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八年级5中国山水画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3篇

最新整理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3篇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3篇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3篇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3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

以下教案,供参考!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通过指导练习和临摹、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及运用。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中国山水画绘画工具。

学生:教材、水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欣赏。

(1)展示课件中各个画种的图片,如:中国画、水彩、油画。

(2)教师选择其中一幅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

(3)展示一些水彩作品,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能觉察出这些中国山水画都有哪些特点。

2、讲解。

(1)欣赏两幅中国山水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中国山水画形成感性的认识。

(2)思考练习。

设置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中国山水画、中国画中选择出中国山水画。

3、分析。

(1)给学生欣赏几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结束。

4、示范。

(1)教师运用准备好的水彩工具材料,示范创作步骤。

(2)让学生欣赏范作,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5、实践。

(1)同学生用已准备好的水彩绘画材料,对中国山水画技法进行实践练习。

(2)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可以之间相互评价。

6、拓展。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其他技法,如:撒盐法、压印法等。

(2)希望学生们在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范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共27张PPT)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共27张PPT)

。2021年2月8日星期一2021/2/82021/2/82021/2/8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2月2021/2/82021/2/82021/2/82/8/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2/82021/2/8February 8,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2/82021/2/82021/2/82/8/2021 9:08:44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2/82021/2/82021/2/8Feb-218-Feb-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2/82021/2/82021/2/8Monday, February 08,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2/82021/2/82021/2/82021/2/82/8/2021
李可染简介
中国现代著名国画 大师,并师从齐白石、 黄宾虹学画,擅山水、 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 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 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 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 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 了杰出的成就。
(1)你能从这幅山水画中 感受到深秋迷人的景色吗? 讨论分析画面构图、墨色、 空白。 (2)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 的意境? (1)构图:全景构图,画 面给人饱满的感受。空白: 而本画面中空白很少,给 人感觉密不透风。墨色: 墨色很浓,用积墨表现出 山的浑厚,朱砂层层点满 画面,使画面呈现出深秋 迷人的景色。 (2)意境:本画面题目是 借用毛泽东诗词中的“万 山红遍,层林劲染”,歌 颂欣欣向荣的时代。呈现 出浓郁醇厚、宁静祥和的 气氛。
林风眠简介
现代画家、美术教 育家。擅长描写仕女人 物、京剧人物、渔村风 情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 房子的风景画。林风眠 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 凉、孤寂、空旷、抒情 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 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 题。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教案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教案

《中国山水画》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

造型是表现的基础,通过欣赏名家山水画,激发学生感性认识,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体会造型语言的魅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二、说学情分析深入分析教材后,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所以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画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中国画所表达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在体验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五、说教学方法《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方法是美术课程最为重要的改革,要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为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2020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中国山水画》教案2 人美版

2020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中国山水画》教案2 人美版

中国山水画1教学目标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示图练习能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的进行造型表现。

2学情分析鉴于八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认知,教学中应做到放手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悟与审美体验。

鉴于学生们欠缺书法的基本功,在造型表现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落墨表现,不要拘泥于太多的专业技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热情。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点:通过对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的把握了解不同种类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技巧和形式表现;在山水画的树石绘画中体会笔情墨趣。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中国山水画一、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1.概念: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大、小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等。

中国山水画不讲究形式上的相似,也就是说不太在意画得逼不逼真,而是讲究画的神韵意境,以简洁飘逸的笔法给欣赏者带去精神上的享受。

2.特点: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据本人的认识应具有以下要素;1,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宽广,气魄非凡。

要有“方寸之间见万里”“气象万千”的气度。

(如: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2,有深度,一层一层,向远延伸,无有穷尽的感觉。

(如:春水芳洲溥儒)3,层次感要鲜明。

块面要分隔开,让人感觉不同块面,立即知道各个块面之间的前后,左右关系。

(如:富春山居图黄公望)4,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遍文章的中心,应重点描写,交代清楚,其它的衬托部分强调意到,寥寥疏笔,点到为止,中国画强调意境,可以意到笔不一定到,不要面面具到,交代得太清楚,否则会冲淡主题,画蛇添足。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中国山水画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中国山水画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中国山水画第一篇: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中国山水画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中国山水画》一课是初中重要的欣赏与造型实践课之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中国山水画欣赏方法和基本的造型技能,帮助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

用示范教学手段,引导鼓励学生进行造型表现,培养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学习。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示图练习能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的进行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鉴于八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认知,教学中应做到放手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悟与审美体验。

鉴于学生们欠缺书法的基本功,在造型表现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落墨表现,不要拘泥于太多的专业技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热情。

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学生能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提问法、讲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欣赏中的得到美的体验,领悟山水画的艺术美。

通过示范教学法,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山水画的基础知识树石的绘画步骤和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

教学重点:1、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2、山水画的树石绘画步骤与方法。

第5课中国山水画课件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5课中国山水画课件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点 簇 法 :
, 此 法 曰 皴 擦 , 常 用 于 多 种 皴 。
笔 上 蘸 少 许 墨 、 色 在 山 石 上 擦 画
皴 擦 法 :
用勾 聚肋 锋法 笔: 式 勾 画 , 常 用 于 勾 线 等 。
9
绘画方法包括 干画法:不将纸喷湿,直接在干纸上勾画,笔痕清晰。 湿画法:将纸喷湿再画,笔痕模糊。
中国山水画
1
真正的《无用师卷》,乾隆也 一并收藏了,在乾清宫静静存 放了200多年,后来被带到了台 湾。 至于另一半《剩山图》,则一 直流落民间,直到1956年被浙 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其中一任收藏它的人,因为太爱这幅画,死前想把它烧了带走,还好被他 侄子抢救,但画还是被烧成了两段,从此一分为二:前半截被称是《剩山 图》,后半截为《无用师卷》。
3
李可染《万山红遍》创作于1962年在广东从化, 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一九六二年秋可染作于从化翠溪宾舍”,此作 原为画家家属所藏,1999年为“李可染基金会” 筹资,委托中国嘉德拍卖,以407万元被台湾藏 家林百里竞得。
4
张大千先生作泼 墨泼彩山水画非 常费神费力费时 ,一幅画非十天 半月,十遍八遍 不能完功
11
我们看画面时可以体会到画的意境 ,那么什 么是意境呢?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 ,在传统绘画中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 ,在情与景的高度结合后体现出来的 艺术境界。
中国画是一种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其最高境界 是“诗情画意”。
12
拿起笔,画一画你心中的山水世界。
学会表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
湿笔法:笔上蘸墨色较多,常用于染画类。 枯笔法:笔上蘸墨色极少,常用于皴擦点画。 泼撒法:将墨色直接泼撒在绢纸上作画。

2024版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版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中国山水画》教案

认识中国山水画中的常用元素,如山、 水、树、石等,并了解其在画面中的 作用。
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法则和笔墨技 法,能够初步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经典山水画 作品,提高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 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 然、写生等方式,积 累山水画的创作素材。
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介绍山水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创作特点和风格变化。
历史意义
阐述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对于现代美术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作用。
03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选择
CHAPTER
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年龄特点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同 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性评价内容和方法选择
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评价 通过测试、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 山水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综合素质评价
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合作 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 的综合素质。
作品集评价
将学生的作品汇集成册,进行整体评 价,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热爱和 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在山水画创作中追求意 境美,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倡导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 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法则和笔墨 技法;山水画的意境营造和审美鉴 赏。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中国山水画》课件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中国山水画》课件

5,山水画中山石,树木力求新,奇,怪,险。让人 有种新鲜感,凶险感。容易吸引观众,打动人。(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6,山水画高层次,实景刻画是次要的,关键是“虚 ”的部分要处理好,说起来容易,要做好,却很难 ,因为“虚”的部分,常常是随意中产生的,搞不 好,一副画就因此搞坏了 。(如:山色空蒙雨亦奇 白雪石 )
中 国 山 水 画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山水画的概念、 特点及起源的把握了解不同 种类的山水画。 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 景画在技巧源
概念: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
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 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 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 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大、小青绿 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 山水等。中国山水画不讲究形式上的相似,也 就是说不太在意画得逼不逼真,而是讲究画的 神韵意境,以简洁飘逸的笔法给欣赏者带去精 神上的享受。
画青 绿 山 水
青绿山水是山水画的一种,是 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为颜 料主色的山水画。青绿山水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大 青绿多用勾廓,皴笔少,着色 浓重;小青绿是在水墨淡彩的 基础上薄施青绿,以表现山石 树木的苍翠而得名。青绿山 水要画好难度很大,
金 碧 山 水 画
金碧山水画起源于唐代中国 山水画之一种。以泥金﹑石 青和石绿三种颜料作为主色 ﹐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 。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 石纹﹑坡脚﹑沙嘴﹑彩霞﹐ 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现 代画坛杰出的金碧山水大家 首推为张大千先生。也有在 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 ,这样的山水画又称金碧山 水。
2,有深度,一层一层,向远延伸,无有穷尽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的美》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的美》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摆在第一位。而主张抽象的画家,则把主观认识摆在第一位。而更多 的画家则是用自己的语言在诉说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于是便有了水 墨画的意境,西洋画的写实等等。自然和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造就出 各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因此,才会有“艺无止境”。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
4、教师小结: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把握于
手中,使我们清醒地自觉地去学习、辨别、借鉴、扬弃。
1、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感受和自主学习情况。
评 价 要 2、主动交流、合作探究及欣赏评述情况。

3、资源利用及学习成果等显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专题二 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
所需课 时
1 课时
中国画作品《渔庄秋雾图》同样是山水风景画的杰作,却各具不 同的风貌。一个是散点透视,远看近看均可,一个是固定一点的焦点 透视;一个崇尚气韵生动,一个追求光色变化;一个讲究笔墨情趣,一 个遵循自然真实;一个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一个忠实现实。中 国山水画大师,他们善于把客观的再现与主观的表现对立统一起来。 因为绘画不应是物象的单纯写生,而应当渗透着画家的情感。欣赏中 国绘画我们既要留心画家对物的形象的刻画,又要注意画家对人的情 感的抒发。我们不能用欣赏西方绘画的眼光去欣赏中国画,也不能用 欣赏中国画的眼光欣赏西洋画。两者都各自有着自己的传统和流派, 各成体系,别具一格。西洋画的时间和空间性是鲜明的,而中国画却 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如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从 时间上包含着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从空间上,既有江南景物,也有北 国风光,东边日出西边“雪”。而西方绘画若照此办理就会失真了。
4、如何把握中国山水画的章法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敤首现代设计雕塑
展子虔的《游春图》局部
• 青绿山水
• 被宋徽宗题名为《展子虔
游春图》是青绿山水的开
山之作。这幅画呈顾氏笔
脉,在六朝墨勾色晕的基
础上,创造了勾框填色的
重彩青绿,开李氏父子青
绿山水一派。这幅画作的 明
问世,标志着山水画已成
张 宏
为一个独立的画科。
《 青
绿




• 北宗
• 被称为“宋画第一”
的范宽,得山之骨法,
其《雪景寒林图》则
被称为天上神品,而
《溪山行旅图》则被
徐悲鸿评为“中国所
有之宝者吾最倾倒
北 宋
者。”可见范宽的代
范 宽
表性。其峰峦浑厚、
《 临
势壮雄强、落笔老硬、 流
与山传神的风范,把
独 坐
北宗的壮美之境推于
图 》
极致。
• 南宗 • 在荆浩开辟北派山水的同时,董
源开辟着南派山水。 • 南宗之法也是双眼对自然观看的
•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 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 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 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 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 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吴 彬 《 云 峦 秋 色 图


沈 周 《 庐 山 高 图 》
• 清 王时敏《南山积翠图》(局部)
扇面山水
• 明 张路《山雨欲来图》
张大千山水画
张 东 林 山 水 画
山石画法
树木画法
结果。江南水色清幽淡雅,气象 有别于太行或关陕峻岭。其平缓 连绵的山峦映带,温润清净的草 木泽生,素雅苍茫的水天一色, 渔舟唱晚的自娱天趣,均象喻着 另有一番天地。
北 宋 米 友 仁 山 水 画
五 代 巨 然 《 雪 景 图 》 ( 局 部 )

仇 英







伯图虎》山 Nhomakorabea水



文 徵 明 《 绿 荫 清 话 图
中国山水画
刘芳芳制作
中国山水画小知识
•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 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 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 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 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 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最早的山水画
• 最早的画家是敤首Kě Shǒu ,又名 “画嫘” ,舜帝同父异母的妹妹。据 文献考证,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以 画入史的画家,是中国画祖,故又称 画嫘[léi] 。
•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中国画从创作题 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 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 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 山水画。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 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