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美术 外国美术鉴赏第1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01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01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e236e876aeaad1f347933f78.png)
从史前美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现实生活的角度思考:
为什么多是这些内容呢?
从史前美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现实生活的角度思考:
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什么联系吗
尝试用简略的线条临摹上面的形象
史前绘画的特点是什么?(形象、色彩、线条、表达等方面)
如何理解正面律
思考:古埃及的人物造型特点想突出什么?
如何理解正面律
思考:古埃及的人物造型特点想突出什么?宗教情感,王权神授。
法老和王族的造型是严格按照正面律的,仆从则未必。
思考:古埃及装饰特点。
课后作业
思考
古代中国与古埃及
美术风格的异同
预习
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
《维林多夫的裸女》和《执牛角的裸女》
她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反映了什么样的审美观点?为什么会这样?
提到古埃及,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
思考:古埃及的造型特点
《涅菲尔蒂尔王像》其实 是大臣
《国王与王后》 门考拉夫妇立像
第一课 大河之源
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01 02 03 04
西班牙阿诺尔塔米 《维林多夫的裸 拉洞穴壁画和法国 女》和《执牛角
拉斯科洞穴壁画主 的裸女》的共同 要描绘的什么内容? 特点是什么?
古埃及绘画、雕 塑中的人物有哪 些特点?
古埃及的装饰特 征有哪些?
从史前美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现实生活的角度思考: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da70f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2.png)
第一课大河之源一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分为史前美术、古埃及美术和相关联链接三部分。
史前美术部分,介绍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岩画和人物小雕像。
岩画部分主要以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岩画的发现、特色及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岩画的发现、特色为例介绍。
雕刻以维林多夫母神、持牛角女巫介绍的。
涉及有关美术起源的几种主要理论,因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古埃及美术部分介绍古埃及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古埃及美术成就与古埃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观念有关,本课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了解也对古埃及的历史有所了解。
相关连接部分两河流域的亚述文明起源成就是作为本课程内容的延伸,作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感知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2.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一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鉴赏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倡导身边的人保护文物古迹。
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学习、努力探索。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与精美图片相结合、视听结合等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及时进行讨论对比分析,以便集思广益。
三、重点和难点:L史前美术重点,史前美术和当时社会制度、现实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难点是对史前社会基本情况缺乏了解2 .古埃及美术重点,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和观念一追求永生的关系,了解古埃及建筑与雕刻的主要特点。
难点对古埃及的历史和古埃及人的信仰和宗教观念缺乏了解。
四、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演示法、讲述法、举例法、对比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a.教师问: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师生共同简单解释)迷底诗人。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原创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461268c7a0116c175e0e4816.png)
宝座的脚蹬也是木质镶金的,上面的六张弓形象征这国家的敌人,三个 亚洲敌人和三个努比亚敌人,他们都被法老踩在脚下。边上的象形文字 是“所有亚洲的外国土地都在你的脚下”脚蹬的侧面是象征平民的鸟图 案,表示“所有”的图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这些合在一起表示 “国王收到所有民众的爱戴”。
得到永生的审判。
赛特在埃及神话中是力量之神、战 神、风暴之神、沙漠之神。虽然的 他的地位有点边缘化,但古埃及人 仍然敬畏赛特的力量,他们把铁这
种金属称为“赛特之骨”。
奈芙蒂斯(Nephthys)埃及神话 中是死者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生 育之神。她常与自己的姐姐伊西
斯一同出现在艺术作品中。
伊西丝被视为完美女性的典范,不 仅在古埃及是最重要的一位女神, 而且也影响到包括古希腊、古罗马 在内的其他地区。她是忠贞的妻子、 坚强的母亲、王权的保护者以及具
空气之神舒(Shu)代表着干燥和秩序, 是一个头上插满鸵鸟羽毛的男子。妹 妹湿气之神泰芙努特(Tefnut),代表 着无序,是导致食物和尸体腐烂的力 量,她是一个长着狮子头的女人,头
上顶着太阳和蛇。) 舒和泰芙努特虽然是兄妹,但是肥水 不流外人田,最后两人相爱并诞下一 对神,也是两兄妹:天空女神努特 (Nut)和大地之神盖布(Geb)。
1911
灰《 石劳 浮塞 雕尔 ,的
维 纳 年斯 发》 现, 于约 法制 国作 。于 年 前 , 这 是 一 块 石
25000
艺术起源于模仿 艺术起源于情感和思想交流的需要 艺术起源于劳动 艺术起源于游戏 艺术起源于巫术
身长长57米
高 2 0 米
太阳神,拉 (Ra)通常被 描绘成鹰头 人身的男性, 头顶一轮金 色的圆盘 (象征太阳)
有复活死者治愈生命的魔力。
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2df1a5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8.png)
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一、引言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文化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两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我们将深入探索它们的起源、特点和影响。
二、史前美术2.1 起源与发展史前美术是指人类在书写系统出现之前创作的艺术作品。
这些艺术作品多数通过壁画、雕塑和器物上的图案来表达。
史前美术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形态,如狩猎采集社会和部落社会。
例如,史前洞穴壁画和岩石艺术是史前美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2.2 特点与样式史前美术的特点是简单而直观,通常以生动的形象和图案来表达人类的生活经验和信仰。
史前艺术表现的主题多样,包括动物、人物、植物和神秘的符号。
在史前艺术中最为卓越的样式之一是母系艺术,以女性形象为主题,并强调女性的生命力和生育力。
2.3 影响和意义史前美术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后来的艺术风格提供了灵感和参考,丰富了人类艺术的历史。
此外,史前艺术也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组织的重要证据,通过艺术作品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三、古埃及美术3.1 起源与发展古埃及美术是指发源于古埃及文明的艺术表达。
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直延续到公元4世纪。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以法老统治和宗教信仰为基础,积极发展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3.2 特点与样式古埃及美术的特点是庄重而富有神秘感。
它注重准确和比例的表达,形象生动细致。
典型的古埃及美术作品包括壁画、雕塑和墓室中的装饰。
其中,法老墓室壁画和金字塔雕塑是古埃及美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3.3 影响和意义古埃及美术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装饰艺术和建筑领域。
它的独特风格和技术手法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此外,古埃及美术也是了解古埃及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窗口,通过艺术作品可以窥探古埃及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4) 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4)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45fe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8.png)
【课题】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第二课时:古埃及美术【课型】新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中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过程与方法:利用所学古埃及相关知识,运用所学鉴赏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娴熟鉴赏古埃及美术作品,提升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美术作品的鉴赏,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材构想】本课旨在介绍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中辉煌的成就。
让学生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使学生理解金字塔在古埃及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概括地讲,不论是营建庞大的金字塔还是制作法老和贵族的人像,都是为了追求“永生”,因此,古埃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追求“永生”的艺术。
【重点】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追求永生的关系,知道古埃及雕塑与建筑的特点。
【难点】学生对古埃及文化缺乏了了解,古埃及历史和古埃及人的信仰及宗教观念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学生学习表格。
【学生表格设计】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二)【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埃及艺术所具有的特点:1.程式化的造型法则。
人物雕像遵循立像一脚向前,双手紧握,双臂下垂。
坐像则取正襟危坐式,上身端正,两腿并拢,双手按膝,或一手按胸,或交叉在胸前。
2.绘画正面规律。
头颈侧面,眼睛、双肩、胸部是正面,腿脚侧面,从而突出物象特征的角度表现。
3.程序感强。
通过单纯、静态、肃穆、庄重的形象追求“宁静”与“恒定”,把多彩的内容限定在有限的规则与模式中,保持艺术的“一从贯之”性,实现“永恒”是埃及艺术的基本要求。
为法老和他的统治而服务【作业】除古埃及美术外,其他古代文明发达地区如:两河流域、墨西哥等地,在美术方面也有杰出的创造。
课后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并且思考与古埃及美术比较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课堂反思】此次所讲内容为“大河之源——史前美术与古埃及艺术”的第二课时,古埃及美术。
高中人教版美术 鉴赏 (二)外国美术鉴赏 1大河之源 史前美术和古埃和美术 课件 (共
![高中人教版美术 鉴赏 (二)外国美术鉴赏 1大河之源 史前美术和古埃和美术 课件 (共](https://img.taocdn.com/s3/m/46870e4b79563c1ec5da717b.png)
古代埃及美术
背景 古埃及就像尼罗河边的宏伟金字塔一样神秘而古老,它
留给后世许多艺术遗迹:大金字塔、巨石雕像、方尖碑、神 庙和壁画等等艺术作品。
古代埃及的重要艺术类型
建筑
雕刻
绘画
工艺美术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的类型有哪些?
*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结合其特点赏析其中一件古 埃及建筑?
古埃及雕塑
*雕塑人物造型有什么特点 (特别是表情)?
*试赏析一件雕塑作品
拉美西斯二世石窟造像,公元前1317年后
为显示法老的权威,同时让法老有永远享乐之地,埃及人修建 了大量金字塔、陵庙和神殿,雕刻了无数巨像,它们都显示出 永恒的纪念性,使我们今天一看到这些金字塔和石雕就联想到
了埃及的古老历史。
《书记像》
第十八王朝,金、宝 石镶嵌
这个黄金面具是覆盖 在图坦卡蒙木乃伊脸上的, 基本是按照死者的面容制 成的。埃及肖像雕刻以写 实逼真著称,是因为艺匠 们先直接从死者脸上取出 面模,翻成模型后再作为 加工刻画的依据。这个面 具还用各色珍宝与黄金相 间,十分鲜明夺目。
图
木 、
座 椅 背
这件雕像的姿式动 作和表情更加接近生活 的真实。书记是记录主 人言词的小吏,没有地 位,所以不受王族雕像 程式的约束。雕像刻画 出这个书记在聚精会神 地听主人讲话,准备记 录的动作神情。雕像造 型写实,对人物结构的 处理丝丝入扣而不琐碎, 这是第五王朝最生动的 作品。
《涅菲尔蒂尔王后像》
西方美术史家认为雕塑 史上有两件最美的女子雕 像:一是法国卢浮宫收藏 的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 阿芙罗狄特》,另一件就 是这座雕像。涅菲尔蒂是 埃及第18王朝阿肯那顿法 老的王后。“涅菲尔蒂” 在古埃及语中意为“迎面 而来的美人”。雕塑家表 现了一个美丽的东方女性 的典型,长圆型的面孔, 五官端正,线条柔和清秀, 修长的颈项,构成庄重、 优雅的仪态。为了创造形 象的真实感,雕像施加了 色彩:浅红色的肤色,浓 黑的眉毛和深红的双唇, 显得美丽而又雅致。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6f19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e.png)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发展历程。
2.学习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3.学习欣赏和评价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作品。
4.了解古埃及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史前美术的概述2.史前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3.史前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4.古埃及美术的概述5.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6.古埃及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7.古埃及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三、教学重点难点1.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2.如何欣赏和评价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作品。
3.古埃及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技术1.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进行讲解。
2.组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理解。
3.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五、教学内容详细解析5.1 史前美术的概述史前美术是指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的艺术形式,一般被认为是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和地下室绘画开始。
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史前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史前美术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冥想性:史前美术往往是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是当时人们对神灵、鬼怪等超自然的信仰。
2.简单性:史前美术往往采用极简的线条、简单的色彩,把人物或动物的轮廓表现得非常清晰。
3.抽象性:史前美术往往通过诸如装饰性、符号性和非自然的比例等手法来达到对所表现对象的奇特扭曲和抽象化。
5.3 史前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在欣赏史前美术作品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作品的构图和表现力:史前美术往往是以符号和装饰为主,因此它的构图及表现力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作品的线条、形状和空间等构图因素,了解史前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和意图。
2.颜色和材料:颜色和材料是史前美术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高中美术《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d50e22844769eae009ed30.png)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
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古代艺术,使学生了解史外及古埃及,西亚,墨西哥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2、过程和方法:利用教材,图片,网络等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加以整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
2重点难点
1、以艺术的起源问题分析史前美术的创作意图。
2、古埃及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与其文化情境。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史前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认识人类早期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提高个人的鉴赏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人格。
【情感目标】在引导学生尊重艺术作品,接受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强调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倡导身边的人保护文物古迹。
学时重点。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6d5bd1103169a4517723a345.png)
埃及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
由于它的外形轮廓与汉字中的“金”字相似,我国称其为“金字塔”。
古埃及现存的金字塔约有80座,大部分位于尼罗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边沿。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于古王国第三至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664年—前2180年)位于开罗附近吉萨地区的三大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表作品,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高(现高147米,原高156米)。
埃及狮身人面像(石灰岩,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00年—前2500年)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如同它的金字塔一样,是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
狮身人面像位于哈佛拉金字塔的旁边。
雕像面向东方,高约20米,全身长约73.2米。
雕像的面部据说是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的,原有长长的胡须。
身体则雕凿成狮子状。
这是因为,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统治者们总喜欢用狮子来比喻自己。
所以,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征,它是统治者为了制造人们对他的崇拜的产物。
从造型上看,狮身人面像的浑圆的头颅和躯体,同它附近的方锥形的金字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吉萨地区由三座主要金字塔所组成的庞大的建筑群更富有变化。
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石灰岩,着色,男高120厘米,女高118厘米,埃及第四王朝开罗博物馆藏)这是从埃及美杜姆拉荷特普王子陵墓的地道里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人像雕刻,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
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都是着色的。
这两尊雕像也不例外。
因男人常在室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
女子深居简出,保持了皮肤的洁白,故躯体涂以淡黄色。
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尤其是公主优美的身躯,虽有长衣遮盖,仍透露出女性的健美。
为了追求人像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
例如,这两尊雕像用铜作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出光辉。
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课大河之源 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课大河之源 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7d6b61b8f67c1cfbd6b825.png)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古代艺术,使学生了解史外及古埃及,西亚,墨西哥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2、过程和方法利用教材,图片,网络等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加以整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艺术的起源问题分析史前美术的创作意图。
2、古埃及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与其文化情境。
教法选择:讲述、展示、比较学法选择: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人类常常把远古的原始社会,比做人类的童年,非常巧的是存留到现代的最早的两处原始时代的岩画,也首先是给几个孩子在无意中发现的。
十九世纪末,一位西班牙工程师象往常一样在一个山洞中勘察,跟随他身旁的小女儿突然惊叫:“牛!牛!”,原来,洞顶和墙上画满了红色、黑色、黄色和暗红色的野牛、野猪等动物。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1940年的一天,法国南都的几个孩子,钻进一个曲折而又狭窄的山洞寻找一条走失的小狗。
结果发现山洞隧道通向一个岩石的大厅,在长达180米的大厅和隧道的洞壁,洞顶上,也是画满了野牛等动物形象,于是隐藏了一两万年的《拉斯科洞穴岩画》与人重逢了。
这些岩画所表现出来的娴熟的技巧以及绘画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现代人也不逊色,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创作这些岩画的动机并非为了观赏,而是一种与原始巫术和宗教有密切联系的行为。
(看图片分析,从内容、形式、形象、色彩等方面切入并讨论)史前雕刻最着名的有法国劳塞尔执牛角的女祼浮雕和奥地利维林多夫的女祼石雕像,大约产生于三万年以前,这些雕像竭力夸张突出的是人的性特征,比如胸、腹、腿,不刻画五官,实际用途是作为当时女性崇拜或生殖崇拜的偶像。
这些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人类最早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对于创作的原始人来说,其主要价值却并不在其审美属性而在其实用功利属性上。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课件资料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a6f73b5d1f34693daef3ea4.png)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一课内容。
外国美术鉴赏部分整体主要围绕绘画、雕塑建筑等建立知识架构。
暗含着外国美术发展史的时间线脉。
通过对前一部分中国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对艺术作品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鉴赏水平,这为学习新的课程内容做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
本课分为史前美术、古埃及美术和相关链接(两河流域墨西哥美术)三个部分。
史前美术部分,主要介绍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洞穴岩画和人物小雕像,了解分析艺术起源问题的几种主要理论。
古埃及美术介绍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概括地讲,不论是营建庞大的金字塔还是制作法老和贵族的人像,都是为了追求“永生”。
所以,古埃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追求“永生”的艺术。
相关链接部分(两河流域美术和墨西哥美术)是学生课外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
两河流域与墨西哥美术各自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宗教信仰的不同。
可以说这第一课的学习为学生开始接下来外国美术鉴赏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带动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史前、古埃及美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外国古代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能力目标: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利用教材、图片、网络等收集相关资料信息,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情感目标:学生在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来体会艺术之美。
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分为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两部分。
史前美术部分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史前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史前美术与当时社会制度、现实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埃及艺术81页PPT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埃及艺术8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a4db846c175f0e7cd137bb.png)
“只是由于劳动……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 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 帕格尼尼的音乐。”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度完善”;另一方面,“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 动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 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二、劳动产生了艺术活动的需要
原始文艺和原始人的生产劳动交织在一起,以至于 文艺活动便是劳动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原始部 落中的每一种文字形式都可以作为一种生产经验传播和 知识的保存的手段。 比如“采”字
走, 遍一 了位 所厄
• 巫术说重视想象,而想象无疑是促成艺术生成的最 基本要素之一。
• 巫术说忽视劳动实践决定巫术活动的因素。
表现说
认为情感是 一切艺术最主要 的推动力,艺术 是为了满足情感 宣泄的需要。
代表人物为意大利 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史 学家科林伍德
艺术起源于表现
• 表现说注意到艺术中包含着主体的情感因素。 • 但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心灵为何会有变化?等等表
艺术起பைடு நூலகம்于游戏
瑞典—塔努姆的岩刻画,前1800年
游戏说
揭示了艺术生成的条件— —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 被满足的情况下;这种说法将艺 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一定 程度上揭示了艺术的部分特殊 性,例如艺术和游戏一样主要 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
但此说脱离了原始社会生 活的实际。
本质区别游戏的愉悦往往 是即兴的;艺术则追求长久的 魅力,后者的内容远比前者丰 富深刻。
(
艺术起源于模仿
瑞典—塔努姆的岩刻画,前1800
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 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 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 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 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 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 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 种自由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1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古代艺术,使学生了解史外及古埃及,西亚,墨西哥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2、过程和方法利用教材,图片,网络等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加以整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艺术的起源问题分析史前美术的创作意图。
2、古埃及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与其文化情境。
教法选择:讲述、展示、比较学法选择: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人类常常把远古的原始社会,比做人类的童年,非常巧的是存留到现代的最早的两处原始时代的岩画,也首先是给几个孩子在无意中发现的。
十九世纪末,一位西班牙工程师象往常一样在一个山洞中勘察,跟随他身旁的小女儿突然惊叫:“牛!牛!”,原来,洞顶和墙上画满了红色、黑色、黄色和暗红色的野牛、野猪等动物。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1940年的一天,法国南都的几个孩子,钻进一个曲折而又狭窄的山洞寻找一条走失的小狗。
结果发现山洞隧道通向一个岩石的大厅,在长达180米的大厅和隧道的洞壁,洞顶上,也是画满了野牛等动物形象,于是隐藏了一两万年的《拉斯科洞穴岩画》与人重逢了。
这些岩画所表现出来的娴熟的技巧以及绘画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现代人也不逊色,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创作这些岩画的动机并非为了观赏,而是一种与原始巫术和宗教有密切联系的行为。
(看图片分析,从内容、形式、形象、色彩等方面切入并讨论)史前雕刻最著名的有法国劳塞尔执牛角的女祼浮雕和奥地利维林多夫的女祼石雕像,大约产生于三万年以前,这些雕像竭力夸张突出的是人的性特征,比如胸、腹、腿,不刻画五官,实际用途是作为当时女性崇拜或生殖崇拜的偶像。
这些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人类最早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对于创作的原始人来说,其主要价值却并不在其审美属性而在其实用功利属性上。
那么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呢?关于艺术的起源,学术是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件观点: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情感和思想交流的需要,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巫术。
追寻艺术的发生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
艺术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精神需要并由人自己创造的,而导致这种需要产生的原因和准备了艺术创造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则是人类的劳动实践。
史前美术的洞穴岩画都有一个共同题材——动物:野牛,野猪,鹿等,这些都是原始人的主要狩猎对象,是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食物来源,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这些动物的特征把握得那样精细准确,刻画得栩栩如生。
学生分析史前时代的雕塑,合作探究。
(由司芬克斯之谜引述到古埃美术)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
埃及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
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
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
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
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
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狮身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所以人们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为一种神秘表情的同义语。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
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
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
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
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
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
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
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
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
在埃及东北方的亚洲的西部,位于两条大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期河,之间有一块肥沃的大平原,叫美索不达来亚,美术史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发现这西亚的艺术有着自己的风貌。
学生讨论分析:亚述雕刻《人首翼人牛像》浮雕《受伤的母狮》。
2019-2020年高三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2课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教学目标:1、了解希腊和罗马雕塑、建筑的突出成就、重要地位及对西方美术的影响。
2、初步掌握欣赏西方雕塑、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术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传统。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希腊人物雕塑的写实与理想化的结合,追求和谐的理想美。
难点:古希腊的历史背景和审美取向。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xx年希腊雅典奥运视频材料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学生讨论:①、希腊的地理环境。
②、希腊的气候。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寻找并发现问题。
B、引导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教师肯定学生的观点,并讲授希腊的地理环境。
知识要点:①、三面环海,一面临山。
温和的气候条件。
为希腊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条件。
②、大理石的盛产,为希腊雕塑提供了材料的保证。
课件: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
学生展开讨论。
(二)历史背景:1、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史实、神话传说。
2、阐述自己的观点。
(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希腊的历史实。
(2)知识点:古希腊人: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从事体育运动。
播放课件:展示有关的图片。
◆播放背景音乐。
(三)感知作品:1、学生观察分析代表作品:2、学生讨论作品的特点和造型特色,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理解雕塑的造型美、原始意义,理想与现实结合。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雕塑作品:《拳击者像》、《掷铁饼者》、《胜利女神》、《维纳斯》。
(2)形成对作品的感知。
◆知识要点:建筑与雕塑的融合;理想与写实的结合;美学观念:“和谐的理想美”。
◆展示图片:《三女神》、《掷铁饼者》、《胜利女神》、《维纳斯》。
(四)分析作品:网1、雕塑作品分析:(1)学生观察分析作品:《拳击者像》、《掷铁饼者》、《维纳斯》。
(2)学生分析讨论作品,比较雕塑作品间有何艺术特色。
(3)学生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
分析古希腊人的审美取向。
(4)掌握雕塑人神合一、现实与理想的结合。
感悟作品的健美、庄重、和谐。
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古典时期的雕塑作品:《拳击者像》、《掷铁饼者》等。
《拳击者像》:造型生动,赋予了内在人体的生命。
《掷铁饼者》:体育运动在艺术上的体现。
迅速变化的运动感。
《维纳斯》:感受自然与理想的优美与崇高。
B、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作品间进行比较。
知识点:①、古典时期是造型艺术全盛时期。
②、美术成就主要是:建筑、雕塑。
③、艺术风格特点:现实与理想化的结合。
纯真而高尚的人体美。
建筑与雕塑的融合。
展示图片:《拳击者像》《掷铁饼者》《维纳斯》2、建筑作品分析:学生分析作品,感受古希腊人对建筑的严格比例,追求庄重和谐统一的效果。
1、引导学生分析《帕特农神庙》知识点:多立克柱式,比例匀称,饱满挺拔。
展示作品:《帕特农神庙》(五)体验作品: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体验活动。
2、学生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体验作品。
体验要求:形式不限,重在感受雕塑作品的艺术美,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展示作品,播放背景音乐。
(六)知识延伸:学生认识身边的艺术,发现身边的美。
1、让学生感受身边的雕塑作品。
理解身边雕塑的艺术美。
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2、展示学生身边的雕塑作品。
3、播放课件了解古罗马建筑的伟大成就。
三、课堂小结:学生小结: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课的小结。
2、谈自己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整体感受。
教师总结:四、课外延伸:进一步搜寻希腊雕塑的资料,了解希腊雕塑的发展过程。
理解雕塑兴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