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 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至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
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郡元城,今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省黄县,省大名、南宫、青县,至今天津入海,名为“北流”。景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向东北经堂邑、夏津、平原、在冀、鲁间入海,名为“东流”。至此形成了北流与东流并存的局面,时人并称其为“二股河”,造成了北宋时期黄河下游两股分流的自然现象。此后至北宋灭亡的80年间,北流单行49年,东流单
行16年,二顾并流15年。此为历史上黄河第三次重大的改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时,宋王朝为了阻止南下的金兵,东京留守杜充竟然人为的决河,使大河“由泗入淮”,从此大河离开了传统的北流和东流,进入了南流为主的时期。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河入巨野、郓城之间分成两支,北由北清河至利津入海,南由南清河入淮入海。至此,“北绝流,全河皆入淮”,不再进入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蓝勇在《中国历史地理》中总结了这个时期黄河河道的两个特点:一是河道“势益南行”,干流摆动逐渐趋向东南,决口地点逐渐向上西移:二是几股岔流同时汇入淮河入海。
宋代黄河由淮河入海的河道形成后,黄河的决口泛滥并没有暂时中止,反而大有向北移动威胁运道安全的趋势。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祥符、杞县、睢州、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为了稳定入海的基本格局,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右丞相脱脱的主持下,新任的工部尚书贾鲁开始大规模地治理黄河。在贾鲁治河之后,固定了一条由仪封的黄陵岗至归德哈只口,由入泗水入淮河的黄河河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贾鲁河”。此时的黄河的河道较为稳定,但仍然时有决堤泛滥,期间曾经出现过河道夺颍水人淮河的情况,这是历史时期决口泛滥达到最西边界的一次情况。
明代前期,黄河泛滥决口之频繁,河道之紊乱,不下于宋、元两
代。明成祖颁布治河的两个原则:一是维护漕运;二是保护皇陵,由此制定了竭力将黄河河道稳定在今省的金乡、鱼台一袋入运河的治河方针。根据这个方针,采取了在黄岸高筑堤防,迫使黄河向东南由淮入海的措施。弘治八年(1495年),在白昂、大夏的主持下,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并于北岸筑长堤。太行堤西起汲县东南,经滑县、长垣、东明、、单县,抵于城凡三百六十里;阳武堤由今省原阳经封丘、、兰考至县;荆隆口新堤起北岸祥符、于家店、历铜瓦厢东桥,至仪封东北小宋集,凡160里。筑断黄陵冈和兴建太行堤的结果是“北流于是水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因而将它视为黄河史上的第五次大改道。
明代“束水攻沙”的方针的实施,造成了“流缓沙停,积淀,日渐淤高”的严重局面,因此清朝主要采取以疏为主的方针,将治河重点放在以下至河口段,加深河道,增加黄河的泄洪和输沙能力。除此以外,还对以往的河堤加高加厚,加固了河防。目的是为了要固定一条趋向东南由淮河入海的河道。当时主持治河工作的荆辅采取固堤与疏浚相结合的方针,这虽然维持了一条由淮入海的河道,但并没有遏制住河床的淤积和河身的抬高。加上当时河政松弛,河患与日俱增,嘉庆以后,又面临黄河重大决口改道的危险。黄河第六次大改道发生在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黄河主流先流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两县村庄。而后转折东北,淹及兰、仪、考城、长垣等县村庄。河水至长垣县兰通集,夺大清河至利津注入渤海,正河断流,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由淮河入海的历史。直至光绪元年(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