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费用的核算.
成本核算原理要素费用的核算

账户进行归集。
5
二、基本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的要求
1.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 产而且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 材料费用、工艺用燃料和动力费用、生产工人工资 及福利费等,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 。
如果这些费用是某一种产品直接耗用的,还应直接记入 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直 接人工”等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Step2 计算单位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应分配原材料实际 消耗量(即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 定额消耗量之和
128020/10/18
Step3 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的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凡是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凡是用于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
用,先在各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 期末全部分配计入各该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成本;
3.凡是用于全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在“管理费用”账户进行归集; 4.凡是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在“销售费用”
①成果类 ②消耗类 ③定额类
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 量、产值等;
0
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
1 “合理”
2 “简便”
3 常用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
①成果类 ②消耗类 ③定额类
如生产工时、生产工资、 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或 原材料费用等;
1
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
1 “合理”
2 “简便”
3 常用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要素费用核算的总体要求如前所述,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成本费用,在成本会计中称为费用要素。
工业企业的费用划分为九个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
当工业企业发生各种要素费用时,总体上可以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核算。
一、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总账,其所属明细账按成本或费用项目设专栏登记二、企业发生的要素费用,视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归集、分配。
三、1、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并能辨认为哪种产品所耗的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
四、2、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但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费用,需要采用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五、3、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或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都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然后将“制造费用”以及服务于基本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通过一定程序、方法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六、4、凡是用于行政部门管理、组织生产经营、筹集资金及销售所耗用的要素费用,不需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费用,即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七、要素费用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遵循的原则八、1、重要性原则九、重要性原则是对分配对象而言。
十、凡是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比重较大的,应作为独立成本项目,单独分配,反之则并入其他项目。
十一、如原料及主要材料,应单独列示;又如燃料和动力,可视其占成本比重大小,既可作为成本项目单独分配,亦可并入“直接材料”及“制造费用”项目分配。
十二、2、直接性原则十三、直接性原则也是对分配对象而言。
十四、要求尽量扩大直接计入费用范围,因为这部分费用越大,人为标准分配的费用就少,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就越高。
二、费用要素的核算

(1)、 外购材料=250000+80000+70000=400000元 折旧费=5000+55000=60000元 工资=60000+80000+100000=240000元 应付福利费=240000 ×14%=33600元 (2)、 直接材料=150000+50000+20000=220000 直接人工=80000+80000×14%=91200 制造费用=50000+30000+70000+5000+60000+60000×14%=223400元(二)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
1、费用的分配原则 2、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 3、间接费用的分配公式
1、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
(1)谁收益谁负担
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生产费用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间接生产费用和机器设备折旧费 “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第一种方法:所有费用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 本” 第二种发法:直接生产费用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 本” 间接生产费用 “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定额费用比例法: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元/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560×4.8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440×4.8 =2112(元)
(2)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
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无论直接费用还是间接费用, 直接计入改种产品的成本;生产几种产品的企业,无论 是直接生产费用还是间接生产费用,只要不能直接分清 是为生产哪种产品而发生的,即为间接费用,就需分配 后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原理要素费用的核算

成本核算原理要素费用的核算1. 引言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项业务活动的成本进行核算,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而要素费用是成本核算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将介绍成本核算原理中要素费用的核算方法和原则。
2. 要素费用的定义和分类要素费用是指为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在成本核算中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是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到的原材料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的制造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等。
3. 要素费用的核算方法3.1 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方法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通过对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记录,计算直接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并按照指定的价格进行核算。
核算时,应注意区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根据实际消耗量计算可变成本,而固定成本则按照预算或标准成本进行计算。
3.2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方法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通过对员工工时和工资的跟踪记录,计算直接人工的实际消耗量,并按照指定的工资标准进行核算。
在核算时,还应考虑加班工资、奖金等因素,确保直接人工成本的准确性。
3.3 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更为复杂,主要包括直接制造费用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
直接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直接相关的费用,如设备折旧、设备维修费用等,其核算方法一般根据产量进行分摊计算。
而间接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间接相关的费用,如厂房折旧、管理人员工资等,其核算方法一般采用间接费用分配基础进行分摊。
4. 要素费用核算的原则要素费用的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实际核算原则:要素费用的核算应基于实际发生的成本,确保核算结果真实可信。
•直接性原则:要素费用核算应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保各项费用被正确归入相应的成本分类。
3、构成产品成本的要素费用核算

WH2产品应分配的C材料成本差异=该种产品应分配的C材料 费用×C材料成本差异率=11 760×(-2%)=-235.20(元)
目录
【例3-3】
可见,这种用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产品的材料实 际消耗量,虽然分配的工作量较大,但是能够得到各种产品的材 料实际消耗量,这就可以与该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较,从而 有利于考核该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也有利于对材料 消耗进行实物管理。
在进行期间费用核算时,期间费用的分配对象一 般是按照其经济职能确定的。
需要指出的是,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都应当 编制相关的要素费用分配表,并据以进行相关成 本、费用的核算。
目录
一、常用发料凭证
1.领料单
领料单是指由领料部门根据计划填制,经领料部门负责 人审核签章后办理领料的一次使用凭证。该单据一般一式三联: 第一联为记账联,会计部门将其作为核算材料发出依据;第二 联为发料联,发料仓库将其作为记录材料发出依据;第三联为 存根联,留领料部门备查。在实际领料时,领料单的填制可以 是一单一料,也可以是一单多料。领料单适用于领用没有消耗 定额的材料或不经常领用的材料,其格式如表3-3所示。
承例3-1、例3-2、例3-3、例3-5资料,皖巢公司2012年3月其 他材料耗用情况,根据其他领退料凭证和废料交库凭证等有关凭证统 计如下:第一生产车间生产WH1产品领用E主要材料600元,成本差 异率为1%;供水、供电、供汽车间分别领用E、F、G辅助材料为700 元、800元、900元;第一、第二生产车间,供水、供电、供汽车间 领用H油料分别为500元、500元、200元、200元、200元;公司行 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分别领用I物料、J包装材料为100元、1 000元。 假定该公司辅助生产部门不开设“制造费用”账户。
要素费用的核算资料

2.日薪制
应付月工资=月出勤天数×日工资率+应发缺 勤工资
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应付计件工资= (合格品数量+料废数量) ×计件单价
应付计件工资= ∑[(某种产品合格品数量+该种产品料废数量) ×该种产品计件单价]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 产的生产工人工资)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间接从事产品生 产的 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 在建工程 (项目建设人员的工资)
贷:应付职工新酬——工资
分配率=
总材料耗用量
各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和
某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材料单价
按重量分配
重量分配法
重量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重量为标准来分配材料 (燃料)费用的方法。
直接材料
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的重量之和
该产品
该产品
直接材料
应分配费用 总重量 费用分配率
某产品 该产品实际 费用 应分配费用 生产工时 分配率
人工费用的核算
一、人工费用的构成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职工福利费 各种保险费用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 辞退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服务相关的支出
计时工资的计算
1.月薪制 应付月工资=月工资标准-缺勤应扣工资 或应付工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率*缺勤扣款比例
小时
计时工资 = 工作小时数 × 工资率
成本会计之要素费用的核算

成本会计之要素费用的核算引言在成本会计中,要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要素费用的准确核算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要素费用的核算,探讨其定义、分类以及核算方法。
一、要素费用的定义要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费用发生的基本特征是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经济交易,这些交易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计入成本,反映在企业的利润和损益表中。
二、要素费用的分类根据要素费用产生的原因和对企业的影响,要素费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特定项目。
典型的直接费用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造费用等。
2.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与产品间接相关的费用,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特定项目,需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分摊到各个产品中。
典型的间接费用包括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3. 变动费用变动费用是指在产品销售量或产量变动时发生的费用变动。
随着销售量或产量的变化,变动费用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典型的变动费用包括销售费用、运输费用等。
4. 固定费用固定费用是指与产品销售量或产量无关的费用,无论销售量或产量的变化,固定费用都保持不变。
典型的固定费用包括租金、折旧费、管理费用等。
三、要素费用的核算方法要素费用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具体的核算方法选择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将直接费用直接分配给特定产品或特定项目。
在核算过程中,直接费用与特定产品或特定项目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可以准确地进行直接费用的核算和分配。
2. 间接法间接法是指通过分配基准来将间接费用分摊到各个产品或项目中。
在核算过程中,间接费用与特定产品或特定项目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需要通过某种分配基准(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来进行费用的合理分配。
四、要素费用核算的流程要素费用核算的具体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费用数据在进行要素费用核算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费用数据,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信息。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01
02
03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
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其价值应摊销计入成本、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或五五摊销法方法。
用于生产的低值易耗品摊销应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用于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二、低值易耗品的分配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成本类总账。
03
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程序
01
采购材料的种类与采购材料成本的确认
02
材料入库成本的计价与核算
03
发出材料费用的核算
04
其他材料费用的分配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有的材料经过加工后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 有的材料虽不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 但却有助于产品的形成(工具、模具); 有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被劳动工具所消耗。 其价值转移过程有所区别。 一次转移、逐步转移; 直接转移、间接转移。 但其价值最终转移到新生产的产品中去,构成了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耗, 或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 变成新产品的组成部分。
四、材料费用的核算
依据材料存货计价方法,确定材料的价格。 材料分配编制的“材料费用分配表”。可先按各生产车间和部门分别编制,然后, 全厂合并编制一张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 按原始凭证上注明的用途分配费用。 生产直接领用,计入” 生产成本” 账户; 多产品共耗材料的费用,分配计入” 生产成本” 账户; 车间一般耗用,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厂部管理耗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对于直接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材料, 如果数量较少,金额较小,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采用简化的分配方法, 即全部记入“制造费用”中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领用材料的原始凭证:
常用的原始凭证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原材料领用汇总表 (又叫“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领料单”的格式:
“限额领料单”的格式: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的格式: 见课本P155 (表9-1)
2、“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的编制
实际工作中,一般在月末根据本月份的全部“领料单”、“限额领料单 ”,按材料的用途“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把各产品耗用和各部门耗 用的材料费用填入“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工资 = 该产品的生产工时 × 分配率
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西服 ——B西服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借:制造费用——西服车间 ——休闲服车间
借:管理费用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住房公积金
(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实发工资)
企业应缴部分和个人应缴部分统一上交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住房公积金
(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二)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归集和分配
《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再计提职工福利 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而是在实际发生时按实列支。
例题:P156表9-2 略……
注意:“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可增设“
燃料和动力”这个项目,用于登记分配计入的燃料费和动力费。也可不设 这个项目,而将分配计入的燃料动力费登记在“直接材料”项目内。
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

300×1.1×2.6×20=17160(元)
方法三:
评价三种方法!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2106÷(400×1.2+300×1.1)=2.6
甲产品承担A材料数量及费用:
400×1.2×2.6=1248(kg) 1248×20=24960(元)
乙产品承担A材料费用:
300×1.1×2.6=858(kg)
甲产品承担A材料费用:
400×1.2×52=24960(元)
乙产品承担A材料费用:
300×1.1×52=17160(元)
方法二:
实际(kg)/定额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kg)
2106÷(400×1.2+300×1.1)=2.6
甲产品承担A材料费用:
400×1.2×2.6×20=24960(元)
乙产品承担A材料费用:
第一节 要素费用核算概述
一、确认要素费用
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以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为 要素费用。包括: ⑴外购材料、⑵外购燃料、⑶外购动力、⑷职工薪酬、 ⑸折旧费、⑹利息费用、 ⑺ 税金、⑻其他费用
要素费用与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经济内容基本一致,都是耗费;企业某一期间发生 的生产费用是计算该期间产品成本的基础,只有要素费用 方能计入产品成本。 区别:二者的计算口径不同;二者的计算基础不同。
方法二: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实际(kg)/定额 (元)
2106÷(400×1.2×20+300×1.1×20)=0.13
甲产品承担A材料数量:400×1.2×20×0.13=1248(kg)
乙产品承担A材料数量:300×1.1×0.13×20=858(kg)
甲产品承担A材料费用:1248×20=24960(元)
成本会计试题——要素费用的核算

第四章要素费用的核算一、名词解释1.永续盘存制(连续记录法)2.实地盘存制(盘存计算法)3.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4.系数分配法5.生产工时分配法二、填空题1.消耗材料数量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二是;企业一般应当采用来确定消耗材料的数量。
2.采用实际成本计价组织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有、、、、等方法。
3.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法,消耗材料的实际价格比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要高一点。
4.原材料和燃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等。
5.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等。
6.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等。
三、判断题1.采用实地盘存制,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消耗材料的数量。
()2.采用永续盘存制,消耗材料的数量是根据领用材料的原始凭证确定的。
()3.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组织材料的核算时,消耗材料也应按计划成本计价。
()4.原材料和燃料费用的分配,较多地采用生产时分配法或机器工时分配法。
()5.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的分配标准是单位产品的消耗定额。
()6.采用计件工资制时,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
()7.采用“直接材料成本分配法”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结果最为标准。
()8.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可以与其工资合并计入“直接人工费用”成本项目。
()四、单项选择题1.确定消耗材料的数量,一般应采用()。
A.连续记录法B.加权平均法C.盘存计算法D.移动加权平均法2.下列单据中,不应作为记录材料消耗数量原始依据的有()。
A.领料单B.限额领料单C.退料单D.帐存实存对比单3.下列计价方法中,不属于消耗原材料计价方法的有()。
A.先进先出去B.定额成本发C.后进先出去D.加权平均法4.下列各项中,不宜作为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A.重量分派发B.生产工时分配法C.系数分配法D.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5.下列各项中,不计入“直接人工费用”成本项目的有()。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应付福利费D.产品生产工人的奖金6.分配结转外购动力费用时,会计分录中不可能出现的贷方科目有()。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核算

分次摊销法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 低值易耗品或者那些单位价值虽然不高,使用期限虽然 不长,但如果一次领用的数量较多的低值易耗品。采用 分次摊销法,各月成本、费用负担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 合理,但核算工作量较大。
这种计算程序是先按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计算各种产品的材 料实际消耗量,再乘以材料单价,计算各该产品的实际材料费用, 这样分配可以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进行材料消耗 的实物管理,但分配计算的工作量较大,为了简化分配计算工作, 也可以按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
按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材料实际费用 的计算公式如下:
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4.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 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借方的相应成本项目。
5.用于基本生产车间管理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 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账户的借方。
6.用于厂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原材料 费用,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7.用于产品销售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营业费用” 账户的借方。
4.已领用的燃料费用总额,应记入“燃料”账户的贷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种原材料8000 公斤, 每公斤计划单价5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 500件,乙产品4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 产品6公斤,乙产品5公斤。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 。 要求:(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的材料费 用; (2)编制耗用材料的会计分录(列明产品名称和 成本项目)。
成本会计(第七版)第04章要素费用的核算

合计
2 400
101%
2 424
29.703 72 000
见表4—2
2424÷2400= 101%
应分配材料费用= 实际投产量×单 位产品定额消耗 成本(数据见题
表4—3
金星工厂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名称:B材料
20××年9月
金额单位:元
产品名称 材料定额耗用 材料耗用量 材料实际耗用 材料实际 应分配 总量(千克) 分配率 总量(千克) 平均单价 材料费用
甲产品
240
242.4
7 200
乙产品
720
727.2
21 600
丙产品
1 440
1 454.4
43 200
4.1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
2.盘存计算法(实地盘存制) 盘存计算法也叫做实地盘存制,它是指每次材料发 出时,都不做记录,材料发出(消耗)数量是根据 期末实地盘点确定结存数量以后,倒挤出来的。
本期消耗 期初结存 本期收入 期末结存 材料数量 材料数量 材料数量 材料数量
4.1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
消耗材料价格的计算
技能目标
熟悉重量分配法、定额耗用量比例 分配法、系数分配法(标准产量分 配法)、生产工时分配法、机器工 时分配法等分配方法的具体应用; 熟悉分配结转直接材料费用、材料 动力费用、直接人工费用的账务处 理方法。
4.1 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
4.1.1 直接材料费用的计算
消耗材料数量的计算
1.连续记录法(永续盘存制) 连续记录法也叫做永续盘存制,它是指每次收入、 发出材料时,都根据有关收发材料的原始凭证将材 料收入和发出(消耗)的数量记入材料明细账,材 料消耗的数量是根据发出材料的原始凭证确定的, 在材料明细账中能够随时计算出材料结存数量。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间接费用分配程序:
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 计算分配标准量
3. 计算费用分配率
4. 计算各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费用
5. 编制费用分配表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费用总和 分配标准总量 =该对象的 分配标准量 × 费用分配率
月初库存甲材料计划成本77万元,成本节约差异1万元。
本月甲类材料发出情况如下:A产品生产领用1400吨 B产品生产领用1500吨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1.购进甲类材料核算
借:物资采购 129.44(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0.96(万元) 贷:银行存款 150.4(万元)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月初结存材料+ 本月收入材料 材料成本 = 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 ×100% 月初结存材料 + 本月收入材料 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
电费分配率=8402/42010=0.20(元/度)
1
2
3
4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其中 :基本生产用电22750度, 机修车间生产耗电8120度,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3270度, 机修车间照明用电1890度, 运输车间照明用电1640度, 行政管理部门用电4340度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投入生产工时为2130工时和1370工时。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电费分配表:
1.选择生产工时作为分配标准
02
工资分配率=35000÷(4000+3000)=5
2.计算工资分配率
03
甲产品应负担工资=4000×5=20000 乙产品应负担工资=3000×5=15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生产 运输车间 燃料及动 38 503
成本
力
3 850
合计
3 850
6 259 10 109
根据上列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贷:燃料
6259 3850
10019
四、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1、一次摊销法
举例:某企业某月领用一批生产工具,其计划成本为1 000元; 以产月份领用的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其计划成本为7 00元,其残料验收入库,计价40元。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 率为节约3%。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的分类
1、原料及主要材料 2、辅助材料 3、外购半成品 4、燃料 5、修理用备件 6、包装物 7、低值易耗品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1、分配方法 (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 该种产量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材 料消耗定额
成本
供水 650
车间
小计 1 100
制造费用
200
管理费用
200
营业费用
180
合计
3 940
450
650
8 640
1 100 200 200 180 12 580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 原材料
10900 1100 200 200 180
12580
三、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表3-2 燃料费用分配表200 ×年×月
车间或部门名称;
应借科目
分配计入 燃料费用
成本或费 直接计入
合计
用项目
定额燃料 分配金额
费用
基本生产 甲产品 燃料及动
成本
力
3 210 3 531 3 531
乙产品 燃料及动 力
2 480 2 728 2 728
小计
5 690 6 259 6 259
合计:2 106(元)
(2)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106/480+330=2.6 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料费用=480 × 2.6=1 24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料费用=330 ×2.6=858(元)
合计: 2 106(元)
2、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与核算
表3-1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车间或部门名称: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与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考勤记录、产量记录
三、工资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2、计件工资的计算
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借:基本生产成本 11900
制造费用
3160
辅助生产成本 7820
管理费用
200 × 年×月
应借科目
甲产品 基本生 产成本 乙产品
直接计 入金额
1 520 740
分配计入 材料费 用合计
定额消 分配金 耗量 额(1.8) 3 600 6 480 8 000
1 200 2 160 2 900
小计 2 260 4 800 8 640 10 900
接上表3-1
供电 450
辅助生产 车间
分配结果如下:
甲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400 ×1.2=480(公斤) 乙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300 ×1.1=330(公斤) 原料消耗量分配率=1053/(480+330)=1.3 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料数量=480×1.3=624(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料数量=330 ×1.3=429(公斤)
合计:1 053(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料费用=624×2=1 24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料费用=429 ×2=858(元)
7580
营业费用
1960
在建工程
2240
应付福利费 900
贷:应付工资
35560
五、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借:基本生产成本 1666
制造费用
442.40
辅助生产成本 1094.80
管理费用
1187.20
营业费用
274.40
在建工程
313.60
贷:应付福利费
4978.40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一、外购动力费用支出的核算 1、按权责发生制原则 付款时,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分配时,借:基本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帐款 2、简便法 借:基本生产成本等 贷:银行存款
领用生产工具时:
借:制造费用
1000
贷:低值易耗品
1000
报废生产工具时:
借:原材料
40
货:制造费用
40
月末调整当月所领生产工具的成本节约差异 30[1000×(-3%)]元货: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30
2、分次摊销法
举例:某工业企业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计
划成本为36 000元,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超 支2%,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分月平均摊销。编 制会计分录如下:
领用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36000
货:低值易耗品
36000
月末调整所领生产工具的成本超支差异720(36000 × 2%) 元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720
货: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额成本差异 720
本月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时:
借:制造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1 530 1 530
第二节 工资费用的核算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种产品应分配 的材料数量
=
该种产品的材料 定额消 耗量
×
材料消耗量 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 的材料费 用
=
该种产品应分配 的 材 料 数量
×
材料 单价
举例:
领用某种原料1053公斤,单价2元,原料 费用合计2106元,共生产甲产品400件, 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为1.2公斤; 乙产品消耗定额为1.1公斤。
二、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 1、分配的依据 (1)按仪表所示:数量×单价 (2)按生产工时的比例、机器功率时数的 比例或者定额消耗量的比例 2、分配的核算 借: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帐款
第一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
一、折旧的计算 二、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
借: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第五节 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利息费用的核算 预提时,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支付时,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
若金额小,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二、税金的核算
1、印花税: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若金额大,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2、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 计算出时,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 交纳时,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