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第3章荷载和地震作用PPT课件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课件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6a24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5.png)
风荷载定义
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或吸力。
风荷载是指由于风的作用而产生的对建筑物的压力或吸力,这种力可以导致建筑 物产生弯曲、剪切和振动等效应,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风荷载类型
风荷载可分为平均风和脉动风两类。
平均风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风速和风向 相对稳定的风,它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是恒定的。脉动风则是指风速和风向 随时间变化的阵风或旋风,它对建筑 物的作用力是变化的。
02
地震作用是地震工程和结构抗震 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地震灾害 评估和抗震减灾的重要基础。
地震作用的类型
水平地震作用
扭转地震作用
指地震动引起的水平方向的地面振动 ,是建筑物和构筑物受地震影响的主 要来源。
指地震动引起的地面振动中,水平方 向和垂直方向的振动发生相位差的现 象,对结构抗扭性能的要求较高。
地质构造和地表地质
地质构造和地表地质条件对地震波的传播和地表受到的地震作用有重 要影响。
建筑物和设施的类型、结构形式和抗震性能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设施以及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抗震性能对地震作用 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04
地震作用计算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地震烈度计算
总结词
针对风荷载与地震作用的共同影响,应加强结构整体性 和冗余度设计,提高结构抵抗灾害的能力。
详细描述
某核电站采用特殊的设计方案,针对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进行了专项评估和加固措施,确保了核反应堆的安全运 行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ERA
风速计算
平均风速
根据气象资料,确定某一地点的 平均风速,通常采用10米高度处 的风速。
阵风系数
地震作用计算ppt课件
![地震作用计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4594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f.png)
0.9 0.05 - 0.5 5
1——直线下降段的斜率调整系数; 1 0 . 0 2 ( 0 . 0 5 - ) / 8
2——阻尼调整系数,小于0.55时,
应取0.55。
2
1
0.05 - 0.06 1.7
8
二、 多质点体系水平地震作用
结构总的地震作用
F E k a 1G e q
0 0.1 Tg
T(s)
5Tg
6.0
4
a
第五章 地震作用 第三节 2amax 单质a 点(TTg体) 系2am水ax 平地震作用
0.45a max
a [2 0.2 -1(T - 5Tg )]amax
0 0.1 Tg
T (s)
5Tg
6.0
曲线由四部分组成
➢0<T<0.1区段,a为向上倾斜的直线
➢0.1<T<Tg区段,a为水平线
16
质点i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Fvi
GiH i
n
FEvk
GiH i
i 1
规范要求:9度时,高层建筑楼层 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1.5的增大 系数。
17
(二)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计算
F E vk vG E
v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按表采用;
GE ——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类型
平板型网架、 钢屋架
➢Tg<T<5Tg区段,a为下降的曲线
➢5Tg<T<6.0s区段,a为下降直线
5
a
第五章 地震作用 第三节 2amax 单质a 点(TTg体) 系2am水ax 平地震作用
0.45a max
a [2 0.2 -1(T - 5Tg )]amax
0 0.1 Tg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地震基本知识课件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地震基本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370f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5.png)
减震设计
采用减震设计技术,如隔 震支座、阻尼器等,以减 小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社区防震规划
疏散路线
规划合理的疏散路线,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居民能 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应急设施
建立应急避难场所,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 如临时医疗点、救援物资等。
预警系统
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提前发出地震预警信息,以 便居民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SUMMAR Y
02
地震的破坏作用
直接破坏
建筑结构损坏
地震的强烈震动导致房屋、桥梁等建 筑物和基础设施出现裂缝、倒塌,造 成严重破坏。
地面开裂与塌陷
地震波在地表传播过程中,可能导致 地面开裂、塌陷,对道路、农田等造 成影响。
设备损坏
家庭和企业内部的电器、机械设备等 在地震中容易损坏,导致通讯、电力 等设施中断。
提高公众防震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地震知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
应急演练
组织地震应急演练,让公众熟悉疏散路线、应急避难场所和自救互 救方法。
培训与演练
对专业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在地震发生时的救援能 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系统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利用地震波传 播速度与破坏性更强的次生波之 间的时间差,为可能受灾的地区 提供几秒至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预警系统的组成
地震预警系统包括地震监测网络 、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与 发布系统,其中监测网络负责捕 捉地震信号并发送给数据处理中
地震作用课件PPT
![地震作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a3731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9.png)
底部剪力法是把地震当作等效静力,作用在结构上,以此计 算结构 的最大地震反应。可以简述为首先计算地震产生的结构底部最 大剪力, 然后将该剪力分配到结构各质点上作为地震作用,由此而得名。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09— 2001)规定: 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 比较均匀 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 简化方法。
附加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可表示为:
表5.5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内框架房屋是指房屋内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梁搭在外围砌体墙上的一 种混合结构承重的房屋。由于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和结构组合在一起,而两种结 构的自振特性差异较大,导致这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也很差。地震时,外纵 墙承受地震作用出现裂缝、外闪破坏,导致内框架破坏,房屋倒坍。考虑到内 框架结构中单排柱内框架的震害较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取消了单排柱内框架房屋,但允许采用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结构按 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只考虑了第一振型的影响,当建筑物有突出屋面 的小建筑物时,由于该部分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在地震中相当于 受到从屋面传来的放大了的地面加速度。根据顶部与底部不同质量比, 不同刚度比以及场地条件的结构分析表明,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这类 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时应乘以放大系数3。
这样,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各楼层可只考虑一个自由度, 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就可写成:
此时,结构顶部的水平地震作用为按式(4-96)计算的Fn与ΔFn 两项之和,如图5.28(c)所示。
3.突出屋面地震作用放大 历次震害表明,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如电
《地震荷载计算》课件
![《地震荷载计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ea2a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6.png)
现代虚无主义的源起与本质探析现代虚无主义最早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思想界,传入中国的过程与虚无主义在德国的产生非常相似,均是后现代化国家在后起压力下打压传统文化后,产生的一种悲观、虚无思想。
现代虚无主义其本质是将“虚无”作为信仰,否定一切价值。
当下必须直面现代虚无主义问题和危害,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
标签:虚无主义;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现代虚无主义诞生之初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倡导的自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与资产阶级价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大相径庭。
改革开放后,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开始歪曲历史、颠倒是非,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视虚无主义的种种现象,理清虚无主义的实质和严重危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现代虚无主义的源起“虚无主义”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意为“什么都没有”。
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起源于德国,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还处于封建邦国林立落后的神圣罗马帝国时代,面对英国、荷兰、法国现代化的成功,巨大的外部压力迫使其尽快转型。
德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快速引进新的启蒙文化,加速启动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启蒙文化的引进使传统社会秩序、文化理念和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甚至开始质疑传统。
康德、费希特等一批哲学家大力推崇启蒙文化的过程中,对有悖于启蒙的一切传统进行质疑,这一做法必然会把人们心目中长期形成的崇高、神圣的价值弱化掉,而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人们的内心空虚占据上风,现代虚无主义就是在质疑传统、人们内心空虚的背景下诞生的。
就像恩格斯分析启蒙运动的社会效应时所说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
”[1]在批判传统的过程中,宗教被看作德国落后的根源,只有揭穿存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所有形态的上帝和神灵,才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
《荷载与作用》课件
![《荷载与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0fc1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7.png)
线荷载:作用在一条线 上的荷载
体荷载:作用在一定体 积上的荷载
静荷载:不随时间变化 的荷载
04 常见荷载与作用
恒载
定义:建筑物自身重量和固定设备重量的总和 特点:长期作用于建筑物,不随使用条件变化 影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计算方法:根据建筑物的材质、结构、尺寸等因素进行计算
活载
定义:活载是指在结构上施加的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特点:活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随时间变化 常见类型:交通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影响:活载对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结构分析方法: 静力分析、动 力分析、稳定
性分析等
结构分析软件: 有限元分析软 件、结构分析
软件等
结构优化设计: 根据结构分析 结果,对结构 进行优化设计, 提高结构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静力分析方法
静力分析的定义: 研究结构在静力作 用下的响应
静力分析的方法: 有限元法、边界元 法、有限差分法等
静力分析的应用: 结构设计、优化、 安全评估等
课件背景
荷载与作用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 课件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荷载与作用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课件内容涵盖了荷载与作用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课件适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
课件目的
介绍荷载与作用的基本概 念
讲解荷载与作用的分类和 特点
提供荷载与作用的计算方 法和实例
静力分析的步骤: 建立模型、施加荷 载、求解、结果分 析等
动力分析方法
静力分析:研究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响应 动力分析:研究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响应 静力-动力分析:结合静力和动力分析,研究结构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数值模拟: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第3章荷载与地震
![第3章荷载与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2ef44d119b6648d7c1c7469c.png)
风荷载标准值的确定方法
• 风洞试验确定
房屋高度大于200m时宜采用风洞试验来确 定建筑物的风荷载
房屋高度大于150m,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宜采用风洞试验来确定建筑物的风荷载
平面形状不规则,立面形状复杂 立面开洞或连体建筑 周围地形和环境较复杂
• 规范公式计算确定
2019/12/31
17
《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设计》
定。
A类
B类
C类
D类
2019/12/31
22
地面粗超度类别:
《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设计》
A类: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 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类型不同,近地风速不同
风压高度 变化系数不同
s 1.3
(4)下列平面的建筑,s = 1.4
Y形、V形、弧形、双十字形、井字形
L形、槽形和高宽比H/B>4的十字形
高20宽19/1比2/3H1 /B>4,长宽比L/B1.5的矩形、鼓形 28
《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设计》
• 需要细致计算风荷载的场合,风荷载体型系数
s按规范或者教材p50相应规定查取
• 高规采用方法:一般情况下,房屋高度大于 60m的高层建筑可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计算; 对于高度不超过60m时,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是否提高
2019/12/31
21
《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设计》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wk z s z w0
位于平坦或稍有起伏地形的高层建筑,风压
高度变化系数z ,其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决
计算分析52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组合【免费文档】PPT课件
![计算分析52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组合【免费文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28767aa21614791711287b.png)
– 应用广泛,特别是平面不规则、体型复杂的结构
– 有限元或有限条方法
back
5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5.1 强度问题——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 5.2 刚度问题——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水平
位移验算☞ 5.3 稳定问题——结构稳定与抗倾覆验算☞ 5.4 延性问题——抗震结构的延性要求☞ 5.5 经验问题——抗震结构的概念设计要求
back
5.2 水平力作用方向
• 只考虑两个正交(主轴)方向的水平力, 各方向水平力全部由该方向抗侧力 构件承担
• 新修订:某些结构须考虑两个正交(主 轴)方向的水平力同时作用
back
5.3 分析方法
• 简化方法
– 平面结构协同分析
• 程序方法
– 杆件有限元方法
• 空间协同分析方法
– 广泛用于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等由平面抗侧力结 构组成、布置较为规则的结构
提高整体性
back
概念设计
• 意义
– “计算设计”很难有效控制结构的薄弱环节,不能完全解决 问题
• 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 • 结构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计算模型、材料、阻尼变化等)
– 经验总结、定性判断
• 含义
–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 结构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 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 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 能力;有时需要运用工程判断解决或处理具体问题。
☞ back
5.1 强度问题——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
• 要求
荷载效应组合⇒构件最不利内力⇒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荷载与地震作用资料课件
![荷载与地震作用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e0ac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0.png)
活载
活载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 ,其值可能发生变化,如 车辆、人群、风、雪等。
偶然荷载
偶然荷载是指在结构使用 期间,其值较小,但可能 突然发生且值较大的荷载 ,如地震、爆炸等。
荷载的传递路径
竖向传递
竖向传递是指荷载从下往 上传递,通过基础、柱、 梁等构件传递至楼板和墙 体。
横向传递
横向传递是指水平方向的 荷载传递,如风载、地震 作用等通过墙、梁、柱等 构件传递至基础和地面。
由于建筑物倒塌、火灾、水灾等原因 引起的次生灾害,这些灾害可能比地 震本身更具有破坏性。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直接法
直接法是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计 算方法,通过建立地震作用与结 构动力特性的直接关系来计算结
构的地震反应。
该方法适用于规则的结构,能够 考虑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和材料特 性,提供较为精确的计算结果。
。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
总结词
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地震工程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地下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地下设施的 影响。
详细描述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主要通过优化地下结构的布局和构造、采用减震和隔震技术等手段,提高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结构的埋深、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以确保地下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荷载基础知识
荷载定义
荷载定义
荷载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 或分布力,是引起结构或非结构 内力和位移的因素。
分类
地震作用PPT课件
![地震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ade92e9e314332386893b0.png)
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提高1度的要求;当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 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度的要求
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时不应降低
相对速度反应谱
相对位移反应谱
第21页/共62页
绝对加速度反应谱
不同场地条件对反应谱的影响
将多个地震反应谱平均后得平均加速度反应谱:
Sa / g
软土层
厚的无粘性土层
坚硬场地
岩石
周期(s)
场地条件对反应谱的影响:硬土反应谱的峰值对应的周期 较短,即硬土的卓越周期短;软土反应谱的峰值对应的周期较 长,即软土的卓越周期长。
60
70
时 间 /s
水平震动:使结构产生移动和摇摆
扭转震动:使结构扭转(概念设计)
竖向震动:使结构竖向震动(震中附近的高烈度地区)
其中,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的主要是水平震动和扭转震动。
第3页/共62页
3.2 地震作用
3.2.1 地震作用的特点
地面震动三要素:强度(振幅值)、频谱和持续时 间。
当地震烈度大且作用时间长,或卓越周期(频谱 分析中能量占主导地位的频率成分)与结构的自振周 期接近,或持续时间长,将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严重。
影响a值大小的因素除与自振周期和阻尼比外,还有场 地特征周期Tg。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场地土的性质和设 计地震分组有关。
场地类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
Ⅰ0 0.20 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多层建筑结构有所不同,高层建筑结构—— 1)竖向荷载效应远大于多层建筑结构; 2)水平荷载的影响显著增加,成为其设计的主要因素; 3)对高层建筑结构尚应考虑竖向地震的作用。
3.1 竖向荷载
3.1 恒荷载
恒荷载是指各种结构构件自重和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装修材料 层、隔墙、幕墙及其附件、固定设备及其管道等重量,其标准值可按构件 及其装修的设计尺寸和材料单位体积或面积的自重计算确定。
3.1 竖向荷载
3.2 风荷载
空气从气压大的地方向气压小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风,与建筑物有关的是靠 近地面的流动风,简称为近地风。 当风遇到建筑物时在其表面上所产生的压力或吸力即为建筑物的风荷载。
标准地貌
建筑高度
标准风速
风荷载标准值
建筑外型
风向
风的动力作用
对于高层建筑,一方面风使建筑物受到一个基本上比较稳定的风压,另一 方面风又使建筑物产生风力振动。(静力+动力)
3)特点:风荷载体型系数一般都是通过实测或风洞模拟试验的方法确定,它 表示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作用下的静态压力分布规律,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与尺 度有关。
3.2 风荷载
+0.8 -(0.48+0.03H/L)
0.8+1.2/n1/2
3)计算:在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的整体作用时,只需按各个表面的平 均风压计算,即采用各个表面的平均风荷载体型系数计算。
4)风荷载体型系数的确定:根据设计经验和风洞试验 (1)单体风压体型系数
例:
-0.6
当表面粗糙时取μs = 0.8
-0.6
3.2 风荷载
(2)群体风压体型系数 对建筑群,尤其是高层建筑群,当房屋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漩涡
的相互干扰,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 《高层规程》规定,当多栋或群集的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宜
(2)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取 0.7;频遇值系数可取 0.6;准永久值系数按雪 荷载分区Ⅰ、Ⅱ和Ⅲ的不同,分别取 0.5、0.2 和 0。
(3)雪荷载不应与屋面均布活荷载同时组合。
4、施工活荷载
施工活荷载一般取 1.0~1.5kN/m2。
对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活荷载产生的内力时,可不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为简化计算,可按活荷载满布进行计算,然后将这样求得的梁跨中截面和支座截 面弯矩乘以 1.1~1.3 的放大系数。
3.2 风荷载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风速大小与高度有关,一般近地面处的风速较小,愈向上风速逐步加大。当 达到一定高度时(300~500m),风速不受地表影响,达到所谓梯度风。而且风速的 变化还与地面粗糙程度有关。
离地高度(m)
梯度风 100
89
77
梯度风 100
90
梯度风 100
61
76
91
59 49
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体建筑的体型系数乘以相互干 扰增大系数,该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 试验确定。
(3)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在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某个局部表面的作用时,要采用局部风荷载
体型系数,用于验算表面围护结构及玻璃等强度和构件连接强度。 檐口、雨蓬、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第 3 章 荷载和地震作用
标题
本章主要内容:
3.1 竖向荷载(简介) 3.2 风荷载(重点) 3.3 地震作用(工程结构抗震课介绍此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
第3章 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和地震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1)竖向荷载
恒荷载 活荷载
2)水平荷载
风荷载 地震作用
79 70
城市
乡村
海洋
风压沿高度的变化规律一般用指数函数表示,即
vz vHzH
H v H ——分别为标准高度(例如10m)及该处的平均风速;
——地面粗糙度系数;地表粗糙程度愈大, 值则愈大; 3.2
风荷载
由于《规范》只给出了10m高度处的风压,则其他高度处的风压可由此求得。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某类地表上空高度处的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 该系数取决于地面粗糙程度指数。 现行规范将地面粗糙程度分为四类:
材料容重可从《荷载规范》查取;固定设备由相关专业提供。
3.1 竖向荷载
3.2 活荷载
1、楼面活载 1)高层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
数,可按《荷载规范》的规定取用。 2)在荷载汇集及内力计算中,应按未经折减的活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
楼面活荷载的折减可在构件内力组合时取用。 2、屋面活载 1)屋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可
3.2 风荷载
3.2.1 风荷载标准值 w k
1、基本风压w 0
我国《荷载规范》规定,基本风压系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 10m高,统计所得的 50 年一遇 10 分钟平均最大风速v0(m/s)为标准,按 风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的风压值,但不得小于 0.3kN/m2。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 的高层建筑,取100年。
荷载体型系数不宜小于2.0。设计建筑幕墙时,应按有关的标准规定采用。
4、1风)振风系速数特点:z
风速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一种是长周期的成分,其值一般在10min以上;另一种是 短周期成分,一般只有几秒左右。因此,为便于分析,通常把实际风分解为平均风 (稳定风)和脉动风两部分。稳定风周期长,对结构影响小;脉动风周期短,对结构 影响大。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风荷载体型系数 s 1)风压分布系数——风压与体型的关系
迎风面的风压力在建筑物的中间偏上为最大,两边及底下最小;侧风面一般近侧 大,远侧小,分布也极不均匀;背风面一般两边略大,中间小。 2)定义: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所引起的压力(吸力)与原始 风速算得的理论风压的比值。
按《荷载规范》的规定取用。 2)有些情况下,应考虑屋面直升机平台的活荷载。
3.1 竖向荷载
3、屋面雪荷载
(1)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Sk rS0
S0为基本雪压,系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所得 50 年一遇最大积雪的 自重确定。按《荷载规范》取用;μr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可按《荷载规范》取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