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武汉大学-03-刘耀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大学成果科类:管理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1、提出了行业导向-知识贯通-创新驱动的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建设理念,创建了三位一体的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体系。出版了与土地信息获取、土地信息表达、土地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链条知识配套的系列课程教材。
2、科研引领、教学科研互动的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将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到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形成了教学科研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模式。
3、创新实践教学理论,建设了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多元化教学环境。集课堂教学、课程网站学习、教学基地工程实训、创新创业项目设计、科研项目参与于一体,校企协同,产学研结合,为培养领军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4、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建设和培育土地信息技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了由国家名师领衔的具备领域发现与技术前瞻、系统架构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与算法设计和数据挖掘与技术应用等土地信息技术课程特色需求的教学团队。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
1、提出了行业导向-知识贯通-创新驱动的土地信息系列课程建设理念,创建了三位一体的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体系。提出行业导向—知识贯通—创新
驱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面向土地资源管理行业需求导向,构建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架构体系;以土地科学新理论和信息新技术为引领,提出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信息流框架;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体系。
2、科研引领、教学科研互动,创新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团队承担了国家86
3、国家科技支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坚持“科研引领、教学科研互动”的理念,将科研成果转化到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多名学生在Land Use Policy、Applied Geography 等期刊发表土地信息技术论文,多名学生获得省优秀学士论文、全国学科竞赛奖励,形成了教学科研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模式。
3、强调教学资源的精品化建设,打造土地信息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了《土地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了《土地信息系统》等土地信息技术核心课程教材、《地籍测量学》等土地信息获取类教材、《数字测图与制图基础教程》等土地信息表达类教材、《土地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等设计与开发类教材等10多部。其中《土地信息系统》国家规划教材被选作全国相关专业的土地信息系统课程指导性教材。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等20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创新实践教学理论,建设了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多元化教学环境。将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完善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的软硬件环境。通过建设课程网站、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和课外交流等方式进行多元化教学环境建设,拓展了教学途径。
5、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建设和培育土地信息技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针对课程建设在领域发现与技术前瞻、系统架构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与算法设计和数据挖掘与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中,1人获国家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1人入选万人计划,1人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1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400字以内)
1)提出的三位一体的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体系,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被作为中国土地信息技术与土地管理教育发展述评的典例和依据,武汉大学成为国土资源部指定的高级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2)建设的《土地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全程现代化手段教学,被全国近100所高校相关专业广泛使用,受到学生欢迎。
3)国家级教材《土地信息系统》被选作全国相关专业的土地信息系统课程指导性教材,发行6万多册,已被中国人民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使用;《地籍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等教材应用于全国相关专业,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
4)提出的教学科研互动课程教学模式,坚持科研引领、教学科研互动的理念,融国土资源管理行业需求、新理论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于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成果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大学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