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磁制动器设计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电磁制动器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电磁制动器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汽车电磁制动器的设计院系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10-4班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开题时间: 2014年3月14日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1.1研究目的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雾霾严重可见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由于能源危机石油供给量不断下降我国的清洁能源不断被开发例如电能、风能、核能等。

汽车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地提升。

我们努力将清洁能源与汽车有效的结合。

本次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清洁能源电能取代液压油产生制动控制制动器。

汽车制动系统的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根据行驶条件或驾驶员的意愿,减速、停车、保持某一定稳定速度或一停使的汽车保持不动。

该制动系统比液压制动系统控制信号传递迅速、硬件简单及易于集成化。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汽车制动器从研究开始从简单的机械装置制动到气压制动、液压助力制动到现如今我们汽车中广泛运用的电子控制液压器制动。

电磁制动器是一种新型的制动器,现在国外已经将电磁制动器运用在拖车和房车上,而在国内我们的这个技术才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

与传统的气压式、液压式相比电磁式制动器有其突出的优点,正在被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2 研究意义本课题的选择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有关汽车制动器知识对汽车电磁制动器进行设计与研究。

由于汽车电磁制动器目前还在研究当中,所以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能够使学生更多更好的了解制动器设计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完成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2.1电磁制动器的简介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Q1537693694电磁制动器的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它早在其他领域已应用广泛例如:起重机绞盘制动、电梯制动等。

制动器是机械系统中用于产生阻碍活动部件运动或者运动趋势的力或力矩的装置。

其主要由制动能源供给装置、制动控制装置、制动传动装置、制动执行装置组成。

车用盘式电磁制动器设计-任务书

车用盘式电磁制动器设计-任务书
[1]江洪.车辆电磁制动器CAT系统开发,机械工程学报,2008.12
[2]吕应明.车辆电磁制动方案刍议,城市轨道交通,2007
[3]刘韶庆.汽车挂车电磁制动器控制系统,机械工程学报,2007.7
[4]宁晓斌,张文明等。用虚拟样机技术分析鼓式制动器的振动。有色金属2003(5):105—107
[5]王铎,赵经文等。理论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详细设计制动器,设计非标件,绘制制动器装配图及及零件图。第8-12周(4月18日~5月20日)
5、提交正式设计,教师审核。第13-16月6日~6月10日)
7、整理所有材料,装订成册,准备答辩。第16周(6月13日~6月17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8]刘锦阳,洪嘉振。计算碰撞力的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6):727.730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整车质量:1100kg;车轮滚动半径286mm;
根据所给基本参数计算制动力,确定各制动盘、制动间隙、电磁力等参数。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1.5万字以上;
2、盘式电磁制动器结构装配图一张、增力机构及制动盘等零件图若干张。制动器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小论文一篇。共折合三张A0图纸。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1、进行文献检索查,查看相关资料,对课题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完成开题报告。第1-2周(2月28日~3月11日)
2、初步确定设计的总体方案,讨论确定方案;对电磁制动器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初步设计。第3-6周(3月14日~4月8日)
3、提交设计草稿,进行讨论,修定。第7周(4月11日~4月15日)

电动汽车制动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策略

电动汽车制动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策略

电动汽车制动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策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制动系统在车辆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动汽车制动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策略是为了确保车辆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驾驶舒适性而进行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电动汽车制动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优化策略,包括制动器类型的选择、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以及制动控制的优化。

首先,制动器类型的选择对于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电动汽车制动器类型包括摩擦制动器、电磁制动器和液压制动器。

摩擦制动器是最常见的类型,适用于低速制动和停车。

电磁制动器则主要用于紧急制动和辅助制动,而液压制动器可提供更强大的制动力。

根据电动汽车的不同需求和使用场景,制动器类型的选择应根据车辆的质量、最大速度以及制动需求来确定。

其次,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优化的重要策略。

电动汽车具有能量回收的优势,通过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可以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动能回收系统和液压回收系统。

动能回收系统通过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电池中,用于供电或充电。

液压回收系统则通过利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液压能,将其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

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电池的续航里程。

最后,制动控制的优化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制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制动的稳定性、灵敏性和舒适性。

在电动汽车中,电子制动系统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制动控制。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运动状态,电子制动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道路情况,自动调节制动力大小和响应时间。

此外,制动系统的辅助功能也是制动控制优化的重点。

例如,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载荷和悬挂状态,智能分配制动力,提高制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制动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策略包括制动器类型的选择、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以及制动控制的优化。

在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结合车辆的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适合的制动器类型。

电磁制动系统的设计与运转特性分析

电磁制动系统的设计与运转特性分析

电磁制动系统的设计与运转特性分析一、引言电磁制动系统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作用来实现制动效果的机械控制系统。

与机械制动相比,电磁制动具有反应速度快、制动可靠、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如轻型电车、工程机械、钢铁机械等领域。

本文将主要介绍电磁制动系统的原理、设计以及运转特性分析。

二、电磁制动系统的原理电磁制动系统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制动的一种控制系统。

其主要由电磁铁、摩擦轮、传动轴以及导轨等组成。

在电磁铁通电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磁力,使摩擦轮被吸附住,从而导致传动轴减速或停止运动,实现制动的效果。

三、电磁制动系统设计1. 电磁铁设计电磁铁是电磁制动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其制造与调试需要一定的技术与经验。

在电磁铁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其线圈的电流、匝数、截面积、磁路的设计、磁铁的铁芯材料等各种因素。

2. 摩擦轮设计摩擦轮是电磁制动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决定着制动的效果和系统的可靠性。

在摩擦轮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摩擦系数、表面硬度、直径、轮缘厚度等因素。

3. 控制电路设计电磁制动系统的控制电路是实现其自动控制的关键部分。

在控制电路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电磁铁的电流和电压大小,以及摩擦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等因素。

四、电磁制动系统的运转特性分析1. 制动力特性电磁制动系统的制动力特性是其运转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通过对电磁铁电流、摩擦轮尺寸、压力、制动时间等因素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控制制动力的大小和稳定性。

2. 动态特性电磁制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指其响应速度和运转稳定性。

通过对电磁铁电流、摩擦轮质量和惯性力的控制,可以实现恰当的响应速度和高稳定性。

3. 热特性电磁制动系统运转时容易产生大量热量,特别是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其热特性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

通过增加散热系统、调整电磁铁和摩擦轮的表面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系统的热特性。

五、总结电磁制动系统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机械控制系统,其应用广泛。

汽车电磁制动机构的设计及仿真

汽车电磁制动机构的设计及仿真

汽车电磁制动机构的设计及仿真林京娜;王芳【摘要】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对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在电磁制动器研发过程中方便地进行实验,设计并加工了一款简易制动机构,并在Ansoft软件中对其模拟仿真、检测,结果表明其制动性能符合实际车辆应用的需要。

%As people's safety awareness and driving comfort requirements improving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i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we designed a simple electromagnetic brake mechanism and examined the test by Ansoft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meet the needs of the actual vehicle applications .【期刊名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汽车电磁制动;机构设计;模拟仿真【作者】林京娜;王芳【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山东威海264209;威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山东威海2642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5车辆的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停车且维持汽车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的过程中能维持一定行驶车速的能力[1].汽车的制动性能是判断汽车性能的主要方面之一,并且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其重要性就愈发显得突出.为了提高汽车在复杂行驶条件下的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具有良好功能的电磁制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汽车电磁制动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流来控制电磁制动力的控制技术,由于其具有制动反应速度快、易于控制、维修方便等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和企业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3-4],在电磁制动机构或电磁制动辅助器方面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5-6].汽车电磁制动通过控制电流来实现对制动力的控制,所以如何保证在车载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的情况下使得制动力达到最大值,满足汽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是最主要的问题.目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于车辆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理论和实验转入到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实验。

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结构设计及优化策略

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结构设计及优化策略

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结构设计及优化策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而在纯电动汽车的设计中,制动器是关键的安全系统之一。

本文将探讨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结构设计及优化策略,旨在提高制动器的性能和安全。

1. 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结构设计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制动器类型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电磁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两种类型的制动器。

电磁液压制动系统采用电磁阀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具有成熟的技术和较高的制动力;而电子制动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机或电动液压泵制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1.2 制动力分配纯电动汽车的制动力分配需要与动力系统协调工作,以确保稳定和协调的制动效果。

制动力分配可以根据车速、加速度等参数进行调整,确保制动的平衡性和可控性。

1.3 制动盘和制动片材料选择制动盘和制动片的材料选择对于制动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材料包括钢、铸铁、碳陶瓷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纯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和成本考虑进行选择。

2. 优化策略2.1 轻量化设计纯电动汽车的重量对于续航里程和动力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制动器的设计中,应该注重轻量化的策略,选择轻量化材料和优化结构,以减少整车的负荷。

2.2 能量回收制动系统纯电动汽车可以利用能量回收制动系统,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中,以供日后使用。

能量回收制动系统的优化可以实现最大化能量的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

2.3 制动系统智能化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纯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可以更加智能和自动化。

例如,采用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实时监测车辆和驾驶员的信息,根据实时情况调整制动力分配和制动策略,提高制动的效果和安全性。

2.4 制动系统的可维护性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可维护性对于车辆的长期使用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制动系统应该设计成模块化的结构,方便维修和更换零部件,降低维护成本和时间。

电磁制动原理设计

电磁制动原理设计

电磁制动原理设计引言:电磁制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方式,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工业设备等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磁力来实现制动效果。

本文将从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电磁制动的工作原理以及电磁制动的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电磁感应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19世纪初提出的。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变化时,将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感应电动势的方向遵循楞次定律,即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磁场变化的方向相反。

二、电磁制动的工作原理在电磁制动系统中,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电磁铁和制动盘。

电磁铁是一个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

制动盘是一个金属圆盘,通过轴承与旋转物体(如车轮)相连。

当电磁铁通电时,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磁场将与制动盘上的金属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磁力。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金属盘运动或磁场变化时,金属盘上将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与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相反,从而使金属盘与电磁铁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力,即电磁力。

这种电磁力可以起到制动的作用,使旋转物体减速或停止。

三、电磁制动的设计要点1. 电磁铁的选型:电磁铁的选型应考虑制动所需的力矩大小和制动盘的尺寸。

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电后产生的磁场越强,产生的电磁力也越大。

2. 电磁铁的通电方式:电磁铁的通电方式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

通常情况下,直流电更常用,因为直流电对电磁铁的磁场稳定性要求较低,而且直流电的电磁力更易控制。

3. 制动盘的材料选择:制动盘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便更好地传递电磁力和散热。

4. 制动盘的结构设计:制动盘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旋转物体的要求,要保证旋转平稳,避免产生偏心或不平衡的情况。

5. 电磁铁与制动盘的间隙:电磁铁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应适当,既要保证电磁力的传递效果,又要避免金属盘与电磁铁之间的直接接触。

6. 控制电磁铁的电流:电磁铁的电流大小将决定产生的电磁力大小,因此需要合理控制电流大小,以达到所需的制动效果。

电磁制动器的结构设计

电磁制动器的结构设计

电磁制动器的结构设计作者:冯志博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12期【摘要】:现代社会汽车技术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行车安全问题越发不容小觑,电磁制动器以其独特优势和可靠性能成为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其结构特点,电磁体选用,制动系统的分析计算,填料的研究都成为汽车技术人员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汽车制动电磁制动器制动盘分析电磁体材料随着现代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方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对汽车速度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电磁制动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进步,汽车在制动方面添加了防抱死系统功能,但其造价相对较高,也更容易故障。

目前液压制动系统依旧是汽车制动系统中最可靠、经济的制动方式,油液制动系统突出优势依然存在。

但如果将电磁制动体系同时运用在汽车上,不仅可以省去车上原有的制动油路体系,很大程度上减轻汽车的自身重量,还能极好的与ABS系统兼容,更快更精准的调节控制制动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很好的与其他车载电子操控系统相互兼容,有利于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削减制动粉尘,进步车辆的环保性。

电磁制动体系的这些突出优势决定其未来必然会成为汽车制动系统的新发展趋势[1]。

二、电磁制动器的总体设计考虑(一)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圆盘式电磁制动器主要有端盖、动片、摩擦片、电磁铁圆盘、轴、线圈、弹簧、调节螺丝等组成。

由外侧到内侧依次为端盖、动片、电磁铁圆盘。

其中摩擦片與动片铆接。

当电机通电时,线圈得电产生磁场,电磁铁圆盘立即与摩擦片吸合,电磁铁内部的弹簧被拉伸,电机呈制动状态。

若电机断电,线圈磁场消失,电磁铁圆盘被弹簧拉回与摩擦片分离,动片又能自由旋转。

本文中所取电磁制动器属常开型单片干板制动器。

(二)电磁体材料选取电磁制动器的总体功能性能,主要由其电磁体的各项性能决定,所以电磁体是电磁制动器的主要构成部分。

纯电动汽车制动器原理与设计

纯电动汽车制动器原理与设计

纯电动汽车制动器原理与设计纯电动汽车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原理与设计。

一、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原理纯电动汽车的制动器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传统燃油汽车通常采用液压制动系统,而纯电动汽车则常常采用电子制动系统。

电子制动系统包括:再生制动、摩擦制动和电子控制单元。

1. 再生制动纯电动汽车在行驶中,电动机可以变为发电机,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将之存储到电池中。

这种方式被称为再生制动。

在再生制动模式下,电机通过制动扭矩来减速车辆。

2. 摩擦制动如果再生制动无法满足需要,纯电动汽车将会使用摩擦制动来减速。

摩擦制动通过制动盘或制动鼓与轮胎发生摩擦,将车辆减速。

摩擦制动是常用的制动方式,用于控制车辆的速度和停车。

3. 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是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核心部分,它负责监测车辆状态、控制制动力度以及协调再生制动和摩擦制动的转换。

电子控制单元将车辆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司机的制动需求来实施相应的制动操作。

二、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设计1. 制动器类型选择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类型通常包括:电磁制动器、摩擦制动器和再生制动器。

不同类型的制动器有各自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设计者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制动器类型。

2. 制动力度调整电子控制单元负责控制制动力度,可以根据速度、加速度和司机的制动需求来调整制动力度。

设计者需要考虑适当的制动力度范围,以满足不同驾驶情况下的制动要求。

3. 制动系统集成纯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如动力系统和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

制动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协调性设计可以提高整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4. 制动器的热管理纯电动汽车的制动器在长时间制动或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为了保证制动器的正常工作,设计者需要考虑有效的热管理系统,如散热风扇、散热片和冷却液等。

5. 制动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电动汽车制动器的设计原理与优化策略

电动汽车制动器的设计原理与优化策略

电动汽车制动器的设计原理与优化策略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电动汽车制动器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设备,对整车的制动性能和驾驶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动汽车制动器的设计原理及其优化策略。

一、电动汽车制动器的设计原理1. 磁力制动原理:电动汽车磁力制动器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力来实现制动。

当电动汽车加速时,电机驱动车轮转动,此时,磁力制动器不施加制动力。

当驾驶者踩下制动踏板后,电磁铁充电,产生的磁力吸住制动盘或车轮,从而实现制动。

2. 动力回收制动原理:动力回收制动利用电动汽车电机的特性将动力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以实现自动制动。

当驾驶者松开油门或踩下制动踏板时,电机会转为发电机工作,并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通过电池储存起来。

这种制动方式不仅能延长电力储存系统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车辆能源利用率。

二、电动汽车制动器的优化策略1. 制动效果的优化: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制动效果,在设计制动器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制动力的控制精度:通过改进制动器的控制系统,提高制动力的控制精度,确保制动力的平稳输出。

- 制动力的均匀分布:通过合理设计制动器结构,使制动力能均匀分布在各个车轮上,提高整车的制动稳定性。

- 制动距离的缩短:通过优化制动盘和刹车片的材料和摩擦系数,降低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效率。

- 制动噪音的降低:采用减震措施和优化制动系统的摩擦材料,降低制动噪音产生。

2. 能量回收的优化:动力回收制动是电动汽车的一项重要特性,为了提高能量回收的效率,需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电机控制策略的优化:通过优化电机的控制算法,使其在制动时以最佳效率工作,提高能量回收效果。

- 制动力的可调节性:采用可调节制动力的制动系统配置,使驾驶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动力大小,提高能量回收的灵活性。

- 能量储存系统的优化:优化电池的能量储存能力和能量输出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能量回收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车用盘式电磁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车用盘式电磁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数量更是与日俱增,为此研究适用于城市工况的汽车电磁制动器应运而生。其次,汽车电磁制动器的 制动力是电磁铁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由于不再靠液压油产生制动力,因此不再适用液压油,也节省 了液压制动管路,取而代之的是线束,这一变革使得电磁制动器更易于与 ABS 等汽车上的电子装置 集成,且相对于制动主缸、液压阀及制动管路,线束的维修与更换都要简单得多。另外,由于使用线 束代替机械液压制动装置及制动管路,也减少了制动时的非线性和制动力矩相对于制动力的迟滞效 应,因此汽车电磁制动器代替液压制动器将成为必然。
优越性,必将取代传统的以液压为主的制动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电磁制动器 其结构和液压制动器基本相似,有盘式和鼓式两种;电磁制动器是电磁制动
系统的关键部分,正是由于它的加入,使得制动系统节省了很多液压管路和液压油,减少了污染漏油 等。电磁制动器的控制单元(ECU)接收制动器踏板发出的信号,控制制动器制动;接收驻车制动信 号,控制驻车制动;接收车轮传感器信号,识别车轮是否抱死、打滑等,控制车轮制动力,实现防抱 死和驱动防滑。由于各种控制系统如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自动变速系统,无极转向系统,悬架系统 等的控制系统与制动控制系统高度集成,所以 ECU 还得兼顾这些系统的控制。
(2)车速传感器 准确、可靠、及时地获得车轮的速度。 (3)线束 给系统传递能源和电控制信号。 (4)电源 为整个电控制系统提供能源,也可以与其他系统共用。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这种电磁制动系统具有其他传动制动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 (1)整个汽车制动系统结构简单,省去了传统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油箱、制动主缸,助力装 置、液压阀、复杂的管路系统等部件,使整车质量降低。 (2)制动响应时间短,提高了制动性能。 (3)无制动液,维护简单。 (4)系统总成制造、装配、测试简单快捷,制动分总成为模块化结构。 (5)采用电线连接,系统耐久性能好。 (6)易于改进,稍加改进就可以增加各种电控制功能。 对于汽车电磁制动器的最早研究和应用都是拖挂车上的汽车电磁制动器。早在 1942 年,美国的 EMPIRE 公司就申请了主要用于拖车的汽车电磁制动器的结构专利。国外著名汽车制造商和专业制动 器生产企业在这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活跃。随后半个多世纪,国外的电气汽车制动系统研发工作开展迅 速深入,其中用电磁力驱动的汽车电磁制动器已经进入实用状态,但这种汽车电磁制动器大部分都应 用于拖车的制动系统中。同时各国都对汽车电磁制动器进行不断改进,主要表现在电磁体和控制器两 部分。而对控制器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拖挂车中主车与拖车的制动力匹配上。近几年,国外的汽车电磁 制动器的发展较缓慢,基本保持了 20 世纪的形式,只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努力使汽车电磁制动 器能够适应普遍汽车的行车制动。为使汽车电磁制动器能在汽车上广泛应用,需研究电磁体的特性、 制动器的性能及电磁制动器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国外厂商在近几年内开始研制具有 ABS 功能的汽车 电磁制动器控件器。国内汽车电磁制动器的研究起步远远落后于国外。近几年国内部分学者开始致力 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江苏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突出。另外,有些汽车配件企业和一些中外合资 企业涉及汽车电磁制动器及其零部件的制造,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国外的商业成品技术。 国内关于汽车电磁制动器的专利申请保护内容,基本上跟国外 50 年前的技术相同,与目前国际 同类技术相差甚远。所以自 20 世纪 90 年代,尤其是加入 WTO 后,我国汽车工业才得以突飞猛进的 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得到提高,人均拥有汽车量大大增加,而城市用汽车的

电磁制动器的原理与设计说明书

电磁制动器的原理与设计说明书

1 引言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制动器是保障汽车安全运行、取得预期运行效益的最基本的使用性能,因此汽车制造厂、使用者、汽车维修和管理人员都很重视车辆的制动性。

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日渐突出,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目前关于汽车制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动控制方面,包括制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采用新的技术。

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那时的车辆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身质量的增加,助力装置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

这时,开始出现真空助力装置。

1932年生产的质量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的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置。

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用车辆及军用技术的发展,车辆制动有了新的突破,液压制动(图1.1)是继机械制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

Duesenberg Eight车率先使用了轿车液压制动器,克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1924年问世,通用和福特分别于1934年和1939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

到20世纪50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

1.前轮制动器2.制动轮缸3、6、8.油管 4.制动踏板机构5.制动主缸7.后轮制动器图1.1在液压鼓式制动器出现的若干年后,人们又发明了液压钳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

制动卡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

新型电磁制动刹车装置设计

新型电磁制动刹车装置设计

磁 场 中 带 电 线 圈 在 将 受 到 安 培 力矩 作 用, 设 带 电 线 圈 中 的 电 流值 为 , , 线 圈 在 磁 的发生 。 场 中的 投影 面 积 为 A , 磁场强度大小为 曰, 则 单 匝 带 电 线 圈 在 磁 场 中 所 受 的 安 培 力矩 1 设计原理 大小为 : 假 设车辆运 行速 度大小为 v , 与 车 辆 ( 3 ) 前 方 障 碍 物 相 距 的 距 离 , 设 车 辆 轮 胎 与 若带 电线 圈共有 Ⅳ匝 , 则 其 所 受 的 总 地面不 发生相对 滑动 , 不 计 轮 胎 与 地 面 发 安 培 力 矩 大 小 计 算 式 为 : 生的滚 动摩擦 , 制 动 时 安 培 力矩 对 车 辆 产 M =Ⅳ B ( 4 ) 生 的有 效 减 速 度 为 , 则 从 开 始 制 动 到 车 辆 完全停稳停在 障碍物前 的制动过程 中, 4 电磁刹车 的设计 图1 为 普 通 小 型 汽 车 底 盘 的 简 化 示 意 车辆 各运动学参数符 合以下公式 : 在 汽 车 后 轮 的 轮 轴 两 边 对 称 各 固 定 一 v :2 a S ( 1 ) 图, 由上式 可得 , 车辆 在初 始速 度为 1 , 的 个线 圈 , 线圈用钢性铁蕊牢牢固定, 保 证 车 情 况下开始 制动 , 要 在 的 距 离 内 完 全 停 辆 制 动 时 , 在 强 大 安 培 力矩 作用 下 , 该线 圈 止 , 则制动减速度大小应 满足关系式 : 不会与后轮轮 轴发生相 对转动 , 在 线 圈两 _ l ' 2 边安装有轴 向磁极 , 在车 辆前方适 当位 置 ( 2 ) 处安装有超 声波测速装 置和测 距装置 , 且 内 置 数 据 处 理 中心 。 数 据 处 理 中 心 用 于 接 2 参数 1 , 和^ 5 r 的获取 收 超 声 波测 速 、 测 距 装 置 测 量 的 数据 , 并根 在 车 辆 前 方 适 当 位 置 处 设 置 测 速 测 据 车 辆 当 前 运 行 状 态 分 析 电 佳 制 动 电 流 距装置 ,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 , 随 时监 测车 辆 值 。 与 障 碍 物 的 相 对 速 度 v 和 相 对 距 离 s, 为 车辆 内设 计有制 动开关 , 当制 动 开 关 避免所 测障碍物轮 廓不规则 、 各 点 距 车 辆 被 按 下 时 , 轮 轴 上 的线 圈 中立 即 导 入 电流 , 线 圈 即切 割 磁 感 线 产 生 安 培 力 , 以 此 产 生 阻力矩 , 使后 轮 轮 轴 产 生 反 向转 动 趋 势 , 即 开始 制动 ; 当制 动开 关被 关 闭时 , 线 圈 断

汽车电磁制动器的设计

汽车电磁制动器的设计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汽车电磁制动器的设计院系名称: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0-4班学生姓名:高帆指导教师:李荣职称:讲师黑龙江工程学院二○一四年六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BrakeCandidate:Gao FanSpecialty:Vehicle EngineeringClass:10-4Supervisor:Lecturer Li Ro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06·Harbin摘要电磁制动器在国外已普遍应用于拖挂式车辆制动系统,国内尚未应用,但为了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电磁制动器系统的研发已经开始,目前,国内制动系统的生产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制动器产品,影响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开展乘用车电磁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电磁体)的关键技术研究,既是提高汽车制动器性能的需要,又能为我国相关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推进我国汽车制动器行业的科技进步。

运用电磁场理论,结合试验研究,确定了电磁体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分析电磁体工作特点,发现电磁体在车辆制动时内外侧磨损不均匀和电磁体自身旋转力矩导致卡死等弊端,影响使用寿命。

本设计选用了四轮鼓式制动系统基础上设计电磁制动器。

关键词:制动器;电磁铁;鼓式制动器;模态分析;制动系统ABSTRACTElectromagnetic brak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foreign countries trailer braking system is not yet applied, bu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foreign markets, R & D electromagnetic brake system has started, the current domestic production enterprises lack the braking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lectromagnetic brake products, the impact of the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key components to carry out passenger electromagnetic brake system (electromagnets), and both ne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tive brakes, but als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China-related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hile advanc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s automotive brake industry progress.Th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theory,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al studies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magnet. Analysis electromagnet work characteristics found electromagne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vehicle when braking uneven wear and electromagnets cause stuck their rotation torque and other defects, affecting life.The design uses a four drum brake system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electromagnetic brake.Keywords: Detent; Electromagnet; Drum Brake; Modal Analysis; Braking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 (1)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1 研究目的 (1)1.1.2 研究意义 (1)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1)1.2.1 电磁制动器的简介 (1)1.2.2 国外汽车电磁制动器研究现状 (3)1.2.3 国内汽车电磁制动器研究现状 (3)1.3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4)第2章制动器总体方案设计 (6)2.1 制动器结构型式的选择 (6)2.2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的方案比较选择 (7)2.3 本章小结 (10)第3章制动器设计计算 (11)3.1 轻型商用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1)3.2 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1)3.2.1 同步附着系数 (11)3.2.2 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 (13)3.2.3 制动器最大的制动力矩 (15)3.3 制动器因数和制动蹄因数 (16)3.4 制动器的结构参数与摩擦系数 (20)3.4.1 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 (20)3.4.2 摩擦片摩擦系数 (22)3.5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22)3.5.1 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 (22)3.5.2 制动器因数及摩擦力矩分析计算 (24)3.5.3 制动蹄片上的制动力矩 (26)3.6 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计算 (30)3.7 制动器的热容量和温升的核算 (32)3.8 驻车制动计算 (33)3.9 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34)3.9.1 制动鼓 (34)3.9.2 制动蹄 (35)3.9.3 制动底板 (35)3.9.4 制动蹄的支承 (35)3.9.5 摩擦材料 (36)3.9.6 制动摩擦衬片 (36)3.9.7 制动器间隙 (37)3.10 制动蹄支承销剪切应力计算 (37)3.11 本章小结 (39)第4章电磁体的设计计算 (40)4.1 电磁铁介绍 (40)4.2 电磁铁的设计步骤 (40)4.3 本章小结 (41)第5章制动鼓有限元分析 (42)5.1 概念 (42)5.1.1 ANSYS概念 (42)5.1.2 模态分析概念 (42)5.2 制动鼓模态分析 (43)5.2.1 制动鼓模型的创建 (43)5.2.2 网格划分 (44)5.3 模态分析流程 (45)5.4 约束与载荷 (51)5.5 本章小结 (58)总结 (59)参考文献 (60)致谢 (62)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1.1.1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及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汽车行业中出现了无人驾驶的概念。

电磁制动系统设计

电磁制动系统设计

电磁制动系统设计引言电磁制动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制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汽车、电梯等领域。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制动效果。

本文将从设计的角度讨论电磁制动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原则、系统组成和优化等内容。

设计原则安全性电磁制动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安全性。

在制动过程中,要能够准确地控制制动力的大小,防止制动过程中出现失控或不稳定的情况。

此外,还要考虑制动系统的可靠性,确保能够在各种工况下正常工作,避免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正常制动的情况。

效率与稳定性除了安全性外,电磁制动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制动效率,可以通过优化电磁力的传递机构、改善摩擦材料等方式来减小能量损耗。

同时,稳定性也是制动系统设计的重要目标,制动系统应能够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可调性与可控性电磁制动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其可调性和可控性。

设计师需要确定制动力的调节范围,并且希望能够通过控制系统来精确地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可调性和可控性能够使得电磁制动系统在不同的工况下具有适应能力,提高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系统组成电磁制动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制动器、传感器、操控系统等。

下面将对这些组成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制动器制动器是电磁制动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它由电磁线圈、摩擦材料和支撑结构组成。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通过摩擦力将运动中的物体制动下来。

为了提高制动效果和稳定性,制动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制动面积的大小和结构的强度等因素。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动器的工作状态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常用的传感器有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制动器的位置、压力和温度等参数,为操控系统提供反馈信息,以保证制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操控系统操控系统用于控制电磁制动系统的运行。

它由控制器、电源和信号传输系统构成。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根据预定的控制算法来控制电磁线圈的电流,以实现对制动力的调节。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电磁制动器优化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电磁制动器优化设计[管理资料]

汽车电磁制动器优化设计序言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的提升。

人们在满足了日常出行便利的情况下,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注重。

能源危机作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却不能阻止人们对速度的追求,因此车辆制动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直以来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都非常重视汽车新型制动系统的研发。

伴随着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汽车制动器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从一开始的简单的机械装置制动到气压制动、液压助力制动和如今的电子控制液压制动器先后出现在汽车上面。

电磁制动器是一种新型制动器,国外己用到拖车尤其是房车的制动上,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和传统的气压式、液压式制动器相比,电磁制动器有其突出的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首先用电缆代替管路,提高了制动器的灵敏度,冗余电路的加入也很方便,可靠性高,安装方便,尤其是主、挂车的制动系统连接更简单可靠,并永远避免了泄漏和气阻现象;其次,控制器设计方便,易于实现ABS,因此代表了制动器的发展趋势,为汽车线控操纵实现车辆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必备部件。

本说明书共分为4章,第一章课题分析与方案论证;第二章对制动系统进行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第三章对制动器的增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第四章对制动器的核心部件电磁铁进行分析设计。

其中重点是机械增力机构和电磁铁的设计。

设计的最终成果是能满足轿车常规制动的性能要求。

第1章课题分析与方案论证课题任务分析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对汽车电磁制动器进行优化设计,完成电磁制动器的书面设计使之能满足轿车常规制动的性能要求。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汽车电磁制动器的使用性能和设计要求。

如今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何能在各种突发情况下对汽车进行有效的制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此本次设计的电磁制动器必须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只有立足在这一点上才能有目的地去完成这个课题。

在明确了课题的目标之后,就需要熟悉汽车电磁制动器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电磁制动器研究设计

电磁制动器研究设计

电磁制动器研究设计作者:颜珂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系学院系): 专业:2009 年6 月火箭弹等武器发射系统的高低机和方向机快速、精确地随动调转,是实现瞄准和提高武器性能的关键技术。

在瞄准机瞄准过程中,当方向机和高低机转到目标位置后,需要抱闸和锁紧在当前位置;在火箭炮发射过程中,由于振动或是其他因素可能影响瞄准位置,需要抱闸装置以防止瞄准机的瞄准出现偏移。

电磁制动器适用于定向、定位和发射装置的转塔回转轴的制动功能,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和安全可靠的特点,具有对高低机和方向机在任意位置抱闸和锁紧功能。

关键词火箭弹发射抱闸锁紧电磁制动器Title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brakeAbstractTo transfer the elevating and direction mechanism of the rocket and other weapon’s launch system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s the key technology to realize aiming functi on and improve the weapon’s performance. In the aiming process of the rocket’s aiming mechanism, when the direction and elevating mechanism have turned to the goal position, they need to be braked and locked at current position. In the rocket launching process, there may be vibration or other factors that would affect aiming position, so brakeequipment is needed to avoid excursion. Electromagnetic brake is used for orientation, positioning and turret launcher rotary axis. It is compact, light, safe and reliable, with the function of braking and locking the elevating and direction mechanism in any position.KeywordsRocket launchBrakeLockElectromagnetic brake第I 页共I 页目次1 1.1绪论................................................................ 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2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意义............................................. 3 2 电磁制动器设计 (4)2.1 电动机选择......................................................... 5 2.2 电磁制动器原理设计................................................. 6 2.3 本章小结........................................................... 8 3 主要零件的分析与设计 (9)3.1 摩擦元件设计....................................................... 9 3.2 3.3 3.4 3.5 4 线圈设计.......................................................... 弹簧设计.......................................................... 其他零件的设计.................................................... 本章小结.......................................................... 12 14 16 17有限元分析 (17)4.1 COSMOSWORKS 的线性静力分析假设 (19)4.2 弹性力学假设...................................................... 19 4.3 摩擦片的有限元分析................................................ 20 4.4 本章小结.......................................................... 23 结致论. (24)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汽车电磁制动器的设计院系名称: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0-4班学生姓名:高帆指导教师:李荣职称:讲师黑龙江工程学院二○一四年六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BrakeCandidate:Gao FanSpecialty:Vehicle EngineeringClass:10-4Supervisor:Lecturer Li Ro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06·Harbin摘要电磁制动器在国外已普遍应用于拖挂式车辆制动系统,国内尚未应用,但为了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电磁制动器系统的研发已经开始,目前,国内制动系统的生产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制动器产品,影响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开展乘用车电磁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电磁体)的关键技术研究,既是提高汽车制动器性能的需要,又能为我国相关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推进我国汽车制动器行业的科技进步。

运用电磁场理论,结合试验研究,确定了电磁体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分析电磁体工作特点,发现电磁体在车辆制动时内外侧磨损不均匀和电磁体自身旋转力矩导致卡死等弊端,影响使用寿命。

本设计选用了四轮鼓式制动系统基础上设计电磁制动器。

关键词:制动器;电磁铁;鼓式制动器;模态分析;制动系统ABSTRACTElectromagnetic brak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foreign countries trailer braking system is not yet applied, bu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foreign markets, R & D electromagnetic brake system has started, the current domestic production enterprises lack the braking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lectromagnetic brake products, the impact of the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key components to carry out passenger electromagnetic brake system (electromagnets), and both ne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tive brakes, but als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China-related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hile advanc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s automotive brake industry progress.Th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theory,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al studies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magnet. Analysis electromagnet work characteristics found electromagne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vehicle when braking uneven wear and electromagnets cause stuck their rotation torque and other defects, affecting life.The design uses a four drum brake system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electromagnetic brake.Keywords: Detent; Electromagnet; Drum Brake; Modal Analysis; Braking System目录摘要II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11.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11.1.1 研究目的11.1.2 研究意义1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11.2.1 电磁制动器的简介11.2.2 国外汽车电磁制动器研究现状31.2.3 国内汽车电磁制动器研究现状31.3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1.4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4第2章制动器总体方案设计52.1 制动器结构型式的选择 (5)2.2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的方案比较选择 (7)2.3 本章小结 (9)第3章制动器设计计算113.1 轻型商用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1)3.2 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1)3.2.1 同步附着系数 (11)3.2.2 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 (13)3.2.3 制动器最大的制动力矩 (15)3.3 制动器因数和制动蹄因数 (16)3.4 制动器的结构参数与摩擦系数 (20)3.4.1 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 (20)3.4.2 摩擦片摩擦系数 (22)3.5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22)3.5.1 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 (22)3.5.2 制动器因数及摩擦力矩分析计算 (24)3.5.3 制动蹄片上的制动力矩 (26)3.6 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计算 (30)3.7 制动器的热容量和温升的核算 (32)3.8 驻车制动计算 (33)3.9 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34)3.9.1 制动鼓 (34)3.9.2 制动蹄 (35)3.9.3 制动底板 (35)3.9.4 制动蹄的支承 (35)3.9.5 摩擦材料 (36)3.9.6 制动摩擦衬片 (36)3.9.7 制动器间隙 (37)3.10 制动蹄支承销剪切应力计算 (37)3.11 本章小结 (39)第4章电磁体的设计计算404.1 电磁铁介绍404.2 电磁铁的设计步骤404.3 本章小结41第5章制动鼓有限元分析425.1 概念425.1.1 ANSYS概念425.1.2 模态分析概念425.2 制动鼓模态分析435.2.1 制动鼓模型的创建435.2.2 网格划分445.3 模态分析流程455.4 约束与载荷505.5 本章小结57 总结58参考文献59致谢61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1.1.1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及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汽车行业中出现了无人驾驶的概念。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的智能汽车。

然而无人驾驶汽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性能一定要极高,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无人驾驶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磁制动器用电缆代替管路,提高制动器的灵敏度、可靠性高、安装方便、尤其是制动系统安装简单可靠,并永远避免了泄露和气阻的现象发生,控制器设计方便更利于实现ABS,电磁制动器的研究为汽车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必备条件。

电磁制动器对于汽车安全性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辆汽车不具备防抱死系统,那么在汽车进行紧急刹车时,轮胎会被锁死,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侧滑。

然而日常行车时,驾驶员要经常反复性踩制动踏板来防止汽车轮胎锁死。

该系统还可以时刻了解轮胎情况,在轮胎即将锁死时及时做出相应反应。

有效的避免汽车在行驶时发生侧滑或翻车。

电磁制动器是一种新型的制动器,与传统的气压式、液压式相比电磁式制动器有其突出的优点,正在被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1.2 研究意义本课题的选择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有关汽车制动器知识对汽车电磁制动器进行设计与研究。

由于汽车电磁制动器目前还在研究当中,所以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能够使学生更多更好的了解制动器设计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完成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

1.2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1.2.1电磁制动器的简介汽车制动系统的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根据行驶条件或驾驶员的意愿,减速、停车、保持某一定稳定速度或一停使的汽车保持不动。

电磁制动系统比液压制动系统控制信号传递迅速、硬件简单及易于集成化。

制动器是机械系统中用于产生阻碍活动部件运动或者运动趋势的力或力矩的装置。

其主要由制动架、制动件、操纵装置等组成。

制动器的实质是将制动器中运动部件产生的动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

由于旋转元件的形状不同,汽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

本次我们研究的是鼓式制动器,原因是一般轻型轿车是前轮制动力大于后轮,后轮主要使其辅助制动作用所以后轮会采用成本比较低的鼓式制动器,就是所谓的前盘后鼓式制动器。

目前电磁制动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还局限于重型汽车例如:房车、拖车、挂车。

由于重型汽车的车速一般不会太高制动力不会太大,所以采用四轮鼓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按受力不同分为领从蹄式制动器、双领蹄式和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双从蹄式制动器、増力式制动器。

在本课题中前轮采用单向增力式制动器,由于其制动效能很高,居各式制动器之首,而且结构比较简单。

后轮则采用领从蹄式制动器,其效能稳定,前进倒退行驶的制动效果不变,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附装驻车制动驱动机构易于调整蹄片和制动鼓之间的间隙。

电磁制动器的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它早在其他领域已应用广泛例如:起重机绞盘制动、电梯制动等。

电磁制动器的是现代工业中一种理想的自动化执行元件,主要起传递动力和控制运动等作用。

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有电流通过电磁制动器磁性线圈时,电磁力吸合刹车片,使用刹车片释放制动盘,这时传动轴带着制动盘正常运转或者启动。

当切断电磁制动器的电流时,那么刹车片脱离制动盘,制动盘与刹车片及法兰盘之间生产摩擦力矩,使用传动轴快速停止。

电磁制动器一般由磁轭、衔铁、线圈、弹簧等部件组成。

失电释放制动可以调整衔铁和磁轭之间的气隙(气隙越小,作用力越大)和磁轭上面的紧盯来达到更大的力矩要求。

电磁制动器是一种将轴或者回转体使其制动、停止或者保持的装置,而利用电磁力来动作的就称之为电磁制动器或者电磁刹车器。

电磁制动器分为电磁粉末制动器、电磁涡流制动器和电磁摩擦式制动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