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埋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深度。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基础埋深不超过5米时称为浅基础。若浅层土质不良,需将基础加大埋深,此时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手段和相应的基础形式,如桩基、沉箱、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这样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基本信息

基础埋深Buried depth of foundation

基本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及有关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

基础按其埋

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基础埋深不超过5米时称为浅基础

目录1基本概念

2基本原则

3基础埋深

4影响因素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室外设计地坪分为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自然地坪指施工地段的现在地坪,而设计地坪指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场地经整平的地坪。埋深大于等于5米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或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原则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及有关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

折叠编辑本段基础埋深

建筑物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建筑物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型式、建筑结构的高度等确定。

1、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之侧限时,应从具有侧限之标高算起。

2、多层建筑如满足地基稳定、地基强度及地基变形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地沟、管道等因素后,基础宜尽量浅埋。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3、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砼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砼垫层底部。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 2002中5. 1. 8确定。

4、在填方整平地区,基础两侧的填土顶面标高基本相同时,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对坡地或山地,建筑四周室外标高一般不等,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低的一侧算起。

6、对带地下室的建筑物,当为整体基础(如箱基、筏基等)四周外墙侧限好时,则基础埋深可自室外地面算起;当仅有一层地下室,或若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

从地下室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7、当高层建筑与裙房在±0. 000 以下连为一体时,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算起。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街:

(1) 、高层建筑有地下室而裙房无地下室,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2)高层建筑和裙房均设地下室,若沉降缝地面以下处用粗砂填实时,则高层建筑

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否则应视为无埋深。

9、邻建建说:当原有建筑物的地基为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为保证在施工期间相邻的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础埋深(或基坑开挖深度)不宜深于已有相

邻建筑物的基础。在不得已情况下,当新建建筑物之基础埋深(或基坑开挖深度)

深于相邻已有建筑物的基础时,其基础之间的净距(或已有建筑基础外缘到基坑开挖外缘之间的净距) ,不应少于高差的二倍。此要求如不能满足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

10、高层建筑基础的埋深宜以下要求;

(1)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1 /15H;

(2) 、桩基,可取1 /18H;

H为室外地面(或约束侧限标高)至主体结构檐口之高度。

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 1. 6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不受本条(1) 、(2)两款的限制,但应满足抗滑移。

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 1. 6条规定的计算:如基础及地基均具有足够刚度,基地反力呈现性

分布,重力荷载合力中心与基地形心基本重合(一般要求偏心距不大于B /60)可按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M ov = V o (2H /3 + C)

M ov———倾覆力矩标准值

H———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

C———地下室埋深

V o———总水平力标准值

MR = GB /2

MR ———抗倾覆力矩标准值

G———上部及地下室基础总重力荷载代表值(永久荷载标准值+ 0. 5活荷载标准值)

B ———基础地下室地面宽度(B - X ) /B = (3M ov /MR - 1) /2

当MR /M ov ≥3时,基础地面不出现零应力(即基础地面均受压)

当MR /M ov ≥ 2. 3时, 基础地面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超过基础地面面积的15%。

依据标准及参考文献:

[ 1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2002

[ 2 ]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JGJ79 - 2002

[ 3 ] 国家标准《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规程》JGJ3 - 2002

[ 4 ]《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Ⅰ级~Ⅳ级的屋面和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

XR811自粘防水卷材不仅自身粘接性能良好,而且与各种建筑材料粘接良好,与其它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XR811自粘防水卷材的粘接耐水性良好,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

工程的实际应用证明XR811自粘防水卷材粘接性能可靠,令人信任

折叠编辑本段影响因素

折叠与有关的条件

确定基础的埋深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物在使用功能和用途方面的要求,例如必须设置地下室、带有地下设施、属于半埋式结构物等。

对于位于土质地基上的高层建筑,为了满足稳定性要求,其基础埋深应随建筑物高度适当增大。在抗震设防区,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筏或桩箱基础的埋深(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20~1/18。对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受有上拔力的基础如输电塔基础,也要求有较大的埋深以满足抗拔要求。烟囱、水塔等高耸结构均应满足抗倾覆稳定性的要求。

折叠工程地质条件

在选择持力层和基础埋深时,应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了解拟建场地的地层分布、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等资料。针对工程中常遇到的四种土层分布情况,说明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1)在地基受力范围内,自上而下都是良好土层。这时基础埋深由其他条件和最小埋深确定。

(2)自上而下都是软弱土层。对于轻型建筑,仍可考虑按情况(1)处理。如果地基承载力或地基变形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考虑采用连续基础、人工地基或深基础方案。选择哪种方案需要从安全可靠、施工难易、造价高低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