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一】黄河之名的由来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从史前旧石器考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存,孕育出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黄河之名由来已久,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古人在命名河流时适应称其为“XX水”。
黄河也是一样,本来名为“河水”,在与其他地名或河流并称时有时也简作“河”。
黄河之名的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初年。
《史记》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使黄河如带”的记载。
从此以后,“黄河”之名在历史文献中时有出现。
大约到了唐代,黄河的名称普遍沿用起来,史书在讲到这条河流时也经常是“河水”与“黄河”并用。
黄河的名称由何而来?这还得从这条河的水文性质来解释。
在我国北方有一片广阔的黄土高原,地跨青、宁、甘、陕、蒙、晋、豫七省区,面积占有整个黄河流域的近一半。
黄土高原早在地质时期就差不多形成,由于地面覆盖有数米到十数十不等的黄土,因此今人将其称为“黄土高原”。
黄土质地干燥疏松,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容易在流水侵蚀和风力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到黄河中,致使河水变得混浊。
黄河中夹杂着从黄土高原上流失下来的泥沙,这是人类在那个地方生活后才逐步形成的现象,其最早的记载能够追溯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济水〕、浊河。
”到了西汉时,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差不多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
《汉书》卷29《沟洫志》记载:“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河水也因此而变成黄色,黄河之名即由此而来。
【二】历史上的黄河的改道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是在下游地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溃决泛滥和改道曾给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
黄河的上中游行进于高原峡谷中,水流急迫,河谷深切,泥沙难以存积。
因此,古今河道没有多大变化。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古河道证据及河道整治研究
历史地理第十七辑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古河道证据及河道整治硏究"吴,忱许清海马永红阳小兰梁文栋编者按:历史地理工作者根据历史文献复原了西汉以前、东汉、北宋时期黄河下游故道,并在地图上标出其具体流经,说明历史文献在恢复历史时期地理景观方面的重要性。
地貌学家吴忱等所著《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古河道证据及河道整治研究》的系列论文,首次从古河道的角度论证了历史文献记载复原古河道的正确性,另历史地理研究中历史文献考证和现代地理学方法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有很重要的学术意义。
现将该系列论文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第一编从古河道看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有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三条河道,已被一些学者用文字记载资料所认可①。
但除去文字记载以外,有没有古河道的直接证据,各河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演化,演化的原因是什么,则较少有人研究。
本文从古河道及卫片影像的角度证明上述河道的存在,从地貌演化的角度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地理环境变化的观点解释其演化的原因。
1.从浅埋古河道看史前时期的黄河下游河道所谓史前时期是指中全新世。
其古河道砂体在华北平原的顶板埋深5〜10米,底板埋深10〜20米。
相对于地面岀露的古河道来说,属于浅部埋藏古河道,简称浅埋古河道②。
从《中国华北平原古河道图》中可看出,中全新世时,黄河在该平原有三支较大的河道。
它们从河南省黄河北岸的原阳始,向东北经延津至濮阳,以下分为南、中、北三支。
南支自濮阳东向东北,经山东省范县、东阿、禹城、商河、惠民至无棣;中支自濮阳东向东北,经山东省莘县、聊城、夏津、德州至河北省孟村彳北支自濮阳西向东北,经南乐,河北省大名,山东省冠县、临清,河北省故城、景县、东光至沧州③。
三支中,以中支砂体厚度大,其余二支厚度小。
如在距原阳同等距离的惠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9771012, 49771072)。
①谭其釀:《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第48—64页。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
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
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
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
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
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
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
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世界长河之一,全长约5464公里。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从远古走来的黄河中国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含沙量一般都较高,导致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为干预的因素,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
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自北到南大范围的泛滥区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
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历史上的重大迁徙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曾多次发生改变。
在战国初期,人们将古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或者称之为“山经大河”。
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清苑县折而东流,经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天津市东北入海。
西汉末年,《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
论述题: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
论述题: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从先秦时期到20世纪中叶约3000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决口达1500多次,重要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比较大的有六次。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可分为八个时期:(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
这条河自宿胥口以下北流,至今巨鹿县东北流,走漳水水道,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即史书记载的“禹贡大河”;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
经过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较长时期内固定下来,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南省滑县东北)后从汉章武县(今黄骅市)东入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11-1047)。
莽始建国3年(11)黄河发生第二次改道,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承(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1048-1127)。
北宋庆历8年(1048)黄河发生第三次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经一条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嘉?5年(1060)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5)金代黄河河道(1128-13世纪中叶)。
南宋建炎2年(1128)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使黄河由泗入淮入黄海。
从此黄河不再东北流向渤海,改为东南流入淮泗。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
(6)元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
元至元23年(1286)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黄河在原武或阳武境内分成3股,一股由徐州入泗,大致为古汴水河道;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
至此,黄河下游自太行山东麓至黄淮平原西缘的华北平原上绕了一圈。
这算是黄河历史上的第五次改道。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终稿]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黄河以善决善徙著称。
但传世先秦著作中,只有少数几次人工决开黄河用以浸灌邻国的记载,绝无一语道及黄河曾改过道;《史记·河渠书》虽然从大禹导河叙起,讲到黄河的决徙却是从"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开始的。
因此,大禹以后汉兴以前黄河曾经决徙过几次,决在哪里,徙从何道,是一个千百年来异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的问题。
笔者治黄河史已数十年,对这个问题早先是信从清人胡渭的说法的;后来察觉了胡氏之说并不可信,可又提不出一种足以自信的看法来。
直到最近一二年,才逐渐形成了一套既不同于胡氏,也不同于古今其他学者,而自信应该比较符合于历史实际的看法.现在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一、汉以前黄河下游改过几次道?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汉兴以前黄河下游改过几次道?对这个问题,前人有两种说法:一种根据《汉书·沟洫志》所载王莽时大司空掾王横所引《周谱》里"定王五年河徙"一句话,认为这是汉以前唯一的一次改道。
从东汉班固、北魏郦道元、南宋程大昌到清代的阎若璩、胡渭。
都是这样理解。
胡渭认定《周谱》的"定王五年"指春秋时的定王五年,即公元前602年。
他把有史以来到清初历代黄河的改道归纳为五大徙,即以这一次为五大徙的第一徙。
这种说法影响极大,此后二百数十年直到如今,讲黄河史的著述一般都采用其说。
解放初期岑仲勉先生虽然别创定王五年不指春秋时的定王五年而指战国时的后定王五年(前462年)之说,但也认为汉以前只此一徙。
另一种是不相信《周谱》这句话,认为汉以前根本没有改过道。
这种看法始见于清嘉道间焦循所著《禹贡郑注释》,最近史念海同志撰为《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一文,采焦说而又有所阐发,结论也认为根本不存在周定王五年河徙这么回事,春秋战国时黄河下游河道一直没有改变过,见于《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的"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勃海",才是历史时期的第一次河徙。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 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 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 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 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 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 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 东入海。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二、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至宋初后期黄河下游河道 1、东汉大河的形成。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 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 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 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 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汉 书·王莽传》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 近六十年。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遣 王景、王吴率众10万治理决口, 修渠筑堤 。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2、“山经大河” “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 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 分道北流。
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 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 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 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3、“西汉大河”
见于《汉书。地理志》
《禹贡锥指》:“周定王五年(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 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 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 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 《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4、黄河的下游 从桃花屿至入海口 特点: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大平 原。流速平缓,水绥沙沉,河 床的淤积速度加快。黄河决口、 改道的几率加大。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二、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成
(1)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 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 移动,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 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 沙漠和戈壁。这就是堆积起黄 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靳辅治河
• 靳辅(1633~1692),字紫垣,汉军镶黄 旗人,清康熙时治河名臣。 • 因势利导,随时制宜,他主要用了明代治 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法,而如 “寓浚于筑”等方法皆属创新。在他的总 方针下,把具体措施分为八个问题,每题 一疏,所以就成了八疏。
(七)清咸丰五年(1855)以来的 河道
但花费还是以百亿计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亲自巡视, 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一如西汉的制度。王景 由此知名。
(四)唐末至北宋末(公元10世纪 ~1127年)
• 唐朝末年,黄河下游河道已渐渐淤高。景 福二年(893)河口段发生改道,五代时, 决口频率加快,平均不足三年就发生一次。 《宋史· 河渠志》记载:十一世纪初,今山 东商河、惠民、滨县境内河床已经“高民 屋殆逾丈”,形成悬河。决口地点从下游 向上游移动,以今河南的澶州(濮阳)、 滑州(滑县东旧城)段最多。洪流涌向东 南,积累在梁山附近,将原巨野泽扩大为 著名的梁山泊。
(三)东汉至唐末大河安流期(公 元1~10世纪)
王景其人
• 约公元30年-85年左右,字仲通,乐浪郡诌 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 (公元30年(庚寅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 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东 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少学易,广 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 时有荐景能治水者,明帝诏与王吴共修浚 仪渠,吴用景坞流法,水不复为害。
(二)战国至西汉早年(公元前四 世纪~公元初年)
(三)东汉至唐末大河安流期(公 元1~10世纪)
• 东汉明帝永平12~13年(69~70)王景治河,根据王莽时 决河冲出的大河溜势,随地形高下,勘测了一条从河南荥 阳至千乘海口的新河道,修筑堤防水门,新河自长寿津与 西汉大河别流,史称:东汉大河。此后大约800年间黄河 下游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未发生大改道。 • 过去一直将功绩归于王景,其实主要原因是从东汉以后, 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土地退耕还牧,植被复苏, 水土流失减弱。下游河道泥沙游 也响应减少。其次是当 时黄河下游筑堤以后,河道顺直东流,有利于河水冲刷, 延缓堆积;再次是当时下游道两岸还有不少支流和湖泊可 以分洪。
历史地理黄河改道
黄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 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 防以抵御洪水,大陆泽产生严重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 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特别是北面的淤高 不断增加,使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汉 书·沟洫志》中记载:“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 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也被称为“周宿胥口河迁。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luò)川,右经滑台城(滑 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
《山海经》中以昆仑为坐标记述了黄河经禹治理 后的流路,“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 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东”《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 至于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 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 同为逆河入于海”(自积石山导河,曲折流至山、 陕交界的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面,再向东经过洛 河转弯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 陆泽,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然后注入渤海)。
பைடு நூலகம்
1、根本原因:黄河搬运堆积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 口的根本原因。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 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洪水期淤滩, 枯水期淤积河槽,长期以往河床抬升。黄河水少沙多, 水沙严重失调是黄河问题的症结。 2、气候环境因素: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 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 暴落,极易冲坏河堤。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 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 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下流既淤,必决上流,终于在庆历八年发生了商胡 决口改道。这一次大河径直向东北方向分流,经河 北大名至滨州入海,黄河自此离开行水千年的东汉 河道(京东故道),形成了所谓的“横陇河道”。 “京东故道”和“横陇河道”基本上被归入“东流” 的范畴。庆历八年(1048年),在濮阳的横陇决口 点上游商胡县发生决口,决口形成的新河道进一步 向北摆动,经大名至乾宁军(今沧州北,宋时与辽 国交界)入海,其所经行的路线称“北流”。
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
1850年以前磴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
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目前已成为后套灌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
1500余次,较
20多次。近年来,地理和考古学者运用现代多
一、禹河
夏、商、周时代,黄河下游河道呈自然状态,低洼处有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点向东成扇形泛
50年。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
六、明清黄河
自明成祖迁都北京,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
采淮。百余年间有时分流
1496~1566年,北岸修筑太行堤,南岸大堤也得以加
先是黄河南移人涡、入淮,后又渐北移,至徐州入运。
1860年),张秋以东至利津筑有民埝。光绪元年(1875
,开始修官堤,历时10年,新河堤防陆续建立起来。铜
民国年间河南黄河决溢渐多。1938年6
年之久。抗战胜利后,1947年3月15日将花园口口门堵
1234年由杞县分为三支,以入涡一
三流并行约60余年,至1297年主流北移,北支
1297~1320年间黄河自颍、涡北移,
1320~1342年间开封至
1343~1349年黄河连决白茅堤,水灾遍及豫东、鲁西
1351年
30
30里,转东南经曹县西之白茅、
30里,再东经单县南、夏邑北,再东经砀
40里),又东经萧县、徐州北,
长1000多里。对防御黄河向南泛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下游河道称东汉故道,流路自今濮阳西南西
四、北宋黄河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称京东故道。后期河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
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一、黄河之名的由来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从史前旧石器考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存,孕育出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黄河之名由来已久,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古人在命名河流时习惯称其为“XX水”。
黄河也是一样,本来名为“河水”,在与其他地名或河流并称时有时也简作“河”。
黄河之名的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初年。
《史记》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使黄河如带”的记载。
从此以后,“黄河”之名在历史文献中时有出现。
大约到了唐代,黄河的名称普遍沿用起来,史书在讲到这条河流时也经常是“河水”与“黄河”并用。
黄河的名称由何而来?这还得从这条河的水文性质来解释。
在我国北方有一片广阔的黄土高原,地跨青、宁、甘、陕、蒙、晋、豫七省区,面积占有整个黄河流域的近一半。
黄土高原早在地质时期就已经形成,由于地面覆盖有数米到十数十不等的黄土,所以今人将其称为“黄土高原”。
黄土质地干燥疏松,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容易在流水侵蚀和风力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到黄河中,致使河水变得混浊。
黄河中夹杂着从黄土高原上流失下来的泥沙,这是人类在这里生活后才逐步形成的现象,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济水)、浊河。
”到了西汉时,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汉书》卷29《沟洫志》记载:“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河水也因此而变成黄色,黄河之名即由此而来。
二、历史上的黄河的改道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是在下游地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溃决泛滥和改道曾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
黄河的上中游行进于高原峡谷中,水流急迫,河谷深切,泥沙难以存积。
因此,古今河道没有多大变化。
黄河的溃决和改道只是发生在孟津以下的下游平原地区。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 (3)明前期黄河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 点向东成扇形泛滥,主流自南向北摆约50 年。 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北流路在 今黄河一带,最南流路夺颍入淮。
•
十六年,总督河道。明年,黄水暴涨, 冲入夏镇,坏田庐,居民多溺死。季驯复 筑塞之。 • --------《明史》
(四)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 利津入海时期
• •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数股漫流, 其中一支出东明北经濮阳、范县,至张秋 穿运入大清河,于利津牡蛎嘴人海,后逐 渐形成今黄河河道。
• (2)第一次大改道
• 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在黎阳宿 胥口决徙,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经 今濮阳、大名、冠县、临清、平原、沧州 等地于黄骅入海。
• (3)西汉黄河成为地上悬河 • (4)第二次大改道 •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水大决 魏郡元城,泛滥冀、鲁、豫、皖、苏等地 将近60年,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 (2)北宋第三次大改道 •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后期 河道淤高,险象丛生。 •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永济渠至今天津东入海,时称北流 。 • 1060年黄河自大名决口东流,自沧州 境入海,时称东流 。 • 治理黄河,北流与东流之争出现。
(二)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 分成数股夺淮入海时期
• 3、黄河河段分布《黄河大辞典》 • 上游:青藏高原三江源——内蒙古托克托 县河口镇 • 中游: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河南荥 阳市桃花峪为黄河中游(中学地理课本表 述为旧孟津即洛阳孟津县) • 下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
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1.先秦西汉时期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
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
三河皆北流入海。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
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
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
其后,黄河多有决溢。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
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
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
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a
1
总体概述
•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的河流,但是在漫长 的人类历史时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总是呈上升 趋势,而是随着中游黄土高原地带的水土流失情 况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往往与气候,降水和 人类经营方式有联系。使下游河道的决溢,改道 时缓时剧。这又与下游河道的防治有密切关系。 总的情况是宋金以后,决溢改道加剧,据粗略统 计,鉴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历史记载的决口泛滥 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对中国黄 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a
2
(一)新石器时代------战国以前
(公元前四世纪以前)
• 黄河未筑堤防,平原地区的河道无约束,漫流改徙无定。影响华北平原地区 人类生活。
• 《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所记大河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 行山东麓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别流为二支。
• (1)《山经》所载大河继续北流至雄县西南,与永定河冲积扇南缘相会,折 东经霸县,天津以南入海,;
a
9
王景治河
• 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 势和便利条件。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应答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 (他)。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
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终于征 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 从荥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于是测量地 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 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 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 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
• 黄河北流的位置受太行山前断裂构造的制约,也受到发源于太行山的诸条自 然河流下游冲积扇的影响,在冲积扇缘和大河自然堤之间形成凹陷洼地,常 年积水而成湖泊。
黄河下游西汉故道地质遗迹现状研究
黄河下游西汉故道地质遗迹现状研究自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大的改道6次,其改道决口点均在河南境内,本次研究西汉故道遗留下来的地质遗迹。
标签:黄河下游;西汉故道;地质遗迹;现状研究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清朝记载下游河道变迁以六次大改道为纲,本次分析西汉故道遗留的地质遗迹。
1 黄河下游西汉故道大改道变迁概述黄河在魏郡决口(在今濮阳西),改道后的基本流路走山东聊城以东,大清河以北,而濮阳以上仍是西汉的原河道。
自濮阳以下,大河自由泛滥近60年,至公元69年王景治河时,才筑堤导使大河经今河南濮阳、范县及山东高唐、平原至利津一带入海。
历经魏、晋、南北朝及唐宋时代,到晚唐及宋代初期黄河在澶州(今濮阳)、滑州(今滑县)之间,决溢比较频繁。
2 黄河下游西汉故道遗迹现状根据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得知,这条故道在地貌上也留有遗迹。
从获嘉县的亢村经新乡至滑县的北东向条带状高地,还有清丰县位于地势较高的古河床滩地上,猪龙河切入滩地,为曲流河道,两侧都有故黄河滩的沙地和低矮的堤防,而内黄县周围还有大片沙丘地,呈北东方向,还有,在古阳堤北侧形成一条带状背河洼地,平均宽度约4千米左右,长230公里,地面要比古黄河滩地低2-6米,坡降1/4000,地下水位高,平均1-2米,地表岩性为亚砂土为主。
这些皆为西汉故道的遗迹。
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做村民的调查问卷得知,前几年当地群众沿堤身建窑取土烧砖或建房修路取土,大部分堤身已被破坏掉,但还是残留一部分西汉故堤。
现在的1/5万的地形图上仍断断续续标有大堤符号和陡坎符号,并有高度。
西汉故堤留存情况如下:汤王村东北,残存堤基大约30米,高度约为2米,顶宽约有0.5-1米。
在获嘉县张堤村南12米处有两处残存的古阳堤,一处12米长,10米宽,另外一处63米长,30米宽,大堤上覆盖荒草和树林,都是因为坟地而保存下来,据当地村民讲,四十年前大堤高两丈多。
在卫辉市,从田家湾开始,经侯湾、马湾、大李湾、康湾道王堤都有明显的残存的大堤遗迹,大约长3公里,宽15-20米,高度在2-5米,但是在这一溜大堤上,有些大堤已经被平整了。
早期的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撰文/李立远早期的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汉代以后黄河下游河道的改道情况在文献中都有较为清楚的记载,利用考古学材料可以对战国以前的黄河下游改道情况进行一定的研究。
研究方法一是以王青先生为代表,通过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和交流来判断黄河是否存在两次改道,一是以袁广阔先生为代表的利用“汉志河”周围的考古材料对单一河道进行专门考古研究。
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研究方法都可以对黄河下游的改道情况进行研究。
对于历史时期的黄河改道情况,文献记载中多有较为详细的记述,现代的地理手段也可以进行判断验证。
对于史前时期的黄河改道情况,历史文献记载较为模糊,而考古学可以为研究黄河改道提供思路,相对其他学科有着自身优势。
利用考古材料对黄河改道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王青先生为代表,利用史前考古遗址、聚落的分布情况和文化间的交流情况等研究黄河下游的改道变迁情况。
另一种以袁广阔先生为代表,对单一的黄河河道周围的考古遗址情况从时间、空间上来框定一条古河道的确切存在,是一种专门的考古研究。
这里先叙述谭其骧、王青、徐海亮、袁广阔等先生已有观点。
文献记载中早期的黄河河道利用文献方法对战国以前河道进行研究的有谭其骧先生等,其为后代研究提供了三条可能存在的河道路线。
这里先对目前学术界所认为史前可能存在的黄河河道进行一定的介绍,只有结合历史文献,考古的研究才会有解释的意义。
以谭其骧先生根据文献总结出的三条古黄河河道的观点为主进行简要说明。
谭其骧先生认为秦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有三条,分别是“山经河”“禹贡河”和“汉志河”。
对于“山经河”河道的流经,谭其骧先生的研究方法是运用历史文献的对应,将《北山经·北次三经》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进行梳理,再与《水经注》《水经》等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北水道予以印证。
流经在先生所著《黄河史论丛》中有详细说明。
第二条先生总结的河道是“禹贡河”,也就是在《禹贡》中的河。
谭其骧先生也是运用《水经注》《汉书•地理志》《水经》等文献所载河北水道,推定其具体经流。
第04讲 江河经行——历史江河湖沼变迁
至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
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 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 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18世纪 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 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 生,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 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在古代,“河”一般为黄河的专称。据
《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 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 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谭其骧:“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
赵、魏各在《汉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 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 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沿 袭到汉代”。“以邻为壑”
??二公元二公元70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二公元70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大体流经冀鲁交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界地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与古漯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与古漯河分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河分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
二、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
来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志》里记载的大 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 繁的局面,是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 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 (1汉里约当 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 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二)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二)西周末年,中国经济重心向东转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成周(今洛阳东),下游平原区逐渐得到开发。
春秋后期,齐国首先称霸天下,于公元前685年开始,在黄河下游低平处筑堤防洪,开发被河水淤漫的滩地,所谓“齐桓之霸,遏八流以自广”。
当时其他诸侯国相继筑堤,“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从此黄河下游漫流区日益缩小,九河逐渐归一。
由于堤防约束,河床淤高,黄河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在黎阳宿胥口决徙,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经今濮阳、大名、冠县、临清、平原、沧州等地于黄骅入海,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韩、赵、魏、齐、燕分居黄河下游。
当时齐与赵、魏以黄河为界。
齐国在东面,地势低平,修筑堤防距离大河25里,防止洪水东泛;赵、魏在西面,靠近山区,也距河25里筑堤,防止洪水西泛。
这一时期修筑的堤防,各以自利,没有统一的规划,人为的弯曲很多。
较大的弯曲有4个:黄河出山口东北流至黎阳(今浚县)拐向东流,至濮阳西北角又拐向北东流,至馆陶又拐向东流,至灵丘(今山东高唐县清平附近)东又拐向北东流入渤海,小的弯曲就更多了。
西汉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在相距50里的大堤内出现了许多村落,堤内的居民修筑直堤来保护田园。
第二,大河堤距宽窄不一,窄处仅数百步,宽处数里或数十里。
第三,堤线曲折更多,如从黎阳至魏郡昭阳(今濮阳西)两岸筑石堤挑水,百余里内有5处。
第四,黄河成了地上河,个别河段堤防修得很高。
如黎阳南70里的淇水口,堤高1丈,自淇口向北18里至遮害亭堤高4~5丈。
在这种河道形势下,西汉时决溢较多。
公元前132年的瓠子(在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向东南冲入巨野泽,泛滥入淮、泗,淹及16郡,横流了23年才堵复。
公元11年河水大决魏郡元城,泛滥冀、鲁、豫、皖、苏等地将近60年,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汉朝是如何治理黄河的?黄河从此安定了800年,堪称奇迹
汉朝是如何治理黄河的?黄河从此安定了800年,堪称奇迹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在远古时代,黄河是一条比较清澈的河流,被称为“河水”。
从春秋时期开始,黄河逐渐变得浑浊,到汉代已经在华北平原形成一条地上河。
黄河经常泛滥,给下游的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为了治理黄河,两汉不断努力,终于在东汉中期成功。
此后,黄河安定了大约800年,到唐朝后期才再次泛滥。
那么,汉朝人是如何成功治理了黄河的呢?一,黄河如何成为了一条“害河”在夏商时期,中国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亚热带北移到了燕山一带。
那时候的黄河流域一片郁郁葱葱,就连黄土高原都到处分布着森林。
夏商周时期黄河古道比较固定,被称为“禹河”,可见当时生态环境是非常不错的。
根据《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夏商周时期的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可以达到50%左右。
当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草木茂盛、野兽逼人,关中地区,也是“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
西周时期的黄土高原森林分布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发生变化。
该时期,社会大变革,出现了铁犁牛耕,土地的开发加速了。
整个北方开始了空前的土地开发运动,人口也随之大规模增长。
土地在开发,森林也就随之减少。
史载战国时期的河南“无长林”,山东地区“无林泽之饶”,而黄土高原的森林也急剧减少。
黄土高原原本就是一个非常疏松的高原,这里开发难度小,因此成为三晋和秦国农业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
而黄土高原地处于季风区到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这里的森林虽多,但是一旦破坏,就很难重新生长。
大量的森林开发后,黄土高原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会随着支流流入黄河。
另外,森林破坏后,河流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导致了黄河之水的季节分配更加不均匀,夏季泛滥的危险性就增加了。
黄土高原黄河泥沙增多,过去清澈的河水逐渐成为了黄河。
由于泥沙不断淤泥河道,黄河的河道不断抬高,于是逐渐成为了一条“害河”。
前602年,黄河发生了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新的黄河在禹河之南形成了一条新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让我们从事理上推究一下这两种说法是否站得住。
上古记载疏阔,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没有被传世的文献记载下来的,何可胜计?周定王五年河徙这一条,不见于《史记·河渠书》,也不见于所有先秦记载,若不是《周谱》提到而被王横引用,这一条也不会传下来。先秦经传和《史记》可以有所脱略,怎么可以断定《周谱》记了这一条,便是上古黄河史的全部记录?定王五年这一徙,便是上古唯一的一次河徙?可见认为汉以前黄河只改过一次道的说法是讲不通的。
在没有堤防之前,黄河下游每遇汛期,当然免不了要漫溢泛滥;河床日渐淤高,每隔一个时期,当然免不了要改道,情况大致和近代不筑堤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类当然只能在近山麓一带汛期淹不到的高地定居,至于广大平原中部,那就只能任其荒芜不治,不可能形成聚落,更不可能出现城邑。这就是春秋以前这一带一直是地图上的一大片空白之故。战国图上所出现的上述那十多个城邑,都是进入前三世纪后才见于历史记载的,约在黄河两岸筑起堤防之后的半个世纪。可见堤防的兴筑,很快就为河北平原带来了惊人的变化,由于黄河的经常性泛滥和频数性改道被控制住了,土地迅速得到了垦辟,大大小小的居民点和城邑也就逐步布满了这块原来的空白地区。
《汉书·沟洫志》载:西汉末年贾让在他的《治河三策》里提到,"堤防之作,近起战国"。从策文看来,贾让说的堤防已不是指保护居民点的小段河堤,而是指绵亘数百里的长堤,就是在河北平原上黄河下游东岸的齐堤和西岸的赵魏堤。但贾让没有说清楚起于战国的什么时候。根据《水经河水注》讲到前358年时,河水有一条决流从汉白马县(故城今滑县东南)南通濮、济、黄沟,后来"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则前358年时尚无河堤。又据《史记·赵世家》前322年齐魏伐赵,赵决河水灌之,齐魏因而罢兵,则其时当已有堤。可见齐魏赵之间亦即河北平原的堤防之作,约当起于战)以北, (今任丘北)、狸(今任丘东北)以南,东至于平舒(今大城)、饶安(今盐山西南)十多个城邑,虽然密度还比较差,却已不再呈现空白了。
河北平原中部春秋以前为什么长期存在一大片空白,到了战国何以会消灭这片空白?这只能用黄河下游情况的变化来予以说明。这一巨大的变化来自人类改造自然的业绩,质言之,是河北平原古代劳动人民在黄河两岸修筑堤防的结果。
谱》作者所记录,但也说不上很严重,所以仍然不见于别的记载。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又可以附带解决另一个问题,即,战国以前的黄河下游流经什么地区,在哪里入海?
旧时代学者相信《尚书·禹贡》篇是大禹时的作品,《禹贡》里叙述的河水下游,显然是流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的,对这一点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并无异议。异说始于二十多年前岑仲勉氏所著《黄河变迁史》。因为近代学者已考定《禹贡》乃战国时作品,岑氏乃创为战国以前黄河下游就是齐鲁境内的济水之说,认为《禹贡》里流经河北平原的河水,是战国时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才形成的。岑说绝不可通,史念海同志已列举了不少论据予以驳斥,现在我们可以再加上一条有力的反证,那就是,战国以前黄河若不是流经河北平原,为什么河北平原会有一大片没有城邑聚落的空白区?这是包括岑氏在内任何人都回答不了的。
二、两条见于先秦文献的黄河下游河道
见于先秦文献的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
一条是人所熟知的"禹河",即见于《禹贡》的河。这条河古人以为是夏禹以来的河道,今人以为是战国时的河道,虽有所不同,但古今人(除笔者外)都认为是见于记载最早的一条,又是先秦文献中唯一的一条河道,则是相同的。
《禹贡·导水》章关于河水下游的叙述是"东过洛 ,至于大坯;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么几句话,尽管很简单,我们可以用《汉书·地理志》、《水经》、《水经注》等所载河北水道,推定其具体径流如下:
另一种是不相信《周谱》这句话,认为汉以前根本没有改过道。这种看法始见于清嘉道间焦循所著《禹贡郑注释》,最近史念海同志撰为《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一文 ,采焦说而又有所阐发,结论也认为根本不存在周定王五年河徙这么回事,春秋战国时黄河下游河道一直没有改变过,见于《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的"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勃海",才是历史时期的第一次河徙。
"又北播为九河",是说河水自进入大陆后北流分为九条岔流。"同为逆河入于海",是说九河的河口段都受到勃海潮汐的倒灌,以"逆河"的形象入于海。九河中的最北一支是干流,相当于《水经》中的漳水,于《汉志》为自今曲周县南北流至巨鹿县北的漳水;直今宁晋县东南东北流至今武邑县北的"故章河"即 水下游;自此以下东北流至今青县西南的 池河和自此以下的 池别河。
焦循说:"《周谱》固史公所熟见
者,而定王河徙,纪、表、书、传无一言及之,盖考之不得其实,宁从其阙耳。"这是他不信定王五年河徙这条记载的一条重要理由,却是一条完全不成其为理由的理由。试问:先秦史事见于先秦载籍而不见于《史记》的岂在少数,难道这些史事之不见于《史记》都是由于司马迁考之不得其实而宁从其阙?事实恰恰相反,至少凡《左传》与《史记》记事有出入处,业经前人考定,几乎全都是《左传》可信而被《史记》遗漏了,搞错了。史事之可信与否,怎么可能以《史记》载不载为断?
前人两种说法都讲不通,那末汉以前的黄河下游究竟该是怎样一种情况?这需要从河北平原的上古城邑聚落分布说起。我们打开汉以前的历史地图考察一下各个历史时期的城邑聚落分布,不难发现这么一种引入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从新石器时代经历商周直到春秋时代,河北平原的中部一直存在着一片极为宽广的空白地区。在这一大片土地上,没有发现过这些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没有任何见于可信的历史记载的城邑或聚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太行山东麓大致以今京广铁路线为限,在鲁中山地西北大致以今徒骇河为限,京广线以东徒骇河以西东西相去约自百数十公里至三百公里,中间绝无遗址。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见于历史记载的城邑聚落则太行山东麓东至于今雄县、广宗、曲周一线,鲁中山地西北仍限于徒骇河一线,中间的空白区仍达百数十至二百数十公里。春秋时代邯郸以南太行山以东平原西部和泰山以西平原东部的城邑已相去不过七八十里,但自邯郸以北,则乎原东西部城邑的分布仍然不超过商周时代的范围。平原中部的空无城邑地区,要到战国图里才归于消灭。在战国图里,这一带出现了高阳(今县东)、安平(今县)、昌城(今冀县西北)以东,武城(今县西)、平原(今县南)、麦丘(今商河
一、汉以前黄河下游改过几次道?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汉兴以前黄河下游改过几次道?对这个问题,前人有两种说法:
一种根据《汉书·沟洫志》所载王莽时大司空掾王横所引《周谱》里"定王五年河徙"一句话,认为这是汉以前唯一的一次改道。从东汉班固 、北魏郦道元 、南宋程大昌 到清代的阎若璩 、胡渭 。都是这样理解。胡渭认定《周谱》的"定王五年"指春秋时的定王五年,即公元前602年。他把有史以来到清初历代黄河的改道归纳为五大徙,即以这一次为五大徙的第一徙。这种说法影响极大,此后二百数十年直到如今,讲黄河史的著述一般都采用其说。解放初期岑仲勉先生虽然别创定王五年不指春秋时的定王五年而指战国时的后定王五年(前462年)之说,但也认为汉以前只此一徙 。
关于《禹贡》河的河道,史念海同志的看法和上述颇有不同,在这里不需要一一讨论,只有一点不能不提出来澄清一下,即《禹贡》河与宿胥口的关系问题。
胡渭创为周定王五年河徙宿胥口之说,判定此前禹河自宿胥口北出经《汉志》邺东故大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此后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至长寿津北折行《汉志》河水即王莽河。史念海同志力驳胡说,论证定王五年黄河并无在宿胥口改道事,证据坚强,可成定论。但定王五年是否有如胡渭所说那样的改道是一回事,禹河是否是从宿胥口北出行邺东故大河是另一回事;驳倒了胡渭的前一说,不等于连后一说也给驳倒了。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黄河以善决善徙著称。但传世先秦著作中,只有少数几次人工决开黄河用以浸灌邻国的记载,绝无一语道及黄河曾改过道;《史记·河渠书》虽然从大禹导河叙起,讲到黄河的决徙却是从"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开始的。因此,大禹以后汉兴以前黄河曾经决徙过几次,决在哪里,徙从何道,是一个千百年来异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的问题。笔者治黄河史已数十年,对这个问题早先是信从清人胡渭的说法的;后来察觉了胡氏之说并不可信,可又提不出一种足以自信的看法来。直到最近一二年,才逐渐形成了一套既不同于胡氏,也不同于古今其他学者,而自信应该比较符合于历史实际的看法.现在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先秦各个时期河北平原城邑与文化遗址分布图(缺)
理解了河北平原古代城邑聚落分布的战国前后的巨大变化,也就很自然地会对汉以前黄河下游的改道问题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很显然,在战国筑堤以前,黄河下游的改道决不是一次二次,更不会是亘古不改,而应该是改过多次,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