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智慧、德行、身体“和谐发展”的思想;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观是“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19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教育在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
英国空想主义者莫尔和欧文,他们主张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2)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3)教育理论发展是素质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动力(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最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的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是思想、道德、情感的发展(2)人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自身赖以发展的基础(3)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1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必要性,第一,大工业的基础是革命的;第二,大工业生产打破了工场手工业的专门化,要求工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2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第一,现代机器生产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第二,现代机器的生产的发展,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劳动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1)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2)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惟一方法。
邓小平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什么?(1)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发展动力之间密切关系的再认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与科学评价社会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阶段属性和社会作用联系在一起的。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提出,是基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面向世界”,是基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实际。“面向”未来是基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实际。落实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针,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是客观条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四有新人,核心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性、实事求是精神、大教育观,即确立与现代化的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相适应的教育观。
教育理论发展是素质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动力。
终身教育——人一生所受到的各种教养的总和,它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家庭、社会教育。
1956年保尔朗格朗成为终身教育的奠基者和倡导者。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前法国教育部长富尔主持撰写的调查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终身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什么?(1)社会变革的加速,人类在物质、精神和道德领域内的变化速度极快,使人的思想观念已远远落后于社会结构的变更。因此,教育不得不寻求出路,已获得一种适应。(2)人口的增长(3)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发展(4)社会政治的挑战(5)信息骤增(6)闲暇时间增多(7)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的危机(8)身体健康状况下降(9)思想意识形式的危机。
终身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1)应当提供一个强健的身体条件(2)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3)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求知能力(4)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制约、自我调整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5)使学生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
主体教育观念——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方向、立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公民意识、民主行为、素养规范等。
主体教育的内容重视人的主体性,重视自我教育。所为主体性,指个体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不是一种生物本能,而是一种习得性活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一方面,它可以被窒息而不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它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自主性又细分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自我决断、自理。广义的自我教育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狭义即“自我批评”。
主体教育观念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有服务观念;主题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教育中要有精心培育人的观念;主体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教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教育活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
发展教育观念的内容(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独特的人。
发展教育观念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是(1)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前景,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能力发展之后,又有助于学生更多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对知识的掌握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既注重实践,又崇尚创造;实践的重要作用表现为:A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一个正确认识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有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B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当前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人才只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C从马克思教育理论来看,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与实践的主要形式——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D从终身教
育的角度来看,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学习将是一个终身过程。
(3)探索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与方法A、树立正确观念B、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C、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环境、D克服消极文化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其中社会的持续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提高,这就要求教育自身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可传播和创造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观念、态度、价值、知识、教育系统,可以进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培养将来直接从事卡持续发展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是教育对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可以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可以通过极大地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教育对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间接作用。
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特点:教育的全面向、教育的持续性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几个方面工作。(1)人文教育(2)思想教育(使学生具有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关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心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正确的生态观,社会观,发展观,人生价值观(3)主体性教育(4)终身教育(5)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组织环境、规范环境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