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血液病诊疗指南
第一章缺铁性贫血
一、【概述】
缺铁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属全球性疾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备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其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它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成年男性发病率为10%,女性20%,孕妇40%,儿童高达50%。

二、【临床特征】
主要有贫血表现,如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气短;组织缺铁表现,如发育迟缓、体重降低、易怒、烦躁、注意力差、感觉异常、性格改变等神经、精神异常及异嗜癖、吞咽困难。

还有口角炎、舌炎、胃炎等黏膜损害,皮肤干燥、毛发易脱、反甲,及原发病表现。

三、【辅助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4.血清铁蛋白;
5.骨髓涂片及铁染色;
6.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红细胞铁蛋白;
7.大便潜血、虫卵;
8.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必要时);
9.妇科检查(月经过多的患者);
10.肝、肾功能。

四、【诊断要点】
1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26pg,MCHC﹤0.31g/L;
2.血清铁﹤50µg/dl,总铁结合力﹥350µg/dl,转铁蛋白饱和度﹤15%;
3.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15%;
4.血清铁蛋白﹤14µg/L;
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3.0µg/gHb;
6.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7.用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上述1~7条中任2条以上可诊断。

五、【常见并发症】
六、【治疗】
1.去除或治疗病因。

2.补充铁剂治疗:首选硫酸亚铁,每次0.1~0.3 g,每天3次;富马酸铁0.2 g,每天3次,琥珀酸亚铁0.1~0.3 g,每天3次或元素铁150~200mg/天。

于进食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宜吸收。

注射铁剂:仅适用于口服不能耐受、有胃肠道疾患或严重肝肾疾病者。

使用剂量的计算公式:所需补充铁量(mg)=(150-患者Hb)×体重(kg)×0.33,首次注射50mg,如无不良反应,则自第2天开始每次100mg,以后每2天注射一次直至总剂量用完。

3.疗程:血象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治疗3~6个月或血清铁蛋白﹥30~50µg/L时再停药。

第二章巨幼细胞性贫血
一、【概述】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是叶酸和
2
(或)维生素B12缺乏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而形成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形态特点为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和巨幼粒细胞,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可见大红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我国以营养不良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多见,且主要见于儿童和孕妇。

另一种类型为恶性贫血,以北欧和北美等地老年人多见,有遗传倾向和种族差异,我国罕见。

二、【临床特征】
贫血、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及舌痛,舌色红(牛肉舌)、表面光滑(镜面舌),手足麻木、共济失调、下肢对称性深感觉消失、躁狂、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精神症状。

叶酸缺乏者常有偏食(蔬菜少或不吃)或空肠疾患或手术切除史。

维生素B12缺乏者常有素食或回肠疾患或胃手术切除史,恶性贫血者常有家族史或伴免疫性疾病。

三、【辅助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中性粒细胞分叶计数;
3.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4.生化检查:
(1)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
(2)红细胞叶酸水平;
(3)内因子阻断抗体测定(疑维生素B12缺乏时);
(4)血清胃泌素测定(疑维生素B12缺乏时)。

5.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

四、【诊断要点】
1.巨幼细胞性贫血:
外周血: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5%或6叶者﹥1%
3
骨髓:红系呈典型的巨幼红细胞生成,巨幼红细胞﹥10%,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亦有巨型改变,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血小板生成障碍。

2.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
除上述血象及骨髓象外,
血清叶酸﹤3.0ng/ml(6.81nmol/L),
红细胞叶酸﹤100ng/ml(227nmol/L)。

3.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
血清叶酸﹥3.0ng/ml,红细胞叶酸﹥100ng/ml,
维生素B12﹤150pg/ml(111pmol/L)。

4.恶性贫血:
血象及骨髓象同上,除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及红细胞叶酸同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外,尚有:
(1)内因子阻断抗体(+);
(2)胃泌素﹥100pg/ml;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阳性。

五、【常见并发症】
1.再生障碍性贫血
当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时应与再障鉴别,再障除贫血外常伴有感染和/或出血,骨髓涂片及病理检查示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多,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

2.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MDS是克隆性疾病,常表现为一至三系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是其最显著特征,常规抗贫血药物疗效差。

3.溶血性贫血
黄疸较明显,多伴有脾大,网织红细胞及血清胆红素的增
4
高均较巨幼细胞性贫血明显。

另有相应的溶血试验证据。

六、【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

2.补充治疗:缺什么补充什么。

叶酸:5~10mg每天3次,口服(单纯维生素B12缺乏及恶性贫血患者禁用);
维生素B12:100µg 每天1次,肌肉注射,每天一次,6~7天后改为隔天一次,2周后改为每周一次,以后每月一次。

恶性贫血患者需终生注射维生素B12 100µg,每月1次。

伴缺铁性贫血者应同时补铁。

部分恶性贫血患者可应用皮质激素。

第三章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概述】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由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发生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抗人球蛋白试验多阳性。

【分类和病因】
AIHA根据其自身抗体作用于红细胞时所需的温度可分为温抗体型AIHA和冷抗体型AIHA两大类。

温抗体型的温抗体为体温相关性抗体,一般在37℃时作用最活跃,主要为IgG,是一种不完全抗体。

冷抗体型的冷抗体为一种在冷温下起作用的抗体,在20℃下作用最活跃,主要为IgM,冷凝集素综合征中的冷凝集素为完全抗体。

AIHA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较特发性更多见。

原发病中多见于血液系统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和感染。

5
【发病机制】
AIHA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未明,可能是致病因子作用于红细胞膜,改变了膜的抗原性,激发产生了抗红细胞抗体。

另外患者免疫功能可能有缺陷或遭到破坏(如淋巴组织感染或恶性病变)而失去免疫监视(识别作用),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

【实验室检查】
1.有关溶血性贫血的检查:
(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2)血胆红素;
(3)尿三胆;
(4)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5)血清结合珠蛋白;
(6)尿潜血、尿Rous试验;
(7)骨髓象;
(8)肝、胆、脾B超;
(9)红细胞半寿命测定。

2.外周血涂片,注意球形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

3.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直接试验)。

4.用单价抗体测红细胞膜附着的IgG、A、M和C3。

5.冷凝集素测定(正常﹤1:64 )。

6.必要时做冷热溶血试验(L-D试验),若阳性应做梅毒、病毒等有关检查。

7.嗜异性凝集试验。

8.自身抗体测定。

【诊断标准】
一、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6
1.临床表现:原发性AIHA多为女性,年龄不限;除溶血性贫血外,半数有脾肿大,1/3有黄疸及肝大。

继发性AIHA常伴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贫血程度不一,有时很严重,可并发急性溶血危象。

血片上可见较多球形红细胞(﹤15%)及数量不等幼红细胞。

偶有红细胞被吞噬现象。

网织红细胞增多。

(2)骨髓呈增生象,粒红比例倒置,以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3)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极度减少,骨髓象增生低下。

(4)广谱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主要为C3或IgG型。

3.诊断标准:
(1)符合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
(2)直接Coombs试验阳性
(3)如广谱Coombs试验阴性,但临床表现符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切脾有效,又能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可考虑为Coombs 试验阴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需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其他疾病(如慢淋,淋巴瘤)引起的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

(5)近四月内无输血或特殊药物服用史,直接Coombs试验阳性。

(二)冷凝集素综合征
1.临床表现:以中老年患者为多,寒冷环境有耳廓、鼻尖、手指发绀,但一经加温即消失。

除贫血和黄疸外其他体征很少。

2.实验室检查:
(1)慢性轻至中度贫血,周围血中无红细胞畸形及大小不一,可有轻度高胆红素血症,反复发作者有含铁血黄素尿。

(2)冷凝集素试验阳性,4℃时效价可高至1:1000,甚至
7
1:16000。

30℃时在白蛋白或生理盐水内,如凝集素效价仍然较高,有诊断意义。

(3)抗直接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几乎均为C3型。

3.诊断标准:溶贫患者冷凝集素阳性,效价较高(>1:40),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试验,可诊断为冷凝集素综合征。

(三)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1.临床表现:多数受寒后即有急性发作,表现为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40℃),全身无力及腰背痛。

随后即有血红蛋白尿,多数持续几小时,偶有几天者。

2.实验室检查:
(1)发作时贫血严重,进展迅速,周围血红细胞大小不一及畸形,并有球形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及嗜硷性点彩细胞及幼红细胞出现;
(2)反复发作者有含铁血黄素尿;发作时尿潜血阳性。

(3)冷热溶血试验(Donath-Landsteiner)阳性。

(4)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大多为C3型。

3.诊断标准:溶贫患者冷热溶血试验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可诊断为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鉴别诊断】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为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伴有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溶血性疾病。

有贫血、溶血性黄疸、脾肿大等表现,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及自溶现象显著是其特征。

常有家族史,自幼发病。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有晨起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Ham试验、糖水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尿潜血(或尿含铁血黄素)阳性,糖化磷酰肌醇(GPI)连接蛋白阴性细胞(CD59-)≥10%。

8
3.微血管性溶血:可有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热、黏膜出血及原发病表现,外周血涂片出现较多碎裂红细胞(>3%以上)是其特征。

六、【治疗】
1.治疗原发病:AIHA继发性病例远较原发性病例为多。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为温抗体型AIHA首选治疗,强地松1~1.5mg/kg/d,分次口服。

3.免疫抑制剂:温抗体型AIHA激素治疗不满意,或需依赖大剂量激素;或不适于切脾治疗或切脾治疗失败者;一般多与小剂量激素联合应用。

如硫唑嘌呤2~2.5mg/kg/d或环磷酰胺1.5~2mg/kg/d。

4.脾切除: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且反复发作者。

5.输血:因血清中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常发生配血困难及输血后溶血加重,输血必需审慎,予浓缩的洗涤红细胞输入为宜。

6.其他治疗:
(1)Danazol(丹那唑):一般在激素治疗无效,或在激素减量时联合应用。

作用时间短暂,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减用。

(2)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0.4g/kg/天。

(3)血浆置换疗法:其他各种治疗无效,严重威胁生命者可使用。

(4)环孢素A(CsA)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试用。

(5)瘤可宁(CB1348)或环磷酰胺:可试用于冷凝集素综合征。

【疗效标准】
一、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缓解:临床症状消失。

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
9
数均正常。

血清胆红素正常。

抗人球蛋白试验阴转。

2.部分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5%血清总胆红素2mg/dl,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或仍为阳性但效价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3.无效:未达部分缓解标准者。

二、冷凝集素综合征
1.痊愈:继发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原发病治愈后,冷凝集素综合症亦治愈。

此时症状消失,无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C3阴性,冷凝集素效价正常(1:40)。

2.完全缓解:原发性及继发于目前尚不能治愈而能缓解的疾病者,原发病缓解,冷凝集素综合症亦缓解。

症状消失,无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阴性,冷凝集素效价正常。

3.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未恢复正常,但较治疗前上升20g/L,冷凝集素效价仍高于正常,但较治疗前下降50%。

4.进步:有所好转,但达不到显效指标。

5.无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好转或加重。

三、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征
1.痊愈:继发性急性病毒感染,梅毒者,于原发病治愈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可治愈。

此时,无临床表现,无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及冷热溶血试验阴性。

2.完全缓解:原发性伴发疾病尚不能治愈而能缓解者,原发病缓解,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亦缓解,无临床表现,无贫血,冷热溶血试验阴性。

3.显效:临床表现基本消失,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20g/L,冷热溶血试验阴性或弱阳性。

4.进步:症状有所消失,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不足20g/L,
10
冷热溶血试验阳性。

5.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好转或恶化。

第 5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上呈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病症。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的确切病因至今仍不肯定,继发的因素包括某些药物、化学物品、放射线接触、免疫因素及病毒感染。

原发性稍多于继发性,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男性略高于女性。

【病因】
1.药物:抗肿瘤细胞毒药物、抗菌药物等。

2.化学物质:苯、砷、四氯化碳、杀虫药。

3.物理因素:电离辐射、放射线核素。

4.病毒感染:肝炎病毒。

5.其他因素,如PNH、SLE、肿瘤、妊娠等。

【发病机制】
1.造血干细胞受损。

2.造血微环境异常。

3.免疫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1.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慢,以贫血为主,感染及出血倾向较轻。

2.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有严重感染或出血倾向。

11
3.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仅有贫血症状,无出血倾向或感染。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病理检查。

3.肝、肾功能。

4.必要时酸溶血试验、糖水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流式细胞仪测CD59-细胞,以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诊断标准】
一、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1.临床表现符合。

2.实验室检查:
(1)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0×109/L。

(2) 骨髓涂片及病理检查示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多。

(3) 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患,如PNH、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1.临床表现符合。

2.实验室检查:
(1)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快。

(2) 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9/L。

(3)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4) 血小板<20×109/L。

(5) 骨髓增生呈重度减低。

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12
1.临床表现符合。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而白细胞及血小板在正常范围,红细胞指数正常,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

(2)骨髓象:红细胞系各阶段明显减少,甚或缺如;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无病态造血表现。

部分患者胸相示胸腺瘤存在或有感染(以病毒为主)、药物病因。

【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PNH不发作型临床表现酷似AA,但出血较轻,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高于正常值,骨髓红细胞系增生,以中幼红细胞为主。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糖水试验及酸溶血试验可呈阳性。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正常或降低,糖化磷酰肌醇(GPI)连接蛋白阴性细胞(CD59-)≥10%,可与再障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为克隆性疾病,MDS-RA型易与再障混淆。

三系细胞减少,但骨髓病态造血为本病特征,可见红细胞巨幼样变,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稚粒细胞不减少,可见淋巴样巨核细胞等。

3.低增生性白血病:
可表现为三系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易误诊为再障,但浓缩外周血涂片可找到幼稚细胞,骨髓中原始或幼稚细胞增多,可与再障鉴别。

4.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多数为慢性溶血性疾病突然加重,发热、血象三系细胞骤降,网织红细胞减少或消失。

早期骨髓有核红细胞减少,数日后可见巨型原红、早幼红、中幼红细胞,1~2周后各阶段有核
13
红细胞恢复正常,与再障危象相似。

【治疗】
一、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1.康力龙2mg每天3次口服,共3~6个月。

或长效复方睾丸酮250 mg每周2次肌肉注射,共3~6个月。

疗效好时还可延长疗程。

2.抗胸腺(或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5~10 mg/kg/天,
i.v. 5天为一疗程。

(详见有关说明)。

或口服环孢素A (CsA)5~10 mg/kg/天3~6个月,疗效好,可延长疗程。

3.视血象情况及时对症治疗,包括小量多次输血或成分输血。

4.监测血清铁蛋白及肝功能。

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1.抗胸腺(或淋巴细胞)球蛋白+CsA,同上。

2.对症治疗。

3.有条件时考虑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

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1.去除病因,如胸腺瘤行胸腺切除术。

2.强地松30~40mg/天,口服,有效后逐渐减药维持治疗。

3.对症治疗(输血等)。

4.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100mg/天或环孢菌素 A 5~10mg/kg/天,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5.必要时试脾切除术。

【疗效标准】
1.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象基本正常,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2.缓解:临床症状消失,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基本正常,血
14
小板数有一定增长,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

3.明显进步: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内可以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加30g/L,并能维持3个月以上者。

4.无效:经充分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象未达明显进步者。

第 6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简称MDS)是骨髓造血细胞增殖与分化发生异常的一种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出现病态造血,贫血常伴有感染和(或)出血,部分病人最后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MDS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MDS病因不明,继发性MDS 可能与病毒、烷化剂、放射性核素及苯等有机溶剂密切接触有关,淋巴瘤和浆细胞瘤可伴发MDS。

目前研究表明病毒、烷化剂、放射性核素及苯类化合物可能对原癌基因的启动有关,或使造血干细胞受损,而形成异常克隆细胞,进而凋亡。

另外上述因素也使骨髓造血微环境发生改变。

【临床表现】
以贫血为主,少数有出血、发热、骨痛。

肝、脾、淋巴结可肿大,对治疗反应较差,部分病人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2.骨髓象及活检;
3.骨髓干细胞培养常见CFU-E,CFU-GM;
4.染色体:核型分析;
5.骨髓核素显象。

15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
一、诊断标准(1986年全国关于MDS的讨论会诊断标准)
1.骨髓至少2系呈病态造血或骨髓活检发现ALP。

2.外周血1系、2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偶可血细胞增多,可见幼粒细胞、有核红细胞或巨大红细胞或其他病态造血现象。

3.除外其他引起病态造血的疾病,如红白血病、巨幼贫等,及低增生性MDS与再障的鉴别。

诊断为MDS后按骨髓中原始细胞(I型+II型)的百分比的多少进一步分为RA,RAS,RAEB,RAEB-T及CMMoL。

但是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oL),是否列入MDS尚有争议。

当RA或RAEB 伴单核细胞增多(外周血单核细胞>1×109/L)时可在诊断时分别注明。

[附] 病态造血表现:
(1)红系:骨髓红系过多(>60%)或过少(<5%),或有环状铁粒幼细胞>15%,核呈多核或核破碎或核形异常、巨幼变、胞浆出现点彩或多嗜性。

血象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巨大红细胞或其他形态异常。

(2)粒系:骨髓中粒细胞颗粒过多,过少或无,核浆发育不平衡,中幼粒有双核,分叶核。

血象中有幼粒细胞或与骨髓相同的形态异常。

(3)巨核系:骨髓中出现淋巴样小巨核,单园核小巨核,多园核巨核及大单核巨核,血象中出现巨大血小板。

二、FAB分型标准
1.难治性贫血(RA):
血象:贫血,偶有患者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而无贫血。

红细胞和白细胞有病态造血现象,原始粒细胞无或<1%。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红系增生长有病态造血现象。

16
粒系及巨核细胞系病态造血较少见。

原始细胞<5%。

2.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
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数占有核红细胞总数的15%以上,其余同RA。

3.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
血象:2系或3系细胞减少,多见粒系病态造血现象,原始细胞<5%。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及红系都增生。

2系或3系有病态造血现象。

原始粒细胞(I+II型)为5%~20%。

4.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oL):
血象:单核细胞绝对值﹥1×109/L。

粒细胞亦增加并有颗粒减少或Pelger huet异常,原始粒细胞<5%。

骨髓:同RAEB,原始细胞5%~20%。

5.转变中的RAEB(RAEB-T):
血象及骨髓似RAEB但具有下列3种情况之一:
(1) 血中原始细胞>5%;
(2) 骨髓中原始细胞20%~30%;
(3) 幼细胞有Auer小体。

三、WHO新分类(2000年)
1.难治性贫血(RA)
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RAS);
不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RA)。

2.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增生异常(RCMD);
3.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
4.5q-综合征;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能分类。

【鉴别诊断】
17
1.巨幼细胞贫血:
MDS患者的骨髓象常有红细胞系的“类巨幼样变”应与巨幼细胞贫血鉴别,单凭骨髓涂片常难以鉴别。

巨幼细胞贫血一般有导致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含量减低,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有效,与MDS显著不同。

2.再生障碍性贫血:
MDS的骨髓可有三系细胞减少,且少数患者骨髓增生低下,应与再障鉴别,MDS的骨髓小粒中主要是造血细胞,有时可见一小簇不典型的原始细胞,而再障的骨髓小粒中主要是非造血细胞,无病态造血。

3.红白血病:
部分MDS-RAEB或RAEB-T的临床表现及血象与急性白血病相似,特别是红白血病骨髓象亦似病态造血,应与之鉴别,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30%。

4.骨髓纤维化:
可有贫血、脾肿大、外周血涂片有幼红、幼粒细胞及泪滴样红细胞,骨髓增生低下,骨髓活检病理显示胶原纤维明显增生为其特征。

【治疗】
1.RA及RAS型治疗:
(1) 刺激造血剂:①康力龙 6~12mg/日,连用至少3个月以上;②丹那唑 0.6/日,3个月以上。

(2) 皮质激素:用于有出血倾向或并发免疫异常者。

①强的松 40~60mg/日,3个月以上;②甲基强的松龙冲剂治疗1g/日,连用3-4天后逐渐减量。

(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于EPO水平低下,中重度贫血,1~2万u/日。

18
(4)G-CSF和GM-CSF:100g~300g/日,适用于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

(5) 诱导分化剂:①全反式维甲酸:10-40mg/日,4~8周一疗程;② VtD3:0.25~15μg/日,8~24周一疗程;③干扰素:100~150万u/日,连用3个月。

2.RAEB及RAEB-T型治疗:可先试用康力龙+全反式维甲酸,3个月无效者,试用其它药物。

(1) 诱导分化剂:用法同上。

(2) 对RAEB用小剂量Ara-C、HHT,对RAEB-T小剂量Ara-C,亦可用DA、HA、HE方案。

(3) 骨髓移植:适用于有HLA配型一致的供者的年轻患者。

3.支持治疗:
(1)成分输血;
(2)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疗效标准】(采用欧洲MDS协作组标准)
1.完全缓解:血红蛋白>120g/L,中粒>1.5×109/L,Plt>100×109/L,BM中原粒<5%,病态造血消失,染色体畸变消失。

2.部分缓解:网织红细胞>1%和不输血Hb较疗前增加50%或/和中粒较疗前增加50%或/和血小板较疗前增加50%及BM中原粒明显减少或至少不增加,脏器肿大缩小>50%。

3.微效:符合以下条件3个或3个以上者,(其中第5条为必备条件)。

(1) Hb较疗前增加20g/L;
(2) 中粒较疗前增加1.0×109/L;
(3) 血小板较疗前增加20×109/L;
(4) 输血量减少50%以上;
(5) BM中原始细胞无增加。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