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1.概念:非营养性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脂溶性较强的物质获得极性基团,增加水溶性,

而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

★非营养性物质

⑴概念:既不能构成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又不能氧化供能,其中

一些对人体还有毒性的物质。

⑵来源: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①体内代谢生成――内源性

如: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的氨、胺、体内合成的激素、胆色素

②肠道吸收的腐败产物――内源性

如:胺、酚、吲哚、硫化氢等;

③由外界进入体内――外源性

如:药物、毒物、有机农药、一些食品添加剂等。

2.场所:肝是最主要器官,但在肺、肾、胃肠道和皮肤也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

3.意义: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灭活,或解毒;更为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加,易于排出体外。

二、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概述:生物转化过程所包括的许多化学反应可归纳为两相。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为结合反应。

* 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顺利排出体外。

* 有些物质即使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 即第二相反应,才最终排出。

如毒物或药物等大多数非营养物质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常续以第二相反应才完成生物转化。

(一)氧化反应――最多见的生物转化反应

述:该反应由肝细胞中多种氧化酶系所催化,即在肝细胞的微粒体、线粒体及胞液中含有参与生物转化的不同氧化酶系,

包括加单氧酶系、胺氧化酶系、醛(或酮)脱氢酶系等。1.醇类的氧化

⑴存在部位:胞液中

⑵催化的反应:醇脱氢酶(ADH)催化醇类氧化成醛

CH3CH2OH + NAD+→CH3CHO + NADH + H+

2.醛类的氧化

⑴存在部位:胞液中

⑵催化的反应:醛脱氢酶(ALDH)催化醛类生成酸。

CH3CHO + NAD+→CH3COOH + NADH + H+

述:乙醇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中代谢。乙醇在醇脱氢酶催化下,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再经醛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酸。

乙醛对人体有毒性,所以持续摄入乙醇,会损伤肝脏。3.加单氧酶系(依赖细胞色素P450)

⑴存在部位:微粒体内(滑面内质网)

⑵组成:Cyt P450,NADPH+H+,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⑶催化的反应

R H+ O2+ NADPH + H+→ R OH+ NADP++ H2O

⑷举例:苯胺

⑸特点:能直接激活氧分子,其中一个氧原子加入底物分子中,

另一氧原子被还原为水,故又称为混合功能氧化酶。

⑹生理意义:参与药物和毒物的转化。

4.胺氧化酶系

⑴存在部位:线粒体内

⑵催化的反应:催化胺类氧化脱氨基生成相应的醛

RCH2NH2+ O2+ H2O →RCHO + NH3+ H2O2

⑶举例:肠道吸收的腐败物质如组胺、尸胺等

(二)还原反应

述:体内只有少数物质可在肝内被还原而转化。

1.主要还原酶:肝细胞微粒体中的偶氮还原酶类或硝基还原酶类。2.反应供氢体:NADPH

3.还原产物:相应胺类

4.催化的反应:见课本P148

(三) 水解反应

1.主要酶类:酯酶、酰胺酶、糖苷酶等多种水解酶,分布于胞液中。2.各类反应:见课本P149

(四)结合反应――体内最重要的生物转化方式

1.结合对象: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毒物或激素均可2.结合剂: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甘氨酸、乙酰基、甲基等物质或基团

3.各类反应:其中尤以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最为普遍。

注:各类反应式见课本P149

三、生物转化的特点

(一)个体差异性

述:生物转化作用经常受年龄、性别、疾病及诱导物等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个体差异。肝细胞损伤时,生物转

化能力低下,药物的灭活速度较低。因此,对肝病病人用

药应慎重,并注意选择、掌握剂量,避免加重肝的负担。

例1:新生儿肝内不能完全转化氯霉素,已发生氯霉素中毒

例2:氨基比林、保泰松等药物的转化能力老年人较差,女性比男性强。

(二)反应类型的多样性

述:一种物质在体内可进行多种生物转化反应,产生多种不同产物例: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对酰氨基苯乙醚)的代谢(课本P149)

(三)反应类型的连续性

述:有些物质经过一步反应就能排出体外,但有些物质需要几步连续反应,且各种反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例:乙酰水杨酸先进行水解,再进行羟化,最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除体外。

(四)解毒致毒双重性

述:经过生物转化作用,有的毒性减弱或消失(解毒作用),有少数物质的毒性反而出现或增加(致毒作用)。另外,有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大黄等需经生物转化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药物。

例:黄曲霉素本无致癌作用,但进入人体内经生物转化可变为致癌物。所以,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