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非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第一篇:吴非《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吴非《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盐城中学王磊
《不跪着教书》作者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本书收录的是他近年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有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教学随想,有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急切想搞清楚,在笔者眼中什么样的教师是“跪着教书”的?关于这个问题,在书中并没有作出系统的论述,但是根据作者在不同章节中发表的零碎感言,我个人把它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打手型。原文中是这样说的:该类型的教师总是没有教育学生的方法,看到学生有问题就表现出打手的本质,一天不动手打学生,他的骨头就发痒。这种“跪”如今已不大常见。
第二类,亦步亦趋型。原文中是这样说的:“该类型的教师总是屈从于世俗的评价,忧馋畏饥,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教学上也搞‘无一句无来处’,言必称宗师权威。”这种“跪”不少见。
第三类,无欲无求型。原文中是这样说的:“该类型的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目标,也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也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这种跪较常见。
第四类,抛妻弃子型。原文中是这样说的:“为了岗位抛弃做父亲、做丈夫、做儿子的责任,我以为他的情感虽不健全,其价值观也是虚伪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让学生都成为连生命也不知道珍惜的人,成为六亲不认的人?常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现如今常有学生轻生?为什么他们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现出冷漠?为什么他们会虐杀小动物?为什么他们会做出无视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
这种被大肆颂扬的模范也被作者描述为是跪着的人。
总结起来,跪着,意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为人云亦云,意为趋炎附势,意为为生存而失去教师的责任,而失去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责任。
怎样才能不跪着教书?
第一,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
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爱的教育重于一切。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人格猥琐与浅薄。
第二,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比如,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立刻匍匐在地,这样怎么能去“立人”呢?如果教师是跪着的,那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第三,教师要读书。作者在书中提到:“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一位教师,只
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要让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那真不是什
么幸事。”“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
第四,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单地说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而教学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可能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不得不承认,作者所追求和向往的“不跪着教书”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教育,也是我们
的民族和时代需要的教育。而现实却往往令人失望。悬在每个教师头顶那许多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指挥棒,岂能容你做得了半点主,你能不下跪吗?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很惭愧,我不敢说我没有过跪着教书的历史。我也不知道有几位同仁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从未有过跪着的历史!”此刻又想到书中开头所说的那段话,不禁与作者心灵产生了共鸣,感慨万千。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第二篇:吴非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读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让我认识到了我们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着的教育上的种种弊端,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老师如果说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匕首、是刀枪,那么吴非老师的教育随笔随笔就是手术刀。鲁迅先生用自己匕首一样的杂文做武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和敌人做着坚决的斗争,吴非老师则用自己“手术刀”一样的随笔,在和平的年代里,割着教育上的种种“疮疤”,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针砭教育时弊,涤荡教育天空,使之更蔚蓝,更纯净。还是看些例子吧:《官场陋俗进学堂》,向我们展现了官场上的
种种陋俗,已玷污了校园这块教育的净土;《被折腾的龙种》则向我们展现了教育改革上的以“假大空”为主要内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时在做怪;《校园设计要大气》则向我们敲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警钟;《名校的反思》让我们看到了“名校”背后的真正故事。篇篇随笔如“手术刀”在痛割着教育上的种种顽疾,如警钟在惊醒着人们该怎样还教育一块净土。
读吴非老师的文章既痛快淋沥又发人深省,既追悔莫及又信心大增,他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黑暗,又看到了教育的黎明。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德育工作中空洞的政治说教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用那些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鲜活材料给孩子们以感染和熏陶,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在有流于形式的“假大空”出现,而希望每一个领导,每一位老师都能静下心来反思,在反思中改革,在改革中前进。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再有所谓的“面子工程”出现,而是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成为照亮学生心中的明镜。
第三篇:读吴非不跪着教书有感
读吴非《不跪着教书》有感
这本《不跪着教书》记录了吴非老师对当前各种教育问题的思考。书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