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合集下载

黄委加快推进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

黄委加快推进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

治黄科技信息2016年第5期黄委加快推进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9月5 ~6日,黄委副主任赵勇带队检查 指导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山东段)建设,重点 督导工程进度、质量监管、廉政风险防控和安 全管理、征地拆迁等工作。

赵勇一行先后察看了滨州、河口、淄博和 济南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现场,惠民县征 迁安置、王集险工改建工程和滨州市利用黄 河堤防扩建南外环道路工程,利津防洪工程 建设、济阳堤防加固工程和淄博堤防道路工 程等。

赵勇对地方党委、政府给予黄河工程 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认为 从总体来看,山东黄河工程建设实现了工程 进度、质量、安全、资金支付和征地拆迁等阶 段目标。

赵勇强调,“十三五”防洪工程是国务院 重点项目,也是确保黄河安澜的基础,各方要 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力协作,扎实 推进;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按照四部委 《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 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开展征迁工作,超前推 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赵勇要求,立足实际,进一步加大建设管取措施,强力推进难点治理工作。

一是积极 开展水法规宣传。

通过悬挂标语、印制宣传 画册、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加强工程环境治理 宣传,营造当地干部群众对加强防洪工程保 护的理解和支持氛围,避免激化各种矛盾。

二是依法治理。

水管单位采取联合执法方 式,查处工程管理范围内摆摊设点、私搭乱 建、乱堆乱放、倾倒垃圾杂物等问题,切实维理力度,督促监理、施工单位抢抓施工黄金时 机,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科学调配人员和机械 设备,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在确保质量与安全 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

狠抓工 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不放松,各参建单位要牢 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 系,加大现场管理力度,保证人员到位、制度 到位、责任到位;切实抓好关键工序的质量控 制,强化质量监控。

落实好工程建设领域廉 政风险防控工作,认真执行《水利行业廉政 风险防控手册》等规定,健全廉政风险防控 体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尤其施工企业 要依规履行分包队伍选择、机械设备租赁和 大宗材料采购等程序,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干 部廉洁。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简介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简介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简介人民治黄五十多年来,黄河下游先后兴建了以干支流水库、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区为主体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

同时水文、通信、信息网络及防洪组织管理等非工程措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黄河下游防洪体系。

上拦工程有:干流的三门峡水库、伊河的陆浑水库、洛河的故县水库及干流上在建的小浪底水库。

下排工程主要是黄河两岸大堤、支流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

两岸分滞洪工程有:东平湖水库、北金堤滞洪区、封丘倒灌区、齐河展宽区(北展)、垦利展宽区(南展)、大功分洪区等。

非工程措施主要有∶防汛组织体系、防汛通信系统、水文测报预报系统、防汛信息采集系统、滩区分滞洪区的管理、工程抢险及防灾救灾等。

一、上拦工程1、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坝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与山西省平陆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8.8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1.4%。

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6m(大沽高程,下同),主坝长713m,坝顶宽22.6~6.5m,坝顶高程353m。

现状条件下防洪运用水位为335.0m,相应库容近60亿m3。

汛期有25个孔、洞(即12深孔+10底孔+2隧洞+1钢管)投入运用,现状启闭设备条件下连续开启或关闭一次约需8小时。

三门峡水库防洪运用原则是根据1969年“四省会议”确定的,即当上游发生特大洪水时,敞开闸门泄洪。

当下游花园口站可能发生超过22000m3/s洪水时,应根据上、下游来水情况,关闭部分或全部闸门。

增建的泄水孔,原则上应提前关闭。

水库非汛期控制水位310m;汛期平水时按控制库水位305~300m运用,一般洪水时敞开闸门泄洪,以利于水库的排沙和降低潼关高程。

2、故县水库故县水库位于洛河中游河南省洛宁县境内,是一座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按千年设计、万年校核标准兴建。

控制流域面积5370km2,占洛河流域面积的45%,占三花间流域面积的12.9%,设计总库容11.75亿m3 。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取土困难的原因和对策方案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取土困难的原因和对策方案
命财产安全。
意义一
减少洪涝灾害发生频率 和损失程度,促进区域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意义二
改善黄河下游地区生态 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
设。
意义三
增强国家应对自然灾害 的能力,提升国际形象
和地位。
XX
PART 02
取土困难原因分析
REPORTING
土地资源紧张,取土空间受限
黄河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 十分宝贵,可用于取土的空地较少。
01
02
03
黄河下游流经地区
黄河下游主要流经华北平 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 工业区。
地理位置特点
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减缓 ,泥沙淤积严重。
重要性
黄河下游地区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一旦发生洪涝 灾害,将造成巨大损失。
历史洪涝灾害回顾
历史洪涝灾害概述
黄河下游地区历史上曾多 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3
发挥专家和学者的作用,对防洪工程建设取土工 作进行科学解读和正确引导,提高公众的认知水 平和理解程度。
建立长效评估机制持续改进
01
建立防洪工程建设取土工作长效评估机制,定期对取土工作 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 议。
02
加强对取土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和执行。
资源利用
在取土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如利用废弃土场、河道清 淤等方式获取土源,降低取土成本。
创新性原则:探索新型取土方式
技术创新
鼓励采用新型取土技术和设备,提高取土效率和质量。
模式创新
探索采用新的取土模式,如公私合营、政府购买服务等, 降低取土难度和成本。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措施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措施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措施概述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也是世界上最泥沙的河流之一。

黄河下游地区位于中国的河南、山东两省,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经济区和粮食生产基地。

然而,由于河水泥沙含量高、河道淤积严重等问题,黄河下游地区面临着频繁的洪水灾害威胁。

为了保护下游地区的人民财产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洪治理措施。

1. 河道疏浚河道疏浚是黄河下游防洪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黄河经过长期的泥沙淤积,导致河道断流、水势变浅,进而增加了洪水的冲击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黄河下游地区对河道进行定期疏浚。

疏浚工作包括清理河道底泥和水生植被,保持河道畅通,减少洪水的冲击力。

2. 建造防洪堤坝为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黄河下游地区大量建设了防洪堤坝。

这些堤坝可以有效地阻止洪水侵袭下游地区,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防洪堤坝的建设包括加固现有堤坝、新建堤坝和减少河道侵蚀等措施。

通过不断加强堤坝的防洪能力,黄河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3. 构建洪水调控工程为了进一步提高黄河下游地区的抗洪能力,黄河下游地区积极构建洪水调控工程。

这些工程包括水库、闸门、泄洪道等。

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可以调节黄河的水量,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同时,这些工程也可以利用洪水资源,提供水源供给和灌溉用水。

4. 强化监测和预警体系为了及时掌握黄河下游地区的江河水情,提前预警洪水灾害,黄河下游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该体系包括水文站、气象站、监测设备等,可以实时监测黄河的水位、流量和水质等信息。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发出预警,提醒下游地区人民做好防洪准备,减少洪水灾害的损失。

5. 加强防洪意识教育为了增强人民防洪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黄河下游地区加强了防洪意识教育。

通过开展防洪演练、宣传防洪知识等活动,提高人民的防洪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加强防洪宣传教育,普及防洪知识,提高人民对防洪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结论黄河下游地区的防洪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河道疏浚、建造防洪堤坝、构建洪水调控工程、强化监测和预警体系以及加强防洪意识教育。

黄河大堤(临黄堤)—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黄河大堤(临黄堤)—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水利史话收稿日期:2018-02-02期,到战国时已具相当规模。

现黄河下游有各类堤防2291km ,其中临黄堤即通常所说的黄河大堤长1371.22km 。

临黄堤包括左、右两岸,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范围约12万km 2。

(1)右岸临黄堤。

右岸临黄堤长624.24km ,自上而下分4段:①孟津堤,自孟津牛庄至和家庙,长7.60km 。

②自河南郑州市的邙山脚下,经中牟、开封、兰考及山东东明、菏泽、鄄城、郓城至梁山国那里,长340.18km 。

③东平湖河段梁山国至东平青龙山的10段河湖两用堤及山口隔堤,长19.32km 。

④自济南市郊区宋家庄经历城、章丘、邹平、高青、博兴至垦利县21户,长257.14km 。

(2)左岸临黄堤。

左岸临黄堤长946.97km ,自上而下分为:①自河南孟湾,长171.05km 。

②贯孟堤,自封丘鹅湾至吴堂,长9.32km 。

③太行堤,自长垣大车集至苏东庄,长22.00km 。

④自河南长垣县大车集经濮阳、范县至台前张庄,长194.48km 。

⑤自山东阳谷陶城铺经东阿、齐河、济阳、惠民、滨州至利津4段,长350.12km 。

大堤经历代加高培修而成,由于堤线长,加修频繁,又多系群众性施工,历次洪水时堤基往往出现严重渗水或流土现象。

堤防加固主要采取锥探压力灌浆、抽槽换土、加黏土斜墙和铺盖、反滤排水、修筑前后戗、放淤固堤等措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放淤固堤的方法得到大力推广,利用黄河水流含沙量大的特点,采用自流放淤、提水放淤、简易吸泥船放淤、泥浆泵放淤等措施,30年内共开辟淤区堤线755.6km ,对巩固黄河下游堤防起到了显著作存在一些隐患和薄弱环节,如按20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部分堤防堤身断面不能满足渗透稳定要求;险工的坝垛大部分基础比较脆弱,根石坡度过陡,深度不足,稳定性很差,一遇较大洪水险情丛生,堤防溃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由于河床淤高,部分堤防堤顶高程不能满足2000年一遇设计水平的要求。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减缓措施探讨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减缓措施探讨

cn o po c cnt c o i o aet esp l rl i sis f eadw t or s dteeo g a i ef f ot l r et osu tnwlnt f c t p e tnhp t a r uc cl i ln g t o r j r i l f h u y ao ow l n es e a h n o c t i y
对 湿地 生境 的影响 可 以补 偿 , 工程 占地 对植 物 多样性基 本 没有 影 响 , 对保 护植 物 野 大豆 的影响 不 大。采取 生
态恢 复与补 偿措 施后 , 防洪 工程 的 建设 不 会 影 响保 护 区湿地 水 源 的补 给 关 系 , 不会 影 响 保 护 区的 生 态 完整
l t u n eo l t ie i n i o b a1 u t e oo ia e trt n a d c mp n a i a u e .t ef o i l i e c n pa v r t a d w l s y e r te n l f n d s y d .D e t i c lgc rs ai o e s t n me s r s h o d o s l o o n o l
第2 7卷第 5 期 21 年 9 01 月





CnO N
Vo . 7 N 5 1 2 o.
S p.2 11 e 0
W Ar R ES UR E R E R 0 C S P
D :0 3 6/ . s .0 46 3 .0 10 .2 OI 1 .99 ji n 10 —9 3 2 1 .5 0 2 s
h i t pat e ucs adbrs a aa zd T er ut so a t f ec f ew t p l et r et a b a a t , l s r , i s l e . h sl w t th i uneo a r u pe n po c cn n ro e n dw y n e sh h e n l h t es m j b r et ,t uneo ep jc o ew t d hbt a ecm est o,adtepo c cvr hv e e n d h i ec f h m et n t e a a it nb o pna df n r et oe ae pv e en l f t h l n ac e r h j s

影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进度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进度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进度的原因及对策1998年以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一直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建设管理模式。

自1999年开始,根据国家和水利部的要求,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全面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

对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管理,按照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模式运行,在确保工程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投资、提高工程效益等方面效果显著。

从1999年以来,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实施过程,除河道整治工程因涉及迁占赔偿量小基本能够按合同工期顺利完成外,有不少大堤加高、机淤固堤等涉及地方协调的工程问题,不能按合同确定的目标工期完成,影响了防洪工程的施工进度。

一、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施工准备是建设单位为保证工程开工建设所必须完成的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征地及迁占赔偿、四通一平、必需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组织招标投标等。

施工准备工作进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能否按计划进行。

二、施工准备阶段影响工程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1.个别工程设计前期勘察资料不全黄河下游机淤固堤工程在黄河大堤沿背河布置,而背河沿线分布有大量的村庄,有的村庄紧靠大堤,在调查迁安及附着物赔偿时,因任务量大,勘察设计单位勘察时间较短,造成对个别迁安及附着物赔偿数量调查不全,致使建设单位赔偿过程中资金紧张,相应增加赔偿工作难度,部分赔偿工作长期解决不了,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工期。

2.迁占赔偿工作量大、面广黄河防洪工程土地征用、迁占及附着物赔偿方面具有量大、线长、面广、涉及地域多、群众多等特点。

迁占赔偿能否按时完成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按计划开工建设,是影响工程建设工期的关键因素。

除了部分工程因合同工期制定不十分合理外,迁安及附着物赔偿数量不足而导致工期延误外,大部分是因为迁占赔偿工作不能按工程进度计划及时完成造成的。

迁占赔偿工作不能及时按工程进度计划完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划拨不能及时到位,取得有关土地使用权较为困难。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黄河数据 中心数据库和黄河下游基础地 理信息 系统 , 用面 向 采 对象 的思想和组件化开发 。业务逻辑相 对独立 , 可分 布于一 台
或 多 台 主 机 ( 务 器 ) , 户 可 选 择 一 种 或 几 种 功 能 , 可 通 服 上 用 也
和统计分析 ; 实时掌握 防洪 工程 的运行 状 态 ; 自动 生成 工程维 护方案 , 并在可视化 的条件 下 为工程 维护 管理 提供决 策支 持 , 实现工程维护管理业务信息化 , 提高黄河 防洪工程维 护管理业 务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 系统研 发遵 循“ 数字黄河 ” 工程建设总体框架 , 采用三层体 系架构 , 逻辑上分 为基 于数据 中心的基础数 据层 、 应用服 务层 、
一 d i1 .9 9ji n 10 -39 2 1 .2标准体系、技术支持 o: 36 /.s .0 0 7 .0 10 .0 0 s 1 04 一
中 图分 类 号 :T 8 12 V 7 .
目前 , 河 下 游 各 类 堤 防工 程 总 长度 为 22 1k 险 工 25 黄 9 m, 1 处 , 、 和 护 岸 63 7道 , 程 长 度 为 4 9k 控 导 护 滩 工 程 坝 垛 1 工 1 m; 2 1 , 、 44 9道 , 程 长 度 为 4 7k 防 护 坝 工 程 7 3 处 坝 垛 5 工 2 m; 9处 ,
图 1 防洪 工 程 维 护 管 理 系统 总 体 架 构
道整治 、 水闸 ( 吸) 水利枢纽及 蓄滞 洪工程分布位置 , 虹 、 以及技 术经济指标 、 工程地质 、 工程结构及运用 条件 , 工程安全 普查资 料、 管理动态 、 工程 实 时安全 监测 信息 等。地理 信息 数据 主要 包括黄河流域基础空 间数 据和专题图数据 , 系统 的所有基 础数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情况汇报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情况汇报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情况汇报黄河是我国母亲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因此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防洪治理的重点地区。

近年来,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就对相关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

针对黄河流域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等问题,国家相继启动了“黄河防总”、“南水北调东线”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加大了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力度。

这些工程的实施,有效减轻了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风险,提高了防洪能力。

其次,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技术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国在防洪治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泥沙监测、采用生态护岸等新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黄河下游的防洪能力。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黄河下游的水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了对洪水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为防洪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

政府加大了对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引导和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防洪治理工作中来。

这种社会参与的模式,有效地凝聚了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了全民参与防洪治理的良好局面。

最后,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工作的成效逐步显现。

通过多年的努力,黄河下游的洪水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技术的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大大提高了黄河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为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工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黄河下游的防洪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工程建设,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希望各级部门和广大市民一起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共同建设更加安全、美好的黄河下游地区。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玉娇;张红伟【摘要】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日常维修养护是提升工程抗洪强度,改善工程面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文分析了黄河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40-41)【关键词】黄河;堤防管理;防洪工程【作者】吴玉娇;张红伟【作者单位】郓城黄河河务局,山东郓城 274700;山东黄河水文水资源局,山东济南 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91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黄河的投资力度,先后对黄河下游堤防工程进行了4次大规模加高帮宽。

随着河床逐年淤积、抬高,加之气候变化,导致河情变化莫测,为增强工程抗洪能力,近年来又推出了标准化堤防建设,在堤防背河加固了100~80 m不等的淤背区工程,硬化了堤顶道路,种植了堤防临河30 m宽的防浪林防护措施等,极大地提高了黄河防御洪水的能力。

然而,由于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等诸多因素,工程残缺、工程面貌、边界保护、植树育林等方面管理不到位、养护不及时现象时有发生,在此就黄河防洪设施的工程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提升黄河工程管理整体水平。

1.1堤防工程由于黄河下游堤防工程是在原民埝的基础上加高帮宽修建的,纵比降为1∶7800,顶宽9~12 m,所以堤防工程弯道、死湾多,但是,警示标志少,或警示标志有树株遮挡等,行车不易发现;部分段落行道林树株成活率不高,树株较小,品种杂,个别堤段树株稀少或面临断带的危险,降低了堤防工程的整体效应。

1.2淤背区工程淤背区工程是堤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淤背区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

由于淤背区工程是由黄河泥沙吹填修筑,个别淤背区黏土包边盖顶厚度不足、易于干旱,平整度差、浇水困难,致使栽植的生态林、适生林成活率降低。

加之部分近堤群众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看不到区域长期生态效益,毁树种地,放羊啃树,导致树木稀疏或断带。

黄河微小工程防御洪涝方案

黄河微小工程防御洪涝方案

黄河微小工程防御洪涝方案一、引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黄河上游地区频繁发生洪涝灾害,导致黄河下游地区频繁受灾。

为了更好地防御洪涝灾害,保护黄河流域的农田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其中微小工程的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本文将从黄河微小工程防御洪涝方案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二、黄河微小工程的概念及作用微小工程是指利用当地废弃资源、自然材料和生产生活积累起来的简易技术制造工具修复和改良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广大农村多是山区和丘陵区,土地多为坡地和荒山,自然条件贫乏,农田多年一度暴雨大水泛滥,造成大量土壤流失,林木腐朽,农田绝收,人畜饮水困难,人民生活异常困苦。

微小工程建设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

通过微小工程的建设,可以在山区和丘陵区开展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保证农田生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黄河微小工程防御洪涝的作用1.涵养水源微小工程可以修建山塘、蓄水池、水窖等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储存和调节,保证水源的稳定。

这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的用水问题,还可以有效地调节洪涝。

2.减缓洪峰微小工程可以修建露头式堤、浅沟浅坑、浅廊式排泄沟等排洪设施,使洪峰通过时受到减缓,从而减少对下游地区的洪灾影响。

3.固土保持微小工程可以修筑宜于土地利用和保护的小坝、小堤、小塘等设施,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增强土地的保育能力。

4.改善生态环境微小工程可以修建植草造林、种植果树、开展集约经营等生态工程,促进植被生长,增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减少洪涝的影响。

四、黄河微小工程防御洪涝方案1.加大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黄河流域微小工程建设的投入,增加预算,筹集资金,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资金保障。

2.制定计划各级政府应制定具体的黄河流域微小工程建设计划,明确工程内容、工程保障、工程标准等内容,并进行严格的统一管理,确保工程有效推进。

3.技术指导加强对黄河流域微小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设计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黄河下游大堤历史悠久,随着河道变迁,经历代不断修建而成。

目前,下游临黄大堤总长1371.2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黄河不决口,按照各个时期河道淤积情况,本次规划前,已对黄河下游大堤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加高培厚。

之后,随着河床的淤积抬高,"九五"期间有计划地对堤防进行了加高帮宽。

除堤防加高帮宽外,还采用放淤固堤、前后戗、锥探压力灌浆等措施对堤防进行了加固。

一、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继续建设的紧迫性通过三次堤防加高和"九五"期间建设,在2015年前,下游堤防高度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堤防加固的进度较慢,致使黄河下游堤防质量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堤身质量差黄河下游堤防是在历代民埝的基础上经多次加高培修而成,受当时技术、设备和社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用料不当、压实度不够,填筑质量不一等问题。

地质勘探断面显示,不连续的薄层结构非常明显。

(二)堤身裂缝多,獾狐、鼠类等洞穴隐患多由于大部分堤防长期不临水,使堤防仅有的少量不均匀粘土形成大量纵横裂缝。

长期以来獾狐、鼠类等动物在堤防上打洞,造成堤防上洞穴众多,每年堤防检查都发现几十处獾洞,鼠洞更是到处可见,在堤身内还有人为挖的战壕、防空洞、藏物洞、墓坑、树坑等空洞。

洞穴及空洞较为隐蔽,威胁较大。

(三)堤基老口门多,近堤坑塘多,基础薄弱黄河下游为冲积平原,加之历史决口改道,黄河下游堤基复杂,多种堤基并存。

下游堤基多为沙性土,透水性强,易形成管涌等渗透变形,严重破坏了堤基的整体稳定性。

(四)部分堤段堤顶宽度不足,临河堤坡较陡黄河下游堤防有50%以上的堤段堤顶宽度为7~10米,严重不满足现代抢险交通需求。

部分堤段临河侧边坡不满足抗滑稳定需求。

(五)继续建设的急迫性由于存在上述问题,黄河大洪水期间,在堤防的背河侧常出现管涌、渗水、滑坡、陷坑、漏洞等险情,险象环生。

"96·8"洪水期间,堤防出现裂缝5280米,渗水40383米,较大管涌群8处,其中河南封丘荆隆宫堤段在距背河堤脚约300米处发现管涌。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划分研究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划分研究
afa wo k o o d c n r l r s me r ff o o t k ,wh c c o d d wi o sr ci n ma a e n y t m fYRCC,s o l e e tb ih d r l o wo i h a c r e t c n tu t n g me t se o h o s h u d b sa ls e .Du i g t e p a eo r — rn h s f e h p
第3 4卷第 5期
21 0 2年 5月




Vo . 4. . 1 3 No 5 Mf 2 2 d v, 01
YELLOW
RI VER
【 洪 ・ 河】 防 治
黄河 下 游 防洪 工 程 建 设 项 目划 分研 究
王 万 民
( 河水利委员会 规 划与计划局, 黄ຫໍສະໝຸດ 河南 郑州 4 00 ) 5 0 3
工程项 目的确定 是进行 项 目管 理 的前提 和基础 。系统研 究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项 目划分的发展规 律和影 响要 素 , 建 立适应建设管理体制 、 满足投资计划管理 要求和有利 于工程建
别 , 一个 县域 内或管理段 内 , 在 将一处连续建设 的堤段 、 坝段 等
确定为一个单项工程 建设 项 目。各单 项工 程初 步设计 经黄 委
关 键 词 :防 洪 工程 ;投 资 计 划 ;项 目管 理 ;黄 河 下 游 文献标识码 : A di1 .9 9ji n 10 —39 2 1 .5 0 4 o:0 36 /.s .00 17 .0 2 0 .0 s 中 图分 类 号 :T 8 1 T 8 2 1 V7; V8.
R sa c f ii o to lo o to P oe t o s u t n o eL w r ee rh o vs nMeh d i Fo d C n rl r jc n t ci f h o e D i n C r o t

黄河下游防洪措施八年级

黄河下游防洪措施八年级

黄河下游防洪措施八年级治理的措施:黄河中游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减少黄河汗水量;修建小浪底水库,使防洪与治沙并举;利用小浪底水库调水冲沙;加固黄河下游大堤。

1.控制洪水对于大洪水和特大洪水,要提高防洪工程的控制能力,依据水文预报制定科学合理的洪水处理方案,通过干支流水库的联合调度和滞洪区的适时启用,将洪水控制在两岸堤防之间,确保洪水安全排泄入海。

当发生大洪水时,首先依靠中游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4座水库联合调控,削峰滞洪,控制进人下游的洪水,当超出堤防设防流量时,由东平湖滞洪区和北金堤滞洪区分滞洪运用。

经水库群联合防洪运用和蓄滞洪区分洪运用后,花园口22000m/s设防流量相应的重现期为近千年,东平湖的分洪运用几率为30a一遇。

东平湖分洪后,不超过艾山以下大堤设防流量。

对超标准的洪水,高村以上河段可以利用堤防3m的超高或进一步加修子堰输送洪水,高村以下通过渠村闸向北金堤滞洪区分洪。

北金堤滞洪区分洪运用后,可将花园口万年一遇洪水由27400m/s削减至孙口站17500m'/s,经东平湖滞洪区分洪后,可控制艾山以下洪峰不超过10000m/s,由堤防约束行洪人海。

对冰凌洪水,在凌汛期首先利用小浪底水库预留一定防凌库容控制下泄流量,不足时再利用三门峡水库15亿m2防凌库容,联合控制进入下游的流量。

1.2利用洪水对中常洪水,合理适度承担风险,考虑洪水的资源属性和造床功能,通过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让洪水冲刷河槽,携沙入海,恢复河槽的过流能力。

将黄河洪水资源化,对汛期洪水进行分期管理,科学拦蓄后汛期洪水,为望年春灌和确保黄河不断流提供宝贵的水资源。

1.3塑造洪水在长期没有洪水的情况下,河道主槽易发生萎缩。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等措施塑造人工洪水及其过程扩大行洪输沙能力,达到减少水库泥沙淤积、防止主槽萎缩和携沙人海的多重目的,从而起到塑造洪水的作用。

2.2 进一步完善工程措施要实现“控制、利用、塑造”洪水,需进一步提高防洪工程调,控能力,针对当前黄河下游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需加快提防,工程建设和河道整治步伐,搞好东平湖滞洪区和沁河下游建设。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黄河流域防洪减灾工作非常艰巨。

本文从施工技术和设备设施陈旧不配套,维修资金不足等方面,阐述了施工项目的管理与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在整个规划中,要强化项目的管理和施工,以增强整个工程的抗洪强度,对于保证整个下游的洪水控制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管理;防洪工程;黄河下游引言近几年,我国在黄河建设上持续投入,实施了4次大型扩容黄河下游堤坝。

由于河床逐年淤积抬高,加上天气变迁,河况多变,因此,为了加强黄河防洪的抗洪,近年推行了一项标准的防洪堤,在背河处修建100~80 m的淤背区,并将堤顶路硬化,并栽植了30米长的临河防浪林带,使黄河防洪的防洪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工程残缺,工程面貌,边界保护,植树造林等管理不到位,养护不及时等问题,本文对黄河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黄河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准。

一、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1.堤防工程黄河下游堤坝工程依原有的土坝而建,其纵向比降为1:7800,顶部宽度9一12米,因此,堤坝工程弯道多,死弯多,但警示标志不多,或有树株遮挡,行人难以发现。

分段落行道林的幼苗存活率不高,树种单一,在一些地区存在着树木稀疏甚至有断裂的风险,影响了整个堤坝的效果。

2.淤背区工程淤背区是河岸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其淤背区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十分关键。

淤背区是黄河的风化施工,在一些淤背区,茹土包边盖层厚度不足,容易干旱,平整度差,浇水困难,造成生态林和适生林的存活率下降。

加上一些河岸居民为自身的短期收益,忽视了该地区长远的环境保护,砍伐、种植、吃草,造成林木稀少或断裂。

一些河堤居民开垦围堰,栽植庄稼,对防洪设施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致使淤背区外围围堰、隔堤单薄,一旦遭遇暴雨,容易出现大的沟槽,从而使项目的质量和外观受到极大的损害,同时也加大了运营费用。

3.辅道路口辅道是黄河地区与各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黄河地区防汛救灾的主要通道。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它是我国基础项目设施之一,近几年,这类基础项目设施就在不断地完善,而水利工程则是其中比较常见的项目类型,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不仅能够满足农民的灌溉需求,同时还能更好的促进农业以及未来经济的良好发展。

本文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及解决问题的对应措施,为今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提供了参考。

希望能给以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一些参考,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施工问题;技术;解决措施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问题上还比较突出。

新时期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有着很大的进步,这对推动我国水利工程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水利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建设项目,其建设管理作为工程的最主要环节,一定要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加强业主与监理单位的密切配合,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齐抓共管、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施工排水问题施工排水问题是黄河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在完成围堰以后需要开展渗水排水工作。

这其中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前和基坑开挖后的排水。

但是在该过程中经常由于地下水位与基坑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基坑不稳定灌有地下水,并且基坑的日常排水也不稳定。

(二)导流截流问题导流和截流不规范现象,也是黄河水利工程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

由于黄河水利工程位于地势复杂的区域,不方便工程进行,为了使工程顺利进行需要对河流进行一定的改造。

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由于事先缺乏改造计划,导致改造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很严重。

另一方面截流工作大部分都在泄洪建筑设施完成之前进行,这很容易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三)地基不牢固黄河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在地基上面出现问题。

河口村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中的地位与作用

河口村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中的地位与作用

黄河下游由于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 ,全靠大堤束水
行洪 。人 民治黄 以来 ,在 于 支流上先 后修 建 了= 门 三 峡 和小浪 底 水 利 枢 纽 、伊 河 陆 浑 和 洛 河 故 县 水 库 ( 为 “ 称 上拦 工程 ” ;开辟 了北 金堤 滞洪 区 、山东 )
作者简介 :严汝文 (9 6 一) 16 年 ,男,削处 K,高级 T程帅。
黄河 干流在 孟津 县 白鹤镇 南 山区进入 平原 ,由 于水 少沙 多 ,黄 河下 游河 床不 断淤 积抬 高 , 白花 园
口至入海 口河 长 7 8 m,河 床 普 遍 高 山 两 岸 地 而 6k
相似 ,但 由于受 秦岭 的影 响,暴 雨发生 的频 次较 多 ,历 时较长 ( 般 为 5 O天 ) 一 ~1 ,洪 水 过 程 为矮
主要 是来 自小花 问 ( 浪底 ~花 同 口) 的洪水 。 由 小 于小 花问暴 雨强 度大 、历 时长 ,主要 产洪 地 区河 网
托县 的河 口镇 为 上 游 ,河 口镇 至 郑 州 桃 化 峪 为 巾 游 ,桃花 峪至入 海 口为下 游 。黄河 下游洪 水 主要 由 中游 地 区暴 雨形 成 ,分 别来 自河龙 间 ( 口镇~龙 河
久 。根据 实 测 资 料 统 计 ,1 3 9 1年 、13 95年 、15 94
年 、1 5 9 8年 、1 8 年 等黄 河 大 洪 水 均 为小 花 间形 92
强度 大 ,历 时较 短 ,洪水 过程 具有 峰高量 小 尖瘦型 的特 点 。区间较 大洪 水洪 峰流 量 吖达 l0 0 /~ 10 m s
1 0 0 / 流 量设 防 。 1 0 m。 s
胖型 ,洪 峰流 量 7 0 m s 1 0 0 / 。以上两个 0 0 / - 0 0 m s

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摘要: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在防洪工程建设管理中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对工程招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及缺陷责任期等四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今后防洪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施工是工程实体形成的过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环境一般较差,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因而,施工质量控制在防洪工程建设管理中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谈一点粗浅认识:1.重视工程招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招标各个环节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招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对施工队伍资质的审查,包括人员素质、施工力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质量意识、施工业绩及社会信誉等方面。

在注重施工力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审查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对施工业绩和社会信誉的审查,这是在以往招标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问题。

所谓施工业绩的审查,就是审查施工队伍有无与组织招标项目相适应的施工经历和经验;社会信誉审查就是看施工队伍在以往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是否有上佳表现或是否因质量问题受到过处罚等。

(2)科学、合理进行项目分解,实行有计划的分解招标。

某些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必须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队伍。

招标时,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各队伍的施工力量,有层次、有重点地分解项目工程量,使各施工队伍的施工进度能够保持协调与均衡,避免造成误工、赶工等被动局面而影响施工质量。

(3)目前黄河工程大多采用内部承包形式,而某些内部施工队伍,施工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缺乏施工经验,确实无能力承担此项目施工,为质量大计着想,应走向社会,采用外部招标形式。

2.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是施工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施工准备的充分程度与质量,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1)施工队伍方面:包括人员组织、料物准备、技术设备准备、施工现场条件及拟采取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或工艺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作者:————————————————————————————————日期: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摘要: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水少沙多,河道的泥沙淤积比较严重,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形成高耸的“悬河”,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威胁着25万平方公里地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防治黄河洪水,人们利用工程,在黄河下游修建了大量防洪工程,对黄河下游洪水的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做好黄河下游的防洪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黄河;洪水;防洪;工程措施1 黄河下游河道概况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坡度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

高村以上河宽5-20km,艾山以下河宽仅为0.5-4km。

黄河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逐年抬高,形成了地上悬河,一般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3-5m。

近十年来,黄河来水量明显减少,河道不断淤积抬高,防洪形势日趋严峻。

[1]2 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性黄河泥沙之多,含沙量之高举世闻名。

黄河自中游的尾端出峡谷之后,河道展宽,比降变缓,流速降低,水流挟带的泥沙沿程沉积,使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地上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

黄河下游河道高悬于两岸地面以上,无论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位都远高于两岸地面,再加上在持续降雨和高水位的作用,造成堤防决口的可能性极大。

黄河决堤后,水沙俱下,洪水流经之处,将给沿黄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由于黄河洪水泥沙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河床仍将继续抬高,悬河形势会更加严重,中常洪水黄河下游堤防仍有冲决和溃决的可能性。

因此,黄河洪水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加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概况1.1黄河下游介绍及防洪工程综述黄河下游流经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市)区、43个县,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沿黄主要城市有郑州、开封、新乡、濮阳、荷泽、济南、滨州、东营等,并有胜利和中原两大油田,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重要地区。

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

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水的主体。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包括干流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和支流陆浑、故县水库 ,黄河左、右岸大堤 ,以及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等。

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涉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北五省的12万km2土地。

黄河下游堤防一旦溃决 ,将成为民族的灾难。

[3]1.2黄河下游防洪的近代发展状况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低。

长期以来,堤防一直是黄河下游防洪的主体工程。

[4]经过历代治河专家们的不断努力,对黄河洪水泥沙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刻,治河技术措施不断改进,但其治河思想大都着眼于在下游排洪排沙的范畴,主要措施是依靠堤防排泄入海,治理活动也多限于下游。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后兴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黄河下游防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但是,曾一度认为三门峡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洪水即可基本解决;同时根据永定河官厅水库修建后下游河道治理的经验和模型试验的结果,认为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下泄清水后,下游河道将会出现强烈冲刷,河势摆动,河床下切,给防洪、灌溉引水带来困难。

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后,库区淤积严重,危及关中平原,影响西安,水库被迫改变运用方式。

为了保证黄河防洪安全,经国务院批准依次进行了第二次大修堤和第三次大修堤,在下游有计划地开展了堤背放淤和河道整治工程。

经过1982年大洪水的考验,显示了河道整治对防洪的重大作用,在历年工农业引水、护滩保村及航运方面也都发挥了较好作用。

淮河发生特大暴雨成灾后,为吸取教训和保证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建议采劝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积极进行小浪底水库的规划设计,为施工作好准备;复核加固了陆浑水库;恢复修建故县水库;在下游除继续抓紧完成第三次大修堤外,改建北金堤滞洪区,废弃石头庄溢洪堰,建成分洪能力10000立方米每秒的濮阳渠村分洪闸,加高加固了北金堤,同时也加固了东平湖水库围坝,增建司垓退水闸,提高了分滞洪水的能力。

[6]1.3黄河下游防洪经验总结黄河是一条极其难治的多泥沙河流,经过长期的治黄实践,逐步加深了对黄河洪水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积累了治理经验,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黄河洪水泥沙还未得到完全控制,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抬高,下游防洪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继续贯彻“宽河固堤”和“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7]尽快修建小浪底水库,进一步加强完善防洪措施,通过拦、排、放等多种途径解决黄河洪水泥沙问题。

4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1.1防洪工程建设不完善,堤防抗洪能力差,河道淤积严重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防洪工程措施建设的力度,新修和改建了许多重要的防洪工程,防洪强度得到有效改善,但仍存不够完善,险工、控导工程根石断面不足,缺石量较大。

新修工程未经大水考验,容易出险,严重威胁堤防安全。

虽然黄河下游部分堤防得到了加固治理,防洪强度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堤防高度不足,堤身单薄,断面不足,需要加高加固。

黄河大堤多为沙壤土修建,基础薄弱,防渗抗冲能力差,再加上抢险道路相对较少,路况差,防洪抢险人员、料物运输困难,如遇到中常以上的洪水,势必造成堤基、堤身渗漏,堤防溃决的危险很大。

加之黄河水量日趋减少,泥沙不断淤积,排洪能力急剧下降,漫滩流量已由80年代初期的6000m3/s减少为2000-3000m3/s,表现为小流量、高水位、大险情,使防洪形势日趋复杂。

[8]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中常洪水发生横河、斜河和顺堤行洪的可能性日益加重。

1.2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的影响及蓄滞洪区问题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段河势发生了变化,由于溜势的改变,多年不靠水的坝岸可能出现靠水、靠溜,一些靠溜坝岸出现脱河现象。

河势溜向的变化,给黄河防汛、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且,黄河下游有东平湖蓄洪区、北金堤滞洪区和南北展宽工程,这些工程投资少或没有投资,防洪工程隐患多,防洪任务重。

东平湖水库老湖的围坝和二级湖堤是在民埝的基础上抢修而成的,修筑质量差,加固任务没有完成,黄河的逐年淤积抬高,使湖水向黄河退水困难。

2001年汛期,由于大汶河来水,致使东平湖水库出现了建库以来的最高水位,给蓄滞洪区防汛敲响了警钟。

[9]北金堤滞洪区和南北展宽工程,投资极少,防洪工程存在的隐患较多,一旦滞洪,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5 优化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措施对策1.1优质高效地完成防洪工程建设任务近几年来,按照2000年设防标准,对堤防、险工坝岸和控导工程进行加高加固,防洪工程的抗洪强度明显提高。

黄河防洪工程为Ⅰ级建筑物,工程量一般较大,防洪工程建设具有时间紧(汛前安排的工程项目须在6月30日前完成,汛后安排的工程项目须在12月31日前完成。

)、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参建各方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施工,建立健全各自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狠抓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抗洪强度,为防洪保安全提供有力的工程保障措施。

1.2采取多种措施,减缓河道淤积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根本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

在一定河床边界条件下,水流挟沙能力近似与流量成正比,增加水量就能增加水流的挟沙能力,南水北调可以提供较为充足的水量,提高冲刷泥沙的能力,减缓河道淤积。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在不同的运用方式下,水流的含沙量不同,淤积情况也不相同,要根据小浪底水库的不同运用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减少河道淤积。

黄河中游的多沙粗沙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淤积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搞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减少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淤积。

[10]另外,黄河下游泥沙淤背、河道疏浚和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也是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抬高的有效措施。

1.3密切注视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河势变化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段河势将发生较大变化,2002年7月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调水调沙期间,原来常年脱河的险工坝岸出现靠水,一些靠河坝岸脱河,河势的变化,给黄河防洪带来了新的课题。

一些新修或改建的险工由于未经受大水考验,河势变化后需要加修加固。

因此,各基层防汛部门要加强河势工情观测,密切注视水、工情变化,及早采取措施,做好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的各项观测工作。

[11]1.4加强蓄滞洪区建设蓄滞洪区是防御黄河特大洪水的保障措施,是黄河防汛的必要补充。

由于多年来蓄滞洪区投资较少或无投资,致使蓄滞洪区内的工程欠帐多,隐患多。

一旦蓄滞洪水,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针对蓄滞洪区存在的问题,结合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有重点地对蓄滞洪区进行治理,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快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进度。

同时,搞好滩区内的迁安救护工作,把滩区群众外迁和安全建设纳入国家灾后重建、移民建镇的统一规划,保证滩区群众的安全。

1.5定期开展工程检查对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定期开展工程检查工作,不仅要对工程实体现场查看、抽查内业资料等方式,而且要对堤防加固、堤防帮宽、堤防道路、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及东明临河坑塘回填等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

定期开展工程检查,是进一步规范工程参建各方建设行为的重要举措,对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全面提升黄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INTRODUCTION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FLOOD CONTROL PROJECT Abstract: F or a long time, the Yellow River has been the runoff, sediment deposition is more serious,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formed the towering "hanging river"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ince ancient times has been a disease in our very vital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eatening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250000 square kilometers area.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flooding of the Yellow River, people use the project,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uilt a lot of flood control projects, to great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lood in the downstream of the the Yellow River River, "the Yellow River safet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do a good job in the Yellow River the flood control 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The flood; Flood control;Engineering measure s【参考文献】[1]翟来顺,崔庆瑞,汤怀义. 黄河下游防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04-03[2]崔庆瑞,石怀伦.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建设[J/OL] ,2006-11-06[3]丁大发,石春先等.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模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2-04[4]郭豫庆. 黄河流域地理变迁的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1989,01:195-210.[5]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 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2006:1.[6]王红育,刘湍康等. 让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N].中国水利报,2012-06-01.[7]吴致尧,席家治. 黄河下游防洪规划几个问题的探讨[J].人民黄河,1979,03:9-13+19[8]张秀勇. 黄河下游堤防破坏机理与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9]黄颖. 水库下游河床调整及防护措施研究[D].武汉大学,2005.[10]李国英. 黄河调水调沙[J].中国水利,2002,11:29-33+5.[1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解读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N].黄河报,2011-01-15003.[12]水利部. 黄委开展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专项检查[R].水利资讯,2014-04-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