水灾的发生更为频繁㊂尤其是明清时期政府为了保证水运河道的相对通畅,对于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威胁置之不顾,这也是当时黄河下游水灾频发的重要人文社会原因㊂。
明代黄河流路变迁丁永林
明代黄河流路变迁丁永林元末农民⼤起义中崛起的朱元璋先后削平江南群雄后于公元1368年称帝,北伐彻底摧毁了元朝残余势⼒,开始了长达277年的明朝统治。
明初,黄河承元末之旧,由于财⼒困难,百废待兴,未能对黄河进⾏⼤规模的治理。
呈现河道混乱、多⽀并流、变迁频繁、河患严重的局⾯。
明初黄河⼀般为向南经淮河流⼊黄海,其⼊淮河道较⼤的有贾鲁故道、涡⽔、颍⽔,此外还有⼀些较⼩的⽀流。
除南流外,明初黄河还时常北决,冲⼊⼭东运河。
这些⽀流此决彼淤,迭为主次,黄河不断作南北摆动,其河患的发⽣地集中在河南境内,尤其是开封上下决溢次数极为频繁。
直到永乐年间疏浚贯通⼤运河后,供应宫廷、百官俸禄和军饷的东南漕粮由运河“⼀⾐带之⽔”输达北京,保证运河的安全畅通成为明朝⾄关重要的军国⼤事。
明代运河既要⽤黄河之⽔,⼜要避黄河冲决之害,“⾮假黄河之⽀流,则运道浅涩难⾏,但冲决过甚,则运道反被淤塞。
利运道者,莫⼤于黄河;害运道者,亦莫⼤于黄河”(王軏《处河患恤民穷以裨治道疏》,《明经世⽂编》卷⼀百⼋⼗三)。
由于保障漕运成为明代治理黄河的⾏动准则,梁⼭是⼤运河的⽔脊地带,成为仅次于黄、淮河穿运处的重要⽔利枢纽,期间,黄河对于梁⼭⾃然亦是祸福并存,贯穿整个明代。
明初,黄河主流仍⾛贾鲁治河后的故道,“⾃曹县西南的黄陵冈向东南⾏,经单县南、砀⼭北⾄徐州附近⼊泗⽔”(《中国三千年运河史》),借淮⼊海。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鱼台”(《明史·河渠志》),梁⼭⼀带被淹,“寿张县城(今寿张集)圮于⽔”(《梁⼭⽔利志·⼤事记》)。
“此次黄河决⼝,洪⽔冲开寿张诚西门,于城西汇成⽀流,后称为林秭河。
县城被迫南迁(15⾥)到薛屯,⼀年后⼜迁⾄黄河北,即今寿张”(《⼭东省梁⼭县地名志·寿张集》)。
洪武⼆⼗四年(公元1391年)四⽉,黄河⼜在原武⿊洋⼭⼤决,分⽽三:⼀⽀东经开封城北五⾥,折向东南流,再经陈州、向城、太和、颖州、颖上,⾄寿州正阳镇⼊淮,后⼈称为“⼤黄河”;⼀⽀仍东⾛徐州以南⼊淮,因⽔流较⼩,后⼈称为“⼩黄河”;另⼀⽀由曹州、郓城漫东平之安⼭(湖),致使元代开凿的会通河淤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论文关键词: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
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
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
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
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2]。
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
然存在。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
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洪武二十四年(公
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
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
柘城入涡。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二股:南股决自孙家渡口(在今郑州市西北),南夺颍入淮,北股决自新乡八柳树,经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
鄄城、范县等地,冲沙湾入运.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
徐有贞开了一条起自张秋运河
西南经范县、濮阳、滑县等地,西接河沁交会处的广济渠,引黄河的水接济运河。
徐有贞开河的目的是引黄济运,漕运虽复,但河决仍旧。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黄河在河南
境内大决,分为南北数股,北决占全河流量的十分之七,南决占十分之三。
南决自中牟至开封县界分成二股:一股由颍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另外一支东出今商丘县南流至毫州也注入涡河。
北决正流东经今原阳、封丘、开封、兰考、商丘等地,东趋徐州入运,大体即贾鲁故河的流向,也即汴道。
又有在金龙口、黄陵冈等处决出,冲入张秋运河的一支。
同年冬决向张秋的一支因金龙口水消沙积而淤塞,从次年开始黄河下游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汴、涡,颍三道,以汴道为干流,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白昂治河,在黄河北岸从阳
武经封丘、祥符(在今开封)、兰阳(今兰考)、仪封(在今兰考东)至曹县筑一长堤,以防河
水北决入张秋运河。
此外,还堵塞决口,并疏浚入濉、入颍、入运诸道以分洪,这次治河后,不过二年,黄河又自祥符孙家口、杨家口、车船口和兰阳铜瓦厢决为数道,俱入运河,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刘大夏受命治河,他的治河方针基本上同于白昂而更加完备,采取北堤南分,疏浚汴道和入涡、入颍、入濉各分流,分减黄河水势,并在黄河北岸筑起长堤,从胙城(今延津北)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今菏泽)、曹县,抵虞城县界,“凡三百六十里,称为太行堤”,在太行堤之南还筑一道内堤,从于家店(今封丘荆隆宫西于店)经荆隆口(即荆隆宫)、铜瓦厢、陈桥抵小宋集(今兰考东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3]。
这两条长堤筑起后,防止了黄河的北决,尔后,在正德至嘉靖前期黄河主要是多支分道南流和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